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遵守一条铁律年赚300万 称股灾来临时谁都逃不掉

上传人:ll****x 文档编号:145641413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研究生遵守一条铁律年赚300万 称股灾来临时谁都逃不掉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研究生遵守一条铁律年赚300万 称股灾来临时谁都逃不掉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研究生遵守一条铁律年赚300万 称股灾来临时谁都逃不掉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研究生遵守一条铁律年赚300万 称股灾来临时谁都逃不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生遵守一条铁律年赚300万 称股灾来临时谁都逃不掉(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研究生遵守一条铁律年赚300万 称股灾来临时谁都逃不掉2015年06月21日 08:24来源:新快报 作者:刘子珩 2858人参与 294评论 那是一个闷热的夏日午后,公交车里并不拥挤,冷气呼啸。但他没有打开游戏,没有打开视频,显然也不在看什么小说:红绿色的数字,心电图一样的线条,分明是款炒股的APP。此后再乘公交地铁时,我便格外留意,几乎每次都能看到上车的人迫不及待地打开炒股APP。那是一个闷热的夏日午后,公交车里并不拥挤,冷气呼啸。面前的年轻人刚上车,双肩包,黑框眼镜,习惯性地掏出手机。我猜,他可能是要打发时间。但他没有打开游戏,没有打开视频,显然也不在看什么小说:红绿色的数字,心电图一样

2、的线条,分明是款炒股的APP。此后再乘公交地铁时,我便格外留意,几乎每次都能看到上车的人迫不及待地打开炒股APP。“这几天大盘调整,明天会有报复性反弹,我们买进去稳赚。”一个二十多岁的男生对着女友这般说。牛市里人人都是“股神”。上一轮牛市时发生的事,这一轮几乎重演了一遍:一夜暴富的传闻,刚刚入市却能头头是道的新股民,瞬间涌入的资金,养老的钱,借的钱,人生第一笔存款采访职业股民曾先生的时候,他善意提醒那些看着股市火热,也想辞职在家炒股的人:要做到牛市能赚钱,熊市也不怕,至少,每次赚钱的时候要知道是为什么,而不是靠蒙。“炒股炒的是心态,和人生很相似,是一场修行”在股市的“战场”,并不是“狭路相逢勇

3、者胜”,股民老李和曾先生都强调心态的重要性6月8日,大盘红盘开市,很快攀上5100多点,离5200点不过是遥遥几步。然后大盘迅速跳水,一度近5000点,但又快速回升,受大盘的影响,个股也纷纷小幅度震荡。按理说,这样的震荡比起前几天下午短短两小时大盘急剧跳水又急剧回升的狗血剧情而言,当日的震荡不过是小儿科,更不能和5月28日石破天惊的巨幅大跳水相比了,但这样小幅度的过山车,让股民老李有点心烦意乱。几乎每到关键节点,他都是看空。他提醒身边的朋友减仓,“但每次我都是重仓。”老李笑着说。股市大盘自2014年至今一路高歌,“但从没有见到过一次像样的调整,这不正常。大盘要是继续这样走下去,于国于民都是一件

4、很糟糕的事。牛市恐怕也就会真的很快见顶。”新快报记者廖琼刘子珩“人生能经历几场牛市呢?我看了两场,这场再不进入,我也就老了,不去不甘心啊”资深股民老李从1996年开始关注股市,虽然那个时候他并没有炒股。2006年的牛市,他也没有参与。这轮牛市开始,他想进,但朋友劝他,做实业的人不要参与股票,因为风险过大。“可是人生能经历几场牛市呢?我看了两场,这场再不进入,我也就老了,不去不甘心啊。”老李在这场牛市的第一桶金远比一般人来得早些。作为两场牛市和熊市的观察者,他对于牛市的判断似乎比其他人更要敏锐。“在2013年,大盘才只有2000多点,我那时并不知道牛市是不是真的来了,我只是直觉觉得安全边界比较高

