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扭矩控制规程

上传人:z**** 文档编号:145780549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0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装配扭矩控制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装配扭矩控制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装配扭矩控制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装配扭矩控制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配扭矩控制规程(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XXX管理制度装配扭矩控制规程2013年6月1日发布XXXXXXXXX有限公司目录1.目的错误!未指定书签。2.适用范围错误!未指定书签。3.术语和定义错误!未指定书签。4.引用文件错误!未指定书签。5.职责错误!未指定书签。6.管理内容和规定 错误!未指定书签7.业务/管理流程 错误!未指定书签8.记录 错误!未指定书签9.附则 错误!未指定书签10.附件 错误!未指定书签附加说明: 错误!未指定书签精心整理1. 目的通过对装配工艺、装配过程、定扭工具管理及扭矩监控的标准化,确保螺纹紧固件的装配扭矩 符合质量要求。2. 适用范围适用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威旺事业部装配扭矩控制的管理。3. 术

2、语和定义装配扭矩精度等级:简称,精度等级。工艺文件中对重要程度不同的扭矩拧紧精度的分类,A 级精度:公差范围小于等于土5%; B级精度:公差范围大于5%,小于等于土 10%; C级精度: 公差范围大于10%定扭工具:带有扭矩测量机构的拧紧计量器具。定扭工具按所使用的动力源分为:手动、电 动、气动三大类;按测量原理分为:示值式和预置式两种。预置式定扭工具:使用过程中达到预先设定的扭矩值发出提示或自动停止工作的定扭工具。 目标扭矩值:设计中的理想扭矩值。如:某扭矩值为805Nm,则其目标扭矩值为80Nm;对 于扭矩值给定为一个范围的,如扭矩值为80100Nm其目标扭矩值为扭矩范围上、下限的平均 值

3、,即(80+100)F2=90Nm。4. 引用文件工艺纪律检查管理办法5. 职责5.1. 生产技术部1) 负责在新车型SOP前的工艺文件中对装配扭矩及其精度等级做出规定。2) 对定扭工具的日常校验进行管理、监控。3) 对违反本办法的责任人给出考核结果。5.2. 各工厂1) 负责执行工艺文件中关于装配扭矩的规定。2) 负责对SOP后的车型工艺文件中的装配扭矩及其精度等级的现场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对扭 矩及其精度等级在工艺上无法实现的情况向生产技术部反馈。3) 负责扭矩不合格产品的返修。精心整理4)负责定扭工具日常校验工作的实施。5)负责对定扭工具校验过程数据的记录和处理分析。6)负责定扭工具的报修

4、及增补需求的提报。5.3. 生产管理部 负责定扭工具的维修和增补。5.4. 质量保证部1)负责定扭工具的首次及周期检定。2)负责关键点扭矩的在线监控。3)负责对扭矩不合格产品的追溯管理。5.5. 综合管理部对违反本办法的责任人进行考核兑现。6. 管理内容和规定6.1. 装配工艺6.1.1. 工艺中对扭矩的描述统一使用Nm为单位。6.1.2. 工艺流程图或作业指导书中需对装配扭矩及其精度等级进行说明。6.1.3. 工艺文件编制部门可根据实际装配情况提高装配扭矩的精度等级。6.1.4. 对于需要使用定扭扳手复紧的扭矩点的预紧工步,必须在作业指导书(JIS)的关键要素栏 中注明:“使用气动枪将螺母打

5、至与安装面贴合,不可过扭。如怀疑过扭必须将螺母 返松后重新预紧”6.1.5. 对于需要使用定扭扳手复紧的扭矩点的复紧工步,必须在作业指导书(JIS)的关键要素栏 中注明:“如定扭扳手转动角度小于45度即发出“咔哒”声,贝V必须将螺母返松后重新 复紧。”6.1.6. 对于C级精度的扭矩点的拧紧工步,必须在作业指导书(JIS)的关键要素栏中注明:“确 保螺钉拧紧且无滑牙现象”。注:此处根据实际使用的工具填写,如:气动枪、油压脉冲枪等;此处根据实际使 用的螺纹紧固件填写,如:螺钉、螺栓或螺母等;此处根据实际使用的螺纹紧固件的 状态填写,如:安装面、平垫圈或弹性垫圈等。6.2. 装配过程6.2.1.

