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铝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4556148 上传时间:2020-07-23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1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镁铝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镁铝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镁铝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资源描述:

《镁铝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镁铝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ppt(4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镁、铝、铁、铜及其化合物,一.镁 铝,1.镁和铝的结构,都易失去最外层电子,成为金属阳离子.,(1)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3.镁铝的化学性质,与O2反应,a.镁在空气中用酒精灯火焰即可燃烧.而铝在空气中需要高温才能燃烧.镁在空气中燃烧有三个反应:,b.燃烧时都放出大量的热.发出耀眼的白光,可做照明灯.,与卤素、硫等的反应,2,M,g,+,O,2,点,燃,2,M,g,O,4,A,l,+,3,O,2,点,燃,2,A,l,2,O,3,2,M,g,+,C,O,2,点,燃,2,M,g,O,+,C,2,M,g,+,O,2,点,燃,2,M,g,O,3,M,g,+,N,2,点,燃,M,g,3

2、,N,2,点,燃,M,g,+,C,l,2,M,g,C,l,2,2,A,l,+,3,C,l,2,点,燃,2,A,l,C,l,3,M,g,+,S,M,g,S,2,A,l,+,3,S,A,l,2,S,3,Mg与冷水缓慢反应、与沸水显著反应;Al与沸水反应,(2)与水的反应,b.和氧化性酸反应 镁能与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反应,而铝在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中会发生钝化,镁与氧化性酸浓硫酸、浓硝酸反应. Mg+2H2SO4(浓) MgSO4+SO2+2H2O Mg+4HNO3(浓)Mg(NO3)2+2NO2 +2H2O 铝与浓硫酸、浓硝酸在常温下钝化!,2Al +,6H,2,O,2Al (OH),3,+3H,2

3、,(4)跟碱的反应,镁和碱不反应 铝能和碱反应 2Al + 2NaOH + 2H2O 2NaAlO2 + 3H2,实质:,第二步:2Al(OH)3+2NaOH2NaAlO2+4H2O,总反应式:2Al+2H2O+2NaOH2NaAlO2+3H2,(5)跟某些氧化物反应,现象:Mg在CO2中继续燃烧,有黑色固体和白色固体生成(C,MgO).,解释:该反应为置换反应,说明镁的强还原性,说明了CO2不支持燃烧是相对的., 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点,燃,2,M,g,+,C,O,2,2,M,g,O,+,C,铝热剂反应,铝粉与某些金属氧化物粉末(如Fe2O3、Fe3O4、Cr2O3、V2O5等)在高温条件

4、下发生的反应叫铝热反应.,二.镁的重要化合物 1.氧化镁(MgO),(1)物理性质: 白色粉末密度小,熔点高(2800)是制耐火材料的重要原料. (2)化学性质: 和水反应:氧化镁与水化合生成氢氧化镁. MgOH2OMg(OH)2所以自然界不存在氧化镁. 与酸反应:氧化镁是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MgO2HClMgCl2H2O (3)制法:工业上是用菱镁矿煅烧来制取氧化镁MgCO3 MgOCO2,煅烧,2.氢氧化镁(Mg(OH)2 ),白色粉末,难溶于水,其溶解度比MgCO3小,有碱的性质. Mg(OH)22NH4Cl2NH3MgCl22H2O,例6将MgCO3悬浊液加入浓NaOH溶液

5、,经一段时间搅拌后仍有沉淀,此沉淀是: A.MgCO3B.Mg(OH)2C.NaOHD.Na2CO3,3.氯化镁( MgCl2 ) 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易吸潮,味苦.氯化镁的六水合物晶体MgCl26H2O是制取镁的原料.,(2)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MgCl2 +Ca(OH)2Mg(OH)2+CaCl2 Mg(OH)2+2HClMgCl2+2H2O MgCl2 6H2O MgCl2+6H2O MgCl2(熔融) Mg +Cl2,H,C,l,(1)工艺流程,贝,壳,生,石,灰,H,2,O,生,石,乳,海,水,晒,盐,母,液,加,H,C,l,M,g,(,O,H,),2,过,滤,M,g,C,l,

