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复习练习:必考部分 第十三单元 第29讲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文艺复兴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45922784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复习练习:必考部分 第十三单元 第29讲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文艺复兴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复习练习:必考部分 第十三单元 第29讲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文艺复兴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复习练习:必考部分 第十三单元 第29讲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文艺复兴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复习练习:必考部分 第十三单元 第29讲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文艺复兴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复习练习:必考部分 第十三单元 第29讲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文艺复兴 Word版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下达标练(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古代希腊出现了许多伟大的哲学家,他们在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发表了许多理性的言论。下列各项与智者学派的观点相符的是()A“未经理性审查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B“一切都是人们约定俗成的”C“荣誉远比财富、名声等东西更重要”D“生好还是死好只有神知道”解析:选B。“未经理性审查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这是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的名言,将哲学研究的重点真正的转向了人生和人类社会,并不是智者学派的观点,故A项错误;“一切都是人们约定俗成的”,这与古希腊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表述如出一辙,故B项正确;“荣誉远比财富、名声

2、等东西更重要”,这是苏格拉底的名言,强调的是道德重要作用,故C项错误;“生好还是死好只有神知道”同样是苏格拉底的名言,强调的是要将研究的重心转移到人身上,故D项错误。2黑格尔评论某一思想:“希腊英雄们都是出现在法律尚未制订的时代,或者他们自己就是国家的创造者,所以正义和秩序,法律和道德,都是由他们制订出来的,作为和他们分不开的个人工作完成的。”据此判断,黑格尔评论的是()A智者学派B苏格拉底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解析:选A。从材料看出古希腊时期,英雄们为自己立法,制定规则,确立制度,体现了智者学派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英雄们是法律和道德的制定者,不符合苏格拉底知识即

3、道德的伦理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柏拉图的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故D项错误。3古希腊史学家修昔底德将军在其历史名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中,不让历史学留有宗教神学和神仙鬼怪的踪迹,他热衷于以人性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特点来解释说明人的政治行为和事件进程,并努力挖掘事件的更多起因。由此可见修昔底德的历史意识()A具有朴素的人文主义精神B专注于历史原因的多方面探究C立足于希腊民主政治基础之上D被束缚在片面的战争观之中解析:选A。根据题目中“热衷于以人性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特点来解释说明人的政治行为和事件进程,并努力挖掘事件的更多起因”,故A项正确;B项表述服务于A项,是A项表述

4、的具体表现,故B项错误;题目中并未提到雅典民主政治对修昔底德的影响,故C项错误;题目中并未体现修昔底德的战争观的片面性,故D项错误。4古希腊某著名学者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他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这说明该学者()A否定了自然界的客观存在B彻底否定了神在人们心中的地位C主张认识自己,研究自我D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解析:选C。题干反映两层信息,第一层说明古希腊某著名学者认为自然的真理无穷无尽且不断变化,第二层反映他主张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即个人道德,由此可判断该学者

5、为苏格拉底。题干第一层信息说明该学者认可自然界的客观存在,故A项错误;题干中无关神的否定问题,故B项错误;苏格拉底主张认识自我,研究自我,与题干第二层信息吻合,故C项正确;D选项应是智者学派普罗泰戈拉的思想,故D项错误。5柏拉图说:“事物对于你自己,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柏拉图的这段话()A解释了“人是万物的尺度”B重申了“美德”的重要意义C强调“认识自我”的重要性D否定了苏格拉底的认识论解析:选A。同一个事物,在不同人面前呈现的情况不一样,构成不同的人对事物的认知,而这种不同的认知,取决于每一个人的个人感觉。因此柏拉图说的这句话,是对“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诠释,

6、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美德,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人与事物相比人是标准,强调“人”的重要性,故C项错误;柏拉图和苏格拉底都强调人的重要性,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故D项错误。6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与人的感受和行为相关,而人的感受和行为存在着过度、不及和中道。过度和不及会使人犯错误,招致责备。中道是经实践理性规定而形成的正确因而会受到称赞。而正确和受称赞是德性所特有的或者说是德性的标志。由此可以得出()A守中道就是不犯错误B守中道必须具有德性C中道是德性的本质特征D过度和不及是犯错的根源解析:选C。根据材料“过度和不及会使人犯错误,招致责备”并没有说守中道就不犯错误,故A项错误;据材料“中道是经实

