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作业(上传)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46071334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0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电子政务作业(上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电子政务作业(上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电子政务作业(上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政务作业(上传)(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电子政务?作业仅供复习时参考考试题型: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 1.什么是政务信息?政务信息是信息的一个重要门类,是政务活动中反映政务工作及其相关事物的情报、情况、资料、数据、图表、文字材料和音像材料等的总称。 政务信息应当同时符合三个条件,一是由政府机关掌握的信息,是指政府机关合法产生、采集和整合的;二是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效劳相关的信息,三是由特定载体所反映的内容。2.什么电子政务?它是政府机构运用现代管理思想对传统政务进行改革和业务流程重组,充分利用信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政府的管理和效劳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实现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标准、透明和符合国

2、际水准的管理和效劳。3.电子政务与电子治理的关系?二者联系 1电子政务和电子治理都是利用现代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的透明度,都致力于为公众提供良好的产品和效劳。 2电子治理是电子政务开展过程中的高级阶段。二者区别 1单一主体与多元主体 电子政务的主体是单一的,即政府部门。电子政务强调的是政府的管理和效劳职能,主要集中于政府、政府管理和政府效劳范围内的虚拟政府形式及活动。 电子治理是多元主体的,即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撑,由公众、社区、企业和政府部门共同参与治理活动。在电子治理中,政府部门的权限不断减小,政府部门要求依赖其他主体的合作,才能完成电子治理工作。2政府导向和公众导向

3、 电子政务是政府从其自身角度考虑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目标,如何提供良好公共效劳,尽管卡出发点是好的,但这些都是政府导向的。 电子治理更加关注公众参与,强调政府的开放性,要求政府以公众和社会需要为运转的轴心。电子治理强调政府活动和政策决策的民主性。4.简述“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覆盖了我国电子政务急需建设的各个方面,涉及信息资源开发、信息根底设施建设与整合、信息技术应用等领域。特点各异,又相互渗透和交融,将初步构成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根本框架。“两网,是指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 “一站,是政府门户网站;“四库,即建立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宏观经济等四个根底数据库;

4、“十二金,那么是要重点推进办公业务资源系统等十二个业务系统。这12个重点业务系统又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对加强监管、提高效率和推进公共效劳起到核心作用的办公业务资源系统、宏观经济管理系统建设;第二类是增强政府收入能力、保证公共支出合理性的金税、金关、金财、金融监管含金卡、金审等5个业务系统建设;第三类是保障社会秩序、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打下坚实根底的金盾、社会保障、金农、金水、金质等5个业务系统建设。5.什么是政府流程再造?如何进行政府流程再造?政府流程再造是指在引入现代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理念和方法的根底上,运用现代管理学思想、经济学市场机制原理和现代信息技术,以“公众需求为核心,对政府部门原有组

5、织机构、效劳流程进行全面、彻底的重组,形成政府组织内部决策、执行、监督的有机联系和互动,以适应政府部门外部环境的变化,谋求组织绩效的显著提高,使公共产品或效劳更能取得社会公众的认可和满意。必须按以下原那么进行政府流程再造1、合法性原那么。政府流程再造必须以依法行政为前提,无论是对原有流程的梳理还是对新流程的设计,都需要对前置条件、程序等进行合法要件的审查。在实施政府效劳流程再造中应特邀法律参谋参加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流程再造的合法性咨询和审查。2、创新性原那么。流程再造追求的是一种彻底的重构,而不是追加式的改进或修修补补的改进,它要求转变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发挥组织的创新能力,突破现存的结构与流程

6、,重新设计完成工作的另类方法。故政府部门流程再造不能够简单地依靠减少几张申报表、缩短个别环节,提高办事效率,更要根据相对独立、相互制约的组织管理原那么,对政府部门内部职能进行整合,简化中间管理层,实行决策、执行、监督三职能的相互区隔与协调。 3、绩效原那么。政府流程再造的目的是实现绩效的飞跃,即非常显著地减少作业时间、降低作业本钱、提高生产力、提升产品和效劳品质。这就要求政府流程再造过程应着重搞好规划、程序建设和行为监管,尽量减少部门摩擦,实现便捷互动。4、便民原那么。政府流程再造的根本目的是“便民、利民。源头一次捕获信息。任何信息只需要输入一次,消除不必要的数据重复输入,同时也消除了两次或者

