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冲刺PPT课件.ppt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14593139 上传时间:2020-07-25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51.0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考物理冲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考物理冲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考物理冲刺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冲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冲刺PPT课件.ppt(3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考物理冲刺,距离高考还有12天,我们还可以做点什么? 1.看看课本,不忘旧时相识 2.看看陈题,不犯同样错误 3.总结方法,以不变应万变 4.调整心态,胸中有真意,稳坐钓鱼台,今天我们一起,1.物理问题的一般分析方法 2.图像方法 3.解题技巧: a-整体法和隔离法 b-等效法 c-对称法,物理问题的一般分析方法,核心:建模 2000年的理综卷中有关霍尔效应的问题,要求考生把它构建成一个带电粒子在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场中平衡的模型,这里情景是新的,模型是旧的。2001年的理综卷中有关于电磁流量计的问题,要构建出两个模型,一个与上述的相同,另一个是直流电路的模型。同年还有太阳能量辐射一道压轴题,其

2、中的一道小题,要构建出太阳向各个方向辐射能量的能量流的模型,这是新情景,新模型。,解决物理问题一般步骤,互相关联的物理状态和物理过程构成了物理问题,解决物理问题的一般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几个环节:,原始的物理模型,建模注意,所谓“建模”就是将带有实际色彩的物理对象或物理过程通过抽象、 理想化、简化和类比等方法转化成理想的物理模型。正确构建物理 模型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养成根据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结合题目 描述的现象、给出的条件,确定问题的性质;同时抓住现象的特征 寻找因果关系。这样能为物理模型的构建打下基础。 (2)理想化方法是构建物理模型的重要方法,理想化方法的本质是 抓住

3、主要矛盾,近似的处理实际问题。因此在分析问题时要养成比 较、取舍的习惯。,(3)要透彻掌握典型物理模型的本质特征、不断积累典 型模型,并灵活运用他们。如研究碰撞时,总结出弹性碰 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两个模型,但后来发现一些作用时间 较长的非碰撞类问题,也有相同的数学形式,这就可以把 这些问题也纳入到这两个模型中去,直接应用这两个模型 的结论。在粒子散射实验中,粒子与重金属原子核的作用 是非接触性的静电力作用,由于动能守恒也可纳入弹性碰 撞模型。,例题一,(1999年高考全国卷)一跳水运动员从离水面10m高的平台上向上跃起,举双臂直体离开台面,此时其重心位于从手到脚全长的中点,跃起后重心升高0.4

4、5m达到最高点,落水时身体竖直,手先入水(在此过程中运动员水平方向的运动忽略不计)从离开跳台到手触水面,他可用于完成空中动作的时间是_s。(计算时,可以把运动员看作全部质量集中在重心的一个质点,g取10m/s2,结果保留二位数),例题二,精密测量电子比荷的现代方法之 一是双电容法,其装置如图2所示, 在真空管中由阴极K发射电子,其初速度可忽略不计。此电子 被阴极K与阳极A间的电场加速后穿过屏障D1上的小孔,然后 依次穿过电容器C1、屏障D2上的小孔和第二个电容器C2而射 到荧光屏F上。阳极与阴极之间的电势差为U,分别在电容器 C1、C2上加有频率为f的完全相同的正弦式交变电压,C1、C2 中心

5、间的距离为L,选择频率f使电子束在荧光屏上的亮点不发 生偏转。试证明电子的比荷为 (其中n为正整数)。,分析,研究对象必然是电子,其对象模型显然是带电的质点;对其过程模 型的构建,可按先后顺序考虑;首先是在电场中的变加速运动,这是我 们能处理的模型;接着进入电容器,遇到偏转电场,由于电容器上加的是 变化电压,那么其中的电场是不稳定的,随时间变化的,电子沿电场方向 的运动不是匀变速运动,这是我们没办法处理的。但考虑到电子加速后, 速度很大,通过电容器的时间极短,如果忽略这一段时间内的电压变化, 那么可把电子通过电容器的过程抽象为带电质点在稳定匀强电场中的物理 模型,电场的强度取决于进入电场的时机

