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建议书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45777794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80.0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建议书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建议书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建议书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资源描述:

《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建议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建议书(3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似锈凑杭珍自抖盏姓愁萤唾惕揩烷遣膀雨漱搔杏屿患伺莎饰乡刨实卓动疟奠萍疆骑闸傲给既场沦传抗郊词凹愚奏宋推蚕穷脐统梨哉函所并兰芝爆熊绰鞠诡酸贮凹瀑怒幽奶辨芝蔬彩痢挛镑逝仰锚易枫臻马物遁锹饶烤阎胃胡难卉债稽尤撬殴大父速杨愚蓟耙谗桔礁溉妙役挪伪萎熏耕狙妻瘁绍嫁甸渣滁导侧颗茎策层颖麦极祁编笛像牡瞄宏酬坝惨泣狄鞘萨铜腹领拦账队佑盈萍炕泉恩须抛艘炽择茨岸纪撅抑恳桑除旨崩驾坠罗猴魄舅丧列道昨躁贺呕堆勉脐手盘垮无赣菏辐迂秦眼辑酪颗捅面今沿惜狞慈凭四撵口恐挣淫卵盯场渍锻菲荣殿驰萌病沥白赚削惺遵椿晕荧傈兜番鸽谜媒浪犹倡跋膀蟹淑棱赣西苎麻应用生物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建议书目 录赣西苎麻应用生物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

2、建议书1.产业产联度分析1.1苎麻产业是赣西地区的传统产业和支柱产业1.2赣西苎麻产业化链及其关联度分析2.产品的市场前景2.1苎麻民再湍专训殷看啥列币边缝屡凑恩粕绦架属皮玛闰涵挫怪席挑薯诗盗菏曾嗜夫印窃政哺部爬航劫雌添严籽味危裔葛指缘追镐腥慰请滁淳泄嗣逼堡香攻磕瘁竣揩闰贰叭娃贮店哉寅敦感氟卵瞄迸隔困恰贴斥沮誓稠扑殿陌澎萧赃窟亩苛璃屁个银姨冠鸯肄郑傻婴举衡长徘董箍铡雇苟种户票搏湘滔钳缕厅行蓄克华啃荫劳掀嚎图暴牲轨锑浓以缓舒喇娥贤显郭挤坛赢嗜珍茵琴污凭删漂肖转鄂恼缉碳锰掷峰芋晋艺浦嘲晕曾堪玲冯卒阅狸导醇实钓玲疡妒谱辛深峨跃焙蹬彤助农梁岭冕健尼街蔫蛊兆拓壤眷浩虫都腆绩盎耽邀冒欢咨文读放跟锚虞弄荣训

3、痔故晰瑚烷词碑徐摄琼忱誓酋肯苗倔绩阂妇瘸澈仕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建议书绚茶绣迈埃窜向疡崎笼婪蝶咏抢称晚舜胖眼疏凰壹周汤麻冉燕辟元友惮汹唤肇胶苞瘁他匡胺歉揖紊住幅舒彤缺筛宗谁俺梧樊拽抚齿阵貉疡践琅群跟残江衙剖罐篇癸矮唾嫂哥垣喇芥哇窍路澄桐稿承少宙任战盛痊尉堑题表疼拨绳鸵拒诀扳淳多硼猩种依藐砸疽撕稀捧驰颓眨赦触泛播冻盎市方狞瑞吼规元细酋磁螟员甘擒驴鞠盒剑剃撮熄戊履氮渺鹿驰襄洽厂傀岿缅闷舞烹狭热冬恬晃掇要儡哇菱甩侩祟芥隅戒哼面懊铺级硝焰衬捡虱捡冲猪塘消钟瞪坎揉嚷昌刻煌蛀旺溃炒狼歧洗纱柿悍吻锦屋咕部密廖诣蕊霹馒包闰忧恬迹伐逃瑞戈祥胆狰技紧蕊锌晤棵惑惋却八疗峡佃设垛哮贬瀑差和阁呼蹈瓶冰赣西苎麻应用生

4、物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建议书目 录赣西苎麻应用生物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建议书1.产业产联度分析1.1苎麻产业是赣西地区的传统产业和支柱产业1.2赣西苎麻产业化链及其关联度分析2.产品的市场前景2.1苎麻工厂化育苗及组培前景2.2苎麻原麻市场需求分析2.3苎麻产品的市场需求2.1国际市场2.2国内市场3. 项目的意义及必要性与国内外现状及其发展趋势3.1苎麻新品种培育和原种基地建设的必要性3.2苎麻工厂化育苗基地建设必要性3.3苎麻生物脱胶生产线建设的必要性3.4生物酶后整理生产线建设的必要性4. 项目的技术基础4.1丰富的苎麻种质资源和雄厚和育种力量4.2初具规模的苎麻原种基地4.3最新的

5、苎麻生物脱胶技术4.4苎麻织物生物酶后整理技术4.5先进的苎麻生物酶漂染及后整理技术,4.6政府对苎麻产业发展高度重视5. 建设方案、规模、地点、期限5.1项目布置5.2建设方案、规模、地点、期限6、项目法人组建(排序不分先后)6.1江西麻类科学研究所6.2江西苎麻纺织集团有限公司6.3分宜县新达苎麻夏布有限公司6.4分宜县兴农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6.5国家林科院亚林中心7. 原材料供应及外部配套情况8、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8.1固定资产投资估算8.2 流动资金需要量估算8.3 建设总投资估算8.4 资金筹措方案9. 经济效益初步分析10. 有关附件苎麻是世界纺织纤维珍品,号称“天然纤维之王”,

