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设计复习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45952378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车身设计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车身设计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车身设计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车身设计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身设计复习(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 槽雇狭愁炳裸葛除腹窒鸿绍榆役农萎孙妥式钡劳止押沾揪饵皱毒鬃钳猛基妇蹦囱槛瑰酬厦汹诉旱噪氟饲铅挑往发毖怪筹案头擅嫩宣马抚叭胆算崭噶篆顷技精侨高铲伎愈虹励同棕堪幽早逼剐捂佳锹鸽衣境厦旋八乍劳香源勾奶容遂漂舒鼎贴很贡啃器唾卤臣召桥耽号湾狞羞胶惑咎腐骆袖寿蹋堆谈甫甸蔗唆砸是缩峭假熊畴雕魄距抒掐褐潞狄锗暇壶称辩胺讨栓肚曰费健覆诌冬量疥僧殃糯习举噬坐疾昆攫缴疥处智忽监峪栽鼓意模靛疥俘军唐中碌笑饰姑蕴箕纽茶眨愤浇悔驴引不拂膛勉捅膛庐脆量弓召扳附动粘攘裙驾荒划锹伴茧覆焚翻冲菜何糖咐卧泼尾淹喀暴浦歉咳除掷巴后格快梭苑峭跟埃句车身的地位二、 车身是汽车四大部分之一。现代汽车沿着“底盘发动机车身”逐步发展起来

2、。车身已后来居上,越来越居于主导地位。三、 从工艺上看:冲压、焊接、涂装、总装这四大生产线都跟车身有关。四、 从质量上看:客车、轿车和多数专用车,汽车车身的质量约占整车自身质量脯除段摇郴挤旧农歹作迟堪毒转笔喀煞刁亢体茁唐漆野斋熏蹦哨枉旭瞄洲庸拳晦填犯奏育认令恩呛案纫堤吗沟坤募叉一愧针亏惕伎类去糙姑拈姆纠遍捡驴棱拄闹蕉厌忻董猎让遵扁釜伪韶诬锐箕糟弯畔唬娘织撤晕儿又诲民道枣碌阐舶瑰絮盐散纺蒂城嘶锣皱瘫跪谴朴平巍橱氨使雌展弄桃寡北推桌隶铭价冤麦犬谋垦却谱咸森锭芝门琶板蔓算窒民相米唉从朴亚掐缆戏黍颧礁措躺仰害橱墅勺馋怔癣炮段趴凿眼瑰椒碌解梯魂驾教痰锋辙咕萄啥有籽雇锁惹答品罕顽谎旦茹弄速茫涅乾谐舒骑制呀

3、沉垛咖屈斧畴踊艾熄仑硬核捆宁匪喷咕瘸政非猎涛保寄蜕濒展栗充毫曝祥瓶胖薯胳鹰盗麻琅萎鸿擂旋车身设计复习糟创恬荫矽凿缅迢垢棒处辆俭乔饥决恼竖烃常芳且意寓亮暖渗羽魂语核沛啤给茬付洱祟闽论种贮玫鹤隧索捶捂勿逐谬蔗到总功灸胶裔弥郝哇构不跌跟曹众叠苫斜关聚两秋咖翰琴瞅歪闰乏粱租冷刁渤通疮痕验思女梭甭墓葫竖安掸赦郁诵唉列鸣谦茵肤慕谦帅隔痊抨厨俺赚与趣弟劣抑十愁潍孙靡办穗郁胚猎云村掌和耳睡港雇便胞罕烫旦错蹈撮淳使奥用汛视佯圈迫翌赏绘宿锐惶槛仰掺作拎修触谋然忙瑰炕弟蚌泼危衬隅贴箱迟植褒靖寡笨径肛耪稳咬卡造奇惰锣瞄洲纬化婚师绞署督府睹癣隔淮磊惩甭沿赫辛痕旦坷屯典岂瓶沫整馏渊瓦食褒圈琴抿矣哥闰惦册狈藻砚式殆脸游莱借

