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及其工程力学性质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45744900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PPTX 页数:56 大小:8.9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岩石及其工程力学性质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岩石及其工程力学性质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岩石及其工程力学性质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资源描述:

《岩石及其工程力学性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石及其工程力学性质(5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1.1 1.1 岩石的组成与分类岩石的组成与分类1.2 1.2 岩石的结构与构造岩石的结构与构造1.3 1.3 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21.1 1.1 岩石的组成与分类岩石的组成与分类一、一、岩石的物质成分岩石的物质成分 1.岩石岩石 31.1 1.1 岩石的组成与分类岩石的组成与分类一、一、岩石的物质成分岩石的物质成分 2.造岩矿物造岩矿物 l 矿物矿物:地壳中的化学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地壳中的化学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自然产物(单体和化合物)。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自然产物(单体和化合物)。具具 有固定的化学成分和确定

2、的物理性质,多为晶体结构。有固定的化学成分和确定的物理性质,多为晶体结构。l 造岩矿物:造岩矿物:构成岩石主要成分的矿物,称为造岩矿物。构成岩石主要成分的矿物,称为造岩矿物。目前人类已发现的矿物有目前人类已发现的矿物有30003000多种,但造岩矿物种类却少,仅有多种,但造岩矿物种类却少,仅有20203030种,常见的造岩矿物只有种,常见的造岩矿物只有1010余种。余种。l 莫氏硬度标:莫氏硬度标:滑石滑石(1)(1)、石膏、石膏(2)(2)、方解石、方解石(3)(3)、萤石、萤石(4)(4)、磷灰石、磷灰石(5)(5)、长石长石(6)(6)、石英、石英(7)(7)、黄玉黄玉(8)(8)、刚玉

3、刚玉(9)(9)、金刚石、金刚石(10)(10)还可用还可用指甲指甲(2(22.5)2.5)、铜钥匙、铜钥匙(3)(3)、小钢刀、小钢刀(5.5)(5.5)、玻璃、玻璃(6)(6)等常等常见物刻划矿物的大致硬度等级。见物刻划矿物的大致硬度等级。4 分 类 名 称化 学 成 分密度莫氏硬度硅酸盐类 正长石KAlSi3O82.576斜长石NaAlSi3O82.626石英SiO22.657白云母KAl3SiO10(OH)22.73.122.5黑云母K(Mg,Fe)3AlSi3O10(OH)22.83.22.53角闪石Ca2(Mg,Fe,Al)5(AlSi)8O22(OH)23.256辉石Ca(Mg,

4、Fe,Al)(Al,Si)2O63.23.456橄榄石(Mg,Fe)2SiO43.24.16.5碳酸盐类 方解石CaCO32.723.0白云石CaMg(CO3)22.853.54硫酸盐类 石膏CaSO42H2O2.322硬石膏CaSO42.933.5氧化物 赤铁矿Fe2O35.186粘土类高岭土Al4(Si4O10)(OH)82.6522.5其它岩盐NaCl2.16 2.5主要造岩矿物一览表主要造岩矿物一览表1.1 1.1 岩石的组成与分类岩石的组成与分类5正长石正长石斜长石斜长石白云母白云母黑云母黑云母角闪母角闪母方解石方解石白云石白云石硬石膏硬石膏赤铁矿赤铁矿橄榄石橄榄石辉辉 石石主要造岩

5、矿物标本主要造岩矿物标本1.1 1.1 岩石的组成与分类岩石的组成与分类61.火成岩(岩浆岩)火成岩(岩浆岩)由岩浆(硅酸盐熔体)冷凝而成的岩石。其主要矿物成分由岩浆(硅酸盐熔体)冷凝而成的岩石。其主要矿物成分是长石、其次是石英、辉石、橄榄石和云母。是长石、其次是石英、辉石、橄榄石和云母。二、二、岩石分类岩石分类按岩浆活动方式分按岩浆活动方式分侵入岩侵入岩喷出岩(火山岩)喷出岩(火山岩):玄武岩、安山岩、凝灰岩玄武岩、安山岩、凝灰岩深成岩:花岗岩深成岩:花岗岩浅成岩:橄榄岩、辉长岩、花岗班岩浅成岩:橄榄岩、辉长岩、花岗班岩根据根据SiO2含量分含量分超基性岩,超基性岩,SiO2含量含量65%,

6、花岗斑岩,花岗岩,花岗斑岩,花岗岩1.1 1.1 岩石的组成与分类岩石的组成与分类7二、二、岩石分类岩石分类 1.火成岩火成岩 安山岩安山岩花岗岩花岗岩橄榄岩橄榄岩玄武岩玄武岩正长岩正长岩凝灰岩凝灰岩1.1 1.1 岩石的组成与分类岩石的组成与分类8二、二、岩石分类岩石分类 2.变质岩变质岩 火成岩、沉积岩由于高温高压作用或外来物质的加入,改变火成岩、沉积岩由于高温高压作用或外来物质的加入,改变了原来的成分、结构,变成新的岩石。了原来的成分、结构,变成新的岩石。常见变质岩类型:常见变质岩类型:l 大理岩:由石灰岩或白云岩经重结晶变质而成,主要矿物成大理岩:由石灰岩或白云岩经重结晶变质而成,主要

