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教版检测:第五单元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45907180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教版检测:第五单元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教版检测:第五单元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教版检测:第五单元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教版检测:第五单元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教版检测:第五单元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服饰是一种文化,它具备多元性和发展性。下图是近代经过改良的旗袍。最早与旗袍名称相关的民族是()A汉族B蒙古族C回族 D满族解析:依据所学知识,旗袍是满族女性传统服装,可以判断最早与旗袍名称相关的民族是满族。答案:D2伴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迁。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社会习俗开始出现于()A明末清初 B清末民初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解析:近代以后,尤其是清末民初,一批受过新思潮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符合题意,故

2、B项正确。答案:B3如图是一幅民国时期时尚女性的图画,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国时期在风俗文化领域出现的新变化。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人们的生活已经完全西化B大部分国人已采用西方生活方式C中西文化习俗共存共容D国人固守自己的传统社会习俗解析:从图片的穿着看,是改良后的旗袍,反映了中西结合的特点。答案:C420世纪70年代,中国人的打扮从整体样式、色彩看都比较单调,其主要原因是()当时商品供应匮乏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人们不喜欢穿着打扮受民国时期服饰的影响A BC D解析:20世纪70年代,中国处于“文革”时期,受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环境的影响,人们的着装偏重于简单化、革命化,正确;不符合常识;“文

3、革”时期的服装与民国时期相差甚远,排除。答案:C52015年3月18日上午,安徽首个省级“菜篮子工程”合肥徽商大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正式对外开门营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政府倡导发起“菜篮子工程”,当时的主要目的是()A促进农村蔬菜生产 B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C进一步提高饮食水平 D促进城镇居民的消费解析:20世纪80年代,中国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为进一步提高饮食水平,改善人民生活,政府积极倡导发起“菜篮子工程”。答案:C二、非选择题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电灯、自来水初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殛”。后来则非常欢迎电灯,称其“赛月亮”,“颇便行人”;开始,市民“谓(自来)水有毒

4、质,饮之有毒,相戒不用”,后来则“通装水管,饮濯称便”。冯天瑜中华文化史材料二20世纪初,对于清朝统治者当年强迫汉人接受的发辫,大多数人都主张剪去,并且认为“不剪发不算革命”,“也不算时髦”。在服饰上,“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补服、翎顶、朝珠,一概束之高阁”,人们穿衣“务趋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完美时髦”。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天赋人权等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理想社会模式,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王文泉主

5、编中国近代史请回答:(1)根据两则材料,概括清末民初社会观念的变化。(2)两则材料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习俗的新气象,比较其形成的不同。答案:(1)从维持中国旧俗、恐惧排斥新事物,到认同西方先进文明、接受追求新潮。(2)材料一:对待西方物质文明,通过实践体会其优越性,从而逐步认识接受。材料二:对清朝及传统旧俗的不满;在辛亥革命推动下民主共和、平等自由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进步人士的提倡,社会心理的认同等。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基础巩固1戊戌变法期间,有人作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式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此诗主要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反清革命B易服、废

6、止缠足C全盘西化 D倡导婚姻自由解析:“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反映的是“易服”,“脚跟形式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反映的是废止缠足,B项正确。答案:B2“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A明朝B清朝 C民国D新中国解析:材料中“番菜”“刀叉”“香槟”均是西餐所含的内容。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里开始出现西餐馆。结合题干“最早”的信息,由此推断是清朝晚期。答案:B31863年3月7日,上海新报上刊登了如下的启事,由此可见()A照相留念已成为百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B通商口岸的生活已发生某些变化C上海居民的生活明显带

7、有半殖民地的色彩D近代中国照相业获得快速发展解析:题干启事反映当时的上海已经出现了近代照相业,说明西方文明的传入已经影响了通商口岸的社会生活,B项正确。A项仅凭材料无法得出;C、D两项材料无体现。答案:B4炳烛里谈载:“道光年间,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重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衣有洋绉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这一现象表明()A鸦片战争后西方文明渗入中国B外国各种商品充斥中国的市场C近代中国的社会风俗已经欧化D中国成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解析:从材料中“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可知体现的是西方文明的影响,故A项正确。答案:A519581962年间,上海家庭妇女参与工业生产景象盛行一时,短时间里

