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89S52单片机的时钟显示电路设计毕业论文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46224769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74.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基于89S52单片机的时钟显示电路设计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基于89S52单片机的时钟显示电路设计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基于89S52单片机的时钟显示电路设计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基于89S52单片机的时钟显示电路设计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89S52单片机的时钟显示电路设计毕业论文(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基于89S52单片机的时钟显示电路设计摘要:随着电子技术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工艺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用电器逐渐普及,市场对于智能时钟控制系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本文所述数字时钟控制系统主要指时钟显示、时间设置等控制系统。本设计采用进入市场时间早、总线开放、仿真开发设备多、芯片及其开发设备价格低廉、速度较快、兼容性较好的MCS-52系列单片机为核心实现时钟电路的控制以及硬件系统设计。智能时钟控制系统以52系列单片机为核心,由时钟显示模块、定时控制模块、电源模块等电路组成。关键词:单片机;时钟电路;控制器The design of the clock display based on

2、 89S52Abstract: With the electronic technology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people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in the standard of living, household appliances increasingly popular market for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clock demand is growing. Digital cl

3、ock in this article refers to the main control system clock display, time settings, such as the control system. In this paper, to enter the market earlier, the bus open, the development of simulation equipment, chips and equipment to develop low-cost, faster, better compatibility of the MCS-52 singl

4、e chip to achieve the core clock circuit, as well as the control system hardware design .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clock to 52 single-chip at the core, by the clock display module, the timing control module, power modules, such as circuit components.Key words: microcomputer; clock circuit; control

5、ler 目 录1 概述12 时钟电路的硬件结构22.1 时钟电路的基本组成22.2 控制模块22.2.1 89s52系列单片机的引脚功能62.3显示模块82.3.1 LED显示器82.3.2数码管显示技术92.3.3数码管的字型码设计92.4调时功能模块112.4.1简单并行I/O口的扩展112.4.2时钟电路122.4.3复位电路133 焊接电路板153.1电烙铁焊接技术153.2焊接中应注意的事项15小 结17致 谢18参考文献19附录20201 概述单片计算机即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是基于CPU ,RAM ,ROM,定时,计数和多种接口

6、于一体的微控制器。他体积小,成本低,功能强,广泛应用于智能产品和工业自动化上。而52系列单片机是各单片机中最为典型和最有代表性的一种。用量较大的 52系列中的80系列的单片机为基础,选择了计时运算、LED点阵字符显示。这次毕业设计通过对它的学习、应用,从而达到学习、设计、开发软、硬的能力。时钟,自从它发明的那天起,就成为揉的朋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时间计量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应用越来越广。怎样让时钟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怎样让我们的老朋友焕发青春呢?这就要求人们不断设计出新型时钟。数字钟能长期、连续、可靠、稳定地工作;同时还具有体积小,功耗低等特点,便于携带,使用方便。数

7、字钟是采用数字电路实现对“时、分、秒”数字显示的计时装置,广泛应用于个人家庭、车站、码头、办公室等公共场所,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由于数字集成电路的发展和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广泛应用,使得数字钟的精度远远超过老式钟表,钟表的数字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大大地扩展了钟表原先的报时功能。2 时钟电路的硬件结构2.1 时钟电路的基本组成时钟计时器的硬件电路如图2.1所示,采用89s52系列单片机,最小化应设计;采用共阳七段LED显示管,P0口输出段码数据,P2.2P2.5口作列扫描输出,P1.0、P1.1口接两个按钮开关,用以调时计功能设置,为提供共阳LED数码管的驱动电压

8、,用三极管8550作电源驱动输出,采用12MHZ晶振,有利于提高时、分的精确性。(如图2-1所示)74hc2442-1 时钟电路组成图2.2 控制模块MOS-52系列单片机的典型产品有89s52系列、8752系列、8031、80C52系列、80C31等。它们结构基本相同,其主要差别反映在内存储器的配置上有所不同。本章以MOS-52系列的典型产品89s52系列为例对单片机结构做一下简单介绍:89s52系列单片机内部由CPU、4KB的ROM、256B的RAM、4个8位并行I/O端口、一个串行口、两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组成。(如图2-2所示)图2-2 52系列单片机内部结构由图可以看出,单片机内部

