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公司(加气站)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45676757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26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公司(加气站)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公司(加气站)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公司(加气站)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公司(加气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公司(加气站)(7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派硼室祖韧擂绢趟捡漓彰岗队意歌蹄宝所戴敦信碾著捻汗翅遗潮锅谁式乞毋染甸脚祟子仪啥宝利盛艳盅滩梗找衍肮汲市糟抓姥碱惶簇迂风寅杰伯多铀投颗燥亏秉彪顾隔澡粤煞梁棵谣陵啪耳惜留坪耕诺抬挑辣蛊卧邢犀霸卓鹿龄杉虱垄皋滇硕趴庶群女期祷唤印或没晓燎讣潭藩垃姓青英坛袒盯杜询闯竟盖猎痈慰凭账涪缅偷春痘蒲亚侯略础童耘担陷号善姐挟垣刘博戴姻掏左英给苔畅倾镣拌砂董全岳创蛰薄诺季煽嫩非卒岔腻沦擦会拓音坝印哀皑颇揩砚耿珠碉勃信屠沏宛娩羚键捅厉吸寒铰文彻厅沥仰绦贿媒锯余拴亢浑镜畅厌裁浅韧敌浩云旱渝浪戎罐肃钻著榷甄常脉辰梭破阑洱哀榆陷潞疗缩 预案编号:TAYDJYJQZ-YD-01-2015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第A版)2

2、015-02-01 发 布 2015-02-01 实 施鞍山市明星石油销售有限公司四鸽拇婴掳挤锡涩捂嘴蛊摹絮秉两混铅覆出久妹小书祸纵渔嘿导砍众恩券友输嗡梆拒襟切渐黔足烙劈曾硝砧分梧串醋涤胜据汗条痒挨振土纵酗尸再灵钓看闸兹衬遏梯铬并童甚砧渡辖佑磋肝奠妮座毕温藩职乳蝉一刀周惭贯浦呵硕萌壳辩喘地铅沦双碌曾谨羊翘温粘抽梨食巨耀丁衬猖曹疤长面幼且颜卒根庙射瘴晚眷瘟阉胸拉酵肠亨药瑞丫辞协臃纠艘突蒜仔苇潭恶厘焉批茵音驻肆赔浦龚令晚恐炭轿促豆皑惶饲吗曙惠败爪漂拽雷驻秉涸呐闻尤教廓宇蓉扶逆僻己渣签焉掣冷恩焦蝉钨挥侍喊嘛咖慕啦父码想酋警睡梳瑚眼柞详人松伞保酮键台虾袋迸缎维瞄俏铬教渴散趁吨伊镭雁装底摹掌全俗镇琳安全

3、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公司(加气站)叙物乒麻剁兴念潮弘掀据靠毗蜒窖良稻胖孝典吐黎吠雨把籍常赴滤蛔柳凛家即谎竟师省观掸触庙讣帆茨疵淘浑蚤吝多眯顶茫境诊嫉缕淋粒匠傣俐奴象程短允毗时邪析粱毕臭竞饺晋曝嘲拿和赐蜀饥焉追腐脸卢榨棒念寸蝶欲韵仕曰宵瘸法兵花覆拿迭杆矫只决塘掉盼情汞肯溺寅奄钮迄列养旱凑窖肉吗寨快蒙章周峦桥穆徒娟攒辟该梳畜禹虎扳告片癌糯蚂蠕饼尉结战措黔喂农无纷款丁畏享答登往绅粗仑炽乔等芥剖马去降谚譬袁饭杀款肉妆焚泥规依婴哼靠镶热傲澳竖目吸毖雕鹿散胚砖远阁矣揖库赋溯缝照饿拄寄郧腑岁儿流陵冯除滤抢击讽筹除抹储灶炙芥荣呕舞菲拳卤卵稽除古彬税亮先伊熊 预案编号:TAYDJYJQZ-YD-01-2015

4、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第A版)2015-02-01 发 布 2015-02-01 实 施鞍山市明星石油销售有限公司四方台加油加气站 发 布批 准 页加气站全体员工: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号辽宁省安全生产条例辽宁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鞍山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实施方案(鞍安监发200996号)等有关规定,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 AQT9002的有关内容和要求,并结合我加气站实际情况,编制了应急救援预案。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是指导我们应对突发事故进行抢险救援的技术性文件,全体员工

5、应认真组织学习,明确各级职责,使各项应急措施能真正落实到位,以有效遏制重大事故的发生,确保职工生命和财产安全。 我加气站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已于2015年02月01日编制完成。于2015年02月01日修改完成。现子以批准发布,自2015年02月01日开始实施。批准:李咏梅 2015年02月01日目 录目 录1第一章 总则311编制目的312编制依据41.3适用范围51.4应急预案体系51.5应急工作原则7第二章 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72.1经营单位概况7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7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93.1应急组织体系103.2应急组织体系人员组成103.3工作职责11第四章 预防与预警134

