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模板安装技术交底范本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146267949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25.2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铝合金模板安装技术交底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铝合金模板安装技术交底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铝合金模板安装技术交底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资源描述:

《铝合金模板安装技术交底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铝合金模板安装技术交底范本(5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技术交底记录表C2-1编号工程名称Xx交底日期Xx施工单位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分项工程名称铝合金模板及支撑体系安装技术交底交底提要Xx交底内容:1、 材料及机具准备1.1 材料:铝合金模板、销钉、销片、斜撑、钢背楞、脱模剂、16穿墙螺栓杆等。1.2 机具:操作扳手、铁锤、铁钩、撬棍、安装专用凳子等。2、施工作业条件2.1 墙体钢筋绑扎完成,经验收合格;2.2 楼层放线完成,并经验收合格;2.3 地面平整度、标高误差在(-2,2)范围内;2.4 墙体根部混凝土剔凿至密实处,并用水将表面清理干净。3、施工准备3.1 首层施工准备3.1.1 斜撑固定预埋如图所示,将预埋件绑扎在底筋上,绑扎牢固,且上

2、部高出楼面标高 50-80mm。要求预埋牢固、无遗漏;螺栓离墙 1m-1.6m,间距不大于 1.5m。 预埋件示意图注:木模底筋完成绑扎后 0.5 个工作日内完成全部预埋;3.1.2 作业条件确认(外墙木模清理、复核标高、复核放线) 根据标高控制点检查墙柱位置楼板标高是否符合要求,每一面墙取点不少于三个(墙柱竖筋外 100mm 范围内);对高低不平的混凝土地面用红蓝铅笔进行标记(高于设计标高标记“+”,低于设计标高标记“-”,符号后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如+2),高出的凿除,低的垫上木楔,误差控制在2mm以内(此处宜低不宜高)。这是做好铝膜质量的关键阶段,也是控制层高的关键因素。3.1.3 外墙模

3、板定位作业流程:画控制点弹控制线固定 90mm 木方复核标高(1)画控制点:两人进行配合画点放线,(安装 A 拿红蓝铅笔、卷尺负责尺量和标记,安装 B 拿墨斗负责弹线)A 将卷尺垂直置于外墙在低于楼面标高 90mm 处画控制点(阳角标记),控制点画清晰准确,所有外墙放两个点;(2)弹控制线:A 和 B 各压一个控制点进行控制线放线,弹线高度不得超过 0.5m;(3)同木模一样固定木方,并用激光水平仪配合塔尺对角木方标高进行复核。3.1.4 楼梯安装条件检查(1)用 5m 钢卷尺检查铝木结合层楼梯开间位置与相应墙柱定位线有无偏差;(2)检查起步 C 槽开间、斜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开间不足、斜度过

4、小,将混凝土凿除至设计要求;(3)用激光水平仪配合卷尺检查木模与铝模结合处起步 C 槽位置混凝土标高是否满足设计标高。3.1.5 焊接定位钢筋(1)检查钢筋网是否在墙柱定位线内,如超出,及时汇报项目部,由项目部协调进行整改;(2)定位钢筋距离地面 100mm,将三角尺直角边垂直紧靠墙柱定位线,把塞尺放在三角尺下,调平水平管,将定位钢筋对齐三角尺另一直角边用手固定,焊接定位钢筋(图 1);(3)阴角两端均需焊接定位钢筋,定位钢筋离角部 80mm, 其他部位间距不得超过 1 米(图 2);(4)定位钢筋两端均焊接在竖筋上,如竖筋不在同一平面,则将另一端焊接在水平筋上,如没有钢筋则先焊接水平筋再焊接

5、定位钢筋(图 3)。要求:定位钢筋焊接牢固、定位准确,误差范围(-2,0)mm。注意:(1)定位钢筋垂直于墙柱定位线;(2)墙封板位置必须焊接定位钢筋;(3)下飘窗处反梁需焊接定位钢筋。3.1.6 吊运模板及物资(1)模板吊运顺序:铁配件墙柱模板背楞、斜撑(梁模、楼梯底板部位模板)(楼面板、楼面 C 槽、底笼)(外梁侧、K 板、飘窗、大模、预埋盒、踏步板、狗牙 C 槽)吊模、反梁(2)准备工作:楼下、楼上各安排一名监督员、两名安装工;检查吊装材料是否牢固,询问是否能够进行吊运作业,联系塔吊指挥进行吊运;(3)模板吊装:两人配合,安装工 A 将吊带一端从模板底部穿过,安装工 B 将穿过来的吊带牵

6、拉出来,牵拉的长度为(模板高度+模板宽度/2) ,并将长的一端穿过短的一端,将模板捆绑牢固;另一根吊带依照以上方法进行捆绑;(4)模板吊起:将两根钢丝绳挂在挂钩上,长度需一致,检查钢丝绳是否捆绑模板牢固,并通知塔吊指挥进行吊运,塔吊指挥试吊一次,要根据模板试吊情况找平衡,保证模板平稳牢固,试吊完成后确认周边安全方才进行吊运;(5)模板吊放:上方人员迅速清理现场,腾出空间,根据钢丝绳捆绑位置来放置木方,防止钢丝绳压住木方而进行二次吊放,模板放置平稳后,上方人员从挂钩拿下钢丝绳,松绑之后再将吊带重新挂回挂钩上,进行下一轮吊运。注:吊装材料必须按区域、步骤、安装顺序进行吊装,并听从项目部技术人员安排

7、。不按要求操作造成窝工而耽误的工期由施工方自行承担。3.2 标准层施工准备3.2.1 标高复核根据标高控制点检查墙柱位置楼板标高是否符合要求,每一面墙取点不少于三个(墙柱竖筋外 100mm 范围内);对高低不平的混凝土地面用红蓝铅笔进行标记(高于设计标高标记“+”,低于设计标高标记“-”,符号后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如+2),高出的凿除,低的垫上木楔,误差控制在2mm以内(此处宜低不宜高)。这是做好铝膜质量的关键阶段,也是控制层高的关键因素。注:凿混凝土时,凿除宽度80mm。3.2.2 焊接定位钢筋(同上述3.1.5条)3.3 施工异常处理4、模板安装4.1墙柱模板安装模板传递外墙板安装内墙板安装

8、销钉、销片打满调校3.4.1 作业标准(1)(按编号依序传递至作业层,无错号;)按所装顺序反向进行传递,分边进行整齐码放;(2)码放整齐、堆码高度不超过 0.9m;(3)位置准确,离墙边 1m-1.5m。3.4.2 安装方法1、模板传递(1)模板传递需两人配合作业,在传递过程中,上方人员及时用双手抓住墙板,并拉住墙板往上拉,下方人员及时用手往上推,直至离开所能够着高度后方可松手并离开(上方人员拿稳后通知下方人员,下方人员听到松手指令后才能放手。);(2)当下方人员松手后,上方人员逐级抓住铝模板往上提;(3)下方人员传递完后不要向上观望,防止水泥渣掉落进眼睛与模板掉落;(4)上方人员水平抓住铝膜