8、,大量妇女走出家门,成为新生的劳动力大军。这反映了当时()A中国工业化进程加速B妇女冲破家庭参与社会劳动实现了男女平等C妇女获得了独立的经济地位D劳动力资源无法满足工业生产需求解析: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程,大量妇女参加到了工业生产中来,说明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给妇女带来的变化,故B项正确。答案:B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人的服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流行列宁装,60年代初期流行“人民装”,“文化大革命”时期流行绿军装,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服饰更加丰富多彩。这种变化体现出()A外来文化对传统服饰的冲击B人们生活观念的个性化C政治制度决定服饰取向D

9、爱美实用是人们的天性解析:改革开放以来,服饰改变了之前的单一样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反映出人们生活观念的个性化需求,故B项正确。答案:B能力提升71912年6月1日大公报载:“革命巨子,多由海外归来,草冠革履,呢服羽衣,已成惯常,互相效仿,以为非此不能侧身新人物之列。”这间接说明了()A服饰穿着具有强烈的政治气息B中国革命力量主要分布在海外C政治运动推动社会生活的变化D中国革命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解析:材料提及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草冠革履,呢服羽衣”成为人们效仿的对象,可以看到政治运动对社会生活的推动,故C项正确。答案:C8中国妇女缠足的陋习由来已久。由于满族妇女不缠足,清政府曾多次下令废除缠足

10、,但屡禁不止。鸦片战争前后,外国传教会组织了各种“天足会”,极力宣讲缠足的弊端,部分人“穿上了简洁的鞋子”。这反映出()A清政府强制推行满族习俗B外国教会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C移风易俗任重道远D西方文明具有优越性解析:虽然清政府“多次废除缠足”并且外国传教会也“极力宣讲”,但缠足依然普遍存在,说明“移风易俗任重道远”,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9.漫画能折射社会生活面貌。对丰子恺先生的这幅漫画(其中文字为:新阿大旧阿二破阿三补阿四),解读最为恰当的是()A晚清时期服装的五花八门B民国时期百姓生活的窘迫C计划经济时代的勤俭节约D作者旨在提倡计划生育解析:漫画反映的核心思想是民国时期百姓生活贫困,不得

11、不把一件衣服给子女轮流穿,B项正确。答案:B10下表为改革开放前上海择偶标准比例统计表。导致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比较项19491966年19671976年家庭出身26.6%28.8%政治面貌30.5%23.5%学历10.6%11.7%A.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B政治主导社会生活C市场经济逐步建立 D知识分子地位提高解析:注意题干时间信息及择偶更看重“家庭出身”和“政治面貌”,“学历”则相对受到轻视,可知B项符合题意。答案:B二、非选择题11社会生活的变迁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

12、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缎工立花桥,纱工立广化寺桥,以车纺丝者曰车匠,立濂溪坊。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摘自苏州府志卷三材料二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垂,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辫发与机器,不相容者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且垂辫既易污衣,而蓄发尤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沐难则卫生非宜,梳刮则费时甚多。摘自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1898)材料三1978年,中国人民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从此,国门向世界敞开,五色斑斓的外国服饰涌入中国市场。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经济上的恢复发展导致服装行业的极大繁荣。中国城镇民众的穿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思

13、想解放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人们追求新异的审美心理日趋成熟。风格多样、色彩斑斓、求新求变,成为新时期服装流行的特点。摘编自孙燕京50年中国服装“流行”变迁等(1)根据材料一,可以探知明代万历年间苏州城的哪些经济发展情况? (2)根据材料二,简要列出康有为主张“断发”的理由。(不得摘抄原文)结合所学知识,近代中国哪一政府正式颁令革除结辫陋习? (3)根据材料三,指出1978年后中国民众着装的主要特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促成这一特点的社会因素。答案:(1)情况:丝织业发达,居民多从事丝织业;丝织业分工细致,出现专业性劳动力市场;机户与机工之间存在“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理由:结辫不适宜机器生产;不利于行军作战;不卫生,又耗费时间。政府:中华民国政府(南京临时政府)。(3)特点:风格、色彩多样化,求新求变。社会因素:实行改革开放;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民众思想解放,审美心理的变化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