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水务监控系统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46156767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01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XX水务监控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XX水务监控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XX水务监控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资源描述:

《XX水务监控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水务监控系统(3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xx 市重点河道(堤防)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单位:广州洪森科技有限公司设计日期:目录一、概述3二、技术方案42.1 前端设备42.2 传输设备122.3 监控中心162.4 客户端17三、系统配置183.1 设备产品参数183.2 设备清单一览表30四、配套工程324.1 防雷设计324.2 运行安全设计344.3 数据安全设计35一、概述重点河道(堤防)视频监控系统是整个工程项目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原则,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 视频监控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音频技术和三防指挥管理技术, 实现对中山市及各镇区重点河道的远程视频监控。重点河道

2、(堤防)视频监控系统按照标准的前端设备、 传输设备、监控中心和客户端四个部分进行建设, 在中山市各镇区新建 232 个覆盖各重点河道及水利工程的视频监测点(其中有 65 个监控点的建设在中顺大围工程调度系统进行建设) 。系统建成后即可实现在中山市水务局三防监控中心对全市各重点河道、 堤防工程监控系统工程中的矩阵进行控制 (包括通过矩阵对云台进行控制 ),将所需的图像切换到传输通道上,经广域网通道传输到三防监控中心进行展示, 中山市的三防部门在三防监控中心即可实现对全市重点河道、 堤防和水利防洪工程进行实时监控。 在搭好中山视频监控系统骨架的基础上, 可按照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预留其他重点水利工

3、程的监视设备接入接口,未来实现中山市水务一体化视频监控。水利工程视频监控系统是包括了监控技术、 通讯技术、音视频技术和三防指挥技术的一套综合性业务应用系统, 不论规模大小, 从系统功能构成的主体类型上主要由采集 /接入、传输 /交互、控制 /管理和交互 /显示四个功能单元组成,分别完成采集 /接入、传输 /交换、控制/管理、交互 /显示四大类功能。如图 1.1 所示:图 1.1 视频监控系统功能单元结构图本系统则分别按照前端设备、传输设备、监控中心、客户端四个部分进行对应四大类功能建设。二、技术方案2.1 前端设备前端设备对应视频监控系统的视频监控点和视频监控分中心(交换传输点),即视频监控系

4、统的信息采集和接入功能单元,主要完成对监控点现场连续画面(也可以包含声音)的采集、编码,通过网络传输到管理平台, 同时接收管理平台下达的控制指令并加以执行。前端设备通过传输网络经交换传输点与市水务局的监控中心连接,各镇区及重点工程管理单位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成立分控中心进行接入,前端采集的视频一般通过网络往交换传输点汇聚各监控点的数据及音视频编码。对于部分有防盗、防破坏需求的监控点,则还需要安装入侵探测、防盗报警装置。为了后期维护方便和节省投资, 视频监控点将根据部署的实际情况采用新建监测点、 接入已有的监控点和整合现有监控设备三种方式进行部署,需要部署大约232 个监控点(其中有65 个监控点的

5、建设在中顺大围工程调度系统进行建设,本项目考虑167 个监控点的建设)。视频交换传输点设在各镇区以及工程管理单位,根据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需要对设备进行配套升级,共需设立33 个(其中有 5 个视频交换传输点的建设在中顺大围工程调度系统进行建设,本项目考虑28 个监控点的建设)。每个配备 iDCN 、交换机、Ups 电源等设备一套。各视频监控点采集的数据采用交换中心点本地存储,数据保存为15 天,水利局监控中心调用的原则,同时在监控中心实现重点数据的备份存储。1、系统设备配置每套前端设备由安装在各监控区域的网络摄像机、 镜头、防护罩、支架、光纤链路等组成,主要包括球形网络摄像机、高清网络枪形摄像

6、机,音视频解码设备及相关辅助设备(如配电、防雷设备) 。摄像机负责图像和数据的采集及信号处理, 监控点设立各河道水文站以及水利工程信息采集点附近以便于设备的的管理, 其中本次拟建 167 个点。在前端监控点采用数字监控方式, 可灵活选用球形网络摄像机或高清网络枪形摄像机的模式。 在各镇区水利所及水闸就近部署 1 台网络交换机连接附近的网络摄像机, 将光收发器部署在前端通过光纤与后端交换机连接。 前端摄像机装采集到的图像信号数字化并传输到 IP 网络,就近传输到分存储中心进行图像存储。为保证图像的清晰度,采用 H.264 编码、 2Mbps 码流,实现 D1(720576)分辨率的图像,部分关键

7、点位采用高清 1080P(1920*1080,30 帧)清晰度 ,提高重点区域视频分辨率,方便水域的全景监控。前端设备应考虑具备抗风、 抗震、防雨、防雷电、防尘、防盐雾、防腐蚀、防变形、防人为等因素。2、监控采集点布设原则视频监控采集点的布设原则: 能监视中山市的重点河道及重要堤防、水利工程全貌和绝大部分的高点、危险堤段、易发事故点,能监视现场的防汛防风防旱形势及灾情险情,方便前端设备施工和管理,运行安全及能反映所需特征的地点; 水库点至少能监视全貌和绝大部分的高点、坝前水位情况、 溢洪道及坝体概况。在监测点选址中需要遵循方便取电、方便管理、 分布均衡三个原则,全面地考虑视频采集设备、观测对象