9、板找到平衡位置,按所装位置分边进行整齐码放;(图 3)(5)传递完模板后,及时用木板或竹夹板将传料口盖住。注:无传料口可选择从烟道口进行传递,并安照编号分区依次传递,模板传递至作业面后,不得斜靠在钢筋骨架上,以免倾倒伤人。2、 外墙板外侧安装(1) 安装外墙模板时,顶部最上一块 K 板不拆,作为上层根部固定及限位,以防错台或漏浆;(2)外墙安装时,从阳角转角短边开始安装,遵循拆一块、清一块、刷一块、传一块、安一块的原则(图 1-6);(3)外墙板与 K 板相连时,销钉大头朝上,先将 K 板上端侧面混凝土清理干净;(4)模板清理涂刷脱模剂(模板侧面也需涂刷脱模剂)后,上部人员双手抓紧模板控制好模

10、板位置,下部人员进行外墙板与 K 板位置销钉、墙与墙之间的第二道销钉安装,完成后由上部人员进行墙与墙之间的第六道销钉安装;(5)下一块墙板按上述方法进行安装,直至外墙模板安装完成;注:外墙模板严禁斜靠在外架上;外墙对拉螺杆必须放置套管,避免后期质量隐患。 3、外墙内侧板安装 (清理刷脱模剂安装)清理方法:(1)内墙板平行放置进行清理;(2)1.5mm 以下时,用铲将板面及侧面的混凝土残渣进行清理;(图 1)(3)1.5mm 以上和模板侧面处残渣需用铁锤敲击,使之掉落,然后用铲进行清理(图 2);(4)模板侧面先用铁锤将大块敲落,再用铲进行清理。刷脱模剂方法:(1)刷脱模剂时,用手持滚筒沾上适量

11、脱模剂后(滚筒平放入脱模剂液面 1/3 处即可),均匀涂刷模板表面;(2)站立在模板侧面中部,分两端来回滚涂,均匀涂刷模板表面,侧面也要刷脱模剂;(图 3、4)刷脱模剂时,板面需平放,严禁斜靠在钢筋骨架上。安装方法:(1)墙板按顺时针方向安装;(2)在墙板安装过程中,先将墙板竖立起来,如有对拉螺杆孔时,需先将相应位置的对拉螺杆穿过安装的墙板,然后在两块墙板间及对拉螺杆两侧各放置一条相应尺寸水泥预制内撑条(图5),再进行第六道和第二道的销钉安装,每隔 1m 将对拉螺杆上的螺母进行紧固(作为临时固定措施)(图 6)并将对应位置支撑独立钢支撑拆除;(3)当装至最后封板时,先将离封板最近的对拉螺杆处模

12、板锁紧,再用撬棍将孔撬准并打上销钉。要求:模板混凝土接触面及侧面均无混凝土残渣;模板面脱模剂(25 克/平米)满刷、均匀;轴线位置0,3)mm、安装牢固,稳定。注:与墙板连接不需拆除的横身板、角铝等模板也需根据上述要求清理;用锤子清理时,需控制好力度,防止模板变形、损坏;脱模剂涂刷不得过厚,造成材料浪费、脱模剂不得漏刷。4、 内墙板安装(1)内墙板边清理边涂刷脱模剂进行安装;清理、涂刷脱模剂方法同外墙板内侧模板安装中的清理、涂刷脱模剂方法。(2)安装有外墙的内墙时,先从与外墙连接的转角短边开始安装,只安装第二道和第六道销钉;(3)安装无外墙的内墙时,从短边墙封板按顺时针安装第六道和第二道销钉(

13、先装从下往上第六道销钉,然后安装第二道)(图 1);(4)模板安装超过 1.2m 时,需增加独立钢支撑或斜撑斜顶住,独立钢支撑支撑角度在 4560度之间(图 2、3);(5)内墙单侧模板安装完成后,对拉螺杆和套管套管需全部安装完成后,方可安装另一侧模板。安装方法同外墙板内侧模板安装。质量标准:轴线位置(0, 2)mm,拼缝0, 1mm,垂直度(0, 1.5)mm、平整度(0, 1.5)mm。注意:安装内墙板时,必须用独立钢支撑临时支撑,以防墙板倾倒伤人;安装人员站立区域不得有其他杂物堆放;水电预埋线盒、线管需移动时,不得私自拆除或移动,及时通知水电班组进行调整。5、 销钉、销片补满待整面墙板安

14、装完毕后,按间距30cm打满销钉、销片,不得漏打;遇楔形销片时,直角边靠墙面,销片大头朝上。6、 墙柱模板加固 (背楞传递及安装安装斜撑质量检查与调校)(1) 背楞传递及安装1)下方人员将背楞搬至拆模层传料口旁,竖起背楞,往上递;(图 1)2)上方人员及时用双手抓住背楞并往上拉,下方人员及时用手往上推,直至离开所能够着高度后方可松手并离开(上方人员拿稳后通知下方人员,下方人员听到松手指令后才能放手);(图 2) 3)背楞安装采取从下往上安装,有外墙的先安装外墙;(图 1、2)4)阳角部位背楞限位条靠紧模板内侧边缘,背楞先安装阴角部位,后安装阳角部位,阳角位置安装必须水平拉紧(图 3);5)每装

15、一条背楞,必须安装铁片及螺母,铁片垂直扣住背楞,随后紧固螺母,对拉螺杆超出背楞两端的长度大致一致,不短于 50mm;阳角位置装铁片。6)墙封板位置必须安装对拉螺杆,紧靠封板;7)墙两侧背楞安装完成后,再对螺母进行加固,需两人在墙两侧同时配合施工。注:传递前需确认拆模层传料口已经封堵,传料口 1m 内区域无其他物品堆放;传递过程中,确定上方人员抓牢背楞后,下方人员方可松手并离开,以免模板掉落伤人;传递完后不要向上观望,防止水泥渣掉落进眼睛与模板掉落;当背楞长度超过 3 米须两人配合施工;如有第四道背楞且第四道背楞对拉螺杆孔离墙板上端距离不100mm,先不安装,待安装完楼面板后再进行安装。 (2)

