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

上传人:ning****hua 文档编号:146139490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96 大小:1.1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资源描述: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9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程标准吉林省胜利高级技工学校课 程 标 准 目 录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课程标准1典型电气控制安装与调试课程标准10PLC控制技术课程标准18PLC应用设计与实践课程标准25机床电气控制课程标准33机电设备概论课程标准43机械基础课程标准49机械加工基础课程标准56机械制图课程标准62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标准70钳工基础实训课程标准76装配钳工课程标准83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维护课程标准90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课程标准课程代码201236课程类型理实一体化课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必修课课程学时100适用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修读学期1、2一、课程定位与思路(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

2、心课程、必修课程。课程的功能在学生学完本课程的前导课程基础上,采用任务教学法,培养学生选择、使用常用低压电器,连接与安装普通车床电气控制电路的初步能力,为后续学习机床电气控制、传感器及应用、PLC控制技术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二)设计思路本课程依据职业能力分析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课程目标;以使学生学会使用常用低压电器,形成连接与安装普通车床电气控制电路的初步能力为主线设计项目课程结构;按照电工电子相关知识与技能形成过程设计学习任务系统;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将教学内容整合、序化为十三个工作任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教学活动。二、课程学习目标主要培养学生电工电子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

3、技能,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一)知识目标1.掌握安全用电基本常识;2.分析简单的交、直流电路的方法;3.理解变压器、电动机、常用低压电器的符号、结构和工作原理;4.了解常见半导体元器件的特性及应用;5.知道常见的电子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二)能力目标 1.能连接一般的直流电路;2.会安装和维护一般照明电路;3.能安装简单的配电线路;4.能独立使用用仪器、仪表和工具并判断电路的工作状态;5.识读简单的电工、电子线路图;6.能识别和检测常用电子元器件;7.能安装和调试基本电子电路。(三)素质目标1.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2.具有良好

4、的职业素养和爱岗敬业意识;3.形成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三、课程内容、要求及过程评价按照专业课程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参考行业企业职业资格标准确定课程内容,最终确定以下13个学习任务:常用工具及仪器仪表的认识、直流电路的分析与测量、常用照明灯具的安装、三相配电线路的安装、认识和使用变压器及电动机、认识和使用常用低压电器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组装可控整流电路、基本放大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振荡电路的安装及调试、三人表决器电路的设计及制作、节日彩灯电路的设计与制作、计数显示电路的设计与制作,并将课程的能力目标转换成典型的工作任务来确定课程学习内容,开展教学活

5、动。表1:学习任务描述序号学习任务知识内容与教学要求技能内容与教学要求素质内容与教学要求学时理论实际1常用工具及仪器仪表的认识1.安全用电及实训室安全制度;2.认识实训室设备;3.常用仪器仪表的选择与使用方法;4.常用电工工具的选择与使用注意事项;5.导线连接的技术要点。1.能按制度进行安全文明生产;2.会使用常用电工工具、仪器仪表;3.能实施常用导线的绝缘剥削、连接及绝缘恢复。1.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2.形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3.具有沟通及团队合作意识;4、形成安全意识。222直流电路的分析与测量1.简单直流电路的组成;2.电路的连接方式;3.电路的几种工作状态;4.电路中的电压、电位和电

6、流的测量方法;5.电阻的种类及识读方法;6.电路中电压与电流关系的分析方法。1.能正确识读电路图;2.能选用仪器、仪表正确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流;3.能正确识读及测量常见电阻元件的电阻值并正确选用电阻;4.会用简单测试的方法判断电阻的好坏。443常用照明灯具的安装1.白炽灯电路的组成;2.直流稳压电源、信号发生器、毫伏表和示波器的使用方法;3.单相交流电的三要素;4.日光灯电路的原理及简单排故。1.能正确安装白炽灯电路;2.能用示波器测量交流电波形;3.能正确安装日光灯电路;4.认识电感、电容元件,并能简单测试好坏。444三相配电线路的安装1.三相负载连接形式的常见画法;2.三相负载的星形连接

7、特性;3.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连接特性;4.三相负载的接法的选择。1.会安装三相配电线路;2.能实施三相负载的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3.能识别三相负载的接法。445认识和使用变压器及电动机1.磁场的基本知识;2.电与磁之间的关系;3.变压器和电动机的基本结构;4.变压器和电动机的工作原理;5.几种常用变压器和电动机的用途、特点;6.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连接方式。1.能说出电磁原理的简单应用;2.能拆装单相变压器;3.能正确识读变压器的铭牌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数据;4.会检测变压器和电动机的绝缘电阻;5.正确拆装单相三相异步电动机。446认识和使用常用低压电器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1.常