8、、 现场供电条件以及现场环境的影响,力求所选择的视频采集点能够观察整体环境的同时也能够监视到重点观测目标。 具体如下:( 1)水库一般情况中小型水库安装 3 个监控点,分别安装在坝上游、 坝下游和溢洪道设施周围,对水库坝上游、坝下游情况进行全范围监视。坝上游的监控点可以安装在坝上游左岸或右岸, 摄像机镜头以左上方或右上方的角度对上游坝坡、库水位、溢洪道进口进行监控;坝下游的监控点可以安装在坝下游左岸或右岸, 摄像机镜头通过右下方或左下方的角度对下游坝坡、 溢洪道出口、发电尾水口及下游河水情况进行监控。大型水库溢洪道设施的监控点, 可以在溢洪道周围适当位置安装一台固定高清网络枪形摄像机对溢洪道设

9、施进行全景监控。 因水库都为大中型规模,摄像机监控面都比较宽,基本无法将坝坡、库水位、溢洪道监控等情况完整的显示在一个画面上, 所以大中型水库的视频采集设备基本选用室外高速球型网络摄像机进行视频采集, 可以多方位、多角度对水库上下游情况进行实时图像监控。 对一些规模较小的水库,坝基长度较短, 通过安装摄像机能满足监控要求,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可以灵活地选择安装固定网络摄像机进行监控。( 2)堤围及河道根据堤围、河道的实际需要来决定视频采集设备的安装个数,安装个数一般在510 个。堤围、河道监控点可以安装于泄水闸旁边以及控制断面的周围,确定每个监控点都能监视到堤顶、堤内外坡、堤内外水情、控制性工程、

10、河面情况等。堤围的视频采集设备基本选用室外网络高速球型摄像机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实时图像监控, 同时增加 1080P 高清网络枪形摄像机做为全景监控。 堤围河道视频监控摄像机布设考虑到对岸观察和两岸共享原则, 按照每公里一个监控点的原则建设,其中部分监控点与水闸监控点共用。( 3)水闸水闸工程一般布设 1 个监控点,监控点可以安装在水闸上游河道岸上,要求对闸门启闭情况、闸上游河水情况进行监控,或者可以安装在水闸上,对水闸上下游河水情况进行监控。 视频采集设备选用室外高速球型摄像机进行多方位、 多角度实时图像监控。 对一些规模较小的水闸,通过安装摄像机能满足监控要求, 同时在关键位置可以灵活性的选

11、择安装高清网络枪形摄像机进行监控, 高保真的还原现场实际状况。如上所示,结合本系统远程视频监控范围覆盖全市各重点堤围、河道视频交换传输点、 水库站以及内河监控, 并保留新增工程监控点接口。监控布局图如下:图 1.3 河道堤防监控布局图表 1.1 新增堤防(河道)视频监控点明细表起点终点光纤长监控分布交 换 传新增监度(KM)输点控点数小榄水道 1 个、东海水道 1 个、莺二埒西泵哥咀水文站 1 个、五乡联围及二埒东 凤 水莺哥咀1.85西水闸 1 个、二埒西险段 1 个,以5站利所上监控均可就近监控五乡联围范围。鸡鸦水道及五乡联围 1 个,大坳、大坳闸和泰水闸3.5二埒东、四埒东、和泰等 4

12、个水闸二 埒 东5各部署 1 个,以上监控点均可就近泵站监控鸡鸦水道和五乡联围。鸡鸦水道的两个河道交汇点部署各 1 个、黄圃镇大坝头、下坝头、大坝头水下沙角水2.5上沙角、中沙角、下沙角 5 个水闸下 坝 头8闸闸各 1 个,下坝头水文站部署1个, 水闸以上监控点均可就近监控鸡鸦水道和马新围。文明围单独部署 1 个、穗西险段部南 头 水南头水闸穗西水闸1.8署 1 个以及南头水闸、穗西水闸、5利所南头水文站 3 个工程各部署1 个。西侧围险段部署 1 个,孖口、新涌孖口水闸下深滘水7口、二滘口等 7 宗水闸工程各部署新 涌 口8闸1 个,以上监控点均可就近监控鸡水闸鸦水道和民三联围。汲水险段部

13、署和鲤鱼嘴险段各1个,及汲水、深 滘、低沙、大 滘、汲水水闸鲤鱼嘴水8.5鲤鱼嘴等 5 个水闸各部署 1 个,低低 沙 泵10闸沙泵站和深 滘泵站各部署 1 个,以站上监控点均可就近监控桂州水道、文明围。5 个河流交汇点各部署 1 个,布刀等 22 坐水闸工程各部署 1 个,乌白 鲤 水布刀水闸三宝水利28沙、高平和三宝 3 座水文站各部署闸 和 田30枢纽1 个,以上监控点均可就近监控黄基 沙 水沙沥水道、洪奇沥水道、民三联围闸堤防和多宗险段。5 座水闸工程各 1 座,河流交汇处火 炬 区洋关泵站同兴水闸3.6部署 1 个,以上监控点均可就近监6水利所控张家边联围、横门水道、民三联涌口门水南

