关于标准时间测算的规定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46330514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91.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关于标准时间测算的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关于标准时间测算的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关于标准时间测算的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关于标准时间测算的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标准时间测算的规定(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文件编号:PEPR0029 文件版本: 1.0 文件页数: 13 OF 12 联想秘密一年联想秘密一年 惠阳联想电子工业有限公司工程处程序文件标题:关于标准时间测算的规定 编写: 文件编号: PEPR0029适用范围:惠阳厂台式制造部 审核: 文件版本: 1.0 生效日期: 06/15/2000 批准: 文件页数: 1 OF 12 是否会签 不需会签 需会签会 签 记 录会签部门会签人/日期会签部门会签人/日期文 件 变 更 历 史 记 录版本号变动内容编写人日期1.0初 版沈溪金06/02/2000惠阳厂台式制造部关于标准时间测算方法的规定1.0目的:规范标准时间的测算方法,为生产线平衡、均

2、衡生产、制造周期的估算、产能和工时利用率的计算、以及直接人工成本核算提供依据。20范围:适用于惠阳厂台式制造部生产部门所有工序的作业时间研究。30定义:标准时间:指一位合格、适当、训练有素的操作者在标准状态下以正常速度完成某项特定的操作所需要的时间。 标准时间=正常时间+宽放时间=正常时间 *(1+宽放率)宽放: 是指被研究对象-操作者,在工作周程当中用以处理私事(喝水、上厕所等)、恢复疲劳、应付管理、少量的搬运、少量品检、少量前后准备等活动所需时间。该些时间是在操作中少量发生,但不可避免的,(在研究记录中难于处理但不可忽略的,)是制定的标准时间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宽放时间=正常时间*宽放率=

3、正常时间*(宽放时间/正常时间)=标准时间-正常时间正常时间:是标准时间的一个组成部分,(通常是在研究中被详细记录的部分,)是指一位合格、适当、训练有素的操作者在正常情况下以正常速度完成某项特定操作所需的时间,它是标准时间中除去宽放时间的部分。 正常时间=标准时间-宽放时间=秒表时间研究中的观测时间*评比系数=PTS法中的计算时间秒表时间研究:使用秒表计时器对作业的执行情况作直接、连续观测的一种时间测定方法,它的结果被称作“观测时间”。 观测时间还要通过与标准概念(比如正常速度概念等)比较以衡量该观测值是否能合理严谨用以作为标准时间的组成部分-正常时间。 正常时间=观测时间*评比系数预定时间系

4、统(Predetermine time system):PTS法,它通过预先为各种动作制定的时间标准来确定进行各种操作所需的时间,而不是通过直接观察和测定。PTS法的结果即是正常时间,它排除了被研究个体对研究结果的干扰,而且它在研究时间上具有前瞻性-它能够实现在新品小批试生产阶段同时完成时间研究而不需要等到大量生产、工人熟练,在数据维护方面简单易行,数据可重复利用程度高。作业测定: 在方法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技术来确定合格工人按规定的作业标准,完成某项工作所需要的时间。作业测定的主要方法包括“秒表时间研究”和“PTS法”等。作业测定的研究阶次包括:动作、单元、作业、制程。第一阶次-动作阶次指

5、人的基本的肢体活动,是最小的研究阶次,如:“伸手”、“抓取”。第二阶次-单元阶次指几个连续动作的集合,如:“伸手抓取硬盘”、“放置硬盘”。第三阶次-作业阶次指由二、三个操作集合而成,且该些单元却不能分给两个以上的操作者完成,如“插硬盘线”、“拔硬盘线”。第四阶次-制程阶次指为进行的某项活动所必须的作业串联集合,如:“装硬盘”、“装软驱”等。4.0相关文件: 。5.0 方法: 5.1秒表时间研究: 5.1.1研究阶次:单元、作业阶次 5.1.2秒表:本公司采用专业秒表计时器,具有日历、步进器、定时倒数器、秒表等多项功能,秒表时间研究只使用秒表功能。秒表的功能请参看使用说明。 5.1.3使用表格:

