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中刘芳教学设计新部编版祭十二郎文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45556977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十三中刘芳教学设计新部编版祭十二郎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十三中刘芳教学设计新部编版祭十二郎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十三中刘芳教学设计新部编版祭十二郎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十三中刘芳教学设计新部编版祭十二郎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三中刘芳教学设计新部编版祭十二郎文(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案20 20 学年度第_学期任教学科: _任教年级: _任教老师: _xx 市实验学校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祭十二郎文教案【教学重点】1鉴赏韩愈散文的叙事中抒情的特点。2学习本文破骈为散、不拘常格的语言形式。3反复诵读,体会文章悲伤凄婉的感情基调。【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介绍作者及文体。2朗读课文,积累字词句。3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思路。【教学过程】一、导语: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从理性的角度对逝者的一生进

2、行了高度的评价,而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明代茅坤语 )的祭十二郎文却是完全从感性的角度,用边泣边诉的方式,抒发了韩愈对侄儿老成之死的至悲至痛的感情。古文观止评论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苏轼说:“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二、解题1作者简介韩愈( 768824),字退之,河南南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河北昌黎,又称昌黎。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任汴州、徐州幕府推官。贞元十八年( 802)入国子博士、监察御史,因议赈关中旱,贬阳山(今广东阳山县)令,后入为国子博士,累

3、官至中书舍、邢部侍郎。819 年,因上论佛骨表贬潮州刺史。 820 年冬入长安,历任国子祭酒、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史部侍郎等。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在文学上,他领导了著名的古文革新运动,反对浮艳华美的骈文,恢复散句单行、自由朴实的秦汉散文艺术,掀起了散文的新高潮,奠定了唐宋八大家古文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由于他和柳宗元等人的倡导,终于形成了唐代古文运动,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韩愈也成了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祭十二郎文就是一篇破骈为散的祭文。2文体介绍及本文与一般祭

4、文的区别。(1)祭文(悼词)一般先简介死者逝世情况(职务、时间、地点、死因、享年等),表示哀悼之情;然后介绍死者生平事迹,评价其功德贡献;最后向死者亲属表示吊唁慰问,号召生者学习死者的品质精神。( 2)本文既不同于传统祭文,又不同于韩愈本人撰写的其他大量的哀辞、祭文、铭状、碑志。那些都是应约而写,是念给生者听的。而本文不为发表,是作者面对死者叙往事诉衷肠的肺腑之言,正所谓“未尝有意为文”却达到了“文无不至”的境界。红楼梦中“宝玉祭晴雯”的芙蓉女儿诔就属于这种真情自然宣泄的文字。( 3)写作背景:韩愈幼年丧父,靠哥嫂抚养成人。韩愈与其侄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感情特别深厚。但成年以后,韩愈四处

5、飘泊,与十二郎很少见面。正当韩愈官运好转,有可能与十二郎相聚的时候,突然传来他的噩耗。韩愈悲痛欲绝,写下这篇祭文。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联系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他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同时,也饱含着自己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全文以向死者诉说的口吻写成,哀家族之凋落,哀己身之未老先衰,哀死者之早夭,疑天理疑神明,疑生死之数,乃至疑后嗣之成立,极写内心的辛酸悲痛。三、自读课文,疏通文章1梳理字句。【原文】年月日(某年月日,古人起草时常省写具体时间,待誊抄时再补上),季父(叔父,古人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愈闻汝丧(过世)之(助词,无义)七日(已经七天),乃(才)能(得以)衔(含

6、)哀致(表达)诚(诚意),使(派) 建中(韩愈仆人)远(在远方)具(准备,备办)时羞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应时鲜美的食物。“羞”通“馐”,美味食品)之奠(作为祭品),告汝十二郎之灵(灵位):【分析】 1 节常规格式:交代时间、人物、事由。引子( 1 节)常规格式。呜呼!吾少(少年)孤(韩愈三岁丧父),及(等到)长(长大成人),不省( xng 知道)所怙( h依靠,语出诗经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后因取“怙恃”为父母的代称,所怙,即指父亲指依靠的父亲),惟兄嫂是依(惟是,宾语前置的句式。兄嫂,指韩愈的长兄韩会