7、践理性规定而形成的正确因而会受到称赞。而正确和受称赞是德性所特有的或者说是德性的标志”不能说明守中道必须具有德性,故B项错误;可以说明中道是德性的本质特征,故C项正确;材料只说过度和不及会使人犯错误,招致责备,并没有说明犯错的根源,故D项错误。7当学者们继续实现学术复兴而政治家也正在把基督教世界的秩序改变为一种新的国家体系的时候,平民百姓的头脑仍然沉浸在中世纪历史的宗教氛围中。这充分说明()A文艺复兴的影响局限于上层B资产阶级思想占据主流C宗教改革冲击了基督教信仰D理性主义时代业已到来解析:选A。据材料“平民百姓的头脑仍然沉浸在中世纪历史的宗教氛围中”,可以得出文艺复兴的影响局限于上层,故A项

8、正确;材料不能体现资产阶级思想占据主流,故B项错误;宗教改革并没有冲击了基督教信仰,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文艺复兴时期,故D项错误。8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表明文艺复兴()A反对彻底摆脱神学的束缚B开始否定宗教神学的地位C借用宗教形式宣扬新思想D极力维护封建的专制统治解析:选C。根据“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可以得出神学主导着当时的思想,没有证据说明反对摆脱,其实质就是对神学的挑战,故A项错误;通过材料“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无法得出对

9、神学否定的结论,故B项错误;“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可见艺术家所表达的思想是通过宗教的形式来实现的,故C项正确;文艺复兴是借古代的文学来表达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思想,故D项错误。914世纪中叶,黑死病(鼠疫)爆发,整个欧洲大约有2500万人死亡。它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天主教宣扬的救赎理论更为人深信B追求现世享受的人文主义不断兴起C导致对天主教进行改革的愿望强烈D主张自立自主的理性主义蔚然成风解析:选B。黑死病的长期存在,动摇了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信任,故A项错误;黑死病的蔓延,文艺复兴开始兴起,人们开始追求现实幸福,故B项正确;黑死病的蔓延与教会改革不存在必然关

10、联,故C项错误;理性主义盛行于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故D项错误。10“他们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的神学。他们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材料中“他们”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是()A否定一切权威崇尚理性B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C促进世界连成一个整体D否定了宗教神学观念解析:选B。据材料“他们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的神学。他们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可知材料中“他们”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家,否定一切权威崇尚理性是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们所倡导的,故A项错误;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家们所倡导

11、的,故B项正确;促进世界连成一个整体是殖民扩张的后果,故C项错误;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家并没有否定宗教神学观念,故D项错误。11薄伽丘认为,即便是马夫同国王相比也毫不逊色。十日谈中也有不少故事叙述了很多出身微贱的人以自己的智慧、毅力战胜封建主和贵族。这些都反映出()A封建贵族压制个人的奋斗B人文主义者鼓动推翻君主制C薄伽丘思想充满理性色彩D人文主义者对封建特权不满解析:选D。“薄伽丘认为,即便是马夫同国王相比也毫不逊色”表明薄伽丘反对封建特权,不是封建贵族压制个人的奋斗,故A项错误;人文主义者反对的是君主专制,而不是君主制,君主立宪制也是君主制,是资产阶级代议制,故B项错误;理性色彩比较浓的是启

12、蒙思想家,故C项错误;“十日谈中也有不少故事叙述了很多出身微贱的人以自己的智慧、毅力战胜封建主和贵族。这些都反映出”表明人文主义者对封建特权的不满,故D项正确。12史学家甲:“文艺复兴不只是文学或艺术的再兴,也是人尖知识和个人之觉醒或再生,而为近代世界的开始。”史学家乙:“文艺复兴是中古代转移至近代的过渡时代,它同时具备了两个时代的特性。”有关两位史学家对“文艺复兴”的看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史学家甲强调了文艺复兴与中世纪的差异和断裂B史学家甲关注了历史的延续与连接C史学家乙侧重历史的差异和变迁D两位史学家对文艺复兴的解释并无明显差别解析:选A。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史学家甲强调文艺复兴的“

13、再兴”“再生”的特点,史学家乙强调的是文艺复兴的过渡性特点,故只有A项符合材料意思。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孔子主张把教育作为施政的基本手段,“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促成忠君孝亲奉公守礼的社会风俗的形成。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就是造就一批有道德有才能可从政的贤人,即君子。君子应做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即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但他又把人分为上中下三等,认为可以受教育的是中人。上人是生而知之无须受教,对于下愚之人,则只能用刑罚来管制他们。孔子继承西周

14、传统,以“六艺”为教学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并吸纳有用学科加以充实调整。孔子主张教学要因材施教,启发诱导,要求学生温故知新,学而不厌,学思结合,积极实践等。 摘编自论语等材料二柏拉图把教育看作是建立和巩固一个“理想”社会秩序的工具。柏拉图认为理想社会应该由优秀的哲学家来当统治者,因此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哲学王”。他认为“哲学王”应该热爱知识、热爱真理、热爱国家、坚持正义且勇敢、大度、机智、灵敏。柏拉图主张“精英”教育。教育的对象应是那些中上层统治者,而下层的劳动者则应习惯于克制欲望,尽心尽力地为统治者服务。柏拉图的教学内容,被后人总结为“七艺”,即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