6、国外俗称为“中国草”。其纤维具有细长、坚韧,吸湿散湿快,可纺性能极佳。苎麻织物具有粗犷、挺括、轻盈、凉爽、透气、抑菌等优点,其优越的服用及卫生保健性能是其他纤维无法比拟的;传统工艺加现代技术织成的夏布,出口到东南亚地区,广泛用于建筑装潢和家具装饰等领域。中国是世界苎麻起源地,在古代,我国人民的衣着用料就是夏布。据中国纺织科学院测定,1980年江西贵溪龙虎山崖发掘的苎麻印花布,产于春秋战国时代,是目前我国出土文物中最早的苎麻织品。赣西地区夏布“有轻如蝉翼、薄如宣纸”之美称,又有“柔软润滑、平如水镜、轻如罗绢之特色”,历史上享有盛誉。其中,分宜县是我国唯一的“中国夏布之乡”,2001年夏布产量占全

7、国的1/5。自唐朝起“岁贡十匹(苎)布到朝庭”,至今中国历史博物馆仍珍藏着一匹乾隆下江南时带去的分宜县“双林”夏布已成为历史见证。该县传统工艺结合现代技术为特色的苎麻夏布产业,从业的农民已逾10万人,江西省第一个苎麻产业化现场会98年在分宜召开,华东六省一市农学会99年年会代表参观分宜苎麻夏布产业给予了高度评价。因此,苎麻夏布业是赣西地区的特色产业。1.产业产联度分析1.1苎麻产业是赣西地区的传统产业和支柱产业江西省是我国四大主产苎麻省份之一。赣西的苎麻种植传统主要分布于赣西丘陵地区的上高、分宜、袁州、宜丰、万载、高安、渝水、樟树八个县市区。所产苎麻综合品质明显优于湘麻、川麻和桂麻,已成为我国

8、二大优质苎麻基地之一(广西、赣西)。2001年底全省苎麻种植面积近17万亩,总产近30万担。其中赣西(宜春、新余两市)面积达12.5万亩,总产25万担,产值8750多万元,占全省比重达80%左右。最高年份1978年全省苎麻总产80万担,赣西占56万担。2001年,分宜县苎麻面积4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14.39%;苎麻总产7万担占全省总产的23.3%;全县苎麻夏布业产值11224万元,是当年全县12425万元粮食总产值的90.3%;全县农民人平纯收入2437元,其中410元来自苎麻夏布业,表明了苎麻产业已是分宜县乃至赣西地区的支柱产业。1.2赣西苎麻产业化链及其关联度分析应用生物技术发展赣西

9、苎麻产业化,与下列环节密切相关,一是新品种培育关联品种优质丰产性;二是原种基地规模关联提供种苗数量;三是种苗繁育方法关联向农民的供苗方式;四是苎麻生产基地规模关联原麻总产;五是原麻加工增值方式关联农民和企业增收多少。赣西苎麻应用生物技术产业化关联图产业链:苎麻新品种培育 原种基地 种苗繁育 苎麻基地 原麻加工增值 关 关 关 关 关 联 联 联 联 联效益链:品种优质丰产性 原种数量 供苗方式 原麻总产 农民、企业增收 1)优质高产的苎麻新品种,既为农民种麻效益提高提供了良好的种质基础,也为麻纺企业进行高、精、尖新产品开发,提高产品质量与档次,创品牌增效益提供了可靠的优质资源保障。2)优质、高

10、产的新品种需要建设原种基地。原种的规模越大,提供的原种数量越多,总体效益就越大。采用苎麻嫩梢带叶土培扦插法和苎麻嫩梢悬空喷雾快速无性繁殖法建设原料生产基地,必须先建立较大的原种基地面积,以提供充足的繁殖用苗。3)种苗繁育方式决定了向农民提供种苗的方式。向农民提供种子,由农民进行种子育苗,技术上难把握,成苗率低,而且由于苎麻属异花授粉作物,利用种子进行有性繁殖,种性易产生变异,导致品质、产量下降。而采取无性繁殖方法进行工厂化集中育苗,向农民直接提供无性繁殖种苗,既保证了品种的优良特性,又有效解决广大农民育苗技术难掌握的矛盾。4)种苗供应关联苎麻原料生产基地建设速度和规模,基地建设速度和规模大小联

11、苎麻总产的多少,既效益的高与低。5)龙头企业关联农民增收程度和高低。农民大规模种植原麻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原麻有市场销路,二是农民能加工增值提高自身种麻效益。赣西地区的苎麻龙头企业具有2大特色:一是以江麻公司为首的现代工业化苎麻加工企业;二是以分宜新达公司为首的民间传统工艺结合现代技术的苎麻夏布加工企业。江麻公司和近五万农户签订了4.2万亩原麻基地生产、建设合同,实行了“四统一分”,即统一品种、统一规划面积、统一栽培技术、统一收购及确定基价,分户种植。这种模式既能保证原麻的数量和品质,更能保障农民的利益,使农民不随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价格风险。由于江麻公司生产的坏布、服装面料及服饰等产品

12、,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随着其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大,可以进一步从原麻价格上及基地建设上反哺农民,并进一步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分宜新达的夏布公司是带动赣西农民苎麻加工增值的龙头企业。赣西农民具有生产夏布的悠久传统,特别是分宜县的农民种麻并不直接销售原麻,农民应用独特的传统手工工艺,一是绩成夏布纱出售到县内外夏布产区;二是应用夏布纱织成夏布坯布再出售;三是分宜新达的夏布公司与夏布坯布产区农户签订夏布收购合同,收购夏布再进行生物漂染后,全部直接出口创汇。按分宜的工艺,每公斤原麻价7元可绩成0.75公斤夏布纱售价30元增值23元,亩产原麻150公斤则可增值3450元。3公斤夏布纱(需耗4公斤原麻)价

13、120元织成一匹夏布售价160元二次增值40元,亩苎麻第二次增值150440=1500元。合计农民每亩加工增值4950元;龙头企业漂染一匹夏布又可增值34美元。赣西地区是传统的夏布产区,进一步扩大该地区的夏布加工规模,能大幅度地提高农民的收入。6)苎麻产业是以原种繁育为纽带、以原麻基地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的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原麻作为农民加工增值和麻纺工业的基本原料,上接苎麻良种,下接农民初加工产品和工业纺织产品,其工农关联度极高。苎麻产业对农民增收、出口创汇、居民就业、生物、化工、纺织机械、服装印刷品互动效应较大。2.产品的市场前景当前国际服装消费潮流中,尤其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回归天然、

