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训练学题15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45920186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考历史一轮训练学题15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历史一轮训练学题15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历史一轮训练学题15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训练学题15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训练学题15含解析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训练学题(15)李仕才一、选择题1、(2018湛江一模,24)战国时期,墨家后学将孔子塑造成乱贼形象,道家学派在庄子中发挥想象将孔子描绘成道家代言人,法家学派在韩非子中将孔子法家化。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了统一趋势B.儒家思想受到人们普遍认可C.孔子思想与各派学说有交叉之处D.人们的思想在当时比较自由答案D解析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自由,故A项错误;材料中墨家后学将孔子塑造成为乱贼形象,不能说人们对儒家思想的普遍认可,故B项错误;据材料中“墨家后学将孔子塑造成乱贼形象”可以看出孔子思想与墨家没有交叉,故C项错误。2、(2017内江五模,25)汉书武帝

2、纪载:“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汉仪载:“常以秋分行部,到所部,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奉诏六条察州。”材料表明()A.汉朝的封国制与周朝分封制相比较有一定变化B.刺史行使在地方的察举权C.刺史出现对丞相权力有一定的牵制作用D.造成刺史滥用职权干预地方的现象产生答案A解析题干中“常以秋分行部,到所部,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奉诏六条察州”说明汉代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这与周朝的分封制有所不同,故A项正确。3、(2018安徽江南十校一模,27)清代的木兰秋狝(秋天打猎),是在入关前努尔哈赤、皇太极和入关后顺治各朝经常出猎的传统基础上形成的一项国家大典,可谓清朝的“秋季运动会”。康熙帝在某次行围时

3、强调,从前有人“以朕每年出口行围劳苦军士条奏者,不知国家承平虽久,岂可遂忘武备”;乾隆宣称其行猎目的有三:一是遵循祖制,二是习武练兵,三是怀柔蒙古。由此可见()A.木兰秋狝是清朝一直推行的重要政治制度B.木兰秋狝主要是为了满足君主的娱乐需求C.木兰秋狝的举行有其特定的军事政治意图D.木兰秋狝的制度化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答案C解析材料中表明清军入关后康熙乾隆时期的木兰秋狝,不能表明整个清朝一直推行,故A项错误;材料中行猎的目的为“一是遵循祖制,二是习武练兵,三是怀柔蒙古”并非娱乐需求,而是有特定的军事政治意图,故C项正确;材料无从体现君主强化权力,故D项错误。4、(2017吉林一模,10)甲午中

4、日战争时期郭嵩焘说:“中国官民之势,悬隔太甚,民气常郁结不能上达。”材料体现的这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是()A.中国下层民众的冷漠B.清朝上层不能团结一致C.中国政治制度的落后D.君主立宪脱离中国国情答案C解析“民气常郁结不能上达”反映的是人民的意愿不能上传,不是反映中国下层民众的冷漠,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清朝上层不能团结一致”信息,故B项错误;“中国官民之势”“民气常郁结不能上达”反映的是政治制度的落后,故C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清政府实行的是君主专制,不是君主立宪制,故D项错误。5、(2018资阳一模,29)“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其次为政治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

5、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之觉悟。”陈独秀以上论述,意在()A.指出救亡图存具有阶段性B.说明辛亥革命的局限性C.强调改造传统道德的重要性D.论证以前的探索不符合国情答案C解析陈独秀阐释的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层次为由器物到制度到思想,同时指出思想层次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觉悟,故A项错误;题意并非单独指出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故B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之觉悟”,故C项正确;根据题意,陈独秀肯定了以前探索的层次,同时指出探索的层次应深入到思想层次,故D项错误。6、(2017莱芜二

6、模,31)下图是1949年以来中国新增建交国数示意图。其中20世纪90年代建交国数量较多的主要原因是()A.中苏重新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B.重视周边外交,上海合作组织建立C.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D.苏东发生剧变,许多国家宣布独立答案D解析1989年东欧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苏东发生剧变,许多国家宣布独立,故D项正确。7、(2018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二,18)郑和下西洋在东南亚有着极大的声誉,关于郑和的祠堂、庙宇等当地纪念物,至今犹存。而美洲目前尚没有发现当地人为哥伦布修建的具有类似意义的纪念物。这反映出()A.两者航海的不同目的导致了不同结果B.郑和下西洋意义远大于美洲的发现C

