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汇集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45639832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汇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汇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汇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汇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汇集(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汇集班级:_ 姓名:_1. 阅读寓言诗,完成练习。鸡生金蛋有人养的母鸡,据说十分神奇;每天生个金蛋,已经生满一篮。有人起初喜欢,后来就觉不满;一天只生一个,感到很不耐烦。他想鸡的肚子,一定装满金子;要是把它剖开,一次就发大财;他就把鸡杀死,立刻后悔不止;里面啥也没有,只有一些鸡屎。1读这则寓言诗,我想到的成语是( )。A.守株待兔B.朝三暮四C.杀鸡取卵D.画蛇添足2养鸡人为什么会把鸡杀死?杀死后,他得到了什么?_3如果你是养鸡人,你会怎么做?_2. 课内阅读。题西林壁_,_。_,_。1默写古诗。2作者是_代_。3诗中“只缘”的意思是_。4解释后两句诗的意思。

2、_。3. 阅读理解。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从古诗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写下来。(_)(_)(_)(_)2“缘”的意思是( )A.边。B.因为。C.沿,顺着。3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两个角度,处在_、_、_、_不同位置观看_的感受。4“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什么?用“_”画出相应的诗句。5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请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_6这首诗所要表达的主旨是( )A.人外有人,天外有天。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C.当局者迷,旁观者清。7苏轼的诗作有很多,课外你还积累了哪些?请默写出一首来。_,_。_,_。4. 你会读吗?宿新市徐公店篱落

3、疏疏一径深,梳头花落未成茵。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1这首诗是代诗人写的。诗中描写了种景物,分别是2“_,_。”一句写出了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欢乐情景。5. 古诗阅读。天平山中明杨基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注释)茸茸(rng):小雨又细又密又柔和的感觉。楝(lin):江南一带常见的落叶乔木,春天开淡紫色花。枇(p)杷(pa):树的名称。果实黄色圆形,味甜,春夏之间成熟。徐行:慢慢地走。山深浅:山路的远近。1下列选项中,对诗中“山深浅”一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指山的大小。B.山路的远近。C.山路的宽窄。D.指山的深浅程度。2“细雨茸茸湿楝花,南

4、风树树熟枇杷”两句从多角度描写组成一幅美妙的山行图。茸茸细雨,微微南风,令人感到舒远惬意,这是从角度写;一支支楝花,一树树枇杷,明艳夺目,这是从角度描写;一路上黄莺唱着婉转的歌,令人感到轻快悦耳,这是从角度描写。3请将“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翻译成白话文:_。4本诗最后一句中的“送”字用得非常精妙,请说说它精妙在哪里呢?_5本诗前两句,诗人的着眼点在“景”,你还知道写“景”的诗句吗?把它们写下来吧。_6. 课外阅读理解题。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1.给下面的字注音。清()魂()牧()遥()2.解释词语意思。纷纷:借问:3.这首诗描写的

5、什么季节情景?从哪里看出来?4.“路上行人欲断魂”表现了行人怎样的心情?7.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饮湖上初晴后雨 钱塘湖春行苏轼 白居易水光潋滟晴方好,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山色空蒙雨亦奇。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欲把西湖比西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淡妆浓抹总相宜。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的_之情。2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都描写了晴雨变化中的湖光山色。B.都描写了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C.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不同。D.作者所写景物的色彩相同。8.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_。_,夜深篱落

6、一灯明。1默写古诗。萧萧梧叶送寒声,_。_,夜深篱落一灯明。2“萧萧”是指_;“促织”是指_。3这首诗描述了诗人_(时间)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_的情感。9.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饱满的谷粒里。听听,秋的声音,从远方匆匆地来,向远方匆匆地去。听听,我们去听秋的声音。(1)对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的声音来去匆忙,非常短暂。B.不知道秋的声音从哪里来,到哪里去。C.我们要珍惜美好的秋天。(2)片段中哪一句歌颂了劳动人民的辛苦?用横线画出来。(3)片段中第一小节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表现出无处不在、随处可寻的

7、。10. 延伸阅读。题画清袁枚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1写句意。桃花映水鲜。_2选择正确的理解:牧童何处去?( )A.牧童要到哪里去?B.牧童去哪儿了?3回答:你觉得“牛背一鸥眠”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给你怎样的感受?_4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诗所描绘的画面。_11. 读滁州西涧,完成练习。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1下列没有出现在诗句中的景物是( )A.幽草B.船夫C.黄鹂D.舟2下面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上/有/黄鹂/深树鸣B.上有/黄鹂/深树鸣C.上/有黄鹂/深树鸣1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诗中的“佳节”是指节,现在又被我们称为节。(2)诗中用于表现远在他乡的游子逢年过节便会深深地思念故乡亲人的千古名句是:“,。”(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两句诗描写了和的节日习俗。(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的思念之情。13.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1元日的作者是(_)代文学家(_)。2“元日”指的是农历(_)月初(_)。3给文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1)屠苏( )A.一种酒。B.地名。(2)新桃( )A.果树。指条技、 B

9、.桃符,春联的前身。4根据提示词语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所描写的节日情景。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提示词语:热闹喜庆)_5这首诗描写的春节习俗除了放鞭炮外,还有哪些?选一选,打上“”。畅饮屠苏( )夜晚赏月( )开门迎日( )更换桃符( )14. 课内阅读,完成练习。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遥望洞庭山水色,。1把诗句补充完整。2古诗运用了_的修辞方法,把_比作_,把_比作_。3诗人遥望洞庭湖看到了什么景象?_4望洞庭这首诗是_被贬官后,途经洞庭湖所作,描写了_的景色。表达了诗人_思想感情。5你还知道刘禹锡的其它诗吗?_15. 听古诗,并选正确的选项。蝉虞世南垂緌饮清露,

10、流响出疏桐。_,非是藉秋风。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垂緌(ru)B.清露(l)C.疏桐(tng)D.藉(j)秋风2下列有关诗人简介有误的一项是( )A.虞世南,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B.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C.虞世南善书法,与欧阳修、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D.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3补充诗句( )_,非是藉秋风。A.居高声自远 B.床前明月光 C.前不见古人 D.后不见来者4下列对这首诗中字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清露:纯净的露水。古人以

11、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B.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C.疏:开阔、稀疏。D.藉:狼藉。5这首诗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A.托物言志 B.动静结合 C.虚实结合D.衬托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B.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C.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诗的前两句侧重于主观描写,后两句侧重于写客观感受,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D.“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才能声名远播。7 / 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