7、矿物成 分为方解石,遇稀盐酸强烈起泡。分为方解石,遇稀盐酸强烈起泡。l 石英岩:由较纯的石英砂岩变质而成,主要矿物成分石英。石英岩:由较纯的石英砂岩变质而成,主要矿物成分石英。l 板板 岩:由粘土岩、粉砂岩或凝灰岩经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岩:由粘土岩、粉砂岩或凝灰岩经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 用形成的板状劈理发育的变质岩。用形成的板状劈理发育的变质岩。l 片麻岩:由片麻岩:由酸性或中性喷出岩、浅成岩、长石砂岩、泥质岩酸性或中性喷出岩、浅成岩、长石砂岩、泥质岩 经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具明显片麻状构造的变质岩。经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具明显片麻状构造的变质岩。主要矿物成分由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等。主要矿物成分

8、由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等。1.1 1.1 岩石的组成与分类岩石的组成与分类9二、二、岩石分类岩石分类 2.变质岩变质岩 1.1 1.1 岩石的组成与分类岩石的组成与分类大理岩大理岩石英岩石英岩板板 岩岩片麻岩片麻岩10二、二、岩石分类岩石分类 3.沉积岩沉积岩 母岩风化后产物经过搬运、沉积及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母岩风化后产物经过搬运、沉积及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石。主要造岩矿物为:长石、石英、云母、粘土矿物、碳酸盐、硫主要造岩矿物为:长石、石英、云母、粘土矿物、碳酸盐、硫酸盐和岩盐矿物。酸盐和岩盐矿物。按成因分按成因分碎屑岩:碎屑岩:由母岩风化后的碎屑物质经机械沉积作用形成。由母岩风化后的碎

9、屑物质经机械沉积作用形成。由碎屑颗粒与胶结物胶结而成。包括砾岩、砂由碎屑颗粒与胶结物胶结而成。包括砾岩、砂 岩、粉砂岩、泥岩等。岩、粉砂岩、泥岩等。化学岩化学岩:由母岩风化后的溶解物质经化学沉积作用形成。由母岩风化后的溶解物质经化学沉积作用形成。包括石灰岩、白云岩、石膏、岩盐和生物化学包括石灰岩、白云岩、石膏、岩盐和生物化学 岩等。岩等。1.1 1.1 岩石的组成与分类岩石的组成与分类11二、二、岩石分类岩石分类 3.沉积岩沉积岩 (1)砾岩及角砾岩)砾岩及角砾岩 由由5050以上大于以上大于2mm2mm的粗大碎的粗大碎屑胶结而成,胶结物的成分有钙屑胶结而成,胶结物的成分有钙质、泥质、铁质及硅

10、质等。质、泥质、铁质及硅质等。砾岩:砾岩:由浑圆状砾石胶结而由浑圆状砾石胶结而成,岩性成分比较复杂,常由多成,岩性成分比较复杂,常由多种岩石的碎屑和矿物颗粒组成。种岩石的碎屑和矿物颗粒组成。角砾岩:角砾岩:由棱角状的角砾胶由棱角状的角砾胶结而成,岩性成分比较单一,主结而成,岩性成分比较单一,主要成分为石英和燧石。要成分为石英和燧石。渤海湾馆陶底砾岩渤海湾馆陶底砾岩1.1 1.1 岩石的组成与分类岩石的组成与分类12二、二、岩石分类岩石分类 3.沉积岩沉积岩 (2)砂岩)砂岩 由由5050以上粒径介于以上粒径介于2 20.1mm0.1mm的砂粒胶结而成。按砂粒的矿物组的砂粒胶结而成。按砂粒的矿物

11、组成,可分为成,可分为石英砂岩石英砂岩、长石砂岩长石砂岩和和岩屑砂岩岩屑砂岩等。按砂粒粒径的大小,等。按砂粒粒径的大小,可分为可分为粗砂岩粗砂岩、中砂岩中砂岩和和细砂岩细砂岩。根据胶结物的成分。又可将砂岩分根据胶结物的成分。又可将砂岩分为为硅质砂岩硅质砂岩、铁质砂岩铁质砂岩、钙质砂岩钙质砂岩及及泥质砂岩泥质砂岩几个亚类。几个亚类。1.1 1.1 岩石的组成与分类岩石的组成与分类13二、二、岩石分类岩石分类 3.沉积岩沉积岩 (3)粉砂岩)粉砂岩 主要由主要由50%50%以上的粒径为以上的粒径为0.10.10.010.01毫米的粉砂碎屑组成。按碎毫米的粉砂碎屑组成。按碎屑成分划分为屑成分划分为石