5、,大盘再跌,距上次熊市探底1600多点的基数,也不过是几百点,而往上则有几千点的空间。”老李果断入市。这一轮牛市首先发力的创业板,2012年就有了起色,整个大盘在2014年年中开始明显上涨。老李真正赚到股市第一桶金,源自2014年的四五月份,他以非常低的价格买入某有色金属龙头股,半年之后抛掉。去年六七月份,他开始开通券商账户融资购买股票平台,今年一月至四月,短短三个月,老李获利一点五倍。这个基数并不算大,但是对于账户上千万的人而言,盈利数额就很惊人。但老李解释,“这不算什么,我朋友中,经过这一年多的牛市,很多人账户资产已经翻五六倍了”。“判断一个人在股市上面的水平,并不是看他的理论有多高深,而

6、是有一个可持续性”不久前辞职的曾先生选择了在家中专职炒股,并帮一些客户管理股票账户。这份工作不仅自由,而且收益远远多于以前,目前他处于一个财务比较自由的状态。借着这轮牛市,曾先生所管理的账户复合收益率已经超过了400%,相当于一万变五万。同样,曾先生也觉得,虽然财富翻了几倍,但这不值得骄傲,“这不算多,毕竟有两年时间。”用曾先生的话说,自己已经在股市游刃有余,能够稳定并可持续地从股市中赚钱,但这个过程,他前后用了七年时间。2004年,大学毕业后第二年,曾先生初入股市。他是四川人,在重庆读的大学,第一份工作却在湖南,一切都陌生得很。由于工作单位在券商营业部旁,偶然的机会,他走了进去。那时他对股票

7、完全不懂,买的第一只股票已经忘了是什么,但肯定是一个平时听过的大公司,“TCL那种。”用刚毕业的积蓄,他买了七千块钱,后来变成了五千。曾先生对股市第一感觉并不好。他有两年多没碰了,直到2006年下半年,行情好了起来。那是中国股市的一个转折年,五年熊市过去,牛市终于来了。到处都是一夜致富的消息,曾先生按捺不住了,又进入了股市。他买了马钢股份的股票,不料刚买就跌停了。但曾先生看到整体上扬的大盘,决心再等一会儿。果然,不多久,马钢股份涨了起来,他开始赚钱了。一万来块钱,不到两周,赚了几千块。后来曾先生又关注了北辰实业,奥运概念股,十九连阳,普遍被看好。他赶紧买进去,却被套住。股票产生了波动,他没了主

8、见,又卖了。事后他总结,如果心态放正,没有卖,还是能赚个百分之六七十的样子。出于对股市的兴趣,曾先生开始看起了财报,并读了不少K线分析之类的理论书籍。他感觉自己对股市很懂了,但是一操作,还是赚不到钱。2008年,他来到了广州读研,学习金融学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边读边炒,并且去到证券公司、私募基金、国企投资部实习,对投资理财理解更加深刻。这表现在股市上,2011年以后,曾先生开始得心应手了。他选择了做中短线投资,觉得可以较好地回避整个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一只股票经常是买了几天就卖出,甚至很多当天买入第二天就卖出。为了分散风险,这需要组合投资,别把所有的钱放在一只股上。按照这种方法,他持有最长的一

9、只股票也只有一个月,那是一只叫全通教育的股票,这轮牛市之前买入的,那时还是40块,此后一直在涨,一个月时间,涨到了60块。曾先生估计它再往上涨的空间有限,将它卖掉,最后,这只股票冲到了400块。这是他买过的最牛的一只股。早几年,曾先生还没有自己对股市的认识,他在各种QQ群里与股民相互切磋,有人看好一只股票就能说出各种理由,但是赚不了钱。“判断一个人在股市上面的水平,并不是看他的理论有多高深,而是有一个可持续性,不能赚了钱也不知道怎么赚的,亏了钱也不知道怎么亏的。”曾先生现在回头看,觉得那些讨论很滑稽,都是做无用功。也不能波动太大,比如今天一百万,过两天成了八十万,再过两天又有一百多万了,然后又