8、用低压电器分类、种类、作用;2常用低压电器结构符号.;3.常用低压电器原理;4.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直接起动控制原理;5.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原理。1.能正确认识和使用常用低压电器;2.能正确使用配电板配线安装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3.能正确使用配电板配线安装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447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1.常见二极管的特性、型号命名及检测方法;2.三极管的特性、型号及检测方法;3.晶闸管的特性、种类及应用。1.能识别常见二极管、三极管;2.能检测二极管的正负极及好坏;3.能检测三极管的好坏;4.能判别三极管的管型和管脚。448组装可控整流电路1.单相整流电路组成;2.单相整流电

9、路的电流流程;3.电容滤波原理;4.整流、滤波、稳压的作用;5.焊接要领。1.能搭建单相桥式整流电路;2.会检测电解电容的正负极;3.能正确识别三端稳压器;4.能搭建电容滤波电路;5.电烙铁进行电子元器件的焊接;6.正确使用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等电子仪器。449基本放大电路的安装与调试1.三极管放大电路的组成;2.三极管放大电路的特点、工作特性;3.集成音频小功率放大器的基本结构;4.音频小功率放大器的特点。1.能组装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2.能组装小功率放大器。4410振荡电路的安装及调试1.振荡器的特点;2.RC选频振荡电路的组成;3.用555定时器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的电路及其波形;4.多

10、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1.知道555定时器的各个引脚功能;2.能用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4411三人表决器电路的设计及制作1.数制与码制;2.基本逻辑门电路的逻辑功能及表示方法;3.与非门、或非门、与或非门、异或门的逻辑功能;4.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1.会测试各种逻辑门的输入、输出电平状态;2.能按要求分析,设计制作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4412节日彩灯电路的设计与制作1.基本触发电路的逻辑功能;2.寄存器的分类及特点;3.移位寄存器电路的应用;4.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1.JK触发器的功能测试;2.会应用移位寄存器组成彩灯循环电路。4413计数显示电路的设计与制作1.计数

11、器的作用及组成;2.计数器的逻辑功能;3.集成计数器的功能;4.七段译码原理。1.集成计数器的使用;2.能正确使用七段数码管显示相应的数字。44四、实施建议(一)师资队伍本课程教学对教师的实践和动手能力要求较高,要求教师不但应具有较好的电工与电子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还应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尤其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议配备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有较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经验的“双师型”专任教师进行教学。(二)教材及相关资源1.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材建议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程周主编的少学时教材;2.自编校内教材、一体化教案、挂图、仿真软件及多媒体课程资源;3.电工与电子技术及有关专业图书

12、与期刊等图书资源。4.实物教具、教学模型、工具等。5.其他学习资源(1)本校教学资源管理平台;(2)图书馆及网络。(三)教学组织模式根据本课程的类型和特点,建议本课程按照理实一体化模式组织教学,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融“知识、技能、素质”培养为一体,以提高教与学的效果。具体详见表2:表2:教学组织模式项 目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环境要求将教室装备成“技能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各种示教板,常用实训操作台、电工工具电烙铁,电子元件等。实训厂房配备照明电路安装40套,电动机40台;电工电子实训操作台20套配有配套常用工具、(如钢丝钳、电工刀,试电笔等工具;配备数量充足的安装耗材教学材料要求多媒体课

13、件实训教材、相关技术资料等组织模式讲解、演示、现场教学分组实训教学、情境模拟法、任务驱动法(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小组讨论法、小组学习法,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通过情境模拟法、任务驱动法,创设工作环境,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利用多媒体教学素材和教学课件、网络资源和网络课程、利用数字图书馆、电子期刊、电子书籍,使教学手段多元化,以此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五)教学考核与评价本课程考核以过程考核为重点,以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综合进行课程评定,遵循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原

14、则。1定量考核以百分计,不同的考核内容赋予相应权重;2.定性考核分为A:优秀,B:良好、C:及格、D:不及格四个等级,核算总考核成绩时应将等级转化为相应数量,等级与数量转化表见表3;3.过程性考核是指单元测验、项目测验、学习任务考核等,根据单元、项目或任务的重要性赋予不同的权重值;终结性考核是指本课程完成后的实践考核和理论考试(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具体考核标准见表4。表3:定性考核量化表定性考核等级量化值说明等级名称等级代码优秀A95为保证考核的准确性,将等级量化为定值。良好B85及格C65不及格D60分以下表4:教学考核与评价标准考核性质任务考核考核要点考核方式及类别权重定量定性过程性考核

