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破题致胜微方法说明文阅读品析说明文的语言07151115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46167910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考语文破题致胜微方法说明文阅读品析说明文的语言07151115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考语文破题致胜微方法说明文阅读品析说明文的语言07151115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考语文破题致胜微方法说明文阅读品析说明文的语言07151115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破题致胜微方法说明文阅读品析说明文的语言0715111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破题致胜微方法说明文阅读品析说明文的语言07151115(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品析说明文的语言说明文的语言具有准确性、生动性、平实性三大特点,其中准确性与生动性是说明文的语言类型题中常考的考点。那么今天,我们就针对品析说明文的语言这个知识点做一下简单的讲解。一、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说明文语言的主要有三个特点:准确性、生动性、平实性。其中,准确性为前提,在这个前提下,语言风格可以是平实的,也可是生动活泼的。在三个特点中,准确性与生动性是高频考点。(一) 准确性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凡是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的文字表述,都要求准确无误。要特别注意说明文中使用的术语和修饰限制性词语,它们往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例:征服沙漠的最主要武器是

2、水。向沙漠进军补充:常见的限制性词语。1、表限定时间:已经、一直、早已、一向、渐渐等。2、表限定程度:最、比较、几乎、相当、很、尤其、稍微、更加等。3、表限估计或推测:大约、可能、左右等。4、表限定数量:多、有余、很少等。5、表限定范围:全、都、大部分、总共、少数等。6、表频率的词语:屡次、往往、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等。7、表质地的词语:软、硬等。(二)生动性为了把事物的特点说得更加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启发性和感染力,说明文会适当地采用生动的说明。这就是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主要体现在形容词、动词的运用及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运用上。例:主动地为地震波准备一处歇脚的地方,让其与人类“共融”。

3、如此,地震波也就会对我们“以礼相待”。给地震波一个空间(三)平实性平实的语言常常是直截了当地说明对象,用准确、简明、平实的语言,不必加修饰或描写。例:智能快递站模式可以24小时为居民提供服务,减少交通拥堵,未来还可以变成独立的智能账户,市民在家中就可以完成各种邮政业务及其他社区服务的操作。智能快递二、常见题型:A、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B、加点词语能否换成另一个词,为什么?C、文中划线句/加点词的表达效果。D、找出体现词语准确性/生动性的词语并分析该词语的表达作用。三、一般答题步骤A类题型: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1)先做出否定的回答:不能。(2)对加点的词进行解释

4、,并指出加点词限制的角度。(3)结合限制对象谈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4)如果删掉,太过于绝对,与客观事实不符。例:旅人桥可能是有记载以来最早的石拱桥了。【问题】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B类题型:加点词语能否换成另一个词,为什么?(1)先做出否定的回答:不能。(2)对两个词进行解释,并指出第一个词限制的角度。(3)结合限制对象谈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4)如果删掉,太过于绝对,与客观事实不符,“XX(原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例:“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中的加点词能否换成“很”,为什么?【参考答案】(1)不能。(2)因为“略”是稍微的

5、意思,表明中部只不过是比两端狭窄些,换成“很”就表明两者在宽度上相差很大,与实际不符,“略”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C类题型:文中划线句/加点词的表达效果。(1)先判断划线句/加点词的语言特点。(生动性、准确性)(2)如果判断划线句/加点词的语言特点为生动性。再判断划线句/加点词是否具有独特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或表达方式(记叙或描写)。【修辞方法+(自身作用)地说明了文章内容】【表达方式+具体形象地说明了文章内容】(3)如果判断划线句/加点词的语言特点为准确性。对加点词/划线句进行解释,并指出加点词限制的角度,结合限制对象谈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词、句解释+结合语境谈作用+

6、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例:可见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也是个爱添乱的“捣蛋鬼”。“捣蛋鬼”在文中有什么表达效果?D类题型:找出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生动性的词语并分析该词语的表达作用。(1)先找到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生动性的词语,主要集中在限制词(准确性)和修辞方法(生动性)两处。(2)分析表达作用。参考C类题型即可。【典例精析】(2016包头中考)阅读下文,完成题。筷子春秋李阳波我们的祖先何时开始使用筷子,已无可考。但这两根小玩意,一旦能熟练操纵,使用起来灵巧无比,难怪西方有学者赞扬筷子是古老东方文明代表。筷子在先秦时称为“梜”,是木字旁,不是“挟”。礼记曲礼上提及“羹之有菜者用梜”,郑玄

7、的注释是“梜,犹箸也”。司马迁的史记宋微子世家谓“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桮。”说明“箸”的称呼始自商代。“箸”变成今天的“筷”,有个说法是与江南沿海的船民有关,因“箸”与“住”同音,对船民而言有不吉利的意思,所以反其意称“箸”为“快儿”。又因多数“快儿”是用竹子所做,于是在“快”字上加了竹字头,成为“筷子”。虽明代已经有人称“箸”为“快”或“筷”,但清康熙字典仅收录了“箸”而并未收录“筷”。礼记有所谓“饭黍毋从箸”,先秦时人们吃饭用手抓食,箸只用于夹菜。从饮食进化推想,原始社会以手抓食可谓自然不过,其后的食器发展为“匕”,曲柄浅斗,很像今天的羹匙。今天的“匙”相信是由“匕”发展

