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亩猕猴桃标准化种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45901567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175 大小:5.7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5000亩猕猴桃标准化种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75页
5000亩猕猴桃标准化种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75页
5000亩猕猴桃标准化种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75页
资源描述:

《5000亩猕猴桃标准化种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000亩猕猴桃标准化种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7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重庆市黔江区现代农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5000亩红阳猕猴桃标准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5000亩红阳猕猴桃标准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 总论7一、项目概况7二、编制依据和范围9三、研究的主要结论10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13一、黔江区社会经济背景13二、项目提出的背景14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6第三章 红阳猕猴桃项目产品市场分析20一、红阳猕猴桃品种介绍20二、红阳猕猴桃市场预期23第四章 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26一、指导思想26二、项目建设原则26三、项目建设目标27四、项目建设规模27五、项目建设内容27第五章 项目区建设条件28一、项目区域选择28二、项目区相关自然地理28三、社

2、会经济条件31第六章 建设方案35一、项目建设总体布局35二、项目建设工程内容35三、主要技术方案38第七章 劳动安全与节能、节水46一、消防46二、劳动安全46三、节能47四、节水47第八章 环境影响评价和森林保护49一、环境影响评价49二、森林保护53第九章 项目进度计划及招投标55一、项目建设期55二、项目建设进度安排55三、招投标55第十章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57一、项目建设领导小组57二、组织机构设置57三、员工来源及招聘方案58四、员工培训58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59一、投资估算范围59二、投资估算依据59三、项目投资59四、资金来源64第十二章 财务评价65一、评价依据和原则6

3、5二、财务评价基础数据的选取65三、营业收入估算66四、成本费用估算67五、财务盈利能力分析68六、敏感性分析69七、财务生存能力分析69八、财务分析结论69第十三章 国民经济评价71一、经济评价的主要依据71二、经济评价主要参数的选取71三、国民经济费用计算71四、国民经济效益计算72五、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75六、国民经济评价指标75七、经济评价结论75第十四章 效益分析78一、社会效益78二、生态效益79三、经济效益79第十五章 风险评价80一、项目风险分析80二、项目风险评估82三、项目风险防范对策82第十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84一、结论84二、建议84第一章 总论一、项目概况(一)

4、项目名称黔江区5000亩红阳猕猴桃标准化种植项目。(二)项目业主单位重庆市黔江区现代农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地址在重庆市黔江区新华东路中段908号;法定代表人:秦华廷;注册资本:壹亿元整;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经营范围:农业项目投资、土地开发整理、土地储备、宅基地复垦、集镇水厂投资及管理、农业项目管理、家畜家禽养殖及销售、农作物种植、农产品销售等。该公司于2010年9月经黔江区委、区政府批准而成,是区属国有独资重点企业,拥有资产5亿元,注册资本金1亿元。主要从事农业项目投资、融资、担保、贴息,代理实施农业项目、土地开发整理以及涉农项目经营管理等;目前涉足蔬菜、花卉苗圃、园林绿

5、化、特色水果、生猪、奶牛、冷链物流、有机肥、金融等产业。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设综合部、财务部、审计部、融资部、项目部、产业发展部、资产管理部、监察室等八个职能部室。下辖重庆市黔江区地秀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黔江区益维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重庆丰润牧业发展有限公司3个全资子公司,参股重庆黔江银座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三磊渝东南冷链物流有限公司、重庆天翼牧业发展有限公司、重庆苗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4个参股公司。公司未来主要围绕蔬菜、食用菌、特色水果、生猪等农业产业发展,积极拓展涉农领域产业开发,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并重,坚持科学管理、合理布局、跳出农业抓农业,做

6、实做稳农业产业化集团公司。(三)项目建设地址项目拟在黔江区城东街道、石会镇、黑溪镇、白石乡等乡镇实施。(四)项目建设规模和主要内容1、本项目拟实施5000亩红阳猕猴桃种植。城东街道金桥居委1、2、3组及文汇居委5组共实施3000亩;石会镇中元村4、5组共实施350亩;黑溪镇白合居委2、3组实施1000亩;白石乡凤山村3、4组实施650亩。2、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人工造林、附属设施、造林工具、办公设备、主要技术培训及其他建设工程等。(五)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 9027.48 万元。其中工程建设投6774.01 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1544.17 万元,预备费用415.91 万元,建设期利

7、息293.39 万元。 资金来源:业主自筹资金 5,027.48 万元,项目银行贷款 4,000.00 万元。项目资本金占项目投资总额的55.69%。(六)项目实施期限该项目建设工期为24个月,建设期:2013年9月2015年08月。考虑到项目建设需要,规划设计、公用工程、培训、种植等优先安排在项目建设第一年;种植、培训和检查验收安排在第二年。二、编制依据和范围(一)编制依据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131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

8、快林业发展的决定6、国家计委,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7、林业发展“十二五”和中长期规划(国家林业局)8、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9、重庆市黔江区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10、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1、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12、营造林工程建设项目文件组成及深度要求(LY51411999)13、重庆市黔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4、重庆市黔江区林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15、黔江区猕猴桃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16、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发展猕

