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研究与分析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145765329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PPTX 页数:59 大小:1.3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量化研究与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量化研究与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量化研究与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资源描述:

《量化研究与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量化研究与分析(5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量化研究与分析量化研究与分析量化量化研究(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也叫定量研究,是也叫定量研究,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基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范式。是与质化研究(本范式。是与质化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相对的概念。量化研究是)相对的概念。量化研究是指将问题与现象用数量来表示进而去指将问题与现象用数量来表示进而去分析、考验、解释从而获得意义的研分析、考验、解释从而获得意义的研究方法。量化研究与科学实验研究是究方法。量化研究与科学实验研究是密切相关的可以说科学上的定量化是密切相关的可以说科学上的定量化是伴随着实验法产生的。伴随着实验法产生的。量化研究类型量

2、化研究类型实验研究实验研究问卷调查问卷调查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描述群体中带有趋描述群体中带有趋势的特征或几个因势的特征或几个因素之间的关系素之间的关系实验研究实验研究验证两种因素之间验证两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因果关系从量化研究中收集的数据被称为量从量化研究中收集的数据被称为量化数据(化数据(quantitative date),量化量化数据以数字形式呈现。数据以数字形式呈现。量化分析量化分析提出问题/假设 界定变量细化研究问题选择自然班调查干扰变量设计实验材料制定实验工具确定实验步骤实施实验方案设定评分标准评改测试卷录入数据按研究的子问题分析数据1 确立研究问题确立研究问题2 选择实验对象选择实

3、验对象3选编实验和测选编实验和测试材料试材料4 实施实验实施实验5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假设一般是在实验研究中提出的,假设就是在实验研假设一般是在实验研究中提出的,假设就是在实验研究中的一种推测类型。是对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究中的一种推测类型。是对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的推测,这种推测是研究者期望在实验中发生的一种的推测,这种推测是研究者期望在实验中发生的一种推测。推测。在研究报告中,一般会呈现两种假设类型:在研究报告中,一般会呈现两种假设类型:1.零假设(零假设(null hypotheses.)2.备择假设(备择假设(research hypotheses)假设假设教育实验通常是从假设开始的

4、,我们在学习教育实验通常是从假设开始的,我们在学习了相关的教育理论,结合自己的教学和管理了相关的教育理论,结合自己的教学和管理实际,发现问题,提出课题,提出某些教育实际,发现问题,提出课题,提出某些教育改革措施,或者做出推测。研究者在进行教改革措施,或者做出推测。研究者在进行教育实验之前,应当对教育实验所要揭示的教育实验之前,应当对教育实验所要揭示的教育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有一个思维上清晰的育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有一个思维上清晰的认识,做出合乎逻辑的推测。认识,做出合乎逻辑的推测。提出假设提出假设案例:传统教学法与任务型教学法教学效案例:传统教学法与任务型教学法教学效果对比研究果对比研究提出问题:

5、传统教学法与任务型教学法的提出问题:传统教学法与任务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有显著差异吗?教学效果有显著差异吗?举例说明如何提出合理科学的教育实验假举例说明如何提出合理科学的教育实验假设设自变量:教学方法自变量:教学方法因变量:教学效果因变量:教学效果界定变量界定变量因为这里的因为这里的教学效果教学效果比较含混,需要给比较含混,需要给予进一步界定。如何进一步界定予进一步界定。如何进一步界定?首先,你要明确教学效果指的哪些方面的效首先,你要明确教学效果指的哪些方面的效果。以英语课来说,英语课的教学效果,一果。以英语课来说,英语课的教学效果,一方面是语言知识的增长(词汇,语法等方方面是语言知识的增长(词

6、汇,语法等方面),另一方面是非语言方面的知识与能力面),另一方面是非语言方面的知识与能力(百科知识,学习态度等方面)。(百科知识,学习态度等方面)。如果你决定将教学效果定义为语言知识的增如果你决定将教学效果定义为语言知识的增长与语言技能的发展,你就要进一步选择,长与语言技能的发展,你就要进一步选择,语言知识包括词汇和语法知识,语言技能包语言知识包括词汇和语法知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方面的技能。括听说读写方面的技能。细化研究问题细化研究问题提出具体问题:提出具体问题:1.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语言知识的增长有没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语言知识的增长有没有显著性差异?有显著性差异?2.两种教学方法对学