14、朗13闸麻子涌水马角水闸6闸大涌口水马角水闸11闸东河水闸滨涌水闸已建滨涌水闸裕安水闸已建裕安水闸石龙水闸已建西河全禄水闸已建全禄海洲水闸已建合计86.75围涌口门水闸部署 1 个,丰埠湖联围上部署 6 个、涌口门上涌部署 2 个,南 朗 水涌口门下涌部署2 个,其中 3 个监利所控点可就近监控横门北支和防潮海堤。麻子涌 5 个水闸各部署 1 个,定溪神 湾 水泵站部署 1 个,以上监控点均可就利所近监控磨刀门水道和神湾联围中珠排洪渠部署3 个,灯笼、联石湾、大涌口 3 个水闸各部署1 个,中 珠 排大尖泵站部署1 个,出海口防潮重洪 渠 工点监控段部署4 个,以上监控点均程 管 理可就近监控

15、磨刀门水道和中珠联处围中顺大围东干堤及小榄水道、 沿堤铺 锦 水险段及工程闸中顺大围东干堤及小榄水道、 沿堤东 升 水险段及工程利所中顺大围东干堤及小榄水道、 东海小 榄 水水道、沿堤险段及工程利所中顺大围西干堤及磨刀门水道、 沿西 河 水堤险段及工程闸中顺大围西干堤及磨刀门水道、 古拱 北 水镇水道、沿堤险段及工程闸11611128131418170表 1.2新增水库视频监控点明细表编号水库名称规模位置监控点数量交换传输点1长江水库中型东区长江3水库管理处2铁炉山水库小( 1)型坦洲镇沾涌3水库管理所3马坑水库小( 1)型三乡镇白石3水库管理所4大泉水库小( 1)型南朗镇豪冲3水库管理所5岭

16、蜞塘水库小( 1)型板芙镇深湾3水库管理所6长坑三级水库小( 1)型五桂山3水库管理所7马岭水库小( 1)型南区马岭3水库管理所8石榴坑水库小( 1)型五桂山镇长命水 3水库管理所9金钟水库小( 1)型东区槎桥3水库管理所10古鹤水库小( 1)型三乡镇古鹤3水库管理所11龙潭水库小( 1)型三乡镇南龙3水库管理所12田心水库小( 1)型三乡镇桂南3水库管理所13石寨小( 1)型五桂山3水库管理所14船底窝上小( 1)型五桂山3水库管理所15船底窝下小( 1)型五桂山3水库管理所16利石小( 1)型五桂山3水库管理所17田竂小( 1)型五桂山3水库管理所合计51内河涌监控方面, 在尽量与河道堤防

17、的监控共用基础上进行添加,其中黄圃南头、东凤阜沙、三角民众、火炬区港口等内河涌片区每片区各配置2 个监控点,坦洲三乡内河涌片区设置3 个监控点,共计 11 个视频监控点。内河涌的监控前端就近接入河道堤防的交换传输点。根据工程的大概分布情况以及参考 广东省水利工程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本系统设定每个水库站安装 3 个监控点,监控的堤防段和河道设置有 5 个监控点,布设时尽量考虑水闸的监控可以兼顾河道堤防。总计新增河道堤防监控点 170 个,其中中顺大围工程调度系统安装的水闸监控点有 65 个只需要把监控数据接入本系统即可,所以本项目新增河道堤防监控点 105 个,按照就近分组接入的原则, 共计 1

18、6 个视频交换传输点,本项目建设 12 个河道堤防视频交换传输点;设置水库站监控点 51 个,交换传输点 17 个;设置内河涌监控点 11 个,就近接入河道堤防或者水库的交换传输点。综上所述,本项目所需建设的视频监控前端设备共计监控点167个,视频交换传输点 28 个,其中每个交换传输点选择 1 个关键位置部署 1 个 1080P 高清网络摄像机,其余 139 个监控点每个点配置 1个 FULL D1 网络高速球型摄像机。每个点均需配置防雷设备、供电照明设备、光纤收发器一对以及其他辅材一套。 每个交换传输点配置iDCN 设备 1 套,交换机 1 台,专用机柜一个, ups 电源一套,光纤收发器

19、一台,机柜一个以及其他网络传输设备等。2.2 传输设备传输设备对应于功能结构的传输 /交换单元( TSU)及监控系统传输网络,主要包括接入设备、传输线路、交换设备、以及传输骨干网设备等。传输网络根据传输的要求和环境, 可以是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的形式,但需要支持 TCP/IP 通信协议簇,负责将视频信号传输到监控中心机房的主控设备。 根据建设需要本系统的组网方式采用分布式组网,即前端设备在现场只需监控不用配置管理, 管理工作由中山市三防会商中心的监控平台完成, 实现远程监控。 各镇区或水利工程管理部门监控分中心可以通过市三防监控中心的授权而进行独立的控制。根据本系统的设计要求, 本系统组网方式基