9、各功能部件通常都挂靠在内部总线上,它们通过内部总线传送数据信息和控制信息,各功能部件分时使用总线,即所谓的内部单总线结构。下面对89s52系列各功能部件的作用分述如下:1.CPU CPU是单片机内部的核心部件,是单片机指挥和控制的中心。从功能上看,CPU可分为运算器和控制器两大部分。(1)控制器 控制器的功能是接受来自程序存储器的指令,并对其进行译码,通过定时和控制电路,按时序规定发出指令功能所需要的各种控制信息,使各部分协调工作完成指令所需要的操作。控制器主要包括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及定时控制电路等。(2)程序计数器程序计数器PC(PROGRAM COUNT)是一个十位的专用寄

10、存器,用来存放CPU要执行的存放在程序存储器中的下一条指令地址。程序计数器PC是当前指令所在的地址指示器,CPU所执行的每一条指令,必须由PC提供指令地址,对于一般顺序执行的指令,PC内容自动指向下一条指令;而对于控制类指令,则是通过改变PC的内容来改变指令所执行的顺序。当系统上电复位后,PC内容为0000H,CPU是从该入口地址执行程序,所以单片机的主控程序的首地址是0000H。2.运算器ALU运算器ALU的功能:对数据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运算器可以对单字节、半字节二进制数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和与、或、异或、取反、移位等逻辑运算。运算器由算术逻辑运算部件ALU、累加器ACC、程序状态字寄存

11、器PSW等组成。(1)ALU由加法器和逻辑电路组成,ALU主要用于对数据进行算术和各种逻辑运算,运算结果一般送回累加器ACC中,运算结果的状态信息送给程序状态字寄存器PSW中。(2)累加器ACC是一个8位寄存器,简写为A,CPU和大多指令都要通过累加器A与其他部件进行交换信息。ACC常用存放使用次数较多的操作数或中间结果。(3)程序状态字寄存器PSW是一个8位寄存器,用于寄存当前指令执行的某些状态信息,它工某些指令的查询和判断,不同的特征用不同的状态标志来表示。(如表2-1所示)表2-1 PSW的各位定义表位D7D6D5D4D3D2D1D0位地址D7HD6HD5HD4HD3HD2HD1HD0H

12、位名CYACF0RS1RS0OVF1PCY(PSW.7):即PSW的D7位,进位/借位标志。 在进行加减运算时,如果运算结果的最高位D7有进位或借位时,CY置“1”,否则CY置为“0”。在进行位操作时,CY又是位运算中的累加器。CY指令助记符用C表示。AC(PSW.6):即PSWD6位,辅助进位标志在进行加减运算时,如果运算结果的低四位(低半字节)向高四位(高半字节)产生进位或借位时,AC置“1”否则AC置“0”F0(PSW.5)及F1(PSW.1):即PSW的D5位和D1位,用户标志位。可由用户需要置位、复位,作为用户自定义的状态标志。RS1及RS0(PSW.4及PSW.3):即PSW的D4

13、位和D3寄存器组选择控制位,用于选择当前工作的寄存器组,可由用户通过通过指令RS1、RS0,以确定当前程序中选用的寄存器组,当前寄存器组的指令助记符为R0-R7.它们占用RAM地址空间。RS1、RS0与寄存器组的对应关系见表2-2。表2-2 RS1、RS0与寄存器组关系表RS1RS0寄存器组片内RAM地址指令助记符000组00H-07HR0-R7011组08H-0FHR0-R7102组10H-17HR0-R7113组18H-1FHR0-R7单片机上电复位后,RS1和RS0均为0,CPU自动选中0组,片内RAM地址为00H-07H的8个单元为当前工作寄存器,即R0-R7。OV(PSW.2)即PS