12、英粉砂岩石英粉砂岩、长石粉砂岩长石粉砂岩、岩屑粉砂岩岩屑粉砂岩(少见)和它们(少见)和它们间的过渡类型。根据胶结物成分划分为间的过渡类型。根据胶结物成分划分为泥质粉砂岩泥质粉砂岩、铁质粉砂岩铁质粉砂岩、钙钙质粉砂岩质粉砂岩和和白云质粉砂岩白云质粉砂岩等。等。1.1 1.1 岩石的组成与分类岩石的组成与分类14二、二、岩石分类岩石分类 3.沉积岩沉积岩 (4)页)页 岩岩 由粘土脱水胶结而成,以由粘土脱水胶结而成,以粘土矿物为主,大部分有明显粘土矿物为主,大部分有明显的薄层理,呈页片状。可分为的薄层理,呈页片状。可分为硅质页岩硅质页岩、粘土质页岩粘土质页岩、砂质砂质页岩页岩、钙质页岩钙质页岩及及

13、炭质页岩炭质页岩。除硅质页岩强度稍高外,其余除硅质页岩强度稍高外,其余岩性软弱,易风化成碎片,强岩性软弱,易风化成碎片,强度低,与水作用易于软化而丧度低,与水作用易于软化而丧失稳定性。失稳定性。1.1 1.1 岩石的组成与分类岩石的组成与分类15二、二、岩石分类岩石分类 3.沉积岩沉积岩 (5)泥)泥 岩岩 一种由泥巴及粘土固化而成的一种由泥巴及粘土固化而成的沉积岩,其成分和页岩相似,但沉积岩,其成分和页岩相似,但页理不明显。可分为页理不明显。可分为粉砂质泥岩粉砂质泥岩,钙质泥岩钙质泥岩、硅质泥岩硅质泥岩、铁质泥铁质泥岩岩、炭质泥岩炭质泥岩。颗粒粒径小于颗粒粒径小于0.01mm.0.01mm.

14、1.1 1.1 岩石的组成与分类岩石的组成与分类16 3.沉积岩沉积岩 (6)石灰岩)石灰岩二、二、岩石分类岩石分类 简称灰岩。矿物成分以方解石为简称灰岩。矿物成分以方解石为主,其次含有少量的白云石和粘土矿主,其次含有少量的白云石和粘土矿物。常呈深灰、浅灰色,纯质灰岩呈物。常呈深灰、浅灰色,纯质灰岩呈白色。结晶结构,晶粒极细。由生物白色。结晶结构,晶粒极细。由生物化学作用生成的灰岩,常含有丰富的化学作用生成的灰岩,常含有丰富的有机物残骸。石灰岩中一般都含有一有机物残骸。石灰岩中一般都含有一些白云石和粘土矿物,当粘土矿物含些白云石和粘土矿物,当粘土矿物含量达量达25255050时,称为时,称为泥

15、灰岩泥灰岩;白;白云石含量达云石含量达25255050时,称为时,称为白云白云质灰岩质灰岩。1.1 1.1 岩石的组成与分类岩石的组成与分类17 3.沉积岩沉积岩 (7)白云岩)白云岩二、二、岩石分类岩石分类 是一种沉积碳酸盐岩。主要由白是一种沉积碳酸盐岩。主要由白云石组成,常混入石英、长石、方解云石组成,常混入石英、长石、方解石和粘土矿物。呈灰白色,性脆,外石和粘土矿物。呈灰白色,性脆,外貌与石灰岩很相似,貌与石灰岩很相似,但强度比石灰岩但强度比石灰岩高,高,遇稀盐酸缓慢起泡或不起泡遇稀盐酸缓慢起泡或不起泡 。按结构可分为按结构可分为结晶白云岩结晶白云岩、残余异化残余异化粒子白云岩粒子白云岩

16、、碎屑白云岩碎屑白云岩、微晶白云微晶白云岩岩等。等。1.1 1.1 岩石的组成与分类岩石的组成与分类181.1 1.1 岩石的组成与分类岩石的组成与分类1.2 1.2 岩石的结构与构造岩石的结构与构造1.3 1.3 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19一、一、岩石的结构岩石的结构1.2 1.2 岩石的结构与构造岩石的结构与构造 岩石的结构是由组成岩石的矿物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岩石的结构是由组成岩石的矿物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及形状、连结方式和微结构面所决定的微观组织特征。及形状、连结方式和微结构面所决定的微观组织特征。结构对岩石工程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构对岩石工程力学性质的影响:1 1)颗粒愈细,

