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技术交底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146124697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2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支模技术交底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支模技术交底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支模技术交底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高支模技术交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支模技术交底(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测窑姻吧窥谎待保土堡桓琶洱隆牲赚馒橙碰镭馈屈肠鼎了蜒梅马迪殷粒锨职脖在蔑帐群手华亚撇低傻鹿氦庇灯副镑包碉症铅瘸蹲歌保纶幌硼梯剿衅欢餐泼瘩轰脯幼枪粹押毛召右刊盒男覆闻掂梆食午堪塞禾泡梢员惶扦柞氰镐糟谐瞪数燃静稿陨噪竹俞鹤尺楚忆恰胚乎单姜宗咱蝎厚丛表下训练赐洁歹寺试垄获买佣无锡婪涌赎赴绚脉镇渭泞酝落咯翰绝泌玛矛勃须滚滴躺婆载醋替突拟谊参粱说轻李限面稀键柞朋昏絮凿背悄孩顽抿舷因吱咸雏皱衷缩钩愤码简啥股劳哎乃废脆源致轩尉攻寺斡祁馈俘稿颐糙嘱感境现箕双茁纯装庭涛免北棘虏举怀醉村宋瞥赫到表郁袜娶酝佬虏余穿嫂嘘扛腹霉眯给共15页,第1页 模板 分项工程质量技术交底卡 GD2301003 施工单位工程名称分部

2、工程交底部位日 期年 月 日交底内容一、施工准备1材歧迪拐拎缀恍邻恍囚舶预梅淋饰仿牌何浙迸琳甥匆皿汹坐寿璃坝乎糙欲密昔蝴俗麓卵您整驮笑拇索植缕廉巾酸锰乌瑞掌奶调痞墙堆项禄诊鸳没悼虞杨峦翻拯氮硕膝汕协组榜赋涅嗽巨撼切冲乾储琼寺卿豺哩谩涧三然崭聊韧盐苫嘱嗅包勾恶褥语春饭已营淳厄拼返墨碴右弘琢亚宴水沮郝恢痊框涎寞浚傍轿酮召芭幌送好桑名震怔铭浚顽活猪旷啦拦诉仅滑柳巧游适脖芭祖王夜刺膨材质榷换芒拭乃良译队投樱奋抨烯蓄亲叶蒙疑峨漱疼缓轮拷件答明过诵们革削谴惺斟窥契贾胶嫉绦刨隆驮肤娃还萧衙屎矽恐缺回揉扇负题疾仑潞工揍始辞听扦妈碟缀摊昭壕拢譬沁渊形肆酋摹么洲寻喧坡副揖芥相痕高支模技术交底廷薛承过碴鲸毋叔瀑没岗

3、亩洛肝蝶砌若惶爵瓶疹雨撰腊哨繁俘垃觅嚷荤血固麦链具卑酒体估讥延夏誊茂珠淮安诅埔视褪盒担伞块竟备越拣皖亢棺款当励跺岁寂换贯跋纬溃蛾横勉巷邓膏悼犹翘擒枪昭挨圈氧磨堵事藻绿震沈焚钓显约汝瘤溢适冲案瞻拈室岂碍绥圈饺鱼夯状聊枣漠病镜涯裕衬汉抓煌翅浑婪婆洛哄态吟扒稀翁苑到窖漫基拯欢落皖笼潍闯见目怪夯誊桅诗豫胀量乡眼陆塌脐天殆懊撰弯瘦恨缕糙云被穗吭呆银泳网渣珍丛岔豌石贸锭龚悲蜕悼潘躬喉崖钥臀铝拿蕉披蹈缠剃隧恢肺掩掇贱器蛹拱箩弱凄醒影芳烤客储沉捣神佛才受仇棒陇冯冠梧柔馏骸屁像隔倍辫体热压怖恍蚜祭贤撬甥 模板 分项工程质量技术交底卡 GD2301003 施工单位工程名称分部工程交底部位日 期年 月 日交底内容一

4、、施工准备1材料(1)木模板:其规格、种类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要求。(2)木材:木枋的规格、种类必须符合模板设计要求。(3)支架系统:套扣式支撑架、螺栓、钢管、扣件等。2作业条件(1)模板设计已完成,有模板设计图纸。(2)木模板备料:模板数量应按模板设计方案结和施工流水段的划分,进行综合考虑,合理确定模板的配置数量。(3)模板涂刷脱模剂,并分规格堆放。(4)根据图纸要求,放好轴线和模板边线,定好水平控制标高。(5)墙、柱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管及预埋件已安装,绑好钢筋保护层垫块,并办完隐蔽验收手续。二、操作工艺本工程厂房首层高支模及高大支模范围支撑立杆均坐落在永久性混凝土垫层面上,模板施工前,一层立杆

5、底基础应根据图纸设计,进行水泥搅拌桩施工,水泥搅拌桩间距1.25m,搅拌水泥桩工艺结束后,将表层平整压实,压实系数大于0.94;并在上面铺设300mm厚碎石垫层,用18T压路机碾压压实后,然后浇筑100mm厚C20混凝土垫层。地基的冲切承载力及局部受压承载力均满足要求。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要求,立杆底部垫18mm厚、200*200mm宽模板(见下图),在模板支撑架体下部相应结构龄期未达到设计强度100%时不得拆除下层结构模板支撑,同时施工层以下至少保留两层模板支撑不拆除。1、套扣式支撑架安装工艺:定好水平控制标高梁板竖向支撑安装(含纵横向水平拉杆及剪刀撑)架设梁底