7、.东南亚人民的文明程度高于美洲地区D.美洲人没有认识到欧洲文明的先进答案A解析郑和下西洋主要宣扬国威,与当地人民发展友好往来,哥伦布的远洋航行是以侵略为目的,给美洲人民带去了灾难和奴役,两者航海的不同目的导致了不同结果,故A项正确。8、(2017潍坊二模,34)20世纪中期,有作家认为:文学作品应该“按照那些微尘纷纷坠落到人们头脑中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追踪它们的这种运动模式”。该作家主张()A.以写实手法来塑造人物B.注重描写社会底层心声C.弘扬启蒙时代理性精神D.发掘人内心深处的奥秘答案D解析根据时间20世纪中期及“按照那些微尘纷纷坠落到人们头脑中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追踪它们的这种运动模

8、式”可知这是现代主义的创作风格,以写实手法来塑造人物属于现实主义,故A项错误;注重描写社会底层心声也属于现实主义,故B项错误;弘扬启蒙时代理性精神在1718世纪,故C项错误;发掘人内心深处的奥秘属于现代主义创作风格,故D项正确。9、(2018山西五校高三联考,35)据统计,日本的外汇储备,1949年末只有2亿美元,1952年末增加到11.4亿美元,三年内增加了5倍。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日本确立了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B.马歇尔援助计划产生推动作用C.美国已放弃了对日本的军事占领D.局部战争刺激了日本经济发展答案D解析二战后初期的日本受美国当局占领和扶植,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才发展政府主导型的市

9、场经济,故A项错误;马歇尔计划主要援助的是西欧国家,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美国在二战后单独占领了日本,故C项错误;日本之所以外汇储备急剧增加,主要是因为美国发动朝鲜战争,从日本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订货,故D项正确。10、(2018江西重点中学盟校高三联考,35)2016年9月,二十国集团首脑会议(G20)峰会在杭州召开。有专家指出二十国集团首脑会议(G20)将取代七国集团首脑会议(G7)。这表明()A.二十国集团成为新的世界领袖B.发达国家经济总量逐渐下降C.全球治理需发挥新兴国家作用D.国际政治格局发生质的变化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十国集团不可能成为新的世界领袖,故A项错误;发达国家的经

10、济总量并没有逐渐下降,故B项错误;二十国集团包括了相当一部分新兴国家,所以能体现全球的治理需要发挥新兴国家的作用,故C项正确;国际政治格局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仍然是朝多极化方向发展,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近代化道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11、: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中国的现代化是被延误了的现代化。为什么一个在前现代世界长期发展领先地位的悠久文明,在向现代化世界转变的过程中如此步履维艰、艰险迭起呢?对于这一问题,学术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基本观点:一种观点可称之为外因论,认为主要是由于外来资本主义的渗透和帝国主义的侵略造成的,“侵略反侵略”是这一研究取向的基本分析框架;另一种观点可称为内因论,即认为中国现代化延误的主要症结在于传统文明的落后性,制度的独特性,中国历史发展的停滞性等内在弱点。“传统现代性”的对立是这种解释的分析框架。罗荣渠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延误请回答:(1)据材料一

12、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化的角度阐述三次战争对中国的不同影响。(2)你赞成材料二中关于中国现代化被延误原因的哪一种观点?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200字左右)答案(1)鸦片战争: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为民族工业的产生提供劳动力和商品市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萌发,中国迈出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兴起,中国迈出近代化的第一步;民族工业产生。甲午中日战争: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戊戌变法兴起,中国迈出政治变革的第一步。(2)观点一:外因论。政治:列强通过侵略战争迫使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列强在中国扶

13、植代理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逐步确立,使中国近代化失去了独立发展的可能性;列强的侵略造成近代中国局势动荡,缺乏稳定的环境。经济:列强对中国商品输出,把中国变成了它们倾销商品的市场和取得廉价原料的基地;中国的传统手工业遭到排挤和打击,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扩大对中国的资本输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观点二:内因论。政治:封建制度根深蒂固;守旧势力的反对与阻挠;政治运动频繁、长期的社会动荡。经济:自然经济长期居主导地位;重农抑商及闭关锁国政策;使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阻碍,封建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思想文化:封建礼教的束缚;文字狱和八股取士政策的存在;传统重义轻利的思想使中国缺乏创新人才。解析(1)此题要求从近代化的角度阐述不同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三次战争对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和思想的科学化、大众化来归纳。(2)第一小问观点,可以任选其一;第二小问论证,如果选择外因论,可以从政治和经济论述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如果选择内因论,可以从中国封建势力的顽固、政治运动的频繁动荡论证政治表现,从自然经济和传统的经济政策论证经济表现,从传统文化论证文化的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