15、简单直流电路的连接与测量任务方案正确、工具与仪器仪表使用正确、操作过程规范、团结协作体现、出勤情况、5S保持状态。1.实践操作40%0.22.理论问答20%3.学生自评20%4.学生互评20%常用照明灯具的安装2任务方案正确、工单填写正确、操作过程规范、课堂纪律和学习态度、出勤情况、团结协作、设备、人身安全。1.实践操作40%0.22.理论问答20%3.学生自评20%4.学生互评20%常用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常用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识别各种二极管、会使用万用表判别二极管的极性和好坏、操作过程规范、限时完成、出勤情况及工作态度。实践操作60%理论问答40%0.3三人表决器电路的设计及制作设计并画出电

16、路原理图、安装工艺质量、测量各管脚电平准确性、操作过程规范、限时完成。1.实践操作40%2.理论问答20%3.学生自评20%4.学生互评20%0.3终结性考核实践考核三相配电线路安装1.电气原理图设计合理2.各种电器、工具使用正确3.三相负载的连接方法4.安装过程规范,限时完成5.使用设备、人身安全保证实际操作80%电气原理图设计20%0.6理论考核基本定义和基本计算考核直流电路、电磁感应、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定义、定律及应用定律计算。笔试100%0.4考核总成绩核算总成绩=过程性考核60%+终结性考核40%制定人员:刘 超 吉林省工业技师学院 讲 师宋 立 武 吉林省工业技师学

17、院 高级讲师张 溪 鹤 吉林省工业技师学院 高级讲师孙 凯 悦 吉林省工业技师学院 助理讲师程 雪 吉林省工业技师学院 讲 师陈 晓 峰 吉林龙鼎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工 程 师执 笔 人:张溪鹤审核部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实施部门:电气工程系批准部门:教务处典型电气控制安装与调试课程标准课程代码201631课程类型实训课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必修课课程学时120适用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修读学期3、4一、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低压电器元件的拆装与检测的方法,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拆装与检测方法及电工识

18、图企;掌握直接启动与点动控制线路的安装、长动控制线路的安装方法;培养学生具有企业电气控制设备的安装、调试与维护方面的基本职业能力,为今后从事专业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二)设计思路本课程依据职业能力分析和专业培养目标确定课程目标;以典型电气控制线路安装、调试与维修能力为主线设计项目课程结构;按照典型电气控制线路安装、调试与维修能力技能形成过程设计学习任务系统,并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认知规律,将本课程内容整合、序化为11项工作任务;工作过程为导向,按实训课的教学特点和模式要求,设计教学活动。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对低压电器元件进行检测的能力,电气线路的读图能力,典型电

19、气线路的安装、调试能力。(一)知识目标1.知道常用低压电器;2.掌握低压电器元件的拆装与检测的方法;3.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拆装与检测方法;4.了解直接启动与点动控制线路的安装、长动控制线路的安装方法;5.掌握中间继电器控制点长动线路的安装方法。(二)能力目标1.能熟练使用电工工具、电工仪表;2.能识别、选择、使用常用低压电器;3.能安装典型异步电动机控制线路,并能分析、排除一般故障;4.能识读、绘制中等复杂的电气控制系统图;5.会利用网络、图书、专业平台等资源查阅相关资料应用于生产实际。(三)素质目标1.养成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 2.养成乐于思考、敢于实践、做事认真的工作作风;3.养成沟通交

20、流,注重团队合作的习惯;4.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三、课程内容与要求按照专业课程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参考相应行业企业职业资格标准确定课程内容,最终确定11个典型任务开展教学活动。 表1 教学模块描述序号学习任务知识内容与教学要求技能内容与教学要求素质内容与教学要求学时理论实践1常用低压电器知识1.熟悉电气控制中常用的低压电器元件的外形;2.了解常用的低压电器元件结构和型号;3.掌握常用的低压电器元件的工作原理。具有识别常用低压电器元件的能力。1.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2.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3.沟通及团队合作意识;4.安全意识。102低压电器元件的拆装与测量1. 熟

21、悉常用低压电器元件的拆装方法;2.掌握低压电器元件的检测方法。具有熟练拆装和检测元件好坏的能力。12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拆装与检测1.拆装三相异步电动机;2.检测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绝缘电阻和空载电流。1.拆装三相异步电动机;2.检测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绝缘电阻和空载电流。124电工识图掌握电气原理图的识图方法。能够正确识读电气原理图。85导线加工工艺训练掌握单股硬导线和多股软导线的加工方法。具备进行单股硬导线和多股软导线的加工能力。46直接启动与点动控制线路的安装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直接启动控制和点动控制安装方法。能够正确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直接启动控制和点动控制进行安装。147长动控制线路的安装掌握三