9、猴桃产业的意见17、猕猴桃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体系资料汇编(西南大学著)18、项目区林业局调研资料、经济统计等资料19、业主提供的项目区建设的选址、自然条件、建设条件和技术工艺等资料(二)研究工作范围本报告重点对黔江区5000亩红阳猕猴桃标准化种植项目进行分析与测算,具体如下。1、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根据项目拟建地点建设条件,提出项目建设方案;3、根据资金筹措和建设条件,提出招标方案和工期安排;4、项目效益评价分析;5、可行性研究结论。三、研究的主要结论(一)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从政策保障分析,项目建设符合国家、重庆市农林业产业发展政策及发展规划。项目实施将实现国家、地方和当地群众多方共赢,

10、对促进重庆市黔江区林业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项目建设十分必要。2、从自然条件分析,项目区林地资源丰富,能够满足项目建设需要。项目区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优越,适宜红阳猕猴桃栽培,具备建设的自然条件。3、从技术支撑分析,本项目技术支撑单位是西南大学和黔江区农委,技术依托单位技术力量雄厚,具有丰富的科技推广示范经验和资源调查、监测技术。从技术层面分析,项目实施有良好保障。4、从环境保护分析,项目建设严格执行森林分类经营原则,项目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很小,且随着项目建成投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随之减小或消失。从生态保护、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看,项目建设可行。

11、5、从财务状况分析,项目财务状况良好,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7.80 %,超过了6%的基准收益率,项目投资静态利润为 33,709.95 万元,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二)风险评估从市场风险分析,目前,弥猴桃市场需求量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市场风险低。从技术方面分析,本项目技术条件成熟,不存在技术风险。影响项目的主要风险因素一是劳动力价格的上涨,二是产量的下降,三是森林火灾,四是红阳猕猴桃疫病防治有一定难度。为确保产量不出现较大的波动,达到预期的目标,应当采取相应措施:一是所使用的种源必须来源于经重庆市林木品种审(认)定委员会审定的优良品种,具备“四证一签”;二是要按照经济林经营的

12、技术要求进行抚育管理、施肥、防治病虫害和防火检查等,确保项目成效;三是要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力度,减少劳动力,应对劳动价格及物价上涨的压力,项目设置科技创新和防范成本大幅上涨的风险预备费。(三)结论项目区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充足,项目实施单位技术力量雄厚,管理经验丰富,完全有能力承担本项目的实施与管理。项目所选用的实施方案和技术措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项目成功的把握性大。本项目的实施可防止水土流失,增加农民收入,减少贫困人口,促进经济建设发展,生态效益较好,社会效益明显。因此,无论是从生产条件、产品市场,还是从科技支撑,以及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方面讲,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也是

13、切实可行的。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一、黔江区社会经济背景(一)黔江区概况黔江地处武陵山腹地,渝东南边陲,东经108。28,108。56,,北纬29。4,29。52,。东临湖北省咸丰县,西界彭水县,南连酉阳县,北接湖北省利川市。东西相距45公里,南北相距90公里,幅员面积2402平方公里,辖6个街道办事处,17个镇,7个乡。黔江建制始自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初建丹兴县。隋开皇五年(公元585年)置石城县。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因为边界直达乌江,而这时乌江称黔江,所以石城县更名为黔江县。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升为黔彭直隶州。1984年建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988年在此设黔江地

14、区驻地。1997年改为黔江开发区驻地。2000年撤黔江开发区和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设黔江区。黔江区幅员面积为2398.70平方公里。全区共3个街道办事处,12个乡、15个镇、489个村民委员会。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52.68万人,比上年增加0.51万人,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14。全区常住人口43.86万人,城镇化率34.27%,是典型的农业区县。(二)黔江区社会经济状况2011年重庆市实现GDP10011.13亿元,增速跃居全国第一,位居中国大陆第七;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908.82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488.25亿元;全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0250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

15、入6480元。2011年,黔江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9.19亿元,居全市区第8位;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2.85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3.12亿元;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7.97亿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07亿元;城乡人均收入分别达到16007元、5452元。(三)黔江区城市规划与发展目标黔江区城市规划与发展目标为重庆市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被国务院确定为渝东南中心,被重庆市作为渝东南地区中心城市来建设,城市规划人口到2015年为35万人,城区面积35平方公里,到2020年为50万人,城区面积50平方公里,城市中远期规划向东部舟白、南部正阳、西部青杠三个组团发展,目前正在实施三个

16、组团的建设,建成后黔江城区将形成四个组团。二、项目提出的背景(一)中央相关政策背景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绿色食品需求的不断增加,对优质农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且有机绿色农产品成为消费的主流,“绿色食品”的概念和“绿色种植”、“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的口号被提了出来。这对农业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企业为种植业提供优质、安全、环保的生产资料,有利于落实党中央和国家的政策,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益。2012年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文件强调

17、,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完善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链为主线、以综合试验站为基点的新型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充分发挥技术创新、试验示范、辐射带动的积极作用。2013年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文件强调,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统筹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技术创新、试验示范、辐射带动的积极作用。(二)重庆市相关政策背景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18、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重点专项规划中,从优化区域布局,发展“四优七特”产业,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夯实发展基础等方面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采取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实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两翼”农户促进农民增收,实施“五大改革”改善农村民生,农业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持续、健康发展。要充分发挥工业化、城镇化对现代农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夯实发展基础,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末,把重庆建成我国西部地区的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三)黔江区相关政策背景近年来,黔江区解决农民增收工作明显,其中以烤烟