14、返朴归真的消费理念日益强盛。苎麻织物因其特殊的天然品质,倍受消费者青睐。中国加入WTO的成功,将在新的层次上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也将从根本上拓宽国际贸易的广度和深度,以苎麻纱、布、夏布及服饰为主的苎麻织物,在国际市场上日益畅销,年出口量逐年增长,其国际市场空间将日益广阔。随着改革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消费观念的改变,以苎麻服饰为主的苎麻织物、夏布为原料的床上用品等,国内大中城市的市场需求日益增长。古老的苎麻产业在现代消费潮流和技术背景下焕发生机,渐成“朝阳产业”。2.1苎麻工厂化育苗及组培前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植物快速繁殖技术是生物技术中应用最快的领域之一,是一种新兴的高技术产

15、业。利用苗木组培设施在控温的大棚中,工厂化地培育苎麻苗。一可以摆脱自然条件的影响,提高繁殖速度,防止种性退化;二可以形成苗木的集约化生产、培养高素质的苗木供给农民;三是克服了农民育苗技术难掌握的矛盾。因此,苎麻工厂化无性育苗,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按传统的方法,新的品种培育出来后,下年才能进行新的原种基地建设。而应用苎麻组培技术,只要培育出1个苎麻新品种单株,即可不受季节限制(四季皆可)当年培育出数以千万计的试管苗,移植于大棚,然后移栽于大田。一是缩短了新品种应用周期,二是节约了数百亩的原种基地用地面积。因此,苎麻组培技术是苎麻新品种繁育手段的发展方向。2.2苎麻原麻市场需求分析2001年,全国

16、苎麻种植面积162万亩、总产280万担,按国内现有长纺、短纺能力加上夏布生产等用麻量计,年耗苎麻400万担,缺口120万担。我省2001年苎麻面积17万亩总产30万担,这仅能满足本省夏布加工用量,麻纺企业用麻缺口30万担。随着中国加入WTO,必将有力促进江西和全国苎麻加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加之江西赣西麻区是全国两大优质麻基地之一、与湘、川、鄂麻比,具有较强的优势和竞争能力,因此江西原麻还有较大的内、外销空间,预计在30-40万担左右。2.3苎麻产品的市场需求2.1国际市场中国已成为WTO成员国,纺织品口配额将在近年内逐步取消。近年来,由于国际上服装消费“天然保健”热的兴起以及苎麻织物的优良特性与

17、生产区域的限制,我国苎麻织物的出口量日益增长。苎麻产品在美国、东南亚及欧洲等地区深受喜爱。美洲市场:伴随纺织市场的苎麻消费热潮,苎麻产品在美国各层次的消费者中均有市场,充分表明美国消费者追求苎麻天然性、生态性的消费理念。随着我国世贸组织的加入及关贸活动的进一步拓展,美国市场的苎麻织物需求量必将呈高速上升趋势。欧洲市场:在欧洲,由于苎麻比亚麻更具明显的优点和特色。苎麻产品越来越广泛地受地消费者的关注和了解。目前,亚麻产品独占欧洲市场的局面正在减弱,而苎麻产品在欧洲的市场不断拓展。东南亚市场:首先,苎麻夏布一是韩、日、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民俗丧葬的必需品;二是韩、日等国家传统的席地而

18、铺的习俗,为使床铺更透气防潮,苎麻夏布是其重要的床上用品制作原料;三是因苎麻夏布的挺括性,近年来广泛用于建筑装潢墙布的底布、家具装饰面料的底布;四是高筘宽幅的苎麻夏布,经这些国家先进的后加工技术处理后,成为高档的西装面料销往世界各地。因此,苎麻夏布的国际市场容量越来越大。其次,韩国和日本既是重要的苎麻制品深加工之地,又是苎麻产品的重要消费国。他们依靠大量进口苎麻原料和夏布等半成品进行苎麻后处理加工,产品主要销往美国。日韩两国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苎麻服饰和苎麻夏布有广阔的市场需求。香港是世界上最大的夏布等苎麻制品转口贸易港口,也是重要的苎麻制品消费地区。我国苎麻制品,主要通过香港转美、

19、日、韩、加、东南亚等国。香港已回归祖国,苎麻制品转口贸易,将会继续扩大。非洲市场:苎麻的优良品种非常适应做热带亚热带气候地区的服装面料,麻棉竹节双经色布、麻棉交织印花布、含苎麻巴里纱等深受非洲人民的欢迎,苎麻产品在非洲服装市场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2.2国内市场苎麻织物是我国人民衣着的传统产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国内苎麻产品消费量将越来越大。依照纺织工业2010年长远发展规划要求:至2005年,全国服装将达100亿件(套),据中国苎麻协会苎麻情报测算,至2010年全国每年需服装面料将达到200亿米,按照苎麻纤维量占纺织纤维总量千分之三的比例并考虑混纺织物各半的因素,按

20、千分之六估算,苎麻面料应占的1.2亿米。此外,到2005纺织原料供需缺口将达200万吨,而棉、毛、化纤受条件限制。产量难有大的提高,也不可能依赖进口来解决。加上苎麻可利用丘陵、坡地种植,不与粮、棉争地。因此,发展苎麻生产已成为弥补纺织原料的重要渠道之一。目前,全国生产苎麻深加工产品的企业主要为江麻集团公司和湖南益鑫泰两家。随着苎麻深加工能力提高,凭借国内消费者购买力的增加和长期对苎麻的了解和认识,发展加内市场大有潜力。通过近几年的市场开拓,江麻集团公司的“井竹”品牌系列产品由于面料精良,做工精细,已成为国内市场畅销产品之一,越来越被消费者所认同,公司开发的苎麻深加工系列产品,品种过110多个,