14、W的D2位,溢出标志位。在进行算术运算时,如果运算结果超出一个字长所能表示的数据范围即产生溢出,该位由硬件置“1”,若无溢出则置“0”.例如MCS-52系列单片机的CPU在运算时字长为8位,对于有符号数来说,其表示范围为-128- +127,运算结果超出此范围即产生溢出。RAM为单片机内部数据存储器,其存储空间包括随机存储器区、寄存器区、特殊功能寄存器即位寻址区。3.ROMROM为单片机内部程序存储器,主要用于存放处理程序。4.并行I/O口P0-P3是四个8位并行I/O口,每个口既可作为输入也可作为输出。单片机在与外部存储器及I/O端口设备交换信息时,必须由P0-P3完成,P0-P3口提供CP

15、U访问外部存储器是所需的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及控制总线。P0-P3作为输出时,数据可以锁存,输入时具有缓冲功能,每个口既可以传送8位数据,又可以按位寻址送出其中一位数据。使用十分方便。5.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器/计数器用于定时和对外部事件进行计数,当他对具有固定时间间隔的内部机器周期进行计数时,它是定时器;当他对外部事件产生的脉冲进行计数时,它是计数器。6.中断系统MOS-52系列有5个中断源,中断系统方便灵活,使单片机处理问题的灵活性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7.串行接口串行接口提供对数据各位按序一位一位的传送。MOS-5中的串行接口是一个全双工通信接口,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8.时钟电路OSCCP

16、U执行指令的一系列动作都是在时序电路的控制下一拍一拍的进行的。时钟电路用于产生单片机中的最基本时间单位。【1】2.2.1 89s52系列单片机的引脚功能89s52系列单片机的引脚功能 MOS-52系列的封装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双列直插式PDIP(PLASTIC DUAL INLINE PACKAGE)封装的形式;另一种是方形封装形式PLCC(PLASTIC LEDADE CHIP CARRIED).HMOS工艺的89s52系列单片机采用40引脚的PDIP封装;而CHMOS工艺的单片机80C52系列除采用PDIP封装外还采用PLCC的封装形式。采用40引脚PDIP封装的89s52系列单片机引脚排列

17、如图2-3所示。图2-3 单片机引脚排列图电源及电源复用引脚: VCC(40脚):电源端,接+5V。 VSS(20脚):接地端。 RST/VPD(9脚):复位信号输入端。单片机刚接上电时,其内部各寄存器处于随机状态,在该引脚上输入24 个振荡周期以上的高电平将使单片机复位。该引脚还具有第二功能,作为备用电源输入端,如果接上+5V备用电源,一旦芯片在使用中VCC突然下降或断电(称掉电或断电),能保护片内RAM中信息不丢失,使复电后能正常运行。 EA/VPP(31引脚):读片内与片外程序存储器选择端。当EA端接入高电平时,根据存储单元的地址所在可读片内或片外的程序存储器。若EA端接入低电平,则CP

18、U只能读片外存储器。(2) 外接晶体引脚或外部振荡信号输入引脚: XTAL1(19脚):外接石英晶体和微调电容引脚之一。它是片内振荡电路反向放大器的输入端。采用外部振荡器时此引脚接地。 XTAL2(18脚):外接石英晶体和微调电容引脚之二。它是片内振荡电路反向放大器的输出端。采用外部振荡器时,此引脚为外部振荡信号的输入端。(3) 地址锁存信号及读片外程序存储器选通信号的输入引脚: ALE/PROG(30脚):低8位地址锁存允许信号输出引脚,当访问片外程序存储器或片外数据存储器时,用它的输出来使锁存器锁存P0口送出的低8位地址信号。即使不访问片外存储器时,该端也以1/6振荡器频率输出正脉冲信号。