6、工序秒表时间研究表。 5.1.4时间研究的步骤: 5.1.4.1收集资料:在开始研究之前,首先要收集研究有关资料,包括1)能迅速识别研究内容的资料:研究者的姓名,批准者的姓名,日期,页码与总页数等;2)能正确识别制造的产品或零件的资料:产品或零件的名称、规格;3)能正确认别制造程序、方法、工厂的资料:操作的部门或地点、操作和动作的说明、工作现场的布置图等;4)能识别操作者的资料:操作者的姓名、性别、操作者所具有的操作经验程度(技术水平);5)研究期间:研究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6)有关工作环境的资料:温度、湿度、照明、噪声以及其它影响操作生理、心理的资料。 对于本公司的而言,主要是在研究开始前

7、,填写被研究单位工序、研究者、研究日期、开始结束时间等。 5.1.4.2划分单元:对作业进行细致观察,将作业细分成若干操作单元,在秒表时间研究表的单元说明栏目中对操作单元进行逐一描述,(单元的划分应大小适中,理论上说以2.4秒为间隔最为合适)。划分单元时应注意:1)每一操作单元应有明显的起点、终点以易辨认;2)人工单元和机动单元分开;3)固定单元和可变单元分开;4)规则单元应与偶发的间歇单元、外来单元分开;5)生产工作(有效时间)与非生产工作(无效时间)分开。 5.1.4.3测时:测时前首先使秒表归零。根据秒表时间研究表的单元说明栏目中划分的单元,在某一个单元开始点,按动秒表右键开始计时,利用

8、秒表的分段记忆功能,采用累积测时法-在每个单元结束点按动左键,对若干操作单元进行连续记录,最后在某个单元的结束点按秒表右键,结束对该些单元的测试。每项记录重复测试十次,将测试结果记录在秒表时间研究表内。 5.1.4.4计算平均值:秒表时间研究表中每个操作单元的十次测时记录完成后,则进行求均值的工作。注意在求均值以前,首先要对该项十次记录进行审核,是否出现异常值,剔除异常值后要追加测试以保证记录的完整和准确。 5.1.4.5评比: 评比反映了观测时间与标准概念(比如正常速度概念及标准熟练程度、努力程度等)比较以衡量该观测值的可利用性。本公司的评比可采用“速度评比”或“平准化评比”法。 5.1.4

9、.5.1速度评比:国际通行惯例中速度评比有三种-60分制、75分制、100分制。本公司秒表时间研究的速度评比采用100分制,即用标谁的作业速度为100分来作为分母,用判定的测试对象的作业速度的评比值作分子,两者的比值作为评比系数。 速度评比=时间研究人员的评比/正常评比=时间研究人员的评比/100速度评比举例:评比(正常值=100)操作水平相当行走速度(Km/h)67甚慢;笨拙,摸索之动作;操作人似在半睡状态,对操作无兴趣。3.2100稳定,审慎,从容不迫,似非按件计酬,操作虽看似缓慢,但经观察并无故意浪费时间行为(正规操作)。4.8133敏捷,动作干净利落、实际;基本属于合格工人;确能达到必

10、要的质量标准及精度。6.4167甚快;操作人表现高度的自信和把握,动作敏捷,协调,远远超过一般训练有素的工人。8.0200非常快;需特别努力及集中注意,但似乎不能保持长久;“美妙而精巧的操作”,只是少数杰出工人才可办到。9.65.1.4.5.2平准化法(西屋评比法,Leveling,见平准化法评比参数对照表):将评比项目分为熟练系数、努力系数、环境评比系数、一致性系数四项主观可评比因素,每项分超佳(理想)、优、良、平均、可、欠佳六个等级,每个等级分别拟以一定分值。评比结果为四项分值之和,再加上1作为评比系数。(如:熟练、努力、环境、一致性四项分值之和为0.38,则评比系数为1.38)。平准化法