10、成八十万,这样就没意思了。“曾先生说,要保持一个好心态, 我不会去抄底,因为我不知道底在哪里”最近,老李的微信群里因为一则新闻被刷屏:长沙一位股民,用本金170万元加上四倍融资买了中国中车,但其后连续两个跌停,导致血本无归,最终跳楼自杀。老李说,这件事无论真相如何,但至少用场外融资的方法,本身就比向场内券商融资更加高风险。他最近有些烦乱,也并不完全是因为自己重金全仓,也因为他有点看不懂自己了。老李的朋友圈里,在去年年中,还不是太多人谈论股票。不过,时至年底,开始有人陆陆续续每天谈论股票。至今年年初,每天谈论的几个朋友很自然地成立了一个股市朋友圈。他们中,不少经历过上个熊市以及2003年牛市的资

11、深股民,当然也有一些新近杀进来的八零后以及七零后。他们大部分是老李的朋友或者后辈,其中有普通白领、有资深媒体人。老李也会很习惯性地用“你对自己怎么样”来替代了过往的寒暄,这句话的隐义是“你的股票最近怎么样”。每天一早开盘,群友们开始谈论个股,探讨大盘走向。群中每天都有人调侃自己手中股票不争气,也有股友每天都会抓到涨停板股票。这一轮牛市中,有经历了几个牛市熊市的老股民。他们和老李一样,属于中产阶级,对于大盘和个股指数,有经验,也有理论和实战基础。同样,每个交易日都紧盯股市的曾先生,也有着一套固定的工作流程。每天早起洗漱吃饭完毕,他打开电脑,先看看昨天买入的股票有没有最新消息,以及走势的最新情况,

12、做出一个预先的判断,今天该怎么处理这只股票。“比如预判会亏的,亏到哪个位子卖;预判会赚的,到哪个点卖”。开盘之后,意的走势,筛选一下,看看有哪些可以买、哪个点买入。关于选股,他有自己的原则:一定要保证它没有重大负面因素,包括没有被证监会调查、重要高管没有被刑事调查、没有发布业绩预亏公告等。现在,曾先生根据几年的经验,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炒股理论。他第一个提到的是,要保持一个好心态,不会因为一时的得失心理不平衡。他说,还需要有执行力,何时该买,何时该卖。最后,控制风险也十分必要,风险高时不冒险,不去做能所谓的抄底,“我不会去抄底,因为我不知道底在哪里”。“所以我经常和身边的朋友说,菜鸟股民第一课要

13、上的是心态”牛市里的新闻,总离不开一夜暴富的神话。曾先生并不羡慕那种,“赚自己该赚的钱”。他完全不相信所谓的“内部消息”,一些重组的消息被他认为风险反而变大,是一般投资者承受不了的。老李也对于所谓的内部消息不以为然,“不要太相信什么内部消息。作为普通散户,你能听到的都不叫消息了”。他相信直觉,相信技术分析,但更相信股市和人生一样,是一场修行,贪念和恐惧都会影响直觉跟判断,“所以我也经常和身边的朋友说,菜鸟股民第一课要上的是心态。就我自己来说,上午和下午的市值可以相差160多万元,心理素质差点都不行”。进入今年五六月份,大盘走向开始微妙。5月28日股市大震荡的前縀早早清掉手中的股票。不过,始于6

14、月15日的股市大调整,老李没有清仓。大盘一路急剧下探,至6月19日,大盘已经下探到4500点左右。这和老李之前的预判非常准确,但有意思的是,虽然预判准确,但老李这次却没有及时清仓,被深套的他,依然相信牛市基本格局不会变。“牛市中不怕调整,每次调整就是一次机会。相反,如果大盘在5000点之上一路上冲,反而不健康。我觉得现在才是健康市场该有的样子。或者也可以这么说,牛市第一轮第二轮牛市将会获得更大的空间,远不止上一轮牛市的6000多点。”老李说。为什么明知道风险就在身边,但是却依然重仓呢?他沉思了一下说道:“我想大约是人的天性贪念作怪吧!贪念会让人心绪混乱,进而影响对市场的判断。所以我经常和别人说