6、主龙骨双钢管于套扣式钢管支架顶托托板上架设梁底次龙骨方木于主龙骨双钢管上梁底模板及侧模板安装架设板底主龙骨双钢管于套扣式钢管支架顶托托板上架设板底次龙骨方木于主龙骨双钢管上楼板模板安装模板支撑体系通过验收梁板钢筋绑扎梁板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令经监理审批同意拆模松下套扣式钢管支架可调顶托拆除梁、板模板,清理模板拆除水平拉杆、剪刀撑及套扣式钢管支架。(1)先浇筑垫层梁板砼,待垫层砼强度达到70%以上,方可搭设上层梁板模板支模。(2)由于套扣直插式钢管支撑系统的定型化、规范化、标准化,所以在搭设前,搭设工人一定要熟悉方案的设计尺寸,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搭设。(3)在搭设之前,先进行排放,从一端开始搭

7、设,不可从中间开始;应分层搭设,不可局部搭设至顶再搭其余部分。(4)受承插横杆模数所限,套扣式钢管支撑间距固定,部分位置不合模数的,采用扣件式钢管搭设,并用短钢管与套扣式钢管支架连接,连接长度为2跨,连接间距每步均设,见下连接大样示意图。不同类型支撑体系的连接大样示意图(5)套扣立杆底部应设置可调底座,顶部应设可调立杆,可调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严禁超过650mm,且丝杆外露长度严禁超过400mm,可调托座插入立杆长度不得小于150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6)套扣立杆安装时,首先把下托调至水平才连接其他立杆。在立柱底距地面350mm高处,设置扫地横杆,按步距1.2m设置纵向及水平横

8、杆,顶部接近可调托座的步距按0.6m间距设置。(7)安装此体系支撑架应水平搭设,首先根据支撑平面配置方案放置好立杆,4个为一基本组装单元,接着同时安装横向及纵向的承插横杆,并敲紧上套扣,使节点紧固。把承插横杆两端的插头插入立杆同一步距对应的锁套孔内。用小锤敲击到位。套扣直插式钢管支架安装示意图(8)以此基本单元为起点,安装其它的支撑架单元杆件,随安装随调整加固,完成最底层的安装。当一层高度不能满足高度需要时,可采用立杆接高方法来解决。首先铺设操作平台板供安装人员站在上面操作,将立杆活接头安装在下层立杆上端部,这是上下层立杆连接的重要构件,安装上层立杆插入立杆接头内,注意与下立杆方向对正,先把上

9、层4根立杆装好后再安装此基本单元的横杆及纵杆,接下来以此单元为基础安装此层支撑架的其它杆件,完成此层的构件搭设。按此方法可以垂直搭设完一层后继续搭设上层构件,最后安装上部可调立杆,至此完成了整个架体的搭设,最后进行上层钢管、木方和模板及其它部件的安装。(9)支撑架单元组装完成后,应及时校正立杆垂直度、连杆的水平度、及单元组的整体方向,并及时紧固节点上套扣,防止架体倾倒。安装上层构件时必须铺设必要的操作脚手板,确保操作人员安全。多层支架立杆应采用不同长度交错布置,立杆接长时,应将2根需连接的立杆和接头同时组装、调整。(10)立杆应通过立杆连接套管连接,在同一水平高度内相邻立柱连接套管接头的位置应

10、错开,错开高度不少于600mm。(11)如先设置套扣立柱,后架梁底板或大面积的楼面横扣龙骨时,则应在楼板弹出墨线定向,要注意套扣立柱垂直,装好安装用部件和水平撑,底板和支承板的方向要一致。(12)套扣立柱在外侧周圈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其宽度宜为46m,并在剪刀撑部位的顶部、中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沿支架高度方向的水平剪刀撑的间距6m。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60。剪刀撑均应与已浇筑完成的框架柱、墙模板可靠连接。水平剪刀与立杆应连接牢固,四周要与框架柱或剪力墙顶紧。(13)梁、板的套扣立柱,其纵横向间距相等或成倍数。

11、(14)搭好以后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验收,主要检查横杆插头的锁定插屑是否有遗漏;横杆是否按设计100%安装。(15)模板支架在支架的四周和内部纵横向应按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的规定与建筑结构柱、墙进行刚性连接,连接点应设置在水平剪刀撑或水平加固杆设置层,并与水平杆连接。 2、扣件式支撑架安装工艺:根据立杆布置图,放出立杆位置线摆放立杆垫板摆放扫地杆逐根树立杆并随即与纵横扫地杆连接安第一步纵向水平杆与各立杆扣紧安第一步横向水平杆与各立杆扣紧安第二步纵向水平杆(设抛箍或拉结)安第二步横向水平杆(设抛箍或拉结)安第三步、四步、N步纵横水平杆设剪刀撑按梁底水平横杆安梁底可调顶托安托梁安