19、、蔬菜、猕猴桃为主的农业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发挥很好的示范作用。 2013年黔江区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猕猴桃产业的意见,以猕猴桃为主的特色水果产业快速发展,到2016年底,全区猕猴桃面积达10万亩,年产量达5万吨以上,基本建成全国优质猕猴桃产业示范基地。黔江区加强对猕猴桃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调整充实区猕猴桃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区长任组长,副区长任副组长,区监察局、区发改委、区农委(区农综办)、区科委、区财政局、区水务局、区国土房管局、区扶贫办、区商务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农委,负责猕猴产业发展综合协调、规划编制、技术指导和督促检查。将21个基地街道、镇乡猕猴

20、桃产业发展工作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黔江区猕猴桃产业发展目标表单位:亩街道镇乡规划面积现有面积2013年栽植面积街道镇乡规划面积现有面积2013年栽植面积金溪1000068482000杉岭1200500太极1000043223200黎水30003000新华800033072200黑溪5000874石家700027041200白石2000107600沙坝1000027991500舟白15001496石会1200346850水田3600792黄溪60006901940鹅池8000150小南海4500957500蓬东2490中塘100005120700五里2000城南2000300500白土5105

21、10城东1000425水市1000800合计1000003123720000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项目的建设是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重庆市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推进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加快渝东南等地区扶贫开发,坚持开发式扶贫、开放式扶贫和救济式扶贫有机结合,创新扶贫开发模式,促进产业发展,重点加快渝东南武陵山区各族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支持特色产业发展,每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集中扶持2-3个特色产业,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黔江作为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

22、中心、少数民族聚居的渝东南贫困山区,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本项目在基层,在区县,在少数民族区域,处于渝东南地区,项目区位于城乡结合部,正是统筹城乡的重点区域。而且该项目建成后能够解决农村劳动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加速当地经济发展,5000亩红阳猕猴桃标准化种植项目有利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经济协作和功能互补,加快老少边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二)项目的建设是带动黔江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需要项目建设必然带来社会资源(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的动态变化,本项目的建设既调整了林业产业结构,又改善了社会经济结构,带动食品加工业、运输业、农资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对周边地区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

23、,将有力促进项目区及周边地区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黔江区区域人口、经济、社会、生态、资源的和谐发展。(三)项目的建设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森林是人类和多种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复杂的结构和生态过程,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发展环境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项目工程的实施,将在气候调节、涵养水源、土壤保育、固碳释氧、净化空气、森林游憩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产生巨大的森林生态效益。通过开展本项目,项目区水土流失面积减少,流失量降低,减少沟道、江河、库塘的淤积量,减轻干旱、洪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危害。项目建成后,增加植被覆盖面积5000亩,对发

24、展和维护生态平衡、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有直接作用,生态效益明显。(四)项目的建设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需要统筹城乡建设规划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将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投入重点放在农村。在重庆开展“通村公路”建设试点,支持具备条件的建制村水泥(沥青)路建设,将已撤并乡镇的公路改造纳入“通村公路”工程统筹安排。重庆黔江区5000亩红阳猕猴桃标准化种植项目的建设,必将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一是项目的建设必将建设林间道路,并推动政府建设与项目区相接的乡级、村级道路,有道是“要致富,先修路”,乡、村级道路是项目发展带来的结

25、果,二是项目的建设必将建设蓄水池、灌溉引水渠道,可解决片区人畜饮水和田间灌溉难问题。同时这些乡、村级道、蓄水池、灌溉引水渠道又后反过来正面积极地影响着项目的正向经济。(五)项目的建设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需要“一圈两翼”是重庆统筹城乡改革提出的空间发展战略,其中“两翼”涵盖渝东北、渝东南的17个区县,是重庆经济最不发达的板块,共有农户320万户,总人口1230万,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不到全市平均水平的一半。黔江区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山区,农村业发展还比较缓慢,科技、文化普及率不高,农业基础脆弱,农民增收困难和增收渠道不宽。发展特色果品,进行产业化经营是一条很好的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也是扶贫攻坚的重要举措

26、。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应用和推广农业先进技术成果及生产经营模式,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增加科技含量,普及农业科技,为农民做示范、搞样板,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依托、效益为中心,引导农民参与大市场开展规模化生产经营,向优质、高效、高产农业发展,是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黔江区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把猕猴桃作为助农增收的主要经济骨干产业。该项目的实施,从租用农用地到标准化种植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活跃农村经济,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推动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第三章 红阳猕猴桃项目产品市场分析一、红阳猕猴桃品种介绍 (一)品种特性“红阳猕猴桃是世界独一无二的稀有品种,以果实细嫩多汁,清香鲜美,酸甜

27、宜人,营养丰富而深受消费者喜爱。猕猴桃被誉为水果之王,是营养成份最丰富、最全面的水果,红阳猕猴桃更因为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抗氧化物质、叶酸、精氨酸、叶黄素等元素,有极高的营养价值。“红阳猕猴桃”品种突出的特点是果实子房鲜红色。横切面果肉呈红、黄绿相间的图案,具有特殊的刺激食欲和佐餐装饰价值。 红阳猕猴桃早果性强,丰产性好与世界主栽猕猴桃品种“海沃特”比较,“红阳猕猴桃”比“海沃特”提早23年结果,在单株产量和群体产量方面比“海沃特”高;“红阳”猕猴桃第4至5年进入盛产期,株产20公斤,亩产1.5吨,而海沃特67年进入盛产期,株产1015公斤,亩产1吨左右。 单果较大,整齐度高 。“红阳猕猴桃”