16、斜撑传递1)下方人员将斜撑搬至拆模层传料口旁,竖起斜撑,往上递(图 1);2)上方人员及时用双手抓住斜撑,并拉住斜撑往上拉,下方人员及时用手往上推,直至离开所能够着高度后方可松手并离开(上方人员拿稳后通知下方人员,下方人员听到松手指令后才能放手)(图 2);3)将传递上来的斜撑按整齐水平摆放至地面(图 3);4)按上述步骤依次将所有斜撑传递,直至传递完毕;5)用灰桶收集好固定码、铁链、风钩从楼梯提至作业层。注:传递前需确认拆模层传料口已经封堵,传料口 1m 内区域无其他物品堆放;传递过程中,确定上方人员抓牢斜撑后,下方人员方可松手并离开,以免模板掉落伤人;传递完后不要向上观望,防止水泥渣掉落进

17、眼睛与模板掉落。 (3)斜撑安装外墙全部安装斜撑、铁链并调节至标准范围之内,每户再选取各自户型中间位置选取一面内墙安装斜撑做定位用(楼梯户型特殊情况除外),其余斜撑在装完楼面板之后再安装。(1)固定码安装在预埋螺栓位置,用螺母拧紧;(2)斜撑短边置于从下往上数第一排背楞上,长边置于从下往上数第三排背楞上;(图 3)(3)以先下后上的顺序,依次安装斜撑。一手握住横边在左侧的七字扣横穿过背楞,顺时针方向旋转,垂直扣住背楞;另一手将 L 型码穿过七字扣螺杆,然后安装螺母,紧固螺母;(4)以先下后上、先短后长的顺序,将斜撑短、长杆撑在早拆头码 U 型卡位置用螺栓连接,并调整。安装标准:墙柱模板两侧安装

18、斜撑,斜撑间距不大于 1500mm;宽度1300mm 的墙体设置不少于两根斜撑,宽度1300mm 的墙体或剪力墙短肢设置不少于一根斜撑,两边斜撑离封板间距 300mm;固定码离墙间距需满足斜撑长边与地面夹角角度为 4555,斜撑短边与地面夹角角度为1015;4、 质量检查与调校(1)观察墙体是否与墙体定位线重合,有误差进行调节;(2)用激光水平仪对齐 1m 标高控制线,观察激光线是否与墙面控制点重合;(图 1)(3)混凝土面低于设计标高 5mm 以上,用废钢筋头填塞模板下端缝隙,直至符合安装要求;(4)把线锥杆插入最上面一道背楞上面,线锥垂直向下离地面 50mm 左右,稳住线锥(如线锥摆动则取

19、中间值)。(5)用卷尺测量墙面与吊线的垂直距离,同一竖向面取点不少于 3 个(下、中、上),同一面墙取点间距为 500mm。以下点为标准复核墙面垂直度,出现误差立即调节(图 2)。(6) 如上端尺寸小于下端,则用斜撑向外撑进行调节,如上端尺寸大于下端,则用铁链及风钩往内拉(图 3);(7)外墙模板垂直度调校时,线锥延伸到下层墙面不少于 1m,上下垂直度偏差5mm,且上口应向内偏。检查时,离转角200mm。质量标准:平整度(0,1.5)mm,垂直度(0,1.5)mm,标高(0,2)mm。注:复核墙体标高时,同一面墙体取 3 点(两边各一点、中间一点)。异常处理:4.2 梁模安装(单顶传递梁底模安

20、装内梁侧模传递内梁侧模清理、安装质量检查与调校)4.2.1 独立钢支撑、梁底模传递(1)下方人员将独立钢支撑、梁底模搬至拆模层传料口旁,竖起梁底,往上递;(2)上方人员及时用双手抓住支撑、底模,并拉住内侧工字铝逐级往上拉,下方人员及时用手往上推,直至离开所能够着高度后方可松手并离开(上方人员拿稳后通知下方人员,下方人员听到松手指令后才能放手);(3)将传递上来的支撑、底模按所装位置水平摆放至地面;(4)按上述步骤依次将所有支撑、梁底模传递,直至传递完毕。注:传递前需确认拆模层传料口已经封堵,传料口 1m 内区域无其他物品堆放,传递完毕及时将传料口进行封堵;传递过程中,确定上方人员抓牢模板后,下

21、方人员方可松手并离开,以免模板掉落伤人。4.2.2梁底模安装(1) 整条(小于等于 3m)梁底安装方法1)将工作凳分别摆放至所装梁底模两端,用灰桶准备适量销钉销片,并挂在所装梁底模旁墙板销钉孔上;(图 1)2)两人分别站立于梁两端,将梁抬至工作凳上,站立于凳面将梁底模水平抬起,早拆头支撑面朝下;3)第三人站于梁底模中部并用独立钢支撑进行支撑(图 3);4)两端分别与其对应墙柱位置对齐用销钉连接紧固(销钉大头朝上);5)当整条梁底模安装完毕后,及时补满独立钢支撑,并目测将梁底调至大致水平,保证独立钢支撑垂直。 (2)梁底模(大于 3m)分段方法:1)将工作凳分别摆放至所装梁底模两端,用灰桶准备适

22、量销钉销片,并挂在所装梁底模旁墙板销钉孔上;2)两人分别站立于梁两端,将梁抬至工作凳上,站立于凳面将梁底模水平抬起,早拆头支撑面朝下; 3)一端对应墙柱位置对齐用销钉连接紧固(销钉大头朝上),另一端用独立钢支撑支撑;4)抬起梁的人不动,连接好梁底的人与第三人水平抬起另一段梁底,以同样的方法把梁底连接;5)当整条梁底模安装完毕后,及时补满独立钢支撑,并将梁底调至大致水平,保证独立钢支撑垂直。注:梁板安装遵循先主梁后次梁,先公共部位后户型部位;首次安装用 2mm 油漆笔将梁底 C 槽正反面做标记,以免错装,梁底 C 槽与墙板相连部位销钉不得少于 2 道;(图 4)次梁与主梁连接时,次梁架于主梁的位

23、置不能出现错误(一般用油漆在连接部位标记);严禁踩踏在墙柱模板上,严禁从凳上往下跳跃。4.2.3 内梁侧模清理、安装(1)用铲将梁侧模板面和侧面清理干净并均匀涂刷脱模剂,按所装位置依序摆放(图 1、2);(2)按编号进行依序安装;(3)操作凳摆放于所装梁侧模旁,安装技工站立于凳面,灰桶装好销钉销片并挂在梁底模销钉孔处;(4)将梁侧模放置于梁底模对应位置上,对上销钉孔,用销钉连接,梁侧模按编号依序安装;(图 3)(5)梁侧模与梁底模相连时,每块侧模两端必须打销钉,销钉间距不超过 300mm,销钉大头朝上;(图 4)(6)相邻侧模最上、下必须打销片且大头朝上,销钉间距不超过 100mm;(7)如果