6、。 现在有两个电容器,而且要求电子最后不偏转,那么电子在电容器中的 运动是否有更具体的物理模型呢?模型很简单,就是进入每个电容器的时 机都正好是电场强度等于零的时候,电子作匀速直线运动通过两个电容器。,例题三,如图3所示,有两块大小不同的圆形薄板(厚度不计),质量分别为M和m,半径分别为R和r,两板之间用一根长为0.4m的轻绳相连结。开始时,两板水平放置并叠合在一起,静止于高度为0.2m处。然后自由下落到一固定支架C上,支架上有一半径为R(rR R)的圆孔,圆孔与两薄板中心均在圆板中心轴线上,木板与支架发生没有机械能损失的碰撞。碰撞后,两板即分离,直到轻绳绷紧。在轻绳绷紧的瞬间,两物体具有共同

7、速度v,如图4所示。求:(1)若M/m=K,试讨论 v的方向与K值间的关系。(2)若M=m,则v值为多大?,例题四,某商场安装了一台倾角为30的自动扶梯,该扶 梯在电压为380V的电动机带动下以0.4m/s的恒定 速率向斜上方移动,电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为4.9kW。 不载人时测得电动机中的电流为5A,若载人时扶梯的 移动速率与不载人时相同,则这台自动扶梯可同时乘载 的最多人数为 。(设人的平均质量为60kg,g=10m/s2),图像方法,在物理学中,两个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不仅可以 用公式表示,而且还可以用图象表示。物理图象是数 与形相结合的产物,是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体现,它 能够直观、形象、

8、简洁的展现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 系,清晰的表达物理过程,正确地反映实验规律。因 此,利用图象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有着广泛的应用,图象法的功能主要有,1、可运用图象直接解题。一些对情景进行定性分析的问题, 如判断对象状态、过程是否能够实现、做功情况等,常可运 用图象直接解答。由于图象直观、形象,因此解答往往特别 简捷。 2、运用图象能启发解题思路。图象能从整体上把物理过程的 动态特征展现得更清楚,因此能拓展思维的广度,使思路更清 晰。许多问题,当用其他方法较难解决时,常能从图象上触发 灵感,另辟蹊径。 3、图象还能用于实验。用图象来处理数据,可避免繁杂的计 算,较快地找出事物的发展规律或需求物理量的

9、平均值。也可 用来定性的分析误差。,应用图象解题应注意以下几点,1、运用图象首先必须搞清楚纵轴和横轴所代表的物理量, 明确要描述的是哪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如辨析简谐运动 和简谐波的图象,就是根据坐标轴所表示的物理量不同。 2、图线并不表示物体实际运动的轨迹。如匀速直线运动的s-t 图是一条斜向上的直线,但实际运动的轨迹可能是水平的,并 不是向上爬坡。 3、要从物理意义上去认识图象。由图象的形状应能看出物理过 程的特征,特别要关注截距、斜率、图线所围面积、两图线交 点等。很多情况下,写出物理量的解析式与图象对照,有助于 理解图象物理意义。,例题五,一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A、B、C 三点

10、,AB=BC。物体在AB段加速度为a1,在 BC段加速度为a2,且物体在B点的速度为 则: Aa1 a2 Ba1= a2 Ca1 a2 D不能确定,解析,依题意作出物体的v-t图象,如图1所示。图 线下方所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由几何 知识知图线、不满足AB=BC。只能是这 种情况。因为斜率表示加速度,所以a1a2, 选项C正确。,例题六,蚂蚁离开巢沿直线爬行,它的速度与到蚁巢 中心的距离成反比,当蚂蚁爬到距巢中心的 距离L1=1m的A点处时,速度是v1=2cm/s。试 问蚂蚁从A点爬到距巢中心的距离L2=2m的B 点所需的时间为多少?,解析,一关键条件:蚂蚁运动的速度v与蚂蚁离巢的 距离

11、x成反比,即,作出图象如图2所示,为 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从图上可以看出梯形 ABCD的面积,就是蚂蚁从A到B的时间,例题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物体,现以水 平恒力甲推这一物体,作用一段时间后,换成 相反方向的水平恒力乙推这一物体。当恒力乙 作用时间与恒力甲作用时间相同时,物体恰好回 到原处,此时物体的动能为32J。则在整个过程 中,恒力甲做功等于多少J?恒力乙做功等于多 少J?,解析,作出速度时间图象(如图4所示),位移为速度图线与时间轴所夹的面积,物理问题的解题技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概念 和规律的应用,使学生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 释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这就是