20、本上采用集中组网,由市水务局经交换传输点连接监控前端设备, 市属各水利管理部门也可以通过申请建立本地监控分中心与监测点前端设备连接。传输网络根据分布的环节,又分为前端接入网、传输骨干网、中心交换网三部分。本模块应遵循全省水利信息网络及全市信息网络的建设规划要求, 在三防指挥系统的网络系统部分进行统一规划、 统一建设。1、前端接入网前端接入网分布于前端设备(采集节点)与水利工程(本地管理节点)或各级监控中心(区域管理节点)之间,用于将监控前端设备进行网络接入,就近连到镇区、水利工程管理部门(视频交换传输点)的传输网络。前端接入网主要完成视频监控图像采集与现场监控的接入,是本次视频监视系统传输设备

21、的主要增加部分。在具体施工时可以根据网络实际分布情况因地制宜,通过接入中山已经覆盖全市的“村村通”骨干信道,根据现场环境选择相应的接入方式。前端摄像头采用“FTTx+ LAN ”的方式就近连接水利所或水闸 (视频交换传输点)。在具体施工中, 可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 采用光纤通信、 GPRS、微波通信,作为视频监控点和交换传输点的信息传送通道。视频监控点至监控分中心或视频交换传输点采用光纤和无线接入等方式实现通信 , 主要采用光纤通信,其中河流、水库监控点自建光纤线路,根据表 1.1 的估算大概为河流堤防监控需建光纤通道 86.75 公里,水库按照每个点 2 公里计算,共 100 公里,内河涌监

22、控则就近接入各中心交换传输点,大约每个点 2 公里,共 22 公里。目前中山市已经实现了了“村村通” 网络互联,按照项目的经费限制和考虑项目以后的运行维护管理, 所有监控点与中心交换传输点的连接采取租用 100M 光纤线路的方式, 共 167 个点,每个点通过以太网等各种方式就近接入光纤主干道, 本项目建设周期预计为两年, 其中第二年开始项目试运行。所以本项目考虑一年的光纤租用。具体实现如图 2.4 所示:图 4.4 信息采集网络结构图2、传输骨干网传输骨干网是中山市三防指挥系统数据传输与交换的平台, 负责从各交换传输点将已经解码成数字化的音视频信息传输到中山市水务局三防指挥调度中心。 传输骨

23、干网分布于市水务局与上级单位、 相关部门之间以及市水务局与各镇区、 市属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之间, 以保障从监控中心到上级监控中心、 相关单位、下属各水利管理部门的监控分中心的通信线路和带宽资源。传输骨干网的建设基于三防指挥系统一期的成果, 主要包括带宽及设备的扩充以保护已有投资为原则, 具体根据本期音视频信息传输的需要而定,每路视频图像按照不少于 4MB (实时流 2M,存储流2M)带宽计算,对于高清至少保证 8M (实时流 4M,存储流 4M)带宽。利用中山水务局原有的VPN 专用网链路,开辟新的视频监控系统通信专网, 以中山水务三防监控中心为中心节点,连接辖区各个镇区监控分中心或视频交换传输

24、点,为数据、视频业务提供网络传输通道,实现监控分中心(视频交换传输点)与三防监控中心互联的高带宽网络。如图 2.5 所示:图 2.5 核心层网络图中心交换传输点与监控中心的连接采取租用光纤专线的方式,共33 个点,本项目建设周期预计为两年, 本项目考虑一年的光纤租用。3、中心交换网中心交换网是指市水务局监控中心内部的局域网络,主要是负责监控中心内部连接、 传输骨干网传过来数据的接收、以及管理平台和客户端的连接。使得用户终端、管理平台设备通过网络连接,并通过关口设备与传输骨干网相衔接。中山市水务局已租有光缆(1000M)至运营商通信机房,因此,核心层利用原有链路资源, 在核心交换机与接入交换间配

25、置光纤模块进行转发。只需针对视频监控系统配置专用交换网络传输视频图像,配置一台核心交换机配置光纤与以太网接口模块,通过光纤模块与各水闸与水利所配置的接入交换机相连。本部分的建设可以在基础设施里进行。2.3 监控中心1、管理中心服务器包括视频管理控制服务器 (iDCN) ,视频管理服务器是用于集中认证、注册、配置、控制、报警转发控制的专用信令服务器,可以实现完善的视频编解码设备网络管理功能, 支持多台信令管理服务器相互协同工作组建多级多域的管理平台。方案配置 1 台视频管理控制服务器 (iDCN) 负责视频监控图像的调度与监控,配置 1 台(包括:存储 转发 解码上墙)服务器负责视频监控存储录像