24、最后一块梁侧模比较紧不好装,可以放松相邻 C 槽,先装侧板再装 C 槽;注:销片直角边靠模板内侧;严禁踩踏在墙柱模板上,严禁从凳上往下跳跃。4.2.4 质量检查与调校(1)检查销钉是否按标准打满,销钉销片紧固,嵌入深度是否超过一半;(2)目测梁底模是否水平,如不平,用独立钢支撑进行调节;(3)检查梁底模与早拆头盒相连是否紧固,牢靠;(4)从两个相互垂直方向观察,将独立钢支撑调校垂直,独立钢支撑顶到位;4.2.5 异常处理4.3 楼梯安装4.3.1 楼梯下斜墙、C槽安装(1)在下一层楼梯踏步上放稳楼梯专用工作凳,安装技工站立于工作凳上;(2)依次从三角板位置一端开始安装,与 K 板连接时销钉大头

25、朝上;(图 1)(3)遇有对拉螺杆孔边装边进行套管套管、对拉螺杆、水泥内撑预埋;(4)依次安装剩余墙板直至另一端;(5) 安装下斜墙相应背楞并紧固到位。(图 2)(6)C 槽从楼梯下斜墙另一端(斜墙最矮的那端)开始安装,与起步 C 槽相连,直到另一端与梁连接。(图 3)注:斜墙需先清理并均匀涂刷脱模剂后方可进行安装;斜墙板头部比较尖锐,安装时防止划伤。4.3.2 质量检查(1)检查 300mm 墙柱控制线是否正确;(2)用激光水平仪检查下斜墙是否满足垂直度、平整度要求(垂直度(0,1.5)mm 平整度(0,1.5)mm、标高(0,2)mm);(3)检查起步 C 槽混凝土标高是否满足设计标高(检

26、查点:两边与起步 C 槽相接的部位)。(图 1、图 2)4.3.3 底笼、底板安装1、 整体底笼安装方法(1)两人各抬底笼一端,一人将底笼下端与起步 C 槽孔对准,用销钉打上,另一人将底笼上端与底板 C 槽相连,用销钉打紧,并用独立钢支撑支撑,加满;(图 1)(2)按上述步骤安装剩余底笼;(3) 从下往上依序安装楼梯底板,底板采取“三固一法”即第一、二块底板装上后,先固定正面及一端销钉,另一端只插入销钉。当安装第三块底板时,再用销钉固定第一块的另一端,以此类推;(图2)(4) 底板装好后,用独立钢支撑将底板调平。(图 3)2、 分段底笼安装方法(1)从下往上依序安装底板,边装底板边装两侧底笼和

27、早拆头,用销钉打紧,并用独立钢支撑支撑,加满;(2)底板、底笼安装好后与休息平台梁底固定好;(3)用独立钢支撑将底板调平。注:模板拼缝不超过0, 1mm,板面平整度(0, 2)mm;安装底板时,先清理再安装。4.3.4 楼梯上斜墙安装(1)安装技工站立于底板上,从楼梯踏步开始端连接普通墙板开始依序安装;(图 1)(2) 如有对拉螺杆孔时,需先将相应位置的对拉螺杆穿过安装的墙板,然后在两块墙板间及对拉螺杆两侧各放置一条相应尺寸水泥预制内撑条,每隔 1m 把对拉螺杆上的螺母进行紧固,作为临时固定措施;(图 2)(3)安装完上斜墙后,装上相应背楞并紧固(图 3)4.3.5 楼梯中梁模、起步 C 槽安

28、装(1)从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安装梁底模,边装底模边加独立钢支撑,并紧固;(图 1)(2)将起步 C 槽及异形板在地面进行清理;(3)从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将 C 槽、异形板与相应休息平台梁固定;(图 2)(4)从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安装梁侧模;(图 3)(5)遇有对拉螺杆孔的,及时将套管装上。4.3.6 楼梯踏步侧板、狗牙 C 槽安装(1)楼梯踏步侧板从上往下进行安装,边装边用铲进行混凝土清理;(图 1)(2)将狗牙板清理干净,并均匀涂刷脱模剂;(3)安装狗牙 C 槽需两人配合完成。两人各抬狗牙板一端,对齐相应斜墙位置,打紧销钉(销钉间距不超过 300mm); (图 2)(4)将底板、侧板均匀涂刷脱模剂

29、。注:(1)装狗牙 C 槽时,踩底板上防止滑倒;(2)狗牙 C 槽与墙板在同一垂直面;(3)安装完狗牙与侧板后将底板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等待干后进行钢筋绑扎;(4)拼缝不超过0,1mm、垂直度(0,1.5)mm。4.3.7楼梯踏步安装(1)待钢筋绑扎完后,再进行踏步安装;(2)先将楼梯踏步挡板处地面找平,清理挡板板面,均匀涂刷脱模剂,再将挡板与楼梯两侧侧板用销钉打紧;(图 1)(3)从下往上依序安装踏步,踏步需先清理并均匀涂刷脱模剂。(图 2)踏步安装方法:(二固一法)(4) 安装第一个踏步时,把踏步与侧板相连一端及与挡板相接处打紧,另一端先只放入销钉,照上面方法装二个踏步后,再将第一块踏步另

30、一端用销片紧固,依次安装,直至完毕。(图 3)注:楼梯踏步各部位不得漏刷脱模剂;安装楼梯踏步时检查钢筋是否阻挡对拉螺杆预埋孔,如有阻挡,用铁锤,撬棍拨开。4.3.8 楼梯加固(1)踏步安装完毕后,将对拉螺杆穿过管套;(2)装上踏步上的背楞,并装上铁片及螺母;(3)人协同装底板下的背楞,两人各抬一端,将背楞对好对拉螺杆 ,另一人装上铁片、螺母,然后将背楞紧固;(4) 踏步加固后,用 U 型槽将两边楼梯及中梁加固,U 型槽间距不超过 800mm 一道。(图 2)(图3);(5) PVC 套管两端必须超出踏步及底板 50mm,防止以后对拉螺杆无法拔出(图 1)4.4 楼面板安装楼面C槽传递楼面C槽安

31、装底笼传递底笼安装楼面板传递楼面板安装剩余斜撑安装及调校预留洞口安装楼面清理刷脱模剂质量检查与调校4.4.1 楼面C槽安装(1) 用铁铲将 C 槽各面清理干净并均匀涂刷脱模剂,按所装位置依序摆放,楼面 C 槽按编号依序安装;(图 1)(图 2)(2) 把编号 1 的转角 C 槽安装在相应位置,依次安装所有直 C 槽待安装到最后一块转角 C 槽(8)时先不安装,把最后一块直 C 槽(7)安装后再安装(8);(图 3)(3) 直 C 槽两端各打一颗销钉,其余销钉边装楼面板边进行安装,C 槽销钉间距不得超过 300mm。注:安装时,未用销钉固定,严禁松手(销钉大头朝上);超过 2.5 米的楼面 C

