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的土肥水管理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46321482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86.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园艺植物的土肥水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园艺植物的土肥水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园艺植物的土肥水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园艺植物的土肥水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艺植物的土肥水管理(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七章 园艺植物的土肥水管理教学内容:第一节 土壤管理第二节 营养生理和施肥第三节 水分生理和水分管理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不同劣质土壤的改良方法;了解种植园土壤耕作管理方法;了解园艺植物的营养特性并且掌握其施肥方法;了解园艺植物队对水分的需求生理并掌握主要的灌溉方法。土壤是园艺植物根系生长、吸取养分和水分的基础,土壤结构、营养水平、水分状况决定着土壤养分对植物的供给,直接影响到园艺植物生长发育。种植园土肥水管理的目的就是人为地给予或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使园艺植物在其最适宜的土肥水条件下得以健壮生长,这对园艺植物丰产、稳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章将重点介绍园艺植物种植园的土壤管

2、理、营养和施肥、灌排水和节水栽培的技术和要求。土壤管理(soil managerment):是指土壤耕作、土壤改良、施肥、灌水和排水、杂草防除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其目的在于:a.扩大根域土壤范围和深度,为园艺植物创造适宜的土壤环境;b.调节和供给土壤养分和水分,增加和保持土壤肥力;c.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根系向纵横向伸展;d.保持或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保水、保土性能,同时注意排水,以保证园艺植物的根系活力。总之,土壤管理就是改善和调控园艺植物与土壤环境的关系,达到高产、优质、低耗的目的。土壤是园艺植物生产的基础,因此搞好园艺植物的土壤管理对其生产意义重大。第一节 土壤管理一、土壤

3、耕作方法土壤耕作方法(soil cultivatio regime),又称土壤耕作制度,是指根据植物对土壤的要求和土壤的特性,采用机械或非机械方法改善土壤耕层结构和理化性状,以达到提高土壤肥力、消灭病虫杂草的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耕作措施,它是提高园艺植物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园艺植物土壤耕作方法有:(1)清耕法(clean tillage)在生长季内多次浅清耕,松土除草,一般灌溉后或杂草长到一定高度即中耕。此法在果园、菜地、花圃均可应用。其优点是a.经常中耕除草,作物间通气好;b.采收产品较干净,如叶菜类的蔬菜等;c.春季土壤温度上升较快,有利于育苗。但其缺点是a.土肥水流失严重,尤其是在有坡度的

4、种植园;b.长期清耕,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快,增加了对人工施肥的依赖;c.犁底层坚硬,不利于土壤透气、透水,影响作物根系生长;d.无草的种植园生态条件不好,作物害虫的天敌少了;e.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工。因此,在实施清耕法时应尽量减少次数,或者在长期施用免耕法、生草法后进行短期性清耕。总之,清耕法弊病很多,不应再提倡使用。(2)免耕法(non-tillage)不耕作或极少耕作,用化学除草剂除草。免耕法在果园、菜地、花圃都可施作。其优点是a.坚硬的犁底层,保持土壤自然结构;b.作物间通风透光;c.可结合地面喷施除草剂,利于机械化管理,省时省工。但其缺点是a.长期免耕,土壤有机含量下降快,增加了对工人

5、施肥的依赖;b.受除草剂种类、浓度等限制,易形成除草剂胁迫现象。因此,近些年在发达国家,主张采用半杀性除草,即只控制杂草的有害时期或过旺的生长,保持杂草的一定产草量,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又称改良免耕法。改良免耕法在我国的果园和成年木本花圃的土壤管理中更为适用。(3)覆盖法(mulch)利用各种材料,如作物秸秆、杂草、藻类、地衣植物、塑料薄膜、沙砾等覆盖在土壤表面,代替土壤耕作,可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改善土壤结构和物理性质,抑制土壤水分的蒸发,调节地表温度。此法在果园、菜地、花圃常用,但各自使用的材料各有不同。在果园,通常采用秸秆和塑料薄膜在果树树盘和行间进行覆盖。有机物覆盖厚度一般

6、在20cm以上,可使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增强保肥、保水能力和通透性;塑料薄膜覆盖除具备有机物覆盖的优点外,特别在提高早春土壤温度、促进果实着色、提高果实含糖量、提早果实成熟期、减轻病虫害、抑制杂草生长等方面具有突出的效果。但是,采用有机物覆盖,需大量秸秆或稻草,易招致虫害和鼠害,长期使用易导致植物根系上浮,在土壤水分急剧减少时易引起干旱;此外,使用含氮少的作物秸秆和杂草进行覆盖时,早期会使土壤中的无机氮减少。采用塑料薄膜覆盖需要一两年更换1次,投资较大,土壤肥力下降较快,需大量施肥,且对自然降雨利用率差,通常需要薄膜上打孔,以利渗雨水。在菜地,常用0.010.02mm

7、的塑料薄膜紧贴地面进行覆盖,它可提高地温,保持土壤水分,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加速有机质分解,减少肥料流失,提高土壤肥力,对蔬菜的生长发育极为有利。尤其是早春覆盖可使出苗整齐,缓苗快,开花结果早,一般比露地提早收获1020d,增产20%30%,对缓解春季蔬菜生产淡季起到显著作用。保护地也可应用地膜覆盖,有以下几种方式a.大棚地膜覆盖栽培:比不覆盖提早57d播种或定植,提前10d左右收获;b.温室地膜覆盖栽培:可节省能源,提高地温,减少灌溉次数,有利根系生长;c.小棚地膜覆盖栽培:比不覆盖增温保温效果好,可提早成熟57d,还延长了生长期和结果期,提高单产。因此,地膜覆盖是现代蔬菜生产中最常见的增产、

8、增收的栽培技术措施。在花圃,成年木本花卉的树盘和行间采用有机物覆盖,如堆肥、作物秸秆、腐叶、松针、锯末、泥炭藓、树皮、甘蔗渣、花生壳等,覆盖厚度一般为310cm,不宜太厚,以防杂草生长为目的。另外,根据不同种类花卉生长发育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通过选择不同的有机覆盖物来改善土壤的质地,如对于原产南方的花木,可覆盖松针、栎树叶、泥炭藓等,腐烂后土壤呈酸性反应;而对北方原产的花木则可覆盖枫树类和榆树类叶子,腐烂后略呈碱性反应。草花育苗圃则一般采用地膜覆盖。(4)生草法(sward)用种植草来控制地面,不耕作,一般选择禾本科、豆科等牧草种植,通过刈割控制过旺的生长和增加一定的产草量。此法在果园、风景园