7、和长嫂郑氏,韩老成 过继的父母。韩老成为韩介之子)。中年(正当中年)兄殁( m 死)南方(中年韩会死在邵州刺史任上),吾与汝俱(都)幼,从(跟从)嫂归(回归)葬(安葬)河阳(河南孟县)。既(不久,后来)又与(跟)汝就食江南(到江南谋生。唐德宗建中二年中原兵乱,韩家在宣城有田宅)。零丁孤苦,未尝(不曾)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早死,“世”通“逝”)。承(继承)先人(指韩愈已死的父亲)后者,在孙惟(只有)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子孙两代都只有一个男丁),形单影只。嫂尝(曾经)抚(抚摸)汝指(指着)吾而(修饰连词)言曰:“韩氏两世,惟(只有)此(你们这两个人)而已(罢了)!”汝时(当时)

8、尤(还)小,当不复(再)记忆。吾时(当时)虽(虽然)能记忆,亦未(也不能)知(感知)其言(那话)之(多么)悲(悲切)也。【分析】 2 节幼时身世: 1 孤苦相依,未尝相离 2 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吾年十九,始(才)来京城( 786 年韩愈来京城长安参加进士考试)。其后(那以后)四年,而(才)归视汝。又四年,吾往(前往)河阳省(探望)坟墓,遇汝从(护从)嫂丧(丧事)来葬(回来安葬)。又二年,吾佐(辅佐)董丞相(名晋,字混成,曾任御史中丞、御史大夫,兼汴州刺史。此时韩愈任董晋幕府观察推官)于汴州(开封),汝来省(探望)吾。止(只留居)一岁,请归(请求回去)取(迎接)其(自己的)孥( n妻子和儿女的

9、统称,即指家属)。明年(第二年),丞相薨( hng 唐代称二品官员以上的人死)。吾去(离开)汴州,汝不果来(你结果没有来)。是(这)年,吾佐戎(辅佐军务)徐州(韩愈此时任节度使张建封的节度推官),使(派去)取(接取)汝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者始(才)行,吾又罢去(罢职离开。 800 年,张建封死,韩愈离开徐州),汝又不果(成为事实,实现)来(结果又不能来)。吾念(考虑)汝从于东(从我于东,指汴州、徐州等在河阳之东),东亦客(客居)也,不可以久。图(谋划)久远者,莫如(不如)西归(回到家乡河阳),将(等待)成家(安家)

10、而致(使来)汝。呜呼!孰谓(谁能知道)汝遽( j 突然,急)去(离开)吾而殁( m死)乎!吾与汝俱(都)少年,以为虽(虽然)暂相别,终当(最终应当)久相与处,故(所以)舍(舍得离开)汝而旅食(在外地谋生)京师,以(来)求斗斛(h)之禄(微薄的俸禄)。诚(如果,果真)知其(他)如此(这样短寿),虽(即使)万乘(shng)之公(公卿)相(宰相),吾不以一日辍(chu停止,离开)汝而就(就职上任)也。【分析】 3 节成人经历:三别三会,聚少离多。第一部分( 2-3 节)叔侄情深。去年,孟东野(孟郊于 802 年赴溧阳尉,离宣城不远,韩愈托他捎信给十二郎)往。吾书(写信)与(给)汝曰:“吾年未(未满)

11、四十,而(就)视茫茫(视力模糊),而(就)发苍苍(头发灰白),而(就)齿牙动摇。念(考虑想到)诸父与诸兄,皆(都)康强(健康强壮)而(却)早世(英年早逝)。如(像)吾之(这样)衰者(早衰的人),其(怎么,难道,反问语气助词)能久存(存活)乎?吾不可(能)去汝不肯来,恐(恐怕我)旦暮(早晚)死,而(却)汝抱无涯之戚(忍受无穷无尽的悲伤)也!”孰谓(谁会想到 )少者殁( m 死)而存(存活),强者夭(早死)而病者全(保全)乎!【分析】 4 节,感伤身体,少强先殁。呜呼!其(难道)信(确实)然(这样)邪(吗)?其(还是)梦邪( “其其”,“是还是”,表选择关系 )?其(还是)传(传言)之(主谓间)非

12、其(那不是)真(真实的)邪?信(假如确实这样,那么)也,吾兄之(这么)盛德(大德)而夭(使夭折)其(自己的)嗣( s继承人)乎?汝之(这样)纯明(纯正明智)而(却)不克(能)蒙(蒙受,承受)其(他们的,指先人)泽(恩泽)乎?少者(年轻的)强者(强壮的)而(却)夭殁(早死),长者(年纪大的)衰者(身体衰弱的)而(却)存全(存活保全)乎?未可(不能)以为(认为它)信(真实的)也。梦也,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传(传言)之(主谓之间)非其(那不是)真(真实的)也,东野之书(书信),耿兰(十二郎的仆人)之报(耿兰报丧的消息),

