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校长述职报告教育系统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46301306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学校校长述职报告教育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学校校长述职报告教育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学校校长述职报告教育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学校校长述职报告教育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校长述职报告教育系统(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学校校长述职报告(教育系统) 学校校长述职报告(教育系统)文章标题:学校校长述职报告(教育系统)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作为*中学校长在这里向各位做年度述职报告,我是第*次,也是最后一次了。时间过得真快,再过半年,我到*就*年了,我也快到该离开*校长岗位的时候了。基于这样的认识,过去的一年中,我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就是:“站好最后一班岗”。要站好最后一班岗,就要进一步夯实*中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努力开拓一个我们的教师和未来*的校长能广阔发展的空间。为此,一年来,在学校党总支的领导和保证下,在工会和教代会以及全体教职工的积极参与与支持下,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将“爱国科学

2、人文”先进的办学理念转化为*师生共同的精神财富一所学校要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关键要有自己独特的,又具有时代特征的,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办学理念。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学寻找到了走向二十一世纪,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先进办学理念:“以爱国精神激励人,以科学精神塑造人,以人文精神熏陶人”,在这个理念指导下,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努力下,*中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走上了良性循环之路。近几年来,这个理念的研究和实践又转化为有2/3以上教职工直接参与的市级科研课题。*年是这个课题研究和结题的关键年。在专家指导下,通过全体参与课题同志的研究实践和全校师生的支持,我校教师将先进的办学理念逐渐融入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管

3、理、服务工作,不仅出了丰硕的、引起教育界各方人士瞩目的教科研成果,而且带动了全体教职工教育、管理理念的深刻变化,使先进的教育理念变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财富,成为*学校文化传统积淀中的不可或缺的组成,保证了*中学在新世纪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作为课题组负责人,校长我去年一年中竭尽全力,积极策划、组织并亲自实践,保证这项工作完成。二、进一步深化学校教育改革,营造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先进的教育理念要变为现实,需要一个有效的运行机制来保证,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构建这个运行机制。1、抓好干部队伍调整,试行公开竞聘上岗,建立一个精悍、协作、进取、高效的管理队伍。去年初,我们在多年的观察并广泛听取群众意

4、见的基础上,调整了现有干部队伍,并确立了中层各处室不再设立副职的原则。一年运行的结果表明,这次干部调整是成功的。一支能正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能认真贯彻学校“爱国科学人文”办学理念,敢于负责,专业性强,能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干部队伍已逐步形成,与此同时,我们又对现有“校长提名,党组织考核”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进行了改革,试行将这个制度与“自荐,公开竞聘”的办法结合起来,在“校长办公室主任”与“教研组长”的选用上进行试点,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它为广大中青年教师的脱颖而出,为人才的发现和培养提供了又一个广阔的舞台,为使干部选任制科学、民主、规范找到了一个较好的途径。2、将大幅度提高广大教职工的待遇与

5、深化分配制度的改革结合起来,以经济杠杆支持和保证学校中心工作和各项改革的深化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我们终于不是依靠“三产”,而是依靠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办学特色的形成,社会影响的扩大,彻底摆脱了*过去经济困难的状况,这使我们有可能在过去“小步走,不停步”逐年逐步改善教职工收入的基础上,较大幅度提高教职工结构工资和各种奖金水平。我们在广泛听取意见,汇集教职工智慧的基础上制定了一个体现”量(工作量)、质、责“的,进一步向教学第一线倾斜,向关键岗位(如高三)倾斜,向教育科研倾斜,向教育改革探索者倾斜的结构工资和奖金分配方案。实现了由“以档案工资为主,课时工资为辅”向“以课时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体系的

6、转变。在确保每位教职工增收,平均年收入增加额达*的同时,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积极性,确保了学校各项改革的运行,收到了良好的效益,进一步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3、改革学下基层管理体制,确保学校教学改革和教学中心地位的确立本学期,我们进行了学校基层管理体制的改革,将*个教研组整合为*个大教研组,并赋予其与年级组一样的实体功能。改革对确保学校加强教学工作,确保教学的中心地位,加强教研组建设和全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已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另外,为了支持西部大开发,支持浦东的教育,本学期我又承担了七名见习校长的培训任务,我尽心做好这些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三、依法治校,科学管理,努力使学校管理走上法治、民主和

