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高一上学期期末Word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46201261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泰安市高一上学期期末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泰安市高一上学期期末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泰安市高一上学期期末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泰安市高一上学期期末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安市高一上学期期末Word版(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山东省泰安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地 理 试 题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第I卷答在答题卡上,第II卷答在答题纸上,答题纸一律用碳素笔书写,其他笔无效。第I卷(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60分)1关于天体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天文学上把银河系以外的天体系统称为总星系B河外星系是由银河系以及与银河系规模相当的恒星集团组成C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主体,其质量占银河系总质量的99.86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组成的天体系统是从小到大的顺序2在大气成分中,既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又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是( )A氮

2、B臭氧C二氧化碳D氧3风、霜、雨、雪等天气过程发生在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臭氧层4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的( )层,活动周期约为( )年A光球,11B 色球 ,11C 光球,8D日冕,115太阳活动最有可能引发的现象是( )A手机信号突然减弱或中断 B气温升高 C海平面上升 D不会产生“磁暴”6在晚秋或寒冬,用人造烟幕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 )A增强太阳短波辐射B增强大气逆辐射作用C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D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7下图的天气系统中,能形成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台风天气的是( )8关于地中海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

3、制B冬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夏季受西风带控制C冬季干旱少雨 D夏季炎热多雨9下列四幅小图中的地点均位于北半球同一纬度且同一季节,其中气温最低的是( ) 10出现世界性水资源紧张的主要原因有( )A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分布均匀B冬季风控制区水循环活跃C人口剧增,生产发展迅速D可用淡水资源数量有限11下列陆地上的各种水体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陆地上的各种水体总量仅占全球水体总量的3.5%,它无论是在自然环境中,还是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所起的作用都非常巨大 B陆地水的主体是地下水,地下水分布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二C陆地水的主体是冰川,全球冰川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0%D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

4、各种水体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12下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 ( )13形成东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C反气旋的影响D气旋的影响14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洋流对全球热量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输送和交换B有些洋流对沿岸气候影响很大,有些洋流对沿岸气候影响很小,甚至可以忽略C北大西洋暖流对东北欧气候影响很大,使沿岸变得炎热干燥 D秘鲁寒流使南美大陆西岸气候变得更温和湿润15关于内力和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力作用能量的来源主要是太阳能B水滴石穿,外力作用强大,地质作用以外力作用为主C内力作

5、用进行的十分缓慢,不易被人们所察觉D地表形态在内、外力相互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16青藏地区的城市和村镇多分布在( )A铁路和公路沿线的经济发达地区B山麓和湖畔水草较为肥美的地区C盆地边缘或山麓有水灌溉的绿洲上D海拔比较低的河谷两岸17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生物的活动B大气和水体的运动C煤、石油的形成D火山的爆发18北京和广州两地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较, 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B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大于广州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广州D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19对某地(30E,20N)正确的描述是( )A一年中有太阳直射现象,且有两次直射机会

6、 B有极昼极夜现象,但时间不长C属于热带地区,但无太阳直射现象 D属于温带地区,得到热量较少20常见的河流堆积地貌有( )A河流阶地、大峡谷 B喀斯特地貌、陡崖C河口三角洲、冲积扇 D角峰、U形冰川谷21我国珠江的河流补给最主要形式是( )A地下水 B雨水C冰雪融水D湖泊水22下列各图反映的地理现象,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 ) 23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水通过水循环不断地更新,维持着全球水的静态平衡B由于水循环的存在,从总体上看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在缓慢地减少C地球上的各种水体通过水循环连续不断地运动、转化D从总体上看,在水循环这个庞大的系统中,水的运动是不连续的24与我

7、国北方冬季爆发的寒潮天气有关的锋面活动是 ( )A暖锋B慢行冷锋C快行冷锋D准静止锋25横断山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现象,反映的是(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域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26下图中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a,-b,-c B.-b,-a,-c C.-c,-b,-a D.-c,-a,-b27下列分异规律以水分为基础的是( )A沿京九铁路坐火车沿途看到植被景观的变化B在同一海拔高度上珠穆朗玛峰南北植被不同C坐火车从乌鲁木齐到连云港看见植被景观的变化D珠穆朗玛峰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明显的更替变化28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 )陆地环境各