26、的调看与存储、多用户点播与单、组播转换、解码上墙等。系统平台需要兼容现已建中顺大围管理处监控平台, 做到以市三防指挥中心为一级平台监控、调度与管理全市所有联围、河道、水库监控图像。中顺大围作为下级管理中心平台, 管理与维护中顺大围监控图像,有权限调用上级图像,但无权管理上级图像。与市三防指挥中心形成上下级关系统一管理与维护所有监控图像。2、存储系统支持前端与后台多种存储方式,可以基于 iSCSI 标准的 IP SAN 技术和强大的数据管理服务器构建完善的网络存储系统。 系统支持监控图像前端进行本地 NVR 存储和本地 SD 卡缓存,同时可进行存储备份。在 28 个传输交换点上各部署1 台 NV

27、R ,形成以分散存储、集中管理的模式。在三防水利监控中心再部署一台 iDCN 备份存储设备,通过存储管理服务器将重要图像备份到后台存储中, 将关键图像的数据安全做到双保险。堤防存储系统的设计时前端监控以 D1 格式清晰度来进行存储 15 天,全天 24 小时的进行存储,以 D1 的分辨率 2048Kbps 码流可以计算得知,单路 2048Kbps 码流存储存储 1 天所需要的空间为 23GB,单路存储 15 天所需要的存储空间为 348GB。高清 1080P 采用 4Mbps 存储。针对传输交换点的 iDCN 硬盘配置,前端摄像机数量 11 个以内,配置 2 块 2TB 硬盘, 1115 个摄

28、像机配置 3 块 2TB 硬盘, 16 20 个摄像机配置 4 块 2TB 硬盘,对于三保水利枢纽 30 个点,需配置 6 块 2TB 硬盘。 11 个堤防,存储共配置 28 块硬盘。针对 17 个水库 iDCN 进行存储同样 D1 以分辨率 2048Kbps、1080P 以 4096Kbps 进行存储,每个水库只需 1 块 2TB 硬盘,共配置 2TB 硬盘 17 块。2.4 客户端客户端分为中山市三防指挥中心和水政监察大队监控中心两个部分分别进行。其中三防指挥中心的客户端由两台 iDCN 和 2 个 PC 客户端组成,提供友好方便的人机界面, 为监控中心操作用户提供包括实时视频监控、 历史

29、录像检索回放以及云台控制、 接警以及电视墙输出控制等功能, 并集成了基本的电子地图功能方便用户操作。 客户端采用 C/S 模式。水政监察大队监控中心配合视频监控系统的实际需要将配置两台等离子视频监控显示屏和台客户机, 为中山市水政监察大队提供视频监控系统的实时数据。除了三防指挥中心、 水政监察大队监控中心以外, 中山市水利系统的各镇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只要有相关的接入权限都可以申请控制权限,由于客户端采用 C/S 模式,客户端就可以访问与控制监控图像与前端摄像头。水政监察大队监控中心配备两台 65 寸等离子电视和两台 PC 客户机,其功能参数与三防指挥中心类似, 在水政监察大队配置两台解码器用

30、于连接等离子电视以方便将图像上传到监控中心大屏中。图 4.6 监控系统结构图三、系统配置3.1 设备产品参数1、总体功能要求所有平台管理模块具有自愈能力,当意外掉电、网络故障等问题修复后,服务器自动回复到故障发生前的状态继续运行;平台管理软件支持配置的保存和恢复,具有快速故障恢复能力;平台各管理服务器支持向NTP 服务器进行时钟同步的功能,管理服务器可以支持配置不少于三个NTP 时钟源;应支持双 IP 地址配置,同时向两个子网的设备提供管理、服务功能;应支持双机热备功能。2、视频管理平台模块( 1)系统管理处理认证、控制、配置、注册等信令信息,不进行图像的集中处理,当服务器故障时,不影响视频流

31、的存储和监视。采用国际标准 IP 传输协议和 SIP 信令协议,可为今后开发多种业务用服务器提供通用接口。支持记录所有功能操作、异常情况的日志,并提供多种检索、查询方案。支持对各管理服务器、存储、编解码器的统一管理应能够主动检测各个设备工作状态 ,当发现异常情况时,按事先设定的事件处理办法自动处理。支持设备故障恢复功能: 编码器掉电或重启时设备自动上线、 业务自动恢复 ;存储设备上线后能继续存储;中心服务器掉电或重启后设备自动恢复、业务自动恢复。支持编码器、解码器的管理配置功能,能够支持批量增加、批量升级、批量配置、基于通道的模板配置等功能, 并支持配置自动同步。编码器和摄像头具有显示名,显示

32、名支持中文。支持电视墙的管理功能,可以向电视墙资源增加或删除监视器 , 可修改监视器在电视墙布局中的位置和大小。应支持设置前端编码设备 OSD 功能,可设置中英文, OSD 显示位置可调,应支持设置两组 OSD 文字,两组 OSD 文字可交替显示,交替显示周期时间可调。( 2)用户权限管理支持用户配置、用户登录、认证、管理等各种管理功能;支持角色管理,包括对角色的分级、 分设备、分功能、分资源组、报警接收处理等权限的管理,最多可支持 63 级角色权限;支持基于角色的用户权限管理。 用户按角色分配权限, 一个用户可以拥有一个或多个角色,用户自动继承所拥有角色的权限;支持对用户的跨域设备调用、控制