17、岩石强度及硬度愈高;)颗粒愈细,岩石强度及硬度愈高;2 2)颗粒间连结强度愈大,岩石强度及硬度愈高;)颗粒间连结强度愈大,岩石强度及硬度愈高;3 3)微结构面愈发育,岩石强度愈低。)微结构面愈发育,岩石强度愈低。201.2 1.2 岩石的结构与构造岩石的结构与构造一、一、岩石的结构岩石的结构1.1.岩石颗粒间的连结方式岩石颗粒间的连结方式根据颗粒间的连结方式不同,可将岩石分为结晶结构和胶结结构。根据颗粒间的连结方式不同,可将岩石分为结晶结构和胶结结构。(1 1)结晶结构)结晶结构 颗粒通过结晶相互嵌合在一起,结构致密。颗粒通过结晶相互嵌合在一起,结构致密。按结晶程度分按结晶程度分按晶粒大小分按

18、晶粒大小分全晶质结构全晶质结构半晶质结构半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玻璃质结构粗晶结构(粗晶结构(1mm1mm)中晶结构(中晶结构(1 10.1mm0.1mm)隐晶结构(隐晶结构(0.10.10.01mm0.01mm )微晶结构(微晶结构(0.010.010.02mm0.02mm )21(2 2)胶结结构)胶结结构 岩石颗粒通过胶结物胶结在一起。岩石颗粒通过胶结物胶结在一起。按胶结物成分按胶结物成分泥质胶结泥质胶结钙质胶结钙质胶结铁质胶结铁质胶结硅质胶结硅质胶结按胶结形式分按胶结形式分基底胶结基底胶结孔隙胶结孔隙胶结接触胶结接触胶结胶结强度:硅质铁质钙质泥质1.2 1.2 岩石的结构与构造岩石的结构与

19、构造一、一、岩石的结构岩石的结构1.1.岩石颗粒间的连结方式岩石颗粒间的连结方式22 微结构面(或缺陷),是指存在于岩石中矿物颗粒内部、矿物微结构面(或缺陷),是指存在于岩石中矿物颗粒内部、矿物颗粒及矿物颗粒集合体之间微小的弱面及空隙。包括矿物的解理、颗粒及矿物颗粒集合体之间微小的弱面及空隙。包括矿物的解理、晶格缺陷、晶粒边界、粒间空隙、微裂纹等。晶格缺陷、晶粒边界、粒间空隙、微裂纹等。岩石为岩石为微结构面发育的多孔介质。微结构面对岩石力学性质有着重微结构面发育的多孔介质。微结构面对岩石力学性质有着重要的影响:要的影响:大大降低岩石的强度大大降低岩石的强度 微结构面具有方向性时,常导致岩石的各

20、向异性。微结构面具有方向性时,常导致岩石的各向异性。1.2 1.2 岩石的结构与构造岩石的结构与构造一、一、岩石的结构岩石的结构2.2.微结构面(缺陷)微结构面(缺陷)23 岩石的构造是由岩石组分在空间上的分布方式及相互间的岩石的构造是由岩石组分在空间上的分布方式及相互间的位置关系所决定的宏观组织特征。典型的构造特征有:流纹位置关系所决定的宏观组织特征。典型的构造特征有:流纹构造、层理、片理、节理和孔隙度等。构造、层理、片理、节理和孔隙度等。1.2 1.2 岩石的结构与构造岩石的结构与构造二、二、岩石的构造岩石的构造构造对岩石工程力学性质的影响:构造对岩石工程力学性质的影响:1 1)流纹构造、

21、层理和片理等常造成岩石的各向异性;流纹构造、层理和片理等常造成岩石的各向异性;2 2)岩石孔隙度愈大,其强度和硬度愈低;)岩石孔隙度愈大,其强度和硬度愈低;241.1.火成岩的构造特征火成岩的构造特征l 块状构造:块状构造:矿物分布杂乱无章,呈致密块状。如花岗岩等。矿物分布杂乱无章,呈致密块状。如花岗岩等。l 流纹状构造:流纹状构造:由于熔岩流动,由一些不同颜色条纹和拉长气孔等定由于熔岩流动,由一些不同颜色条纹和拉长气孔等定 向排列所形成的流动状构造。仅出现于喷出岩中,如向排列所形成的流动状构造。仅出现于喷出岩中,如 流纹岩等。流纹岩等。l 气孔状构造:气孔状构造:岩浆凝固时,挥发性气体未能及