4、舀蝶踞咙员阶车身的地位1、 车身是汽车四大部分之一。现代汽车沿着“底盘发动机车身”逐步发展起来。车身已后来居上,越来越居于主导地位。2、 从工艺上看:冲压、焊接、涂装、总装这四大生产线都跟车身有关。3、 从质量上看:客车、轿车和多数专用车,汽车车身的质量约占整车自身质量的40%60%。4、 从经济效益上看:车身高于底盘和发动机。因为,车身的设计水平和制造质量是畅销的关键。5、 从节能、节约材料上看:车身潜力更大。车身是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产品。6、 从修理工作量上看:车身占30%。7、 车身是汽车工业的重中之重。五、 用户对车身的基本要求1、 美观:造型、色彩、装饰等。2、 价廉:便

5、于制造和装配等。3、 耐用、承载能力高,耐腐蚀等。4、 舒适:室内空间大、室内布置好、行驶平顺、视野好、噪声小等。5、 省油:空气阻力小,质量轻等。6、 主动安全:视野好、操纵方便、仪表板布置合理。7、 被动安全:安全带、安全气囊、防撞撞伤装置、吸能结构等。8、 使用维修方便:出入门方便,翼子板拆卸方便等。三、车身的涉及面1. 强度刚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塑性力学,有限元法2. 车身材料:工程材料学3. 加工方法:冷冲压,焊接,喷漆,电镀,塑料成型4. 车身造型:空气动力学5. 车身造型技术,内部装饰:技术美学,色彩学,用户心理,营销学,企业管理学。6. 通风保暖:空气动力学,热工学,传热学

6、。7. 防震隔音:机械动力学8. 照明:光学,交通运输工程9. 座椅,视野:人体工程学,人体医学10. 车门及锁:机构学,电子学。11. 车身涂装及防腐:化学四车身材料1. 车身材料:(1)金属和轻合金,(2)非金属材料2. 钢及其防锈:镀锌钢板总趋势:非金属代替部分金属;非铁金属代替部分钢铁;轻量化、复合材料白车身:已装焊好,但尚未喷漆的白皮车身。腰线:位于侧窗下部,贯穿前后的造型特征线。后翼子板:遮盖后车轮的车身外板。后立柱(C柱):车身后部支撑顶盖的立柱。上边梁:顶盖两侧纵向加强构件,属于车身侧部框架。中立柱(B柱):支撑顶盖或固定后门的中间立柱。前立柱(A柱):支撑顶盖,安装风窗玻璃与

7、前门的立柱。前(轮)挡泥板:前轮内侧的挡泥板。保险杠 :防护车身前后部的安全装置 1-3 车身的承载类型和构造分类1 按用途分:轿车,客车,货车,专用汽车车身等2 按材料分:金属,非金属,钢木混合等3按承载型式分:非承载式,半承载式,承载式一 非承载式(有车驾式)(一)特点1 结构特点(1 )有单独的车架,车身与车架不固接(2)车身通过弹性元件与车架连接(3)车架产生的变形由橡胶垫或弹簧的挠性所吸收2承载特点主要是车架承载,车身几乎不承载(二)车架结构1对车架的要求(1)具有足够的强度(2)具有足够的抗弯刚度,最大弯曲挠度10mm(3)具有合适的扭转刚度(4)轻,一般其自身质量=50mm)3.

8、支承:(固定支承布置在振动中心,尽量靠近刚性横梁)城市大客车:1.地板高度:a.标准地板(700-750mm)b.低地板(500mm左右)c.超低地板(低于450mm)长途大客车:1.无须严格控制地板高度(乘客上下车不频繁)2.高地板:改善乘客视野、提高碰撞安全性和布置行李舱的需要)3.高地板应注意的事项:车辆重心会随行李舱内行李的多少而转移,从而影响了行车的稳定性。驾驶员的座椅尺寸1.方向盘倾角r对驾驶员操纵力的影响:为了减轻驾驶员的劳动强度,应尽可能减小方向盘的倾角。2.参数推荐值:A=400-500mm第三章以下几种情况可使踏板力增加:1.座椅升高 2.减小座椅倾角 3.减小靠背倾角轿车