7、科学的轨道,使廉政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治、民主和科学管理”是“爱国科学人文”对管理的追求目标。一年来,我们结合“会计法”的学习和实施,进一步规范了我校财会管理制度,以最大的力度和决心整顿清理小金库,使学校的财务管理全方位走上法治之路。我们又结合“工会法”等的学习,全力配合党组织和工会,提高工会和教代会的民主监督和民主参政作用,结合校内工程、饮水问题,全力支持工会财经监督小组的工作,以积极的态度和实际行动支持配合党组织和工会抓好学校校务公开工作。在多年联合办学的基础上,我们又协助浦东新区区委和区政府制定好联合办学体的文件,使联合办学从人治走向法治,走向规范。这些措施,加上多年来各条线的规章制度

8、建设,学校的管理终于逐步走上了大事有法可依,小事照章办理,决策民主透明,过程监督有效有力,管理科学高效的法治、民主和科学的轨道,确保廉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四、制定第三个三年办学规划,构筑*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高地,以信息化、网络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为了实现*的可持续发展,去年上半年我们广泛听取和征求广大教职工、干部和学生的意见,集大家智慧于一体,几易其稿,完成了“勇于实践大胆创新为实现爱国科学人文办学理念而奋斗”的*中学第三个三年办学规划,提出了努力构筑*发展的人才高地,以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为突破口,实现管理、教育教学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这个规划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深入的背景现状分析,清晰的条块和阶

9、段目标及责任人,近一年来,该规划的许多目标已变为现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关系到*持续发展的校园网建设,以其理念清晰,规划合理前卫,立意高远,培训管理同步和日益充实丰富的网上资源,必将对*中学今后的管理、教学、教育、服务等工作产生一场深刻的变革。电子阅览室和高水准经典阅览室的建成,预示着*中学在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文化的融合上正实实在在地前进。五、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教学改革成绩显著20xx年,我们在教学上承受了巨大的压力,高三毕业班不仅进分低,而且毕业生人数是上海之最,我们的老师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还要完成教科研论文,编写校本教材,指导研究性学习,探索课堂教学改革但,我们*人胜利地

10、走过来了,我们的高考上线率达到94.6的空前水平。我们的教科研成果不仅获得区教科研一等奖,市级教科研二等奖,而且获得了上海市科技成果奖的殊荣。我们的校本课程、校本教材、研究性学习完全达到国内一流的水平。学生的学科竞赛,文艺体育竞赛捷报频传,我们的德育工作不仅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社团和自主发展的特色,在行为规范、学风整顿上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以学生发展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己任”已成为*人在管理、教育、教学、服务工作中的基本准则。在新世纪的第一年,*人取得了开门红,夯实了持续发展的基础。在新世纪里,*人在这个基础上将跳得更高,建设更伟大的大厦,发射上天揽月的火箭。六、存在的不足与问

11、题1、在今年招生中,由于突然取消直升考试,时间紧迫致使今年招生中尖子数量锐减,这是我思想准备不足,未及时想出应对办法所致。一定要在今年招生工作中未雨绸缪,改变被动局面。2、毕业生支援填报工作指导不如去年细致,致使我校今年高三上线率高而录取率(升学率)低,我难辞其咎。3、始终没有制定好支持优秀中青年教师进修高学历政策,致使培养高层次人才计划有落空的危险。各位老师,我还有好多想听的课没有听,有好多想和老师谈心的愿望没有变成现实,有好多想做的事没有去做,但我想我的这些遗憾、缺陷不正是我们的老师、*未来校长施展才华的新起点吗?本年度我个人被评为社发局优秀党员;获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获“*”、“*