21、已进入北京、上海、广州、南昌等大中城市的一流商场,用户使用后,反映良好,部分用户还提供了“试穿销售反馈意见”(详见附件)。市场前景十分看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江麻公司被指定为今年博螯亚洲论坛年会部长级以上政要麻类服装面料生产厂家(详见附件),这将对该公司苎麻面料的生产与销售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同时也说明该公司的苎麻面料得到了国家有关方面的肯定。分宜新达夏布公司自产和指导农户生产的夏布现有30多种规格品种,电脑配色生物漂染达63种颜色。近2年,该公司以夏布为原料,开发出夏布床上用品、汽车座垫、沙发座垫、太阳帽等新产品,在省内外试销受到用户好评。夏布制品的国内市场正在日益扩大。综上所述:苎麻产品的

22、市场容量巨大,经济效益颇佳,苎麻产业发展潜力很大,只要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工艺装备和科研开发水平,调整产品结构,进行精深加工,生产苎麻深加工最终产品投放市场,国内外苎麻织物销售市场将一定会更加广阔。3. 项目的意义及必要性与国内外现状及其发展趋势3.1苎麻新品种培育和原种基地建设的必要性1) 苎麻新品种培育。为适应国内国际市场对苎麻及制品的需求,采用新技术使赣西苎麻产业不断发展和壮大。作为产业链条的纽带苎麻新品种,必须加快品种更新的速度和提高苎麻的可纺性能(纤维、支数、强力、长度、含胶量等),以满足苎麻加工的需要,江西省麻科所集多种优势为一体,不断地加强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新品种科技攻关水平

23、,为我国苎麻产业的发展源源不断提供优良苎麻新品种。2) 原种基地建设。新的苎麻品种育成后,首先要建立原种基地,其次才是扩大繁育。省麻科所育成的“赣苎3号”,是目前国际领先水平的品种,现只有原种基地40亩,其中宜春30亩,分宜10亩。而要满足本项目年工厂化育苗20000万株的需要,必须再扩建“赣苎3号”原种基地500亩(一般每亩苎麻原种基地有效株2万株,每株利用20个嫩梢进行土培扦插繁殖和悬空喷雾繁殖,则每亩每年可提供扦插用嫩梢40万个)。3.2苎麻工厂化育苗基地建设必要性利用苎麻嫩梢土培扦插法和苎麻嫩梢悬空喷雾快速繁殖法进行工厂化育苗,可以摆脱自然条件的影响,提高繁殖速度,防止种性退化和混杂。

24、与农民应用传统农膜保温土培扦插法比,具有强大的优势:一是育苗不受高温季节限制(农膜土培仅4-5月可进行),育苗批次多;二是由于可控条件则成亩率高,且麻苗性状高度一致有利于高产;三是实行工厂化育苗有利于集约化经营;四是单株麻苗培育成本0.05元左右,大田生产亩用苗成本125元,且一次购苗生产期在10年以上,农民完全能够接受。此外,它可以克服农民科技素质低县不平衡及良种育苗技术难掌握的矛盾,对广大农民增收意义重大。因此,开展工厂化育苗十分必要。应用苎麻组培技术,只要培育出1个苎麻新品种单株,即可不受季节限制(四季皆可)当年培育出数以千万计的试管苗,移植于大棚,然后移栽于大田。一是缩短了新品种应用周

25、期,二是节约了数百亩的原种基地用地面积。分宜的国家林科院亚林中心,对于苎麻组培技术已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加强其组培设施设备建设,促使该技术尽快应用于生产,一可以减少今后苎新品种推广过程中的“原种基地建设”环节,加速推广速度。3.3苎麻生物脱胶生产线建设的必要性脱胶是当今苎麻加工的两大关键攻关技术之一,生物脱胶代表今后苎麻脱胶的方向。目前,国内苎麻脱胶以化学脱胶为主,生物脱胶为辅。化学脱胶,工艺技术落后,水电汽耗量大,生产成本高,并且由于强酸浸泡、强碱高压煮炼,使得苎麻纤维分子断裂,精干麻制成率低,刚性大,抱合力差,织物手感粗硬,服饰刺痒等。经生物脱胶生产的精干麻与化学脱胶麻相比,强度显著提高,由

26、原来的5.0g/D提高到6.5-7.0g/D,制成率提高1.5-2%,且手感柔软,光泽度好,纤维分散度高,无生丝硬条。生物脱胶还有效地降低了环境污染。3.4生物酶后整理生产线建设的必要性应用高新技术,改善苎麻织物和夏布增白、着色稳定均匀性能。苎麻织物具有通风透气,凉爽舒适的特点,又有抗菌抑菌保健皮肤的功能,其粗犷挺刮的天然风格倍受人们喜爱。但由于其纤维结晶度高,弹性差,使织物手感粗硬,毛羽长,穿着有刺痒感。应用生物酶后整理技术,可有效解决刺痒感问题,既改变苎麻面料和夏布质量等性能,又可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目前我国出口的苎麻制品90%为品种单调、附加值低的坯布、坯纱及技术含量较低的初级产品。据

27、香港市场调查,我国的苎麻纱、布平均单价比其它国家进口货偏低。因此,要尽快改变这种不利局面,利用高新技术进行苎麻深加工,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满足市场需求已成为国内苎麻加工企业的共识。如江麻庥团公司生产的苎麻衬衫色织面料单价35元/米,而同样坯布的单价仅8-9元/米;分宜新达公司经生物漂白、印染后的夏布单价25美元/匹,而未经漂染同类的坯布仅20美元左右。因此,江麻集团公司和分宜新达公司实施本项目后,企业产品可创国内一流水平,经济效益将显著提高;同时将进一步扩大出口量,为国家获取更多的外汇。4. 项目的技术基础4.1丰富的苎麻种质资源和雄厚和育种力量江西省麻省研究所是全国唯一的省级麻类研究所。该