28、品种果实较大,整齐度高,平均单果重92.5克,最大单果重150克,果实为短圆柱形,果皮呈绿褐色,无毛。与新西兰皇家科学院园艺与食品研究所(以软枣猕猴桃为母本,黑蕊猕猴桃为父本进行杂交)培育出的红肉猕猴桃(果实大小为10克左右)相比,单果重提高了近10倍。红阳猕猴桃果实整齐、变异系数较小为12.5,海沃特果实变异系数为14,高于“红阳猕猴桃”品种。 营养丰富、品质优良。“红阳猕猴桃”品种果实已大大超过检索中国国内文献中报道的猕猴桃品种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例。肉质细嫩,口感鲜美。其主要内含物优于省内外几个主要栽培品种。红阳猕猴桃果汁特多,酸甜适中,清香爽口;鲜食、加工俱佳,特别适合制作工艺菜

29、肴。红色遗传性状稳定。遗传学性状鉴定结果表明:红阳猕猴桃果实红色这一特殊性状非常稳定。而中国国内其它地方和新西兰培育的红肉猕猴桃果肉颜色表现出不稳定,红色变异很大,年际间、株与株间均不稳定。(二)野生资源红阳猕猴桃只要在海拔3501500米之间,水源有保障的缓坡地或排灌良好的平原,土壤再带点酸性,就可以种植红阳猕猴桃。因为它的果心像紫红色线条呈放射状分布,看起来就好像太阳光芒四射,色彩鲜美,因此人们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红阳猕猴桃”。它是研究人员在四川龙岗山通过对野生猕猴桃实生单株选育而成的一个优良品种。红阳猕猴桃不但好看,而且好吃。它的果肉细腻,酸甜可口,吃起来有股沁人的香气。红阳猕猴桃品

30、种因为是由野生资源选育出来的,所以它的抗病虫害能力很强,自然就成了生产无公害和出口型高档水果的最佳选择。红阳猕猴桃一株能产10斤,每亩是110株,它就产到1000多斤。红阳猕猴桃因为果心像紫红色线条呈放射状分布,看起来就好像太阳光芒四射,色彩鲜美,因此人们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红阳猕猴桃”。它是研究人员在四川龙岗山通过对野生猕猴桃实生单株选育而成的一个优良品种。红阳猕猴桃不但好看,而且好吃。它的果肉细腻,酸甜可口。红阳猕猴桃品种因为是由野生资源选育出来的,所以它的抗病虫害能力很强,成了生产无公害加出口型高档水果的最佳选择。只要种植得当,它就能成为农民致富的好帮手。由于营养丰富,红阳猕猴桃在当

31、地被称作“绿色美容师”。这位“美容师”的寿命很长,至少30年的时间里它都在不停地生长,每年的28月是它长势最旺盛的时候!(三)药用功效红阳猕猴桃含有优良的膳食纤维和丰富的抗氧化物质,能够起到清热降火、润燥通便的作用,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便秘和痔疮。常吃烧烤食物能使癌症的发病率升高,因为烧烤食物下肚后会在体内进行硝化反应,产生出致癌物。猕猴桃中富含的维生素C作为一种抗氧化剂,能够有效抑制这种硝化反应,防止癌症发生。禁不住美食所惑,或者因为应酬不得不“烤”一顿,那么建议你饭后吃上一颗猕猴桃。最新的医学研究表明,成人忧郁症有生理学基础,它跟一种大脑神经递质缺乏有关。猕猴桃中含有的血清促进素具有稳定情

32、绪、镇静心情的作用,另外它所含的天然肌醇,有助于脑部活动,因此能帮助忧郁之人走出情绪低谷。猕猴桃中有良好的膳食纤维,它不仅能降低胆固醇,促进心脏健康,而且可以帮助消化,防止便秘,快速清除并预防体内堆积的有害代谢物。医学界认为,猕猴桃甘酸性寒,能够解热除烦,止渴利尿。红阳猕猴桃含有抗突变成分谷胱甘,有利于抑制诱发癌症基因的突变,对肝癌、肺癌、皮肤癌、前列腺癌等多种癌细胞病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红阳猕猴桃富含精氨酸,能有效地改善血液流动,阻止血栓的形成,对降低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塞、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治疗阳痿有特别功效。红阳猕猴桃含有大量的天然糖醇类物质肌醇,能有效地调节糖代谢,调节细

33、胞内的激素和神经的传导效应,对防止糖尿病和抑郁症有独特功效。红阳猕猴桃含有维生素C、E、K等,属营养和膳食纤维丰富的低脂肪食品,对减肥健美、美容有独特的功效。猕猴桃含有丰富的叶酸,叶酸是构筑健康体魄的必需物质之一,能预防胚胎发育的神经管畸型。并含有丰富的叶黄素,叶黄素在视网膜上积累能防止斑点恶化。猕猴桃含有抗氧化物质,能够增强人体的自我免疫功能。二、红阳猕猴桃市场预期猕猴桃因其风味独特,果肉翠绿、营养丰富、酸甜适口,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随着我国小康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绿色保健果品猕猴桃的需求会与日俱增。国内猕猴桃主要分布在陕西,其次为湖北、河南、湖南、四川等省。近年来,