8、要素相互了解、相互制约、相互渗透陆地环境各要素虽然构成一个整体,但是它们是独立存在与发展的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 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作用是相同的A B C D根据下图(图中数字表示经纬度,阴影部分表示夜晚)回答2930题。29A点的区时是( )A某日8时 B某日6时 C某日10时 D某日16时30“北京时间”是( )A某日16时 B某日18时C某日14时 D某日12时 第II卷(共40分)二、综合题:(共 40 分)31读“二分二至示意图” (从地球北极上空俯视)和“太阳光照示意图”,回答问题。(每空1分,共10分)(1)图中A、B两位置代表的节气名称及日期分别是

9、:A ,日期是 ;B ,日期是 。(2)在A、B、C、D四位置中,地球公转线速度最快的是 ,角速度最慢的是 。(3)甲、乙分别处于A、B、C、D四点中的哪一点附近?甲图 点,乙图 点。在甲图中该日极夜范围是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 。32读右图(a、b表示等压面),完成下列要求。(每空1分,共10分)(1)用箭头在图中绘出大气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运动方向。(2)图中所示的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是:先有_ 运动,再形成_ _运动(垂直或水平)(3)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_ _ 。(4)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是_ 。(5)ABCD四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 )ADABCBCBADCBCDADBD

10、CA(6)图中A点气温比B点气温_ (高或低)。(7)当亚欧大陆内部被B气压控制时,当地的季节为 ,该气压中心的名称是 ,此时北京地区盛行风向为 。33读“理想大洋洋流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将图中南半球的洋流运动方向标出来。(2分)(2)若该图为太平洋海域,则图中的序号表示的洋流名称是: _;_。(2分)(3)图中支洋流中,是被盛行风吹拂而形成的是 该盛行风为 。(2分)(4)图中A、B两处可以形成世界著名渔场的是 ,若该图为太平洋,则该渔场名称是 。(2分)(5)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2分)34读下图回答问题。(10分)(1)A处的地质构造是 ,岩层向 (上或下)弯曲

11、。该地质构造的中心和两翼岩层的新老关系是 ;谷地形成的原因是 。(2)B处的地质构造是 ,岩层向 (上或下)弯曲。谷地形成的原因 是 。(3)C处地质构造是 ,相对上升的岩体会发育成哪种类型的山? 。(4)A、B、C三幅图中适于修建地下隧道的是 。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题号31323334合计得分第II卷(共 40 分)二、 综合题:(共40 分)31.读“二分二至示意图” (从地球北极上空俯视)和“太阳光照示意图”,回答问题。(每空1分,共10分)(1) (2) (3) 32.读右图(a、b表示等压面),完成下列要求。(每空1分,共10分)(1)(绘出图来)(2) 。(3) 。(4) 。(5

12、) 。(6) 。(7) 。33. 读“理想大洋洋流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绘出图来)(2) 。(3) 。(4) 。(5) 。34. 读下图回答问题。(10分)(1) 座 号(2) (3) (4)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DCABABAABCBCAAD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DDCACBCCCCDCDBC二、 综合题(每空1分,共40分)31.(1)冬至日 12月22日 春分日 3月21日 (2)A C (3)A D 6634/N90N(或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只答北极圈以北地区不得分)2326/S(或南回归线)32. (1)见右图(2)垂直 水平 (3)地区间冷热不均 (4)水平气压梯度力 (5)C (6)低 (7)冬季 亚洲高压(或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西北风33. (1)见右图(2)日本暖流,千岛寒流 (3) 盛行西风(或西南风) (4)A 北海道渔场 (5)增温、增湿34.(1)背斜 上 中心老,两翼新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常被寝室成谷地 (2)向斜 下 岩层向下弯曲凹陷,易形成山谷 (3)断层 断块山 (4)A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9 / 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