32、槽,必须两人配合作业。4.4.2 底笼安装(1)将工作凳分别摆放至所装梁底笼两端(准备好适量的销钉挂在安装底笼附近的墙上);(2)两人分别站立于底笼两端,将底笼抬至工作凳上,站立于凳面将底笼水平抬起,早拆头支撑面朝下;(图 1)(3)两端分别和楼面 C 槽底笼安装位置对齐用销钉连接紧固,销片置于楼面 C 槽内侧;(4)底笼连接后,用独立钢支撑进行支撑;(图 1)(5)当底笼安装完毕后,及时补满独立钢支撑,保证独立钢支撑垂直。注:底笼按编号安装,不得装反;首次安装时,底笼与楼面 C 槽相交部位用 2mm 油漆笔做好标记;(图 2)4.4.3 楼面板安装(1)将工作凳水平摆放至所装楼面板下方,将

33、3 块楼面板斜靠在工作凳旁(每次可连续安装 3 块)(图1);(2)楼面板从编号最小的按顺序依次边清理侧面边进行安装;(3)将工具桶挂在相应位置梁底模/墙板销钉孔上,双手托举楼面板从上往下平放于所装位置,对准孔位,一手托住,另一手插入销钉、销片并打紧;(图 2)(4)松开双手,将未打满的销钉销片补满,依次安装下一块楼面板直至 3 块安装完毕后移动工作凳再进行剩余模板安装,如果楼面板比较紧不好安装,前两块只紧底笼垂直面与一侧面,三块装完后再完全紧固第 1 块;(5)安装最后一块楼面板时,如果比较紧不好装,先将旁边楼面 C 槽的销钉放松,与楼面板固定后再将楼面 C 槽与侧板/墙板紧固;(图 3)(

34、6)安装无底笼的楼面板时,只打紧一侧直 C 槽,另一侧 C 槽只装两端销钉不打紧,边装楼面板边将另一侧销钉加上并打紧。注:已开水电孔的模板,需用油漆做好标记并不得装反方向,防止错装而进行二次开孔;装楼面板时,在楼面板未与楼面 C 槽或楼面底笼连接之前不得松手;安装时不得留下松动模板,不得中途离开;站立于凳面时,不得超出 500mm 进行安装;严禁踩踏在墙柱模板上,严禁从凳上往下跳跃;楼面板未安装完时,上方严禁站人;平整度误差控制住(0,1.5)mm;标高控制在(0,2)mm。4.4.4 剩余斜撑安装及调校安装标准:(1)墙柱模板两侧安装斜撑,斜撑间距不大于 1300mm;宽度1300mm 的墙

35、体设置不少于两根斜撑,宽度1300mm 的墙体或剪力墙短肢设置不少于一根斜撑,两边斜撑离封板间距 300mm;(2) 固定码离墙间距需满足斜撑长边与地面夹角角度为 4555,斜撑短边与地面夹角角度为 1015。4.4.5 预留洞口盒安装(1)把放线盒、传料口、混凝土管道口、烟道口全部刷脱模剂;(2)放到各自相应的位置;(3)底部与楼面板预留口相接。注:位置不能放错;不能留下空隙。4.4.6 楼面清理、刷脱模剂(1)站立于楼面板面用铲将楼面板进行清理;(图 1)(2) 1.5mm 以上残渣需用铁锤敲击,使之掉落,然后再用铲将剩下的清理干净;(3)用手持滚筒站在楼面对所有梁底模、梁侧模、楼面板均匀

36、涂刷脱模剂。(图 2)(4)清理及刷脱模剂时注意周边环境,人面向外架向里面工作,刷过脱模剂的板面不得踩踏。注:脱模剂涂刷不得过厚, 不得漏刷;清理的混凝土残渣用灰桶装好,定点堆放。4.4.7 楼面板检查与调校(1)肉眼观察脱模剂是否刷涂均匀或漏刷;(2)用激光水平仪配合标尺检测楼板的平整度(水平安放激光水平仪,并使激光线与 1m 标高控制线重合,用标尺测量楼面板标高,根据测量值与设计值的差别,通过独立钢支撑进行上升或下降调节),测量点为楼板四角及独立钢支撑顶撑处;(图 1、2、3)(3)从两个相互垂直方向观察,将独立钢支撑调校垂直,早拆头紧固到位;(4)销钉、销片打满、打紧。注:平整度(0,1

37、.5)mm,标高控制在(0,2)mm;独立钢支撑垂直度层高的 1/300。各房间标高必须计算清楚;标尺竖立时要垂直紧靠。4.5 安装异常情况处理4.6 飘窗安装4.6.1 模板传递(1) 下方人员将下飘窗板搬至拆模层外架边,往上递;(2)上方人员站立外架上用手抓住飘窗板,下方人员及时用手往上推(上方人员拿稳后通知下方人员,下方人员听到松手指令后才能放手);(3)将传递上来的飘窗板按所装位置依次整齐堆码地面(堆码高度不超过 0.9m);(4)按上述步骤依次将所有飘窗板传递,直至传递完毕;(5)上飘窗板模板在拆模时已经传递到操作层。注:飘窗板传递至作业面后,严禁斜靠在钢筋骨架上,以免倾倒伤人;传递

38、飘窗板时注意外架做好安全防护,定点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4.6.2 下飘窗内、外侧板安装(1)先用铲将所有侧板板面清理干净,然后均匀涂刷脱模剂,并依次摆放好;(图 1)(2)从一端向另一端依序安装内、外侧板,遇有对拉螺杆孔边装边进行套管套管、对拉螺杆、水泥内撑预埋;(图 2、图 3);(3) 装上相应背楞、螺母、铁片,并紧固。4.6.3 下飘窗板安装(1)用铲将板面清理干净;(2)下飘窗外侧板 C 槽先清理并均匀涂刷脱模剂后方可安装(与钢筋接触面需先刷脱模剂再进行安装);(3)将下飘窗外侧板 C 槽清理与侧板用销钉连接;(图 1)(4)从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安装下飘窗底板与早拆头,并及时

39、用独立钢支撑支撑固定;(图 2)(5)从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安装下飘窗侧板;(6)用独立钢支撑将下飘窗底板调平。注:蹲于下一层飘窗板面安装下飘窗时,应先将作业区域清理干净,防止滑倒跌落;安装底板时,严禁将底板在地面拼接成大块再进行安装。4.6.4 上飘窗板安装步骤:转角 C 槽安装上飘窗底板安装上飘窗侧板安装调平悬空 C 槽、侧板、K 板安装(1)安装上飘窗墙封板上端转角 C 槽(与钢筋接触面需先刷脱模剂再进行安装);(图 1)(2)将 U 型槽清理并涂刷脱模剂后架在下飘窗侧板及下飘窗内侧板之间(用于支撑上飘窗);(3)用铲将板面清理干净,从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安装上飘窗底板与早拆头,并及时用独立钢支