22、相异步电动机的长动控制线路安装方法。能够正确进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长动控制线路安装。68中间继电器控制点、长动线路的安装掌握中间继电器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长动线路安装方法。能够正确进行中间继电器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长动线路安装。149利用开关控制点、长动控制线路的安装掌握利用开关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点、长动控制线路的安装方法。能够利用开关控制正确进行三相异步电动机点、长动控制线路的安装。1410利用复合按钮控制点长动线路的安装掌握利用复合按钮三相异步电动机点、长动控制线路的安装方法。能够利用复合按钮进行三相异步电动机点、长动控制线路的安装。1211双重互锁的正反转控制线路1.理解双重互锁正

23、反转电路的工作原理;2.掌握利用复合按钮控制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线路的安装方法。能安装和调试双重互锁的正反转控制线路。12四、教学实施(一)师资队伍基于教学实际的需要,本课程师资队伍每个教学班由1-2名教师组成,专任教师应具有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半年以上企业实习、实践经历,既能进行理论教学,又能进行实践教学辅导,熟悉PLC控制系统,对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有一定的研究,能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开展教学,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建议配备本科以上学历、电气控制及相关专业、有较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经验的“双师型”专任教师进行教学。(二)教材及相关资源1.典型电气控制安装与调试教材建议选用校本教

24、材典型电气控制安装与调试理实一体化教材;2.自编学生工作页、一体化教案、挂图、仿真软件及多媒体课程资源;3.典型电气控制安装与调试及有关专业图书与期刊等图书资源;4.电气控制实训设备;5.其它学习资源(1)本校教学资源管理平台;(2)图书馆及网络。(三)教学组织模式根据本课程的类型和特点,建议本课程按实训课教学模式组织教学,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融“知识、技能、素质”培养为一体,以提高教与学的效果。具体详见表2:表2:教学组织模式项 目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环境要求将教室装备成“技能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电气控制实训设备教学材料要求多媒体课件实训教材、相关技术资料等组织模式讲解、现场教学、演

25、示分组实训教学、发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建议本课程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示范模拟教学法、多媒体组合教学法等组织教学;在保留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录相教学、学校教学资源平台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五)教学考核与评价本课程考核以过程考核为重点,以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综合进行课程评定,遵循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原则。1.定量考核以百分计,不同的考核内容赋予相应权重;2.

26、定性考核分为A:优秀,B:良好、C:及格、D:不及格四个等级,核算总考核成绩时应将等级转化为相应数量,等级与数量转化表见表3;3.过程性考核是指单元测验、项目测验、学习任务考核等,根据单元、项目或任务的重要性赋予不同的权重值;终结性考核是指本课程完成后的实践考核和理论考试。具体考核标准见表4。表3:定性考核量化表定性考核等级量化值说明等级名称等级代码优秀A95为保证考核的准确性,将等级量化为定值。良好B85及格C65不及格D60分以下表4:教学考核与评价标准考核性质考核项目考核要点考核方式及类别权重定量定性过程性考核常用低压电器知识1.操作正确性;2.拆散元件能原样恢复;3.各参数测量正确;4

27、.团结协作;5.课堂纪律和学习态度;6.安全文明生产;7.出勤情况。1.实践操作40%0.052理论问答40%3学生自评10%4学生互评10%低压电器元件的拆装与测量1.操作正确性;2.拆散元件能原样恢复3.各参数测量正确;4.团结协作;5.课堂纪律和学习态度;6.安全文明生产;7.出勤情况。1.实践操作40%0.052理论问答40%3学生自评10%4学生互评10%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拆装与检测1. 操作正确性;2.程序编写正确;3.调试;4.团结协作;5.课堂纪律和学习态度;6.安全文明生产;7.出勤情况。1.实践操作60%0.12理论问答20%3学生自评10%4学生互评10%电工识图1.正确绘

28、制、识读电气原理图;2.团结协作;3.课堂纪律和学习态度;3.安全文明生产;5.出勤情况。1.实践操作60%0.12理论问答20%3学生自评10%4学生互评10%导线加工工艺训练1.操作正确性;2.线型、调试;3.故障排除;4.团结协作;5.课堂纪律和学习态度;6.安全文明生产;7.出勤情况。1.实践操作60%0.12理论问答20%3学生自评10%4学生互评10%直接启动与点动控制线路的安装1.操作正确性;2.线型、调试;3.故障排除4.团结协作;5.课堂纪律和学习态度;6.安全文明生产;7.出勤情况。1.实践操作60%0.12理论问答20%3学生自评10%4学生互评10%长动控制线路的安装1