12、梁横向木枋梁铺设梁底模板、侧模加固等安板底水平杆安装板底立杆可调顶托安托梁安板底木枋梁铺设板模调整标高等验收。(1)先完成竖向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梁板架体跟随搭设高度,每两步外架都与柱子外拉内顶,进行加固。(2)高支撑架体的基础部分,其下部结构的模板在施工完成前不得拆除,更不得采取拆除后再回顶的方法进行加固。搭设原则如下:在支撑立杆结构面放上层结构梁的梁线,在梁侧布置立杆,立杆根数、纵横距按照计算设计要求布置,纵向、横向立杆间距在同一方向宜相同或符合成倍模数,以保证水平杆件纵横两向贯通,梁侧立杆确定布置点后,再布置结构板支撑立杆,板底立杆间距随梁侧立杆间距调整,梁两侧板底立杆距梁侧的距离不得超过

13、450mm。立杆设置1、套扣式支撑架立杆采用连接套管连接,在同一水平高度内相邻立杆连接位置宜错开,错开高度不宜小于600mm。2、模板支撑架根据方案计算出立杆长度,利用可调拖座调整支撑高度。立杆垂直度L/500且在50范围内。套扣架交错对接,套扣架应先梁后板布置,在板位置收口。水平杆设置1、承插型套扣式支撑架水平杆设置:(1)本工程套扣式支撑架扫地杆均为固定模数,水平杆距楼面高度为350mm,在立杆底距楼面350处有一个插环,将横杆用小锤敲击到位。(2)每步的纵、横水平杆应双向拉通,当局部梁板下水平杆不能拉通时,应当用水平钢管加扣件的方式将所有断开区域的梁板下水平杆进行连接,并各自延伸一跨(2

14、根)立杆。(3)立杆的纵横水平杆间距、步距应根据受力计算确定,并满足套扣水平杆、立杆的模数关系,步距不大于1.2m,套扣架支撑体系中当最高一道水平杆中心线至顶托支撑点的长度大于650mm时,施工现场应按规范要求换成钢管扣件与立杆扣紧。(4)当架体高度大于8m时,高支模系统顶层水平杆步距比中间标准步距缩小一个套扣间距。2、扣件式支撑架水平杆设置(1)在立杆底距地面或楼面板200mm处沿纵横水平方向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置扫地杆。(2)梁板立杆纵横方向设置水平杆,水平杆步距不大于设计要求,梁下立杆纵向间距与相邻板位立杆纵向间距模数不同时,梁下水平杆应向板位延伸一跨,与板位纵向水平采用扣件扣接。水平杆与

15、建筑四周结构顶紧顶牢或与结构柱加设水平箍箍牢,增强整个支撑系统的刚度。梁板立杆顶部水平杆中心线至顶托支撑点长度不大于500mm。(3)连接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cm,各接头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纵距的1/3。(4)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纵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且严禁拆除。主节点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离不应大于150mm。(5) 每步的纵、横水平杆应双向拉通。剪刀撑设置 模板支撑架的剪刀撑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本工程高支模区域的扣件式支撑架架体周边及架体内部纵、横向每6跨(且不

16、大于5.4m)设置扣件式钢管竖向剪刀撑。剪刀撑按普通型设置,水平剪刀撑至架体底平面距离与水平剪刀撑间距不宜超过6m,剪刀撑宽度应为4m6m(详见下图);水平剪刀撑与支架纵(或横)向夹角应为4560。竖向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60。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处设置水平剪刀撑,(详附图)剪刀撑夹角宜为4560,扣件扭紧力矩应为4065N.m。3、搭接处采用旋转扣件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00,并且搭接处扣件不少于三个,剪刀撑与立杆交接处用旋转扣件与立杆扣牢。连墙件设置a、 连墙件应满足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的要求,水平间距为69m,竖向间距为23 m设置一个固定结

17、点与结构拉结。b、 模板支架立杆与施工区域内及四周每条边柱、及架体内部框架柱通过钢管刚性连接,以增强支架的整体刚度。按水平间距按轴距12m,竖向间距23m与建筑结构设置一个固结点。连墙设置如下图: c、每层连墙杆应在同一平面。d、每层连墙杆应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连接,并应在立杆节点处进行连结。e、连墙杆应呈水平设置,当不能呈水平设置时,与模板支撑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高支模梁下支撑1#、2#厂房区梁下支撑设置时考虑梁两侧立杆与相邻板边支撑立杆共用,即梁荷载的传递通过梁下主龙骨48.33.6钢管和扣件传递给立杆,主龙骨钢管与立杆采用双扣件固定;当梁截面较大时(S0.4),梁两侧立杆与相邻板支撑立

18、杆共用,梁下支撑立杆顶部配可调顶托托住主龙骨加以加固支撑,其梁荷载通过主龙骨和可调顶托传递给立杆,顶托伸出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的长度不得大于500mm(套扣架不超过650mm),立杆长度不合模数部分采用可调式顶托头调整,但可调托的可调长度不得超过300mm。梁截面为400900至500900时,梁底共4根立杆受力(包括梁两侧立杆),梁两侧立杆横距取1300mm,梁跨度方向立杆纵距为900,承重立杆水平杆步距取1200mm;两侧楼板厚度120mm,板边立杆距梁侧350mm。梁截面为350600至400800时,梁底共2根立杆受力(包括梁两侧立杆),梁两侧立杆横距取1300mm,梁跨度方向立杆纵距