8、而来,但总不及用箸夹菜更为方便。理论上,促成“箸”的诞生,契机应是熟食烫手。先民发明钻木取火,将食物煮熟后,随手用树枝捞取是合理推测,因为原始人类生活在森林和洞穴,最方便的材料是树枝。从现在筷子的形体来看,它还带有原始竹木棍棒的特征。筷子虽是餐具,却又像微型健身器。有学者指出,用筷子进食时,要牵动人体三十多个关节和五十多条肌肉,有助于刺激神经系统的活动。筷子不过是小小餐具,却魅力十足,成为文明进步的标志 。法国思想家罗兰巴特谈到筷子时认为,筷子不像西方餐具刀、叉那样用于切、扎、截,因而“食物不再成为人们暴力之下的猎物,而是和谐传送的物质”。【试题】划线句中的“理论上”能否去掉,为什么?【参考答

9、案】不能删去,“理论上”表示理论推测,具有限制作用。文中对“著”诞生的说明仅是合理推测,并非实证。如果删去,则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学以致用】1.(2016齐齐哈尔)阅读调好你的“食物钟”一文,回答-题。调好你的“食物钟” 中学上生物课的时候就听老师讲过“生物钟”。生物钟是人体的一套复杂的调节机制,以24小时为周期,掌管着生物的“觉醒”与“睡眠”节奏。但也许你还不知道,人体中除了管理睡觉的生物钟,还有个管理“吃东西”的食物钟。 食物钟,顾名思义,主要负责调节我们的进食、消化和营养摄取的时间。通常情况下,食物钟与生物钟是一致的,日常的运作程序几乎与生物钟保持着同步。人的大脑、胃和肝等内脏器官中

10、部有感受器,可以接受食物钟传递的信号,这种信号一般被称为“食物相关的生物节律器”。依赖食物钟的调节,我们才有了一日三餐的吃饭习惯。 食物钟对人体健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食物钟发生紊乱,健康就会受到影响。研究发现,食物钟紊乱会导致胰岛素紊乱,可能增加糖尿病和肥胖的风险,还与心血管疾病存在一定联系。但日常的一些生活习惯还是会扰乱食物钟,甚至造成食物钟紊乱。目前,常见的可能导致食物钟紊乱的饮食习惯有:不吃早餐、节食、暴饮暴食等。 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晚睡晚起,生活毫无规律,早上都不怎么吃早餐。大量研究发现,经常不吃早餐会干扰食物钟,也会给健康造成影响。台湾研究发现,每周吃早饭次数低于一次的人,肥胖的

11、几率更高;哈佛大学研究发现,不吃早餐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也更高;在儿童心血管健康方面的研究发现,长期不吃早餐还会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节食,通常在爱美的女士中比较多。但节食其实不利于减肥,节食会造成 饮食紊乱,食量反而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更容易发胖。 暴饮暴食,主要就是指平时吃东西没有节制,大量进食。研宄发现,暴饮暴食会给食物钟调控基因增加负担,进而可能扰乱食物钟,也会给健康增加隐患。所以,就算是过节,我们还是最好保持平时的饮食习惯。 总之,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维持良好的食物钟,让“人体机器”更有效的运行,对健康更是有极大的益处。【试题】第段中加点词“几乎”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2.(

12、2016锦州一模)数字时代,我们的大脑被改变了晓辉我们知道,人类的大脑是可塑的,当人类生活方式改变时,大脑也可能发生变化。从远古人类首次发现如何使用工具开始,人类的大脑就受到迅速而明显的影响。数字时代,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我们每天离不开网络、离不开手机时,我们的大脑是否也被改变了?科学家认为,对网络科技的深度依赖,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这在阅读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对书籍的深阅读与在网页上那种为了获取信息而进行的浅阅读是不一样的。美国技术专家尼古拉斯?卡尔在网络也有黑暗一面一书中写道:“过去几年中,我一直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觉得某些人或某些东西正在改变我的大脑,我目前的思考方式与过去

13、相比已经截然不同,当我阅读时,能最为强烈地感觉到这一点。持久地阅读一本书或一篇长文,曾经易如反掌,我曾耗费数个小时徜徉在长长的文字里,我的大脑能够抓住叙述的演进或论点的转折,从而进行思考。但如今不再如此,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我的注意力就开始漂移了,我感觉我一直在试图将自己任性的大脑拽回到书本。”对书籍的深阅读需要耐心,而数字阅读堪称“耐心杀手”。以微博为例,浏览一个微博页面只要几分钟,眼睛在每条微博上停留的时间只有几秒。不断地扫视、浏览、搜寻感兴趣的关键词、点击阅读这个过程因为信息的丰富、多样而足够刺激,但显然不足以锻炼耐心。一本优秀的图书通常是有内在的逻辑框架的,只有进入这一逻辑框架,才能说是阅

