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电子商务下的银行管理新模式

上传人:枕*** 文档编号:146190130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3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国际电子商务下的银行管理新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国际电子商务下的银行管理新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国际电子商务下的银行管理新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国际电子商务下的银行管理新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电子商务下的银行管理新模式(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国际电子商务下的银行管理新模式 一、国际电子商务下的银行管理新模式1/2管理模式的种类。现在,在国际电子商务下,银行的管理模式关键有两种:一个是完全依靠于发展起来的全新电子银行,即纯络银行。这类银行几乎全部的业务交易全部依靠互联来进行,而没有营业点。银行完全经过互联和用户建立服务联络,实现小时全天候服务,快速、方便、可靠。它是完全经过络渠道提供银行服务的独立实体。另一个是在传统银行的基础上,利用公共互联来开展传统的银行业务交易处理及增值服务,即络分支银行。它是原有银行和络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结果。原有银行以互联作为新的服务手段,建立银行站点,提供在线服务,其上的站点相当于一个分支银行或营业部,既为

2、其它非上分支机构提供辅助服务,也单独开展业务。但其业务方法和侧关键不一样,部分必需依靠于手工操作的业务需要依靠于传统的分支银行。现在,世界上大多数的银行全部采取这种模式,我们通常所说的“上银行”就是这种模式的银行。中国银行应选择的管理模式。在国际电子商务下,中国银行应该适应国际电子商务的新环境,完善本身现有的管理模式,建立络分支银行,并将其和传统的业务协调统一起来,完成管理的创新,建立完全适合本身发展的全新模式络分支银行模式。中国银行应该放弃过去那种以单一机构的实力去拓展银行业务的战略管理思想,充足重视和其它金融机构、信息技术服务商、资讯服务提供商、电子商务站等的业务合作,达成在市场竞争中实现

3、双赢的目标。络分支银行的建立单靠银行本身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银行加强同其它机构的合作。银行的内部管理也将趋于络化。传统商业模式下的垂直官僚式管理模式将被一个络式扁平的组织结构所替代。银行的管理将变为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管理。它关键包含下列内容:管理技术的智能化,即银行系统中的资金流、人才流等统一以信息流的形式进行表示和处理;管理方法的络化,即智能化管理的实施环境是建立以管理软件为中枢的银行络运行平台,银行内的上传下达、信息沟通可经过络进行,这将大大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管理信息的集成化,即银行内部的各个部门、分支行之间经过建立基于的服务器,共享金融产品、服务、人才流动、用户等管理信息,使银行运作中产

4、生的日常信息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功效,增强银行对外竞争的协力。新的管理模式和传统模式的区分。在新的管理模式下,银行的管理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它和传统的管理模式有哪些不一样?它又是怎样克服现有管理模式的缺点的?()管理机构。在新的管理模式中,现有的机构要进行重组,改变原来金字塔式的组织框架,以打破行政式管理格局,建立新的管理平台。将现有的多种管理部门整合为决议层、管理层、支持层、经营层、监督层。决议层包含行长室和多种专业委员会;管理层由各综合业务部门组成;经营层包含前台业务经营部门、络银行经营部门等,传统业务和络银行业务在这里融合、互补;支持层向各综合业务部门、前台业务经营部门和络银行经营部门提供支持

5、、保障。()业务管理模式。传统银行的业务范围,从大的种类来分,关键分为个人业务和企业业务。信息的交流和搜集全部带有个性化的特点,信息的质量和传输受到客观的限制。开辟络分支银行业务很好地填补了这一不足。用户将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原有的部分限制性问题也会伴随传统业务和络业务的结合发展而得到处理。络不但是银行新产品营销的渠道,而且是银行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企业合作的平台,为银行建立综合化全能的业务模式奠定了基础。()经营管理模式。在新的管理模式中,流动性管理、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将成为银行的基础经营管理模式。即使资产、负债管理仍是银行经营管理模式的一个主要方面,但因为络分支银行业务组织和业务种类的特

6、点,和其技术的复杂性、信息的多样性和竞争压力加大等原因,其主要性已经有所下降,它只是银行正常经营需要考虑的原因之一。而安全、效率、传输速度等曾被传统银行忽略的原因将被放在更为主要的位置上。银行除了提供传统服务外,为了发挥络优势、抵抗非金融机构的进入、保持竞争优势,要进行综合配套管理。这将成为经营络分支银行的管理者们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同时,出于安全、高效目标考虑,必需采取数据传输、加密、判定和和其它络联接等方面的技术协议标准,进行技术标准管理。()管理者的管理理念。银行高层管理者的管理理念也要伴随络分支银行业务的发展而转变。在和用户打交道的过程中,银行的管理者通常将业务的关键放在传统的以纸质为