7、生的语言技能的增长有没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语言技能的增长有没有显著性差异?有显著性差异?什么是教育实验中的变量?什么是教育实验中的变量?教育实验中涉及到的可以变化的因素(如,学生的性别,动机,策略,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等)统称为变量。教育实验变量及其分析教育实验变量及其分析问题问题1:了解入学初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如何?:了解入学初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如何?变量:动机变量:动机问题问题2:男女生在英语学习动机上是否有差异?:男女生在英语学习动机上是否有差异?变量:性别,动机变量:性别,动机问题问题3:动机对英语期末学习成绩是否有影响?:动机对英语期末学习成绩是否有影响?变量:动机,

8、成绩变量:动机,成绩依据功能分类:依据功能分类:自变量(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因变量因变量 (dependent variable)干扰变量干扰变量(intervening variable)变量分类变量分类自变量又叫实验变量,它是实验前假定存自变量又叫实验变量,它是实验前假定存在的因果联系中的原因变量,也是研究者在的因果联系中的原因变量,也是研究者施加给被试的可以操纵的变量施加给被试的可以操纵的变量。操纵自变。操纵自变量和人为干预都要受到伦理道德和社会舆量和人为干预都要受到伦理道德和社会舆论的限制,需要精心安排和考虑。论的限制,需要精心安排和考虑。自变量及其操纵自

9、变量及其操纵操纵自变量有两层意思:操纵自变量有两层意思:第一,要使自变量发生合乎实验要第一,要使自变量发生合乎实验要求的变化。一般有两种变化,一种求的变化。一般有两种变化,一种就是从无到有的变化状况;第二种就是从无到有的变化状况;第二种就是这种变化在形式层次上有差异就是这种变化在形式层次上有差异的变化状况。的变化状况。操纵自变量的第二层意思就是要是自变量操纵自变量的第二层意思就是要是自变量真正有效的作用于被试,以引起被试的变真正有效的作用于被试,以引起被试的变化。也就是说,把操纵自变量具体划分为化。也就是说,把操纵自变量具体划分为几个可以操纵的教育方案并且加以实施。几个可以操纵的教育方案并且加

10、以实施。因变量又叫做效果变量,它因变量又叫做效果变量,它是实验前是实验前假定存在的因果联系中假定存在的因果联系中的结果变量。的结果变量。因变量及其观测因变量及其观测第一,在实验方案实施之前,明确要观测哪些第一,在实验方案实施之前,明确要观测哪些因变量。因变量。第二,确定对因变量测定的方式;即,是口头第二,确定对因变量测定的方式;即,是口头测定,书面测定还是操作测定:是个别测定还测定,书面测定还是操作测定:是个别测定还是集体测定。是口头测定就要拟定发问提纲和是集体测定。是口头测定就要拟定发问提纲和记录方式;是笔试记录方式;是笔试 的,做好试卷;是操作的,的,做好试卷;是操作的,准备好器材,拟定操

11、作要求。准备好器材,拟定操作要求。第三,确定成绩评定的方式。是等级评定还是第三,确定成绩评定的方式。是等级评定还是分数评定。分数评定。如何科学的观测因变量如何科学的观测因变量问题问题2:男女生在英语学习动机上是否有差异?:男女生在英语学习动机上是否有差异?变量:变量:性别(自变量),动机(因变量)性别(自变量),动机(因变量)问题问题3:动机:动机对英语期末对英语期末学习成绩是否有影响?学习成绩是否有影响?变量:变量:动机(自变量),成绩(因变量)动机(自变量),成绩(因变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不是变量本身固有的属性,自变量和因变量不是变量本身固有的属性,他们是相对存在,有着共生关系的一对变他们是

12、相对存在,有着共生关系的一对变量,他们根据研究问题的变化而变化。量,他们根据研究问题的变化而变化。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干扰干扰变量就是教育实验中变量就是教育实验中影响影响自变量和因自变量和因变量关系的变量。很明显,变量关系的变量。很明显,干扰干扰变量也会变量也会作用于被试,是被试发生变化,进而影响作用于被试,是被试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实验结果。如果不对干扰变量进行控制,实验结果。如果不对干扰变量进行控制,我们就很难确定最后的实验我们就很难确定最后的实验 的结果的判的结果的判断是又自变量导致的还是断是又自变量导致的还是干扰干扰变量导致的。变量导致的。所以,我们要有效的控制干扰变

13、量。所以,我们要有效的控制干扰变量。干扰变量及其控制干扰变量及其控制动机对期末学习成绩是否有影响?动机(自变量)成绩(因变量)性别入学英语水平教师因素家庭父母的影响控制控制干扰干扰变量的方法变量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把这种方法是把干扰干扰变量排除在实验之变量排除在实验之外,尽可能不让这些因素影响实验结外,尽可能不让这些因素影响实验结果。消除法是控制果。消除法是控制干扰干扰变量的最简单变量的最简单的方法。但是,事实上在教育试验中,的方法。但是,事实上在教育试验中,教师的水平,能力,态度,教学方法,教师的水平,能力,态度,教学方法,学生的努力程度,学生的学业基础等学生的努力程度,学生的学业基础等这些因素