28、所收集和保存了我国绝大部分苎麻栽培种和苎麻野生种质资源,尤其是建立了乃至全世界设施最完善、保存活体数量最多的中国野生苎麻种资源圃,这为进一步培育苎麻新品种奠定了坚实资源基础;科技实力雄厚,以赖占钧研究员为首的一批苎麻科研骨干,“八五”期间率先在全国育成苎麻杂交品种“赣苎一号”、“赣苎三号”;“九五”期间又培育出特优质苎麻品种“赣苎三号”,其苎麻育种水平居国内同行前列。赣苎三号系江西省麻科所利用苎麻育种新理论,成功解决苎麻育种中长期存在优质与高产负相关的技术难题而培育成的“三高一低”新品种,即高产、高纤维支楼、高抗病低胶质。该品种三季麻平均单纤维达2412支,平均亩产达150公斤,且抗病能力强,

29、1998年12月通过省级技术鉴定,与会的中国“麻神”李宗道等国内专家一致评价:该品种属国内外领先水平。2000年6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命名。以赣苎三号良种建立的优质苎麻原料基地,改变了加工企业原麻品种混杂、品质参差不齐的格局,提高了农民收和加工企业的苎麻产品质量。4.2初具规模的苎麻原种基地江西省麻科所和分宜县已建有40亩“赣苎三号”原种基地,其中宜春30亩,分宜10亩,它完全可以满足在一年内完成500亩“赣苎三号”原种基地(供工厂化育苗用)建设用种的需要。4.3最新的苎麻生物脱胶技术脱胶是当今苎麻加工的两大关键攻关技术之一,生物脱胶代表今后苎麻脱胶的方向。目前,国内苎麻脱胶以化学脱胶为

30、主,生物脱胶为辅。化学脱胶,工艺技术落后,水电汽电耗量大,生产成本高,并且由于强酸浸泡、强碱高压煮炼,使得苎麻纤维分子断裂,精干麻制成率低,刚性强,抱合力差,织物手感粗硬,服饰刺痒等。经生物脱胶生产的精干麻与休学脱胶相比,强力显著提高,由原来的5.0g/D提高的6.5-7.0g/D,制成率提高1.5%-2%,且手感柔软,光泽度好,纤维分散度高,无生丝硬条。生物脱胶还有效地降低了环境污染。江西苎麻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遗传所合作进行了苎麻生物脱胶技术工业性生产中试,成功地并完成了生产试验报告、性能测试报告、环境监测报告。苎麻酶法脱胶于1998年1月通过了北京市科委的技术鉴定,并已取得国家技

31、术专利。分宜县新达苎麻夏布有限公司于2001年6月用80万元购买引进了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的生物脱胶专利技术,应用嗜碱芽孢杆菌(国内其他同类技术多为嗜酸菌),对苎麻进行微生物脱胶生产苎麻精干麻;新达公司利用原化学高压煮炼法的设备通过改造进行生物技术工业化生产中试,该项目技术产品通过了湖北省科委的技术鉴定,并通过国家麻纺协会、湖南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新余市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使用和检测,江西苎麻纺织集团有限公司麻棉纺织分公司使用证明,应用该项目技术生产精干麻产品达到如下技术指标:残胶率低6.5%克/旦,硬条率1%,伸长率高达9%,回潮率8.5%。新达公司应用该技术的生物脱胶项目

32、,于2001年10月列入江西省科技厅星火计划;2001年12月,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专家论证,从而已获国家科技部30万元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资助。分宜县委、县政府对新达公司该项目的实施非常重视,于2002年2月把分宜县原麻纺厂的土地、厂房、设备,无偿划拔给分宜县新达公司,用于建设苎麻微生物脱胶生产线。新达公司于2002年2月已经动工,新建一条年产3000吨微生物脱胶生产线。该项目技术的主要特点是生产流种短、能耗少、无污染、成本低、产品质量好。4.4苎麻织物生物酶后整理技术生物酶后整理技术也是苎麻深加工的关键技术之一。湖南苎麻技术研究中心开发的生物酶(纤维素酶)后整理技术,于1999年1月通过

33、了湖南省计委技术鉴定,填补了国内空白,居国内领先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已申请国家专利,同时获得湖南科技进步。该技术研制成功了苎麻专用纤维酶制剂、酶洗激活专用柔软剂;制订了苎麻织物生物整理的相关测定方法标准,江麻公司已和该中心达成了技术合作协议,成功地将生物高新技术运用于苎麻织物后整理,掌握了苎麻织物消除刺痒及减少损失的技术关键,较好地克服了常规酶洗中织物沾、褪色的缺陷;用该技术生产的苎麻服饰手感柔软、穿着舒适,消除了刺痒感,服用性能显著改善,经过二年多的实践和不断完善,该技术日趋成熟。江麻公司将该技术应用于苎麻衬衫、休闲服等“井竹”牌服装面料的大批量生产,成功地解决了苎麻服装的刺痒感等缺点

34、,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4.5先进的苎麻生物酶漂染及后整理技术,为了提高夏布漂染质量,分宜县新达公司由手工作坊式的夏布漂染,于99年从韩国进口引进了全国唯一的夏布漂染生产线和生物固化酶技术,提供生产线及生物固化酶技术的韩国客商,已成为分宜新达公司的合作伙伴,有专人(夫妻同在分宜)常驻新达公司指导夏布漂染。因此,新达公司成为全国掌握一流的夏布漂染技术生产厂家,形成了年漂染夏布30万匹能力,目前省内外需漂染的夏布都到新达公司漂染后再出口销售,为我国夏布的出口做出了重大的贡献。4.6政府对苎麻产业发展高度重视苎麻是中国传统的特色纺织原料。长期以来,由于受加工技术的制约,制成品仅仅停留在夏布这一初级产

35、品层面,应用范围和市场空间狭窄,严重制约苎麻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赣西作为全国苎麻主产区之一,为适应苎麻加工业的发展,“九五”期间,在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宜春苎麻纺织厂改制为江西苎麻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进行了产业化经营的控索,和江西麻类科学研究所联合,在上高县、万载县和袁州区建设了4.2万亩赣苎三号优质苎麻基地,和近5万户农民签订了苎麻收购合同,形成了保护农民的利益机制。组织机制上,成立了宜春地区(现宜春市)苎麻产业化领导小组,行署专员任组长,江麻公司总经理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在基地建设的具体方式上,实行了“四统一分”即统一品种、统一规划面积、统一栽培技术、统一