13、何为(为什么)而(却)在吾侧(身边,傍边)也?呜呼!其(可能)信(确实)然(这样)矣!吾兄之(这么)盛德(大德)而(却)夭(使夭折)其(自己的)嗣(子息,后代 )矣!汝之(这么)纯明(纯正明智)宜(应该)业(动词,继承的事业)其(他们的,指先人)家者,不克(能)蒙(蒙受)其(他们的)泽(恩泽)矣!所谓天(天命)者诚(实在,确实)难测(难以预测),而神(神灵)者诚(确实)难明(难以明了)矣!所谓理(事理,天理)者不可(能)推(推测),而寿者(寿命的长短)不可(能)知(预知)矣!【分析】 5 节惊闻噩耗,疑梦非真。 作者连用三个“邪”字,三个“也”字,三个“乎”字和五个“矣”字来抒发感慨,表示不愿

14、相信十二郎的死的真的,又不得不信的矛盾心情。诵读时应读出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感情来。其信然耶?吾兄盛德夭其子汝之纯明不蒙其泽其梦耶?东野之书耿兰之报其信然矣天难测,神难明理难推,寿难知虽然(即使这样),吾自今年来,苍苍者(灰白的头发)或(有的)化(变化)而(就)为(成为)白矣,动摇者(松动的牙齿)或(有的)脱(松脱)而(就)落(掉下)矣。毛血(身体气血)日(一天天的)益衰(更加衰弱),志气(精神状态)日益微(衰微),几何(多少日子,过不了多久)不从(跟从)汝而(来)死也?死而有知(知觉),其(那)几何离(有几天的分离)?其(如果)无知,悲不几时(为你悲伤也悲伤不了几多时间了),而不悲者无穷期(

15、不能悲伤的日子是没有穷尽的)矣。【分析】 6 节未老先衰,将从汝死。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汝之子始(才)十岁,吾之子始(才)五岁。少而强者(年轻力壮的人,指十二郎)不可(能)保,如此(像这么)孩提者(小的孩子、儿童),又可(又怎么可以)冀(希望)其(他们)成立(成长立业)邪(呢)!呜呼哀哉!呜呼哀哉(唉,多么悲伤啊)!【分析】 7 节子孙幼弱,睹之生悲。汝去年书云(书信中说):“比(近来)得(得了)软脚病(一种脚病。千金方 序:“因晋朝南移,衣缨士族不袭水土,皆患软脚之疾。”),往往(经常)而剧(痛疼剧烈)。”吾曰:

16、“是疾(这种病)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未始(开始不)以为忧(以之为忧)也。呜呼!其(难道)竟(竟然)以(因为)此(这种病)而(却)殒(丧失)其(你的)生(生命)乎?抑(还是,或者,选择连词)别(另外的)有疾而(才)至(导致,至于)斯(这样)乎?汝之书(书信),六月十七日也。东野云(说),汝殁( m死)以(在)六月二日;耿兰之报(报丧的消息)无月日。盖(大概)东野(孟郊)之使者(仆人)不知(晓得)问(询问)家人以(把)月日(十二郎死亡月日);如(而)耿兰之报(报丧消息),不知(晓得)当(应当)言(言明)月日(死亡月日)。东野与(给)吾书,乃(才)问(询问)使者(仆人),使者妄称(心口胡诌)以

17、(来)应(应付)之(他)耳(罢了)。其(果真是)然(这样)乎?其(还是)不然(不是这样)乎?【分析】 8-9 节病因死期,萦回于心。第二部分( 4-9 节)噩耗传来。今吾使(派)建中祭(祭奠)汝,吊(慰问,抚慰)汝之孤(孤儿)与汝之乳母(奶妈)。彼(他们)有食(吃的)可(能)守(守丧),以(可以)待(等待)终丧(到守完三年丧期),则(就)待(等待到)终丧(守孝三年期满)而(才)取以来(接孤儿和乳母来);如(如果)不能守(守丧)以(来)终丧(等到守完三年期满),则(就)遂(立即)取以来(接孤儿和乳母过来)。其余奴婢,并(一起)令(叫,派)守汝丧(为你守丧三年)。吾力(有能力)能改葬(迁葬),终(