34、我国猕猴桃种植面积、产量均居世界各国之首。猕猴桃的产量与其他水果相比,仅占世界苹果产量的160,柑桔类产量的170,葡萄产量的180,香蕉产量的190。我国猕猴桃年销量均超过40多万吨,从2005年开始,中小城市销量不断上升,预计猕猴桃年销售量很快上升到100万吨以上。随着猕猴桃产业不断发展,其品种不断增加,以猕猴桃饮料、汽酒、果脯、保健食品为主的产品深加工也成为重要的加工农产品之一。我国猕猴桃生产成本较低,具有较强的价格竟争优势,据调查,2005年每公顷均生产经营成本为21825元,每公斤生产成本0.55元,仅为新西兰、意大利等主产国的成本17左右,具有价格竞争优势。另外,由于受适生区和优生

35、区的限制,国外不可能大面积的发展,优质猕猴桃的相对紧缺状态将会长时间存在。目前,收购价格一直稳中有升,优质果始终供不应求,市场前景良好。黔江区的自然条件适宜猕猴桃发展,经过几年的发展壮大,面积从2002年的83.33hm2发展到现在的2666.67hm2,猕猴桃基地已初具规模,猕猴桃产业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在发展模式上,积极引进企业投资猕猴桃产业,同时,全力发展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大力推行“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种植模式,实行“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经验方式。截至目前,全区共有5家企业、10家专业合作社、5000余户农户参与猕猴桃产业。建立的1

36、33.33hm2黔江猕猴桃示范基地从2010年开始试花结果,当年产量实现15吨,产值18万元,2011年产量达56吨,产值78万元,2012年受气候影响,产量仍然实现93吨,产值148万元,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该基地2012年10月25日通过了国家农业部的验收。目前,红阳猕猴桃种植面积最大的是四川省都江堰市、苍溪县等地,其它地方也有引种。红阳猕猴桃现在主要供出口, 国内市场售价优质果在每公斤50到60元,欧盟的价格高达每个10欧元,在上海等大型超市每公斤售价在40元以上。目前,从黔江市场了解,黔江一等红阳猕猴桃达28元/公斤,二等达20元/公斤,三等达12元/公斤,就黔江本地市

37、场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大好。第四章 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一、指导思想以规划区自然资源为基础,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使用自主研发或引进的现代化技术,充分吸收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和经营理念”为指导,实现猕猴桃等产业的快速、稳步、健康发展,并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二、项目建设原则(一)统筹规划,逐步完善的原则立足于发展规划,进行统筹规划。在建设上,按照规划一步到位,分步进行,确保项目建设有序进行。(二)以科学、实用为准则的原则严格按照现行建筑设计施工规范,科学、合理地设计和建设,确保实现项目的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益的预期效果。(三)征求各方意见,形成方案的原则根据有关领导的要求和黔江区的总体规划

38、原则,听取相关部门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使规划合理,决策有据。(四)坚持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的原则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让业主、林农兴林致富。(五)坚持突出重点、规模发展的原则根据项目区的实际情况及当地政府的发展规划,重点发展特色基地,集中成片,规模发展,加速带动项目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六)坚持持续发展、实施性强的原则项目区要选择在权属清楚,有稳定水源、便于灌溉、可经济利用的地块上。三、项目建设目标(一)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使项目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得到充分体现,实现兴林和富民的和谐统一。(二)项目建成后

39、,全区将增加有林地5000亩,增加森林覆盖率。通过规模化的人工造林,显著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现状,提高项目区水土保持能力。(三)通过项目的实施,实现黔江林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打造黔江特色林业产业,扶持一批扶贫龙头企业,同时解决项目区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带动项目区农民增收致富,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共富。(四)通过相关能力建设,引进项目的先进管理理念,推动黔江经济快速发展。四、项目建设规模本项目拟实施5000亩红阳猕猴桃种植。城东街道金桥居委1、2、3组及文汇居委5组共实施3000亩;石会镇中元村4、5组共实施350亩;黑溪镇白合居委2、3组实施1000亩;白石乡凤山村3、4组实施650

40、亩。五、项目建设内容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人工造林、附属设置、造林工具、办公设备、主要技术培训及其他建设工程等。第五章 项目区建设条件一、项目区域选择项目拟在黔江区城东街道金桥居委1、2、3组及文汇居委5组,石会镇中元村4、5组,黑溪镇白合居委2、3组,白石乡凤山村3、4组。二、项目区相关自然地理(一)地理位置重庆市位于中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跨东经1051111011、北纬28103213之间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渝东、渝东南临湖北省和湖南省,渝南接贵州省,渝西、渝北连四川省,渝东北与陕西省和湖北省相连。辖区东西长470km,南北宽450km,辖区总面积82400km2,下