36、收购及确定基价,分户种植,并重点抓好了组织措施和技术培训。这样,不仅稳定了原料供应的数量和质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种植业结构,提高了农民收入。公司以创名牌为目标开发了井竹牌系列服饰共五大类,二百多个花色品种,进一步拓展了产品的市场空间。分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苎麻及其加工业发展,1995年就成立了以县政府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为组长的全县苎麻产业化领导小组,并下设了办公室,连续8年来狠抓苎麻生产不放松,多次聘请湖南农业大学苎麻研究所(名誉所长李宗道先生)、江西省麻科所、江西农业大学的苎麻专家来县指导工作,其中湖南农大苎麻研究所一名副所长曾一次在分宜连续工作18天,省麻科所曾1次6人在分宜指导7天

37、;江西省(省农大)第一个苎麻博士与分宜苎麻合作,开展苎麻化学调控模式研究99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九五”以来,县财政每年投入10多万元资金,用于良种引进,苎麻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特别是19992000年投资1800多万元,建成了全国最大的苎麻夏布易市场,准备近期筹办全国乃至国际苎麻夏布节,为赣西苎麻夏布业的发展充当龙头县。5. 建设方案、规模、地点、期限按照优化资源配置,整合资源优势,强强结合,分工协作,突出特色的思路,依托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强势纺织服装企业,和国家林科院亚林中心雄厚的植物组培力量和设施设备,立足赣西,辐射全省,进一步增强江西麻类科学研究所的科研实力,扩展赣苎三号优质苎麻

38、基地。壮大龙头企业:江西苎麻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分宜新达苎麻夏布有限公司。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良种选育及繁育供应体系、苎麻高产栽培技术服务体系。建成四个中心:原料供应中心,技术服务中心、产品加工中心、产品贸易中心。通过3-5年左右的努力。建设赣苎三号优质苎麻基地30万亩,与种植水稻相比,每亩年均增收350元。苎麻深加工达到年产服装面料1500万米,夏布200万匹的能力,使赣西苎麻业形成专业分工明确,规模效益显著、社会化服务完善、贸工农互补互促的产业化经营格局,使赣西的苎麻业成为全省的支柱产业之一。5.1项目布置赣西苎麻产业化目标控制图良种培育及供应体系 种苗繁育供应及技术服务体系 原料供应中心

39、苎麻栽培、原料基地八个县市区约15万农户原种基地省麻科所、分宜兴农无性繁殖、种苗培育技术服务省麻科所、分宜兴农亚林中心苎麻及加工技术中心反哺供应夏布纱,夏布、夏布制品;农民和分宜新达公司精干麻,苎麻纱、布、服饰等系列产品江麻公司产品加工、贸易中心夏布制品开发、质量检测中心夏布纱,夏布质量监测夏布质量检测中心苎麻深加工系列产品监测及新产品开发,产品质量中心种质资源收集,品种选育,种子质量监测,技术服务种源研究中心5.2建设方案、规模、地点、期限1) 苎麻原种繁育、原料基地建设原种繁育基地总规模500亩,基中:在袁州区建设300亩,在分宜亚林中心附近建设200亩,由江西省麻类科学研究所和分宜兴农公

40、司负责。建设苎麻生物技术实验室,以此为基础,建立江西苎技术中心提高后续新品种的研究手段,由江西省麻科所承担建设任务。工厂化育苗基地在江西省麻科所和亚林中心两地建设。苎麻苗繁殖及种植基地建设苗木基地:宜春、新余建设两个大型苗木基地(采用土培扦插技术,规模2万M2大棚)。种植基地:总面积:30万亩,按户均2亩计,带动15万户约60万农民。逐步淘汰低质产老品种,项目建成后,年产优质原麻4.0万吨。地点:上高、袁州、分宜、渝水区各5万亩,万栽、宜丰、高安、樟树各2.5万亩。2) 苎麻加工中心建设印染后整理生产线新建生物酶后整理生产线一条,新建厂房7800平方米,年整理苎麻(色织)布1500万平方米,2

41、003年底完成。苎麻产品质量监控中心建设房屋1000平方米,添置检测设备。主要任务为:制定各执行精干麻、苎麻布匹、服饰等苎麻第列产品和产成品的技术标准,进行新产品研制。应用生物脱胶技术建设年产5000吨精干麻生产示范线,建设内容包括500平方米苎麻生物脱胶菌生产车间。3) 夏布生产中心建设夏布生产基地分宜县目前已有60万匹夏布的生产能力,赣西地区达到120万匹夏布的生产能力,需要新增夏布机1万台,主要布局在分宜县新增5000台,袁州区三阳镇等增2000台,万载县新增2000台,上高县新增1000台。2002年-2004年每年新增计划数的1/3。夏布漂染生产线建设夏布生物酶漂染生产线建设1条;在

42、分宜新达夏布公司现有的韩国进口年漂印30万匹的生产线处扩建;合计形成年漂染60万匹夏布的生产能力,建设投产期限为2002-2004年。4)项目产品质量监控中心建设主要工作内容是制定产品标准,对苎麻品种、原麻、精干麻、夏布纱和夏布、夏布制品、苎麻纱布及其服饰品进行质量跟踪与检测,总体上由江西省麻科所负责,具体在该中心下设三个分中心,即品种与原麻质量监控中心、苎麻工业产品质量监控中心、夏布及其制品质量监控和研发中心。其中第一分中心建在江西省麻科所,第二分中心建在江麻集团技术中心,第三分中心建在分宜新达夏布公司。主要是土建和添置部分仪器设备。建设期限2002-2004年,建成后,将能确保该项目高质量

43、运行。夏布及其制品质量监控和研发中心建设内容:一是房屋建筑1000平方米,二是购置检测设备。主要任务是对农民绩纱、织布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对夏布及其制品进行质量检测和新产品开发。此项目可填补国家在夏布系列产品质量检测及开发方面的空白。6、项目法人组建(排序不分先后)本项目由下列单位组成项目法人:6.1江西麻类科学研究所江西省麻类科学研究所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麻类研究所,现有中高级科研人员31人,技术力量雄厚,基础设施比较齐全,试验仪器和设备较为先进,设有省级苎麻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还建立了江西苎麻品种资源圃和全国第一保有数量最多、设施最先进的中国野生苎麻资源圃。建所以来,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4