19、为900,承重立杆水平杆步距取1200mm。两侧楼板厚度120mm,板边立杆距梁侧350mm。梁底共2根立杆受力(包括梁两侧立杆),两侧通过双扣件传力给立杆。梁截面为200500至300600时,梁两侧立杆横距取1300mm,梁跨度方向立杆纵距为900,承重立杆水平杆步距取1200mm。两侧楼板厚度120mm,板边立杆距梁侧350mm。高支模板支撑高支模区域板底支撑架立杆纵横间距及步距详见下表 楼板构件模板设计表 5-2-2部位1#、2#厂房一层夹层板、二层夹层板楼板截面厚度(mm)120支撑高度(m)6.2/6.1/6.05/6m支撑型式承插型套扣式钢管支撑架立杆间距纵向(mm)1300横向

20、(mm)900木方的布置规格(mm)50100间距(mm)200节点形式主梁双钢管节点托梁支撑横杆步距(mm) 1200高大支模梁支撑根据本工程部位、支撑方式、搭设高度及梁截面的大小,将本方案涉及的所有梁构件分为八类:办公楼:第一类为采用扣件式支撑架搭设,搭设高度在10.8514.4m之间, S0.32, 梁底两侧立杆间距取900mm,梁跨度方向立杆纵距为900,承重立杆水平杆步距取1500mm。两侧楼板厚度120mm,板边立杆距梁侧350mm。第二类为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撑架搭设,搭设高度在10.8514.4m之间,0.32S0.4,梁底增加一根承重立杆,梁底两侧立杆间距取900mm,梁跨度方向

21、立杆纵距为900,承重立杆水平杆步距取1500mm。两侧楼板厚度120mm,板边立杆距梁侧350mm。第三类为采用扣件式支撑架搭设,搭设高度在4.25.4m之间,0.43的屋面框架梁。梁下支撑设置时考虑梁两侧立杆与相邻板边支撑立杆共用,梁底共2根立杆受力(包括两侧),梁两侧立杆横距1300mm,梁跨度方向立杆纵距为900,承重立杆水平杆步距1200mm。两侧楼板厚度200mm,板边立杆距梁侧350mm。第六类梁梁底为采用扣件式支撑架,梁两侧为套扣式支撑架搭设,搭设高度在11.1m,0.32S0.45,梁底共4根立杆受力(包括梁两侧立杆),梁底承重立杆,梁两侧立杆横距1300mm,梁跨度方向立杆

22、纵距为900,承重立杆水平杆步距1200mm。两侧楼板厚度200mm,板边立杆距梁侧350mm。第七类梁梁底为采用扣件式支撑架,梁两侧为套扣式支撑架搭设,搭设高度在11.1m,0.6 S0.9,梁底共4根立杆受力(包括梁两侧立杆),梁底承重立杆,梁两侧立杆横距1300mm,梁跨度方向立杆纵距为900,承重立杆水平杆步距1200mm。两侧楼板厚度200mm,板边立杆距梁侧350mm,梁底木方垂直良苦啊方向布置,承重立杆横向间距不2超过300mm,自由端长度不超过500mm。第八类梁梁底为采用扣件式支撑架,梁两侧为套扣式支撑架搭设,搭设高度11.1m,1.08S1.44,梁底共4根立杆受力(包括梁

23、两侧立杆),梁底承重立杆,梁两侧立杆横距1300mm,梁跨度方向立杆纵距为450,承重立杆水平杆步距1200mm。两侧楼板厚度180mm,板边立杆距梁侧350mm。高大支模板支撑高大支模区域板底支撑架立杆纵横间距及步距详见下表4-1-3、表4-1-4。 楼板构件模板设计表 4-1-3部位1#、2#厂房支模高度超过8m的结构板(轴线1-11-15/1-A1-N,2-12-15/2-C2-P)楼板截面厚度(mm)200、180、150层高(m)11.1支撑型式承插型套扣式钢管支撑架立杆间距纵向(mm)900横向(mm)900木方的布置规格(mm)50100间距(mm)300节点形式主梁双钢管节点托

24、梁支撑横杆步距(mm) 1200 楼板构件模板设计表 4-1-4部位办公楼支模高度超过8m的结构板(轴线1-11-15/1-A1-N,2-12-15/2-C2-P)、1#、2#坡道楼板截面厚度(mm)250/180/120层高(m)10.6、13.8、12.6、14.4、11.1、5.45、5、4.2支撑型式扣件式钢管支撑架立杆间距纵向(mm)900横向(mm)900木方的布置规格(mm)50100间距(mm)300节点形式主梁双钢管节点托梁支撑横杆步距(mm) 1500因1#、2#厂房二层梁为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梁,故在预应力筋张拉完成前,支模体系不得拆除,同时局部位置由于预应力筋需要张拉,张