41、辖38个区县(自治县)。黔江庆市的东南边缘,地处武陵山腹地,东临湖北省的咸丰县,西界彭水县,南连酉阳县,北接湖北利川市,是渝、鄂、湘、黔四省市的结合部,素有“渝鄂咽喉”之称,是重庆市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东西宽45公里,南北长90公里。全区幅员面积为2398.7平方公里。(二)地形地貌黔江区地形地貌受地质拼迭的控制,山脉走向多与构造线方向一致,为北东西南走向。从东至西,灰千梁子、五福岭、麒麟盖、八面山、山塘盖和贾角山等山脉近于平行,形成岭谷相间地貌。境内大部分地区以低中山为主,山地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85%,丘陵面积约占10%,其中5%的面积为河谷平坝与山间盆地。境内山峦起伏,溪河纵横,岭

42、谷相间,地势东北高,西南部低,最高峰灰千梁子主峰海拔1938.5米,最低点为黑溪河谷马斯口,海拔320米,相对高差达1618.5米,一般为5001000米,层浅中切割中、低山地形。沿北东南西向谷地发育主干河流,沿西北南东向谷地分布其支流。主支流在平面上呈棱格状展布。全区海拔1400米以上地区占幅员面积4.04%,10001400m地区占17.18%,5001000m地区占59.29%,500700m 地区占14.45%,500米以下地区占5.04%。(三)气候气温气候:黔江区属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性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季风明显,但辐射、光照不足,灾害气候频繁。境内海拔高

43、度大多在5001000米,相对高度差较大,气候具有随海拔高度变化的立体规律,是典型的山地气候。气温:全区多年年均气温15.4,极端最高气温38.6,极端最低气温5.8。月平均气温7月最高,为25.9;1月最低,为4.3。大于0的活动积温为32015471,大于10的活动积温为21345471。无霜期223309天,平均等273.5天。(四)地质构造黔江区属新华夏构造体系,北东方向展布褶皱断裂明显。主要构造有阳洞背斜、濯河坝背斜、筲箕滩背斜、八面山背斜和郁山背斜,出露岩层以震旦系变质岩系为基底,到白垩系为止,接受了厚达数千米的巨厚沉积岩系的淀积,出露地层及岩性由老到新为:下古生代发育完全,寒武、

44、奥陶系以碳酸盐沉积为主,下中老留统以砂页岩为主,厚500米,上泥盆系以石英砂岩为标志,缺失石炭系;二迭系起伏于中老留统或上泥盆统之上,以石灰岩为主,上下二迭统底部均夹页岩,共厚1000米左右;三迭系连续沉积于二迭系之上,下统为灰岩、白云岩,中统为紫色砂页岩与灰岩、泥灰岩,共厚1300米;侏罗系假整合于三迭系之上,以砂页岩为主,夹少许生物碎屑灰岩;上白垩统零星分布于正阳山间盆地内,为紫红色砂砾岩;第四系地层分布于现代河床附近,构成河流的一、二级阶地,除河流冲积层外,普遍只有冰碛物。(五)水文资源区内河流众多,大小溪流密布全境,水流落差大,水能蕴藏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6.6万

45、千瓦,其中阿蓬江为10多万千瓦,可开发量为近10万千瓦。全区水资源总量为15.83立方米,人平4066立方米,亩平2.6立方米,高于全国、全市平均水平。(六)矿产资源区内矿产资源品种较多、分布广、储量大、品位高。区内总计矿产地11处、10个矿种,矿(化)点14处。现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主要有铜、铁、硫、煤、磷、铝、锌、汞、石膏、高岭土、冰解石、莹石、重晶石、明矾、石灰石、石英石、矿岩等矿藏。其中,铝土矿(D+E级)储量为1148.9万吨;铅锌矿储量为70万吨;原煤储量为3288.9万吨;莹石储量40多万吨,石灰石储量1亿吨以上。全区共有18对煤矿井,全区设计能力为51万吨/年,全区实际生产能力为

46、19.8万吨/年。此外,砂岩、方解石、粘土、锑矿等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七)土壤状况重庆市地域辽阔,土壤种类多样。据统计,重庆全市土壤共有5个土纲,9个土类,17个亚类,40多个土属,100多个土种,变种更多。其中,紫色土是重庆市分布面积最广的土类,面积为2737346.10 hm2,占全市土地面积的33.22%。主要分布在西部丘陵地区及中部的涪陵、南川、丰都和东部的云阳、忠县、万州、开县一带。在中低山处呈块状分布,大多分布于海拔800m以内。黄壤是重庆市重要的土壤资源,其面积为 2371750.39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8.78%。主要分布在海拔高度 小于1500m 的低、中山及丘陵地带和

47、长江及其支流沿岸的二、三、四、五级阶地上。其中以海拔400m1200m的分布面积最大,占黄壤总面积的75.22%。黄壤是重庆市山区的重要旱粮和多经用地,同时也是重要的林业基地。众多的土壤类型为重庆市农业利用形式多样化提供了条件。黔江区内土壤有黄壤土、紫泥土、红壤土、黄棕壤土、石灰岩土、冲积土、水稻土等7个大类12个亚类23个土属52个土种,其中黄壤土广泛分布在区内各地,占全区总面积的80以上,石灰岩土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丘区,在阿蓬江河谷地区有少量冲击土分布。三、社会经济条件(一)人口与劳动力黔江区总人口54.13万人,是多民族聚集区,生活着汉族、土家族、苗族、回族、壮族、侗族、布依族、蒙古