40、撑支撑固定;(图 2)(4)从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安装上飘窗侧板;(5)用独立钢支撑将上飘窗底板调平;(图 3)(6)将上飘窗悬空 C 槽、侧板、K 板先用铲清理,均匀涂刷脱模剂,再依次安装上飘窗悬空 C 槽、侧板、K 板;(7)下飘窗站立于操作层进行涂刷脱模剂,上飘窗在楼面板安装完毕后站立楼面均匀涂刷脱模剂。注:站立于下飘窗板面时防止踩空、跌落。4.6.5 质量检查与调校 将独立钢支撑顶满、顶紧、顶直;销钉销片无少打、漏打或者掉落;在操作层用激光水平仪对齐 1m 标高控制线;用标尺配合激光线复核飘窗平整度:上飘窗从 1 米标高控制线朝上量,下飘窗 1 米标高控制线朝下量。4.7 吊模安装 焊定位

41、钢筋模板传递刷脱模剂模板安装模板加固质量检查与调校4.7.1 焊接吊模定位钢筋 (1)T 形定位钢筋、F 形定位钢筋在安装前制作好;(2)先检查相邻墙梁钢筋网是否在设计范围内,如超出,及时汇报安装队长,由安装队长通知钢筋工进行整改;(3) 模板高度大于 100mm 的吊模,焊接直定位钢筋及 T 形定位钢筋(图 1);(4)模板高度不大于 100mm 的吊模,只需焊接 F 形定位钢筋(图 2)设计是角铝加固不要焊接定位钢筋;(5) 一手将定位钢筋一端靠紧模板,另一手拿焊枪焊接定位钢筋,定位钢筋焊接比混凝土面高100mm,间距不得超过 1 米;(6) 定位钢筋两端均焊接在竖筋上,如竖筋不在同一平面

42、,则将另一端焊接在水平筋上;注:定位钢筋垂直于模板;定位钢筋必须焊接牢固;定位钢筋尺寸符合设计要求;4.7.2 模板安装(1)安装吊模时,先从转角开始安装,将转角 C 槽与相邻两模板连接紧固,销钉间距不超过 100mm(图1);(2)遇楔形销片时,直角边靠模板面,销片大头朝上;(3)遇下边角铝销钉小头朝上(方便拆除);(4)模板上下两端销钉必打。4.7.3 吊模加固:高度100mm以上吊模加固:(1) 吊模角部相邻两边用角铝斜拉固定,角铝与吊模成45;(2)两吊模长边用长角铝连接加固,将长角铝用螺杆加套管与楼面板连接;(3)2人配合,用独立钢支撑开十字内撑,1人拿独立钢支撑尾端紧靠模板,另1人

43、把独立钢支撑对准另一边模板,调节油顶进行固定。注:(1)长角铁加固间距不超过 1200mm,螺杆离吊模边 300mm;(2)独立钢支撑在长边加固前在沉降位内就地摆放,避免长角铝安装后,无独立钢支撑开內撑的作业空间。(3)独立钢支撑必须顶在模板相接处,严禁直接顶在模板上,防止模板变形;(4)十字內撑长方向在下,顶撑点距离模板面高度为 200mm,短方向在上,内撑间距不超过1300mm。2、高度 100mm 以下吊模加固(1)用 22#扎丝将吊模与楼面板钢筋绑扎牢固,绑扎间距不超过 500mm;(2)吊模角部相邻两边用角铝斜拉固定,角铝与吊模成 45角;(3)两吊模长边用长角铝连接加固,防止变形。

44、4.8 收尾工作 4.8.1 外梁侧模、线条清理、安装(1)当外梁钢筋绑扎完毕后方可进行外梁侧模/线条安装;(2)外梁侧模/线条需2人配合安装:下方人员将模板表面混凝土清除干净并满刷脱模剂,完成后方可向上传递给安装人员(图1);(3)安装技工站立于外架上,按编号依序安装(图2);(4)套管套管在安装侧板时预留在里面同时在套管两侧设置好水泥内撑条,先把对拉螺杆穿过一边侧板,中间穿套管套管,再穿过另外一-边的侧板;(5)按标准用销钉销片进行外梁侧模连接;(6)有线条时,将线条分段进行安装。注:首先检查外架是否满铺、立网是否齐全牢固,如未满铺,及时汇报安装队长,由安装队长通知架子工班组进行整改后方可

45、进行作业;人离开时,外架上不得有模板;严禁将侧模/线条在地面拼接成大块再进行安装。4.8.2 外梁侧模、线条加固(1)在中间部位增加U型槽进行加固(距墙柱两边间距不超过300mm两道U型槽中间间距800mm,紧固螺母(最好在两外梁侧模相接位置进行加固);(图1)(2)内侧用螺母固定,外侧用U型槽竖向放置紧固螺母(图2)。 注:角铝加固注意销钉的位置,保证线条、外梁成直线并在轴线上;紧固螺母注意力度,防止模板变形、套管套管变形;紧固时注意保证线条、外梁成直线并在轴线上。4.8.3 K板安装(1)2人配合安装:一人在拆模层刷脱模剂与K板传递,另一人站在外架上依次安装完成;(2) K板与混凝土接触面

46、和侧面全部刷脱模剂;(3)将K板螺杆套上一个大垫片,板内端再套上-一个小垫片,装上螺母,调节至孔中部并拧紧(图1、2),并刷上机油。注:螺杆预埋在K板孔中间(方便调节K板高度)螺杆预埋数量1m/1个(不少于2个)。4.8.4 上飘窗加固(1) 在中间部位增加对拉螺杆、小背楞进行加固(墙柱两边间距不超过300mm中间间距不超过800mm-道,紧固螺母(最好在模板相接位置进行加固); (2)套管套管在安装侧板时预留在里面同时在套管两侧设置好水泥内撑条,先把对拉螺杆穿过一边侧板,中间穿套管套管,再穿过另外一边的侧板。内侧用螺母固定,外侧用小背楞横向放置紧固螺母(图1)。 4.8.5 电梯井、采光井加

47、固(1) 采光井、电梯井上边下来150-200mm处用独立钢支撑开内衬(2人配合完成,1人拿一端放在一边模板相接位置,另1人把独立钢支撑对准另一边模板相接位置调节独立钢支撑进行加固定(图1); (2)两边都要安装,独立钢支撑相交成十字形(图2);(3) 上端用对应长度U型槽进行“井”字内撑加固。4.8.6 斜撑固定预埋(1)在钢筋安装之前制作好整套螺丝预埋件;(2) 钢筋完成后用卷尺测量出来要安放螺丝预埋件的部位;(3)将螺杆垂直钢筋放在板钢下面用水泥条垫着,上部高出楼板标高 50-80mm,绑扎牢固。注:量一个绑扎一根,防止遗漏;安放垂直、牢固;固定码螺丝预埋时,应对超出砼部位进行保护,避免