9、林和大面积公共绿地(草坪)均可施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广泛使用在果园和风景园林的土壤管理上。其优点是a.保持和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b.保水、保肥、保土作用显著;c.种植园有良好的生态平衡条件,地表昼夜和季节温度变化减小,利于根系生长;d.便于机械化作业,管理省工、高效。但是,生草法易造成间作植物和生草类与果树和园林树木在养分和水分上的竞争,如氮素营养,以果树、花木和禾本科植物的竞争最为明显,而与豆科植物的竞争则不明显。人工生草的种类有:豆科植物,白三叶又名白车轴草,匍匐箭舌豌豆又名春巢菜,扁茎黄氏又名蔓黄氏,鸡眼草又名掐不齐,扁宿豆又名野苜蓿,多变小冠花。禾本科植物,草地早熟禾又名

10、六月禾,匍匐剪股颖,野牛草,羊草又名碱草,结缕草又名锥子草,猫尾草又名梯枚草。人工生草虽然整齐,但是种子昂贵,成本太高,所以国外普遍使用自然生草,即保留和利用果园和园林绿地中的自然野生的杂草。可利用的野生杂草很多,如禾本科的狗牙根、假俭草、马唐、虎尾草、星星草、画眉草、蟋蟀草、狗尾草;车前科的车前;莎草科的羊胡子草;茜草科的猪殃殃;菊科的山马兰、紫菀、旋覆花、鲤肠、蒲公英、飞廉、刺儿菜、麻头花、苦苣菜、苦菜等;鸭石草科的鸭跖草;十字花科的二月兰、独荇菜、荠菜、葶苈、离子菜、糖荠等;蔷薇科的蛇莓、匐枝萎陵菜、翻白草、豆茶决明等;酢浆草科的酢浆草;大戟科的地锦草;堇菜科的紫花地丁、斑叶堇菜等;蓼科

11、的扁蓄;藜科的地肤、碱蓬、猪毛菜等;苋科的凹头苋;马齿苋科的马齿苋;毛茛科的白头翁等。生草可只种单一的一种,也可两种以上混播。实施生草后需加强管理,尤其是要注意控制草的旺长,1个生长季应进行13次刈割,这不仅控制了草的高度,而且还可促进分蘖或分枝,提高覆盖率和产草量,也缓解了草与果树、花木与水、养分之争。刈割时间由草长的高度来定,一般当草长到30cm以上就可刈割。留茬的高度视草的种类、株高、生长速度等因素而定,一般禾本科要刈割到心叶以下,保住其生长点,豆科草则需保住茎的一两节;植株高大、生长快的草应重割,反之留茬适当高些。秋季长起来的草不再刈割,冬季留茬覆盖。此外,生草后在施肥、灌水、病虫害防

12、治、清园、草的更新等方面也要加强管理,否则种植园将造成草害。(5)休闲轮作(fallow rotation)种植某种园艺作物后休闲一段时间,具有使土壤肥力自然恢复和提高,减轻作物病虫草害,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经济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的优点。但是对土地资源紧张、人口众多的中国不宜施用,不过近些年已在我国北方干旱地区开始试行。从园艺作物种类上说,对于多年生的果树不易实施。但在蔬菜、瓜类和草本花卉上可以施用。例如蔬菜,休闲轮作周期要依各类蔬菜病原菌在栽培环境中存活和侵染的情况而定,相隔两三年的有马铃薯、山药、姜、黄瓜、辣椒等,相隔三四年的有茭白、芋头、番茄、大白菜、茄子、冬瓜、甜瓜、豌豆、大蒜、芫荽等,

13、西瓜则宜在六七年以上。一般十字花科、百合科、伞形科较耐连作,但以轮作为好。茄科、葫芦科(南瓜例外)、豆科、菊科连作危害较大。芹菜、甘蓝、花椰菜、葱蒜类、慈姑等在没有严重发病的地块上可连作几茬,但需增施基肥。草花也是如此,特别是球根花卉一般需相隔68年。二、土壤改良土壤改良(soil anendment),包括土壤熟化、不同土壤类型改良以及土壤酸碱度的调节。1土壤熟化一般果树、观赏树木、深根性宿根花卉应有80120cm的土层,蔬菜的根系80%集中在050cm范围内,其中50%分布在020cm的表土层,因此在有效土层浅的果园、菜地、花圃土壤进行深翻改良非常重要。深翻可改善根际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性,

14、从而改善园艺植物根系生长和吸收的环境,促进地上部生长,提高园艺产量和品质。在深翻的同时,施入腐熟有机肥,土壤改良效果更为明显。一年四季均可进行深翻,但一般在秋季结合施基肥深翻效果最佳,且深翻施肥后立即灌透水,有助于有机物的分解和园艺作物根系的吸收。果园、木本花卉翻耕的深度应略深于根系分布区,未抽条的果园一般深翻达到80cm,山地、黏性土壤、土层浅的果园宜深些;沙质土壤、土层厚的宜浅些。菜地和多年生花卉花圃一般深翻至2040cm,且深翻土层逐步加深。2不同类型土壤的改良和配制不论果树、蔬菜还是观赏植物的栽培,都要求团粒结构良好,土层深厚,水、肥、气、热协调的土壤,一般壤土、沙壤土、黏壤土都适合果

15、、菜、花的栽培,但遇到理化性状较差的黏性土和沙性土时就需要进行土壤改良。(1)黏性土土壤空气含量少。在掺沙的同时混入纤维含量高的作物秸秆、稻壳等有机肥,可有效地改良此类土壤的通透性。(2)沙性土保水、保肥性能差,有机质含量低,土表温度变化剧烈。常采用“填淤”(掺入塘泥、河泥)结合增施纤维含量高的有机肥来改良。近年来国外已有使用“土壤结构改良剂”的报道。改良剂多为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施用于沙性土壤作为保水剂或促使土壤形成团粒结构。在观赏植物的生产中,盆栽(盆花、观叶植物、盆景等)是主要方式之一,而盆栽基质或称盆土一般是由人工配制的,常用材料有:园土、腐叶土、堆肥土、塘泥、泥炭、珍珠岩、蛭石、