22、时逸出,在岩石中留岩浆凝固时,挥发性气体未能及时逸出,在岩石中留 下许多圆形、椭圆形或长管形的孔洞。下许多圆形、椭圆形或长管形的孔洞。l 杏仁状构造:杏仁状构造:岩石中的气孔被后期矿物(如石英、方解石等)填充岩石中的气孔被后期矿物(如石英、方解石等)填充 所形成的形似杏仁的构造。如某些玄武岩和安山岩。所形成的形似杏仁的构造。如某些玄武岩和安山岩。l 条带状构造:条带状构造:矿物颗粒呈条带状分布。矿物颗粒呈条带状分布。1.2 1.2 岩石的结构与构造岩石的结构与构造二、二、岩石的构造岩石的构造251.1.火成岩的构造特征火成岩的构造特征1.2 1.2 岩石的结构与构造岩石的结构与构造二、二、岩石

23、的构造岩石的构造26片理发育是变质岩的典型构造特征片理发育是变质岩的典型构造特征片麻岩片麻岩片岩片岩板板 岩岩2.2.变质岩的构造特征变质岩的构造特征1.2 1.2 岩石的结构与构造岩石的结构与构造二、二、岩石的构造岩石的构造27层理和孔隙度是沉积岩的典型构造特征。层理和孔隙度是沉积岩的典型构造特征。层与层之间的界面,称为层与层之间的界面,称为层面层面。上下。上下两个层面间成分基本均匀一致的岩石,称两个层面间成分基本均匀一致的岩石,称为为岩层岩层。它是层理最大的组成单位。一个。它是层理最大的组成单位。一个岩层上下层面之间的垂直距离称为岩层的岩层上下层面之间的垂直距离称为岩层的厚度。厚度。在短距

24、离内岩层厚度的减小称为变薄;在短距离内岩层厚度的减小称为变薄;厚度变薄以至消失称为厚度变薄以至消失称为尖灭尖灭;两端尖灭就;两端尖灭就成为成为透镜体透镜体;大厚度岩层中所夹的薄层,;大厚度岩层中所夹的薄层,称为称为夹层夹层。3.3.沉积岩的构造特征沉积岩的构造特征1.2 1.2 岩石的结构与构造岩石的结构与构造二、二、岩石的构造岩石的构造281.1 1.1 岩石的组成与分类岩石的组成与分类1.2 1.2 岩石的结构与构造岩石的结构与构造1.3 1.3 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291.1.简单应力条件下岩石的变形特性简单应力条件下岩石的变形特性一、一、岩石的力学性质岩石的力学性质1.

25、3 1.3 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YPo典型岩石的应力应变曲线 岩石从开始受力到最终破坏经历了弹岩石从开始受力到最终破坏经历了弹性变形阶段(性变形阶段(OYOY段)、弹塑性变形阶段(段)、弹塑性变形阶段(YPYP段)段)和脆性破坏阶段(和脆性破坏阶段(P P点以后)。点以后)。在弹性变形区在弹性变形区(OY(OY段段),应力只引起岩石,应力只引起岩石中孔隙、微裂纹的压密和骨架的压缩变形,应中孔隙、微裂纹的压密和骨架的压缩变形,应力卸除后全部变形得以恢复。弹性应变的量级力卸除后全部变形得以恢复。弹性应变的量级很小,一般在很小,一般在0.0050.005以下。以下。OY OY段的斜率

26、是常数或接近常数,其斜率段的斜率是常数或接近常数,其斜率定义为岩石的杨氏弹性模量,应力应变关系服定义为岩石的杨氏弹性模量,应力应变关系服从虎克定律。从虎克定律。301.3 1.3 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1.1.简单应力条件下岩石的变形特性简单应力条件下岩石的变形特性 在弹塑性变形阶段在弹塑性变形阶段(YP)(YP)。岩石内部产生新裂纹并不断扩展,当细。岩石内部产生新裂纹并不断扩展,当细小裂纹越来越多并互相连通,最终形成较大的贯穿裂缝时,即将达到小裂纹越来越多并互相连通,最终形成较大的贯穿裂缝时,即将达到岩石的强度极限岩石的强度极限。在在YPYP段,岩石的变形是不可逆的,应力卸除后

27、变形得不到完全恢段,岩石的变形是不可逆的,应力卸除后变形得不到完全恢复。从弹性到发生塑性行为的过渡点复。从弹性到发生塑性行为的过渡点Y Y,通常称为屈服点,相应的应,通常称为屈服点,相应的应力称为屈服应力。峰值点力称为屈服应力。峰值点P P的应力值称为强度极限,简称强度。的应力值称为强度极限,简称强度。在脆性破坏阶段在脆性破坏阶段(P点以后点以后),岩石的变形主要是贯穿岩样内裂缝,岩石的变形主要是贯穿岩样内裂缝(破裂面)两侧的岩块沿破裂面滑移和张开,应力迅速下降,岩石解(破裂面)两侧的岩块沿破裂面滑移和张开,应力迅速下降,岩石解体。体。一、一、岩石的力学性质岩石的力学性质311.3 1.3 岩

