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教育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146203345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6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特殊儿童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特殊儿童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特殊儿童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特殊儿童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殊儿童教育(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特殊儿童教育.txt有谁会对着自己的裤裆傻笑。不敢跟他说话 却一遍一遍打开他的资料又 关上。用了心日勺感情,真日勺能让人懂得很多事。如果有一天,我的签名不再频繁更新,那便 证明我过的很好。我国超常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超常儿童的教育越来越广泛的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在超常儿童的教育过程 中却是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重在描述超常儿童教育的现状以及探讨解决在超常儿童教育过 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关键词:超常儿童 现状 法律 对策我国于1978年开始系统地进行超常儿童教育,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超常儿童是指“智 能明显超过同龄常态儿童发展水平或具有某种特殊才能的儿童” 1。美国关于天才儿童

2、的定 义则是:“与年龄、经历和所处环境相同的人相比,有接触才能的儿童和青少年能表现出创造 高水平成就的潜能。这些儿童和青少年在学业、创造性思维、艺术领域上表现出具有非凡成 就的能力,拥有罕见的领导才能,在一些特殊领域出类拔萃。他们所需要的不是一般学校所 提供的服务和教育。卓越才能存在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经济地位的儿童和青少年身上, 也存在于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 2明显的可以看出,美国对于“超常儿童”的定义更详尽 解释的也更清楚一些。对于超常儿童的研究,我国取得一定的理论以及实践的成果,但是也 存在一定的问题。当前国际上针对超常儿童的教育主要是“加速式教育”和“丰富式教育”两种模式。其中广

3、 泛受到认同的是“丰富式教育”。我国也采用的是这2种教育模式,但是更多的是“加速式教 育”。但是近年来随着“丰富式教育”的引进,我国的超长儿童教育也逐渐在向“丰富式教育” 过度。30年来,我国运用“加速式教育”对超常儿童进行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速成了 一批人才,为国家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 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不容忽视并且我们也必须重新审视我国对 超常儿童的教育培养。二超常儿童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一)我国超常儿童教育的现状我国的现代超常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陶 行知和沈亦珍

4、提出了超常教育理论和探索了超常教育实践。但是真正有体系的进行超常教育 还得从1978年3月中国科技大学创办少年班开始算起。中国科技大学创办少年班初步形成了 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超常教育体系。3虽然说我过的超常教育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但是其实还是尚属于起步阶段。我国对超常儿童的教育培养还没有正式的法律规定,国家并没有专门针对超常儿童制定的教 学计划、教学要求和教材,对超常儿童进行专门的鉴定、教育、评估的机构也比较少。并且 大部分的中小学没有专门针对个别超常儿童制定的教学计划,培养措施以及专门的教材、课 程;对于那些被父母送进学校的超常儿童应进行哪一年级的教育,学校也并没有进行严格、 科学的鉴定

5、评估。虽然有些学校也有所谓的“培优班”、“实验班”,但这与超常儿童的教育在 意义上并不完全相同。许多超常儿童在学校并没有接受到能最大程度开发其潜力的课程。再 者,超常儿童普遍的智力年龄与实际的年龄有差距,在智力、情绪、身体发育方面不同步, 甚至是不平衡,而这样往往会产生与学校教育的矛盾。我国的大多数超长儿童的教育主要是通过跳级来完成的。但是这个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缺 陷。例如,一个八九岁的超常儿童,可能跳级到高年级学习,他在文化课的学习上可能比大 多数孩子都强,但是,如果他像这个班的大多数孩子一样接受体育教育,那么他能承担下这 么大的运动负荷吗?再者,由于超常儿童随班就读,自身年龄可能还小,注

6、意力并不能像班 上其他孩子那样能坚持那么长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又应该怎样组织教学也是一个问题。4而且,由于超常儿童的智力肯定比同龄的孩子超出许多,所以采取的往往是“跳级学习”。但 是,由于超常儿童的年龄往往低于班级里的其他同学,加之自身的社会化程度较低以及心理 的发育远不如智力的发育,在一个班级中很容易受到大孩子的欺负,给孩子的成长心理带来 阴影。同样,由于超常儿童在班级中年龄小,对于大孩子的世界并不是很了解,同学们也会 觉得他很幼稚没有共同的话题,超常儿童在这样的班级中势必会缺乏交流,长此以往在社交 方面便会发生一定的困难。超常儿童在生活中必定受到周围人的赞誉,在某些时候甚至是有些优待的

7、,这样就会使得超 常儿童受到周围同学的嫉妒以及在无形中也会助长超常儿童自以为是的性格,使他们产生一 种优越感,形成畸形自尊心,养成懒惰、自私的心理。这对超常儿童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 会使孩子产生社会适应不良以及社交困难。在超常教育方面,教育机构应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纵观我国的超常教育,几乎很 难找到与超常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专门的超常教育师资培养机构。这就使得超常教育缺 乏师资力量而举步维艰,从而导致绝大多数超常儿童没有机会获得与其自身相适应的特殊教 育服务。再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但是,对于大多数超常儿童来说,他们的父母可能资质平 平也没有多大的教育能力,这就使得孩子在接触学

