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优秀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45962977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9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齐桓晋文之事》优秀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齐桓晋文之事》优秀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齐桓晋文之事》优秀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齐桓晋文之事》优秀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齐桓晋文之事》优秀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齐桓晋文之事优秀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齐桓晋文之事是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思想领域曾经历过一个辉煌的时代,真正地做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后任何一个时代,我们在思想领域的变革都没有当时那么巨大,形式都没有当时那么多样,内容都没有那么自由。这个时代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们分别被称为“圣人”和“亚圣”。任何一种哲学,都会创立自己的理想世界。比起道家的小国寡民、佛家的因果报应来说,儒家的集大成思想家孟子的理想世界则诱人得多。孟子提出了一幅君民同乐、仁义并施的王道乐土和太平盛世的理想图景。 一、教学目标 1熟

2、读文本,总体感知全文。 2疏通文意,弄懂大意,学习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3了解孟子的王道思想。 4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二、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 思维发展与提升: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辩驳技巧和修辞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辩驳技巧和修辞方法。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 文化传承与理解:让学生从文中体会学习孟子为政之道,树立正确、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领会孟子的思想在当今社会中的现实意义。 1.根据上下文来推断词句义; 2.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 高一的学生在初

3、中已经学过孟子中的篇章,有了一定的基础,课前自学,查找相关背景资料,帮助理解文章。 齐桓晋文之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思想领域曾经历过一个辉煌的时代,真正地做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后任何一个时代,我们在思想领域的变革都没有当时那么巨大,形式都没有当时那么多样,内容都没有那么自由。这个时代是:春秋战国时期。大家能举出当时比较有代表性的派别吗?其中的儒家思想对我国文化乃至政治的影响都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们分别被称为“圣人”和“亚圣”。对于孔子大家都非常熟悉,而对他的再传弟子孟子就可能不太了解了。有谁能说说孟子的有关情况。 二、关于孟子

4、1.孟子其人(略) 2孟子其书(略) 3.孟子思想 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思考:为什么孟子的思想会被后世接受呢?任何一种哲学,都会创立自己的理想世界。比起道家的小国寡民、佛家的因果报应来说,儒家的集大成思想家孟子的理想世界则诱人得多。孟子提出了一幅君民同乐、仁义并施的王道乐土和太平盛世的理想图景。这对于王者来说,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有什么比百姓归附,国力强盛更令他们满

5、意的呢?对于老百姓来说,也是如此,有谁不乐意做太平盛世的人呢? 4孟子的时代意义 当时的社会背景: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时代意义:孟子的思想具有明显的进步性。其思想核心就是“民本思想”。民贵君轻,在今天看来,它至少包括重视国家利益、反对特权意识、保护人民等多方面的含义。这种社会变革时期的新观念,正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人道主义精神,至今在我们的思想领域里有着重大影响。孟子的追求是一种对社会出路的探索,他的求真的追求精神也是值得今天我们学习的。另外,孟子的散文成就极高,作为文化精粹,我们当然有研究、借鉴、继承和发扬的必要。 5“王

6、道”和“霸道”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回答问题 1教师和学生分别读问话和答话,其他学生默读。 2分男女两组分别读问话和答话。 思考: 1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孟子说服对方实行仁政,实现王

7、道) 2.孟子的中心观点是什么?(保民而王) 四、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我们学习文言文,有两个重点内容要掌握:一是重点的文言字词(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这也是今天的作业(分类归纳)。一是文章要表达的观点,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个观点的。具体到孟子这篇文章,就是要了解孟子的主要观点,他是怎样表达这个观点的,孟子是怎样一步步说服齐宣王的,也就是孟子的论辩艺术。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对我们大家也很实用。 二、串讲课文:(列出基本层次) 三、迂回曲折的论辩艺术 齐宣王畏难孟子解决 1畏难 “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从齐宣王的日常生

8、活入手,巧妙分析“以羊易牛”。 不忍之心王道基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心悦诚服 2信心不足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比喻说理:“百钧”“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3大欲对心中“大欲”念念不忘:“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激然后快于心与:“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缘木求鱼的比喻,齐宣王的迷梦被击碎。(先破后立) 四、语言特点 一篇好的文章,决不能只有思想,而没有血肉,更不能缺少必要的修饰。语言的运用就特别强调修饰的功夫。为了把自己的思想准确、恰当、得体地传达出来,课文使用了较多的语言手段,使思想、情感的表达达到了

9、完美的程度。这些手段是比喻、排比等修辞格的运用和适当的神态描写。 1.比喻:比喻这种修辞格,是文学语言的重要的表达形式之一。使用得好,将使文章既具有生动的直观性,又能够揭露事物的本质。 “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来突出宣王的“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同样是力能做到而不做,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形象地对比出前者是绝对做不到的,而后者不过是举手之劳。 “天下可运于掌”这个比喻,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王天下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 “缘木求鱼”的比喻,和孟子其他许多比喻一样,已变成今天习用的成语,它形象地说明了齐宣王要以区区之齐

10、去战胜八倍于自己的各诸侯国是多么愚蠢,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了齐宣王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文势如悬崖坠石,有千钧之力。 有人统计,孟子全书共261章,其中,有93章使用了比喻,数量达159处之多。汉赵岐孟子题词说:“孟子长于比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可谓说到了点子上。 2排比 排比的运用,也是文章的一大特色。它是散句中的整句,首先形成文章参差错落之美,又声调铿锵,富于音乐性,在内容上既对文章进行拓展,又突出思想,加强感情,使文章气势盛壮这种方法运用得好,则能使文采斐然,行而远矣。 如“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恩焉”,这一组排比句,以不可辩驳的气势说明“不能”是有别于“不为”的。它的浅显易懂

11、,还由于排比之中兼用了比喻的手法,真正是以简御繁地把难懂的道理轻松自然地讲得清楚明白。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这一组排比句,则是不厌其烦地故意揣度,既扩充了文章的内容,又使齐宣王为生活奢侈而自感惭愧,并进而去检点自己,包含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又迫使齐宣王朝着王天下的方向迈进。 “今王发政施仁皆欲赴愬于王”,这一组排比句,从“仕者”“耕者”“商贾”和“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等四个方面全方位地展示了“发政施仁”的好处,在齐宣王面前显示了巨大的诱惑力,展开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美丽远景。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四个排比句,形象地写出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不但加强了思想上的说服力,而且加强了情绪上的感染力。 3适当的神态描写 孟子引导齐宣王说出“大欲”时,齐宣王“笑而不言”,这一笔写出齐宣王欲霸天下而又躲躲闪闪不那么理直气壮的神态,极尽传神之妙。 五、作业 学生归纳文言知识。 六、板书 提出并明确话题(王道霸道)实行王道 提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论点,肯定齐宣王能够“保民而王”不忍之心 齐宣王未能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推恩天下 反面论述“霸道”危害,敦促齐宣王实行王道推行仁政 阐述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制民之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