29、.操作正确性;2.线型、调试;3.故障排除;4.团结协作;5.课堂纪律和学习态度;6.安全文明生产;7.出勤情况。1.实践操作60%0.12理论问答20%3学生自评10%4学生互评10%中间继电器控制点、长动线路的安装1.操作正确性;2.线型、调试;3.故障排除;4.团结协作;5.课堂纪律和学习态度;6.安全文明生产;7.出勤情况。1.实践操作60%0.12理论问答20%3学生自评10%4学生互评10%利用开关控制点、长动控制线路的安装1.操作正确性;2.线型、调试;3.故障排除;4.团结协作;5.课堂纪律和学习态度;6.安全文明生产;7.出勤情况。1.实践操作60%0.12理论问答20%3学

30、生自评10%4学生互评10%利用复合按钮控制点长动线路的安装1.操作正确性;2.线型、调试;3.故障排除;4.团结协作;5.课堂纪律和学习态度;6.安全文明生产;7.出勤情况。1.实践操作60%0.12理论问答20%3学生自评10%4学生互评10%双重互锁的正反转控制线路1.操作正确性;2.线型、调试;3.故障排除;4.团结协作;5.课堂纪律和学习态度;6.安全文明生产;7.出勤情况。1.实践操作60%0.12理论问答20%3学生自评10%4学生互评10%终结性考核实践考核实践项目名称1.工具使用正确;2.操作过程规范;3.安装、调试、运行正确。1工具10%;2实际操作10%;3. 安装、调试

31、、运行80%。0.7理论考核实习报告内容、态度、写作水平实习报告100%0.3考核总成绩核算总成绩=过程性考核60%+终结性考核40%制定人员:宋 立 武 吉林省工业技师学院 高级讲师马 志 敏 吉林省工业技师学院 高级讲师刘 超 吉林省工业技师学院 讲 师程 雪 吉林省工业技师学院 讲 师陈 晓 峰 吉林龙鼎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工 程 师执 笔 人:宋立武审核部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实施部门:电气工程系批准部门:教务处PLC控制技术课程标准课程代码201238课程类型理实一体化课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必修课课程学时48适用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修读学期3一、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一)课

32、程定位本课程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所必需的PLC控制的基本知识,具有应用PLC改造常见继电控制系统的能力,培养学生安装和维护机电设备的基本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PLC应用设计与实践及顶岗实习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继续学习奠定基础。(二)设计思路本课程依据职业能力分析和专业培养目标确定课程目标;以PLC控制的基本知识和运用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项目课程结构;按照PLC编程、控制电路改造、故障诊断与维修技能形成过程设计学习任务系统,并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认知规律,将本课程内容整合、序化为5项工作任务;

33、以学习任务为载体负载专业理论知识;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照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要求,设计教学活动。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编程指令、一般应用程序设计方法,并具有安装、调试、运行PLC控制系统的基本能力。(一)知识目标1.了解PLC的基本结构、功能特点和应用领域;2.掌握S7-200PLC的硬件结构和性能;3.认识S7200指令系统,掌握常用指令的使用方法;4.熟悉STEP7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5.掌握设计梯形图的步骤和方法;6.理解结构化编程的特点和优越性,能读懂、编写和调试简单结构化程序。(二)能力目标1.能用各种编程方式编写程序;2.能运用基本指令编

34、写和下载、调试简单的控制程序;3.能根据控制要求,实现简单的逻辑控制系统的设计;4.能正确连接PLC硬件接线;5.能排除简单PLC控制系统的常见故障。(三)素质目标1.养成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2.具有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3.养成学生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三、课程内容与要求本课程是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分组教学法,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表1 教学模块描述序号学习任务知识内容与教学要求技能内容与教学要求素质内容与教学要求学时理论实践1PLC的认识1.了解PLC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使用场合;2.