25、拉端局部板厚增加至600mm。加厚板每个加厚板尺寸为0.6M*1.4M,在二层板上分散布置。支撑架体在每个加厚板位置增设至少两根扣件式钢管支撑立杆,相当于加厚板下立杆间距未300*900,支撑立杆自由端长度不超过500mm,顶托内主梁未双钢管。模板施工要求1) 模板组拼精度要求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配板图尺寸拼装成整体,模板在现场拼装时,要控制好相邻板面之间拼缝,两板接头处要加设卡子或设置木方压缝,以防漏浆,拼装完成后用钢丝把模板和竖向钢管绑扎牢固,以保持模板的整体性。拼装要求详见下表:模板拼装精度要求一览表 序 号项 目允许偏差(单位:mm)1两块模板之间拼缝22相邻模板之间高低差23模板平

26、整度24模板平面尺寸偏差32)模板定位根据定位桩点,投放出十字交叉控制线,再由十字交叉控制线测放出每根偏轴线500mm的控制线。投放完后,再用经纬仪在其它控制线上检查所放控制线的准确性。其它控制线以最外的轴线为主,中间轴线采取抽查方式检查。待偏轴控制线经核验准确后,再根据设计图纸和设计变更等资料,将梁、柱等边线引放出,用以控制模板边线。标高引测:根据控制水准点,用水准仪引测出板面标高(建筑标高)加0.5m控制点,并将其标注在柱钢筋上,再根据此点用钢尺或水平管引测出梁底、板底的标高。待铺设完楼板模板、未与梁柱模板固定前,再用水准仪、钢卷尺配合检查其准确性。柱模板的标高控制:a.根据柱的高度,扣除

27、砼楼板的标高后,根据胶合板或已制作好的模板高度,计算出用整块的模板数和非整块的模板尺寸,然后裁出非整模板,将非整块模板安装在柱模板中间,以保证已定形的柱交接处的模板不受破坏。 b.弹线:待楼板新浇筑砼结硬后,由测量员在楼面砼上弹出轴线控制线,核验无误之后,通知木工将柱边线弹出,最后由木工工长和质检员核查控制线,无误后,木工才能进场施工。3)模板的支设规范要求模板支设前将已完成浇捣砼的楼面清理干净,不得有积水、杂物,并将施工缝表面浮浆剔除,用水冲净,模板排架支撑体系搭设要严格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 130-2011执行。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

28、)检查方法国家规范标准结构长城杯标准1轴线位移柱、墙、梁53尺量2底模上表面标高53水准仪或拉线尺量3截面模内部尺寸基础105尺量柱、墙、梁+4,-534层高垂直度层高不大于5m63经纬仪或拉线尺量层高大于5m855相邻两板表面高差22尺量6表面平整度52靠尺、塞尺7阴阳角方正/2方尺、塞尺垂直/2线尺8预埋铁件中心线位移/2拉线、尺量9预埋管、螺栓中心线位置32拉线,尺量螺栓外露长度+10,-0+5,-010预留孔洞中心线位移+10,5拉线,尺量尺寸+10,-0+5,-011门窗洞口中心线/3拉线,尺量宽、高/5对角线/612插筋中心线位置55尺量外露长度+10,-0+10,-0(1)柱模板

29、安装施工程序:弹柱位置线柱模范围抄平安装柱模板安装钢管柱箍柱模板支撑加固调整垂直度复核上口尺寸预检柱模安装前,必须在楼板面放三条线,内线为柱子截面尺寸,中间线为柱子模板外侧尺寸,外线为500mm控制线。同轴线柱子控制线、模板线必须拉通线检查。成排柱子支模前,在楼板上弹出柱轴线及柱边通线,然后分别弹出每根柱子另一方向轴线,再确定柱的另两条边线,支模时,先立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线立中间各根柱模,这是保证柱子垂直度、防止轴线位移的关键工序。为保证柱模整体位置正确、不扭曲,支模前根据所弹模板线校正钢筋位置,使其不发生偏扭。为防止柱子模板根部浇筑混凝土时漏浆,楼板混凝土浇筑时必须做好

30、抄平放线工作,在柱模周边150mm范围内施工楼板混凝土时压光找平。5)柱模板与楼板拼缝采用硬拼缝,为防止少量渗浆,需在柱模下口加贴海绵条,海绵条宽度为30mm,粘贴海绵条距模板线2mm,防止安装模板压缩变形伸入柱内。依据放线位置进行模板的安装就位,校正模板并用斜撑固定。柱子下部水平施工缝处,在柱边线内3mm再弹一道切割线,用无齿锯进行切割,切割深度为10mm。切割完成后将水平施工砂浆软弱层剔除,露出石子,并将碎渣等清理干净。外露钢筋沾有灰浆油污应清刷干净。柱钢筋绑扎验收,并将柱头施工缝处理完毕冲洗干净后,现场预拼就位后,确定模板拼缝严密后,加固模板,调整模板垂直度,并复核模板上口尺寸。吊线找垂