7、屡次输入数据的误差和不匹配,防止信息格式的重排和转换。一站式效劳,在流程设计中应尽量实现“全程代理和“并联式效劳,以部门职能整合或通过授权组建跨职能的联动团队,压缩决策执行间的传递过程,减少公众往来于各职能部门间的消耗,为公众提高公平、公正、公开的效劳。并且业务流程应更加具有柔性,可以根据公众的需求不同,处理不同的情况。其根本步骤为:1、流程再造前的准备。2、审视原有流程3、定义政务流程再造的远景。4、对政务流程重新设计。5、启动、实施新的政务流程。6、评估反响并持续改善政务流程再造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政务流程的表达。即建立合理、实用的政务流程模型。准确、清晰的流程建模是理解、表达、分析和优化

8、政务流程的根底。政务流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如何在错综复杂的活动和关系中把政务流程表达和认别出来,这是非常重要6.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的关系?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不是两个完全对应的概念,不能互相替代。电子政府,是现有的政府机构在开展电子政务的过程中,对现有的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进行优化重组之后所重新构造成的新的政府管理形态。电子政务,那么是从政府业务角度上讲的,是政府机构应用电子信息化和网络通信手段,将管理与效劳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突破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标准、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效劳。电子政府包含着电子政务,也代

9、表着电子政务的开展方向或目标;决定了电子政务并不必然地、自然地导向电子政府。可以这么直观地认为,电子政务作为一种手段或工具,适用于任何性质的制度、体制下,只要具备良好的电子、信息、通讯硬件及相应软设施,加上政府的适当引导,电子政务就可以成为政府实现科学高效的公共管理、提供优质全面公共效劳的有效载体。电子政府的开展与现实社会政治的性质有着某种直接的、确定的关联性。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两个名称和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包含了一定的差异。但从根本上来说,电子政务、电子政府都意味着信息时代政府行政和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和电子化,促发了政府体制结构与功能、方式的极大创新和改造。7.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的影响?

10、1、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体制的影响;2、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机制的影响;3、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职能的影响;4、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内容的影响;5、电子政务对政府组织的影响;6、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目标的影响;7、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绩效的影响;8、电子政务对政府行政人员的影响8.什么是“数字鸿沟?实现社会公平是现代政府管理的重要目标,电子政务开展目标之一。 践行公平理念是要消除由于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开展的不平衡,所带来的信息强势群体和信息弱势群体的差异,即“数字鸿沟。9.简述我国电子政务的开展历程?我国的政府信息化进程共经历了五个阶段,即办公自动化阶段,三金工程阶段,政府上网阶段,电子政务阶段

11、,政民互动阶段。其中,办公自动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90年代初,三金工程阶段即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20世纪90年代初-90年代末 ,政府上网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 ,电子政务阶段21世纪初-2022年,政民互动阶段2022年-至今10.什么是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为什么要对电子政务进行绩效评估?简述2022我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电子政务绩效评估: 是指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依据大量的客观事实和数据,按照专门的标准、程序,遵循统一的标准和特定的指标体系,通过定量定性比照分析,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的投入和产效产出和效益所做出的客观、公正和准确的评判。从

12、经济学角度,任何投入都要关注其产出, 政府官员也是经济人;从公共管理学角度,“无法度量就无法管理德鲁克;从实证学角度,电子政务工程失败的风险很大 。它可以加强对电子政务实施的引导,增强政府公共效劳能力;推动政务流程优化和制度建设,提高电子政务绩效;增强本钱意识,保护既有投资。?2022年指标体系?按照日常监测和年底综合评估两个阶段对部委网站进行评估,重点强化了对信息公开、政策引导、办事效劳等方面的考评要求。其中,日常监测和年底综合评估权重分别为65和35。11.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的根本内容和公布的意义?公开政府信息须遵循三个原那么:公正、公平、便民。 公民有权要求对关涉自身不准