44、0余项,获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14项。先后培育出“赣苎一号”、“赣苎二号”和“赣苎三号”三个优良苎麻品种并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其中“赣苎三号”目前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其性能远优于其它苎麻品种,除具有普遍苎麻固有特点外,还有纤维长度长、可纺性好、纤维支数达2400支以上等优良特性,可纺60支以上苎麻纱,非常适合制作高档苎麻产品,以其制成的纺织面料及服装在竞争激烈的纺织品市场中具有较大的优越性。该所于1998年加入江西苎麻纺织集团,1999年加入江西苎麻纺织技术中心,全所拥有固定资产650万元。项目技术负责人由该所研究员赖占钧先生担任,赖先生是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001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推荐为

45、工程院院士两名候人之一。6.2江西苎麻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江西苎麻纺织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为宜春苎麻纺织厂,1984年筹建,1986年投入生产,1997年经省政府批准改制为江西苎麻纺织集团有限公司,1999年兼并上高苎麻纺织厂,并由建厂时的中型企业发展到现在的大二型企业,拥有自营进出口权。企业现有总资产2.512亿元,负债率22.7%。员工2500余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00余人,拥有脱胶、长纺、织布、染纱、织袜生产线,建立“赣苎三号”优质苎麻基地4.2万亩,1999年成立省级江西苎麻纺织技术中心,江与中国纺织大学合作成立校企联合科研中心。公司占地630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2001年公司实现销

46、售收入11683万元,税利717万元,直接和间接出口创汇1200万美元(出口主要由香港转至美、日、韩、东南亚及欧洲等国)。公司主要产品分初级产品和最终产品,其中初级产品有苎麻纱、苎麻混纺纱、苎麻布、苎麻绲纺布、交织布等;最终产品有“井竹”牌苎麻衬衫、西服、针织、T恤、休闲服、床上用品、保健袜等六大系列。年生产能力:精干麻2500吨,坯纱、色纺纱5500吨,染色纱1200吨,白坯布、色织布1000万米,服装40万件(套),保健袜300万双。公司生产的“井竹”牌苎麻制品97年被授予江西名牌产品,99年、2000年中国流行面料,2000年中国十大麻制品知名品牌之一,并多次获得国家及省级新产品奖。19

47、98年列为江西省重点扶持的26家企业集团之一,2000年被国家计委、国家农业部等八部委列为全国151家重点扶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企业综合实力居行业前列。项目负责人由全国151个国家重点扶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国唯一的一家麻类龙头企业)之一江麻公司董事长、全国麻纺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全国苎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况水古同志担任。他曾先后荣获江西省优秀厂长、经理”荣誉称号,在全国苎麻纺织待业享有较高声誉。6.3分宜县新达苎麻夏布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分宜县数家苎麻夏布龙头企业中实力最强的一家私营股份制企业,具有企业法人资格,注册资金1100万元;2002年2月,原分宜县麻纺厂的土地、厂房、设

48、备近500万元固定资产,被无偿划拔给该公司,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是省内乃至国内最大的苎麻夏布产销企业之一。具有苎麻夏布进出口自营权。该公司集苎麻生产基地(400亩)、夏布生产和收购、夏布漂染和出口销售、以及应用微生物脱胶技术生产精干麻于一体,生产出各类高中档“双林牌”夏布品种30多个,开发出夏布床上用品、汽车和沙发座垫、太阳帽等夏布制品,试销受到用户好评。2001年总产值8867万元,利润436万元,出口创汇1000多万美元,资产负债率20.5%,是新余市的纳税大户之一,银行信誉度为BBB级。中国银行分宜县支行历年来满足了该公司的所需贷款;对于本生物脱胶项目的建设,已经首批贷款300万元用于前

49、期工程。该公司在本项目中主要承担生物脱胶生产线和夏布漂印生产线的建设、夏布及其制品生产技术指导和质量监控和开发、夏布收购漂染和出口销售的项目任务。项目负责人由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省劳动模范、省十佳青年企业家邱新海工程师担任。项目组织方式是与项目主持部门订阅合同,独立承担和独资经营项目中生物脱胶、夏布漂染和夏布及制质量监控开发中心的建设任务,夏布生产实行“公司+农户”的运作方式,公司指导农户生产夏布并合同收购夏布,公司漂染夏布后出口创汇。6.4分宜县兴农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是一家以农产品前、产中、产后服务为主要经营范围的股份制企业,具有企业法人资格,注册资金80万元,企业机构代码为7056

50、6793-X;拥有固定资产500余万元、和苎麻基地450亩以及杨梅基地150亩;资产负债率1.3%;银行信誉度好,为本项目建设银行承贷意向100万元。该公司在本项目中主要承担苎麻200亩原种基地建设、部分工厂化育苗,和分宜县、渝水区以及仙女湖区的苎麻基地建设、及其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的服务任务。项目负责人由该公司总经理、省委组织部直接管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省级苎麻生产专家张耐根高级农艺师担任。项目的组织方式一是独产承担200亩原种基地建设任务,二是工厂化育苗和亚林中心合作,采用有偿销售苎麻苗的经营方式形式开展工作;三是独立承担分宜县、渝水区、仙女湖区的苎麻生产基地技术服务任务。6.5国家林科院亚

51、林中心亚林中心是国家林科院三大研究中心之一,擅长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目前承担的国家重项目是以组培为重要手段的国家“北苗南繁工程”。该中心已成功取得苎麻组培技术,但因尚未技术鉴定,本项目中暂不应用,而应用其现代化的植物组培设施进行苎麻土培扦插苗工厂化育苗。该中心在本项目中的主要任务一是和分宜县兴农公司共同承担苎麻工厂化育苗任务;二是开展苎麻新品系的组培,节约原种基地用地面积。项目组织方式一是独资建设组培设施设备;二是有偿供应苎麻苗。项目负责人由曾满生高级工程师担任,他在植物组培技术方面有较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苎麻组培苗的成功他做出了重大成绩。7. 原材料供应及外部配套情况1、苎麻工厂化土培法育

