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与灭火(第1课时)

上传人:hy****d 文档编号:145876272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燃烧与灭火(第1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燃烧与灭火(第1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燃烧与灭火(第1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燃烧与灭火(第1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燃烧与灭火(第1课时)(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学目标1认识燃烧的条件2.认识使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科学的认识研究燃烧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2通过对燃烧的条件的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过程。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教学内容第一节 燃烧和灭火 导入:家中做饭、神舟六号的发射,请同学们想想它们需要的能量都是什么东西提供的。在这个供能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什么现象?(学生讨论)燃烧、火 在日常生活和过去的学习中,我们曾见过或遇到过许多燃烧的事例,你见到过哪些燃烧的事例?请把你知道的告诉大家,并结合同学的发言填写教材P88表-。知识准备:我们在认识到了许多物质的燃烧现象,试归纳:事

2、例观察到的现象镁条的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产生白烟,生成一种白色的固体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热,能在干冷烧杯内壁产生白雾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铁丝熔成小球,生成一种黑色的固体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的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红磷的燃烧生成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燃烧反应的的特征可归纳为:发光、发热、化学反应一、燃烧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2.燃烧的现象:一般会伴随着光、焰、烟、雾 光:物质发生反应时,状态为固体时,一般是产生光; 焰:物质发生反应时,状态为气体时,一般是产生火焰; 烟:燃

3、烧生成物有固体,一般会有烟产生,烟就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 雾:就是液体小液滴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3燃烧的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具有助燃性的物质);(3)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即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是缺一不可。思考:如何来证明燃烧的条件的确是由以上三条,缺一不可?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将分别蘸有酒精、水的小棉花球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蘸有酒精的小棉花球燃烧起来了蘸有水的小棉花球没有燃烧酒精易燃,水不能燃烧,所以燃烧的条件之一就是需要可燃性。2。用透明的玻璃杯罩住燃着的小蜡烛,观察小蜡烛的燃烧情况小蜡烛慢慢的熄灭随着蜡烛的燃烧,会不

4、断消耗氧气,当氧气耗尽,蜡烛就熄灭,所以燃烧的条件之二就是需要有充足的氧气3.用一根小木条和一小块煤,分别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小木条很快就被点燃小煤块没有明显的变化小木条和煤块的着火点不同,小木条的着火点较煤块的低,所以燃烧的条件之三就是温度要达到着火点补充实验:实验现象:铁片上的白磷燃烧起来,放出大量的白烟;而铁片上的红磷及水中的白磷都没有燃烧起来。解释及结论:)红磷没有燃烧起来,是因为红磷的着火点为240度左右,而白磷的着火点只有40度左右,所以相同的温度下,白磷能够燃烧起来,而红磷不能燃烧。故燃烧的条件之一为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2)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起来,是因为在热水中没有足量的氧

5、气,因此燃烧的条件之二就是要有充足的氧气。补充:如何能使水中的白磷在水中燃烧起来?方案:用导管向水中的白磷通入空气或氧气即可。观察与思考实验:烧不坏的手绢实验过程:将2体积的95的酒精与体积的水混合.把一块棉布手绢浸入配好的混合液中,浸入后取出,轻轻拧干,用坩埚钳夹持,在酒精灯上点燃,并轻轻抖动手绢。实验现象:手绢表面迅速燃烧起来,熄灭后,手绢并没有烧坏实验解释:酒精的着火点比棉布要低得多,因此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在棉布表面的酒精迅速燃烧起来,而酒精液体中含有大量的水,燃烧过程中,水吸收放出的热量而蒸发,使棉布始终不能达到着火点,因此棉布就不能真正的燃烧起来。联想与启示)。可燃物的点燃方式:主要

6、是由于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接触面积不同,导致点燃方式的不同。火柴中红磷通过摩擦做功,就能提供引燃所需要的温度;蜡烛中烛芯棉线需要燃着火柴提供热量,才能达到着火点;而木块、煤球就需要更高温度。2)燃烧现象的剧烈程度,与下列因素有关:氧气的浓度,可燃物的颗粒大小,以及接触面积等。实例:锅炉的鼓风机;篝火丛中的火柴架空燃烧;蜂窝球的作用;蜡烛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实验:蜡烛的不完全燃烧实验现象:用一白瓷板放在燃烧的蜡烛火焰上方,立刻在白瓷板上出现黑色的粉末状固体实验解释:在空气中的氧气的浓度,无法使石蜡完全燃烧,遗留下没有完全被氧化的炭粉,而如果将蜡烛放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

7、中燃烧,由于氧气的浓度较大,使之完全燃烧,因此没有黑烟产生.结论:完全燃烧不完全燃烧燃烧条件有充足的氧气氧气不充足燃烧速度快慢释放热量多少碳氢两元素的生成物二氧化碳和水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水和小的炭黑颗粒燃烧效率高低碳的燃烧碳+氧气(充足)二氧化碳碳氧气(不充足)一氧化碳注意: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吸入人体内的一氧化碳跟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了输氧的功能,人体就因缺氧而窒息死亡.(毒性是化学性质)当发现家中煤气泄漏,应该马上打开门窗,切记不能打开电灯、排风扇等电器,防止电火花引起火灾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来源:燃料的不完全燃烧、汽车的尾气、煤气泄漏等。启示:我们要认识到燃料的完全燃烧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的作用和意义.燃气灶中的通风口(空气的进口)和进气口(燃气的进口)的调节,可以控制燃烧情况.文中如有不足,请您见谅!3 / 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