15、,炒股,炒的是心态。我一个朋友说,股市是个见心明性的地方,我很认可。炒股和人生很相似,是一场修行。”显然,以此为职业的曾先生面对股市更加理性,“市场不可能只涨不跌,它接近零和游戏,有人赚钱就一定会有人亏钱”。就在记者采访他的6月16日当天,他手中的股票都已悉数卖出,“这两天波动太大”,曾先生选择暂时退出,作壁上观,不去冒这个风险。(应被访者要求,文中采访人物均为化名)那是一个闷热的夏日午后,公交车里并不拥挤,冷气呼啸。但他没有打开游戏,没有打开视频,显然也不在看什么小说:红绿色的数字,心电图一样的线条,分明是款炒股的APP。此后再乘公交地铁时,我便格外留意,几乎每次都能看到上车的人迫不及待地打

16、开炒股APP。“炒股未必会赢,但是错过牛市,你一定输”牛市之下,炒股者众,大学生陈明和他的同学也没有错过这场盛宴;对于炒股,他们都有自己的思维牛市之下,股民的身份也变得多样化,其中有金融才俊,也有市井大妈,当然,还有学生。日前,记者采访了广东一高校商学院某班的几位研究生。作为即将或已在从事金融行业的他们,都已经投身了股市,各种相关话题是这个班里最热衷于讨论的话题,就连他们的教授也常常主动给学生荐股。但现实却是,大部分的人在这一波牛市之下都不算获利太丰,鲜有的几个获利者认为,在股市之中再牛的人也不过是一只“蚂蚁”。那为何还要投身股市?他们说,“炒股未必会赢,但是错过牛市,你一定输。”新快报记者郭

17、晓燕实习生张琦陈明的父母是中国第一代股民,他从小在饭桌上听着父母谈论股票长大陈明是班里大家公认的“股神”,这不仅仅因为他在股市获利颇丰,还因为他是班里投入股市本金最多的人,也就是班里的“大户”。陈明是土生土长的深圳人,出生于股民家庭,父母都是中国第一代股民。他从小在饭桌上听着父母谈论股票长大。到了初中时,父母开始教陈明如何看K线图,如何通过新闻炒概念股,陈明说这是他们交流感情的方式之一。那时他对股票没有非常具体的概念,粗浅的印象是“感觉就像菜场的菜价一样,下雨前囤点菜,低进高出准没错。”彼时陈明对从金融市场获利还暂时没有兴趣,他还是酷爱生物工程,并如愿考取了生物工程专业。大学四年,他说自己是个

18、超级学霸,一心搞学习,梦想着能进入类似哈佛这样的高等学府继续深造。只可惜,由于私人原因最终他没能出国。那时他突然觉得实现财务自由非常重要。他最开始采取的方式是和朋友一起经营淘宝的国外代购,从国外的网站上低价收购摄影及音响类器材,然后高价在国内出售。他严格遵循着父母在炒股市场中的教诲,生意做得很不错,最多的时候一个月的流水都有近60万。但是后来却因为和合伙人闹翻而退出。连番打击后,2010年9月,还在读大学本科一年级的他,以曾经公司创始人的身份在银行借贷了10万进入股市,谁也没有告诉。他为自己制定了如军规般严格的“纪律”,“在股票市场不能当赌徒”回想起那段日子,陈明说那是一段惶惶不可终日的岁月。

19、那时股市不算太好,想要赚钱本来就难,加上是借来的钱就更加紧张了,于是每日紧盯屏幕,入手八九只股票,其他事情也顾不上了。幸运的是,他靠着在饭桌上“偷听”父母的谈话,并没有亏太多,顺利过渡到2012年。在那段日子里,陈明说,学习到最多的就是心态调整。在他看来,如果把技术、心态、消息这些影响炒股的因素排个序的话,心态一定是处于第一位的。“其实,到最后你会发现,炒股就是拼心态。”他为自己制定了如军规般必须严格遵守的“纪律”:熊市买入的股票一天不赚钱必须卖,牛市股票亏15%必须卖。“很多人会有感觉,也许股票还能涨回去,事实也可能是这样,但是我坚决不跟感觉走。纪律必须要遵守,在股票市场不能当赌徒。”从去年