8、校教育之前的家庭教育落后了一截。(二)我国超常儿童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1.超常教育功利化受现有“应试升学”教育体制的影响,应试成绩和升学率,依然是我国某些超常儿童教育机构最大的追求目标。这就很容易使对超常儿童的教育沦落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使一 切对超常儿童的教学活动都接受高考指挥棒的指挥。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中学超常教育以把 超常儿童送进大学为目的,大学少年班以学生考上硕士、博士、留洋海外为目的。在这一功 利化理念支配下的超常教育只重视超常儿童智能的发展,而忽略了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情绪 智力和社会性交往方面的能力,因此导致一些超常儿童不能很好地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不 能应对社会对多元人才的挑战。这

9、样畸形的教育对超常儿童的身心健康是极其不利的。2 .培养模式单一当前,我国对超常儿童的培养模式基本上限于加速式教育,应用较多的是缩短学制的教育, 其中最典型的是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它缩短了人才生产周期,并节约了教育资源。然而这 种特殊班级需要专门的课程设计、教材设计、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普通学校很难达到这些要 求,因此,这种教育模式缺乏大面积普及的可能性,加之超常儿童的学习时期被人为缩短, 环境特殊,学业压力大,不利于超常儿童综合素质的发展。3. 城乡超常教育发展不均衡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56%。从理论上讲,农村超常儿童应占全国 超常儿童的一半以上,遗憾的是,农村超常教育几

10、乎还是一片空白,我国的超常教育主要集 中在城市,城乡超常教育发展极不均衡。4. 忽略超常儿童的差异性在超常儿童的教育过程中,我国的教育可能选择得更多的就是模式化的大规模的“生产 “超常人才”。但是,就和其他普通学生一样,超常儿童也有差异性,有独特领域的范围不一 样,但是我们却人为的把他们进行一样的教育。很大程度上没有开发完全他们的潜能。三对策(一) 制定针对超常儿童教育的法律法规由于我国的超常教育还缺乏法律方面的支持,在实施的过程当中难免遇到一些困难,重 要的是由于缺少法律的支持与保护,我国专门从事超常儿童教育的人数相当的少,这方面的 投入也相对很少。因此,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对超常儿童教

11、育研究的投入,使得超常 教育更好的发展。(二)成立专门的教育机构建议成立专门的超常儿童鉴别、教育机构。这样,不仅避免了超常儿童随班就读过程中 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可以使得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在这个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要使 农村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一样受到相等的超常教育的机会。尽量做到城乡的超常教育平衡发 展。(三)注重超常儿童的心理品质的培养超常儿童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不管他自己愿不愿意都会或多或少的受到外界的关注,这些关 注可能是正面的也有可能是负面的,同时,由于从小在某个方面的能力强于同龄人,有的超 常儿童势必会在心理上产生骄傲、自以为是、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心理。所以,在重视对超常 儿童的教育

12、的同时,也有注重他们心理健康的培养与教育。使其成为一个心理健康、意志坚 强,人格日趋完善的人。这样才能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四)制定教育计划的总目标由于超常儿童的个体差异性,所以我们在进行超常教育的时候得有个总体的目标计划。 这个教育计划应该是使每个孩子的实际能力与潜能尽可能地得到充分发展。这个过程中课程 计划的制定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超常儿童的课程设计主要是差异式可能,在这个过程中需 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满足天才学生作为天才成员之一,同时又是普通大众之一的需求;(2)要包括或者纳入普通课程的内容;(3)为天才学生提供展现他们特征的机会,这些特征 有助于天才儿童的鉴定

13、;(4)不要在学习和生活方面把这些学生与他们的伙伴隔离开来;(5) 差异式课程不应该被用作对天才学生的一种奖赏或者惩罚。5参考文献:1 万绍娜 冯维.我国超长儿童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基础教育研究,2009,10月A.2 潘利若.我国超常儿童教育的现状和对策.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第6期.3 黎明牟映雪.中国超常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启示一一未来呼唤“双超常教育”中国特殊教 育,2009年,第1期(总第103期).4 朱晓斌.超常儿童的认知发展极其教育策略中国特殊教育,2007年,第2期(总第80 期).5 William L.Heward.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导论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5月.6 孟万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让更多超常儿童沐浴特殊教育阳光-2009年新春贺词中国 特殊教育,2009年,第1期(总第103期).7 缴润凯张锐杨兆山.智力超常儿童的发展-从加速式到丰富式教育东北师大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总第236期).8 刘美艳单志艳.中国超常教育30年-兼论官群博士双超常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中国 特殊教育,2009年第1期(总第103期).9 弓立新.走出超常教育认识的误区-访李彩云少年儿童研究,2007年,3月.10 于国庆.超常教育发展科技信息,2007年,第2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