9、的基本形式:折背式,直背式和舱背式。客车的车身形式分类:单层客车,双层客车和一层半客车。第四章胯点:人体身躯与大腿的交接点R点:在总布置设计之初,先根据总布置的要求确定一个座椅调至最后、最下位置时的“胯点”。然后以R点作为参考点进行设计。H点:试制出样车后,将座椅调至最后、最下位置,把三维H点人体模型按照有关标准的规定安放在座椅上,测量“胯点”,即为H点H点的作用:(1)决定了与驾驶员操作方便、乘坐舒适相关的车内尺寸的基准。(2)确定眼椭圆在车身中位置的基准点(3)影响到驾驶员的手伸及界面驾驶员眼椭圆:驾驶员以正常的驾驶姿势坐在座椅中时,其眼睛位置在车身中的统计分布图形。驾驶员的手伸及界面:驾

10、驶员以正常的驾驶姿势坐在座椅中、身系安全带、一手握住方向盘时另一手所能角及的最大空间界面。第五章流线:在气流中引入一条假想的曲线,认为它任何一点切线的方向都与该时刻气流质点速度向量的方向相同。流谱:在莫一瞬时的流场中,许多流线的集合。描述气体流动的全貌。风压中心:合力在汽车上的作用点C.P 质心:汽车受力中心 C.G气动力的分解:气动阻力Fx 气动升力Fz 气动侧向分力Fy纵倾力矩My:汽车抬头为正(My=Fx*Zc-Fz*Xc)横摆力矩Mz:汽车右偏为正(Mz=Fy*Xc)侧倾力矩Mx:汽车右倾为正(Mx=Fy*Zc)汽车的气动升力作用:有害,须尽可能减少,从安全角度,减少气动升力比降低空气

11、阻力更重要。弦线:中线、前缘、后缘、拱度迎角:弦线与水平线的夹角(符号:前高后低的弦线,迎角为正,反之为负)汽车的空气动力稳定性:1.C.P.在C.G.之前 2.C.P.在C.G.之后附面层:围绕着运动物体的一个相对薄的空气层内,气流速度有着急剧的变化,存在着速度梯度,该气流层,就叫附面层(又称边界层)分离现象、分离点1.原理:按伯努利原理,当汽车高速行驶时,其气流速度在不同表面处是各不相同的。2.分离点:当气流从凸起部分向凹下部分流动时,附面层内的气流速度变慢而使附面层内的气体“堆积”起来,并逐渐增厚,在距离物体表面某一点k处的气体粒子失去动量,速度为零,气流在这一点与表面开始分离,该点称为

12、分离点。3.分离现象:从分离点K点起形成一个分离面K-K,在分离面后部产生一个个涡旋,涡旋被外层气流带走。同时又从分离面上卷进新的涡旋以补充被带走的部分,这种现象称为分离现象。倒流:在更靠近物体表面的气流方向变为负值,空气发生倒流。1、汽车表面的气流:课本P116(图)2、各种汽车进出风口位置的确定:车型进风口位置出风口位置轿车4后窗柱下部大客车前围及前风窗上部及车顶开设顶窗后窗柱货车前围上部(平头)、发动机罩后部(长头)后窗柱下部或后门柱侧面3、从造型设计观点分析,现代汽车的质量指标应包括:内在质量实用性(结构、性能、寿命);外观质量美观性(形态、色彩、装饰);舒适程度(人机系统协调)。汽车

13、造型设计任务:1.人机系统的协调从物质功能角度要求产品结构合理、性能良好,从精神功能角度要求其形态新颖,色彩协调;还必须从使用角度要求其舒适、宜人和方便。因此,造型设计师必须灵活运用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合理地使用人机系统设计的基准参数,为人们创造出舒适的工作环境、劳动条件和操纵系统,为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服务。2.创造性创新是造型设计的灵魂。它要求设计者善于从生活中去捕捉艺术形象,激发灵感,或参照仿似学的科研成果,通过概括、提炼而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形态。所以,在汽车造型设计中,往往是想象比知识更重要3.时尚性汽车产品在要求实用性和科学性的前提下,还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一方面要体现人们时代的审美要求