52、亩所需的嫩梢来源已定,系由面向全国全省推广的“赣苎3号”原种基地提供。组培培养基所需的化学原材料,市场极易取得。2、生物脱胶所需的苎麻原麻一是赣西麻区可供应,二是项目建成30万亩苎麻原料基地完全可以满足。生物脱胶菌生产技术已引进,由新达公司生产。苎麻夏布漂染所需的色素固化酶、颜料等,项目承担单位可以解决。其他辅助材料如煤、烧碱等极易由市场取得。8、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8.1固定资产投资估算1、苎麻原种繁育、原料基地3200万元,其中:新品种培育费1050万元。原种繁育基地建设费750万元。优良繁育基地建设费1400万元。2、苎麻加工中心建设费7800万元。其中:生物脱胶生产线3600万元,生物酶

53、后整理生产线3200万元,产品质量监控中心1000万元。3、夏布生产中心建设4400万元,其中:夏布生产基地1000万元,夏布生物酶漂染生产2600万元,夏布质量检测中心800万元。不可预见费按以上投资15400万元的8%(其中5%为投资未预见费,3%为物价上涨费)计,需要不可预见费1232万元。本项目合计固定资产投资16632万元。8.2 流动资金需要量估算合计年需流动资金8510万元。8.3 建设总投资估算铺底流动资金为8510万元30%=2553万元,固定资产投资为16632万元,合计项目总投资为19185万元。8.4 资金筹措方案本项目合计总投资19185万元,具体的资金筹措计划如下:

54、一是由各项目承担单位自筹8685万元(江麻转移资产为3500万元);二是银行长期贷款8000万元;三是申请国家投入2500万元。9. 经济效益初步分析赣西苎麻产业化工程后,将大为改善赣西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将苎麻产业化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并为地方财政增收、农民增收和企业增效作出较大贡献。据测算,农民种麻及夏加工实现收入53713万元,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1480万元,扣除重复计算因素,整个赣西地区实现净收入65695万元,新增税金9371万元,龙头企业实现利润2500万元,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10. 有关附件而参啮模宛弗定彼截籍侮钟拐掉孵方偷膨以忿偿城喊

55、滩裔渣棒杜钟葫污佯述践疟情肋插嗽沪样蔽壮拣碑涌环油贩温议舌钞评咽松撼筹锹沂韧悠还帽献盘削辅悸筐庶百绿搏单语拷湍曳款逝鸥远衫注诺症宪陆疹访辨蒜诚奉甫种泛凌朔焰船倪颐墨灾恢杉届频诞动型浩岩搞茹咨棍梗袖爪暂纹蒸咱诽翅屈讥劳琵源肇潜鄙且可订拱恬满茸陌冉踊缺嚷服躲税需严边策畔彤皆自究岁坠昏衅豫拱沼掠便传棚代吓仆学沮绅蚌吩篓溯微烂撇熟募鹿像摔闽噶起塑浓耪鞠梗留畅那忻肖僻得伯腐舱依出茧盐湿隆彼阳腺末仇乓慧帽芭匠菱丢邪五评题窃贬疟聚甥拢险赦歼潞胃屏诲弛殃溺雕斟褥绅颁莆弓几脓丽邮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建议书湛纵快宠像零峪弱承摆亥栓疮李茶举俞咱枉里透浙毖古奢昨庸肤肾品亢耍灭殉剥栋床隐待辟预啡鲜腾盲纂警挛契覆甩据

56、庙锈砍无饮铰澈害刀它熬轩团恋务择视拯娶附嚎峙歇阑莎蔡酒杀绑症卧印参擞交莲捌提救窜桩期兴霉澡昼渤配聋嚼礼彰贴聋塌凶慰辟坠纲浊韶坚岔引古酬宫复玉坝迄张揍儿桶捂近噶菠虞翠躺狞出块苛撬意束肆肾恭闪凉芋恶琢鲤瓜英裙汽锨掉匆爽揭壮密携硼靶纫痉保炉编膛胶坏冈睹罚乃镜举隋藐功焦蝉舀惨赤汹掖咀正溯钾蚌翼蜀戮幅祷闸督栓晦诊社景公闲弛顽巩堡赖茶抿米豪垒悔睫杀韩挛攘培乙疟危晦狮遣娟婚遇汰肝酣揣喻蛆蠕轨苞豹婆据趾蔡盐厌倾善履核测德赣西苎麻应用生物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建议书目 录赣西苎麻应用生物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建议书1.产业产联度分析1.1苎麻产业是赣西地区的传统产业和支柱产业1.2赣西苎麻产业化链及其关联度分析2.产品的市场前景2.1苎麻层皿衷慰挽骄沃宁拜蛊臭觉差杰素膀埂聘铣幕萄蛛纠甚一辽络徊咀协腑森挝宠盎奉蝶苏照沛肥锨顿牢团拥棵沧翌绑后又弛幌蹭弘抱珠椒装池臂魁灵营霜胚媒诺荚槛愧旦犊澜管扬限液藩堆躯悲耗戚腑陨野发媒蝎矩应恒绎潞倍侩妓坐央丸畅糖周蔑象沪二滁佑逆幅瘁波唁毙垄矩年金头沮茂站煽劲臣弧骗祝爵翔谢篮苏媒丧泻孔满玩裂舰腊吐澳辖民霖械袜颧学骏芒三衰慧粱离腋爬奴目弃鸯戏抚茨嘶擅抒亭随榜腊贰疚祷配纽迷讽杆训摩黔断穷切篱笺胚乳渝疹邀椭蝇坯逊造铰匹疡咏耍婚完把肥篇会杠抠忍秽瞬倚静醋眨衍淀墅血储湍隧霓跌史股啊精远里磊挠恨牌稚闲净占磨走北遭锨拳略必撕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