33、权限的管理;支持对用户的信息管理,可编辑用户信息;可查询所有用户的权限、状态、操作的历史记录;支持用户的多点登录;支持组织结构功能, 实现对摄像机的分区和共享管理,可最大实现 7 级组织。( 3)实时视频播放视频流支持 H.264 、MEPG2 、MPGE4 、MJPEG 等多种编解码标准。图像质量最高支持处理 1080P 全高清。实时视频传输应支持单播、组播两种方式,组播方式下从编码器通过网络直接传送给客户端和解码器,无需经过服务器转发。视频管理服务器故障或网络中断情况下,正在进行的实时视频播放可以不受影响。系统应支持实时视频播放时对前端编码设备主流和辅流的自主选择,以适应不同的网络环境。支

34、持轮切功能。 可支持在监视器间及客户端多窗格启动轮切。支持对每个摄像机单独配置切换时间,每个摄像机的切换时间可不同。可支持轮切的手动开始、停止、暂停、暂停后前翻、暂停后后翻、恢复功能。支持摄像机不在线情况下启动轮切,轮切资源组中某几个摄像头的状态不影响轮切的正常进行。应支持电视墙监视器轮切计划的制定,查询功能。云台控制支持完善的云台控制功能,支持鼠标直接控制云台。支持预置位功能。支持预置位的调用及基于预置位的云台巡航。支持 PELCO-D 、PELCO-P 、ALEC 、VISCA 、ALEC_PELCO-D 、ALEC_PELCO-P、MINKING_PELCO-D、MINKING_PELC

35、O-P等多种云台协议。支持云台控制权管理功能。高优先级用户可抢占低优先级用户的云台控制权限。支持云台控制权限自动释放,自动释放时间可设置。支持云台控制锁定功能。用户可锁定云台控制权,锁定后其它用户不可抢占其权限。支持巡航功能,巡航线路可配置。巡航中,每个预置位停留时间可单独配置不同时间。支持巡航计划功能,一个巡航计划可配置多个巡航线路。巡航计划可按天、按周等不同时间周期配置。支持云台看守位功能,可在预置位中任意设置一个看守位,云台长时间不操作后自动回看守位,时间取值可设置。摄像机重新上线或巡航停止后自动回看守位。报警管理和联动支持设备故障报警和恢复报警,包括温度告警、风扇故障告警、视频丢失告警

36、、运动检测告警、开关量告警、存储满告警、存储读写失败告警、设备上线告警、设备下线告警等。支持多种报警的接收、处理、发送和确认功能。支持设置移动侦测报警的侦测区域、报警灵敏度。支持自定义开关量报警信息。支持报警联动功能,一路报警可支持不少于 16 个联动动作,联动策略可配置。支持报警联动到开关量输出、联动到监视器及客户端的视频播放、联动预置位、联动存储及报警摄像头在地图的显示。支持告警布撤防功能,能够实现基于周期的布防计划。支持对单个报警源的布撤防。可以与专业报警管理系统软件实现集成,当发生报警时,通过软件联动实现图像切换、报警存储等。平台联网支持基于 SIP 协议实现多级平台联网, 平台层级不

37、少于 7 级,上级平台可管理不少于 128 个下级平台。支持跨平台实时视频播放、 云台控制、录像检索、回放功能。客户端功能支持全屏、多种模式的多分屏,可实现1/4/6/8/9/10/13/16/17/25分屏。支持对单屏和所有分屏的播放、停止、抓拍、本地录像、中心录像、录像下载等功能。支持所有分屏的批量操作。支持多种格式图片抓拍、本地录像、录像下载路径的自由配置。支持多分屏模式下,实时视频、录像回放和电子地图画面的混排。支持实时视频和录像回放时画面的手动和自动抓拍,自动抓拍频率可调。客户端支持在私网下的NAT 穿越。客户端支持非正常断线恢复后和平台故障恢复后原客户端业务的一键式场景恢复。支持单

38、 PC 机多客户端登录。客户端应支持显示图像质量情况,包括播放图像的码流、编码格式和丢包率等。系统客户端 Logo 可根据客户需要用户化, Logo 、厂商标记可替换。软件规格要求平台单系统管理能力如下:表 4.3平台系统管理能力设备管理管理摄像机 5000 台管理前端编码设备 2000 台管理解码设备 1000 台用户管理最大用户数3000并发在线用户数300系统规格服务器操作系统Linux客户端操作系统Windows3、存储管理平台模块存储设备管理支持对分布部署的IPSAN 存储设备实现统一配置管理。支持对 IPSAN 存储设备进行认证、注册、配置管理和实时存储状态检测。历史录像管理应能够