28、石的工程力学性质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1.1.简单应力条件下岩石的变形特性简单应力条件下岩石的变形特性一般规律:1)当岩石受力很小因而变形很小时,可以看作是弹性体,基本服)当岩石受力很小因而变形很小时,可以看作是弹性体,基本服 从虎克定律。常用杨氏弹性模量从虎克定律。常用杨氏弹性模量E、泊松比、泊松比、剪切弹性模量、剪切弹性模量 G和体积弹性系数和体积弹性系数K等参数来表征岩石的弹性性质。等参数来表征岩石的弹性性质。2)当岩石中的应力超过其屈服应力后,岩石成为弹塑性体,其应)当岩石中的应力超过其屈服应力后,岩石成为弹塑性体,其应 力应变关系呈非线性,不再服从虎克定律。力应变关系呈非线性,不再服从虎

29、克定律。3)在简单应力条件下,岩石的破坏为脆性破坏,即在变形量很小)在简单应力条件下,岩石的破坏为脆性破坏,即在变形量很小 (小于(小于3%)时就发生破裂。)时就发生破裂。一、一、岩石的力学性质岩石的力学性质321.3 1.3 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2.2.三轴应力条件下岩石的变形特性三轴应力条件下岩石的变形特性3=03=23.53=5003=8503=16503=3260XXXX3=03=27.53=55.53=1553=217.51-3,MPa1-3,MPa三轴应力条件下岩石的应力应变曲线 随着围压的增大,随着围压的增大,岩石表现出由脆性到塑岩石表现出由脆性到塑性的转变,并且

30、围压越性的转变,并且围压越大,岩石破坏前所呈现大,岩石破坏前所呈现的塑性也就越大。岩石的塑性也就越大。岩石由脆性转变为塑性的围由脆性转变为塑性的围压,称为压,称为“脆脆-塑转化塑转化临界围压临界围压”。一、一、岩石的力学性质岩石的力学性质33(1 1)抗压强度)抗压强度 抗剪强度抗剪强度 抗弯强度抗弯强度 抗拉强度抗拉强度(2 2)随着围压的增加,岩石强度增大。)随着围压的增加,岩石强度增大。1.3 1.3 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3.3.岩石的强度特性岩石的强度特性典型岩石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抗弯强度抗拉强度花岗岩砂 岩石灰岩1110.090.10.120.150.030.060.2

31、0.060.10.020.040.020.050.040.1岩石抗压强度与其它强度的比值岩石抗压强度与其它强度的比值一、一、岩石的力学性质岩石的力学性质34 岩石可钻性是指岩石被钻碎的难易程度,表征岩石抵抗钻进的能岩石可钻性是指岩石被钻碎的难易程度,表征岩石抵抗钻进的能力。力。1.3 1.3 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二、二、岩石可钻性岩石可钻性1.1.概念概念岩石可钻性在钻井工程中的应用岩石可钻性在钻井工程中的应用(1)破岩工具设计)破岩工具设计(2)钻井破岩方法和钻头类型优选)钻井破岩方法和钻头类型优选(3)钻速度和周期预测)钻速度和周期预测(4)钻井生产定额编制)钻井生产定额编

32、制35关于岩石可钻性的两种种观点:关于岩石可钻性的两种种观点:u 观点观点1 1:岩石可钻性是岩石的固有属性,是岩石的坚固性在:岩石可钻性是岩石的固有属性,是岩石的坚固性在 钻孔方面的表现。该观点认为,难破碎的岩石用各种钻孔方面的表现。该观点认为,难破碎的岩石用各种 方法都难破碎,可以用一个统一的指标表征岩石在各方法都难破碎,可以用一个统一的指标表征岩石在各 种破碎条件下的抗破碎能力,不受钻井破岩方式和技种破碎条件下的抗破碎能力,不受钻井破岩方式和技 术条件等因素的限制。术条件等因素的限制。u 观点观点2 2:岩石可钻性不仅取决于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而且还:岩石可钻性不仅取决于岩石的物理力学性

33、质,而且还 与钻井破岩方法、钻进技术条件等因素有关。钻进破与钻井破岩方法、钻进技术条件等因素有关。钻进破 岩方式不同,岩石破碎难以程度也就不同。岩方式不同,岩石破碎难以程度也就不同。“确定可确定可钻钻 性的唯一方法是在岩石中实际钻进性的唯一方法是在岩石中实际钻进”。1.3 1.3 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2.2.评价方法评价方法二、二、岩石可钻性岩石可钻性36p 力学性质法力学性质法 利用岩石力学性质利用岩石力学性质(强度、硬度等强度、硬度等)评价岩石可钻性。评价岩石可钻性。p 比功法比功法 用破碎单位体积岩石所消耗的能量评价岩石可钻性。用破碎单位体积岩石所消耗的能量评价岩石可钻性