12、”、“*”、“*”。学校校长述职报告(教育系统)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学校校长述职报告(教育系统)。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四条成因 1、 目前的环境管理体系及农技推广体系难以应对污染问题。 我国的农村现代化进程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工业优先增长和依托工业的现代化农业快速发展,二是居民在空间分布上迅速集中。 这使农村的产业结构从自然和谐型转变成自然危害型,农村原有的具有强大环境自净能力的自然循环被破坏,原本可以自然消纳的生活污染物因超出环境自净能力成害。 不仅如此,农村的各类环境污染也呈现出与城市污染迥异的特点。农业生产导致的面源污染具有排放主体分散、隐蔽,排污随机、不确定、不易监测。这使得对面源污染

13、的管理存在成本过高,因此存在着只能对受害地监测,很难监控排污源的现状。 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建立在城市和重要点源污染防治上的,对农村污染及其特点重视不够,加之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的发展滞后于农村现代化进程,导致其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上不仅力量薄弱而且适用性不强。 目前,我国的农村环境管理体系呈现以下特点:环境立法缺位、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匮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分割并与污染的性质不匹配、基本没有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我国目前的诸多环境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对农村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体困难考虑不够。例如,目前对污染物排放实行的总量控制制度只对点源污染的控制有效,对解决面源污染问题的意义

14、不大;对诸多小型企业的污染监控,也由于成本过高而难以实现。而未建立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资源家底不清,对自然这样的利用动态缺乏真实的了解,不能不是我国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的一个基本原因。 另外,农业技术的选择缺乏环境政策制约机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几乎失效: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改革是以减少农技推广经费和鼓励自我创收为特点的。由于得不到足够的财政拨款,农技推广系统不得不从事与业务无关的经营活动以获取收入,包括卖化肥和农药等。由于激励不相容,导致一些推广人员对指导农民提高农药和化肥使用效率缺乏积极性,以致化肥、农药不合理施用情况一直在加剧。 2、 财政渠道的资金来源不够,导致

15、污染治理不力。 城乡分治战略使城市和农村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具体到环保领域,主要指城乡地区在获取资源、利益与承担环保责任上严重不协调。长期以来,中国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 由于农村土地等资源产权关系不明晰,致使农村的环境资源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造成几乎没有有效的经济手段,对农业生产中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的部分给予一定补偿,对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的部分收取一定费用,实际上鼓励了农村居民采用掠夺式生产方式。2003年后执行的新的排污费制度在集中使用上仍然没有

16、考虑农村污染的治理。 由于环境保护尤其农村环境保护本身是一项公共事业,属于责任主体难以判别或责任主体太多、公益性很强、没有投资回报或投资回报率较小的领域,对社会资金缺乏吸引力,政府必须发挥主导投资作用。尽管国际上各种市场化的实践很活跃,但没有哪个国家的政府不发挥主导投资责任和作用。 另外,目前我国在实施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建设项目上,还存在着资金分散、重复建设和“自上而下”的决策等现象。例如,面源污染的治理资金分散到农业、水利、环保等部门,导致一个需要环环相扣才可能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案变成各部门步调不一致的局部行动,自然效果不佳;由于采用“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在政治目标最大化的激励下,对于能增加

17、政绩的公共服务,呈现出一种较高的供给热情。而人居环境基础设施这样没有进入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体系的公共服务,即便农民已经有了需求,也很难提到地方政府的操作层面上来。 3、 扶持措施不力,导致农村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机制难以建立。 我国对城市和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如排污费返还使用,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时征地低价或无偿、运行中免税免排污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还可以申请用财政资金对贷款贴息等。而对农村各类环境污染治理,却没有类似政策。由于农村污染治理的资金本来就匮乏,建立收费机制困难,又缺少扶持政策,导致农村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机制难以建立。 4、 治理模

18、式不适,导致农村污染治理效率不高。 农村的三类环境污染,套用解决城市污染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污染的主要手段末端治理都存在技术、经济障碍。除了面源污染难以收集污染物外,其它类污染用末端治理常会出现既治不起,也治不净的情况: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由于其污染排放的集中性、污染物相对的单一性和企业经营相对的大规模等特点,末端治理方法在多数情况下是适用的甚至惟一的。而农村的生活污染、乡镇企业污染以及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采用末端治理则会因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最小经济规模限制以及高折旧率限制而不可行。 农村的三类环境污染问题 农村环境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支持者一直是城市污染的消纳方。近年来,我国在城