18、最终)葬汝于(把你葬到)先人之兆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祖先的坟墓),然(这样)后惟其所愿(让奴婢们按照他们的意愿或去或留)。【分析】 10 节吊慰改葬,事事不忘。呜呼!汝病(生病的时候)吾不知(知晓)时(时间),汝殁(死的时候)吾不知(晓得)日(日期),生(活着)不能相(相互)养(扶持)以(来)共居(在一起生活),殁(死着)不能抚(抚摸)汝以(来)尽哀(尽情哀痛),敛( li n 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不凭(靠在)其(你的)棺(棺材),窆( bi n 葬时下官入穴)不临(亲临)其(你的)穴(墓穴)。吾行(行为)

19、负(对不起)神明,而(因而)使汝夭;不孝(对上不孝)不慈(对下不慈),而(因而)不能与汝相(相互)养(照顾)以(来)生(生活),相(相互)守(厮守)以(到)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再生的时候)而影(身影)不与吾形(形体)相依(相互依靠),死(死了以后)而魂(魂魄)不与(跟)吾梦(梦境)相接(接触)。吾实(实在是)为之(自己造成这种情况),其(那)又何(谁)尤(怨恨)!彼(那)苍者天(苍天),曷(何,什么时候)其(它)有极(尽头)!自今(从现在开始)已往(以后),吾其(表推测,还是)无意(没有什么心思)于(对)人世矣!当求(买)数顷(百亩为一顷)之田于伊( y伊水)、颍(颍水)之上,以(

20、来)待(度过)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希望)其(他们)成(长大成人);长( zhng 养育)吾女与汝女,待(等待)其(他们)嫁(出嫁),如此而已(只是这样罢了)。【分析】 11 节生离死别,抚孤成立。呜呼!言(话)有穷(说完的时候)而(可是)情(哀痛的情感)不可(能)终(终结),汝其(大概是)知也邪 ! 其( 还是 ) 不知也邪!呜呼哀哉(哎呀,伤心啊)!尚飨( xing 希望死者的灵魂来享用祭品。尚,希望。飨,鬼神享用祭品)!【分析】 12 节言有穷尽,情不可终。第三部分( 10-12 节)祭奠之情。【译文】 某年、某月、某日,叔父韩愈在听说你去世后的第七天,才得以含着哀痛向你表达诚意,并让

21、建中在远方备办了应时的鲜美食品作为祭品,告慰你十二郎的魂灵: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唉,我幼年丧父,等到大了,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模样,只好靠哥嫂抚养。哥哥在中年时死在南方,我和你都还小,跟随嫂嫂把灵柩送回河阳安葬。随后又和你到江南谋生,孤苦零丁,一天也没有分开过。我上面本来有三个哥哥,都不幸早死。继承先父的后代,在孙子辈里只有你,在儿子辈里只有我。子孙两代各剩一人,孤孤单单。嫂嫂曾经抚摸着你指着我说:“韩氏两代,就只有你们两个了!”那时你比我更小,当然记不得了;我当时虽然能够记事,但也还不能体会她话中的悲凉啊!我十九岁时

22、,初次来到京城。四年以后,才回去看你。又过了四年,我去河阳凭吊祖先的坟墓,碰上你护送嫂嫂的灵柩来安葬。又过了两年,我在汴州辅佐董丞相,你来看望我,只住了一年,你请求回去接妻子儿女。第二年,董丞相去世,我离开汴州,你没能来成。这一年,我在徐州任职,派去接你的人刚动身,我就被免职,你又没来成。我想,你跟我在东边的汴州、徐州,也是客居,不可能久住;从长远考虑,还不如我回到西边去,等在那里安下家再接你来。唉!谁能料到你竟突然离我而死呢?当初,我和你都年轻,总以为虽然暂时分别,终究会长久在一起的。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薄的俸禄。假如真的知道会这样,即使让我做高官厚禄的公卿宰相也不愿离开你一天而

23、去赴任啊!去年,孟东野到你那里去时,我写给你的信中说:“我年纪还不到四十岁,但视力模糊,头发花白,牙齿松动。想起各位父兄,都在健康强壮的盛年早早去世,像我这样衰弱的人,难道还能长活在世上吗?我不能离开(职守),你又不肯来,恐怕我早晚一死,你就会有无穷无尽的忧伤。”谁知道年轻的却先死了,而年老的反而还活着,强壮的早早死去,而衰弱的反而还活在人间呢?唉!是真的这样呢?还是在做梦呢?还是这传来的消息不可靠呢?如果是真的,那么我哥哥有(那么)美好的品德反而早早地绝后了呢?你(那么)纯正聪明反而不能承受他的恩泽呢?难道年轻强壮的反而要早早死去,年老衰弱的却应活在世上吗?实在不敢把它当作真的啊!如果是梦,