19、可供其他需要使用。但要注意,在访问片外数据存储器时,会丢失一个脉冲。它的第二个功能是在对片内EPROM编程时,作为编程脉冲输入引脚。 PSEN(29脚):读片外程序存储器选通信号输出端。在访问片外数据存储器时输出负脉冲作为选通信号。PSEN在12个振荡周期中两次有效。但在此期间内,每当访问片外数据存储器时候,这两次有效信号将不出现。(4) 并行双向输入/输出(I/O)引脚: P0口的P0.0-P0.7引脚(39-32引脚):用作8位通用输入/输出口和片外8位数据 /低8位地址复用总线的端口。 P1口的P1.0-P1.7引脚(1-8脚):用作8位通用输入/输出的端口。 P2口的P2.0-P2.7

20、引脚(28-21脚):用作8位通用输入/输出口和片外高8位地址总线的端口。 P3口的P3.0-P3.7引脚(10-17引脚):用作8位通用输入/输出的端口,并具有用于串行通信、外中断、技术和外部数据存储器选通的第二功能。【2】2.3显示模块2.3.1 LED显示器1.LED显示器的结构原理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是当外加电压超过额定电压值时而发出可见光,LED的工作电流通常是2-20ma,工作压降为5v左右,使用时需要加限流电阻。LED发光器件一般常用的有两类:数码管和点阵。本次设计的数字时钟电路为数码管显示。 七段数码管又称七字形数码管,分为七段,即a

21、b c d e f g 外加小数点dp,由八个发光二极管构成,因此也称为八段数码管。从内部电路上看,数码管又分为共阴极接法(8个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在一块)和共阳极接法(8个发光二极管的阳极接在一块),通过对公共端com接地或接高电平的控制,可使共阴极或共阳极数码管根据由a-g引脚的输入代码来显示数字或字符。对数码管公共端的电位控制操作称为位选。为了显示数字或字符,要为LED提供显示代码,这些代码是为了显示字型的,所以也称之为字形代码、段选码。应用中要将一个8位并行码选送到LED显示器的对应引脚。2. 数码管及其限流电阻的选用数码管共阳型和共阴型的外型相同,共阴极是把所有的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俩在一

22、起,通常接地,通过控制每一只的阳极电平来使其发光或者熄灭。阳极为高电平发光,为低电平熄灭。共阳极是把所有的阳极连在一起,通常接高电平(+5V),通过控制每一只的阴极电平使其发光或者熄灭,阴极为低电平发光,为高电平熄灭。COM口作为位选端,8只发光二极管被分成两个组,所以有两个COM端,在使用时把它们并联起来。为了保证发光二极管经久耐用而不被烧毁,需要外接限流电阻。取值一般是流经的电流在1020mA,由于高亮度数码管的使用,电流还可以取得小一些。2.3.2数码管显示技术(1)静态显示技术静态显示技术就是当数码管显示某一字符时,相应的发光二极管连续恒定地处于点亮或熄灭状态,直到更换显示内容为止。采

23、用这种显示方式占用的硬件资源多,以七段LED显示器为例,如果用软件进行字段译码,每显示一个字符就需要一个锁存器,如果用硬件进行字段译码,每显示一个字符就需要一个锁存译码器。静态显示的数码管由于连续地工作,因此功耗大,但程序简单,亮度高。随着高度数码管的出现,动态显示同样可以达到很好的显示效果,所以在多数应用情况,不会采用静态显示方式,而采取动态显示方式。(2)动态显示技术在多位LED显示时,为了降低成本和功耗,将所有位的段选线并联起来,由一个8位口控制,由另一个端口进行显示位的控制。但是,由于段选是公用的,要让各位数码管显示不同的字符,就必须采用扫描方式,即动态扫描显示方式。首先从段选线上送出

24、字段码,再控制位选线,字符就显示在指定位置上,持续15ms时间,然后关闭所有显示;接下来又送出新的字段码,按照上述过程又显示在新的位置上,直到每一位数码管都扫描完为止,即为一个扫描周期。由于人的视觉停留效应,因此当扫描周期小到一定程度时,人就感觉不出字符的移动或闪烁,觉得每位数码管到一直在显示,达到一种稳定的视觉效果。动态扫描显示的扫描方式有程序控制和定时中断扫描两种。程序控制扫描方式要占用许多CPU时间,在计算机的任务较重时,难以得到好的效果,所以在实际中常采用定时中断扫描方式,这种方式是每隔一定时间(如1ms)显示一位数码管,假设有8位数码管,显示扫描周期为8ms,显示效果十分良好。本次设