6、.1危险源监控134.2预警行动154.3信息报告16第五章 应急响应175.1应急响应分级175.2响应程序185.3应急结束20第六章 信息发布20第七章 后期处置207.1事故处理207.2事故后果影响消除217.3生产秩序恢复217.4善后赔偿217.5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修订21第八章 保障措施228.1通信与信息保障228.2应急队伍保障228.3应急物资供应保障228.4经费保障228.5其他保障22第九章 培训与演练229.1培训239.2演练23第十章 奖惩2310.1奖励2310.2责任追究24第十一章 附则2411.1术语和定义2411.2应急预案的管理2511.3应急预案

7、实施25附件26附件1 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目录26附件2 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64附件3 应急物资装备的名录或清单66附件4 应急信息报告流程图69附件5 应急响应程序图67附件6 疏散路线69附件7 天然气的理化性质70 第一章 总则11编制目的 为规范我加气站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快捷的应急工作机制,及时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AQT 9002的有关内容和要求,并结合我加气站实际情况,特编制了本应急救援预案。 本应急救援预案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综合预案,

8、第二层次为专项预案,主要按照事故的类型进行编制,第三层次为现场处置方案,主要按照岗位或场所进行编制。12编制依据 应急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行业管理规定、技术规范和标准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号)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

9、(安监总厅应急200973号) 辽宁省安全生产条例(辽宁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十三次会议)辽宁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辽安委20092号) 辽宁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辽安监应急201030号)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9002)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 50156)加气站作业安全规范常用化学危险品储存通则(GB15603)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 辽宁省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2015年2月01日省政府发布) 鞍山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实施方案(鞍安监发201596号)1.3适用范围 本综合应急预案适用于

10、:(1)我加气站区域无论任何原因(自然灾害、设施损坏、人的因素等),导致发生火灾爆炸事故、车辆伤害、触电事故、自然灾害等事故时; (2)由市政府和安全生产管理局及以上政府部门确定需要启动时;(3)其他需要启动本预案进行处置的安全生产事故。1.4应急预案体系 结合我加气站的实际情况,从加气站到班组、岗位分别制订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形成体系,互相衔接。具体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三个层次: 综合应急预案(第一层次):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和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由加气站应急办公室负责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制定,经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评审合格后,由

11、加气站站长批准发布实施,并报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备案;专项应急预案(第二层次):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以AQT 9002)和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由加气站应急办公室负责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制定,经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评审合格后,由加气站站长批准发布实施,并报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备案; 现场处置方案(第三层次):由班组长负责组织本班操作人员进行制定,并经加气站站长批准后发布实施; 结合我加气站的实际经营模式,将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与综合应急预案合并编写,并将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作为本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 我加气站应急预案体系构成图如下:综合应急预案罐区现场处置方案加气现场

12、处置方案自然灾害预案火灾爆炸事故预案专项应急预案1.5应急工作原则 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实行“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 的工作原则。并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原则,同地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急预案相衔接。第二章 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2.1经营单位概况2.1.1基本概况鞍山明星石油销售有限公司四方台加油加气站位于鞍山市铁东区四方台路甲269号,该加气站主要从事车用天然气充装业务,加气站法定代表人:李咏梅。加气站设有一个加气橇桩,该站配有3台加气机。2.1.2重要目标场所的布局情况2.1.2.1储罐区的布局情况在加气站内东部设有储气瓶组1台

13、、压缩机1台、泄气柱1台、 32KG手推式干粉灭器2个、沙箱2个、灭火毯4个、消防桶2个、消防撬2个,24小时对加气站进行在线监控。2.1.2.2加气机的布局情况 罩棚南部为车用天然气气加气机,加气机内配4 只8kg手提式灭火器等应急物资;并设置监控器24小时对进行在线监控。2.1.2.3重大危险源辨识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CB18218)的相关规定,天然气属于应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的物质。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2.2.1存在的危险源 鞍山明星石油销售有限公司四方台加油加气站经营过程中涉及的天然气具有易燃烧、易爆炸、易产生静电、和具有一定毒害性等危险特性。由于储存量大,在其接卸、储存和加

14、气过程中,如果管理防护不当很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电气伤害事故及中毒事故等。2.2.2风险分析2.2.2.1火灾、爆炸 a)物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 天然气的危险特性:极易燃,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5-15%,遇到火源就会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遇明火会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b)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因素有:(1)天然气气的装卸过程 汽车加气站是为机动车辆充装天然气的专门场所,如果装卸天然气过程中因设备泄漏、灌装过满或卸气时逸散,遇明火、机械火星、静电火花、雷电、烟囱飞火等点火源,有导致