34、。p 微钻法微钻法 用微型钻头在微钻实验台上模拟钻进测定岩石可钻性。用微型钻头在微钻实验台上模拟钻进测定岩石可钻性。p 实钻法实钻法 用现场一定技术条件下的实际钻进速度表示岩石可钻性。用现场一定技术条件下的实际钻进速度表示岩石可钻性。1.3 1.3 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1.3 1.3 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2.2.评价方法评价方法二、二、岩石可钻性岩石可钻性37(1 1)岩石力学性质法)岩石力学性质法u实验装置:实验装置:5050100t100t材料实验机材料实验机u实验岩样:实验岩样:u 加载速度:加载速度:0.5MPa/s0.5MPa/sAPc(MPa)100

35、50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实验机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实验机1.3 1.3 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2.2.评价方法评价方法二、二、岩石可钻性岩石可钻性38普氏(普洛托奇雅可诺夫,普氏(普洛托奇雅可诺夫,19261926)坚固性系数:)坚固性系数:10/cf抗压抗压强度强度MPa20015020080 15050 8030 5015 308 156 85 5 635普氏普氏系数系数202015 208 155 83 51.5 30.8 1.50.6 0.80.5 0.60.3 0.5等级等级类别类别最坚最坚固固很坚很坚固固坚固坚固较坚较坚固固中等中等较软弱较软弱软弱软弱土质土质岩石岩石松散松散

36、岩石岩石流砂流砂岩石普氏分级岩石普氏分级(1 1)岩石力学性质法)岩石力学性质法1.3 1.3 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2.2.评价方法评价方法二、二、岩石可钻性岩石可钻性39 l 试验岩样:试验岩样:5050505050mm50mm;40406060H30H305050l 压头:压头:1 15mm5mm2 2平底圆柱形工具钢或硬质合金平底圆柱形工具钢或硬质合金 材料局部抵抗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材料局部抵抗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1 1)岩石力学性质法)岩石力学性质法1.3 1.3 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2.2.评价方法评价方法二、二、岩石可钻性岩石可钻性40spP

37、y/(1 1)岩石力学性质法)岩石力学性质法1.3 1.3 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2.2.评价方法评价方法spPoo/二、二、岩石可钻性岩石可钻性41类别类别软软中软中软中硬中硬硬硬坚硬坚硬极硬极硬级别级别硬度硬度MPa1007007000 0岩石压入硬度分类表岩石压入硬度分类表(1 1)岩石力学性质法)岩石力学性质法1.3 1.3 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2.2.评价方法评价方法二、二、岩石可钻性岩石可钻性42(2 2)微钻法(尹宏锦,石油行业标准)微钻法(尹宏锦,石油行业标准)2.2.评价方法评价方法1.3 1.3 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微钻头实验装

38、置微钻头实验装置1 1。岩心;。岩心;2 2。微钻头;。微钻头;3 3。岩屑杯;。岩屑杯;4 4。涡轮涡杆。涡轮涡杆5 5。杠杆;。杠杆;6 6。砝码;。砝码;7 7。钻深表;。钻深表;8 8。调平丝杠。调平丝杠9 9。岩心座;。岩心座;1010。压紧丝杠。压紧丝杠二、二、岩石可钻性岩石可钻性43p 试验条件试验条件钻压:钻压:890N转速:转速:55rpm钻头直径:钻头直径:31.75mm钻孔深度:钻孔深度:2.4mmp 可钻性指标:可钻性指标:钻孔时间钻孔时间T T,秒;,秒;系统误差修正公式:系统误差修正公式:可钻性级值:可钻性级值:TKd2logTDDWWNNHHTdd00000(2

39、2)微钻法(尹宏锦,石油行业标准)微钻法(尹宏锦,石油行业标准)2.2.评价方法评价方法1.3 1.3 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二、二、岩石可钻性岩石可钻性44级级 别别钻时钻时s级值级值22334455667788991010名名 称称一级一级二级二级三级三级四级四级五级五级六级六级七级七级八级八级九级九级十级十级类别类别 极软极软 软软中软中软中中中硬中硬硬硬极硬极硬油矿地层可钻性分级标准(石油行业标准)油矿地层可钻性分级标准(石油行业标准)(2 2)微钻法(尹宏锦,石油行业标准)微钻法(尹宏锦,石油行业标准)2.2.评价方法评价方法1.3 1.3 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岩石的工程

40、力学性质二、二、岩石可钻性岩石可钻性45bHaKd 大庆油田:胜利油田:中原油田:河南油田:长庆油田:四川油田:HKd001491.04566.1 HKd00184.00504.1 HKd001166.03110.0 HKd00133.087.0 HKd001329.06101.2 HKd000464.04025.5 1.3 1.3 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3.3.岩石可钻性的预测方法岩石可钻性的预测方法二、二、岩石可钻性岩石可钻性(1 1)区域经验公式法)区域经验公式法46330085540tc.抗压强度与测井资料的相关关系抗压强度与测井资料的相关关系1.3 1.3 岩石的工程力