19、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在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尤为突出。各种污染不仅威胁到了数亿农村人口的健康,甚至通过水、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最终影响到城市人口。本文重点分析东部发达地区现代化进程中的典型污染问题并提出未来在全国层面上的对策。 编者 1、 现代化农业生产造成的各类污染。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极限,化肥、农药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加之化肥、农药使用量大的蔬菜生产发展迅猛,使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 化肥年使用量4637万吨,按播种面积计算,化肥使用量达40t/km2,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

20、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22.5t/km2的安全上限。而且,在化肥施用中还存在各种肥之间结构不合理等现象。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目前,东部已有许多地区面源污染占污染负荷比例超过工业污染。 由于大棚农业的普及,地膜污染也在加剧。近20年来,我国的地膜用量和覆盖面积已居世界首位。2003年地膜用量超过60万吨,在发达地区尤甚。据浙江省环保局的调查,被调查区地膜平均残留量为3.78t/km2,造成减产损失达到产值的1/5左右。 、由于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

21、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较快的地区,这种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落后于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象并没有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改善,其对人群健康的威胁在与日俱增。 、乡镇企业布局不当、治理不够产生的工业污染。 受乡村自然经济的深刻影响,农村工业化实际上是一种以低技术含量的粗放经营为特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反积聚效应的工业化,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不仅造成污染治理困难,还导致污染危害直接。目前,我国乡镇企业废水COD和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以上,而且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污染物处理率也显著低于工业污染物平均处理率。 近些年来,在人口密集地区尤其发达地区,集

22、约化畜禽养殖蓬勃发展。这些地区可资利用的环境容量小(没有足够的耕地消纳畜禽粪便,生产地点离人的聚居点近或者处于同一个水资源循环体系中),加之其规模和布局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没有注意避开人口聚居区和生态功能区,造成畜禽粪便还田的比例低、危害直接。同时,在污染排放强度上并不低于工业企业的集约化养殖场,其污染危害更加严重:不仅会带来地表水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污染以及大气的恶臭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畜禽粪便中所含病原体也对人群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 由于我国农村污染治理体系尚未建立,环境污染不仅将迅速“小污”变“大污”,而且已经“小污”成“大害”,给作为弱势产业的农业和弱势群体的农民带来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中

23、国农村有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其中超过60%是由于非自然因素导致的饮用水源水质不达标;中国农村人口中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逐步上升,从1988年的0.0952上升到2000年的0.1126。对于基本排除在医疗保障制度之外的农民,这是极大的威胁。 近年来,江苏各地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遵循“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有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何进一步引导、规范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是当前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在全省26个县

24、(市、区),就农户与农户间的土地流转情况,对部分乡村干部和农户,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一)调查户人口状况 (二)调查户人均耕地拥有量 二、土地流转现状 (一)土地流转规模呈明显上升趋势 (二)土地流转方式以转包为主 出租、转包、转让是我省土地流转的三种主要方式。 2、转包。转包指承包方在一定期限内将部分或者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给第三方,承包方与发包方的承包关系不变。在全部调查户中,采用转包方式流转土地的农户有190户,占63.1%。 3、转让。转让是指承包方经发包方同意,将全部或者部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由该农户同发包方确立新的承包关系,原承包方与

25、发包方在该土地上的承包关系即行终止。在全部调查户中,采用转让方式流转土地的农户有55户,占18.3%。 (三)土地流转的组织主要依靠农民自发组织 农民自发组织、政府组织和专业性中介机构组织是农民土地流转的三种重要组织形式。 2、政府组织。政府组织是指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征得农民同意的基础上,将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流转的一种组织形式。政府组织流转的土地大多连片,每次组织流转的规模往往较大,流转期限较长,多数在5年以上,在补偿标准上也较为统一。在全部调查户中,通过政府组织土地流转的农户有43户,占14.3%。 3、专业性中介机构组织。专业性中介机构组织是指农民的土地经营权经由专门从事土地流转服务