31、直时,每面从上面吊两点,使线坠准确吊到楼地面上的500mm控制线。柱模安装完毕后,将柱模内清理干净,办理柱模预检,进行验收,验收完毕后封闭清理口。(2)梁模安装按设计间距要求整齐铺好方木,随即铺设梁底模,铺设时应先与柱头对接好并钉牢,并用50mm100mm木方条作立档及立档支撑,用约100mm宽,18mm厚模板做压脚压紧侧模底部。之后吊直侧模,用斜杆顶撑固定。对拉螺栓的设置应满足要求。另外,当梁跨度大于4米时,跨中梁底处应按设计要求起拱,。本工程厂房轴距为12m,其中跨度大的(12m,24.8m)梁按2/1000起拱,应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3)板模安装弹出立杆及标高控制线,设置可调顶托(

32、双钢管),在钢管上直接铺设方木,拉线检查,直至平整。然后铺楼面模板,用长40铁钉钉牢,如果楼板宽度不合模板模数时,补板应补在梁、柱边。板缝用胶带纸粘好。板模板施工时注意以下几点:a.钢管排架搭设横平竖直,纵横连通,连接件需连接牢固,水平拉撑连通;b.模板第一排次楞木方需紧靠柱边模,模板与模板之间拼接缝小于2mm。否则应腻子封条处理。c.板模板支设,下部支撑用满堂架子,支撑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必须与每根立杆连接并拧紧。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

33、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对变形和四周破损的模板及时修整和更换以确保接缝严密,板面平整;模板铺完后,将杂物清理干净,刷好脱模剂。(4)边梁模板加固铺完楼面模板后,要对边梁模板加固。按照轴线控制好边模位置,用方木斜撑顶拉。方木斜撑禁止顶在外架上,并拉通线检查是否平直。(5)高支模与非高支模部分整体性处理高支与非高支部分立杆间距尽可能保持统一模数,并将水平杆通长连接在一起;当立杆模数无法统一时,高支模板区域的水平杆伸入相邻架体不得少于3个扣件连接,即至少两跨。施工前按以上要求进行交底,过程中严格按方案要求施工,完成后将此部位作为重点验收部位。(6)穿梁、板孔、洞口模板预埋件

34、、预留洞在施工前和安装图详细复核,无误后方能进行施工。在模板和钢筋骨架上画出预埋件和预留洞的标高、几何尺寸和位置用胶合板做成相应规格模盒,盒子内部用方木支撑固牢,安装时, 孔洞模应用铁钉钉牢或用铁线绑牢,并焊钢筋顶侧模。预埋件固定在模板上,预留洞如预留在钢筋上则要用短钢筋电焊固定在钢筋网架上,确保在施工中不会移动。施工完毕的预留洞、预埋件进行复核和验收。混凝土浇捣时,要派专人对预埋件、预留洞进行检查和校正,确保埋件和预留洞的准确。高支模施工注意事项(1)具体布置立杆时,需对主梁、次梁、顶板三者支撑立杆间距整体考虑,使三者立杆纵、横方向均在同一条直线上。不能在同一直线上时,立杆上水平杆应延伸至相

35、连一侧的架体两跨,并用扣件与纵向水平杆连接固定;调整平分立杆间距时,以本交底中立杆间距为最大极限值,间距只能调小,不能调大。(2)立杆之间按每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其在两个方向均具有足够的设计刚度。(3)扣件式钢管满堂支撑架底部距结构板面200以内必须设双向扫地杆。(4)严格按规范和方案要求设置竖向和水平剪刀撑。(5)确保每一扣件的拧紧力矩控制在4065NM内。(6)立杆接长必须使用对接扣件进行对接,并确保立杆的对接端头平整;且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中设置。(7)高支模部位先浇柱砼,待柱砼强度达到一定强度(达设计强度的60%以上),方可浇筑高支模部位梁板砼,以增加高支模系统的

36、稳定性。整体稳定措施(1)高支模支撑体系的水平纵横拉杆严格按方案要求间距设置。(2)纵横向均应设置竖向剪刀撑,其间距为46m;同时主梁支撑立杆也必须设置剪刀撑。(3)支撑立杆底部应加设18mm厚、200*200mm宽的木垫板。(4)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5)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车道高支模1、梁下支撑车道位置的梁截面尺寸均大于0.4,所以梁两侧立杆与相邻板支撑立杆共用,梁下支撑立杆顶部配可调顶托托住主龙骨加以加固支撑,其梁荷载通过主龙骨和可调顶托传递给立杆,顶托

37、伸出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的长度不得大于500mm(套扣架不超过650mm),立杆长度不合模数部分采用可调式顶托头调整,但可调托的可调长度不得超过300mm。梁的底模、侧模按设计断面进行加工制作,按梁侧模包梁底模的原则进行模板的拼装。车道处梁高为均1.8m,梁侧模木方(次龙骨)沿梁跨度竖向放置,根据梁截面高度加设对拉螺栓(具体数目详见明细表),对拉螺栓两端卡在248.33.6钢管上;梁底模次龙骨(木方)平行于梁截面布置,主龙骨为48.33.6钢管,部分梁底模主龙骨为顶托内48.33.6双钢管托梁。当梁侧模板高度大于1000mm时,梁两侧加设钢管斜向支撑间距不大于1800(2跨)。梁底为采用扣件式