16、苔藓、木炭、椰壳纤维、砻糠灰(稻壳灰)、黄沙等。配制的方法见表7-1。3 劣质土壤的改良(1)盐碱地的改良盐碱地的主要危害是土壤含盐量高和离子毒害。当土壤的含盐量高于土壤含盐量的临界值0.2%,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植物根系很难从中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引起“生理干旱”和营养缺乏症。另外盐碱地的土壤酸碱度高,一般pH值都在8以上,使土壤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有效性降低。改良的技术措施有:表7-1 观赏植物盆栽基质的配制国家适用范围成分体积比中国观赏植物园土+腐叶+黄沙+骨粉6:8:6:1通用泥炭+黄沙+骨粉12:8:1草花腐叶土+园土+砻糠灰2:3:1花木类堆肥土+园土1:1宿根、球根花卉堆肥土+园土+草

17、木灰+细沙2:2:1:1多浆植物腐叶土+园土+黄沙2:1:1山茶、杜鹃、秋海棠腐叶土+少量黄沙地生兰类、八仙花等气生兰类苔藓、椰壳纤维或木炭块国外种苗和扦插苗壤土+泥炭+沙另加过磷酸钙117g和生石灰58g2:1:1杜鹃壤土+泥炭或腐叶+沙1:3:1荷兰盆栽通用腐叶+黑色腐叶+河沙10:10:1英国盆栽通用腐叶土+细沙3:1美国盆栽通用腐叶土+小粒珍珠岩+中粒珍珠岩2:1:1适时合理地灌溉,洗盐或以水压盐。多施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如苜蓿、草木樨、百脉根、田菁、扁蓿豆、偃麦草、黑麦草、燕麦、绿豆等,以改善土壤不良结构,提高土壤中营养物质的有效性。化学改良,施用土壤改良剂,提高土壤的团粒结构和保水

18、性能。中耕(切断土表的毛细管),地表覆盖,减少地面过度蒸发,防止盐碱上升。(2)黏重土壤的改良在我国长江以南的丘陵山区多为红壤土,土质极其黏重,容易板结,有机质含量少,且严重酸性化。改良的技术措施有:掺沙,又称客土,一般1份黏土+两三份沙。增施有机肥和广种绿肥作物,提高土壤肥力和调节酸碱度。但尽量避免施用酸性肥料,可用磷肥和石灰(7501050kg/hm2)等。适用的绿肥作物有:肥田萝卜、紫云英、金光菊、豇豆、蚕豆、二月兰、大米草、毛叶苕子、油菜等。合理耕作,实施免耕或少耕,实施生草法等土壤管理。(3)沙荒地的改良在我国黄河故道和西北地区有大面积的沙荒地,这些地域的土壤构成主要为沙粒,有机质极

19、为缺乏,温、湿度变化大,无保水、保肥能力。改良的技术措施有:设置防风林网,防风固沙。发掘灌溉水源,地表种植绿肥作物,加强覆盖。培土填淤与增施有机肥结合。施用土壤改良剂。(4)土壤酸碱度的调节土壤的酸碱度对各种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土壤中必需营养元素的可给性,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根部吸水、吸肥的能力以及有害物质对根部的作用等,都与土壤pH值有关。园艺植物产自世界各地,因此对土壤的酸碱度要求反应不一,见表7-2。表7-2 常见园艺植物最适宜的土壤酸碱度(pH)葡萄7.58.5大白菜6.87.5金鱼草6.07.5西府海棠6.58.5萝卜6.07.5鸡冠花6.07.5山荆子6.57.5花椰菜6.5

20、7.0仙客来6.07.5苹果5.48.0莴苣6.07.0石竹6.08.0枣5.08.0芹菜6.07.5一品红6.07.5梨5.58.5黄瓜6.37.0郁金香6.57.5柿子6.57.5冬瓜6.07.5凤仙花5.56.5樱桃6.07.5菜豆6.57.0芍药6.07.5柑橘6.06.5茄子6.57.3杜鹃4.56.0桃5.57.0番茄6.07.5秋海棠5.57.0板栗5.56.8大葱6.07.5山茶4.55.5枇杷5.56.5大蒜6.07.0君子兰5.56.5香蕉4.57.5韭菜5.57.0菊花6.07.5杧果4.57.0洋葱6.06.5八仙花4.65.0菠萝4.55.5马铃薯7.07.5月季花6

21、.07.0兰科植物4.55.0凤梨科植物4.0仙人掌类7.58.0土壤过酸时可加入磷肥、适量石灰,或种植碱性绿肥作物如肥田萝卜、紫云英、金光菊、豇豆、蚕豆、二月兰、大米草、毛叶苕子、油菜等来调节;土壤偏碱时宜加入适量的硫酸亚铁,或种植酸性绿肥作物如苜蓿、草木樨、百脉根、田菁、扁蓿豆、偃麦草、黑麦草、燕麦、绿豆等来调节。三、土壤消毒土壤消毒(soil disinfection)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耕作的土壤,以达到控制土壤病虫害,克服土壤连作障碍,保证园艺作物高产优质的目的。尤其在保护地栽培中,由于复种指数高,难以合理轮作,加之常处于高温、高湿微环境下,极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且一旦发生了

22、病虫害侵染、蔓延的速度极快,常造成比露地严重得多的损失。因此,土壤消毒是保护地果、菜、花栽培中一项非常重要和常见的土壤管理措施。土壤消毒的方法有物理和化学消毒两种。(1)物理消毒多用蒸汽消毒,结合温室加温进行。将带孔的钢管或瓦管埋入地下40cm处,地表覆盖厚毡布,然后通入高温蒸汽消毒。蒸汽温度与处理时间因消毒的对象而异。多数土壤病原菌用60,消毒30min即可杀死,大多数杂草种子需用80左右消毒10min,对于烟草花叶病等病毒,则需90消毒10min,而此时土壤中很多氨化和硝化细菌等有益微生物也被杀死,因此为达到既杀死土壤有害病菌又保留有益微生物的目的,一般采用82.2消毒30min的处理。蒸

23、汽消毒具有:较广谱的杀菌、消毒、除杂草的功效。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增加土壤通透性和保水、保肥的能力。不需增加其他设备,与采暖炉兼用。但是,蒸汽消毒需要埋设地下管道,费用较高,费用费工;另外较高温度消毒后,往往是氨化细菌还在而硝化细菌已被杀死,造成土壤铵态氮积累。对pH值在5.5以上的酸性土壤进行蒸汽消毒时,会引起可溶性锰、铝增加,从而导致植株产生生育障碍。(2)化学消毒即化学药剂消毒法。常的药剂有40%甲醛(福尔马林)、氯化苦、溴甲烷等。40%甲醛:将甲醛液均匀地洒拌在土中,用量为400500ml/m3,用塑料薄膜覆盖24h后打开,在通风条件下经三四天待药挥发后即可播种。甲醛具有一定的毒性