11、评比参数对照表:5.1.4.6正常时间:测试时间(观测时间)的均值与评比的乘积即是该项测试单元的正常时间。对工序中所有单元正常时间的求和,求得该工序的正常时间。工序正常时间=(单元测试时间*评比)5.1.4.7工序标准时间:工序标准时间等于该工序的正常时间乘以,一加上该工序的宽放率。工序标准时间=工序正常时间*(1+宽放率)5.2预定时间标准法(PTS法) 5.2.0研究阶次:动作、单元5.2.1 MODOLAR法(Modolar Arrangement Of Predetermine Time Standard,简称MOD法、模特法)5.2.1.1原理: 所有人力操作时的动作,均包括一些基本

12、动作(模特法把生产实际中的操作的动作包括21种); 不同人做同一动作(在条件相同时)所需的时间值基本相等; 身体的不同部位动作时,其动作所用的时间值互成比例(模特法中以手指移动1英寸即2.5cm的时间为基数-1MOD,手的移动时间为手指移动时间的两倍,小臂为手指的三倍等)。 模特法的单位为MOD,换算为1 MOD = 0.129 s ;1 s = 7.75 MOD 5.2.1.2动作符号(见模特排时法动作分类表): 模特法把生产实际中的操作的动作包括21种。这21种动作包括身体上部基本动作11种,下部肢体动作及其它动作10种。所有的动作都记录为一个字母与一个数字,字母是对这个动作的描述,数字是

13、一个时间参数(时间参数代表是1MOD单位的多少倍,1MOD=0.129s) 身体上部的动作分为二类:移动动作和终结动作。(实际上,所有的上肢动作都由移动动作加上终结动作组成。) 关于移动动作:手指移动2.5cm(1英寸)距离所花的时间值记为1MOD,手腕移动5cm(2英寸)距离时间值记为2MOD,小臂移动15cm(6英寸)距离所花的时间值记为3MOD,大臂移动30cm(12英寸)距离时间值记为4MOD,尽量伸直手臂的动作,超过45 cm(18英寸)距离时间值记为5MOD(M5是一种不经济的动作)。 关于反射动作:反射动作是指多次往复的动作,在计时时相应的表达为原动作级下降一个层次(如原手指移动

14、M1被记录为M1/2,相应的M2记录为M1、M3为M2、M4为M3,M5没有反射动作)。 关于终结动作:抓取、放置动作均属终结动作。其中G0、G1、P0动作是不需要注意力的动作,G3、P2、P5是属于需要注意力的动作。两个需要注意力的终结动作不能同时发生。 关于下肢动作:足踏动作指足颈移动一次的时间(3MOD)。走步动作为每走一步计一个W5,如果是走6步,最后一步拖上来,则计为W5*6(30MOD),最后拖上来的一步不计。 关于附加因素:1)有效重量小于2Kg的不考虑重量因素;2)有效重量为26Kg的,重量因素为L1;3)有效重量为610Kg的,重量因素为L2;4)超过10Kg的,重量每增加4

15、Kg,增加一个L1即时间值增加1MOD;5)单手负重,有效重量等于实际重量;双手负重,有效重量等于实际重量的1/2;滑动运送物体时有效重量为实际重量的1/3;滚动运送时,有效重量为实际重量1/10;6)两人抬同一物体时,有效重量为实际重量的1/2;7)重量因素只在搬运过程中放置动作时附加一次,且不受搬运距离长短的影响。 关于其它类的动作:E2有两个含意,一是视线的移动过程,二是注视对象时眼睛的聚焦过程(每一次计为2MOD);R2是一个调整、使物体回转、矫正方向的动作(每一次计为2MOD);D3是一个单纯的判断动作,如看仪表上的读数、判断二极管极性等(每一次计为3MOD);A4为操作中一个加压、