48、族、满族、仡佬族、藏族、瑶族等26个民族。全区汉族人口14.45万人,占26.69%,少数民族人口39.68万人,占73.31%,其中:土家族31.17万人,占总人口的57.58%,苗族8.46万人,占总人口的15.63%,其他少数民族0.04万人。2011年末全区就业人数达到31.51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20.47万人,第二产业就业3.11万人,第三产业就业7.93万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1528人;指导帮助城镇失业人员6356人实现就业再就业;帮助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再就业154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项目区总人口中,农业人口13.94万人,农村劳动力约6.7万个,基本上以从事种植业

49、为主,富余劳力在 1.5万人以上。十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能充分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同时项目建设可以为剩余劳力提供一条致富的途径。项目区各乡镇社会经济情况详见附表2。(二)土地利用现状黔江区土地总面积240200hm2,其中: 耕地58901hm2、林业用地146500hm2、难利用地3853.33hm2、其他土地30945.67hm2。项目区土地总面积103303.6hm2,其中:耕地16547.0hm2、林业用地63352.2hm2(有林地42935.1hm2、疏林地545.8hm2、未成林造林地1380.4hm2、灌木林地15238.1 hm2、苗圃地6.6hm2、宜林荒山荒地3026.2

50、hm2、其他林地220hm2)、非林地23404.4hm2。(三)黔江区交通条件黔江区境内有7条出境公路,国道319线、黔咸二级路贯穿全境,东距机场9千米,西达彭水港89千米,国道319线境内段三级全改建为二级。渝怀铁路经过区境,境内铁路总长71千米。公路2598千米(其中,高速公路67千米,二级公路106千米,三级公里56千米,四级双车道263千米,四级单车道651千米)。重庆市委重庆市政府关于加快把黔江建成渝东南地区中心城市的决定(渝委发201036号)提出,要将黔江建成速通主城、畅达周边的渝东南综合交通枢纽。“十二五”时期,黔江将强力实施“大通道”战略,加快大通道项目建设,构建现代物流产

51、业,形成以铁路、公路为骨干,航空、通信为辅,水运、管道为补充的现代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实现“20分钟城区、1小时乡镇、1小时周边、1小时重庆、3小时出海”的“21113”的通行目标,全面建成武陵山区综合交通枢纽,把黔江建设成为重庆市以及武陵山区最畅通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黔江“十二五”时期,大通道建设总投资250亿元,在铁路方面,建成渝怀铁路二线、黔张常铁路、舟白综合交通“零换乘”客运枢纽站和正阳200万吨货运站,开工建设黔毕昭铁路、渝黔城际铁路、黔恩铁路,推进黔万城际铁路前期工作并达到开工条件。形成“六干线两站场”(渝怀、黔张常、黔毕昭、渝黔城际、黔恩、黔万城际六干线,正阳客货站、舟白综合交通

52、“零换乘”枢纽站两站场)的铁路运输格局,实现“1小时重庆主城,2小时周边地级城市”。在公路方面,建成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一是完善高速公路网,建成黔恩高速、黔梁高速公路,开工建设东外环高速公路,力争开工建设黔遵高速或黔张高速公路,形成“一环四射”的对外高速公路格局,实现“1小时周边区县,3小时重庆主城”。二是形成城市快速网络,建成正阳大道、正舟大道、黔永大道、正青大道复线、南青大道、正阳隧道复线、舟白隧道复线等“二环十干线”城市快速网络,实现“20分钟城区”。三是加密农村公路网,改造提升国省县道,确保70%乡镇通二级公路,实现“1小时乡镇”;推进村级道路升级加密,实现行政村通畅率100%。在航空

53、方面,建成武陵山区重要空中门户和旅游中转港。完善舟白4C级民用支线机场配套建设,增加4个停机位,扩建航站楼达12000平方米。提升运营管理水平,开辟到重庆、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西安、昆明、三亚等国内重要城市和旅游城市空中航线,实现“3小时沿海城市”。在水运方面,建成渝东南地区通江达海水上运输出口,依托渝湘高速公路、黔梁高速公路、渝怀铁路、黔万城际铁路,在涪陵、石柱或忠县规划建设货物吞吐能力3000吨/年的黔江长江专用码头,实现“1小时长江”。黔江现国家一级电气化铁路渝(重庆)怀(怀化)铁路从黔江到重庆3个多小时到达,高速公路运输到重庆2个多小时。国道319线二级公路穿境而过,重庆至长

54、沙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黔江机场已通航北京、上海、昆明、成都、广州、重庆等地。现在黔江已形成了集铁路、公路、航空为一体的立体综合交通枢纽。黔江成为重庆南达广州的大通道,成为重庆向东南沿海全方位开放的前沿。(四)黔江区主城区基础设施状况黔江区主城区供水总量2万立方米,日供水能力8万吨,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日处理4万吨污水处理厂已建成投入使用。电源由市政供电,主要来源于乌江电力公司,供电保证率较高。区域内通讯与市政通讯网相联,区域内架设了程控通讯网,设有多个通讯发射及接收站,开通了无线通讯网络,通讯线路畅通。第六章 建设方案一、项目建设总体布局总体规划布局构思始终坚持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高度

