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学习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4612899 上传时间:2020-07-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3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思想品德学习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思想品德学习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思想品德学习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思想品德学习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品德学习心得体会.docx(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思想品德学习心得体会思想品德是会影响一个人的素质和行为养成的。如何学习思想品德,写一篇好的心得体会。下面是思想品德学习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思想品德学习心得体会篇一首先是思想认识上,思品课的教学要联系实际、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相互交流、不断实践、不断创新,追求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追求上进心,对业务要执着追才能获得职业幸福感,才能去掉教龄长而产生的职业倦怠感,使自己的心很年轻。其次是教学上,据专家的报告,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教学首先要认真学习课标,要正确认识和理解课程标准和教材之间的关系,用教材落实课标,在研究课标的基础上要钻研教材,了解学情,再进行教学设计,课

2、堂由ld被动应付rd转变为ld享受课堂rd。教学要按照ld活动mdash;mdash;体验mdash;mdash;感悟mdash;mdash;成长rd的思路,以ld德育无痕rd的指导思想来引领我们的教学工作,让学生在ld学中做rd在ld做中学rd。思想品德课的最高追求是ld德育为先rd、ld育人无痕rd。当代中学生不再满足教材中的简单结论,他们思想活跃,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颇为关注。为此,老师必须把学生带入社会这个大背景中,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的同时多体验社会生活,既拓宽视野,又能掌握大量的感性材料,以便更好地把握思想品德课的内容,不断确立学生的实践意识。一堂好的思想课,首先要使思想品德课充满思

3、想,思想性是思想品德课程的一大特性,体现思想的深刻性,是我们的追求;二是要使思想品德课充满观点和行为规范。三是要使思想品德课充满尊重与关怀。贴近学使思想品德课充满文化。思想品德课,如果没有文化含量,课堂就会显得单调、缺少色彩。课堂上力求实现心灵对话,要让我们的思想品德课ld亲近rd起来!生、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是课程改革的倡导。四是要使思想品德课充满智慧。教育的过程既是获取智慧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展现智慧的过程,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思想品德学习心得体会篇二我在读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时深切体会到面对复杂多变的课堂情境和开放互动的教学过程,教师只有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运用恰当的教

4、学形式和教学艺术,才能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促进学生的最佳发展。下面我就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形式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一)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引领。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ld*rd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贯彻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准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引领,重视基础性道德品质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强调与生活实际以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善于开发和利用初中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坚持正面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

5、会生活中的思想要求和道德规范。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有机联系和融通,积极开发各门学科中的相关资源,使学生在丰富的教学内容中获得多方面的体验和感悟。(三)加强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及国情等内容的整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以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内容为纬进行了科学设计。据此,教学要注重内容的整合,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利用主题或专题,把四个方面的内容融合起来,加强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和渗透,突出重点,发挥内在整合的教育优势,全面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四)精心设计和优化教学过程。要了解和研究教材的整体布局,把握具体教材内容在单元和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任务,根据课程标准,设定鲜明而集中的教学目标。以教材为基础,根

6、据学生身心发展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通过调查、参观、讨论、访谈、项目研究、情景分析等方式,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在合作和分享中扩展自己的经验,在自主探究和切身体验的过程中增强道德学习的能力。(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在注重思想品德课知识教学的同时,更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丰富学生的道德体验,提高学生的道德践行能力。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需求,运用适当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实践,通过亲身体

7、验与感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创造良好的教学软环境,建立共同成长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努力创造积极的心理环境和良好的情感氛围,构建平等、和谐、互动、合作、互惠的新型师生关系。通过交流沟通、合作互动、自主探究等方式,以丰富的教学资源、多样的教学手段、富有启迪的教学问题,调动学生的情感与经验,引导学生思考与体验,帮助学生求得新的发现;教师与学生共同开展观察生活、探究问题、领悟知识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并在交流互动过程中,加强教师自身的体验和反思,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从而达到师生的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8、八)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整合作用。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是知、情、意、行的过程。这个过程遵循着由外化到内化再外化为行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的几个心理要素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每个过程都充满着矛盾。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只有内化为稳定的心理品质,他才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才拥有健全的心理、健康的人格。当今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初中生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新课程标准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试图通过整合心理健康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学习、事业的信心,把优良的品德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始终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养成沉

9、着、冷静、务实、高效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形成健康人格。总之,新课程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引领,强调与生活实际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加强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内容精心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为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思想品德学习心得体会篇三今年_月15日至_月18日,我有幸同我县_中、_中两位教师一道赴_参观学习_省初中思想品德优质课的评选。在这三天听到的二十几节课里,有较为普通的,也有精彩纷呈的;有较为传统型的,也有注重开拓创新的;有注重课程知识和情感、能力目标达成的,也有注重课堂气氛和效果的,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让自己

10、印象深刻的东西很多,经思考整理出以下内容。一、 此次优质课评选中老师们讲课时的亮点:1、课前放映的歌曲,不只是导入。如:_的_老师在讲坚强意志是成功的保证时用了我要飞得更高。在讲文明交往礼为先时,各位老师都播放了文明在哪里,这些歌曲不但能舒缓学生的情绪,减轻紧张的心理,同时也能为学生进行心理预设,对接受本课内容,接受本节课的讲授老师起到一定帮助。2、达成三维目标的方式多样。首先是借助身边的榜样,以情感人。如在讲生活中的风风雨雨、挫而不折 积极进取、坚强意志是成功的保证、在生活中磨练自己时多举断臂钢琴王子刘_、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刘_、用双手爬上泰山的陈_作为事例。让学生在感动中,探寻他们身上值得