16、推、拉以克服阻力的动作,通常在推、转等动作终了后才发生,用力时发生手和胳膊或脚中踏使全身肌肉紧张的现象;(每一次计为4MOD);C4为使目的物体作圆周运动,而回转手或手臂的动作(以腕或肘关节为中心的回转动作,每一次时间值计为4MOD);B17为从站立状态,弯曲身体或蹲下,单膝触地,然后回复到原来状态的动作(一周程计为17MOD);S30为坐在椅子上站起来,再坐下的往复动作,包括站起来时推开椅子、坐下时拉近椅子的动作(一周程计为30MOD)。 关于独立动作:E2、R2、D3、A4均为独立动作,即该动作不伴随其它动作而是独立发生。 关于双手同时发生的动作:首次双手同时发生的动作不可能是独立动作;如

17、果两手的终结动作同是需要注意力的动作不能同时发生,应分开先后计时,且后发生的一只手的动作的移动都只计为一个手腕移动动作M2(2MOD);两手的终结动作都为不需要注意力的动作可同时发生,时间上取大计时,即大的为时限动作作计时依据;两手的终结动作为一个需要注意力一个不需要注意力的动作可同时发生,时间上仍是取大计时,即大的为时限动作。5.2.1.3表格:模特法进行时间研究,采用工序时间研究表。5.2.1.4模特法研究步骤:5.2.1.4.1 在工序时间研究表中填写“产品型号”、“工序名称”、“版本”、“修改内容”、“研究”、“审核”等信息。5.2.1.4.2划分单元: 对作业进行细致观察,将作业细分

18、成若干操作单元,在工序时间研究表的作业单元栏目中对操作单元作一简单扼要的描述(如“上主板”、“打主板螺钉”)。划分单元时应注意:1)每一操作单元应有明显的起点、终点以易辨认;2)人工单元和机动单元分开;3)固定单元和可变单元分开;4)规则单元应与偶发的间歇单元、外来单元分开;5)生产工作(有效时间)与非生产工作(无效时间)分开;6)联合操作(两人或以上同时使用一台设备或完成一项工作)时,不同人的操作单元尽可能分开。5.2.1.4.3操作说明:在工序时间研究表的“左手操作说明”、“右手操作说明”栏中进行详尽的动作描述,如:“至桌面主板抓取”、“带主板至下游工序放下”等,说明时尽可能按“移动动作”

19、+“终结动作”的格式,尽可能描述移动的远近、终结动作的方式。在“机动操作”栏的“操作说明”中对机器的操作进行描述,比如“打带机自动打带”等。5.2.1.4.4动作表达式:在工序时间研究表中“手动操作”中的左右手“MOD”栏之间的动作表达式先是按照左右手的动作描述分别得出,再在中间的“手动时间”栏目中考虑时限动作综合表达。5.2.1.4.5机动时间: 在工序时间研究表中“机动操作”的“时间”栏中填写用秒表记录的时间值。它将用以与手动操作比较最终得出单元时间。5.2.1.4.6单元时间: 在工序时间研究表中单元时间分两栏,注有“MOD”的单元时间栏是“手动时间”栏中表达式换算得出的以“MOD”为单

20、位的时间,它将与“机动时间”比较换算出最终的以“秒”为单位的单元时间。 1MOD=0.129秒5.2.1.4.7作业时间: 在工序时间研究表头中作业时间栏为所的单元时间的和,它将被直接作为计算“工序标准时间”的“正常时间”部分,而不需要评比。5.2.1.4.8工序标准时间:工序的“正常时间”与一加该工序“宽放率”和的乘积,即工序时间研究表头中作业时间值与一加“宽放率”和的乘积。 工序标准时间 = 工序正常时间 *( 1 + 宽放率 )5.2.2 MOST法(原METHODS TIME MEASUREMENT,MTM法的升级版)5.2.2.1 MOST法的原理与数据结构和MOD法相似,表达式中的