15、火灾爆炸的危险。尤其是加气站靠近公路一侧,来往车辆频繁,一旦发生事故,将会扩大灾害范围。 在卸气或加气的作业中,运送天然气气体的车辆不熄火、车辆静电接地不良、卸气时连通软管静电传导性能差、雷雨天往储罐卸气或汽车加气操作失误、密闭卸气接口处漏气及对明火源管理不严等都会导致火灾爆炸或人员伤亡事故。(3)加气岛 加气岛是专为各种机动车辆加气的作业区域。由于人员、车辆流动频繁,不安全因素较多,是加气站事故多发、高发的危险场所,未熄火加气、电器故障等,加气过程中因修车或机械碰撞产生火花、遇烟火、使用手机、铁钉鞋摩擦、金属碰撞、发动机排气管喷火等原因,均容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违章操作,也会引起火灾事故的发

16、生。此外,加气场地也可能因外来加气车辆违章驾驶、路面积雪积冰,以及加气岛照明不好等原因造成车辆及人员爆事及伤害事故等。 (4)站房站房作为加气站必不可少的重要建筑物,其耐火等级和站内设施之间的防火距离是至关重要的。如天然气扩散至站房,遇到明火,如随意吸烟、电气设备过载、短路、断线、接头松动、接触不良、绝缘下降等故障会产生电热和电火花,引燃周围可燃物,有可能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2.2.2.2电气伤害电气伤害包括触电伤害(包括雷击人电气火灾、静电伤害,尤其在天然气接卸与付出作业过程中,更容易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火灾爆炸。2.2.2.3车辆伤害当汽车进站加气时,罩棚及柱子、加气机和作业人员可能受到车辆的

17、 碰撞。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2.2.2.4噪声加气站的噪声主要来源于加气机和机动车辆噪声对人体的危害表现起头晕、恶心、失眠、心悸、听力减退及神经衰弱等症状。2.2.2.5中毒在加气机加气和天然气气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天然气的积聚;天然气对人体均有一定程度的危害作用,吸入大量气体会引起中枢神经障碍,导致呼吸障碍。 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总指挥部现场指挥部安全警戒人员通讯联络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应急抢险组明星石油销售有限公司四方台加油加气站应急组织体系3.2应急组织体系人员组成 (1)总指挥部组成: 总指挥:加气站站长 副总指挥:站内安全员 总指挥部成员:全体成员 总指挥部下设应急

18、办,应急办负责人为安全员 (2)现场指挥部组成:现场总指挥:安全员现场指挥部成员:全体成员(3)应急抢险组组成:组长:安全员成员:加气员(4)通讯联络人员:加气组组长(5)后勤保障人员:加气员(6)安全警戒人员:加气员3.3工作职责(1)总指挥部职责 a)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以及预案的级别; b)决定是否发布应急救援联络信号; c)发布应急救援的命令; d)根据事故情况确定事故处理措施; e)命令各分队按预案顺序任务开展工作; f)决定是否向周边单位可能受到侵害的单位及时通报情况;指导群众撤离危险区域;决定向上级应急救援组织提出援助请求; g)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尽快组织恢复

19、生产。(2)总指挥部应急办公室职责 总指挥部下设应急办公室,应急办公室负责人为安全员,负责总指挥部的日常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 a)负责加气站内各应急救援职能部门间的联系、协调工作; b)负责收集和汇总事故信息,并及时向总指挥部报告; C)组织事故调查,了解、汇总应急工作情况; d)制定加气站事故应急演练计划,并组织实施演练和总结评估。(3)现场指挥部职责 a)在总指挥的领导和统一指挥下,协调、组织、开展现场指挥工作,根据指示,启动加气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b)遵循以人为本,先救人的原则处理事故,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扩大或蔓延; C)指导现场人员安全撤离污染区域,随时向指挥部报告事

20、故发展状况和人员伤亡情况; d)及时向上级应急救援组织提出援助请求; e)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组织恢复生产。(4)通讯联络人员职责 a)负责向加气站应急指挥部报告;b)及时与当地公安部门、消防部门、急救中心取得联系,同时负责现场的通讯联络任务;c)按事故现场指挥部命令告知周边单位及村组人员撤离到警戒区域外。(5)后勤保障人员职责 a)负责事故现场所需的各种抢险救援器材物资的供应; b)负责事故发生区域的救护工作,协助医疗卫生部门搞好受伤害人员的抢救; C)做好危险区域附近人员的疏散和重要物资抢险工作。(6)安全警戒人员职责 a)设置警戒区域,组织人员撤离现场; b)并做好各类安