11、学习的东西,从而激励自我。第二,借助教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情诱思。如:聊城的韩丽老师在处理挫折具有普遍性的学习内容时,先预设了她的一个愿望,即希望全天下的父母都能幸福安康,然后讲述了自己的父亲生病,她忧心焦虑带着父亲遍寻名医,但最终仍没能挽回父亲的生命。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自己的愿望不能实现呢?此环节中,老师一直感情充沛,娓娓道来,将学生们带入了她自己的情感世界,极大的引起了学生的共鸣。最后的问题一箭双雕,即说明了挫折具有普遍性,又引出了导致挫折的因素这一学习内容。第四,借助学生的同龄人的事例,开展情景教学。如:有多位教师采取了自己录制的学生的视频作为情境,展开情境教学。聊城的韩丽老师在讲生

12、活中的风风雨雨时,通篇以自己的学生马有森的实际生活为素材,有视频材料、文字材料(文字材料以马有森的日记照片为展开形式)、音频材料、马有森的生活照、奖状的照片等。丰富、连贯、真实的特点,极大的触动了学生,让学生能跟着主人公哭、笑、烦恼,并能伴随着对学习内容的思考。还有一些教师选取了中国最美孝心少年中的视频展开情境教学,视频主人公多是十三四岁的少年,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更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引发学生的共鸣。第五,在课程的最后大多注重升华主题,提升学生的觉悟和思想。如:在讲解挫而不折 积极进取坚强意志是成功的保证时,有多位老师不约而同的在最后上升到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让学生将个人的发展与祖国的命运和前途联系

13、在一起,增强其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责任感,帮助其找到爱国、报国的途径。二、 专家对课程的讲评。在_月17日下午6点_师范大学的王兰芳教授对此次优质课评选做了简要的点评,由于此次优质课评选是为新教材改革作准备,所以,专家的评述较为细致和深刻。以下是专家的讲评内容。(一) 关于此次优质课评选中闪现的亮点1、能够贯彻新课程理念(1)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能够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平等的互动,对学生的回答能够予以及时的鼓励、肯定和指导;指导学生关注社会、国家、生活,注意让学生体味和感悟,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2)突出生活化教学,注重将生活逻辑和理论逻辑相结合,

14、从学生实际生活中寻找与其成长相契合的素材与课程资源,用生活来教育。2、教学设计注重教学预设,注重情境化、案例化教学,突出重难点,设计的导入环节多能迅速的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板块设计合理,层次清楚,符合逻辑,结课注重深化、升华主题。在此专家还特意强调了情境教学模式,说到这是新课改的首推模式。提到了情境教学的三步:创境激趣,引思明理,升华导行。3、课程实施过程中多结合课标和学生特点,创造参与式、体验式的教学,使用采访、辩论、体验等形式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能力。(二)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要全面准确理解新课改理念,把握教学改革方向,防止片面认识。(1)不能将学生的自主学习浮

15、于表面、流于形式,要真正取得成效。(2)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全体参与度仍然不够,应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注重个别展示。(3)教师在课程设计、实施过程中,要放眼到学生的一生、国家、民族、社会发展的高度和广度,课程目标不能定的太低,课程活动不能太过于低龄化,要适应学生的年龄和认识特点。2、课标意识、目标达成意识还不够强。(1)在备课时,要对照新旧课标,找到其差别之处,弄清变化的原因,思考课标要求与教材内容有何联系,应怎样调整教学。(2)在备课时要弄清课程目标是什么,课程实施的形式和设计的活动是否有利于达成目标,不能流于表面。如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下,应注意观察是不是虚假的繁荣,学生是不是只注重参与活动,

16、而忘了倾听。(3)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在课程目标的达成上,应注意学生动态生成。通过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引导,由学生自主建构出知识体系,而不是先给出结论,再去论证。3、教师应该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优化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要克服教材的滞后性和局限性,找到教材的重难点,加强对教材的提炼和整合,理顺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批判性的使用教材,不能盲目迷信教材,发现教材中的问题,要小心求证,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4、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辩证思维高度,缺乏必要的的充分的论证,举的一些例子只是个别案例或特别的案例并不能充分证实结论,往往抓住一点而忽略其余。如坚强意志是成功的保证,对于成功来

17、说,坚强意志是一个必要条件,但却并不是唯一的条件,并不是只要意志坚强就一定能成功。在讲解时教师多选用残疾或与其年龄、所处时代差别较大的例子,这些例子并不能很好的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举例要注意满足真实、典型、时代、接近、针对性的要求,举例不在多而在精。5、要提高提问技巧,形成提问的艺术。(1)问题设计不能太笼统,要有层次性,有必要的分解,指向明确。(2)问题设计要难易适度,不能过于简单,以在学生付出努力之后可以解决为适当。(3)问题提出后的知识归纳有些牵强,生拉硬扯的到教学内容上,这不符合启发式教学。(4)对学生回答的亮点,没有很好的运用,对学生的回答评价不够、不当,评价较为单一,只是夸奖学生,有时甚至夸奖过度。评价总结时要点到其抓住了哪方面的实质,要具体,恰当。以上是我在听课过程中见到、听到和学习到的,短短的三天半时间,给了我超乎寻常的震撼,感觉自己一直是一只坐井观天的青蛙,眼界见识确实浅薄。这无异于是一场洗礼,启迪了我的思维,开阔了我的眼界。但同时,在较短的时间内,大量的东西涌入我脑海,印象不会太深刻,因此,我还需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慢慢的品味,带着水种花,可让我的花更加娇艳芬芳。猜你感兴趣:1.思想品德教学心得2.思想道德学习心得体会3.大学生政治心得体会4.思想工作心得体会感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