7、基础的功效业务上,忽略上交易业务中一大批有影响力的团体,详细说来就是妇女、小企业、退休人员等圈子里的用户的利益。每一个上团体全部有各自独特的需要,期望经过络能够提供多种提议、信息和辅助性服务。因此不可能仅仅提供了某种上业务就期望赢得大笔业务。()合作化管理。传统的管理模式是建立在稀缺性基础之上的,其表现出的态度就是“不能把机会告诉他人,不能和她人共享好处”。和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新的管理模式是建立在丰富的基础之上的。在这种模式中,合作是发明财富的基础的、首要的方法。银行必需调整和其它金融机构的关系,摈弃过去“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封闭静态管理模式,将重心调整到合作管理上来,强调同各类金融机构实现

8、共享、提升效率。银行的战略关键不再是根本打败竞争对手,而是怎样取得合作中的双赢。二、银行管理新模式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机遇。据人民银行的统计,中国现在有 万民、万个互联站点、 万台上计算机。银行系统实现了计算机化工作,机万台,机万台。这些为实施国际电子商务下银行管理新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拓宽了银行的服务领域。电子商务使银行间的竞争扩大到银行业以外的行业,络化使很多其余行业也能够提供金融服务,经营各个不一样银行的服务产品。为用户提供满足其特定需求和愈加完善的服务已经成为银行生存的根本之道,也是以后年中银行将面临的重大问题。这种模式下的银行将成为消费者身边不可或缺的“保姆”。()降低了经营成本

9、。传统银行的成本支出关键包含创办营业点的固定资产投入、管理成本和每笔业务的交易成本。创办一家传统银行的分支机构,需要数额较大的原始资金投入来维持分支机构正常运作所必需的职员和管理者的工资,和正常的运行费用等。络分支银行不论在创办费用还是在运行费用方面全部含有显著的成本优势。它的服务含有高效率和交互性的特征,显著地降低了经营成本,同时吸引了高价值的用户,提升了银行的盈利能力。本篇论文是由为您在络上搜集整理的,论文版权属原作者,请不要用于商业用途或剽窃,仅供参考学习之用,不然后果自负,假如此文侵犯您的正当权益,烦请联络我们。()提升了交易效率。传统的银行业务多限于在专用络、专用系统中处理日常业务,

10、很多业务依然需要人工参加,从而造成失误发生率大。利用电子商务开展的络分支银行业务,交易双方可采取标准化、电子化的多种手段。这不但大大节约了交易的处理时间,而且降低了人工操作时可能出现的多种错误,业务信息的处理也能够全天候、不间断地进行,完全不受时间的限制。()提升了金融服务质量。络分支银行能够使银行服务突破时间的限制,大家现在不再为银行的营业时间担心,因为新模式下的银行是全天候运作的银行、开放的银行、服务方法多样化的银行。传统银行业务采取的是“柜员用户”接触在固定商业点,也称为有形市场办理业务的形式。这种市场需要靠用户的不停走动来维持,离特定点较远的用户就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银行服务有其不

11、足。新的管理模式帮助银行克服了这一障碍,用户能够坐在家中、办公室中经过络享受银行服务。困境和挑战。中国络分支银行的新模式,反应了中国络分支银行的宽广发展前景。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络分支银行的管理也暴露出部分问题。用户数量不够,尤其是优质用户不多。用户是银行利润的发明者,没有她们,银行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大多数人依然喜爱面对面服务的营业点,对络分支银行的认知不足,认为传统银行比络分支银行更可靠、更值得信赖。这很不利于传统银行业务和络分支银行业务的平衡发展。同业竞争剧烈,造成成本上升。伴随各类银行纷纷采取新的管理模式,银行间的同业竞争愈加剧烈。银行只有经过提升存款利率和给用户更多的优惠才

12、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而这一举措无疑又提升了银行的成本,新模式的优势也就不能表现出来。创新不够。因为新模式同旧模式相比有显著的优势,越来越多的银行全部采取新的管理模式。但各个银行所提供的服务差异不大,使得银行不能很好地以创新来服务用户、争揽用户。风险防范难度大。在新的管理模式中,银行不但含有传统银行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多种风险,还有其特殊的基于信息技术造成的系统风险和基于虚拟金融服务品种形成的业务风险。可见,新的管理模式对风险的防范难度更大。加上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多种被欺诈、被投诉的事件时有发生,很不利于新模式的深入发展。启示和提议。尽管实施国际电子商务银行管理的新模式存在上述困难,但毋庸置疑的是,这种银行管理新模式依然代表着未来银行发展的方向。只要中国银行高度重视管理中的问题,主动面对挑战,不但能够走出这些困境,而且能够使新模式焕发出无限魅力。为此,笔者提议:加强宣传,提升大家的认知能力;加紧络分支银行的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管理的科学性;加强银行间的协同合作;适应形势的发展,不停更新管理模式;强化人才的培养;构建银行交易安全的综合保障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