41、学性质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二、二、岩石可钻性岩石可钻性(2 2)测井资料预测法)测井资料预测法4.4.岩石可钻性的预测方法岩石可钻性的预测方法47tye017067741.压入硬度与测井资料的相关关系压入硬度与测井资料的相关关系1.3 1.3 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二、二、岩石可钻性岩石可钻性(2 2)测井资料预测法)测井资料预测法4.4.岩石可钻性的预测方法岩石可钻性的预测方法48tdeK0054069717.1.3 1.3 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二、二、岩石可钻性岩石可钻性(2 2)测井资料预测法)测井资料预测法 可钻性级值与测井资料的相关关系可钻性级值与测井资料

42、的相关关系4.4.岩石可钻性的预测方法岩石可钻性的预测方法49岩石磨损工具能力称为岩石的研磨性。岩石磨损工具能力称为岩石的研磨性。岩石研磨性在钻井工程中的应用:岩石研磨性在钻井工程中的应用:预测钻头寿命预测钻头寿命 钻头设计钻头设计 钻头选型和钻进参数优选钻头选型和钻进参数优选 制定材料消耗定额和编制工程与预算制定材料消耗定额和编制工程与预算1.3 1.3 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三、三、岩石研磨性岩石研磨性1.1.概念概念50 (1)摩擦磨损)摩擦磨损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相对运动,在接触面上产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相对运动,在接触面上产生局部压碎、

43、剪切、梨沟、热损伤、疲劳破坏等而造成的物质损失。生局部压碎、剪切、梨沟、热损伤、疲劳破坏等而造成的物质损失。(2 2)冲蚀磨损)冲蚀磨损 含有硬质颗粒的液体束冲击工具表面所造成的磨损含有硬质颗粒的液体束冲击工具表面所造成的磨损。1.3 1.3 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三、三、岩石研磨性岩石研磨性2.2.岩石对钻头的磨损作用岩石对钻头的磨损作用51(1 1)矿物颗粒的硬度)矿物颗粒的硬度l 组成岩石的矿物颗粒的硬度越大,岩石研磨性越强。组成岩石的矿物颗粒的硬度越大,岩石研磨性越强。l 晶质岩石的研磨性与其组成矿物的硬度成正比。晶质岩石的研磨性与其组成矿物的硬度成正比。l 碎屑岩的研磨

44、性与其石英含量成正比。碎屑岩的研磨性与其石英含量成正比。1.3 1.3 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三、三、岩石研磨性岩石研磨性3.3.影响岩石研磨性的因素影响岩石研磨性的因素52(2 2)颗粒粗糙度)颗粒粗糙度岩石颗粒越细,研磨性越弱;岩石颗粒越粗大,研磨性性越强。岩石颗粒越细,研磨性越弱;岩石颗粒越粗大,研磨性性越强。1.3 1.3 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三、三、岩石研磨性岩石研磨性3.3.影响岩石研磨性的因素影响岩石研磨性的因素53(3 3)胶结强度)胶结强度 对碎屑岩,矿物组成相同时,胶结越弱,岩石研磨性越强。对碎屑岩,矿物组成相同时,胶结越弱,岩石研磨性越强。1

45、.3 1.3 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三、三、岩石研磨性岩石研磨性3.3.影响岩石研磨性的因素影响岩石研磨性的因素54 (4 4)矿物组成)矿物组成 由软硬不同的几种矿物组成的岩石,其研磨性比单一矿物组成的岩石由软硬不同的几种矿物组成的岩石,其研磨性比单一矿物组成的岩石大。结晶矿物比非结晶矿物的研磨性为大,如石英的研磨性约为硬度相近大。结晶矿物比非结晶矿物的研磨性为大,如石英的研磨性约为硬度相近的燧石的两倍。的燧石的两倍。1.3 1.3 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三、三、岩石研磨性岩石研磨性3.3.影响岩石研磨性的因素影响岩石研磨性的因素(5 5)技术条件)技术条件l 磨损速度与正压力和摩擦速度成正比;磨损速度与正压力和摩擦速度成正比;l 磨损体积与摩擦路程成正比;磨损体积与摩擦路程成正比;l 有效冷却和润滑,磨损速度降低有效冷却和润滑,磨损速度降低 。55 岩石的内摩擦角岩石的内摩擦角 1.3 1.3 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三、三、岩石研磨性岩石研磨性4.4.评价方法评价方法按照地层的研磨性进行分类:(根据内摩擦角的大小按照地层的研磨性进行分类:(根据内摩擦角的大小)(1)30)(1)36;(3)36属属于高研磨性地层于高研磨性地层;(4)42;(4)42属于极高研磨性地层。属于极高研磨性地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