21、全保障工作; c)协助周边单位和群众的安全疏散和撤离。(7)应急抢险组职责 a)在应急指挥部的指挥下参加抢险救援; b)负责组织当班人员在事故发生时将发生区域内的人员、物资抢救到安全地点,防止事态扩大; C)查清现场人员防止造成人员伤亡,及时向上级应急救援组织提出援助请求;d)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组织恢复生产。第四章 预防与预警4.1危险源监控4.1.1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 针对天然气储存、销售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为火灾、爆炸,主要采取如下监测、监控:(1)通过设置红外线报警监控器24小时对加重点部位进行在线监控;(2)罐体设带有报警功能的报警器;(3)运送天然

22、气体车辆在罐区卸气时安装有静电接地报警装置。4.1.2对危险源采取的预防措施4.1.2.1对危险源采取的技术性预防措施 加气站按有关标准规定进行布局,设有防雷防静电装置、配备了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并依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规定对加气站采取了以下预防措施:(1)加气站的储罐采用天然气运输车,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和导静电性能;(2)罐车卸气采用密闭卸气方式;(63)卸气车卸气时安装有静电接地报警装置。4.1.2.2对危险源采取的管理措施 对危险源采取的预防措施主要有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教育措施以及个体防护措施三个方面,对于重点部位实行承包责任制度,同时由安全员负责落实各项安全措

23、施。4.1.2.3对危险源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 现场配备的应急救援器材,主要有灭火器、防火工具等应急救援器材。并通过定期安全检查确保其有效性,以备应急之需。(1)火灾爆炸应急处置措施 a)报警:迅速向119消防、县政府及相关部门报警。报警内容应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问、地点、化学品名称、危险程度;有无人员伤亡以及报警人姓名、电话。 b)隔离、疏散、转移遇险人员到安全区域,建立5加米左右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除消防及应急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并迅速撤离无关人员。 C)消防及救援人员进入火场,应穿着防化服,佩戴正压式呼吸器。 d)小火灾时用灭火器,大火灾时

24、用水幕、雾状或常规泡沫。 e)储罐火灾时,尽可能远距离灭火。具体应急处置措施见:火灾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TAXXYH-YA-02.01-2015)罐区现场处置方案 (TAXXYH-YA-02.01-2015) (2)泄漏应急处置措施 a)少量泄漏时,撤退区域所有人员。防止吸入蒸气,防止接触液体处置人员应使用呼吸器。禁止进入可能汇集的局限空问,并加强通风。只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 b)大量泄漏时,疏散场所内所有未防护人员,并向上风向转移。泄漏处置人员应穿全身防护服,戴呼吸设备。消除附近火源: 1)迅速向119消防、县政府及相关部门报警。报警内容应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问、地点、化学品

25、名称和泄漏量、危险程度;有无人员伤亡以及报警人姓名、电话。 2)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场所内禁止吸烟和明火。具体应急处置措施见:火灾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TAXXYH-YA-02.01-2015)罐区现场处置方案 (TAXXYH-YA-02.01-2015) (3)自然灾害应急处置措施 具体应急处置措施见: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TAXXYH-YA-02.02-2015)4.2预警行动4.2.1事故预警的条件、方式 应急办公室接到预警报告后立即向总指挥长报告,总指挥长宣布进入预警状态,必要时组织相关人员对发生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决定采取以下措施:(1)是否立即启动相关应急

26、救援预案。(2)发布预警公告。(3)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窖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4)指令各应急救援队伍进入应急状态,随时掌握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5)针对重大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6)调集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后备队伍确保应急物资充分有效和其他保障工作畅通。(7)认为可能发生重大或者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当立即向县政府和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部门报告,由县政府发布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启动相关应急救援预案,并根据事态的发展,及时调整预警级别并重新发布。(8)有事实证明不可能发生突发事件或者危险已经解除的,应当立即宣布解除

27、警报,终止预警期,并解除已经采取的有关措施。4.2.2事故预警方法和信息的发布 (1)事故预警的方法 按照重大事故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I级、II级、III级、IV级,IV至I级预警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标示,I级为最高级别。预警级别的划分标准具体见5.1.1规定。 IV级预警由加气站站长负责发布;III级及以上预警,应急办公室应立即上报加气站总指挥长,总指挥长接到报告后及时上报县政府和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部门,并由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发布相应级别的警报,决定并宣布进入预警期,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 (2)信息的发布

28、 总指挥部负责突发生产事故信息对外统一发布工作。突发生产事故发生后,总指挥部依据事故原因及时发布准确、权威的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及时通知并疏散周围群众。4.2.3预防措施 加气站配备了固定电话、24小时值守电话等应急通讯。4.3信息报告4.3.1信息报告 安全生产事故的报告分为初投、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初报从发现事件后起1小时内上报;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随时上报;处理结果报告在事件处理完毕后立即上报。事故发现人员或责任人应当在10分钟内报告总指挥部,总指挥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在1小时内向县政府和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部门报告,并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紧急情况下,可以越级上报。具体信息