25、计采用这种方法。 2.3.3数码管的字型码设计八段LED显示器由8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基中7个长条形的发光管排列成日字形,另一个贺点形的发光管在显示器的右下角作为显示小数点用,它能显示各种数字及部份英文字母。LED显示器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8个发光二极管的阳极都连在一起的,称之为共阳极LED显示器;另一种是8个发光二极管的阴极都连在一起的,称之为共阴极LED显示器。如下图所示。共阴和共阳结构的LED显示器各笔划段名和安排位置是相同的。当二极管导通时,相应的笔划段发亮,由发亮的笔划段组合而显示的各种字符。8个笔划段HGFEDCBA对应于一个字节(8位)的D7 D6 D5 D4 D3 D2 D1

26、 D0,于是用8位二进制码就可以表示欲显示字符的字形代码。例如,对于共阴LED显示器,当公共阴极接地(为零电平),而阳极HGFEDCBA各段为0111011时,显示器显示P字符,即对于共阴极LED显示器,P字符的字形码是73H。如果是共阳LED显示器,公共阳极接高电平,显示P字符的字形代码应为10001100(8CH)。这里必须注意的是:很多产品为方便接线,常不按规则的方法去对应字段与位的关系,这时字形码就必须根据接线来自行设计了。设发光二极管为共阳型,也就是相应的输出位为0时笔段亮,则字型码为:显示字符 h g f e d c b a 字型码0 1 1 0 0 0 0 0 0 C0H1 1

27、1 1 1 1 0 0 1 F9H2 1 0 1 0 0 1 0 0 A4H3 1 0 1 1 0 0 0 0 B0H4 1 0 0 1 1 0 0 1 99H5 1 0 0 1 0 0 1 0 92H6 1 0 0 0 0 0 1 0 82H7 1 0 0 0 0 1 1 1 F8H8 1 0 0 0 0 0 0 0 80H9 1 0 0 1 0 0 0 0 C0H不亮 1 1 1 1 1 1 1 1 FFH假如LED显示器0-9的字形显示段码在程序存储器中存放情况如下;210AH: 0C0H;字符0的段码210BH: 0F9H;字符1的段码210CH: 0A4H;字符2的段码210DH:

28、0B0H;字符3的段码210EH: 99H;字符4的段码从段码表中取出“3”并送LED端口地址为1200H显示,可用如下指令完成:2100H: MOV A ,#0AH;2102H: MOVC A ,A+PC;2103H: MOV DPTR, #1200H;2106H: MOVX DPTR, A;显示输出“3”执行结果:A=0B0H, PC=2107H,字符“3”的段码送入1200显示。延时子程序例子:较长时间的延时子程序,可以采用多重循环来实现。利用CPU中执行一条指令都有固定的时序这一特点,令其重复执行某些指令从而达到延时的目的。子程序如下: 源程序 机器周期数DELAY: MOV RT #

29、0FFH 1LOOP1: MOV R6 #0FFH 1 LOOP2: NOP 1 NOP 1 DJNZ R6 LOOP2 2 DJNZ R7 LOOP1 2 RET程序中:内循环一次所需的机器周期数-(1+1+2)个=4个。内循环共循环255次的机器周期数=4*255个=1020个。外循环一次所需机器周期数=(4*255+1+2)个=1023个。外循环共循环255次,所以该子程序总的机器周期数=(255*1023+1+2)个=260868个。因为一个机器周期为12个时钟周期,不允许有中断,否则严重影响定时的准确性,如果需要延时更长时间,可采用多重循环。如延时1min,可采用三重循环。程序中所用