6、2,M,g,C,l,2,浓,缩,结,晶,M,g,C,l,2,晶,体,H,C,l,电,解,M,g,+,C,l,2,煅,烧,通电,三.铝的重要化合物,b.Al(OH)3的两性,Al(OH)3 + 3H+ Al3+ + 3H2O,Al(OH)3 + OH- AlO2- +2H2O,3 .铝盐(AlCl3、Al2(SO4)3、明矾等),KAl(SO4) 212H2O:无色晶体,俗称明矾,属于复盐.它能用于净水,其原理是溶于水电离出的铝离子水解产生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水中杂质,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l3+3H2O Al(OH)3(胶体)+3H+.,4.偏铝酸盐(NaAlO2),化性:AlCl3+3N

7、aOH Al(OH)3+3NaCl,AlCl3+4NaOH NaAlO2+2H2O+3NaCl,AlO2-+4H+ Al3+ +2H2O,AlO2-+H2O+H+ Al(OH)3,3AlO2 + Al3+ + 6H2O 4Al(OH)3 ,提问:向NaAlO2溶液中通入CO2的离子方程式是?,AlO2 Al(OH)3 Al3+,Al,Al2O3, O2, OH_, H+, OH_, H+, H+, OH_, OH_, H+,小结:,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加热,Al3+、Al(OH)3、AlO2-之间的互变,练习1:向含1molAlCl3的溶液中,逐渐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

8、n(Al(OH)3)与消耗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n(NaOH)关系图:,n(Al(OH)3) 1 0.8 0.6 0.4 0.2 0,1 2 3 4 5 n(NaOH),Al3+3OH = Al(OH)3,Al(OH)3+OH = AlO2+2H2O,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消失,实验现象:,练习2:向含4molNaOH的溶液中,逐渐加入含AlCl3 的溶液 ,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Al(OH)3)与消耗AlCl3溶液的物质的量n(AlCl3)关系图:,n(Al(OH)3) 1 0.8 0.6 0.4 0.2 0,1 2 3 4 n(AlCl3),Al3+4OH = AlO22H2O,3AlO2+A

9、l3+6H2O = 4Al(OH)3 ,4/3,4/3,实验现象:,先无沉淀,最终生成白色沉淀,练习3:向含1molAlCl3溶液中,逐渐加入NH3H2O 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Al(OH)3)与消耗NH3H2O溶液的物质的量n(NH3 H2O )关系图:,n(Al(OH)3) 1 0.8 0.6 0.4 0.2 0,1 2 3 4 n(NH3 H2O ),Al3+3NH3H2O = Al(OH)33NH4+,实验现象:,产生白色沉淀,练习4:向含1molNaAlO2的溶液中,逐渐通入CO2 气体并过量,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Al(OH)3)与消耗CO2气体的物质的量n(CO2)关系图:

10、,n(Al(OH)3) 2 1 0,1 2 n(CO2 ), AlO2+CO2 +2H2O = Al(OH)3 + HCO3-,实验现象:,产生白色沉淀,练习5:向含1mol NaAlO2的溶液中,逐渐加入HCl 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Al(OH)3)与消耗HCl溶液的物质的量n(HCl )关系图:,n(Al(OH)3 ) 1 0.8 0.6 0.4 0.2 0,1 2 3 4 n(HCl ), AlO2+H+ + H2O = Al(OH)3, Al(OH )33H = Al3+3H2O,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消失,实验现象:,练习6:向含4molHCl的溶液中,逐渐加入NaAlO2溶液,生