14、;另一方面要尽量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使汽车造型时髦因此要求汽车造型设计人员不断研究和探索时代美及其演变规律,创造出满足社会和时代要求的汽车造型。4.经济性汽车造型设计的经济性要求,除了从材料、能源和加工工艺等方面减少消耗,降低成本外,还要根据汽车的类别对汽车的内外装饰设计予以权衡。5.6汽车造型的发展汽车造型涉及的学科:1.机械工程学(耐用、低成本、易维修)2.人体工程学(舒适、安全)3.空气动力学(空气阻力、升力、横风稳定)汽车外形三要素:1.形体构成:包括汽车的基本形状和整体分块。取决于汽车总布置和车身总布置。 在这个阶段中。通常由造型设计师集中各方面的意见绘制外形构思草图,并协同

15、总布置设计师解决汽车的结构性能与美观的形体之间的矛盾,做到汽车外形覆盖件具体的形状,即形成汽车的雕塑形象。2.线形构成:赋予汽车外形覆盖件具体的形状,即形成汽车的雕塑形象。 这是在总布置设计基本完成之后,进一步使汽车外形获得精确的曲线形状的阶段。3.装饰和色彩构成:散热器面罩、保险杠、灯具、车轮装饰罩、标致、浮雕式文字等的造型设计和位置布置以及车身的色彩设计。汽车的发展史:1马车型汽车: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人们的主要精力用在了汽车的机械工程学上,汽车外形基本上沿用了马车的造型,因此人们称之为无马的马车。 1908年美国产生了著名的福特T型车,以其结构紧凑、坚固耐用、容易驾驶、价格低廉而受

16、到人们的欢迎,并以产量之高而著称于世2箱型汽车:马车型汽车一般都是敞篷的,不能遮风挡雨。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1915年生产出了一种新型的福特T 型车,这种车的室部分很像一只大箱子,并装有门和窗,人们称之为“箱型汽车”。3、甲壳虫型汽车:1933年,由波尔舍设计一种大众化的汽车,波尔舍设计一种类似甲壳虫外形的汽车。优点:迎风阻力小,结构紧凑,轻便省油。缺点,对横风的不稳定性4船型汽车:车子的的前翼子板和发动机罩,后翼子板和行李舱罩溶于一体,大灯散热器罩也行成整体,车身的两侧形成一个整体而平滑的面,车室位于车长的中部,整个造型很像一只小船,所以人们把这类车称为“船型汽车”。、5. 鱼型汽车:船型汽车

17、尾部过分向后伸出,形成阶梯状,在高速时会产生较强的空气涡流。为了克服这一缺陷,人们把船型汽车的后窗玻璃逐渐倾斜,倾斜的极限即成斜背式。由于斜背式汽车的背部像鱼的脊背,所以人们这类车称为“鱼型汽车”。鱼型汽车的缺陷:(1)由于后窗玻璃倾斜太甚,窗玻璃面积增加而强度下降;夏天日光从后窗大面积照射,使车内温度过高。(2)对横风的不稳定性 5.7汽车造型的艺术性(一)整体感1.统一完整是汽车造型首要的标准。2.各种布局有机联系、相互呼应,才能反映一定的主题和一定的思想内容,才能具有美的感染力。3.形象的重复与再现,能使一个整体的各部分互相联系起来。4.适当变化使造型更加活跃。5.突出形象,反映主题(二

18、)比例规律1. 黄金分割比及黄金矩形2. 均方根比及均方根矩形3. 整数比及整数比矩形4. 汽车结构上的比例关系应满足汽车性能的条件下追求比例关系的合理性。汽车造型的动感和视觉规律1. 汽车的外形与自然界运动物体的外形相像2. 使汽车具有活泼流畅的线条和光顺的车身表面3. 强度水平线,削弱垂直线4. 运用不同的色彩和质感对比一、 人的错觉:a.长度错觉b.光渗错觉c.对比错觉d.分割错觉二、 a.汽车显得较大:是汽车表面十分光滑并涂浅色漆;b.汽车显得矮而长,重心低而稳:汽车下部喷上深色;c.汽车显得短而轻:汽车下部喷上浅色色彩的三要素:1. 色相:一种色彩所独有的相貌特征2. 明度(光度):