13、确政府信息记录予以更正。公民可主动向政府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应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播送、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1行政机关,2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3教育、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环保、医疗卫生、方案生育、公共交通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四类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1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切身利益的2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3反映本行政机关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4其他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公开将定期考核评议。(各级行政机关应当在每年 3月31 日前公布本 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14、年度报告 ) 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不得公开。(行政机关对政府信息不能确定是否可以公开时,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报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同级保密工作部门确定.)它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表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健全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重要内容。全面贯彻实施该条例,有利于保障行政相对人依法获取政府信息,实现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12.简述政府网站的主要功能有哪些?1发布政府的各种政务信息;2提供公众与政府部门交流的平台;3 提供公众访问网上政务应用系统的应用接口。13.?电子签名

15、法?被喻为我国首部信息化法律,主要内容是什么?公布的意义是什么?电子签名法的核心内容,在于赋予数据电文、电子签名、电子认证相应的法律地位,其中数据电文的概念非常广泛,根本涵盖了所有以电子形式存在的文件、记录、单证、合同等,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信息时代所有电子形式信息的根本存在形式。这部被称为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法律,拉开了数字信息化时代的立法序幕。它的出台是我国电子商务开展中的一座里程碑,它对保证电子商务交易、促进电子商务开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而且对今后电子政务以及未来全面的社会信息化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14.简述网络舆情的生成与传播过程?网络舆情是以网络为载体,以事件为核心,广阔网民

16、情感、态度、意见、观点的表达、传播与互动,以及后续影响力的集合。网络舆论的生成传播过程一般是:传统媒体报道或网友爆料微博异军突起-网友讨论新闻跟帖、论坛发帖等-形成网络舆论压力“意见领袖作用突出-媒体跟进照应、挖掘新的事实新老媒体互动-有关部门应对- 再掀波澜 假设应对不当-再次应对-网友注意力转移-网络舆论消解。15.如何对网络舆情进行正确引导?一般情况下,社会热点舆情事件根本可以分为发生期、发酵期、开展期、高涨期、回落期以及反响期六个阶段。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受到事件本身开展方向和网民素质情绪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影响而形成各种舆论走向。大量案例说明,如果舆情处置部门和新闻宣传部门不能在

17、舆情发生期和舆情发酵期及时启动政府响应与动态反响,必然导致事态进一步扩大化,这种情况势必会导致网络舆论的失控和政府公信力的损失。1树立正确的理念 努力克服网络恐惧心理、坚决摒弃封堵思想、彻底消除侥幸心理2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的应对处置机制 建立预警机制、建立快速反响机制、建立公开透明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3打通官方、民间两个舆论场,形成主流舆论强势 两个舆论场重叠的局部越大,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越强;重叠的局部越小,舆论引导的作用就越弱。如果两个舆论场根本不重叠,主流媒体就有丧失舆论影响力的危险。4发挥意见领袖作用,构建健康的网络气氛 团结和培养意见领袖、重视政府网站建设、加强政务微博和微信公众

18、平台建设、构建健康的网络文化气氛16.论述电子政务系统的整体平安防护解决方案?电子政务的整体平安防护可从四个层面进行防范:物理平安1、物理环境中的平安隐患。电源问题:断电导致系统崩溃,电涌导致数据紊乱。水患与火灾:进水,空气湿度过高,火灾。电磁波和磁场防护、电磁干扰与泄露:其他的环境威胁:台风,地震 2、物理访问风险与控制。直接物理接触到系统控制台中断系统运行,直接破坏系统设备,偷窃系统设备 系统平安1、硬件系统平安。硬件自身问题:硬件设计缺陷,元器件质量低劣,人为留后门。硬件系统配置时的问题:平安类产品的问题:2、软件系统平安。病毒及防范措施:软件漏洞与后门:软件防护措施:补漏升级扫描等3、

19、网络系统平安。网络的体系结构:网络的平安结构:网络系统的平安威胁:口令平安,网络监听,拒绝效劳,电子欺骗等信息平安1、数据平安。数据物理访问控制,数据逻辑访问控制,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加密,数据访问认证2、文化平安,即信息内容平安。反动言论、虚假信息、盗版、淫秽信息、暴力等不良内容、未经用户允许的弹出广告或自行安装的宣传程序、垃圾邮件等管理平安1、组织平安。合理分工:在实际建设和应用电子政务系统时要把系统的设计者、系统的管理者、系统的操作者、系统的利害关系者等角色分开。角色之间的牵制和监督:防止由一人完全把持,角色之间要能相互监督,增加审核环节等 2、人力资源管理。平安教育和保