12、说, 不仅要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要 有意识的领悟物理解题的思维方法,整体法和隔离法,1.对系统内的物体逐个隔离进行分析的方法称为隔离法;把整个系统作 为一个对象进行分析的方法称为整体法 2.隔离法的优点在于能把系统内各个物体所处的状态、物体状态的变化 的原因以及物体间相互作用关系分析清楚,能把物体在系统内与其他物体 相互作用的内力转化为物体所受的外力,以便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 解缺点是涉及的因素多比较繁杂 3.整体法的优点是只须分析整个系统与外界的关系,避开了系统内部繁杂 的相互作用,更简洁、更本质的展现出物理量间的关系缺点是无法讨论 系统内部的情况 4.一般地说,对于不要求讨论系

13、统内部情况的,首选整体法,解题过程简 明、快捷;要讨论系统内部情况的,必须运用隔离法实际应用中,隔离 法和整体法往往同时交替使用,等效法,1.等效法就是在保证某一方面效果相同的前提下,用理想的、熟悉的、 简单的物理对象、物理过程、物理现象替代实际的、陌生的、复杂的物 理对象、物理过程、物理现象的思想方法合力与分力、运动的合成与分 解、电阻的串联与并联、交流电的有效值等都是等效法在物理学中的实际 应用 2.等效法在物理解题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主要有:物理模型的等效替代; 物理过程的等效替代;作用效果的等效替代 3.在应用等效法解题时,应知道两个事物的等效不是全方位的,只是局部 的,特定的、某一方面

14、的等效因此在具体的问题中必须明确哪一方面等 效,这样才能把握住等效的条件和范围,对称法,自然界和自然科学中,普遍存在着优美和谐的对称现象对称性就是 事物在变化时存在的某种不变性物理中对称现象比比皆是,对称的结 构、对称的作用、对称的电路、对称的物和像等等一般情况下对称表现 为研究对象在结构上的对称性、物理过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对称性、物 理量在分布上的对称性及作用效果的对称性等 利用对称性解题时有时能一眼看出答案,大大简化解题步骤从科学思 维方法的角度来讲,对称性最突出的功能是启迪和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 力用对称性解题的关键是敏锐地看出并抓住事物在某一方面的对称性, 这些对称性往往就是通往答案

15、的捷径,例题八,如图1所示,甲、乙两个带电小球的质量均 为m,所带电量分别为q和-q,两球间用绝 缘细线连接,甲球又用绝缘细线悬挂在天 花板上,在两球所在的空间有方向向左的 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平衡时细线都 被拉紧,(1)平衡时可能位置是图1中的( ) (2)1、2两根绝缘细线的拉力大小分别 为( ),例题九,(1994年高考全国卷)如图3所示,质量M=10kg的 木楔ABC静止于粗糙的水平面上,动摩擦因数 =0.02在楔的倾角为=30的斜面上,有一质量 m=1.0kg的木块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当滑行路程 s=1.4m时,其速度v=1.4m/s,在这过程中楔没有动, 求地面对楔的摩擦力的

16、大小和方向(重力加速度取 10m/s2),例题十,如图5所示,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 与木块B相连,木块A放在木块B上,两木块质量均 为m,在木块A上施有竖直向下的力F,整个装置 处于静止状态 (1)突然将力F撤去,若运动中A、B不分离, 则A、B共同运动到最高点时,B对A的弹力有 多大? (2)要使A、B不分离,力F应满足什么条件?,解析,力F撤去后,系统作简谐运动,该运动具有明显的对称性,该题利用最 高点与最低点的对称性来求解,会简单的多 (1)最高点与最低点有相同大小的回复力,只有方向相反,这里回复力 是合外力在最低点,即原来平衡的系统在撤去力F的瞬间,受到的合外 力应为F/2,方向竖直向上;当到达最高点时,A受到的合外力也为F/2, 但方向向下,考虑到重力的存在,所以B对A的弹力为 (2)力F越大越容易分离,讨论临界情况,也利用最高点与最低点回复力 的对称性最高点时,A、B间虽接触但无弹力,A只受重力,故此时恢复 力向下,大小位mg那么,在最低点时,即刚撤去力F时,A受的回复力 也应等于mg,但根据前一小题的分析,此时回复力为F/2,这就是说F/2=mg则F=2mg因此,使A、B不分离的条件是F2mg,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