39、对存储录像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当服务器故障或网络中断时,不应影响当前正在进行的视频录像存储。应支持监控点的存储计划制定、修改、删除;应支持录像资源的巡检,监测前端设备是否按存储计划进行存储;支持标准 iSCSI 协议的块直存,前端网络摄像机能够直接输出符合 iSCSI 协议标准的存储流,以数据块方式而不是文件的方式存储到 IPSAN 盘阵上。支持计划存储、手动存储、报警存储多种存储方式。报警存储应支持报警前至少 5S 的视频缓存功能,报警后录像时间可调。存储管理应支持单台摄像机存储资源的平滑扩容。支持摄像机的存储空间可扩展。支持主辅流自主适配功能:存储流可以根据网络带宽和存储容量情况,自主选择引

40、用主流还是辅流。录像检索回放应支持基于摄像头、时间段、报警的检索录像数据。支持检索和回放精确到秒。支持即时回放功能,播放实况图像时,可以直接暂停、后退切换回放。支持多路回放,可以选择多个摄像机的历史图像, 同步回放。支持书签功能,可在视频录像中加入书签。支持游标检索回放功能。支持多倍速前进,可支持 0.25 、0.5、 1、2、4、8、16 倍速前进支持多倍速后退,可支持1、 2、4、8、16 倍速后退支持单帧播放,便于检查图像细节。支持进度条拖拽跳转播放,回放操作更简洁。支持将录像下载到本地。表 4.4 软件规格要求IPSAN设备管理IPSAN管理规格最大管理 IP SAN 存储设备储量 1

41、28 台性能规格并发摄像机存储路数4096并发点播回放64 路系统规格服务器操作系统Linux4、媒体转发平台模块功能要求支持单播流的复制分发支持组播转单播,并复制分发支持跨不同子网段的视频流转发支持不同服务器的负载均衡。表 4.5 软件规格要求网络特性TCP/IP、UDP、 HTTP、IGMP 、Telnet、 FTP、ICMP 、 ARP、SIP、支持协议RTSP、 iSCSI、SNMP性能规格最大可支持入口视频流的分发256 路,入口媒体流带宽达到128Mbps单路媒体流最大复制输出1024 路,出口媒体流带宽达到512Mbps媒体分发能力千兆网口的速率下,20Mbps 输出码流,平均转

42、发时延小于5ms千兆网口的速率下, 100Mbps 输出码流,平均转发时延小于40ms千兆网口的速率下, 512Mbps 输出码流,平均转发时延小于200ms服务器操作系统Linux6、存储设备要求总体功能要求应采用 iDCN 网络存储方式。设备应可以方便的分布部署在监控中心与各分控中心,并可以通过中心存储管理服务器统一配置管理。单机柜最大支持磁盘数量 16,整个系统最大磁盘数量 80,最大存储容量 160TB 。最大主机连接数 256,并配置所有连接许可。存储设备应具备两个以上GE 网络端口。支持磁盘热插拔及在线更换故障磁盘,支持启动时磁盘顺序加电和磁盘电源短路保护。支持自动邮件告警功能。系

43、统应可配置冗余电源、冗余风扇,支持外接 UPS ,避免电源故障带来的系统异常。客户端图像检索延迟为秒级。IP SAN 存储设备应能被网络管理平台统一管理。应支持硬盘电源短路保护,支持系统启动时硬盘顺序加电,支持磁盘漫游。应支持硬盘热插拔及在线更换故障硬盘。7、网络视频录像机NVR 功能要求一体化 NVR 设备支持 H.264,支持 1080p、 720p、D1、CIF 、QCIF、4CIF 分辨率支持 VGA 、HDMI 等高清输出,提供清晰的画质单台最大支持管理24 路前端(编码器 /IPC)并发输入不小于24 路 D1/输入,同时 8 路 D1 输出最大支持 4 台堆叠,(单机支持 32

44、路 D1,可扩展至128 路D1)支持 1/4/9 画面单机硬盘槽位不少于8 个支持 JOBD、RAID 、1、5 等 RAID 级别,支持 1TB 及以上容量硬盘支持 VGA 、HDMI 高清输出接口,提供清晰的画质支持前面板插拔录像资料可进行查询,操作直观简便通过时间轴进行录像检索,可精确到秒,可回放查询该时刻之前30 秒之前的录像支持 GE 接口 2,支持双网口备份支持协议: TCP、 SNMP、认证证书: CCC、型式检测证书、8、FULLD1 网络高速球型摄像机FULL D1 日夜型网络高速球型摄像机1/3inch Sony CCD 540TVL进口机芯, 18 倍光学变焦支持 IR

45、 Cut,支持彩转黑功能支持 0.5Lux 彩色最低照度, 0.02Lux 黑白最低照度摄像机集成 100M 以太网自适应电口FULL D1 (720*576) 25fps 图像编解码能力支持 H.264 主流和辅流单独设置支持 iSCSI 协议,进行远程网络存储支持多种网络协议:TCP/IP 、RTSP、UDP 、HTTP 、I G M P 、Te l n e t 、I C M P 、?ARP,SIP、SNMP、 FTP、TFTP支持 IP 协议的单播 (Unicast)、组播 (Multicast) 传输方式9、高清 720P 网络摄像机720P HD 枪型日夜高清网络摄像机1/2.7 英