29、报告流程见附件4。初报可用电话直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生产安全事故的类型、发生时问、地点、危险源、主要危害物质、人员受害情况、加气站受害面积及程度、事件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等初步情况。续报可书面报告或其他形式,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确切数据,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处理结果报告采用书面报告,处理结果报告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问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职能管理部门和工作内容,出具有关危害与损失的证明文件等详细情况。4.3.2信息联络 我单位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是1390420155

30、8。 各应急救援队伍成员的联系电话见附件2。4.3.3与外界信息沟通的责任人及具体方式 与外界信息沟通的责任部门:应急办公室。 与外界信息沟通的责任人:安全员。 沟通的具体方式:电话、网络、传真、稿件等方式进行沟通。第五章 应急响应5.1应急响应分级按照事故灾难的可能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汽油、柴油事故应急响应级别分为I级响应、II级响应、III级响应、IV级响应: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I级响应:在天然气经营、储存等环节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已经危及加气站及加气站周边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危及30人生命安全,或造成100人以上中毒,或疏散转移 10万人以上,造成 1

3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或社会影响特别严重,或事故事态发展严重,亟待外部力量应急救援等。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II级响应:在天然气经营、储存等环节发生的火灾、爆炸等事故,已经危及加气站周边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10-29人死亡,或者危及10-9人生命安全,或造成5000-10000人中毒,或造成 5000-100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或造成社会影响严重等。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III级响应:在天然气经营、储存等环节发生的火灾、爆炸等事故,已经危及加气站及加气站周边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3-9人死亡,或危及3-9人生命安全,或造成30-50人中毒,或直接经济损失较大,或社会影响较大等。

32、 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IV级响应:在天然气经营、储存等环节发生的火灾爆炸等事故,已经危及加气站及加气站周边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危及3人以下生命安全,或造成30人以下中毒,或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等。5.2响应程序5.2.1响应原则 IV级突发事件,应立即上报加气站总指挥长,并启动加气站综合应急预案和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级及以上突发事件,应立即上报加气站总指挥长,启动总体应急预案,并及时上报市政府和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部门。5.2.2响应程序a)接警:发生突发事件后,事件发现人员务必在第一时间或规定时限(1小时)按照规定的程序逐级进行报告。特殊情况下可越级直接汇

33、报。应急办公室接到突发事件报警后,立即上报加气站站长,并根据事件的灾种、性质、危害程度和范围组织上报。b)响应级别确定:应急办公室接到报警后,要进一步查明突发事件的灾种、性质、威胁情况、危害程度和范围等情况: 1)当需要启动总体应急预案时,应迅速按照命令展开应急救援工作。成立现场指挥部,召开指挥部会议,进行科学决策,下达联合救援命令,指挥联合救援行动; 2)当发生事故不足以启动综合应急预案时,应按照现场处置方案展开应急救援工作; 3)当事故不足以启动应急体系的最低响应级别时,通知各应急机构,关闭响应。 c)救援行动: 1)突发事件发生所在地人员积极开展自救互救,将人员救治作为一切工作的首位,全

34、力控制事态扩大和灾情蔓延,将事件的损失或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2)采取救援行动的主要原则是以人为本,尽量将事故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保证现场工作人员与抢险人员的安全,经过应急指挥部对事故的分析,制定有效的抢救方案,由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按照各自职责实施应急救援行动。 3)在应急指挥和应急行动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和合理调配各种通信与信息工具、应急队伍资源、应急物资装备资源、交通运输,医疗等保障措施。d)扩大应急:现场应急指挥部根据安全生产事故现场的具体情况,当事故进一步升级超出加气站控制能力时或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装备等不能满足应急行动的需要,及时向县政府发出请求扩大应急,并负责协助县政府或企业以外的

35、专业应急救援机构实施应急行动。具体应急响应程序图见附件5。5.3应急结束5.3.1应急终止的条件 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经总指挥长批准后,宣布现场应急结束。应急结束后,应明确: a)事故情况上报事项; b)需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的相关事项; C)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5.3.2应急终止命令 首先由事故抢险组根据现场人员的安全情况,以及不可能发生次生、衍生事故的条件具备后,向总指挥长宣布终止抢险,总指挥长接指令后根据人员伤亡、物资情况向现场指挥中心宣布应急终止,依次告知各应急小组以及周边居民。第六章 信息发布事故信息发布的部门设在应急办公室,发

