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考译要意识先行试

上传人:huo****ian 文档编号:146133479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文言文翻考译要意识先行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文言文翻考译要意识先行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文言文翻考译要意识先行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翻考译要意识先行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翻考译要意识先行试(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文言文翻译要意识先行江阴市祝塘中学 颜景云【关键词】 翻译意识 六要 字字落实 推敲 【内容提要】文言文翻译是高考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此我在教学中做了些研究,意识决定行为,提高翻译的准确性,翻译意识的养成十分重要。文言文翻译首先要养成字字落实的习惯,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在做题过程中更要养成推敲的意识,仔细推敲词性、词义;仔细揣摩句法;认真阅读语境。只有意识先行,才能在做题时避免盲目,有意识的指导,才能提高得分率。【正文】长期以来,我国的语文教学存在的费时甚多、收效甚微,学生创新精神不足,实践能力较差、学习方式单一被动以及情感体验消极等问题已越来越与时代的发展不相协调。而中学文言文教

2、学现状更是令人担忧。教师授课单一,课堂沉闷;学生听课乏味,为学而学。教师教得辛苦、教得无奈;学生更是学得艰难、学得疲惫,以至视文言文学习为畏途。笔者认为,要学好文言文,必须先做到“六要”,即要懂得充分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要理解词句含义和文章内容,要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要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学文言诗文要注重诵读,要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打好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强化文言翻译的意识,达到能力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做文言文翻译的盲目性大,缺乏翻译意识的指导,导致失分较多。为此我在教学中做了一些探索,加强学生翻译意识的培养,收到较好的效果。一

3、、“字字落实”意识。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所谓“字字落实”,即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也不能多余;换言之,原文和译文必须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原文中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要落实,原文中没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不能出现;不多不少,恰到好处。正如余闻先生所说:“高考的特点固然要考查学生对古代诗文阅读材料在宏观上的把握,但更要求学生能够从微观上了解并熟悉古代汉语字词句式等语言知识。” 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的目的出发,重点在于考查学生的文言文基础与实际应用能力。观察历年试题可发现,古文的翻译总是采用直译为主的方式,意译只是一种次要的方法。如:07年的高考题“累世农夫,父以义死友,子以忠死君。”04年的高考题

4、“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 这两句的翻译,要字字落实到译文之中,而学生在做题时,往往容易丢掉“以、之”,导致无谓的丢分,又如:“夫封功庆赏,必加有功。” “封功庆赏”是并列的成分,学生在做题时也容易丢三落四。平时在训练中一定要养成“一个也不能少”的严谨态度。与直译相对,意译是不拘泥于字字的落实,甚至可以采用同原文差别较大的表达方式。当直译不通的情况下,就要依据常理意译。如:“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其中“求婚”要意译为“请求结为亲家”。07年高考题“刘公猜而不忍”,其中“不忍”要意译为“下不了狠心”。另外意译常会在使用谦辞、同义叠用、复杂修辞等句子中体现。 在平时的训练中也要培养学生在

5、严谨的基础上变通的意识。二、推敲意识。推敲词法、句法、语境。许多学生在翻译文言文前,不能仔细推敲字词的用法和句子的结构,过分拘泥,死搬硬套,导致句法不通。所以强化学生在动笔前认真分析,仔细推敲,十分重要也非常必要。推敲出题人的出题意图,寻找得分点,自然会增加得分。1、推敲词性、词义: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试卷中的分值为18分。对常见的实、虚词的理解是考查的重点,考生复习时在这一块投入的精力最多,但失分也不含糊。究其原因,在于没有找到文言文实、虚词的规律,把精力都投入到死记硬背,或大量的机械性的训练上,结果事倍功半! 大家知道,文言文实词、虚词都具有一词多义,用法灵活

6、多变的特点,没有必要将这些意义和用法都牢记于心。对于文言实词,笔者认为,只需要记住其基本义就行了,其他的引申义比喻义只需要作一般的了解。例如“本”,其基本义是“树根”,除了特殊情况,古汉语中一般都采用基本义,这就是规律。实词的基本义与造字法有关,“本”在造字法上是一个指事字,“木”下加一点,指明是树木的根,这一点后来发展为一横。因此,从造字法上去把握文言实词的基本义,准确而又直观,是一条捷径! 文言实词的用法复杂多变,要把它们一一记住,是很要费一番脑筋的。即使记住了也不等于就掌握了,考试时照样会出错。因此,把握文言实词的用法的规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笔者认为,文言实词的用法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