26、的中介机构(如土地流转服务站、土地信托报务站等)进行流转的一种组织形式。专业性中介机构为农民流转土地牵线搭桥,农民通过专业性中介机构流转土地,手续齐全,合同规范,有利于土地纠纷的减少。在全部调查户中,通过专业性中介机构流转土地的农户有11户,占3.7%。 (四)土地流转关系的确定半数以上采用口头协议 农民确定土地流转关系,主要采用口头协议、签订合同、第三者证明三种方法。 1、口头协议。口头协议是指土地流转双方就流转的权利与义务达成的口头承诺。采用口头协议的双方,都讲究诚信,或是邻居,或是亲朋好友。在全部调查户中,通过口头协议流转土地的农户有168户,占55.8%。 2、签订合同。签订合同是指土

27、地流转双方用书面合同来确定流转的权利与义务。签订合同的双方或单方,一般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合同的内容也比较规范,有利于减少土地流转纠纷。在全部调查户中,通过签订合同流转土地的农户有108户,占35.9%。 3、第三者证明。第三者证明是指土地流转的双方,邀请共同信任的第三方,对土地流转的权利与义务进行作证。当土地流转双方产生纠纷时,第三者一方面能证明协议的内容,另一方面,对调解纠纷也能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在全部调查户中,通过第三者证明流转土地的农户有14户,占4.7%。 (五)土地流转的满意程度绝大多数很满意或基本满意。 由于各级政府普遍重视土地流转工作,认真贯彻土地流转政策,农民对其土地流转行为

28、的满意程度较高。三、土地流转的动因 土地流出户和流入户情况不同,其流出和接收土地的原因存在较大差别。 (一)土地流出户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164户土地流出户流出土地的主要原因依次是:能在非农领域找到就业岗位、土地流出前无农业劳动力、来自流转土地的收入比重低、服从乡村统一规划、土地流转收益高于自已耕种收益。 (二)土地流入户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137户土地流入户流入土地的主要原因依次是: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扩大生产规模、亲朋好友委托耕种。 四、土地流转的成效 土地流转在优化我省土地、劳力资源,推进农业结构快速调整,提高农民收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等方面,成效显著。 (一)推动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流

29、出土地的调查户,由于经营的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相当一部分劳动力从由农业就业领域转向非农就业领域,外出打工人数增加。相反,流入土地的调查户,由于经营的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一方面,少数劳动力由非农就业领域返回农业就业领域;另一方面,通过雇工经营,弥补自身劳动力的不足。 (二)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表3数据可以看出,土地流转后,流转土地用于种植粮食、棉花、油料等大宗农作物的农户比例下降了27.9个百分点,而用于种植收益水平相对较高的蔬菜、特种经济作物等的农户比例分别上升了2个和15个百分点;流转土地作为非种植业农用地的农户比例增加6.9个百分点。 (三)增加了农民收入 土地流转使土地流出方和流入

30、方家庭收入水平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137户土地流入户,家庭人均纯收入比流出前增加了1070元,增长了43.6%。 (四)提高了土地规模经营水平 五、主要存在问题 我省土地流转工作,虽然成效显著,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土地流转合同有待进一步规范 土地流转合同不够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合同化程度不高。全部调查户中,采用书面合同确定土地流转关系的农户只有108户,占35.9%。 土地流转合同不规范容易引发土地纠纷。在全部调查户中,有6户发生土地流转纠纷,其中,有2户是因为未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和当事人违约而产生纠纷的;有3户纠纷是因为土地流转协议或合同的条款不全