14、读。而网络内容特别是微博这样的社交媒体每一条都互不关联,跳跃性的阅读当然谈不上逻辑了。互联网在给人们提供信息盛宴的同时,也使我们的思维“碎片化”。数字时代,人类的大脑结构也被改变了。由于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已经渗入到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触摸屏情有独钟。一些人因为在智能手机上面频繁敲敲打打而被戏称为“拇指族”。但是,就是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重复运动却在不断塑造着人们的大脑。在一项实验中,瑞士苏黎世大学神经科学家邀请37位手机重度用户参与实验,其中26人用智能触屏手机,11人用普通按键手机。他们将电极连接在这些参与者头部,测试他们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在使用手机时,大脑皮层的反应。科学家记录下这些参与者10天

15、的活动。结果显示,大脑皮层中拇指控制相关区域活跃度更高的是用触屏手机的人,而使用按键手机的则没有明显变化。使用触屏手机的次数越多,大脑皮层相应区域更加活跃。在数字时代长大的“数字原住民”,因长时间用拇指上网和操控智能手机,从而改变了大脑形成神经通路的方式。数字时代,人们更加善于利用社交网络与人交往,但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却越来越弱。多动症、自闭症、抑郁症、躁动症和多任务癖好等现代疾病,与过度上网和玩视频游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试题】联系上下文,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1)对书籍的深阅读需要耐心,而数字阅读勘称“耐心杀手”。 (2)但是,就是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重复运动却在不断塑造着

16、人们的大脑。3.(2015天门中考)昆虫般大小的机器人 一部分研制机器人的专家认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机器人的大小,未来机器人的大小应该和昆虫相仿。大型机器人需要沉重昂贵的发动机和大量的动力消耗,需要接合的手臂和数千米的连线。控制所有这些硬件又需要数平方英寸的微晶片。而如果机器人的这些部件组装起来只有昆虫那样大小,那么它的造价不但会便宜得多,它所能从事的工作也会给人类生存带来很大影响。一般说来,目前机器人所能做的工作都可由相应的机器来取代。与工厂中固定的有强大动力的机器相比,许多工作由机器人来做不如留给相应的机器去做。但是小机器人所能做的工作却不是机器所能完成的,这正如微型飞机比大型飞机更

17、适合用来观测农场作物的生长情况以及控制自动灌溉和施肥系统一样。比如只有微型机器人,才能沿着患者的血管,进入变窄了的冠状动脉去排除血管壁上沉淀的胆固醇,从而解除病人的危险。当然,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说法未免言过其实。不过研究人员确已成功设计出一种能进入煤气或自来水管道去修补裂缝或漏洞的微型机器人。这种机器人进入管道之后,可用自己的身体测量经过地方的电导,一旦测不到这种电导,就表明那里存在着裂缝或漏洞。于是该机器人便作出“自我牺牲”,用自己的身体来把裂缝或漏洞堵上。如果许多这样的微型机器人通力合作,其功用更是一般机械所无法比拟的了。比如说战场上可使用微型机器人兵士。这些“兵士”可轻易地偷偷爬过或

18、飞过战场,而不被敌方的雷达系统发现,因为它们体积微小,且可超低空飞行(乘微型火箭)。一旦越过敌人的防线,它们便可成为摧毁敌方设施的生力军,就像毁掉农作物的蝗虫一样。 这种昆虫般大小的机器人目前已不再是科幻小说里的主人公。当然要它们在现实生活中出现,还需克服一系列技术上的障碍。其中主要是如何把现在机器人所用的齿轮、杠杆、曲柄、弹簧和其它机械部件缩小到比头发丝还细的程度,同时把传感器、电动机、控制计算机及其他系统装配到一块微晶片上。当然目前制作微型动力部件的技术还处于刚刚研制阶段。1988年初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个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制造出了只有1/5毫米长的带连接部件的曲柄和齿轮。这种齿轮的轮只有红细胞一般大小。新泽西州美国电报电话公司贝尔实验室的专家们已经研制出了比蚂蚱颚还要小的钳子。该实验室还研制出了只有半毫米大小每分钟24000转的气功涡轮机,其转速比许多喷气式飞机的发动机还要快。机器人微型化的另一个问题是动力问题。为微型机器人提供动力的装置要比电池小非常多才行。不过,微型发动机的研制工作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微型机器人的大量生产恐怕还不是近年之内能办到的事情。然而,一旦这种机器人能 批量生产出来,它们在科研和生产中所起的作用将是无法估量的。【试题】简要说明第段加点文字的语言特点。1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