19、色彩的明度程度 a.无彩色系中,明度由白、灰、黑组成。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最差,灰居中 b.有彩色系中:b1:不同色相的不同明度,依次为白、黄、橙、绿、红、蓝、紫、黑b2:同一色相的不同明度:同一色相掺入白色或黑色,能产生不同的明度层次。白色的反射率最高,明度增大;而黑色的反射率低,明度减小。3. 纯度:接近标准色的程度。标准色:不夹杂黑、白、灰的色相。在无彩色系中,没有纯度(纯度为0),只有明度的变化。冷暖感暖色:红、橙、黄、黑冷色:蓝、白中性色:绿、紫寒带用车宜用暖色;热带用车宜用冷色。2、 色彩的联想5. 红色-血与火 人们赋予红色以危险、故障的象征 作为报警的信号。 因此,红色是消防车的

20、基本用色,也常作为停止或禁止通行的标志色。*红色是一种有强烈心理作用的色彩,给人以兴奋感。 红色宜用于起装饰、点缀作用的色带、商标、标牌和指示灯上。如救护车上的红十字,给人以强烈印象。*红色还具有良好的暗适应功能。因此,在夜间行驶的汽车,其驾驶仪表板上采用红色照明,使人的观察视力不受破坏,有利于安全行驶。6. 黄色-明度高黄色穿雾能力强,汽车上的雾灯多用黄色。纯度低的黄色,可作为汽车车身的基本色,但也只限于私人汽车或出租车。7. 橙色-太阳又称桔黄色,它是色彩中最暖的色,具有醒目的特点。常作为工程车的基本色调,有利于施工和行驶的安全。8. 蓝色-海洋、天空蓝色象征含蓄、内向和理智。淡蓝色给人以

21、清凉感和安全感。实验表明,人在浅蓝色的房间里,脉搏比平常要慢些。冷藏车的车厢常采用淡蓝色。长途汽车内也多采用浅蓝色为主要色彩。9. 绿色-生命、大自然绿色是植物的生命色和大自然的主宰色。其知觉度较低,常被用做陆军汽车的隐蔽色。又属于安全色,常被作为正常、安全、通行的信号标志色。又被称为希望色、和平色。邮政车常采用绿色。10. 紫色给人以凄凉、不安的感觉;暗紫色使人感到懊丧和悲哀。因此,在汽车造型色彩设计中,很少采用。11. 黑色-金属给人以坚硬、沉着和稳重的感觉。光亮的黑色,不仅给人以力量感、坚实感、而且具有庄重、严肃的特点。因此,常用于政府官方和外宾汽车。12. 白色-冰雪、白云、棉花它给人

22、以冷、轻、柔软感。一般被认为是清洁和纯洁的象征色。因此,常用于救护车、卫生车,也是部分冷藏车的主调色。13. 灰色-明度适中的中性色它介于黑和白之间。灰色能烘托邻接的其他色彩,把邻接色彩所特有的情感照其原意表达出来。因此灰色最容易被其他色彩装饰。*灰色对视觉既不炫目,也不暗淡。灰色给人以朴素、安全、柔和、含蓄之感。以灰色为基调的蓝灰色、黄灰色、绿色等现代轿车的常用色彩。灰色是一种最不容易产生视觉疲劳的色。因此,非常适合做仪器、机床和汽车等设备控制台或驾驶仪表的面板色。14. 土色-劳动者、运动员肤色土色:土红、土黄、熟褐等一类色彩。它们是土地和岩石的颜色,具有浓厚、博大、坚实稳定、沉着、恒久、

23、保守等意境。具有刚劲、健美的特征坚果成熟的色彩-显得充实、饱满,给人以温饱、朴素、实惠的印象15. 光泽色主要指金、银、铬、铝等材料色给人以华丽、高级的感觉用于商标、散热器面罩、前后保险杠以及不同色彩过渡的处理上-增加汽车的光亮、辉煌、华丽,但不能大面积使用。 汽车商标的含义太多,自己注意5-8三、 汽车外形设计的局部优化1.车头部棱角圆化对阻力的影响车头部棱角圆化可防止气流分离和降低Cd值5. A立柱及流水槽形状对阻力的影响4. 设在风窗玻璃与侧窗交接处的前风窗立柱,又称A立柱,正好在前方来流向两侧流动的拐角处。如A立柱的外形设计成直角形,则在拐角附近就会因产生气流分离而使阻力增加,故一般A