7、遵从语法规律。对考生而言,只需记住现代汉语的“主谓宾定状补”,然后套用在文言文的具体语句中,问题一般都能迎刃而解 。如07高考题“不设备”,“设备”为动宾结构,译为“设防备”。又如“缓刑罚,薄赋敛,以遂主得众之心。”其中“遂主得众之心”中“遂”为动词,“遂”的宾语是“心”,译为满足心愿,“主得众”做心的定语。从词法和句法上推敲词性,判断词义,在文言文翻译中尤为重要,是学生必须养成的意识。有了推敲就避免了盲目。文言文中的某些实词可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用法,这就是活用。是高考必考的考点,学生失分率较高,如若养成推敲意识,在下笔前仔细推敲词法和句法,也可以大大减少失分率。如“歆慕静

8、退,时赋诗见志,怡然处约,若将终身。”中“歆慕静退”为动宾结构,所以静退应译为“安静退隐的生活”;“怡然处约”中“约”做了宾语,所以应译为“简约的生活”。 文言虚词也是公认的难点。近年来高考对文言虚词的考查数量减了又减,但许多考生仍然摸不着头脑。其实,文言虚词比实词更具有规律性。我们知道,文言虚词都是由实词演化而来的,所谓“实词虚化”,就是这个道理。例如“之”,最初是一个动词,“走路”的意思,后来虚化了。在文言文阅读中,怎样鉴别它是实词还是虚词呢?关键还是看它在句子中所处的位置。例句:1、辍耕之垄上。2、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1句中“之”处在谓语的位置上,后面接宾语“垄上”,因此它是动词。2句中

9、“之”处在宾语的位置上,前面有谓语动词“杀”,因此它是代词(在文言文中,代词是属于虚词的)。虚词和实词较容易鉴别,但虚词里的代词、助词,介词、连词,等等,又该怎样鉴别呢? 许多虚词既可以作介词也可以作连词,鉴别起来其实也很简单,只需看它后面所接的成分就可以了。例句:1、不足为外人道也。2、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 1句中“为”接名词,构成介宾短语作“道”的状语,因此是介词;2句“为”后面接的是主谓短语,因此是连词,表原因。 不管是实词还是虚词,搞清楚词性是第一位的。词性不同,哪怕意义相同,用法也不会相同。而词性是复杂多变的,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句环境才能准确判断。因此,对句子的语法分析就显得格外

10、重要了。2、推敲句法。考试大纲把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句定为考察对象,学生一定要心中有数,并在译句之前分析句子是否存在特殊的句式。将句子剖析清楚再作答,就避免了盲目。A、 推敲句子是否完整。要注意补充省略的句子成分。文言文中省略现象大量存在,有省略主语、省略谓语动词、省略介词、省略宾语等。在大家做翻译题时,一定注意先把原文省略的句子成分补充完整,否则译文易句意不清、不通。如“洪固谏不听”“不听”的主语是皇帝而不是洪,当句子主语不一致的时候一定要添主语。在平时的训练中一定要强化句子完整的意识,缺了就要补全。B、推敲句式是否需要变换。笔者要提醒的是,一定要强化学生在动笔前推敲句式的意

11、识,分析句子结构,找出特殊的句式。文言文中变式句时常出现,有主谓倒装、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宾语前置等四种类型。翻译时调整好语序,才能便于翻译,否则译文易颠三倒四,给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高考规定要考的几种特殊句式,在平时教学中一定要反复操练,专题训练,分散训练,不厌其烦,直到学生充分掌握为止。3、推敲语境。海德格尔有句话:“语言是存在的寓所。” 离开文言语体,抛弃文言文本,文言寓含着古代中国人的精神和思想涵养,这一切就会消失殆尽了,甚至还会造成误解。如05年高考题“常以木枕布衾质钱,人重其贤,争售之。”由前文(阳城)经常拿木枕和布被去典押换钱推断他比较穷,以此为依据来推断“售”应