20、护:平安讲座、在线培训、灾难演习,发生紧急情况时数据和人员的保护。内部成员的平安防范:合理岗位划分和健全的牵制制度、离岗管理、离任处理等17、结合工作实际谈谈数据备份的重要性?对一个单位来说,网络数据的平安性是极为重要的,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其他主客观因素的灾难,一旦重要的数据被破坏或丧失,就会对日常工作造成重大的影响。数据备份系统的建设,对保障系统的平安运行,保障各种系统故障的及时排除和数据库系统的及时恢复起到关键作用。在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与管理中,政务数据的平安性是极为重要的。无论是来自自然灾害的威胁,还是认为主观因素的灾难,一旦所保存的数据被破坏或丧失,就会对政府部门的日常工作造成严重的影

21、响,甚至给国家利益带来重大损失。因此,数据备份作为电子政务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局部,是保证数据资源可靠性、一致性和完整性必备的技术手段,数据备份也被誉为是保证数据平安的最后一道防线。从现阶段来看,采用数据备份系统备份关键数据是解决数据损坏和丧失的唯一可行的解决方案。18、如何在电子政务建设中树立民主理念和系统理念?社会公众的民主权利主要表现在:1公众参政议政的权利 2公正平等地获取政府优质效劳的权利;3监督政府实际运作过程与结果的权利。这些权利在传统政务环境下,因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很难得到保障。电子政务为推行民主理念的实施提供了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政府通过网络平台公开政府信息,实现政务公开

22、,促进政府廉政建设。政府还可利用在线访谈,电子邮件,论坛,博客,微博、领导信箱等形式,构建政府与公民信息沟通和意见反响机制,扩大公众的民主参与程度。此外,电子政务不仅是信息技术,也不仅仅是政务,电子政务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例如领导重视程度的问题,政务系统推广的问题,业务流程优化问题,管理效能问题,政府信息素养问题,效劳质量问题,平安问题,法律问题,评估的问题等等诸多方面。19有人形容电子政务的推行“不亚于一场战争,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同意此观点。自从在十七大中首次将信息化提高到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相统一的高度,由“新四化变成了“新五化。政府信息化

23、建设的潮流已经初现端倪。但同样也面临着很多问题,电子政务的开展主要依赖于相关领导对于信息化本身的认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主要的问题:1.不合理的体制从根本上阻碍电子政务开展;2.陈旧的观念使电子政务建设成为“政府形象工程这里说的“观念:一是传统行政观念的障碍;二是重“电子轻“政务观念;3.资金上的困难和专业人才的缺乏;4.法律法规建设滞后。最严峻的问题并不在于建设本身,而在于建设成型后能否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是否做到全方位的投入使用。这确实是一场改革,也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他会扭转多年来政府办公的模式。20、有人说,电子政务的成败,三分在技术,七分在管理。你怎样评论这个观点?为什么?对。电子

24、政务是一座壮美的大厦,但如果失去了法律政策根底、管理根底、信息资源根底、信息根底设施,以及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根底,它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为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我们认为,与电子政务开展需要相应的管理根底,就必须树立反映时代开展要求的全新管理理念,同时熟悉并正确运用新的管理方式和全面实施管理的标准化。电子政务意味着他需要大量电子化的信息技术,因此电子政务事业需要生存和开展在相应的技术根底之上。电子政务对电子化信息技术的普遍依赖性决定了构建坚实、可靠的技术根底的极端重要性。我国的电子政务事业要存在,要获得健康开展,当然也需要这样一个根底。构建电子政务知识体系,应该说与电子政务的实践是分不开的。一、信息网络技术对政府管理所产生的影响,现在想作出准确的判断还为时尚早,但可以肯定的是,其影响将是非常深远的;二、电子政务知识体系的形成,肯定要和电子政务在实践中的开展与应用相联系,会伴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在政府管理中的应用,逐步形成一个框架,这个过程是逐步完善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是逐步的。因此,我认为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重点是政务,电子或者技术是为政务效劳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