11、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Al(OH)3)与消耗NaAlO2溶液的物质的量n(NaAlO2 )关系图:,n(Al(OH)3) 4 3 2 1 0,1 2 3 4 n(NaAlO2 ), AlO2+4H+=Al3+2H2O, Al3+3AlO2+6H2O=4Al(OH)3 ,先无沉淀,最终生成白色沉淀,实验现象:,练习7:向含1molAlCl3的溶液中,逐渐加入NaAlO2 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Al(OH)3)与消耗NaAlO2 溶液的物质的量n(NaAlO2)关系图:,n(Al(OH)3) 5 4 3 2 1 0,1 2 3 4 n(NaAlO2 ), Al3+ 3AlO2+ 6H2O =

12、4Al(OH)3 ,实验现象:,产生白色沉淀,练习8:向含3molNaAlO2的溶液中,逐渐加入AlCl3 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Al(OH)3)与消耗AlCl3溶液的物质的量n(AlCl3)关系图:,n(Al(OH)3) 5 4 3 2 1 0,1 2 3 4 n(AlCl3 ), Al3+ 3AlO2+ 6H2O = 4Al(OH)3 ,实验现象:,产生白色沉淀,练习9:向含1molMgCl2和1mol AlCl3的溶液中,逐渐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消耗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n(NaOH)关系图:,n(沉淀) 2.5 2.0 1.5 1.0 0.5 0,1 2 3 4

13、 5 6 n(NaOH),Al3+ + 3OH = Al(OH)3 Mg2+ + 2OH = Mg(OH)2 ,Al(OH)3+OH= AlO2+2H2O,铜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第B族,原 子结构示意图为: 常见的化合价有+1和+2,1.原子结构: 铁是活泼的过渡元素,铁位于第四周期第族,原 子结构示意图为: 常见的化合价有+2和+3,四.铁、铜,2.铁、铜的存在 铁是地壳中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在金属中仅次于铝. 常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有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褐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3H2O)、菱铁矿(主要成分是FeCO3)、黄铁矿(主要成

14、分是FeS2)、钛铁矿(主要成分是FeTiO3)等.土壤中也含铁1%6%. 地球上有少量单质铜,主要以化合态存在.存在于 黄铜矿(CuFeS2),孔雀石:(CuCO3Cu(OH)2 ),3.物理性质: (1)纯铁晶体具有银白色光泽(铁粉为黑色)、质地较软、密度大,熔沸点高,具有一般金属的物理通性: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导热性较好.它还有与其它金属不同的物理性质,它能被磁铁吸引. (2)铜是硬度较小的紫红色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1)铁、铜与O2 、 Cl2 、 S等非金属反应,Fe+I2FeI2,4.铁、铜的化学性质,2CuO2H2OCO2Cu2(OH)2CO3,规律小结:

15、,置换反应(如与H+、Cu2+等反应)、与S、I2等反应,电化学反应等,与Cl2、Br2、O2、浓H2SO4、浓HNO3、稀HNO3等反应),Fe + 较弱的氧化剂 Fe2+,Fe + 强氧化剂 Fe3+,3,F,e,+,2,O,2,F,e,3,O,4,点,燃,点,燃,2,C,u,O,2,2,C,u,O,2,F,e,+,3,C,1,2,2,F,e,C,l,3,点,燃,点,燃,C,u,C,l,2,C,u,C,l,2,F,e,+,S,F,e,S,2,C,u,S,C,u,2,S,(2)铁与水的反应,与强氧化性酸反应(如浓硫酸、浓硝酸、稀硝酸),铁遇到冷的浓硫酸或冷的浓硝酸发生钝化现象,加热后反应继续