35、熟知PLC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理解并掌握PLC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的区别与联系;3.熟悉西门子系列PLC S7-200主机面板结构,理解并掌握面板各部分的功能,并能熟练应用。能够熟练准确地安装PLC端口外围实际接线。1.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2.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3.养成沟通及团队合作意识;4.具有安全意识。442STEP7-Micro/WIN编程软件的认识1了解编程软件的安装方法、启动及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方法。2.熟悉并掌握编程软件的基本操作与使用方法。3.掌握编程软件编写梯形图的基本操作方法。1.能安装并启动STEP7-Micro/WIN编程软件;2.能熟练操作编程软件,如新建、打开、保

36、存、删除工程;3.会画梯形图;4.能完成梯形图程序基本操作流程,如输入、变换、检查、下载、调试、监控。443PLC指令系统与编程1.了解PLC的常用梯形图、指令表编程语言。2.熟悉并理解继电器控制线路与梯形图程序之间的联系于区别。3.了解S7系列PLC内部继电器编号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PLC内部继电器使用说明。4.熟悉S7系列PLC的基本指令符号、功能、梯形图。1.能在梯形图与指令表编程语言之间进行转换;2.能熟练地应用内部继电器;3.能熟练的应用基本指令进行简单的编程;4.能熟练地应用经验设计法编写梯形图程序。444用PLC对接触器控制电路的改造1.熟悉并掌握PLC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长

37、动基本工作原理。2.掌握用PLC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的方法。3.掌握用PLC控制位置控制、自动循环控制的方法。4.掌握用PLC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顺序控制方法。5.掌握用PLC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星-三角降压启动的方法。1.能用PLC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自锁、连续正转;2.能用PLC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3.能用PLC进行位置控制、自动循环控制;4.能用PLC完成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顺序控制;5.能用PLC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星-三角降压启动。445PLC的维护与故障诊断1.了解PLC控制系统常见故障。2.熟悉PLC常见故障的诊断及排除方法。会分析并查找出故障原因,熟练地排除PLC常见故障

38、。88四、教学实施(一)师资队伍基于教学实际的需要,本课程师资队伍每个教学班由1-2名教师组成,专任教师应具有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半年以上企业实习、实践经历,既能进行理论教学,又能进行实践教学辅导,熟悉PLC控制系统,对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有一定的研究,能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开展教学,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建议配备本科以上学历、电气控制及相关专业、有较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经验的“双师型”专任教师进行教学。(二)教材及相关资源1.PLC控制技术教材建议选用校本教材PLC控制技术理实一体化教材,主编马志敏;2.自编学生工作页、一体化教案、挂图、仿真软件及多媒体课程资源;3.PLC控制技术

39、及有关专业图书与期刊等图书资源;4.PLC实验室台;5.其它学习资源(1)本校教学资源管理平台;(2)图书馆及网络。(三)教学组织模式根据本课程的类型和特点,建议本课程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将基础理论与实践课题紧密结合,做到理论为实践服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详见表2:表2:教学组织模式项 目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环境要求将教室装备成“技能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PLC控制实验台教学材料要求多媒体课件实训教材、相关技术资料等组织模式讲解、现场教学、演示分组实训教学(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建议本课程教学中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示范模拟教

40、学法、多媒体组合教学法等组织教学;在保留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录相教学、学校教学资源平台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五)教学考核与评价本课程考核以过程考核为重点,以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综合进行课程评定,遵循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原则。1.定量考核以百分计,不同的考核内容赋予相应权重;2.定性考核分为A:优秀,B:良好、C:及格、D:不及格四个等级,核算总考核成绩时应将等级转化为相应数量,等级与数量转化表见表3;3.过程性考核是指单元测验

41、、项目测验、学习任务考核等,根据单元、项目或任务的重要性赋予不同的权重值;终结性考核是指本课程完成后的实践考核和理论考试。具体考核标准见表4。表3:定性考核量化表定性考核等级量化值说明等级名称等级代码优秀A95为保证考核的准确性,将等级量化为定值。良好B85及格C65不及格D60分以下表4:教学考核与评价标准考核性质考核项目考核要点考核方式及类别权重定量定性过程性考核PLC的认识1PLC型号及面板;2团结协作体现;3课堂纪律和学习态度;4出勤情况。1.实践操作40%0.12理论问答40%3学生自评10%4学生互评10%STEP7-Micro/WIN编程软件的认识1.安装并启动;STEP7-Mi

42、cro/WIN编程软件;2.操作编程软件;3.梯形图程序基本操作;4.团结协作体现;5.课堂纪律和学习态度;6.出勤情况。1.实践操作60%0.22理论问答20%3学生自评10%4学生互评10%PLC指令系统与编程1.PLC指令功能;2.各种参数符号、意义;3.应用基本指令进行简单的编程;4.团结协作体现;5.课堂纪律和学习态度;6.出勤情况。1.实践操作60%0.32理论问答20%3学生自评10%4学生互评10%用PLC对接触器控制电路的改造1.工具、命令使用正确;2.操作过程规范;3.团结协作体现;4.课堂纪律和学习态度;5.出勤情况。1.实践操作60%0.22理论问答20%3学生自评10