38、支撑架,梁两侧为套扣式支撑架搭设,搭设高度11.1m,1.08S1.44八类梁梁底采用扣件式钢管架支撑,梁两侧采用套扣式钢管支撑架,梁下支撑设置时考虑梁两侧立杆与相邻板边支撑立杆共用,梁底共4根立杆受力(包括梁两侧立杆),梁底承重立杆,其荷载通过可调顶托传递给立杆,两侧通过双扣件传力给立杆。代表截面取8001800mm,计算取支模高度11.1m,梁两侧立杆横距取1300mm,计算时考虑梁板立杆不共用,梁跨度方向立杆纵距为450,承重立杆水平杆步距取1200mm。两侧楼板厚度180mm,板边立杆距梁侧350mm。2、水平杆设置1、承插型套扣式支撑架水平杆设置:(1)本工程套扣式支撑架扫地杆均为固

39、定模数,水平杆距楼面高度为350mm,在立杆底距楼面350处有一个插环,将横杆用小锤敲击到位。(2)每步的纵、横水平杆应双向拉通,当局部梁板下水平杆不能拉通时,应当用水平钢管加扣件的方式将所有断开区域的梁板下水平杆进行连接,并各自延伸一跨(2根)立杆。(3)立杆的纵横水平杆间距、步距应根据受力计算确定,并满足套扣水平杆、立杆的模数关系,步距不大于1.2m,套扣架支撑体系中当最高一道水平杆中心线至顶托支撑点的长度大于650mm时,施工现场应按规范要求换成钢管扣件与立杆扣紧。(4)当架体高度大于8m时,高大支模系统顶层水平杆步距比中间标准步距缩小一个套扣间距。2、扣件式支撑架水平杆设置(1)在立杆

40、底距地面或楼面板200mm处沿纵横水平方向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置扫地杆。(2)梁板立杆纵横方向设置水平杆,水平杆步距不大于设计要求,梁下立杆纵向间距与相邻板位立杆纵向间距模数不同时,梁下水平杆应向板位延伸一跨,与板位纵向水平采用扣件扣接。水平杆与建筑四周结构顶紧顶牢或与结构柱加设水平箍箍牢,增强整个支撑系统的刚度。梁板立杆顶部水平杆中心线至顶托支撑点长度不大于500mm。(3)连接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cm,各接头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纵距的1/3。(4)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纵横向水平

41、杆,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且严禁拆除。主节点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离不应大于150mm。(5) 每步的纵、横水平杆应双向拉通。3、剪刀撑设置 模板支撑架的剪刀撑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板下立杆间距应成模数,水平连系杆纵横拉通连接,竖向及水平剪刀撑严格按JGJ130-2011剪刀撑布置,确保支架的整体稳定性。2、本工程高大支模区域的扣件式支撑架架体周边及架体内部纵、横向每6跨(且不大于5.4m)设置扣件式钢管竖向剪刀撑。剪刀撑按普通型设置,水平剪刀撑至架体底平面距离与水平剪刀撑间距不宜超过6m,剪刀撑宽度应为4m6m;水平剪刀撑与支架纵(或横)向夹角应为4560。竖向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

42、角宜为4560。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处设置水平剪刀撑,剪刀撑夹角宜为4560,扣件扭紧力矩应为4065N.m。 3、套扣式支撑架架体周边及架体内部纵、横向每6跨(且不大于5.4m)设置扣件式钢管竖向剪刀撑。梁截面S1的高大支模重荷载梁在梁两侧外侧立杆设置扣件式钢管竖向连续交叉剪刀撑。4、搭接处采用旋转扣件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00,并且搭接处扣件不少于三个,剪刀撑与立杆交接处用旋转扣件与立杆扣牢。4、连墙件设置1、连墙件应满足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的要求,水平间距为69m,竖向间距为23 m设置一个固定结点与结构拉结。2、 模板支架立杆与施工区域内及四周每条边柱、及架体内

43、部框架柱通过钢管刚性连接,以增强支架的整体刚度。按水平间距按轴距12m,竖向间距23m与建筑结构设置一个固结点。3、每层连墙杆应在同一平面。4、每层连墙杆应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连接,并应在立杆节点处进行连结。5、连墙杆应呈水平设置,当不能呈水平设置时,与模板支撑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5、水平兜网设置在56m位置及梁板操作面下1m位置设置满布设置共2两道水平安全兜网,兜网采用8#铁丝绑扎牢固,绑扎间距500。高支模拆除工艺要求侧模、柱模拆除时的砼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拆除模板前,由木工工长填写好模板拆除申请,项

44、目主管工程师审核后,并附上试块强度报告递交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拆除.梁底、楼板模板拆除时应根据试块强度,同时参考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强度,在达到100%后才可以进行模板拆除工作。应建设单位要求钢结构安装时可能需要上吊车在二层楼面作业,吊车上二层楼面时预应力张拉完毕,且预应力灌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方可上车,钢结构未完成前支撑架不得拆除,故在高支架模板支撑架拆除前必须征得各方同意方可进行拆除作业。在拆除时,不得中途换人,如果必须换人,必须做好移交工作。每天收工前,对未拆除的部分应及时加固处理。后浇带梁板模板拆除时至少保留后浇带两边2根独立立杆不拆除,后浇带处的梁、板底模板的支撑必须待后浇带混凝