24、传来的噩耗不是真的,可是东野的来信,耿兰的报丧,却又为什么在我身边呢?啊!大概是真的了!我哥哥有美好的品德竟然早早地失去后代,你纯正聪明,本来是应该继承家业的,现在却不能承受你父亲的恩泽了。这正是所谓苍天确实难以揣测,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而神意实在难以知道了。也就是所谓天理不可推求,而寿命的长短无法预知啊!即使这样,我从今年以来,花白的头发,全要变白了,松动的牙齿,也像要脱落了,身体越来越衰弱,精神也越来越差了,过不了多久就要随你死去了。如果死后有灵,那么我们又能分离多久呢?如果没有灵,那么我也不能悲痛多少时间了,

25、而(死后)不悲痛的时间却是无穷无尽的。你的儿子才十岁,我的儿子才五岁,年轻强壮的尚不能保全,像这么大的孩子,又怎么能希望他们成人立业呢?啊,悲痛啊,真是悲痛!你去年来信说:“近来得了软脚病,时常(发作)疼得厉害。”我说:“这种病,江南人常常得。”没有当作值得忧虑的事。唉,(谁知道)竟然会因此而丧了命呢?还是由于别的病而导致这样的不幸呢?你的信是六月十七日写的。东野说你是六月二日死的,耿兰报丧时没有说日期。大概是东野的使者不知道向你的家人问明日期,而耿兰报丧竟不知道应该告诉日期?还是东野给我写信时,才去问使者,使者胡乱说个日期应付呢?是这样呢?还是不是这样呢?现在我派建中来祭奠你,安慰你的孩子和

26、你的乳母。他们有粮食能够守丧到丧期终了,就等到丧期结束后再把他们接来;如果不能守到丧期终了,我就马上接来。剩下的奴婢,叫他们一起守丧。如果我有能力迁葬,最后一定把你安葬在祖坟旁,然后让奴婢们按照他们的意愿去或留 .唉,你患病我不知道时间,你去世我不知道日子,活着的时候不能住在一起互相照顾,死的时候没有抚尸痛哭,入殓时没在棺前守灵,下棺入葬时又没有亲临你的墓穴。我的行为辜负了神明,才使你这么早死去,我对上不孝,对下不慈,既不能与你相互照顾着生活,又不能和你一块死去。一个在天涯,一个在地角。你活着的时候不能和我形影相依,死后魂灵也不在我的梦中显现,这都是我造成的灾难,又能抱怨谁呢?天哪,(我的悲痛

27、)哪里有尽头呢?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从今以后,我已经没有心思奔忙在世上了!还是回到老家去置办几顷地,度过我的余年。教养我的儿子和你的儿子,希望他们成才;抚养我的女儿和你的女儿,等到她们出嫁,(我的心愿)如此而已。唉!话有说完的时候,而哀痛之情却不能终止,你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悲哀啊!请享用祭品吧!四、理清思路,体味抒情色彩1. 文章的线索是什么?线索情思念之情痛悼之情骨肉之情追悔之情人生无常宦海沉浮“至情之文 ,千古绝调”2.问题:按祭文的一般格式,全文可分为哪几部分?明确:内容板书【开头引子】常规格式:时间事件

28、(1 段)1.生离之情幼时为伴,未尝相离(2 段)三别三会,聚少离多( 3 段)2.死别之情少强先殁,不合常情(4 段)惊闻噩耗,疑梦非真( 5 段)若死有知,愿从汝死( 6 段)子孙幼弱,睹之生悲( 7 段)病因死期,萦廻于心( 8、9 段)3.祭奠之情吊慰改葬,事事不忘(10 段)抚孤成立,馀年之愿( 11 段)【常规结尾】言有穷尽,情不可终(12 段)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全文除首尾两段是祭文的固定格式外,中间按“生前身死死后”来组织文章。第一部分交代祭奠时间、祭奠对象,最后一段再抒悲情以祭文常用语结尾。中间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23 段)写侄儿生前与自己孤苦相依的至厚亲情,为后文抒情作铺垫。第二部分(49 段)写侄儿身死情况及自己的悲痛之情。第三部分( 10 段)交代侄儿死后安排,包括守丧、迁葬、抚养侄儿子女的情况,自责之情令人动容。五、课堂小结本文是祭文中的“千古绝唱”,要想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应多读课文,本节课的目的就是在反复诵读中理清作者的感情思路,初步学习了文章的边诉边泣、波澜起伏的特点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