46、寸 CMOS Sensor1/2 秒至 1/10000 秒电子快门速度C/CS 镜头接口支持 IR Cut,支持彩转黑功能支持 0.5Lux 彩色最低照度, 0.25Lux 黑白最低照度支持 POE 供电摄像机集成100M 以太网自适应电口、 SFP 光口,适应各种网络环境接入摄像机可支持通过插卡方式具备内置EPON 网络接口提供镜头 ZOOM /FOCUS 控制接口,方便对镜头进行远程控制提供 mini USB2.0 口720P 30fps/D1 25fps图像编解码能力支持 H.264 主流和辅流单独设置支持云台 /镜头 PTZ 控制支持 iSCSI 协议,进行远程网络存储支持多种网络协议

47、:TCP/IP 、RTSP、UDP 、HTTP 、I G M P 、Te l n e t 、I C M P 、?ARP,SIP、SNMP、 FTP、TFTP支持 IP 协议的单播 (Unicast)、组播 (Multicast) 传输方式10、24 口网络交换机提供至少 24 个 10/100Base-TX 以太网端口、 2 个 1000Base-T与 1000Base-X SFP Combo端口和 2 个 1000Base-X SFP千兆以太网端口交换容量不低于 64Gbps,包转发率不低于 9.6Mpps 支持 IEEE 802.3x 流控(全双工)支持基于端口速率百分比的广播风暴抑制支持

48、 32K MAC 地址支持 IRF2 智能弹性架构支持分布式设备管理,分布式链路聚合支持分布式弹性路由支持基于端口的VLAN (4K 个)支持基于协议的VLAN支持 IGMP Snooping v1/v2/v3,MLD Snooping v1/v2 支持组播 VLAN支持 IGMP V1/V2/V3 、MLDv1/v2、PIM-SM 、PIM-DM 、PIM-SSM 、MSDP10、48 口网络交换机提供至少 48 个 10/100Base-TX 以太网端口, 2 个 1000Base-T与 1000Base-X SFP Combo 端口, 2 个 1000Base-X SFP 千兆以太网端口

49、交换容量不低于 64Gbps,包转发率不低于 13.2Mpps支持 IEEE 802.3x 流控(全双工)支持基于端口速率百分比的广播风暴抑制支持 32K MAC 地址支持 IRF2 智能弹性架构支持分布式设备管理,分布式链路聚合支持分布式弹性路由支持基于端口的VLAN (4K 个)支持基于协议的VLAN支持 IGMP Snooping v1/v2/v3,MLD Snooping v1/v2支持组播 VLAN支 持IGMP V1/V2/V3 、 MLDv1/v2 、 PIM-SM 、 PIM-DM 、PIM-SSM 、 MSDP3.2 设备清单一览表视频监控系统按照前端设备、传输设备、监控中心

50、、客户端,本系统的清单中前端设备为监控点建设工程, 监控中心设备包括监控中心和客户端,网络传输设备不在本清单中列举。表 3.7设备清单序号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位参数配置一、监控点建设工程1球形摄像机139台2高清网络摄28台像机3防护罩28个4立杆支架167个5避雷针167个6CCTV箱167套7网络视频录8台像机8硬盘45块9接入材料167套10交换机27台11交换机1台12机柜28台13Ups 电源28套14光纤167点15光纤28点16电源线16百米16超五类双绞百米线1617视频线5百米1管理控制服1套务器IDCN(存储、2转发、解码2套上墙)服务器3视频控件及1套定制接口4高清视频

51、解台码器5存储硬盘16块6等离子显示4台屏7PC客户端4台8移动工作站2台四、配套工程4.1 防雷设计视频监视系统的户外监测点必须采取防雷保护措施,避免系统遭受雷电的破坏 ,室外设备应处于直击雷防护范围内,并应具备感应雷的防雷装置。具体配置如下:1、摄像机防雷监测点摄像机置于避雷针有效保护范围之内。当摄像机独立架设时,在立杆上安装避雷针,避雷针最好距摄像机3m4m 的距离。示例:在室外摄像机的立杆上(立杆的顶部)安装一支避雷针,接地极采用 50mm 250mm 5mm 镀锌角钢,长度为2.5m,挖土沟深0.5m0.8m,宽度以方便焊接操作为宜,一般为0.2m,然后将接地极打入地下,地极间距为 3m,上端部用 40mm 4mm 镀锌扁钢相焊接,并与云台安装立柱焊接,焊接处进行防锈、防腐处理。由于各点情况不同,须打入多少根接地极须视具体情况而定,地网接地电阻值须小于 4。图 3.7 防雷设计示意图2、线路的防雷沿立杆引上摄像机的电源线和信号线应穿金属管屏蔽。 在设备前的每条线路上加装合适的避雷器,如电源线、视频线、信号线和云台控制线。摄像机的电源一般使用 AC220V 或 DC12V 。摄像机由直流变压器供电的, 单相电源避雷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