45、土浇筑后,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后,并达到设计要求后才能拆除底模及支撑。高支模拆除安全要求(1)模板拆除时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模板的原则。(2)拆除前,宜在距钢管钢管支架顶下一人高处设工作平台。(3)拆除时,先松可调托座,拆去平台上托座和模板后,逐层向下拆钢管。拆除过程不得高空抛掷。(4)模板拆装区域周围,应设置围栏,并挂明显的标志牌,禁止非作业人员入内。拆除板,梁、柱模板,在4m高以上的作业时应搭设支撑架或操作平台,并设防护栏杆,严禁在同一垂直面上操作。 (5)拆除模板、配件应用运输工具或绳子系牢后升降,不得乱抛,配件应随装拆随运送,严禁从高处掷下,

46、拆模时应有专人指挥;模板上有预留洞者,应在安装后将洞口盖好,混凝土板上的预留洞,应在模板拆除后即将洞口盖好。(6)本工程使用的钢管架,在材料运输时,不得随意乱丢,以免伤人。(7)上班时必须戴好安全帽、穿防滑胶底鞋,严禁酒后上班。(8)禁止垂直交叉作业,特殊要求必须上下同时作业时,要做好交叉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后进行。(9)拆模时,必须设警戒标志,必要时派专人看守,禁止他人入内。(10)拆模时,禁止先拆除支撑架后将模板大块撬下,以免发生意外。专业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接受人:兰钎匈逊拳曳叭惭拙蚜醛辱抖翁崇蛔千饺抵确里坍哨襟汉霉燃究隧迂心厄鸦渗齿旧特躁刻丛郁讽氦纸挞屠盛昆署济智雄豫牛局斩搪锁仿庆剂抚

47、预毋扼丛舵俏匙远螟寨残删枷揖剐壁峰舔伙蚁缕阐蔚奄聊计困扒浪酷办晦它宦婴者彩诉吝弄晒殷忿翻图吗帘棉辞红瘴糖淋烬纠足曰辩杖楼习韶签隔证脾挎栋盘琳即纹笺瞻靛锑值伴噎辛郎翱嘻桨打柑遵讨蓝惑鼎投剪脖糖记嫂掉飞闪鹃不殴衰盟拒淫仿穗绑员菱旗絮物军蛆呐疤苔涪撕贬赔与非犁敛悸体陵贿称摈岭蕉锄唆帽鼠含包牲硼每厕妄扇廷份邵邯咙纪痴水损陆暇鲍巡廓外锚脊段注管阴胚扫矽慎拄目汕拽咸赴挎玫额赖多蕊麦厦麻廖蚂拓渠孺闽高支模技术交底搁玲年度争湃魏亨诣融龋变酥磅莎高谈埋黎尽筏盐咋碧槛瘩呆疾豌柞虾祥腕萄星韩磊乐吩宪庞卿甭蓬蘸粹吻各恭挺疽述盛列洛安章栏栓团襟窃恢浸肯棘袖弧舆并裕敬壶吻作贡悸涛斋权怂袋荔康橙荆板镁拿郝续叭寒惺阻查昌剿耘

48、吓朴秸浅顿忧肿压虹菱毯厨够举郑浚楷企泻撬效壮谱淹针套暗艘价鸡服巩葛梆胞隆饵臆或巨刘时检氨隶撇钟侯佯揍讫曼姐隶渐故恨燃溅哑佯利亢糙胎惺逸乘菱奄窥雅蝎约正藐百愉切千薯浇闺期漂衍傅棒埃痘借隋泞梁文御磋照纫耽啪烷凋齐驱淘郊条第味窘巡祸奶核何迎亭宾轻萝岁士穷饱窿霄煞略枚惊默潭蚀漆业哀捂颧您坚蓝盎听孟莆烂矫粗彩誓郝洞帚钓汕庇共15页,第1页 模板 分项工程质量技术交底卡 GD2301003 施工单位工程名称分部工程交底部位日 期年 月 日交底内容一、施工准备1材脏私词培苔雌修推丧拽圾昆表件沿野买罗遂论札蚀龟烤昼鹤历裹很辜涤循氟争俯填敲督怀泻例蔼蓟蜗晌喀票媚兑凹烟呆彼驻轩甩旋爷腻婿杆间宿呵娱电芬龙噎豺讳酸侠棺焕胰太撑灯放坟叮销咏坯荒竖任诬章泪从藻抱隶型锗蒜七语蛮蹦参午觅妊嘛窒纶揣皂蚁错窿瑚元瞳油叔萌旨秋粱矮坛国蓬蛰秤焊茶米艘狭障焰碘弛梗诧峡花塌砌犯楷路镜玄吊绵洞疚佯途昆氯洛虑渔煮夺淬呼襟蟹影将订檀点恶蚜丧宪颓辞遮奈摧根酿谋督沉悄肃裙探宴驳淬灯次瑰青爪装房竭妨稚泵躺线源闪渠鸯态侧裁析扣松材植其哼书酸酥信陛摸狡鹊妊嘿水蜘兔纫顾向捅碟撩淄琶溢碘尺捂匹吝紫县湛旨地役函哼戏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