43、%4学生互评10%PLC的维护与故障诊断1.工具、命令使用正确;2.操作过程规范;3.团结协作体现;4.课堂纪律和学习态度;5.出勤情况。1.实践操作60%0.22理论问答20%3学生自评10%4学生互评10%终结性考核实践考核PLC产品设计1.工具、命令使用正确;2.操作过程规范;3.编制程序正确;4.外部连接、运行正确。1.编程20%;2.实际操作20%;3.外部连接运行60%。0.7理论考核期末考试PLC控制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笔试100%0.3考核总成绩核算总成绩=过程性考核60%+终结性考核40%制定人员:宋 立 武 吉林省工业技师学院 高级讲师马 志 敏 吉林省工业技师学院 高级讲师刘

44、 超 吉林省工业技师学院 讲 师程 雪 吉林省工业技师学院 讲 师陈 晓 峰 吉林龙鼎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工 程 师执 笔 人:宋 立 武审核部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实施部门:电气工程系批准部门:教务处PLC应用设计与实践课程标准课程代码201632课程类型实训课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必修课课程学时60适用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修读学期4一、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课程、必修课程。其功能是:在学生学完机床电气控制、PLC控制技术、典型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等前导课程且已具备机床电气控制、PLC控制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采用项目教学法

45、,培养学生掌握PLC控制线路的安装,掌握PLC编程的基本能力,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继续学习打下基础。(二)设计思路本课程依据职业能力分析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课程目标;以PLC控制线路的安装和编程操作能力为主线设计课程结构;按照PLC控制线路的安装和编程操作技能形成过程设计学习任务系统,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认知规律,将本课程内容整合、序化为8项工作任务;以典型PLC控制设备的安装和编程等职业能力为目标确定各实训项目的技能目标和知识目标;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按实训课的教学模式要求,设计教学活动。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具备可编程序控制器基本指令应用的能力, PLC控制系

46、统安装、接线的能力,具有用可编程序控制器完成简单机电设备改造的设计能力。(一)知识目标1.了解内部继电器进行抢答器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的方法;2.掌握PLC基本及特殊功能指令完成灯光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的方法;3.掌握定时器指令编写交通信号灯控制程序的方法;4.掌握水塔自动供水的PLC程序的编制方法。(二)能力目标1.能连接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硬件接线;2.会调试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软件系统;3.会应用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指令;4.能分析、判断与排除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常见故障;5.能设计简单的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三)素质目标1.养成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注重职业道德和责任感的培养;2.具有一定的沟通交流水平

47、,培养团队合作精神;3.养成主动、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培养求真务实的,精益求精的学习品质三、课程内容与要求按照专业课程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参考相应行业企业职业资格标准确定课程内容,最终确定8个典型任务开展教学活动。表1 教学模块描述序号学习任务知识内容与教学要求技能内容与教学要求素质内容与教学要求学时理论实践1编程软件的使用和基本指令输入1.掌握S7-200编程软件使用;2.掌握LD、LDN、A、AN、O、ON、=、R、S、NOT、TON、TOF、TONR、CTU、CTD、CTUD等基本指令的使用。1.能够熟练使用S7-200编程软件编程与操作;2.学会LD、LDN、A、AN、O、ON

48、、=、R、S、NOT、TON、TOF、TONR、CTU、CTD、CTUD等基本指令的使用方法。1.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2.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3.沟通及团队合作意识;4.安全意识。22抢答器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1.掌握PLC的基本编程方法;2.掌握使用内部继电器进行抢答器控制程序的设计与调试方法。1. 能够正确合理选择PLC型号,2.具备独立完成抢答器软硬件设计,安装,及调试的能力。63灯光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掌握PLC基本及特殊功能指令的应用;2.完成灯光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能够独立进行各种彩灯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2.能够独立完成各种彩灯控制系统软硬件安装与调试。64邮件分拣控制系统

49、的设计与实现1.掌握物料分拣控制系统的程序设计思路;2.编写邮件分拣控制系统的PLC程序。1.能够运用PLC知识进行物料分拣系统程序设计;2.能够运用PLC知识进行物料分拣系统的调试。65交通信号灯控制设计1.掌握交能信号灯控制设计方法;2.掌握使用定时器指令编写交通信号灯控制程序的方法。1.具有使用定时器指令编程的能力;2.具备独立设计交通信号灯的能力。86水塔水位控制设计掌握编写水塔自动供水的PLC程序的方法。学会独立进行水塔水位的控制方法87机械手控制设计1.熟练使用SHRB指令;2.掌握根据机械手的动作要求编写机械手的PLC程序的方法。具备独立进行机械手控制的能力。128液体混合控制设