48、丝扣污染。4.8.7 反梁安装(1)H100 时,采用角铝加固;(2)100H250 时,采用“7”字角铝在反梁上部进行加固(间距不超过 600mm 一道,销钉打紧);七字角铝的短边与反梁内侧平行;(3) H250 时,采用对拉螺栓加固间距不得大于 600mm(最好在模板相接位置进行加固)4、对拉螺杆加固:套管套管在安装侧板时预留在里面同时在套管两侧设置好水泥内撑条,先把对拉螺杆穿过一边侧板,中间穿套管套管,再穿过另外一边的侧板。用螺母固定;注:反梁侧板的连接方向与小背楞加固方向垂直(此处H为上反高度)。5、 完工验收5.1 检查加固系统(1)检查墙柱板销钉是否遗漏,是否打紧(图 1);检查背

49、楞是否水平紧靠墙板;(2)检查螺母是否牢固、打紧(图 2);检查斜撑预埋螺杆是否连接固定;(5)检查斜撑杆是否连接牢固、紧靠(图 3);(6)检查墙柱下角水泥砂浆封堵是否到位,有无遗漏部位5.2 检查墙柱(1)用激光水平仪对齐 1m 标高控制线,再观察激光是否与墙柱上标高控制点重合;(2)用激光水平仪对准墙 300mm 控制线,使激光线与其重叠(图 1);(3)用卷尺复核墙体垂直度、平整度;(4)用卷尺测量墙面与激光线的垂直距离,同一竖向面取点不少于 3 个(下、中、上),水平取点间距不大于 500mm;(5)外墙面垂直度用线锥及卷尺进行复核(图 2);(6)用卷尺测量墙面与吊线的垂直距离,同

50、一竖向面取点不少于 3 个(下、中、上),水平取点间距不大于 500mm。以下点为标准复核墙面垂直度,出现误差立即调节。验收标准:平整度(0,1.5)mm,垂直度(0,1.5)mm;墙柱标高控制在(0,2)mm。5.3 检查楼板(1)检查楼板平整度是在楼面板下部操作(图 1);(2)用激光水平仪对齐 1m 标高控制线,激光线与标高控制线重合(图 2);(3)用标尺测量楼板标高时,间距不大于 1000mm,4 个角一定要测量;(4)标尺保证垂直,顶在楼面板底部;(正确计算出楼面板底部标高)(图 3);(5)标高出现误差,调节独立钢支撑达到设计标高。验收标准:标高(0,2)mm。5.5 检查梁、线

51、条(1)所有外梁外侧、线条用拉线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图 1);(2)用卷尺测量每根梁的横截面尺寸(图 2);(3)检查加固是否到位。注:横截面尺寸控制在(+2,-3)mm;垂直度(0,1.5)mm,平直度(0,1.5)mm。 5.6 检查电梯井、采光井、预留洞口(1)仔细观察电梯井、采光井加固情况;(2)用卷尺测量井口开间尺寸与图纸复核;(3)用卷尺测量电梯井、采光井墙横截面尺寸;(4)拿图纸对预埋洞口逐一检查;每个洞口安装到相应位置,并安装牢固。5.7 安全检查(1)仔细观察每根独立钢支撑是否垂直;(2)看是否有遗漏的独立钢支撑;(3)检查所有预留洞口是否做好安全防护;(4)检查外架上是否

52、堆码材料。5.8 模板检查5.8.1 墙柱模板检查(1)浇墙柱混凝土时一人 A 观察正在放料的墙柱;(2)另一人 B 观察正在打震动棒的墙柱,发现销钉、销片掉落立即补上;发现对拉螺杆松动立即把对拉螺杆加紧;(图 1)(3)B 发现模板松动、变形,立即通知浇混凝土的人员停止施工并增加独立钢支撑加固,模板变形厚度小于等于 30mm 采用独立钢支撑加固,拆模后马上进行修理的处理办法。模板变形厚度大于 30mm 采用拆除重装的处理办法;(4)B 发现漏出、跑出的混凝土立即用灰桶传递至工作层浇在墙柱内,清理场地;(5)墙柱模板外侧板有混凝土的马上进行清理;(6)C、D 把激光水平仪激光线与 300mm

53、墙柱控制线重合,用卷尺测量墙板与激光线的距离,检查垂直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超出设计值调节加固件,使垂直度达标。(图 2)5.8.2 板面检查(1)安排专人围着楼面走动观察;(2)发现线条、反梁、吊模有松动、变形立即通知浇混凝土的人员停止施工,马上进行修理、加固;(3)发现吊模有偏位现象,马上进行修整;(4)时刻提醒作业人员注意不得踩踏吊模,注意保护预埋螺杆垂直、位置不能偏动;(5)对浇完混凝土楼面上的吊模、模板上的混凝土进行清理;(6)安排人在楼板下将激光线对齐 1m 控制点,用标尺测量楼板标高,发现模板有下沉情况,立即通知浇混凝土的人员停止施工马上用独立钢支撑顶到设计标高位置,如独立钢支撑顶

54、不上,用千斤顶在独立钢支撑附近进行调节。(图 1)注:楼面检查人员注意提醒其他作业人员禁止踩踏吊模,发现已被破坏的吊模立即调整恢复;注意混凝土运输管道与模板的接触(管道下方用车轮垫着);注意布料机底座下面要增加 600mm600mm 模板垫着。布料机角下加 12 根独立钢支撑。6、 模板拆除铝膜拆模顺序:非承重部分承重部分6.1非承重部分:吊模拆除反梁拆除放线口、烟道口拆除楼梯踏步拆除外梁侧模、线条拆除斜撑拆除背愣拆除墙柱板拆除。6.1 .1吊模拆除1、模板高度大于 100mm 的吊模拆除方法:(1)沉降位如有积水,先将下水口泡沫敲除进行放水,检查并清理沉池上堆放的物品。(2)拆除厕所沉降吊模

55、上部支撑,然后将该沉降吊模的销钉销片全部拆除,并用灰桶收集好;(3) 将撬棍依次插入吊板左中右销钉孔,一手握紧撬棍,另一手用铁锤向沉池内侧敲击撬棍弯头部位,使模板与混凝土分离;(4)用左右拆模器将吊板拆出;(图 2)(5)用铁锤从下往上敲击吊板 C 槽,使其与混凝土分离;(6)将拆除的模板面混凝土用铲清理干净,并整齐摆放至沉池中间。2、模板高度小于 100mm 的吊模拆除方法:(1)将沉降吊模的销钉销片全部拆除,并用灰桶收集好;(2)用铁锤敲击吊模正面,使其松动,用铁锤及撬棍将吊模撬出;(图 3)(3)用铁锤及铲配合将吊模上混凝土清理干净并整齐码放至阳台区域。注:混凝土强度达到 1.2MPa,