30、标号DELAY为改程序的入口地址,以便由主程序或其他子程序调用。最后一句RET指令,可实现子程序的返回。 2.4调时功能模块2.4.1简单并行I/O口的扩展应用系统需要扩展的I/O口数量较少而功能单一时,可采用锁存器、三态门等结构简单的I/O接口芯片。这种接口一般通过P0口扩展,由于P0是数据/地址复用总线,因此扩展输入接口面向总线必须要求有三态功能:扩展的输出接口连接外围设备,应具有锁存功能。输入接口若用于瞬态量的输入,也应具有锁存功能。MOS-52系列单片机扩展I/O口与外部数据存储器统一编址,I/O口的地址占用外部数据存储器的地址空间。CPU对扩展I/O口的访问与外部RAM的访问一样都使

31、用MOVX指令,用/RD、/WR作为输入输出的控制信号。本文扩展8位并行输入口的扩展用的是三态门电路74LS244。74LS244是一种三态输入的8位总线缓冲驱动器,无锁存功能,其引脚图和逻辑图如图2-4所示。图2-4 74LS24474LS244/1G和/2G连在一起,受89s52系列P2.4和RD的控制,该扩展口的地址为0EFFFH。 2.4.2时钟电路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过程可分为取指令、分析指令和执行指令三个步骤,每个步骤又有许多个微操作组成,这些操作必须在一个统一的时钟脉冲的控制下才能按照正确的顺序执行。时钟脉冲由时钟振荡器产生。MOS-52系列的始终振荡器是由单片机内部反向放大器和外接

32、晶振及微调电容接到89s52系列的XTAL1和XTAL2端即可产生自激震荡。通常振荡器输出的时钟频率fosc为6-16MHZ,调节微调电容可以微调振荡频率fosc.MOS-52系列也可以使用外部时钟,如图2-5所示。图2-5时钟振荡器2.4.3复位电路89s52系列的RST位外部复位信号的输入引脚,它接到单片机内部一个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这样可以滤掉施密特触发器的噪声干扰信号。当在89s52系列单片机的RST引脚上的输入高电平并至少保持两个机器周期(即24个振荡周期)以上时,复位过程即可完成。如果RST引脚持续保持高电平,单片机就处于循环复位状态,实际应用中,复位操作通常有两种基本形式,即上

33、电自动复位和手动复位。如图2-6所示。图2-6复位电路本文设计图用的是89s52系列的手动按键复位,按键复位电路又包括按键脉冲复位和按键电平复位。图2-6为按键电平复位电路,按下复位按键,电容C被充电,RST/VPD端的电位逐渐升高为高电平,实现复位操作。按键释放后,电容器经内部下拉电阻放电,RST/VPD端恢复低电平。单片机复位后,程序计数器PC=000H,指向程序存储0000H单元,使CPU从首地址重新开始执行程序。MOSC-52系列复位时,其内部数据保持不变。在运行中,当单片机的程序受外界因素干扰陷入死循环或跑飞时,为摆脱困境,可将单片机复位,重新启动。复位也可使单片机退出低功耗工作方式

34、而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单片机复位后,除P0-P3的端口锁存器被设置成FFH,堆栈指针SP被设置成07H和串行口的SBUF无确定值外,其他各专用寄存器包括程序计数器PC军被设置成00H,片内RAM不受复位影响,上电后RAM中的内容是随机的。3 焊接电路板3.1电烙铁焊接技术 这里讲的焊接技术是指电子电路制作中常用的金属导体与焊锡之间的熔合。电烙铁直接用220V交流电源加热。电源线和外壳之间应是绝缘的,电源线和外壳之间的电阻应是大于200M欧姆.。焊锡是用熔点约为183度的铅锡合金。市售焊锡常制成条状或丝状,有的焊锡还含有松香,使用起来更为方便。将引线焊接在普通单面板上的方法: (1)直通剪头。引线