24、,但价格便宜,是目前保护地土壤消毒最常用的药剂。氯化苦:用来防治土壤中的菌类、线虫,还能抑制杂草发芽。施药前先耕地,当土温达到10以上,1520为最佳施药期,以30cm左右的间隔交错注入药液35ml,深度达1015cm,覆盖塑料薄膜,夏季需7d,冬季需10d左右,然后打开将药挥发后(夏季约10d,冬季约1个月)即可播种。氯化苦对镰刀菌引志的萎蔫病、瓜类的蔓割病,由细菌引起的香石竹萎蔫病防治效果较好,但对番茄的青枯病效果不大。另外,使用氯化苦后要注意控制铵态氮的施用。氯化苦的气体还对人体黏膜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因此,在保护地内施药时,应先将门窗打开操作,然后再密闭门窗。溴甲烷:对黄瓜疫病、杂草种子

25、、线虫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但对镰刀菌和丝核菌效果稍差。用量为1545g/m3。溴甲烷比氯化苦的沸点低,具有可在低温下使用的优点,但是其气体比空气重,若土壤不平整,用药后气体易聚积在凹陷部分,对植株造成毒害。另外,在栽培面积较小的育苗床上,可用50%多菌灵或50%苯菌灵或50%托布津与土拌匀进行土壤消毒,用药量为3040g/m3,也可在定植幼苗时,每穴施0.5g药剂与土拌匀,这种方法对黄瓜枯萎病和白粉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第二节 营养生理和施肥肥料是园艺植物的“粮食”,化肥和平衡施肥技术的出现是第一次农业科学技术革命的产物和重要特征,但由于化肥使用不当或使用过量,不但造成浪费,而且导致环境污染和产品

26、品质的下降,因此了解植物所需营养(nutrition),掌握施肥(fertilization)技术十分重要。园艺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仅需要二氧化碳和水,还要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获得大量的矿质营养,以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土壤中有一定的营养物质,但远远不能满足园艺植物高产、优质的生产要求,因此要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植物营养特点与生长发育的需要及肥料自身的特性,科学施肥,才能使肥料真正起到增产的效果。一、园艺植物所需营养的多样性园艺植物体内发现了100多种元素,但经过反复研究发现,园艺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16种,包括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硼、锰、锌、铜、钼、氯。其中对

27、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9种元素的需要量大,称为大量无素(major element);而铁、硼、锰、锌、铜、钼、氯7种元素的需要量小,称为微量元素(trace element),见表7-3。植物对营养无素的需要量虽然有多少之分,但它们都是同等重要,不可替代。微量元素需要量虽少,但缺少时同样会产生某些病症,例如,许多植物缺锌时表现出小叶病,缺硼时表现出叶片薄厚不均,易黄化脱落。这16种元素缺一不可,而且不同种类植物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这些元素的需要量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种植物、甚至同一种植物的不同器官所必需元素乃至矿质营养元素的含量也是不一样的,见表7-4。同样即使是同一器官在不同的

28、季节各元素的含量也是多变化的。见图7-1。表7-3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平均含量(Epstein,1965)元素干物质中的元素含量(大约值)%或mg/kgug/g以Mo作为1时的原子比大量营养元素H6%6000060000000C45%4000040000000O45%3000030000000N1.5%10001000000K1.0%250250000Ca0.5%125125000Mg0.2%8080000P0.2%6060000S0.1%3030000微量营养元素Cl100mg/kg3.03000B20mg/kg2.02000Fe100mg/kg2.02000Mn50mg/kg1.01000

29、Zn20mg/kg0.3300Cu6mg/kg0.1100Mo0.1mg/kg0.0011表7-4 桃树不同器官中主要营养元素含量(占干重的%)器官NPKCaMgCuFeMnZn叶2.710.0880.331.420.3730.00210.0170.01200.0022果实1.740.1040.950.040.0410.00130.00540.00360.0026短枝1.370.0320.691.520.1920.00090.00580.00380.0035大枝0.220.0090.080.270.0320.00040.00320.00080.0010树干0.210.0100.070.260.

30、0240.00050.00350.00080.0008根0.820.0970.270.160.0620.00040.01400.00220.0015园艺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中,碳来自空气,氢、氧来自水,氮来自土壤中有机物和空气中淋溶下的含氮化合物,其他元素通常从土壤矿物质中获得。除了从二氧化碳和水中摄取碳、氢、氧以外,园艺植物生长所需的其他营养元素在大部分地区常感到不足,因此必须因地、因物、因时制宜,补充植物所需营养,做到合理平衡施肥。营养元素与园艺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园艺植物从土壤矿质中所获得的其他必需营养元素,重要的有氮、磷、钾、钙、镁、硫、铁、硼、锌、锰等,而铜、钴、氯等,在其生长发育中也是

31、不可缺少的,当植物缺乏时其生长发育就受到一定的影响。从生理学观点粘看,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在植物体中同等重要,有时某些元素的含量差异也不大。还有一些元素,如钠、硅、铝等,尽管不是所有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但它们是部分园艺植物所必需的,例如,毛竹需要硅,豆科植物固氮需要钴等等,因此,针对一些植物的特殊要求还需要进行合理的营养物质供给调整。我们还应当注意,虽然植物的生长发育进程是随着营养元素供应的增加而进行的,但是供应量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再供应这种营养无素就会出现危害,见图7-2。可见,肥料不是越多越好,不同种类的园艺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量是不同的。各营养元素之间又存在着拮抗作用或

32、增效作用,因而施肥中切勿单一施肥、盲目混施、过量增施,应该注意各种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科学施肥。二、园艺植物营养诊断营养诊断(nutrition diagnose)是通过植株分析、土壤分析及其他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以及植株的外观形态观察等途径对植物营养状况进行客观的判断,从而指导科学施肥、改进管理措施的一项技术。通过营养诊断技术判断植物需肥状况是进行科学施肥的基础,在此前提下,才可以对症下药,做到平衡合理施肥。可见营养诊断是果树、蔬菜及花卉等园艺植物生产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对园艺植物进行营养诊断的途径主要有缺素的外面诊断(appearance diagnose)、土壤分析(soil anal