56、才可进行拆除。6.1.2 反梁拆除(1)用铁锤敲击反梁上角铝,将混凝土残渣震落,将吊模震松,敲除销钉,拆下角铝,将拆除的销钉销片用灰桶收集好(图 1);(2)用铁锤击模板上端侧面,使模板与混凝土分离(图 2);(3)用楼面拆模器钩住吊板下端角铝从一端向另一端往上撬,将吊板撬出(图 3);(4)及时将拆除的模板面的混凝土用铲清理干净,并将吊模摆放在反梁上,并超出混凝土50mm,且不妨碍后续其他施工(反梁宽度小于 150mm 不就地保护)。注:混凝土强度达到 1.2MPa 进行拆除;当反梁长度超过 2 米时,应将模板分段拆除;悬挑反梁高度超过 400mm 时,需 2 人配合进行,一人拆,另一人用手

57、抓牢模板;悬挑反梁高度不足 400mm 时,用一个铁钩钩住铁链并挂于外架上,另一铁钩钩住铁链另一端及反梁模板销钉孔上,固定之后再进行拆除。6.1.3 楼梯踏步、狗牙拆除(1)先把楼梯加固系统拆除,整齐摆放在过道边;(2)从上至下依序拆松楼梯踏步;(3)敲除踏步模板上的销钉,将拆除的销钉销片用灰桶收集好,模板拆松后原处摆放,不转移至楼内其他区域,就地摆放,保护楼梯成品;(图 1)(4)拆除与狗牙板相连接的中梁侧模或 K 板,用楼面拆模器将狗牙板撬出,重新安装拆除下来的侧模或 K 板保护混凝土成品防止踩踏(图 2)。6.1.4 外梁侧模、线条拆除(1)先拆除外梁 U 型槽、对拉螺杆。用灰桶收集好螺

58、母、铁片,并将 U 型槽、对拉螺杆、螺母、铁片整齐堆放至作业面最大开间位置;(2)拆除梁侧模与相邻梁侧模的销钉,并用灰桶收集好;(图 1)(3)用左右拆模器依次拆除梁侧模,如是线条则先拆除上、中侧板,再将线条部位拆除,(图2)将拆除的侧模放至于作业层;(图 3)(4)梁侧模高度超过 400mm 时,需 2 人配合进行,一人拆,另一人用手抓牢模板;(5)梁侧模高度不足 400mm 时,用一块木模板(6001200mm),紧靠墙边(拆模层外梁与外架),防止模板掉落;6、 依次拆除剩余侧模,直至完毕。注:外架严禁摆放模板;拆除销片时,拆一颗收集一颗;有上、下沿口线条时,先拆除中间侧板,再依次拆除上、

59、下部分;外梁线条拆除后,先用铲进行清理并将小件与大件连接好,防止遗落。6.1.5 铁链、斜撑拆除(1)用铁锤手柄插入风钩,将风钩螺栓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将铁链及风钩拆除;(2)用铁锤将斜撑上的螺母拧松,将七字扣垂直旋转,从背楞中缝取出(七字扣与斜撑一起拆除);(3)先拆长斜撑,后拆短斜撑;(图 2)(4)用扳手松掉固定码上螺栓,用灰桶收集好,将固定码拆除,用铁锤将固定码螺杆平砼地面敲断;(5)将拆除的所有铁链、风钩、斜撑、固定码收集,并分类整齐堆放至每户最大开间位置。(图3)6.1.6 背楞拆除(1)先拆除外墙背楞,再拆除内墙背楞;内墙先拆除墙面阳角那一面的背楞;(2)用铁锤从上往下依序将单面墙

60、背楞上所有螺母、铁片、铁片敲松,用手将螺母旋出,取出铁片、铁片,并用大桶收集好;(图 1)(3)背楞从上往下依次拆除;(图 2)(4)将拆除的背楞整齐堆放至离墙 1 米1.5 米,长边与墙面平行。外墙背楞摆放在操作层;(5)将墙两侧铁链、斜撑、背楞拆除完后,抽出对拉螺杆,并将螺杆整齐堆放至每户最大开间位置。(图 3)6.1.7 墙柱板拆除(1)将墙板销钉全部打掉,并及时用灰桶收集好,传递至作业层后整齐堆放至每户最大开间位置;(图 1)(2)一般情况从与梁侧相接的第二块开始拆,拆不出时从封板旁第三块开始拆墙板;(3)用左右拆模器一边对准第三块墙板最下面那个销钉孔,另一边钩在第二块墙板内侧边缘,往

61、上提,直至能与墙面离缝;(图 2)(4)用左右拆模器一边对准第三块墙板拆模人员站立于地面能够得着的最高那个销钉孔,另一边钩在第二块墙板内侧边缘,往下压,直至墙板拆下;照上步拆除第二块及剩下墙板;(5) 将拆除的墙板按顺序依次成 65 度角斜靠在墙上,离洞口 600mm 内严禁码放 (图 3).注:外墙只先拆除销钉销片,与下 K 板相连销钉不拆,拆除的销钉销片及时收集到灰桶里;如上一层是槽钢层,则需将所拆墙板离墙 0.61 米水平摆放,堆码高度不得超过 0.9 米;遇内墙板下端有混凝土时,需先将混凝土铲除后方可拆模;遇用拆模器拆不动时,用铁锤敲击模板侧面,将其震松后方可进行拆除;遇转角 C 槽时

62、,先拆除两侧墙板,再用楼面拆模器进行拆除;拆下的模板及其他配件,在堆码时必须留出安全通道。6.2 承重部分:梁底模拆除内梁侧模拆除楼面C槽拆除楼面板拆除飘窗拆除K板拆除(坚持边拆边装,拆完装完的原则)注:承重部位一般 15以上 48 小时,15以下 60 小时方可进行拆除;结合同条件试块试压强度; 6.2.1 梁底模拆除(1)先拆除主梁,后拆除次梁;(2)将操作凳摆放于所拆梁模位置,拆模人员站立于操作凳上,用铁锤将梁底模与梁侧模、梁底模与早拆头相连的销钉拆除(早拆头不拆)(图 1);(3)将撬棍扁的那端放置与梁底模与梁侧模之间缝隙处,用铁锤敲击撬棍转角处使撬棍插入缝隙,用铁锤敲击梁底模那端撬棍,使梁底模与梁侧模及混凝土分离;(4)当梁底模分离后,用一手托住梁底模并抓稳,另一手用铁锤敲击梁底模侧面,使梁底模掉落(图 2);(5)将梁底模轻放置于地面,继续下一块梁底模拆除,直至拆除完毕(图 3);(6)将拆除的梁底模按编号、位置摆放整齐。注:拆梁底模时,离拆模人员最近的销钉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