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恶化现状治理措施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146222667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1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环境恶化现状治理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环境恶化现状治理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环境恶化现状治理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环境恶化现状治理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恶化现状治理措施(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环境恶化现状治理措施摘要:介绍了世界环境现状,分析了环境恶化成因,指出必须走可持续 发展道路,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关键词:环境;可持续发展;现状;恶化原因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 此,深入研究环境变化的特征,分析环境问题的发生、发展规律,将为协 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1世界环境现状世界环境从区域性、小范围的环境污染扩展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已经 成为当前环境问题的主要共同特点1。环境污染从少数工业城市扩展为 全球,环境问题从发达国家扩展到发展中国家,从第一世界扩展到第三 世界,成为全世界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成为全球性问题。一方面,发达 国家在工业

2、升级的过程中把淘汰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并向第三世界 输出垃圾;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自身工业化的发展,以及由于贫穷和债 务迫使他们过度开发自己的环境资源,其环境正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损害, 不少地方已经出现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之间的恶性循环,这样就使全球 环境朝不断恶化的方向发展。1.1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严重空气污染主要来自于生活、工业及汽车尾气的排放,其所排放的二氧 化碳剧增是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2。据统计,1996年全球二氧 化碳排放量达到近239亿t,造成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资料显 示,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一直处于增加状态。除此之 外,城市生活垃圾所带来的空气污染也不

3、可忽视,垃圾处理场受利益的 驱动,为降低处理成本,往往不采取有成本的环保措施来处理生活垃圾, 由此导致严重的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大量的废水挟带着有机污染 物、氮磷等营养性污染物,以及很多难降解的有机物倾倒入江河湖海, 造成严重的水环境污染。南海海域石油类污染较重,近海的富营养化趋 势严重,赤潮发生频率不断上升,淡水湖泊富营养污染严重,其中藻类疯 长,水色发绿,发臭。如2007年震惊全国的无锡太湖蓝藻水污染事件, 造成无锡市整个城市市民的饮水危机。1.2森林锐减工业化以来,森林遭到过度砍伐,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地球上每分 钟就有2000m2森林被毁掉。自195

4、0年以来,全世界森林已损失了 1/2。 其中我国黄土高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森林覆盖率由解放前的5%发 展成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每立方米的黄河水中竟含有泥沙37kg, 是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水。由于泥沙淤积,黄河变成高高在上的“悬 河”。1.3耕地减少土地荒漠化严重。据资料显示,全球每年有2100万hm2的农田由于沙 漠化而变得完全无用或近于无用。全球有100多个国家,9亿多人口和 25%的陆地受到荒漠化威胁。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酸雨危害四处扩 张,愈演愈烈,危害着陆地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材料和人的健康。 近年来,作为地球上生命保护屏障的臭氧层变薄,甚至出现空洞。1.4物种灭绝速度

5、惊人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导致物种的灭绝速度达到令人 惊骇的程度。据研究,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2000年来,约有110多种兽 类和130种鸟类灭绝。在短短的25年间,包括哺乳动物、鸟类、鱼类、 两栖类在内的淡水动物数量减少了 45%,海水动物的数量则减少了 35% 左右。2环境恶化的成因2.1经济活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盲目扩大2.1.1对大气环境的影响。随着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城市化和 工业化的进程都在迅速的往前推进,带来人口和工厂企业的集中。而大 工业生产以及工厂门类和数量的增多,居民使用燃料、工厂采用化工产 品排放的大量烟尘,极大地改变了大气的组成3。据分析,城市大气污染

6、 物中烟尘最为突出,而且在排放烟尘的同时,还夹杂有二氧化碳、二氧 化硫、氟、氯等废气。2.1.2对水环境的影响。城市化增加了房屋和道路等不透水面积和排 水工程,从而减少了渗透,增加了流速,地下水得不到地表水的补充,破 坏了自然界的水分循环,导致地球表面总体供水紧张,并且工业生产中 的废渣、废水、废气直接流入江、河、湖、海或渗入地表,都会对水体 产生影响,危害人们的健康。城市中的生活用水,尤其是各种洗涤剂、 洗衣粉、浴液、洁厕液等的大量使用,使城市废水中的化学成分和有毒 物质的比例上升,再加上一些城市对污水处理和排放不当,使水污染更 加严重。2.1.3城市化和工业化对水生物环境的影响。城市化严重

7、地破坏了生 物环境,改变了生产环境的组成和结构,使生产者有机体与消费者有机 体的比例出现失调。房屋密集,街道交错,到处是水泥建筑和马路,阻断 了生物群体之间的通道,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同时工业生产所 产生的污染严重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原生态,使一些适应性差的生物被现 实环境所淘汰。2.2人口的急剧增长目前,世界人口已超过60亿,而亚、非、拉等许多发展中国家新增人 口占世界人口增长的90%。这些地区多属于人口素质低、资源开发状况 差、经济贫困的国家,是世界人类与环境矛盾较突出的地区。第二次世 界大战以来,世界人口城市化速度加快,现在世界城市人口已超过了 30 亿,占世界总人口的60%以上。大城