14、都是很难消除的。因此,在这些因素都是很难消除的。因此,在采取消除法的同时,还应当采用其他采取消除法的同时,还应当采用其他方式加以控制。方式加以控制。消除法消除法这种方法是通过设置对照组(班)和实验组这种方法是通过设置对照组(班)和实验组(班),使所有干扰变量以同一个水平作用(班),使所有干扰变量以同一个水平作用于这两组,以此平衡于这两组,以此平衡干扰干扰变量的影响,再来变量的影响,再来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教育效果的差异,从而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教育效果的差异,从而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平衡法的基本要求是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平衡法的基本要求

15、是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使他们成为等组。所谓等组就是基础相同的使他们成为等组。所谓等组就是基础相同的组。组。平衡法平衡法如何进行配置等组呢?如何进行配置等组呢?A.等第评定配组等第评定配组B.分数评定配组分数评定配组这种方式是将经过基础测定的两组这种方式是将经过基础测定的两组平行班的学生按每一等第排列,是平行班的学生按每一等第排列,是每一等第人数相等,由此组成两个每一等第人数相等,由此组成两个等组。等组。等第评定配等第评定配组组A班B班班优:5人优:7人良:20人良:21人中:15人中:15人及格:8人及格:6人差:2人差:1人AB优:5优:5良:20良:20中:15中:15及格:6及格:6差

16、:1差:1如果我们的基础测评是采用分数如果我们的基础测评是采用分数(百分制百分制)来计来计算的话,我们就采用分数评定配组。算的话,我们就采用分数评定配组。具体做法:具体做法:分别统计计算出甲乙两班学生基础测定成绩的分别统计计算出甲乙两班学生基础测定成绩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如果两个班的平均数和标准平均数和标准差。如果两个班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不相等,就从两个班删除个别学生,一差分别不相等,就从两个班删除个别学生,一般可以从平均分比较高的班级删除若干成绩较般可以从平均分比较高的班级删除若干成绩较高的学生。使两个班的基础平均成绩和标准差高的学生。使两个班的基础平均成绩和标准差无显著差异。无显著差异。分

17、数评定配分数评定配组组如果有甲乙两个班,我们可以先随机选取如果有甲乙两个班,我们可以先随机选取其中一个班作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为对照其中一个班作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为对照班,进行第一轮实验。然后再讲两个班对班,进行第一轮实验。然后再讲两个班对调,进行第二轮实验。最后,将两个班的调,进行第二轮实验。最后,将两个班的实验班的观测结果合并为实验班的样本成实验班的观测结果合并为实验班的样本成绩,将两个班的对照班的观测结果合并为绩,将两个班的对照班的观测结果合并为对照班的样本成绩,在将这两班的样本成对照班的样本成绩,在将这两班的样本成绩进行比较。绩进行比较。抵抵消法消法单组实验单组实验等等组实验组实验轮轮组

18、实验组实验教育实验组织类型教育实验组织类型单组实验单组实验基础测定基础测定实验班实验班效果测定效果测定前后进行比较前后进行比较优点:优点:简单易行,采用前后对比控制干扰变简单易行,采用前后对比控制干扰变量。量。缺点:缺点:1,难以排除时序效应;,难以排除时序效应;2,单组实验要求前后两次测试,难,单组实验要求前后两次测试,难度必须相等,否则难以说明所加的教育措施度必须相等,否则难以说明所加的教育措施与教育效果之间存在的因果联系。而这一点与教育效果之间存在的因果联系。而这一点实际很难做到。因此,用单组实验所获得的实际很难做到。因此,用单组实验所获得的来推测因果联系需要谨慎,对实验结论表达来推测因

19、果联系需要谨慎,对实验结论表达留有余地,不绝对。留有余地,不绝对。单组实验的优缺点单组实验的优缺点实验班对照班测试成绩测试成绩等组实验等组实验教师有计划的指导教师有计划的指导教师不做指导教师不做指导统计比较统计比较优点:优点:1.可以平衡控制干扰变量的影响。可以平衡控制干扰变量的影响。2.实验周期短,课避免时序效应。实验周期短,课避免时序效应。缺点:缺点:1.组织等组实验费时费力。组织等组实验费时费力。2.会产生会产生霍桑反应霍桑反应,指在实验,指在实验过程中被过程中被 试收到暗示而表现出来的非正常试收到暗示而表现出来的非正常反应,因此,防止反应,因此,防止霍桑反应霍桑反应是实验时要是实验时要