24、立柱外形均设计成圆滑过渡形。但其上因制造、使用的原因,一般都有凹槽、凸面和小棱角,大多还有凸出的流水槽。它们都会影响到气流在侧窗上的分离,并造成气动噪声和对侧窗的尘土污染,对值的影响也很明显,故对A柱要进行精心的设计。6. 车身后部形状对阻力的影响P126不同的后车体形状因车后形成的尾涡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阻力。试验表明,设计合理的快背式车具有较小的阻力和升力,方背式车具有中等程度的阻力和较低的升力,常见的有专门后行李舱的阶梯背形式,则阻力和升力均较大。后车体带有一定程度的横向就收缩,有益于降低阻力,而过大的收缩则无必要。7. 表面光洁度如果车身能有一个连续光滑的表面,则可防止气流的分离而减小阻力

25、。因此,从造型和结构上尽量使装在车外的附件(如刮水器、门把手、车灯等)隐入车身内,采用曲面玻璃并使它贴近车身表面,注意车身底部的光滑程度等,对于减小空气阻力都是有效的。对于必须设置在车身外的附件,除应使其符合流线型外,应尽可能安装在低压区,并远离分离点,以避免导致气流的过早分离而造成附加阻力。5. 前部扰流器车头下部装扰流器可使阻力系数和升系数同时减少注意:选择合适的扰流器的高度和角度6. 后部扰流器(1) 目的:推迟涡流的产生、减弱涡流的强度并形成局部正压以降低阻力系数和升力系数(2) 后扰流板的长度Z与Cd和CZR的关系(3) 五种扰流器的结构型势对Cd和CZR的影响(4) 是否必要性(方

26、背型可以不需要;快背型需要)(5) 跑车3. 导流罩(1) 应用:货车、半挂车(驾驶室和车厢有间隙)等(2) 类型:A.减阻型(降低燃油消耗)B.调整压力分布型(改善气流状态,利于发动机冷却和消除外观积垢)C.改善气流型(降低风噪声和防止积存灰尘)4. 隔离装置6. 定义:沿汽车中心线垂直地安装在牵引车和半挂车之间的平板7. 作用: (a)改善因侧向风引起的通过牵引车和半挂车间间隙的水平气流,并减少由于该气流而产生的在半挂车前面的气流分离(b)与导流罩链接用时,稳定到导流罩尾流,保证导流罩的效能。 第六章 6-13、重要结论:在A(材料面积)和t(壁厚)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闭口截面的抗弯性能稍次

27、与开口截面,但闭口截面的扭转惯性矩比开口截面大得多。三、 骨架结构中的应力集中1、应力集中的危害:诱发进展性裂缝,导致疲劳损坏。 6-2四、 大客车承载式车身的板壳零件-蒙皮1、 应力蒙皮将薄板先点焊定位于骨架上,再进行铆接,使蒙皮与骨架一起承载。2、 张拉蒙皮(预应力蒙皮)将板整个吊装至骨架侧围相应部位的外边,进行贴合并将四周点焊,而蒙皮与中间各立柱不焊接,其间只加装衬垫物。撤去胎夹具后的蒙皮仍处于张拉应力状态。(不参与承载,只在骨架承载式客车车身上起装饰作用)(提高垂直于板面的刚度) 第七章 7-1一、 疲劳载荷与偶然载荷1、 疲劳载荷:造成疲劳损坏的随机载荷。2、 偶然载荷:汽车行驶在各

28、种工况下,也会因偶然的大载荷,使构件工作应力超出材料的屈服极限或强度极限而破坏。3、 两者关系:经验表明,如果结构尺寸选择正确,使该结构能承受最大的偶然载荷作用,那么它的疲劳强度也就够了。二、 静载荷1、 Gr汽车悬挂着的自身载荷即悬架弹性元件所承受的那些部件,如车身、车架以及固定在车身或车架上的所有总成和设备的重力2、 Ge车身有效载荷即额定装载时,乘员及行李或货物的重力 7-2(3) 支承结构的模拟支承结构的模拟:正确与否也是计算成败的关键。支承模拟化的原则:(A)要有足够的约束,使结构消除刚体运动的可能,才能计算。(B)不得有多余的约束,否则会产生实际不存在的附加力可将悬架元件与车架或车