16、进行,反应不会产生氢气.,(3)铁、铜与酸的反应,与非强氧化性酸反应 (如盐酸、稀硫酸、醋酸等),Fe + 2H+ Fe2+ H2,铁少量:,铁过量:,Cu 2H2SO4(浓) CuSO4 SO2 2H2O Cu 4HNO3 (浓) Cu(NO3)2 2NO2 2H2O 3Cu 8HNO3 (稀) 3Cu(NO3)2 2 NO 4H2O 2CuO2+2H2SO4 CuSO42H2O,3,F,e,+,4,H,2,O,(,g,),F,e,3,O,4,+,4,H,2,高,温,(4)铁、铜与某些盐溶液反应,a.铁、铜可以将活泼性排在其后面的金属置换出来., Cu2FeCl3 CuCl2 2FeCl2,

17、b.铁、铜还可以与Fe3反应., Cu2Ag(NO3)22Ag+Cu(NO3)2,FeCu(NO3)2Cu+Fe(NO3)2, Fe2FeCl3 3FeCl2,归纳:铁的化学性质及在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显+2价或+3价的规律如下;,2.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烧杯中有铜无铁 B. 烧杯中有铁无铜 C. 烧杯中铁、铜都有D. 烧杯中铁、铜都无,1.铁、铜的氧化物,三.铁、铜的重要化合物,a.铁的氧化物,b. 铜氧化物 我们中学接触过铜的氧化物有氧化

18、铜和氧化亚铜,它们的颜色分别为黑色和砖红色, 铜的化合价分别为 +2和+1 . CuO和稀硫酸的反应:CuO+H2SO4CuSO4+H2O CuO氧化性:和氢气的反应:CuO+H2 Cu+H2O,2.铁、铜的氢氧化物,制法:由对应的可溶性盐与碱反应制取.,Fe2+2OH-Fe(OH)2,Fe3+3OH- Fe(OH)3,a.铁氢氧化物,很不稳定,易氧化,稳定,4Fe(OH)2+O2+2H2O4 Fe(OH)3,铁的氢氧化物性质比较,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3.铁盐和亚铁与铜盐,a.常见的铁盐和亚铁盐,铁盐:FeCl3、 Fe2(SO4)3、 Fe(NO3)3,亚铁盐: FeCl

19、2、Fe(SO4)2 、Fe(NO3)2,颜色:黄色(三价铁离子的颜色),颜色:浅绿色(二价铁离子的颜色),b.铜盐:硫酸铜 CuSO45H2O CuSO4+5H2O CuSO4+ Fe FeSO4+ Cu Cu SO4+2NaOHCu(OH)2+ Na2SO4,c.Fe2+与Fe3+离子的检验,F,e,2,+,(,1,),溶,液,是,浅,绿,色,.,(,2,),先,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则,变,红,.,(,3,),加,N,a,O,H,溶,液,现,象,是,:,白,色,沉,沉,灰,绿,色,沉,淀,红,褐,色,沉,淀,F,e,3,+,(,1,),溶,液,显

20、,黄,色,.,(,2,),先,加,K,S,C,N,溶,液,显,红,色,.,(,3,),加,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小结:铁三角,(强还原剂 Al、CO、C、Mg、Zn),强氧化剂(O2、 Cl2、HNO3),还原剂( Fe、Cu、S2-、I-、H2S 、SO32-),强还原剂(C、CO、H2、Al),弱氧化剂(Cu2+、Fe3+、H+、I2、S),氧化剂( O2、Cl2、Br2、HNO3、浓H2SO4、k2MnO4(H+)、H2O2),Fe,Fe3+,Fe2+,1.Fe Fe2+,弱氧化剂:H+、Cu2+、S、I2、Fe3+等,Fe+2H+Fe2+H2, Fe+Cu

21、2+Fe2+Cu,2.Fe Fe3+,强氧化剂:Cl2、Br2、KMnO4、HNO3等,Fe+S FeS, Fe+I2FeI2, Fe+2Fe3+3Fe2+,2Fe+3Cl22FeCl3, 2Fe+3Br22FeBr3, Fe+4HNO3(稀)Fe(NO3)3+NO+2H2O 2Fe+6H2SO4(浓) Fe2(SO4)3+3SO2+6H2O 5Fe+3MnO4-+24H+5Fe3+3Mn2+12H2O,3.Fe2+ Fe3+,Cl2、Br2、KMnO4、HNO3、O2等,2Fe2+ +Cl22Fe3+2Cl- 2Fe2+ +Br22Fe3+2Br- 5Fe2+ +MnO4-+8H+5Fe3+