31、、不明确或内容不符法律规定造成的。 (二)土地流出户直接从流转土地获得的收益偏低 农户流出土地后,尽管收入水平有所提高,但收入中来自流转土地的比例偏低,只占2.5%。全部土地流出户中,有87户只要求土地接受方按流转面积完成各项上交任务,占53%;有58户要求土地接受方按流转面积完成各项上交任务的同时,每年支付固定的使用费,占35.4%,这部分农户每年获得的土地流转收益平均只有155元亩。 土地流转收益低,主要是由于流出的土地大多数仍种植收益水平相对较低的粮、棉、油等大宗农作物。土地流转收益过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不少有条件流出土地的农户流出土地的积极性。 (三)服从乡村统一规划流出土地的农户劳

32、动力转移相对较慢。 (四)少数地区土地流转纠纷仍呈上升趋势 (五)部分农户对流出土地质量不够关注 由于农户从流出土地获得的收益较低,部分农户对流出土地质量的关注程度不够。在调查的108份土地流转合同中,未注明流转土地质量等级的合同有70份,占64.8%。土地流出后,在全部调查户中,有43户不清楚土地的质量是否下降,占14.3%;有11户认为由于改变了流出土地的用途,导致土地的质量下降,占3.6%。 农民对流出土地质量不够关注也是土地流转纠纷产生的重要原因。在发生土地纠纷的6户调查户中,有3户在土地流转后改变了土地用途,有1户认为流转土地的质量下降。 (六)一些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法律法规的认知度

33、较低 在全部调查户中,有262户知道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占87%,但通读过该法全文的农户却不多,一些农户对土地承包经营法律法规的认知度较低。 一些农户对土地承包经营法律法规的认知度较低,主要是由于缺少面对面的直接宣传。在知道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调查户中,只有124户是在通过乡村干部面对面的宣传后才知道有该法的,占47.3%。 六、几点建议 针对我省农户间土地流转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加强对土地使用权流转的规范管理。 土地流转工作直接关系到农户的切身利益,不仅政策性强,而且时间跨度也较长,管理部门应主动做好土地流转的指导、协调、管理、

34、服务和监督工作。一是确保管理者职责明确,有专人负责土地流转工作。二是加强业务指导,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统一印制规范的合同格式,保证每份土地流转合同条款齐全、手续完备。三是加强对流转土地使用情况的监督,防止经营者损害生态和生产环境、搞掠夺式经营、随意改变土地的用途,以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四是建立纠纷处理机制,维护农村土地承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将土地流转纠纷解决在基层。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基层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增强农民法律意识。 要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和江苏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办法的宣传力度,让基层干部充分认识到,这些法律政策是党在农村基本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是深化改革

35、的重要内容,处理土地流转问题的政策和法律依据,使其在具体工作中,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增强为民服务意识。要通过宣传,让广大农民群众自觉认识自己的权力和义务,了解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使他们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自觉按法律规范操作,提高土地流转的合同化程度。 (三)提高流转土地效益,稳定土地流转关系。 只有流转土地的效益提高了,土地流转双方才能从土地流转中得到更多的实惠,才能吸引更多的农户参与土地流转。没有经济效益的土地流转关系是不牢靠的。政府部门要在提高流转土地的产出率上下功夫,帮助土地经营者提高经济效益。一是要以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和产业化经营,形成地区特色产业和区域内土地流转市场价格体系,让更多

36、的愿意流出土地的农户,将土地流入到产出水平较高的土地经营者手中。二是要利用土地流转,进一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帮助农民降低生产成本,以规模收益稳定土地流转关系。 (四)遵循自愿原则,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工作。 要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工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是否流转、流转多少、以何种方式流转,应由农民自己决定,任何组织不得用行政手段阻碍或强迫农民流转土地。政府推动型的土地流转,一定要坚持条件,因势利导,稳步推进,要重点帮助困难农民解决好劳动力就业问题,保证其在土地流转后收入水平有一定幅度的增长。 去年以来,我省采取一系列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措施,加之粮价较高,农民种粮的收益增加,经营土地的积极性也随之提高,一些农户有提前收回流出土地的愿望,加强土地流转管理显得更为重要。各地应严格按照今年2月1日正式施行的江苏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办法,将土地流转的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23 / 2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