20、特别注意的。特别注意的。等组实验优缺点等组实验优缺点轮组实验轮组实验第一次实验高一(1)班(实验班)高一(2)班(对照班)第二次实验高一(2)班(实验班)高一(1)班(对照班)样本成绩样本成绩测验成绩测验成绩优点:优点:1.有效克服有效克服时序效应时序效应和难以组成和难以组成等组的困难。等组的困难。2.利用抵消方式控制干扰变量。利用抵消方式控制干扰变量。缺点:缺点:1.前后两组实验会有不协调。前后两组实验会有不协调。轮组实验优缺点轮组实验优缺点科学研究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教育科学研究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教育实验就是对实验前提出的自变量和因变实验就是对实验前提出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的因果

21、关系的科学假设进行量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的科学假设进行验证。验证。实验验证实验验证第一,验证自变量一因变量的共变关系。第一,验证自变量一因变量的共变关系。第二,验证时间顺序。第二,验证时间顺序。第三,提供控制干扰变量的实验事实。第三,提供控制干扰变量的实验事实。如何去验证如何去验证教育实验的实质教育实验的实质自变量自变量被试被试因变量因变量作用于作用于引起变化引起变化共变关系共变关系控制干扰变量控制干扰变量时间顺序时间顺序实验研究题目:两种不同词汇呈现方式对比研究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单词配中文注释和单词配中文注释家情境例句两种呈现方式,那种学习效果好:自变量:词汇呈现方式 因变量:学习效果研究要

22、回答的两个具体问题:1.词汇呈现方式对词汇测试的总成绩是否有影响?2.词汇呈现方式对词汇分项成绩是否有影响?实验研究案例实验研究案例零假设零假设备择假设备择假设问题问题1词汇呈现方式对词汇测试总成绩没有影响有影响问题问题2词汇呈现方式对词汇测试分项成绩没有影响有影响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初二年级两个班,每个班有48人。实验实验材料:材料:本次实验研究涉及的10个目标词选自教科书中的某个新单元。研究设计研究设计单词配中文单词配中文单词配中文注释加情景例句单词配中文注释加情景例句exercise(n)运动Jane looks very fit because she dose exercises v

23、ery morning delicious(adj)美味的 The pizza is delicious.taste(v)有味道The apple tastes sweet and the lemon tastes bitter.Ffeel(v)给某人感觉The scarf feels soft.hardly(adv)几乎不I can hardly understand you when you speak fast.smell(v)有味道The fish dose not smell fresh.shop(v)购物My sister often shops at the department

24、 store.两种不同的词汇表两种不同的词汇表词汇测试题词汇测试题二,填空三,单词造句一,中英文单词对译单独一张测试卷一张测试卷实验步骤实验步骤两个班学生用相同时间(10分钟)完成词汇学习任务。学生完成任务之后,收回单词表,发放词汇测试题,要求学生20分钟内完成。两周后,进行延时测试,内容相同,但对词的顺序进行调整。单词对译(10个单词,10分)单词填空(15个单词,10分)造句中,出现拼写和语法错误,不影响句子意思的理解,不扣分。单词造句(5个单词,15分)数据分析数据分析将每个人的分项测试成绩输入电脑,将每个人的分项测试成绩输入电脑,利用利用SPSS统计平均数和方差,再用统计平均数和方差,

25、再用独立样本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种词汇呈现检验,比较两种词汇呈现方式对词汇识记效果的影响。方式对词汇识记效果的影响。首先对比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即时测首先对比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即时测试和延时测试中的总成绩,在对比试和延时测试中的总成绩,在对比两个组的分项成绩。两个组的分项成绩。数据分析数据分析组别组别人人数数平均数平均数标准差标准差tp即时测验即时测验实验组4828.28.694.79.000对照组4825.57.59延时测验延时测验实验组4823.55.798.68.000对照组4819.51.74表表1:实验组和对照组两次测试总成绩的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两次测试总成绩的比较表表2:实验组和对照组两次测试分项成绩比较(略):实验组和对照组两次测试分项成绩比较(略)对统计数据进行描述分析:根据表1,可以看出无论是即时测验还是延时测验,实验组的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在即时测验中,实验组总成绩高于对照组2.71分,其差异性达到.000显著性差异水平;在延时测验中,实验组总成绩比对照组高出4.04分,差异性达到.000显著性差异。这表明单词配中文注释加情境例句的呈现方式由于单词配中文的呈现方式,据此结果,我们可以推翻前面的零假设,接受备择假设,即词汇呈现方式对词汇效果有影响。研究结果讨论研究结果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