20、年中至今,陈明用200万本金获得了300万浮盈靠着自己制定的“铁律”,在股市“战场”他越来越有信心。他把自己买的股票,分为金融板与创业板。金融板的股票相对稳健,波动不会太大,而创业板虽然高风险、高收益,但牛市时可以通过各种概念来尝试。再通过SAR指标、K线图等技术指标分析,再加上股票选择来组合所持有股票。陈明说这就是自己构建的炒股思维,“人人都认为自己是股神,其实就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炒股思维,并坚信自己是对的。”从去年年中至今,现为广东某高校研一学生的陈明,用200万本金获得了300万浮盈。他说自己从去年2月,已经嗅到了牛市的味道。陈明说,这是有理有据所得,那时候一般企业融资成本很高,央行

21、马上要靠降息来打破这个僵局,几个月后,他发现股票买入和卖出的量完全不同了,“那是新的牛市要来临的信号,我已经期盼很久了。”现在每天早上九点多,陈明都会打开电脑,登录他的股票账户,等着开盘时间,赶紧盯十分钟的大盘。在短短10分钟里,他要大致分析一下今日的大盘行情和个股走势。但他不再像最初时股票大盘不离手,一天大概只盯盘6次。除了找到一份好工作,牛市成了大家对未来实现财富自由的最大寄托今年5月,国内一家互联网金融数据服务商曾发布这样一个调查信息:称这轮牛市中,今年前4个月,中国人均从A股获利1.4万元,其中上海和北京两地股民获利最多15.64万元和8.02万元,广东排在第四位,人均获利2.9万元。

22、陈明显然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故事也成为了压倒班里一些拒绝进入股市的同学的“最后一根稻草”。牛市在人们口口相传之中,成为除了找到一份好工作外,大家对未来实现财富自由的最大寄托。华尔街有个说法:“你如果能在股市熬十年,你应能不断赚到钱;你如果熬了二十年,你的经验将极有借鉴的价值;如果熬了三十年,那么你定然是极其富有的人。”现在,陈明所在的班里几乎所有同学都在炒股,课间大家不再谈论找了什么工作,做了什么课题,而是开始互相研究股票的走势如何,哪只股票可以入手。只是相对于陈明来说,其他同学是彻头彻尾的“散户”。就连学院里的教授讲课时也不能免俗,有时还向学生们推广自己的股票思维,讲股票、荐股成为了课堂上最

23、能活跃气氛的话题。“当大家都超级开心的时候,都赚钱的时候,大概就是股灾来临的时候”虽然班上的“散户”超过六成现在都没有赚钱,他们也热衷于向“大户”陈明要求荐股,但其实他们最羡慕的并不是陈明的炒股技术,而是本金,“只要有钱,我也能赚那么多。”比如班上一位女同学在这一轮牛市当中也赚了两万多块,但她的本金只有五万。她也有自己的股票思维,“专门买低于10元的股票,现在价低的股票不多,涨上去的空间自然更大。”不过最近她已经开始担心“牛市是否已经到头了”。除了市场上不断传出的撤退信息外,她还特意提到家里的“信号灯”。她告诉新快报记者,在股市发展的这数十年里,“每回牛市,我妈想要进入股市时,基本股市就开始走

24、下坡路了。前两回的牛市也妥妥地印证了这个观点,所以这次她又说要炒股,我就想撤了。”这位女同学观点,陈明并不认同:“现在还不到时机,当大家都超级开心的时候,都赚钱的时候,大概就是股灾来临的时候,这个节点起码还有6个月以上。”从小浸淫在股票市场上的陈明觉得,“真正在股灾来临时,一切规律都会失效。不止是我,我炒了20多年股票的父母也很难逃过。在熊市里,股民都不过是蚂蚁,历史上的两次熊市也印证了这个观点。因为没有人可以去预防,赚钱、亏钱都只是数字游戏而已。”听上去,这好像只是一场高风险的数字游戏,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抢着入市呢?陈明和他们的同学都有统一的答案,“炒股未必会赢,但是错过牛市,你一定输。”(受被访者要求,文中采访人物均为化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