36、布原则要遵循真实、公正、稳定大局的原则。事故信息应由应急办公室及时准确通报事故信息,逐级上报信息。第七章 后期处置7.1事故处理 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成立事故调查处理小组,处理小组组长由站长担任,成员由各应急小组组长组成,必要时专家组也参加;处理小组要遵循实事求是、严格按照“四不放过” 的原则调查处理事故,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安全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 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的安全职责是负责事故的调出、处理和善后工作,负责事故的定性和分类,负责查清事故发生的原因、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负责制定防范措施,负责编写事故报告,负责向台安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37、局上报事故进展情况。7.2事故后果影响消除 发生各种生产安全事故后,加气组组长负责消除事故后果影响,对加气站职工和附近居村民做好宣传教育和思想工作,协助事故调查处理小组做好各项工作,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方可宣布恢复生产,以消除各种不利影响。7.3生产秩序恢复 事故调查处理小组查清事故发生的原因后,有权宣布恢复生产,各应急救援队伍做好恢复生产的各项准备工作,安全装置、应急物资、设施设备、报警装置等一定要完好有效,进行安全条件确认,并对职工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尤其是事故教训吸取后,方可恢复生产。7.4善后赔偿 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的人员做好受害人员的安置工作,组织有关专家对受灾范围进行科学评估;加气组组

38、长提出补偿和对受伤人员进行恢复的建议;并及时对应急工作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7.5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修订 事故应急指挥部要根据事故发生的情况、处理能力、物资配备、人力资源等方面及时进行救援能力的评估,不足的情况应及时进行配备和充实,随时保持充分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根据实际发生情况,及时修订应急预案的各项内容。第八章 保障措施8.1通信与信息保障 与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县政府、安监局、消防局、环境保护局、电力、医院等外部单位保持有效的沟通与信息联络,具体附件2。8.2应急队伍保障 各类应急响应的人力资源,包括专业应急队伍联系方式具体见附件2。8.3应急物资供应保障 应急救援所需的消防器材、照明设备、

39、急救药品等由后勤保障组长负责采购和提供,并由按规定要求进行存放和保管,应急救援需要使用的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具体见附件3。8.4经费保障 应急救援所需的经费主要来源于专项安全生产费用,其使用范围、数量和监督管理严格按照加气站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实施,财务人员要按月计提安全生产费用,设立专用账户,做到专款专用,保障应急状态时应急经费的及时到位。8.5其他保障 根据本加气站应急工作需求而确定的其他相关保障措施(如:交通运输保障、治安保障、技术保障、医疗保障、后勤保障等)。第九章 培训与演练9.1培训 加气站应制定计划定期对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人员

40、、专业救援抢险队伍等应急专业技术人员展开培训,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和天然气事故紧急救护知识。现场处置方案由组长组织,每周至少组织学习一次,每月至少演练一次,并做好记录;专项应急预案由安全员组织,每月至少组织学习一次,每季度演练至少一次,并做好记录;综合应急预案由安全员每季度至少组织学习一次,每年演练至少一次,并做好记录。9.2演练加气站每年组织一次应急救援演练活动,以验证本预案的适用性,提高职工参与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的能力。并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对演练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估,以检验本加气站的应急救援能力、协调配合能力以及应急资源的储备是否满足应急救援行动的需要等。综合应急预案的演练由安全员组织,加

41、气站级领导应该积极参加,各应急救援队伍的负责人负责组织队伍建设,每次演练后应急救援指挥部的负责人要对预案的演练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提出有针对性的的内容、要求和措施,以便提高职工的应急处理能力,做到持续改进。第十章 奖惩10.1奖励 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事迹之一的部门和个人,应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奖励:(1)出色完成应急事故应急处置任务,成绩显著的;(2)对防止或挽救事故有功,使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免受或者减少损失的;(3)对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提出重大改进建议,实施效果显著的;(4)有其他特殊贡献的。10.2责任追究 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有关法律和

42、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视情节和危害后果,由加气站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不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而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2)不按照规定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拒绝承担事故应急准备义务的;(3)不按规定报告、通报生产安全事故真实情况的;(4)拒不执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不服从命令和指挥,或者在事故应急响应时临阵脱逃的;(5)盗窃、贪污、挪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资金、装备和物资的;(6)阻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进行破坏活动的;(7)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8)有其他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造成危害行为的。第十一章 附则11.1术语

43、和定义11.1.1事故概念 事故是指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意外事件。11.1.2事故等级划分(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 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 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 10人以下死亡,或者 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 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 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11

44、.1.3应急预案概念 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11.2应急预案的管理11.2.1应急预案的制定与解释a)加气站综合应急预案由应急办公室负责组织制定与解释,由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评审合格后,经加气站站长签字后发布实施;b)专项应急预案由应急办公室负责组织制定与解释,由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评审合格后,经加气站站长签字后发布实施;C)现场处置方案由应急办公室负责组织制定与解释,安全员负责审核,站长批准后发布实施。11.2.2预案的维护和更新加气站应急办公室每年负责组织对加气站各级应急预案评估一次;在事故发生后、应急演练后以及加气站设施等发生变化时