33、ysis)、植株养分分析(plant nutrition analysis )主要是叶片分析法(foliage analysis)及其他一些理化性状的测定等。在生产实践中,前3种途径应用较多,而理化性状测定受仪器、技术等多种条件的限制,因而还不能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实践。(1)缺素的外观诊断外观诊断是短时间内了解植株营养状况的一个良好指标,简单易行,快速实用。根据植株的外观特征规律制成的缺素检索表如下:1、病症在衰老的组织中先出现2、老组织中不易出现斑点3、新叶淡绿色,老叶黄化枯焦,早衰缺氮3、茎叶暗绿色或呈紫红色,生育期延迟缺磷2、老组织中易出现斑点4、叶尖及边缘枯焦,并出现斑点,症状随生育期的

34、延长而加重缺钾4、叶小,簇生,叶面斑点可能在主脉两侧先出现,生育期延迟缺锌4、叶脉间明显失绿,出现清晰网状脉,有多种色泽斑点或斑块缺镁1、病症在新生的幼嫩组织中先出现5、顶芽易枯死6、叶尖弯沟状,并粘在一起,不易伸展缺钙6、茎、叶柄粗壮,薄脆易碎裂,花朵发育异常,生育期延长缺硼5、顶芽不易枯死7、新叶黄化,均匀失绿,生育期延迟缺硫7、叶脉间失绿,出现褐色斑点,组织有坏死缺锰7、嫩叶萎蔫,有白色斑点,花朵、果实发育异常缺铜7、叶脉间失绿,严重时整个叶片黄化甚至变白缺铁7、畸形叶片较多,且叶尖上出现斑点缺钴外观诊断不失为一种简洁有效的诊断方法,但如果同时缺乏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时,或出现非营养元

35、素缺乏症时,易于造成误诊,不易判断症状的根源。有些情况下,一旦通过观察发现缺素症时,采取补救措施则为时已晚,所以外观诊断在实际生产中还存在着显著的不足之处。(2)土壤分析诊断通过分析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pH值、全氮和硝态氮含量及矿质营养的动态变化水平,提出土壤养分的供应状况、植物吸收水平及养分的亏缺程度,从而选择适宜的肥料补充养分之不足。虽然采用土壤分析进行营养诊断会受到多种因素,如天气条件、土壤水分、通气状况、元素间的相互作用等影响,使得土壤分析难以直接准确地反映植株的养分供求状况。但是土壤分析可以为外观诊断及其他诊断方法提供一些提示和线索,提出缺素症的限制因子,印证营养诊断的结果。(3)

36、植株营养诊断植株营养诊断是以植株体内营养状态与生长发育之间的密切关系为根据的,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并非一成不变,在某些生长发育阶段营养的供给量与植物的生长量成正相关,但达到某一临界浓度时,就会出现相关性逐渐减少的情况,最终出现限制生长发育的负面效应。在植物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过程中,元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元素的缺乏或过量,而在进行营养诊断时不能只注重单一元素在组织中的浓度,还要考虑到各种元素间的平衡关系。目前在园艺植物植株营养诊断上最常用的方法是叶片分析法,也就是说化学分析的组织是叶片,大多数落叶果树、蔬菜及花卉等都是应用此种方法,但也有一些植物运用其他器官,如葡萄以叶柄最为理想,石刁柏以幼茎为最佳

37、等等。不但不同植物在器官选取上存在着不同,有时同一植物为测定不同元素的含量也要采用不同的器官。此外植物器官中养分的浓度又受取样时期的影响,如桃、苹果等落叶果树在8月份体内的养分比较稳定,大多数蔬菜在生长中期以前生长速度较慢,体内养分很少降至临界值,所以取样多在生长中期及生长后期。综上所述,植株营养分析受遗传特性、生态条件及人工管理等多方面的影响,因而对所得结果要善于分析和判断,以便准确全面诊断。植株营养的测定,还可以用一些生理功能、生化过程的测定来表示,如光合强度、酶活性等。(4)实验诊断用以上诊断方法初步确定营养元素缺乏或过量后,可以用补充施肥或在田间实验减少施肥的方法,进一步证实。最简单的

38、方法如叶面涂抹或喷施尿素可以很快看出植株是否缺氮的症状消失。三、 施肥技术在了解了营养元素与园艺植物生长发育关系的基础上,对园艺植物采取合理、科学的施肥技术,即把握施肥时期、施肥种类和数量、施肥方法等方面的技术。科学施肥是保证园艺植物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技术环节。施肥时期的确定可以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园艺植物需肥时期也就是吸收的旺盛期,一般在开花前植株迅速和长期,此时根系较为发达;第二,园艺植物在没的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要有差别,一般生长前期氮肥的需要量较大,后期应多施用钾、钙、磷等肥料;第三,掌握肥料的性质,速效肥在需要前追肥,长效肥则要早施,且多作基肥。无论是大田农作物还是园艺植物

39、,所施用肥料的种类主要是无机肥和有机肥两大类。基肥主要以腐熟或半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如堆肥、厩肥、饼肥、粪肥、绿肥、秸秆、杂草等,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在总量中应占有70%90%。1年2茬的菜地、瓜地应施用优质有机肥7500010500kg/hm2,多年生盛果期果树应施用6000075000 kg/hm2。同时基肥中也可以施入一部分无机肥,包括化肥和微量元素,其作用是增进肥效,如尿素、过磷酸钙、骨粉、硫铵等。追肥主要以无机肥为主,一般为速效肥料,常见的有尿素、硫铵、硝铵、硫酸钾、氯化钾、磷酸二氢钾、硼酸及复合肥等。化学肥料的研制与推广曾主导了第一次农业技术革新,但大量施用化肥,特别是化肥施用

40、的不当带来了许多问题,如土壤结构恶化、肥力下降、环境污染严重等等,不利于农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人们探索出微生物肥料的发展途径,并形成今后科研领域中的重点发展对象。目前,微生物肥料已得到了一定范围的应用与推广,尤其是对蔬菜植物,它主要是依靠有益微生物的作用,提供或改善作物生长的营养条件,微生物肥料主要包括3大类:共生菌肥,包括豆科植物根瘤菌肥和菌根肥料;自生性菌肥,包括固氮菌肥、磷细菌肥、钾细菌肥和复合菌肥;抗生性菌肥,包括5406抗生菌肥及寄-4抗生菌肥。对于果树、蔬菜、花卉3大类园艺植物来说由于其生长发育特性的不同及对产品的要求不同,因而施肥时期、施肥量、施肥方法等存在着差异,下面就果