22、Mn2+4H2O 3Fe2+4H+NO3-Fe3+NO+2H2O,4. Fe3+ Fe2+,Zn、Fe、Cu、H2S、HI、SO2,2Fe3+Zn(不足)2Fe2+Zn2+ 2Fe3+Cu2Fe2+Cu2+ 2Fe3+H2S2Fe2+2H+S 2Fe3+2HI2Fe2+2H+I2 2Fe3+SO2+2H2O2Fe2+4H+SO42-,5.Fe2+ Fe,Zn、H2、Al、C、CO等,Fe2+ZnFe+Zn2+ FeO+H2 Fe+H2O 3FeO+2Al 3Fe+Al2O3 2 FeO+C Fe+CO2,6.Fe3+ Fe,Zn、CO、Al等,2Fe3+3Zn(过量)2Fe+3Zn2+ Fe2

23、O3+3CO 2Fe+3CO2 Fe2O3+2Al 2Fe+Al2O3,高,温,高,温,高,温,高,温,高,温,五.合金,1.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2.特点:合金的性质不是各成分金属性质的总和.,合金的熔点、密度一般比各成分的金属低.,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的金属大.,合金的化学性质也和各成分金属不同.最早的合金是青铜,最常见、用量最大的合金是钢.,3.合金的分类:,铁合金:根据含碳量的高低,铁合金,生铁,钢,低碳钢,合金钢,铸造生铁(灰口铁),炼钢生铁 (白口铁),碳素钢,中碳钢,高碳钢,在碳素钢中加入铬 锰 钨 镍 钼 钴 硅 等合金

24、元素,2%4.3%,0.03%2%,球墨铸铁,0.3%,0.30.6%,0.6%,具有各种不同 的优良性能.,铜合金:,铜合金,黄铜:,青铜:,白铜:,含Cu Zn耐腐蚀,耐磨,可塑性强,硬度较小.,含Cu Sn Pb等硬而脆,强度大,含Ni Zn(少量Mn)制洒具等,铝合金:密度小、强度大.,合金的成分不同,其性质也不相同;如果改变某一合金元素的含量,合金的性质也会发生改变.,1.金属冶炼的实质:,用还原剂把金属矿石中的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单质,Mn+ne=M,六.金属冶炼,2.金属的冶炼步骤: 第一步是矿石的富集,除去杂质,提高矿石中有用成分的含量; 第二步是冶炼,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一

25、定条件下,用还原剂把金属矿石中的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单质; 第三步是精炼,采用一定的方法,提炼纯金属.,热分解法: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后面的金属的氧化物受热就能分解,仅用热分解法就能制得这些不活泼金属.如2HgO2Hg+O2 2Ag2O4Ag+O2 ,电解法,热还原法,热分解法,3.金属冶炼的常见方法:,热还原法:对于多数金属的冶炼,常用的还原剂如焦炭、CO、氢气和活泼金属等加热还原的方法.如CuO+CO Cu+CO2电解法: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K、Na、Ca、Al等几种金属的还原性很强,只能用通电分解其熔融盐或氧化物的方法来冶炼 2NaCl 2Na+Cl2 ,利用平衡理论解释用较不活泼金属制较活泼金属(如工业上用钠从熔融的KCl中置换生产钾) 例:工业上生产Na、Ca、Mg都用电解其熔融态的氯化物.但钾却不能用电解KCl熔融态的方法制得,因金属钾易溶于熔融态的KCl中而有危险,很难制得钾,且降低电解效率.现生产钾是用金属钠与熔化的KCl反应制取.,电,解,高,温,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