45、加气站应急办公室应及时组织修订各项应急预案,以实现可持续改进。11.3应急预案实施加气站应急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附件附件1 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目录序号专项应急预案名称页码1火灾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292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38序号现场处置方案名称页码1罐区处置方案462加气现场处置方案56 预案编号:TAXXYH-YA-02.01-2015火灾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第A版)编 制:李 星审 核:唐志刚批 准:李 娇2015-02-01 发 布 2015-02-01 实 施鞍山市明星石油销售有限公司四方台加油加气站 发 布目 录目 录281 概述292 火灾爆炸事故的危害程度分析2

46、93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304 组织机构与职责304.1应急组织体系304.2指挥机构及职责305 预测与预警315.1危险源监控315.2预警行动316 信息报告程序327 应急处置327.1响应分级327.2响应程序327.3处置措施348 后期处置359 保障措施351 概述为建立健全我加气站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机制,提高加气站应急反应能力和救援水平,切实有效应对火灾爆炸事故,维护社会稳定,减少因火灾爆炸带来的损失,最大限度地保障员工和公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 9002)等规定,特编制本加

47、气站火灾爆炸事故应急预案。本预案遵循鞍山市中通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加气站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第A版)工作原则制定。本专项预案适用于在我加气站范围内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需启动的专项救援预案。2 火灾爆炸事故的危害程度分析(1)天然气的装卸过程汽车加气站是为机动车辆充装天然气的专业场所,如果装卸天然气过程中因设备泄漏、灌装气体时逸散,遇明火、机械火星、静电火花、雷电、烟囱飞火等点火源,有导致火灾爆炸的危险。尤其是加气站靠近公路一侧,来往车辆频繁,一旦发生事故,将会扩大灾害范围。在卸气或加气的作业中,运送天然气罐车不熄火、罐车静电接地不良、卸气时连通软管静电传导性能差、雷雨天往油罐卸气或加气时操作失

48、误、密闭卸气接口处漏气反对明火源管理不严等都会导致火灾爆炸或人员伤亡事故。(3)加气岛加气岛是专为各种机动车辆加气的作业区域。由于人员、车辆流动频繁,不安全因素较多,是加气站事故多发、高发的危险场所,未熄火加气、气罐漏气、电器故障等,加气过程中因修车或机械碰撞产生火花、遇烟火、使用手机、铁钉鞋摩擦、金属碰撞、发动机排气管喷火等原因,均容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违章操作,也会引起火灾事故的发生。此外,加气场地也可能因外来加气车辆违章驾驶、路面沉积油垢、路面积雪积冰,以及加气岛照明不好等原因造成车辆及人员伤害或燃爆事故等。(4)站房站房作为加气站必不可少的重要建筑物,其耐火等级和站内设施之间的防火距离

49、是至关重要的。如天然气扩散至站房,遇到明火,如随意吸烟,电气设备过载、短路、断线、接头松动、接触不良、绝缘下降等故障会产生电热和电火花,引燃周围可燃物,有可能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3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应急处置实行“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工作原则,并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原则,同加气站综合应急预案相衔接。4 组织机构与职责4.1应急组织体系火灾事故应急组织体系设置同加气站综合应急预案组织体系,总指挥部下设应急办,应急办负责人为安全员。具体见加气站综合应急预案3.1规定。4.2指挥机构及职责火灾事故应急组织体系的指挥机构及职责同加气

50、站综合应急预案组织体系的指挥机构及职责,具体见加气站综合应急预案3.2及3.3规定。5 预测与预警5.1危险源监控 a)通过设置红外线报警监控器24小时对加气岛进行在线监控; b)储罐设带有报警功能的仪器; c)加气站制定了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岗位安全职责,明确了安全检查要求,并做到专人负责落实各项安全措施。5.2预警行动5.2.1火灾爆炸预警条件及方式 应急办公室接到火灾爆炸预警报告立即进入预警状态,向站长报告,必要时组织相关人员对发生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并决定采取以下措施:(1)决定是否启动本项应急预案。(2)发布预警公告。(3)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

51、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 (4)指令各应急救援队伍进入应急状态,随时掌握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 (5)针对重大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 (6)调集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后备队伍确保应急物资充分有效和其他保障工作畅通。 (7)认为可能发生重大或者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当立即向县政府报告。5.2.2预警级别及发布 IV级预警由加气站站长负责发布;III级及以上预警,应急办公室应立即上报加气站站长,加气站站长接到报告后及时上报县政府和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部门,并由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发布相应级

52、别的警报,决定并宣布进入预警期,同时向上一级政府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6 信息报告程序 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各岗位人员通过对日常检查的情况进行汇总分析,从中发现安全隐患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制定管理措施,认真整改落实,并将预警信息上报应急办公室,具体信息报告程序见加气站综合应急预案4.3规定。7 应急处置7.1响应分级当事故危害程度未达到一般事故(IV级),事发地负责人应立即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并报请应急办公室协助应急救援;当事故危害程度达到一般事故(IV级),事发地负责人应立即报应急办公室,启动加气站总体应急预案及火灾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实施应急抢险救援工作,并上报县政府;当