6、所有 A 级精度和 B 级精度的螺纹紧固件必须使用定扭工具拧紧。6.2.2. C级精度的螺纹紧固件可使用非定扭工具拧紧,但不得出现松动、滑牙的情况。精心整理6.2.3. 生产过程及返修过程中使用的定扭工具必须为预置式定扭工具。6.2.4. 使用定扭工具装配时,套筒轴线与螺纹紧固件轴线在任意方向上的角度小于 56.2.5. 使用定扭扳手装配时,手放在手柄的有效位置上,平稳施力;施力角度在力臂旋转平面内垂直于力臂,上述施力角度在任何方向上的偏差不得大于 156.2.6. 使用开口定扭扳手装配时,螺栓或螺母应置于开口头底部。6.2.7. 装配过程中必须使用与螺栓、螺母规格相匹配的旋具(如:套筒、开口

7、头、十字头、星形 头、六角等)。6.2.8. 装配时,若定扭工具未转动或转动角度小于 45即达到预置扭矩,则必须返松螺纹紧固件并重新拧紧。6.2.9. 如工艺文件无特别说明,对螺纹紧固件预紧时扭矩不得超过目标扭矩值的80%6.3. 定扭工具管理6.3.1. 外观结构与附件6.3.1.1. 定扭工具校验合格证上应标有名称、编号、设定扭矩值、和合格有效期等信息。6.3.1.2. 定扭工具及其附件不得有裂纹、损伤、锈蚀及其他缺陷,附件应齐全,各部件不得任 意更换。6.3.1.3. 带棘轮装置的定扭扳手其棘轮头应能平稳转动,无卡滞现象,锁紧装置可靠。6.3.1.4. 定扭扳手接头上的方榫及钢球应活动自

8、如,定位可靠。6.3.1.5. 预置式定扭工具上的扭矩设定装置应调节自如,锁紧可靠。6.3.2. 校验6.3.2.1. 校验准备6.3.2.1.1. 定扭工具的校验由各工厂工具室负责实施。6.3.2.1.2. 日常校验应在温度10 C30 C,相对湿度不大于85%的环境条件下进行。6.3.2.1.3. 校验设备必须有计量合格证。6.3.2.1.4. 工厂工具室需对每件定扭工具建立定扭工具校验台账(附件一)及定扭工具校验记录(附件二)。6.3.2.2. 扭矩扳手的校验6.3.2.2.1. 校验前需按预置扭矩值对扭矩扳手施加预扭 3 次。预置扭矩值调整后,需重新预扭 3 次。6.3.2.3. 电动

9、、气动定扭工具的校验6.3.2.3.1. 电动、气动定扭工具校验时,应保证电源、气源的稳定。6.3.2.4. 扭矩示值相对误差和重复性的计算:精心整理T T示值相对误差:e =二三一x 100%T式中:T -定扭工具预置扭矩值;T -3次扭矩示值的算术平均值。P一T - T示值重复性: R = max _min X 100%T式中:T -3次扭矩示值中的最大值;T -3次扭矩示值中的最小值;T -3次扭矩示值的算术平 m axm in均值。6.3.2.5. 各精度等级适用定扭工具的合格判定标准见表 1:表1定扭工具适用精度等级的示值相对误差、示值重复性及最大、最小值适用精度等级示值相对误差示值

10、重复性最大值最小值A级精度小于等于5%小于等于5%小于扭矩上限值大于扭矩下限值B级精度小于等于10%小于等于10%小于扭矩上限值大于扭矩下限值6.3.2.6.各精度等级适用定扭工具的校验周期见表2表2各精度等级适用定扭工具的校验周期适用精度等级校验周期A级精度1周/1次B级精度2周/1次6.3.3. 定扭工具Cmk值测算6.3.3.1. 新入库或维修后的定扭工具需测量Cmk值,并将测量原始数据和计算结果填入定扭工具Cmk测算表(附件三)。6.3.3.2. Cmk值测算需对被测工具扭矩值连续采样50至100个。6.3.3.3. Cmk值的计算式中:Min-最小值;USL:公差上限;UCL:公差下