12、译为买。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往往偷懒,不仔细阅读文章,有的学生甚至直接做题,不去理会艰涩难懂文章。教师就必须帮学生养成阅读语境的习惯,规定作业的形式:圈出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划出文中的特殊句式;传记类文言文要概括事件及人物性格特征,议论性的要理清层次,找出论点论据。久而久之,学生就能习惯成自然。教学贵在揭示规律,教给方法,让学生学有所得,能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成为会学习的人。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法的指导。文言文阅读,作为一种能力,它的养成需要主体“多读”的实践,在感性经验不断积累丰厚的基础上,经独立思考后自己“悟”出来。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

13、龙知音篇里这样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道出了能力获得的一般规律。文言文翻译更是如此。为了强化学生的文言文翻译意识,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借鉴如下古文翻译口诀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 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 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 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 吾余为我,尔汝为你。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 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

14、句子流畅,再行搁笔。希望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能学得轻松,渐行渐远。参考书目: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延边大学出版社世纪金榜 叶圣陶教育文集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1、以既有的成就为基础,确立人生的方向,提供奋斗的策略。 2、突破生活的格线,塑造清新充实的自我。 3、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 4、评估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 5、准确定位职业方向。 6、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并使其增值。 7、发现新的职业机遇。 8、增强职业竞争力。 9、将个人、事业与家庭联系起来。 二、正确的心理认知 1、认清人生的价值 社会的价值并不被所有的人等同接受“人云亦云”并不等于自我的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包括:经

15、济价值、权力价值、回馈价值、审美价值、理论价 值。 2、超越既有的得失每个人都很努力,但成就并不等同。后悔与抱怨对未来无济于事,自我陶醉则像“龟兔赛跑”中的兔子。 人生如运动场上的竞技,当下难以断输赢。 3、以万变应万变 任何的执着都是一种“阻滞”前途的行为想想“流水”的启示“学非所用”是真理 三、剖析自我的现状 1、个人部份健康情形:身体是否有病痛?是否有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否有影响健康的活动?生活是否正常?有没有养生之道?自我充实:是否有专长?经常阅读和收集资料吗?是否正在培养其他技能?休闲管理:是否有固定的休闲活动?有助于身心和工作吗?是否有休闲计划? 2、事业部份 财富所得:薪资多少?有

16、储蓄吗?有动产、有价证券吗?有不动产吗?价值多少?有外快吗?社会阶层:现在的职位是什么?还有升迁的机会吗?是否有升迁的准备呢?内外在的人际关系如何?自我实现:喜欢现在的工作吗?理由是什么?有完成人生理想的准备吗? 3、家庭部份 生活品质:居家环境如何?有没有计划换房子?家庭的布置和设备如何?有心灵或精神文化的生活吗?小孩、夫妻、父母有学习计划吗?家庭关系:夫妻和谐吗?是否拥有共同的发展目标?是否有共同或个别的创业计划?父母子女与父母、与公婆、与姑叔、与岳家的关系如何?是否常与家人相处、沟通、活动、旅游?家人健康:家里有小孩吗?小孩多大?健康吗?需要托人照顾吗?配偶的健康如何?家里有老人吗?有需

17、要你照顾的家人吗? 四、人生发展的环境条件 1、友伴条件:朋友要多量化、多样化、且有能力。 2、生存条件:要有储蓄、发展基金、不动产。 3、配偶条件:个性要相投、社会态度要相同、要有共同的家庭目标。 4、行业条件:注意社会当前及未来需要的行业,注意市场占有率。 5、企业条件:要稳定,则在大中型企业;要创业,则在小企业。公司有改革计划吗?公司需要什么人才? 6、地区条件:视行业和企业而定。 7、国家(社会)条件:注意政治、法律、经济(资源、品质)、社会与文化、教育等条件,该社会的特性及潜在的市场条件。 8、世界条件:注意全球正在发展的行业,用“世界观”发展事业。 五、人生成就的三大资源 1、人脉:家族关系、姻亲关系、同事(同学)关系、社会关系。 解决方案沟通与自我推销 2、金脉:薪资所得、有价证券、基金、外币、定期存款、财产(动产、不动产)、信用(与为人和职位有关)。 解决方案储蓄、理财有方、夫妻合作、努力工作提高自己的能力条件及职位。 3、知脉:知识力、技术力、咨讯力、企划力、预测(洞察)力、敏锐力。解决方案做好时间管理、安排学习计划、上课、听讲座、进修、组织内轮调、多做事、反复练习、经常做笔记、做模拟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