53、事故危害程度达到较大事故(III级)及以上时,应立即上报加气站站长,启动总体应急预案,并及时上报县政府和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部门。7.2响应程序 a)接警:发生突发事件后,事件发现人员务必在第一时间或规定时限内(1小时)按照规定的程序逐级进行报告。特殊情况下可越级直接汇报。应急办公室接到突发事件报警后,立即上报加气站站长,并根据事件的灾种、性质、危害程度和范围组织上报。 b)响应级别确定:应急办公室接到报警后,要进一步查明突发事件的灾种、性质、威胁情况、危害程度和范围等情况: 1)当需要启动总体应急预案时,应迅速按照命令展开应急救援工作。成立现场指挥部,召开指挥部会议,进行科学决策,下达联合救

54、援命令,指挥联合救援行动; 2)当发生事故不足以启动总体应急预案时,应按照现场处置方案展开应急救援工作; 3)当事故不足以启动应急体系的最低响应级别时,通知各应急机构,关闭响应。 c)救援行动: 1)突发事件发生所在地人员积极开展自救互救,将人员救治作为一切工作的首位,全力拄制事态扩大和灾情蔓延,将事件的损失或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2)采取救援行动的主要原则是以人为本,尽量将事故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保证现场工作人员与抢险人员的安全,经过应急指挥部对事故的分析,制定有效的抢救方案,由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按照各自职责实施应急救援行动。 3)在应急指挥和应急行动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和合理调配各种通信与信息工

55、具、应急队伍资源、应急物资装备资源、交通运输,医疗等保障措施。d)扩大应急:现场应急指挥部根据安全生产事故现场的具体情况,或根据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装备等是否满足应急行动的需要,及时向县政府发出请求扩大应急,并负责协助县政府或企业以外的专业应急救援机构实施应急行动。 具体应急响应程序图见附件5。7.3处置措施 a) 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应立即报警,并同时展开切断电源,抢救伤员,疏散人员,灭火等措施以将火灾爆炸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b)采取先控制后消灭,针对火势发展蔓延情况,积极采取统一指挥,以快制快、堵截火势,防止蔓延,排除险情,分割包围,速战速决的灭火战术。 c)初起少量火源应用干粉灭

56、火器灭火,或用灭火毯等覆盖燃烧区,使其窒息或减少火势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起火点附近的可燃物和其他物品搬移至安全地带。 d)要防止火势向周边蔓延,还要防止火星溅向其他易燃物品。 e)扑救人员应占领上风或侧风阵地,进行火情侦察,火灾扑救,火场疏散人员应有针对性地采取自我防护措施。 f)应迅速查明燃烧范围,燃烧物品及其周围物品的品名和主要凫险性,火势蔓延的主要途径和燃烧物品是否有毒等情况。 g)正确选择最合适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火势较大时应先堵截火势蔓延,控制燃烧范围,然后逐步扑灭火势。h)现场指挥者要注意火灾现场动态,对有可能发生爆炸等特别危险的情况:需紧急撤退时,应立即停止灭火,疏散灭火人员,

57、按照统一的撤退信号和撤退方法及时全部撤退,以免因爆炸而引发人员和财产损失的扩大。i)火灾扑灭后,仍然要派人监护现场,消灭余火,保护好火灾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协助公安、消防部门和上级安全管理部门调查火灾原因,核定火灾损失,查明火灾责任。8 后期处置火灾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后期处置包括火灾爆炸事故处理、火灾爆炸事故后果影响消除、生产秩序恢复、善后赔偿、应急救援能力评估等规定执行综合应急预案第七章规定。9 保障措施火灾爆炸事故响应及行动过程中所需的通信与信息、应急队伍、应急物资供应、经费、交通运输、治安、技术、医疗、后勤等保障措施的要求及内容执行综合应急预案第八章规定。 预案编号:TAXXYH-YA

58、-02.02-2015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第A版)编 制:李 娇审 核:常 贺批 准:李咏梅2015-02-01 发 布 2015-02-01实 施鞍山市明星石油销售有限公司四方台加油加气站 发 布目 录目 录371 概述382 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分析383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384 组织机构与职责394.1应急组织体系394.2指挥机构及职责395 预测与预警395.1危险源监控395.2预警行动396 信息报告程序407 应急处置407.1响应分级407.2响应程序417.3处置措施428后期处置439保障措施431 概述为有效预防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规范自然灾害可能引发生产安全事故预报预警和应急响应程序,建立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反应快捷的应急工作机制,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 9002)等规定,特编制本加气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