21、字母为对动作的相关信息的描述,字母后的数字为时间指数,也由移动动作、终结动作、身体动作、其它动作组成。MOST的单位为TMU(Time Measurement Unit),换算如下: 1 TMU = 0.036s ;1 s =27.8 TMU 5.2.2.2 MOST法的表达式与数据卡: MOST法的对于操作单元的描述方式有三种基本结构,对应了一些时间指数的集合(见数据卡)。5.2.2.2.1 MOST法的基本表达式有三种(详见MOST法表达式符号说明): 一般移动排列(一物体自由穿过空气的空间活动),表达式:A B G A B P A 受控移动排列(一物体在活动期间保持与一表面接触或附在另一

22、表面的活动),表达式:A B G M X I A 工具使用排列(一般手工工具的使用),表达式:A B G A B P ( ) A B P A “( )”中至少插入一种工具的使用特性: F 、L 、C 、S 、M 、R 、T 补充说明:表达式中最后一个“A”为一手的复位动作。MOST 法表达式符号说明:MOST法表达式符号说明活动类别排列模式分类动作一般移动A B G A B P AA 动作距离B 身体运动G 抓取动作P 放置动作受控移动A B G M X I AM 受控移动X 移动时间I 对 准工具/设备使用A B G A B P ( ) A B P A(F ) 固紧(L ) 松开(C ) 切

23、割(S ) 表面处理(R ) 记录(T ) 思考(M ) 度量5.2.2.2.2一般移动的数据卡,见一般移动数据卡。5.2.2.2.3受控移动的数据卡,见受控移动数据卡,及受控移动数据卡关于“M”、“X”参数的补充说明。 5.2.2.2.4工具使用的数据卡,见工具/设备使用数据卡表一、表二,及关于工具/设备使用数据卡“双手操作”和“工具放置”的补充说明。5.2.2.3 MOST法的计算: 依照动作、根据数据卡得出MOST的表达式。 一个表达式中所有的时间指数(即所有字母后面的数值)求和,再乘以十得到以“MTU”为单位的时间值。 将以“MTU”为单位的时间值换算成以“s”为单位的时间值( 1 M

24、TU = 0.036 s )。该时间值即为计算“标准时间”的“正常时间”部分。 标准时间:“正常时间”与“宽放”的和即得到“标准时间”,或表达为正常时间与一加宽放率和的乘积。 标准时间 = 正常时间 + 宽放时间 = 正常时间 * ( 1 + 宽放率 )一般移动数据卡:A B G A B P A一般移动指数A 移动距离B 身体运动G 抓取动作P 放置动作05cm碰、接触握住、抛出1伸手可及轻的物体、同步握取放在一旁、松装312步弯腰及起身各占50%不移动椅子坐或站不同步握取、笨重的物体、盲目或被防碍、使脱离、使连接、收集调整、轻压、双重放置(10cm)、盲目松装634步完全弯腰及起身小心及精确

25、、重压、盲目或被妨碍、双重放置(10 cm)1057步坐下及站起来,包括移动椅子16810步穿过门(包括34步),爬上或爬下(1m)受控移动数据卡:A B G M X I A受控移动指数M 受控移动X 运动时间I 对准物体按/拉/转摇动(圈数)秒分时130cm 按扭/键/制/0.50.010.0001对准一点330cm有抵抗,使定位或退出、高控,两段(30cm)11.50.020.0004对准两点(10cm)6两段(30cm)32.50.040.0012对准两点(10cm)1034段64.50.070.001916117.00.100.0019精确对准受控移动数据卡补充说明:工具/设备使用数据卡(表一):工具/设备使用数据卡(表二):工具/设备使用数据卡的补充说明:附表秒表时间研究表:附表:MODOLAR法和MOST法工序时间研究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