50、计掌握根据两种液体混合的要求编写液体混合的PLC程序的方法。具备根据控制要求编写PLC程序的能力。12四、教学实施(一)师资队伍基于教学实际的需要,本课程师资队伍每个教学班由1-2名教师组成,专任教师应具有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半年以上企业实习和实践经历,既能进行理论教学,又能进行实践教学辅导,熟悉PLC控制系统,对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有一定的研究,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兼职教师以及实训指导教师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同时具有较强的职业技能和丰富的企业一线工作经验,具有电气控制或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建议配备本科以上学历、电气控制或相关专业、有较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经验的“双师型”专任教师

51、进行教学。(二)教材及相关资源1.PLC应用设计与实践教材建议选用校本教材PLC应用设计与实践理实一体化教材;2.自编学生工作页、一体化教案、挂图、仿真软件及多媒体课程资源;3.PLC应用设计与实践及有关专业图书与期刊等图书资源;4.PLC实验室台;5.其它学习资源(1)本校教学资源管理平台;(2)图书馆及网络。(三)教学组织模式根据本课程的类型和特点,建议本课程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将基础理论与实践课题紧密结合,做到理论为实践服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具体详见表2:表2:教学组织模式项 目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环境要求将教室装备成“技能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PLC控制实验

52、台教学材料要求多媒体课件实训教材、相关技术资料等组织模式讲解、现场教学、演示分组实训教学(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建议本课程教学中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示范模拟教学法、多媒体组合教学法等组织教学;在保留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学校教学资源平台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五)教学考核与评价本课程考核以过程考核为重点,以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综合进行课程评定,遵循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原则。1.定量考核以百分计

53、,不同的考核内容赋予相应权重;2.定性考核分为A:优秀,B:良好、C:及格、D:不及格四个等级,核算总考核成绩时应将等级转化为相应数量,等级与数量转化表见表3;3.过程性考核是指单元测验、项目测验、学习任务考核等,根据单元、项目或任务的重要性赋予不同的权重值;终结性考核是指本课程完成后的实践考核和理论考试。具体考核标准见表4。表3:定性考核量化表定性考核等级量化值说明等级名称等级代码优秀A95为保证考核的准确性,将等级量化为定值。良好B85及格C65不及格D60分以下表4:教学考核与评价标准考核性质考核项目考核要点考核方式及类别权重定量定性过程性考核编程软件的使用和基本指令输入1.编程软件及基

54、本指令的使用;2.程序编写正确;3.调试;4.团结协作; 5.课堂纪律和学习态度;6.安全文明生产;7.出勤情况。1.实践操作40%0.12理论问答40%3学生自评10%4学生互评10%抢答器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1.操作正确性;2.程序编写正确;3.调试;4.团结协作;5.课堂纪律和学习态度;6.安全文明生产;7.出勤情况。1.实践操作60%0.22理论问答20%3学生自评10%4学生互评10%灯光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 操作正确性;2.程序编写正确;3.调试;4.团结协作;5.课堂纪律和学习态度;6.安全文明生产;7.出勤情况。1.实践操作60%0.22理论问答20%3学生自评10%4学生互

55、评10%邮件分拣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操作正确性;2.程序编写正确;3.调试;4.团结协作;5.课堂纪律和学习态度;6.安全文明生产;7.出勤情况。1.实践操作60%0.12理论问答20%3学生自评10%4学生互评10%交通信号灯控制设计1.操作正确性;2.程序编写正确;3.调试;4.团结协作;5.课堂纪律和学习态度;6.安全文明生产;7.出勤情况。1.实践操作60%0.12理论问答20%3学生自评10%4学生互评10%水塔水位控制设计1.操作正确性;2.程序编写正确;3.调试;4.团结协作;5.课堂纪律和学习态度;6.安全文明生产;7.出勤情况。1.实践操作60%0.12理论问答20%3学生自评10%4学生互评10%机械手控制设计1.操作正确性;2.程序编写正确;3.调试;4.团结协作;5.课堂纪律和学习态度;6.安全文明生产;7.出勤情况。1.实践操作60%0.12理论问答20%3学生自评10%4学生互评10%液体混合控制设计1.操作正确性;2.程序编写正确;3.调试;4.团结协作;5.课堂纪律和学习态度;6.安全文明生产;7.出勤情况。1.实践操作6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