15、、音乐。柏拉图在教学中多用演讲、交谈、对话、辩论来传授知识,教育中重思维的培养和理性的启发。 摘编自柏拉图理想国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和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共同点。(13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12分)解析:(1)根据材料,从教育的功能、目的、对象、内容、方法等方面来分析。在教育的功能方面,根据材料一“孔子主张把教育作为施政的基本手段,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促成忠君孝亲奉公守礼的社会风俗的形成”、材料二“柏拉图把教育看作是建立和巩固一个理想社会秩序的工具”得出两者都认为教育是实现理想社会的工具和保障;在教育的目的方面,根据材料一“他认为教

16、育的作用就是造就一批有道德有才能可从政的贤人”、材料二“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哲学王”得出两者都是培养巩固政权的统治人才;在教育的内容方面,根据材料一“孔子继承西周传统,以六艺为教学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并吸纳有用学科加以充实调整”、材料二“柏拉图的教学内容,被后人总结为七艺,即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得出两者都非常重视道德、知识、美育的教育;在教学的方法方面,根据材料一“孔子主张教学要因材施教,启发诱导,要求学生温故知新,学而不厌,学思结合,积极实践等”、材料二“柏拉图在教学中多用演讲、交谈、对话、辩论来传授知识,教育中重思维的培养和理性的启发”得出两者都提倡启发诱

17、导,学以致用。 (2)根据所学知识,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来分析。孔子所处的时代,社会变革激烈,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经济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土地私有制出现,文化上“礼崩乐坏”;柏拉图生活的时代,政治上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经济上商品经济发达,文化上哲学发展、自然科学受到重视。答案:(1)教育的功能方面,都认为教育是实现理想社会的工具和保障。教育的目的方面,都是培养巩固政权的统治人才。教育的内容方面,都非常重视道德、知识、美育的教育。教学的方法方面,都提倡启发诱导;学以致用。(2)孔子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社会变革激烈;生产力发展,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周王

18、室统治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 柏拉图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古代雅典城邦时期,商品经济繁荣,商业贸易发达;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哲学发展,自然科学受到重视。 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人文主义从最初的“成蛹期”“破茧期”到最后的“成蝶”,从原来的反基督教倾向人文主义演变为自由主义、浪漫主义等,这是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同时也是时代赋予它的不同内涵。人文主义发展绵延不断的原因在于其精神气质的可贵。人文主义从根本上不是一个哲学体系或者信条,而是一场曾经提出了非常不同的看法,而且现在仍在提出非常不同的看法的持续的辩论。正是作为一种辩论,让它在时间和空间上能够把内涵深化、外延

19、扩大。在当今世界提倡人文关怀的情况下,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价值、尊严,开发人的潜在力,从思想上重视人,时代将会赋予它全新的内涵。摘编自李科玲读西方人文主义传统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解析:以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为主题,论述两者之间的关系,思想解放促进社会进步,社会进步推动思想解放,结合史实进行论证,例如在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引发了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又反过来推动社会进步,要明确论点,史论结合,有条理地进行论证。答案:示例一:论题:近代

20、人文精神向自由主义、浪漫主义的扩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阐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提出,顺应了当时经济发展的潮流,各国为顺应自由主义而进行的改革,也反映出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在浪漫主义流派的文学、美术和音乐中,对人性的挖掘,对社会现象的揭露,这些都推动了社会进步。示例二:论题:社会进步促进了近代人文精神的发展。阐述:意大利出现了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后,形成中的资产阶级要求维护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利益,摧毁教会的神学世界观,要求以人为中心,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近代人文主义产生了。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不满足于仅仅对人性的尊重而要求获得人本身的解放,启蒙运动在这时兴起;人文主义发展到了理性主义

21、阶段。随着近代政治、经济的发展,人文精神的内涵逐渐深化,外延也不断扩展。这些都表明在社会进步的推动下,近代人文精神得到了发展。评分说明:分值要求1012所拟论题符合要求,指向明确能够引用12个具体史实,支持论题;对史实的分析准确,由此推导出的结论顺理成章;论述完整、清晰,逻辑严谨,文字通顺79所拟论题符合要求,指向明确能够围绕所定论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所举史实与论题基本能构成逻辑关系;论述较完整、清晰,文字通顺46所拟论题符合要求,指向较明确所举史实对论题支撑不足,或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性不强;论述不够严谨,文字较通顺03所拟论题不符合要求,或指向不明确论述文字与论题关系不清,或无关系;结论错误;没有逻辑性,文字不通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