55、统一,并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国土资源利用规划、村镇建设规划相协调,建成以生态化、良种化、水利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商品化为目标的具现代高新技术管理水平的优质生产园与优良品种试验示范园,使得生产、运输、观光、科技示范功能达到最佳状态。在整体布局中,要符合产业区的功能分区,因地制宜,分布排列,满足既能有效利用土地,又达到少进行土地平整、有利灌溉的布局要求。同时,充分利用设施间隙,穿插必要和必需的生产道路、排灌沟渠等,构建园区整体有序运行的良好环境。二、项目建设工程内容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工程建设费用、建设工程其它费用、预备费等,其中工程建设费用包括人工造林、附属设施、造林设备工

56、具、办公设备及技术培训等部分。(一)工程建设费用1、人工造林人工造林主要包括苗木、肥料、农药等材料费用和林地清理、施肥与栽植、抚育、整地、管护等人工费用,详见表6-1。(1)材料费用1)苗木:每亩按111株计算;2)肥料、农药:每亩按1.2吨计算。其中肥料每亩1吨,农药每亩0.2吨;3)水电:四处实施点各配置50KVA变压器,设置高压线路1.5公里。4)租地费用:建设期2年计算;(2)人工费用1)林地清理费按每亩2工时;2)施肥与栽植费按第亩4工时;3)抚育费按第亩1.8工时;4)整地费按第亩4工时;5)管护费按第亩0.8工时;2、附属设施附属设施主要包括田间道路、管护棚、蓄水池、灌溉水渠、生

57、产性房舍、T型支架、塑包钢拉力绳等,详见表6-1。(1)管护棚按每处1座;(2)蓄水池按每处1座;(3)生产性房舍按每公顷15平方米;(4)灌溉水渠及田间路按每公顷650米;(5)T型支架按每公顷1650个;(6)塑包钢拉力绳按每公顷2吨。3、造林设备工具造林设备工具主要包括水管、移动水泵、高枝剪、远射程喷雾器、机动喷雾器、林业工具包等,详见表6-1。(1)水管按每公顷40米;(2)移动水泵按每座蓄水池配10台;(3)高枝剪按每10公顷1把;(4)远射程喷雾器按每处1台;(5)机动喷雾器按每10公顷1台;(6)林业工具包按每处1个。4、办公设备及技术培训办公设备及技术培训主要包括办公设备、车辆

58、、国际国内技术培训、技术推广与研究、森林保险及监测评估等,详见表6-1。(二)建设工程其它费用其他费用包括:租地费用、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费、规划设计费、项目管理费、招标代理费、工程监理费、培训费、考察费、技术咨询费等。(三)预备费用预备费按工程费用的5%计取表6-1 项目建设内容建设内容单位总面积数量直接工程费1、人工造林 苗木株5000555,000.00 肥料、农药吨50006,000.00 水电处50004 林地清理工500010,000.00 施肥与栽植工500020,000.00 抚育工50009,000.00 整地工500020,000.00 管护工50004,000.00 2、附

59、属设施 管护棚处50004 蓄水池眼50004生产性房舍平方米50005000 灌溉水渠及田间路千米5000217 T型支架个5000550000 塑包钢拉力绳吨50006673、造林设备工具 水管千米500013333 移动水泵台500030 高枝剪把500033 远射程喷雾器台50004 机动喷雾器台500033 林业工具包个500044、办公设备及技术培训 台式电脑台50004 笔记本电脑台50002 复印机台50001 传真打印一体机台50001 空调台50002 投影仪台50001 GPS仪台500010 书写板个5000188 急救包个500094 数码相机台50005 财务软件套

60、50001 摄像机台50002 越野车辆50001 轿车辆50002 国际培训考察人-日5000150 国内培训人-日5000500 省内培训考察人-日50001500 区内培训人-日50002350技术咨询人-日5000200技术推广与研究万元50005森林保险费万元50005768监测评价公顷50001400其它费用土地租金亩50002年 项目营行管理费50001 可研编制费50001 作业设计费50001 项目招标代理费50001 项目监理50001 预备费预备费按工程费用的5%计取三、主要技术方案与西南大学和重庆市黔江区农委建立紧密的科技合作关系,通过共同承担国家或地区项目、技术咨询、

61、人才培养等多种形式,发挥其主要的科技支撑作用。通过建立项目示范基地,开展品种引进与筛选、栽培技术集成、病虫害控制、土壤与肥料合理利用、果品质量安全测控应用技术研究和综合技术组装集成,同时通过创立品牌等手段和方法,达到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基地的目的。(一)选址选择山区交通便利、光照充足、靠水源,雨量适中、湿度稍大地带,疏松、通气良好的沙质壤土或沙土,或富含腐殖质的疏松土类的丘陵山地作建园地为佳。根据种植条件,本项目在黔江区城东街道金桥居委和文汇居委、石会镇中元村、黑溪镇白合居委、白石乡凤山村。(二)品种选择与布局生产中选择栽培品种,首先要考虑优良品种的生态适应性,实现良种区域化,再配以良法,才能实现果树栽培的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目标。在栽培时间短、尚未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地区,尤其应做好品种的引种、观察、筛选工作,建立良种区试基地,明确当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