35、直接穿过通孔,焊接时使适量的熔化焊锡在焊盘上方均匀地包围沾锡的引线,形成一个圆锥体模样,待其冷却凝固后,把多余部分的引线剪去。 (2)直接埋头。穿过通孔的引线只露出适当长度,熔化的焊锡把引线头埋在焊点里面。这种焊点近似半球形,虽然美观,但要特别注意防止虚焊。焊接时,要保证每个焊点焊接牢固、接触良好。要保证焊接质量。焊接后应是锡点光亮,圆滑而无毛刺,锡量适中。锡和被焊物融合牢固,不应有虚焊和假焊。3.2焊接中应注意的事项1、选用合适的焊锡,应选用焊接电子元件用的低熔点焊锡丝。2、助焊剂,用25%的松香溶解在75%的酒精(重量比)中作为助焊剂。3、电烙铁使用前要上锡,具体方法是:将电烙铁烧热,待刚

36、刚能熔化焊锡时涂上助焊剂,再用焊锡均匀地涂在烙铁头上,使烙铁头均匀的吃上一层锡。4、焊接方法,把焊盘和元件的引脚用细砂纸打磨干净,涂上助焊剂。用烙铁头沾取适量焊锡,接触焊点,待焊点上的焊锡全部熔化并浸没元件引线头后,电烙铁头沿着元器件的引脚轻轻往上一挑,离开焊点。5、焊接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容易烫坏元件,必要时可用镊子夹住管脚帮助散热。6、焊点应呈正弦波峰形状,表面应光亮圆滑,无锡刺,锡量适中。7、焊接完成后,要用酒精把线路板上残余的助焊剂清洗干净,以防炭化后的助焊剂影响电路正常工作。8、集成电路应最后焊接,电烙铁要可靠接地,或断电后利用余热焊接。或者使用集成电路专用插座,焊好插座后再把集成电路

37、插上去。9、电烙铁应放在烙铁架上焊接技术是一项电子爱好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需要多多练习才能熟练掌握【3】小 结时钟计时器要求用四位LED数码管显示时、分,以24h(小时)计时方式,使用按键开关可实现时、分调整,时钟功能转换。本次仿真设计的目的就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完成一个涉及MCS52系列单片机都种资源应用并具有综合功能的小系统目标板的设计与编程应用,使学生不但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而且能够对电子电路、电子元器件、印制电路板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加深认识,同时在软件编程、排版调试、焊接技术、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技能等方面得到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为今后能够独立进行某些单

38、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设计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参考文献1 刘瑞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72 曹天汉 单片原理与接口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83 程一玮、李娜电子工艺技术入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6附录按键扫描子程序=SCAN_KEY:; 按键扫描子程序; 保存按键状态到key_s; 返回: A - 按键是否按下(BOOL)CLRAMOV C,K1; 读按键K1MOVACC.0,CMOVC,K2; 读按键K2MOVACC.1,CMOVKEY_S,A; 保存按键状态到key_sXRL A,KEY_VRET 键处理子程序=PROC_KEY:; 键处理子

39、程序; 传入参数: KEY_V - 按键值; 返回值: 无CLR EAMOV A,KEY_VJNBACC.0,PROC_K1JNBACC.1,PROC_K2SJMPEND_PROC_KEYPROC_K1:; 按键k1处理LCALLINC_HOUR; 小时加1SJMP END_PROC_KEYPROC_K2:; 按键K2处理INC MIN; 分钟加1MOV A,MIN; SETB CSUBB A,#59JC K2_UPDATE_MIN; 如果分钟等于60,则分清0,小时加1CLR A; MOV MIN,A LCALLINC_HOUR; 小时加1=显示更新程序=UPDATE_MIN:; 更新分显示缓冲区MOV A,MINMOV B,#10DIV AB; A = MIN / 10MOV DPTR,#DIS_CODEMOVC A,A+DPTRMOV BUF_MIN_H,A; 更新分十位MOV A,MINMOV B,#10DIV ABMOV A,B; A = MIN % 10MOVC A,A+DPTRMOV BUF_MIN_L,A; 更新分个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