8、市、特大城市发展较快。世界百万 人口以上城市从1980年的243个增加到2001年的390个。因此,人口 的急剧增长带来的城市人口的过度膨胀,导致城市环境自净能力降低、 污染严重等一系列环境问题4。2.3化肥、农药、地膜的大量使用首先,化学肥料中的氮、磷、钾等比传统农家有机肥的含量高,作物吸 收快,能迅速提高农作物产量。但是大量施用化肥的负面作用日益突显 出来,造成土壤板结,土壤质量下降,更严重的是造成水质污染,化肥含 量高的农田用水特别是稻田用水排入河湖,导致鱼、虾、蟹等水生动物 减少直到灭绝。其次,农药污染近年来也逐年加重。菜农、果农为了追求高产量、高 效益,喷洒大量的农药。同时喷洒农药的

9、过程也对实施者本人造成皮肤 的污染。另外,长期过量对粮作物施用农药,使害虫产生很强的抗药免 疫性,还将导致农药更严重的过量施用,如此恶性循环,使蔬菜、水果中 的农药残留量加大,长期食用这种过量施用农药的瓜果蔬菜,对人体的 健康有严重危害。最后,地膜覆盖和各种暖房生产的出现,有效提高了蔬菜、水果的单位 面积产量,冲破了季节性和地区性的生产限制,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实 惠。但据科学资料显示,现在使用的这类塑料薄膜,埋在土壤中200年 也不会腐烂,塑料大棚之类的使用和不恰当的废旧处理,已经形成了“白色污染”,威胁着人们的生活和健康。3可持续发展理论1987年联合国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该书首次提出

10、了可持 续发展的概念,并指出可持续发展是在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环境承 载能力的同时,既满足人们当前生活的需要,又不损害下一代生存和发 展的需要,以最小的自然消耗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5。因此,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追求的理想模式。从内容上看,可持续发展理论不是孤立地指某个单一要素,而是指诸多 要素全方位地协调发展,是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各个单一 要素的统一运行;从时间上看,它是长期恒久的;从代际关系上看,它不 仅能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要,而且也同样能满足子孙后代发展的需要; 从涉及的范围上看,它指的不是个别、局部的问题,而是整体的全局的 问题,它不仅是个

11、别区域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而是众多区域的,甚至 是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问题。4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4.1加强城市规划,合理布局城市的布局涉及到自然、经济、技术和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必须统筹 规划,综合平衡。首先,城市的布局要考虑地形、气象、水文等对环境 的影响。城市工业严重污染区,一定要布置在下风向。城市的工业布局 还要密切注意河流的走向、流量、泥沙流动规律和河流的自净能力。 其次,城市内部布局也应有利于保护环境。多中心格局、放射状布局, 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对城市土地实行有偿使用,以地租地价来调 节土地需求,就可以使城市既具有凝聚力,又具有排斥力。有偿使用土 地,可以杜绝多占地、占地不

12、用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土地 需求膨胀与供求短缺的矛盾,使城市经济的运行基本建立在城市土地存 量上,减少了盲目向外扩张。4.2适当控制人口增长通过经济手段和政策鼓励控制生育,实行计划生育,调整人口年龄结构 和地区分布。对于少生优生者给予良好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使其没 有后顾之忧。同时通过普及高等教育,大力提高人口质量,提高整个民 族的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生产力布局 的可持续发展。4.3实行以资源保护为核心的环境管理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新能源,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实施制度 创新,实行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由粗放式生产向集 约型生产转变,

13、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把资源转化为产 品。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防止水土流失,控 制环境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发 展。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经济的外部性。我们可利用经济政策,通过 市场机制,把由于物质利用不一致造成的经济外部性内化到各级经济分 析和决策过程中。通过事后增加治理成本的方法来削减污染,实行环境 资源的有偿使用,既能有效地约束污染者的排污行为,确保“污染者负 担”,又能为政府进行环境集中治理筹集资金,或将资金用于清洁生产 技术的研究开发等,实现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实行 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是解决污染的根本

14、思路。保护环境的经济手段, 主要有环境费、环境税、排污权交易等。4.4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依据生态经济学理论,用生态工艺代替传统工艺,具体对经济活动进行 规划、设计保持环境系统基本的生态过程和生命的延续,实现人类生存 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在全民中开展环保知识的宣传活动,增强公众的环 保意识,树立“保护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的思想,使企业树立“清洁 生产观”,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观”。5参考文献1陈国阶.生态市建设的若干理论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 境,2004(4): 3-7.2刘培桐.环境学概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3刘富刚.环境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德州学院学报,2001(4): 77-79.4陈景.我国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实现人口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J.新西 部,2006(12): 67,69.5何全先.论环境问题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商业研究,2002(3): 8788.环境恶化现状治理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