41、树、蔬菜、花卉植物的施肥技术分别简要介绍。(1)果树施肥大多数果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一经定植根系就在同一块土地内选择吸收自己所需的营养元素,很易造成营养元素的亏缺,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必须补充营养供给,即给果树施肥。与蔬菜、花卉等其他植物相比较,果树需肥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生命周期长,营养需求高。幼龄期的果树对肥料的需求量不大,但非常敏感,要有充足的磷肥,同时配合施用钾肥和氮肥;生长结实期的果树在施基肥的基础上,增施磷、钾肥;盛果期的果树施肥要协调氮、磷、钾的比例,尤其要提高钾肥的比例;老龄期的果树应多施用氮肥,有利于更新复壮树势。第二,平衡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需肥要求,两者协调才能获

42、得高产、优质的商品果实。若肥力不足,营养生长不良,那么花芽则由于营养不足而不能良好发育,最终导致果实减产,品质降低;若施肥过量则造成树体徒长,花芽也会因营养过剩而发育不良,易落花落果。所以施肥要考虑树体与果实之间的营养平衡。第三,营养供应要“瞻前顾后”,以免浪费。果树作为多年生植物,树体能够贮藏养分,因而施肥既要考虑树体贮藏营养的水平,又要考虑除满足当年的营养需要外,对来年的生长会有何影响。第四,对各种营养缺乏的敏感性,有时因缺素而并发几种缺素症,所以施肥时要考虑多种营养元素的平衡状态。施肥时期:合理的施肥时期应根据果树的物候期、土壤内营养无素和水分的变化规律等,选取适宜的肥料进行施肥。经过多

43、年的观察研究,随着果树物候期的变更,养分在树体内具有不同的分配中心。据陕西果树研究所报道,养分的分配以坐果为中心时要追肥,即使过量也有利于提高坐果率,而错过了这一时期,追肥量不多也会加速营养生长,加剧生理落果。河北农业大学在研究枣的生长习性中又发现,果树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物候期有重叠情况,坐果与营养生长同时进行,养分分配有两个中心,出现养分竞争,此时追肥最为重要。在果树生长的年周期中,对氮、磷、钾的需求有周期性的变化,一般在春季发梢期对氮的需求量较大,而在7月份以后迅速下降,果实采收后需要量相对稳定。钾在生长初期需求较大,在果实迅速生长的中期吸收量达到最大值,80%90%的钾肥在这一时期被吸收。

44、磷的需求量在生长初期有所增加,中后期变化较小。不同种类的果树对氮、磷、钾的吸收亦有差异。目前,在大量的试验研究和长期的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已经总结出了果树的最适宜的施肥时间。基肥自采果后到萌芽前施用,以秋施为好,且宜早不宜晚,这时正值根系再次生长的高峰期,适时施基肥有助于伤口的愈合,发生新根,而且肥料经过冬、春两季分解可及时供应生长、开花和坐果的需要,对果树当年树势的恢复及次年的生长发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施用追肥应根据果树生长物候期的营养状态、需肥特点等状况,适时补充,从而保证果树的正常生长发育。主要的追肥时期有以下几个:花前追肥,一般在4月中下旬果树萌芽前后进行,促进萌芽整齐一致,有利于授粉,提

45、高坐果率。肥料以氮肥为主,适量加施硼肥;花后追肥,一般在5月中下旬落花后进行,加强营养生长,减少生理落果,增大果实。这个时期也以氮肥为主,适量配施磷、钾肥;催果肥,一般在6月份果实膨大和花芽分化期进行,促进果实膨大、花芽分化及枝条成熟,以氮、磷、钾肥3要素配合追施;果实生长后期追肥,也就是果实着色到成熟前的两周进行,补充果树由于结实造成的营养亏缺,并满足花芽分化所需要的大量营养,追肥以氮、磷、钾配合施用效果为佳。施用量:果树的施肥量应根据果树种类与品种、发育状况、土壤条件、肥料特性、目标产量、管理水平和经济能力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来确定,非常复杂。因此不同地区、不同果树很难确定一个统一的精确施肥

46、量标准,可以参照一定的办法,但绝对无一成不变的模式。一般情况下,幼年果树新梢生长量和成年果树果实年产量是确定施肥量的重要依据。试验发现,幼树期间氮、磷、钾的施肥比例一般是2:2:1或1:2:1,结果期间的比例是2:1:2。不同果树对肥料的需求不同,一般苹果、梨、桃、葡萄等果树要求较少。山地、沙地等果园的肥力较差,施肥量宜大,平地果园基础较好,可以酌情少施。丰产品种及喜肥品种,如苹果中的红星、红富士、金冠、青香蕉等,葡萄中的玫瑰香,梨中的酥梨、慈梨等品种,宜多施肥。为确定某一果园的正确施肥量,科学的方法是通过土壤分析或叶片来确定,即分析该园土壤和果树叶片各营养元素的含量状况,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

47、补多少。近30年来,国外广泛应用的是叶分析法来确定和调整果树的施肥量。目前通过叶分析法对果树进行营养诊断和推荐施肥的研究比较深入,应用较为广泛。国内外多数研究认为,按干物质计算,苹果叶片中氮、磷、钾的含量分别以2%,0.2%和1.5%为宜,梨叶片中氮、磷、钾的含量分别以2.3%3.3%,0.1%0.24%和0.8%2.4%为宜,桃叶片中氮、磷、钾的含量分别以3.4%3.5%,0.2%和1.6%2%为宜,葡萄叶片中氮、磷、钾的含量分别以2.6%3.9%,0.15%0.4%和0.6%1.8%为宜,但叶分析法又存在着地区性和品种间的差异,因此确定最佳施肥量应以当地树种、品种的叶分析法为基础。此外,可

48、能参考下列公式来计算施肥量:施肥量=(果树吸收肥料中的元素量土壤供肥量)/肥料利用率肥料的利用率,一般来说氮为50%,磷为30%,钾为40%。土壤的供肥量中氮为吸收量的1/3,磷与钾为吸收量的1/2来计算。从理论上计算施肥量也可使果树施肥走向科学化和经济化。但是,在我国叶分析法和理论计算施肥量还没有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尚有待于进一步验证和推广实践。施肥方法:果树进行施肥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土壤施肥(soil fertilization)和根外追肥(soliage dressing),其中土壤施肥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施肥方法。A.土壤施肥:将肥料施在根系分布层以内,有利于根系吸收,并诱导根系向