11、限;:总体平均值;S:样本标准偏差6.3.4.使用(X - X)2s =n -16.3.4.1. 操作人员在使用定扭工具前必须对定扭工具校验合格证上的信息进行确认,确保定扭工具适用对应工序的工艺要求且处于校验合格期内。6.3.4.2. 定扭工具必须轻拿轻放。6.3.4.3. 不得将定扭工具用于非扭矩拧紧的操作6.3.4.4. 不得将定扭工具过扭使用。6.3.4.5. 不得自行调整定扭工具的预置扭矩值。精心整理6.3.4.6. 不得自行更换定扭工具的附件及零部件。6.3.4.7. 定扭工具的预置扭矩值必须在其额定扭矩值区间的 10%100%范围内。6.3.5. 选型、采购、预备、维修及增补。6.

12、3.5.1. 生产技术部负责新车型定扭工具的选型及首次铺底采购。(发动机厂负责发动机厂的定 扭工具的选型及首次铺底采购。)6.3.5.2. 因工艺重新拆分、人员数量调整、定扭工具损坏、定扭工具预备等原因造成的定扭工 具增补需求由工厂报生产管理部采购。6.3.5.3. 所有规格的定扭工具必须按数量的 2%预备备用工具。数量不足 100 件的需至少预备 1 件。6.3.5.4. 校验不合格的定扭工具需由工具室报质量保证部计量检验科判定后送生产管理部维 修,工具室发备用工具顶用。6.3.5.5. 生产管理部需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合格定扭工具的维修,无法修复的定扭工具需在 45个工作日内完成增补。6

13、.3.5.6. 定扭工具修复或增补后需立即发放到现场使用,并将备用定扭工具回收、校验、保养 入库。6.4.扭矩监控6.4.1. 扭矩监控周期/比例见表3表3扭矩监控周期/比例精度等级车身分厂监控周期总装分厂监控比例发动机分厂监控比例A级精度2小时/I次3%10%3%10%B级精度1班/I次510台/天510台/天6.4.2.扭矩不合格产品的处理6.4.2.1. A级精度扭矩不合格的产品必须全部无条件返修。6.4.2.2. B级精度扭矩不合格的产品由质量保证部和生产技术部评估后确定返修方案。6.5. 其他附件中所有表格生产技术部可以提供 EXCEL 格式表格供自动计算,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7. 业

14、务/管理流程无精心整理8. 记录序号表格编号名称保存地点保存期13.M定扭工具校验台账总装厂工具 室3年23.M定扭工具校验记录总装厂工具 室3年33.M定扭工具Cmk测算表总装厂工具 室3年9. 附则9.1. 本制度自2013年6月1日起实行9.2. 本制度由生产技术部负责解释。10. 附件附件一:定扭工具校验台账附件二:定扭工具校验记录附件三:定扭工具Cmk测算表精心整理(本页无正文)附加说明:本制度提出部门:生产技术部 本制度归口部门:生产技术部 本制度起草人: 本制度审核人: 本制度会签人:本制度审查人:本制度审定人:本制度批准人:本文件使用范围:文件版本修改记录表表号:BMF2013.M生效时间:顺序号:文件编号版本状 态发布时间修改章 节修改摘要备注附件一:定扭校验台账定扭工具校验记录表单号:生效时间顺序号:工具编号工具名称工具型号设定力矩值精度等级使用工序校验日期校验人校验示值相对误差重复性第1次第2次第3次精心整理定扭工具Cmk测算表表单号:3.M生效时间:顺序号:工具编号工具名称组号ABCDEXi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计算结果公差下限公差上限X标准偏差Cmk结论测算人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