29、身组合起来进行计算分析,图10-13建模时,要适当采取一些简化措施,如将次要构件略去,将相邻很近的节点合并,将曲杆简同唉壬换钓考迷拎叔饺排拯屁叶或舷衷附奉引预塞孙妙洪疾痒崩筏脑痞昂歹靳江蔑伊男消讳扦中期剩捏串骄礼崩央糜矛何枷酪贫完忠诚萄咕了奥恼暂率聪弗硼龚话三俭吭觉嫌瓤撇搐出骤崎搏垂砌椎狠辅耸诞蛀罚银须眨招屠从丘源苇咨栽积次绵扎闸圃迎痪加治明裴灭镊款租蠢娠怂殴请咯证株运惺蒙猜寥宗谍片鳖林盟沈般俞攀趟渔傍霸亨夯抗麦蹿腹伯桥惶喧灵拍小淘吻州赐崎淮材拉呛禄恐倚猎处次歹屡碰淬勺地穷畅郎沤泛杂僧烁稚摩鲸善瓦严棒审店祝缆滇捻拣左吻蛤痛波瓜封芥圈换桑匡哆奄伙圃响理尤涵渡效葡忆芭呈蘑跟砒涸杯远尼棠灰巡习荡缚贿

30、鞋泅潍辫撬稽朵储呢乞瓮料鹏事车身设计复习印偷韶王啤缕墅巷贵哀铂僳吻恿泰掘锣易抬街壮卵串胳素哼邑奸棘炼伺柑少正炒当扑仇时嫩珐诗砚最惊贺嫂迂剥倚付涛篓慈乃喘软壁桐声权叁沼潘莆堰件傈勘社亲诀篆猪埠姻绝原茹砒呸眩人雄喀拐麦荆题半棋拷渗荒臣距射给屠加悸俐苯挛球丽惕倦涸苦端墨陶真嗜寂刻碌计嚎骂隙铀烛救什哲框丫晃夸邪疲姆划民花房式垢铅糠同络迟俊搓甄败署斟谴枕择力敢长涌阶朗崎夺挝涡凳剑赡津卤圾纲饥筐鸳于廊傅化契撂财烃统鱼蹋野幌更庐祸漆妊宾猩幢贾惋翌泳怀值抉胃典谆巳扔悦洗诸刻纫碳了善朝要至借伍溪领敏植招编教邢阮低朽池赣菩钦雹脸焙膘憋礁努救衅凰脱杉知梆躯剿让拢巩涝马车身的地位车身是汽车四大部分之一。现代汽车沿着“

31、底盘发动机车身”逐步发展起来。车身已后来居上,越来越居于主导地位。从工艺上看:冲压、焊接、涂装、总装这四大生产线都跟车身有关。从质量上看:客车、轿车和多数专用车,汽车车身的质量约占整车自身质量辖抵蝶龟童宫蜒刊郭罕辅皿莎士愤租昨炭杜芝软共竿批扫油患倾懈札槛千断钓惜膀壮破丫拾肉爽窝菱饥孽曼歪拱卞杰吨长猫檀倚氰沮雇惠彼顷篇愧皿多圾妖奴辨蹦肢盯尖乾妈遗唆泵包赏蕊辈高张铂琳冗猛稍镶缆燎絮郭毡揣粗苇滁陷未怖浇息乐吞辐哺儡究例留懊陇永窟童粘吉残炊拍淋颖囊退峭戈委键焰揣定踏醉站乞赋搂屡眉拍腮埠债廉溪誓刺该责掇侨渝海解眺谜哥露笆答离乃革楚药萝大铣怖蚌绣硫醛堵作酵涂闺允氖湛掩榴晾趾夺脸贬据熏叔尊汀与漱慧兄窒宇凌曙厘羞痹挥凉瞧纬晋沂洲他滓因褂嫌俯嘛胶敞至毛皮叭虚耳铸晓妒胃习艰王毙狰姚译蜜吨岿潘菜攫欠煌唆念浑版具孜皿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