49、纵深与水平方向扩展,从而获取最大肥效。果树水平吸收根多分布在树冠外围,所以施肥位置应在根系分布区稍深、稍远的地方,利用根的趋肥性,诱导根系向深度、广度方向伸展,扩大吸收面积。不同树种、品种、树龄的果树,施肥的深度和广度也有所不同,如苹果、梨、核桃、板栗的根系发达,施肥宜深、宜广;桃、杏、李及矮化果树根系范围小且浅,因而施肥宜浅、宜窄。幼树宜小范围浅施,随着树龄的增大,施肥范围也随之扩大和加深。不同土壤情况、肥料种类、施肥的深度和范围亦有差异。沙地、坡地基肥宜深施,追肥宜少量多次、局部浅施。沙质土壤中,磷的移动范围为1015cm,钾为2335cm,氮为3545cm,所以氮肥宜浅施,磷、钾肥应当深

50、施。磷在土壤中易被固定,因而施过磷酸钙和骨粉时应与有机粪肥堆沤腐熟后混合施用。追施化肥后不要立即浇水,施后10d以内不能灌大水。土壤施肥的方法较多,可以视具体情况来确定。环状沟施:是在树冠投影外围稍远处挖宽3050cm、深4060cm的环状沟,将肥料与土拌匀后施入沟内,覆土填平即可,操作方便,用肥经济,但伤根较多,范围较小。幼树施基肥我采用此种方法,追肥时沟挖在投影的边缘,沟深20cm即可(图7-3)。辐射状沟施:是在距树干1m处和外挖辐射状沟48条,沟宽3065cm,深3065cm,长度要超过树冠投影的外缘,且内浅外深,内窄外宽,施肥覆土即可,伤根少,施肥范围大,适宜大树施用基肥(图7-4)

51、。条施:是在果树行间开沟施肥,基肥沟宽3050cm,深4060cm,追肥沟宽2030cm,深1520cm。此法可以进行机械操作,适宜宽行密植果园(图7-5)。 穴施:是在树冠垂直投影边缘的内外不同方向挖若干个坑,施肥填平即可,追肥时穴直径2030cm,深2030cm,施基肥时穴的直径为4050cm,深4060cm。穴施每年要更换穴的位置,适用性广泛(图7-6)。 撒施:包括全园撒施和局部撒施,前者将肥料均匀撒在整个地面,翻入土中,深约20cm,基肥、追肥均可应用,施肥范围大,能够充分发挥肥效。注意若施基肥较浅,根系易上浮,全国撒施与辐射状施肥法交替使用,在成年果园应用较广;局部撒施是将肥料撒在

52、树盘或树行上,翻入土中,施肥范围广且不伤根,适用于幼龄果园的基肥、追肥的施用方法。灌溉施肥:是结合树行、树盘灌溉进行施肥的方法,将肥料掺入水中,从而使得灌溉与施肥同时进行,人粪尿做追肥采用此法,而施用无机化肥采用此法则营养元素易流失。B.根外追肥:是果树丰产丰收普遍采用的一项新措施,它是利用叶片、嫩枝及幼果具有吸收肥料的能力将液体肥料喷施于树体表面的一种追肥方法。果树整个生长期内均可以应用此种方法,其优点是:操作简便,用量少,见效快,喷后1224h就可见效,满足树体对营养的急需;减少某些元素在土壤中被固定、分解、淋溶等损失,提高利用率,预防和矫正某些缺素症;直接增强叶片的光合作用,促进生长,提

53、高产量和品质,提高抗性。根外追肥所施用的肥料有限,目前主要以尿素、磷酸二氢钾、硼酸、硫酸铁、硝酸钙为主,而且施用时期、施用浓度、施用量有限。据青海省平安县果树叶面喷施技术报道,花期和花后以0.2%硼砂和0.4%0.5%尿素混合喷施可提高坐果率和幼果细胞分裂之需;抽梢到果实采摘前喷施0.4%0.5%尿素或0.1%0.3%硫酸铵24次,可促进枝条健壮生长,增强光合作用和花芽形成;果实采前2个月内少量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或2%10%草木灰浸出液,或0.3%0.5%的磷酸钾24次,有利于花芽分化、果实膨大和果品优质;果实采后少量喷施0.4%0.5%尿素1次,可促进营养积累和明春花芽分化的进

54、程及质量。一般情况下,叶面喷施应选无风、晴朗、湿润的天气,最好在上午10时以前或下午4时以后。同时由于果树的幼叶比老叶、叶背面比叶正面吸收肥料更快,效率更高,枝梢的吸收能力也较强,因此多均匀喷在叶背面或新梢上半部。根外追肥也可采用枝干涂抹或注射及产品采后浸泡等方法。目前山东省生物研究所研制的光合微肥是具有光合肥和微肥双重作用的一种新型肥料,主要是采用叶面喷施,从坐果后到落叶前均可喷施,浓度为500倍,可提高产量10%20%以上,而且方便无污染。强力树干注射施肥是利用高压将液体从树干输送到根、茎、叶部,可直接利用营养或贮藏在木质部中长期发挥肥效。(2)蔬菜施肥蔬菜的种类繁多,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也有

55、差异,但总的来看,蔬菜生产是多肥栽培,科学施肥是保证其高产、稳产、优质的重要技术环节。蔬菜在营养需求方面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蔬菜是喜肥植物,需肥量比大田作物多。蔬菜植物根系的阳离子代换量比大田作物高,吸收Ca2+,Mg2+离子多,即吸收养分的能力强,土壤肥力要求高。将蔬菜与小麦养分的吸收量做一比较,蔬菜吸氮量比小麦高0.4倍,吸磷量高0.2倍,吸钾量高1.92倍,吸钙量高4.3倍,吸镁量高0.54倍。加之蔬复种指数高,单位土地面积需肥量就更大。第二,蔬菜为喜硝态氮植物。以硝态氮供肥,蔬菜生长发育良好,产量高,随着铵态氮比例的提高,产量会逐渐下降,铵态氮过多时就会发生严重的生育障碍,其原因有两个

56、,一是蔬菜在低pH值条件下降低了Ca2+,Mg2+的吸收量;二是蔬菜耐铵性较差。第二,蔬菜需钙量大,这是由于其根系阳离子代换量高之故,同时由于蔬菜吸收大量的硝态氮后,体内形成较多的草酸需要大量的Ca2+中和形成沉淀,以免出现草酸危害。据试验证明萝卜的吸钙量比小麦高10倍,甘蓝则高达25倍。所以蔬菜易出现缺钙症,常在蔬菜生长旺盛的部位出现生长点萎缩,如大白菜和结球莴苣的干烧心、番茄和甜椒的脐腐病等均是由于缺钙造成的生理性病害。第四,蔬菜含硼量高,尤其是根菜类蔬菜,对硼的吸收量双小麦等大田作物高几倍,甚至几十倍。蔬菜体内难溶性硼含量高,再利用率低,易产生缺硼症,如芹菜茎裂病、花椰菜和萝卜的褐心病、

57、甜菜心腐病等。此外,蔬菜种类和品种繁多,生长发育特性及产品器官也有所不同,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也存在着差异,因而必须合理施肥才能获得优质、高效生产目的。施肥时期:确定适宜施肥时期,首先应了解不同营养型蔬菜的生长发育特性。蔬菜大致分为以下3种营养类型:第一类是以变态的营养器官为养分贮藏器官的蔬菜,如结球白菜、花椰菜、萝卜、洋葱、姜、山药、茭白、结球莴苣、西瓜等,这类蔬菜从播种到产品采收整个生长周期中,分为发芽期、幼苗期、扩叶期和养分积累4个时期,其中扩叶期较长,营养供应是否充足直接影响着后期养分积累的多少,是管理的关键。养分不足时,生长势弱或过早进入养分积累前期,均衡施肥是士分重要的。第二类是以生殖

58、器官为养分贮藏器官的蔬菜,如番茄、辣椒、菜豆、黄瓜、丝瓜等,这类蔬菜的生长发育分为发芽期、幼苗期、开花着果期和结果期4个时期。一般情况下花芽分化在幼苗期已经开始,产品器官的雏形已经开始形成,叶片生长与果实发育同步进行,因而在幼苗后期平衡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需肥予盾是管理的关键。第三类以绿叶为产品的蔬菜,如菠菜、生菜、茼蒿、苋菜等,这类蔬菜的生长发育分为发芽期、幼苗期和扩叶期3个时期,一般生长期短,单位时间内生长速度快,产量高,肥水管理比较简单。下面是蔬菜生育中发芽期、幼苗期、扩叶期以及养分积累期4个阶段重点施肥时机。A.发芽期,针对绿叶菜类蔬菜来说在种子直播后浇盖施肥,补充苗期营养需要。B

59、.幼苗期,以量少质精、薄肥勤施为原则,一般在幼苗后期,当植株没有封行、操作方便时进行1次性施肥,如番茄、菜豆、黄瓜在立架前,西瓜等在甩蔓后。C.扩叶期,第一类蔬菜在扩叶后期节制用肥,第二类型在坐果后补充营养,如茄果类在果径达3cm左右时,菜豆类在果长达5cm以上时进行,第三类型从苗期进入扩叶期后,营养供应一促到底。D.养分积累期,第一类型蔬菜要在产品器官形成后大量补充营养。施肥量:施肥量应根据蔬菜种类、物候期、土壤情况、气候条件及肥料种类来确定。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一般施用75000150000kg/hm2季,基肥施用量为总施肥量的50%60%,通常情况下菜地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要在3%左右,如果

60、有机质含量超过3%,只补充矿质营养,如果有机质含量低于3%,则同时补充有机质和矿质营养。追肥可施用稀薄粪尿肥或化肥,也可采用0.2%0.5%浓度尿素进行根外追肥。值得指出的是蔬菜整个生长周期中需要充足的氮肥,尤其是以绿叶为产品器官的蔬菜更为重要。磷肥主要在蔬菜生长期需要,形成养分积累器官的蔬菜要补充适量的钾肥。对于棚室蔬菜,其化肥施用量可参考下列公式,酌量施用。一般情况下,在南方蔬菜天然供肥率为40%50%,肥料利用率氮为40%70%,磷为15%20%,钾为60%70%。施肥量=(1土壤天然供肥率)/肥料利用率蔬菜吸肥量施肥方法:主要分为土壤施肥和根外追肥两大类。A.土壤施肥:又因基肥和追肥而

61、不同。基肥在播种或定植前整地做畦时施入。基肥促进根系深入生长,一般为有机肥或少量的速效性化肥。可以采用撒施,施后翻入土中即可,追肥是在蔬菜生长期间依生育周期不同而相应补充营养的施肥方式。如穴施、条施、随水追施等方式应用较多。肥料以粪肥或化肥为主,但肥产的浓度要低。追肥时要保持肥料与根系的距离,以免烧根。B.根外追肥:蔬菜上主要是利用叶面喷施,见效快。一般尿素的浓度为0.2%0.3%,磷酸二氢钾为0.2%,过磷酸钙浸出液为1%,叶面喷施的适宜时间在傍晚叶片气孔开放时进行。此外,保护地栽培条件下,薄膜或玻璃妨碍空气流动,易发CO2供应不足,影响光合速率,尤其在光照充足时,密闭棚室内的CO2体积分数

62、会下降至100ul/L以下,而适合植物生长的CO2浓度为10002000ul/L。所以蔬菜等植物此时处于严重的CO2饥饿状态,甚至停止进行光合作用,限制了植物生长。目前某炮兵科技开发局已经研制出一套廉价、方便、安全的温室所肥装置,它是通过燃烧普通煤气产生的燃气经净化处理后获得纯净的CO2,供温室植物利用。该装置的研究成功使设施蔬菜、花卉等园艺植物推广CO2施肥技术成为可能。CO2气肥的适宜浓度为0.08%0.1%,施用的时间宜在早上太阳升起到上午10时左右。(3)花卉施肥不同种类花卉的养分含量相差悬殊,如菊花、一品红、天竺葵、月季等花卉氮、钾的含量远远超过杜鹃;而菊花、一品红、香石竹的含钙量多,月季、天竺葵、杜鹃则较低;镁的含量以一品红、菊花为多;硼的含量以天竺葵、菊花为多,因此不同花卉对养分的要求不同。不同营养元素对各种观赏植物的影响亦不同,营养元素对花卉颜色的影响很大,就红色系花卉来说,氮素过量就会导致红色减褪,碳水化合物过量也会使红色减褪,有钾存在时花色更红,且不易褪色。蓝色花增施钾肥,可以使蓝色更艳更蓝,且不易褪色。微量无素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