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的语言刘.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4555201 上传时间:2020-07-23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4.4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鉴赏诗歌的语言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鉴赏诗歌的语言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鉴赏诗歌的语言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资源描述:

《鉴赏诗歌的语言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鉴赏诗歌的语言刘.ppt(8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鉴赏诗歌的语言,古代诗歌鉴赏,“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诗赋以一字见工拙”,“推敲”的典故,古人非常讲究炼字,炼字,就是使“意”作者的主观情思和诗歌所表现的内容具体化、生动化、纵深化、美学化,只有炼出具体生动的富有美学内容和启示性的字,才能使“意”具有感人的力量。,古典诗歌炼字的规律 (1)、从位置上来说 五言诗的第二字、第三字、第五字,七言诗的第二字、第五字、第七字,常常是诗人炼字的常见位置。 ( 2)、从词性上来说 诗人炼字时常会在“动词”和“形容词”上下功夫,当然也有炼数词、炼副词的。,方法技巧,古诗词语言的特点,1.讲究“准确传神”,2.讲究“跳

2、跃和留白”,3.讲究“破常规,求新奇”,1.讲究“准确传神”,贾岛的“僧推月下门” 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陶潜的“悠然见南山” 王维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 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 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2.讲究“跳跃和留白”,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羁旅之苦、怀乡之情)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雄关秋风立战马,雪夜渡口列战船。营造了战争的悲壮苍凉感。)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衰败、凄凉、孤寂的氛围,凄凉无奈的悲哀,仕宦飘泊的孤苦,怨世哀身的无奈。)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

3、组合,借助了汉语语法意合的特点,词语与词语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可以直接拼合,甚至可以省略起连接作用的词语。注意诗词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3.讲究“破常规,求新奇”,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鹦鹉啄残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绿肥,指 。红瘦, 。 这里的“肥 ”和“瘦 ”,使用了 的手法。 词中把用来写 ,如今却用来 写 , 形象地反映出作者 之情。 这一句不论是在语言的提炼上,还是在修辞手法的使用上,都是极富创造性的,很有新意。,枝叶茂盛,花朵稀少,比拟,人的“肥”、“瘦”二字,绿叶繁茂、红花

4、凋落憔悴时的形貌,对春天的留恋和惜别,名目,内容,作用,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1. 要重点关照动词,例1: 哀江南 孔尚任 沽美酒你记得跨青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鉴赏炼字,一个“剩”字引人注目,作者并没有用“留”、“见”,其妙处就在“剩”虽与“留”意思相近,但“剩”字一般是被动的,而且有“残存”,“残余”的意思;另外“剩”字有时间性,给人一种“无可奈何”之感。“留”则无这么多含义。“见”只就眼前而言,不能给人以今昔对比的变迁感。,例2: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

5、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何须怨”三字不仅见其艺术手法的委婉蕴藉,也可看到当时边防将士在乡愁难禁时,也意识到卫国戍边责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宽解。,例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极度夸张地写出登楼所见。坼,裂开,隔开。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显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浮”字动态感极强,在诗人笔下洞庭湖包容了天地万物,并主宰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湖水的波动而飘荡。写出浩渺无垠的洞庭湖的水势 。,例4: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 析:雨后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

6、所以说“花光湿”,一个“疏”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极富诗情。,2. 炼形容词 【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寂,人心之孤苦。,【例2】“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草枯以后,鹰的眼看得更清楚了,诗人却不说看得清楚,而用了“疾”(快),“快”比清楚更形象。雪融化以后,马跑得更快了,诗人不说快,而用了“轻”,比“快”形象。,2.要关注修饰语,例5: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细雨伴随着和风到来。且写出了春雨润物的默默之情。,例6: 闺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前两

7、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一个“忽”字,突出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3. 要关注特殊词 叠词,例7: 南 浦 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诗中“凄凄”和“袅袅”两个叠词用得传神。“凄凄”形容内心的凄凉和感伤,“袅袅”形容秋日的苍凉和惨淡。这两个叠词不仅使得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把那一份惜别之情表现得格外凝重。,例8:雨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8、。,王安石改“飞来”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纷纷,4. 要关注特殊词 色彩词,例9: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诗中将江、鸟、山、花四景分别敷以碧绿、洁白、苍青、火红四种颜色,“江碧”衬“鸟”之白,“山青”衬“花”之红,色彩鲜明,令人赏心悦目。,例10: 一剪梅舟过吴江南宋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

9、”道出了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不仅仅是写眼前事目前景,而且沉淀着作者对故园桃红蕉绿的回忆,以及对今后年复一年樱桃自红、芭蕉自绿、无家者客袍自湿的未来生活的怅惘。,作品译文 船在吴江上飘摇,我满怀羁旅的春愁,看到岸上酒帘子在飘摇,招揽客人,便产生了借酒消愁的愿望。船只经过令文人骚客遐想不尽的胜景秋娘渡与泰娘桥,也没有好心情欣赏,眼前是“风又飘飘,雨又潇潇”,实在令人烦恼。哪一天能回家洗客袍,结束客游劳顿的生活呢?哪一天能和家人团聚在一起,调弄镶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形的盘香?春光容易流逝,使人追赶不上,樱桃才红熟,芭蕉又绿了,春去夏又到。,例11: 西厢记长亭送别 正

10、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醉”暗点“红”。满林枫叶,火红如醉,在诗人看来,不是秋霜所打,而是离人的眼泪染成的。在这里,色彩中饱蘸着感情,它已经超越了客观的写景效果,而是运用色彩,创设出了一种独特的抒情氛围。,表颜色的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

11、的立体节奏感。,5. 要关注特殊词数词,例12: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七八颗星是寥落的疏星,两三点雨是轻微的小雨,几个数词的运用使我们感到了夜色微雨中一种轻柔的美,充满了恬静的气氛和乡土的气息,不但不给人以单调的感觉,反而增添了许多诗情画意。,例13:宫词唐张祜 故国三千里, 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三千里”是从空间着眼,写去家之远;“二十年”从时间下笔,写入宫之久。“一声”写歌唱,“双泪”写泣下,“一”和“双”两个数词的运用,使人仿佛看到了在皇帝面前,诗

12、中人随着何满子的歌声而双泪齐落的样子。,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齐己早梅,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一,例14,例15: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关:水鸟的和鸣声。在一片生机盎然的沙洲上,成双成对嬉戏悠游的水鸟发出甜美动听的“关关”欢叫,激起了岸上的小伙子对幸福的婚姻生活的向往这是多么令人心醉的意境!对鸟鸣声生动而形象的模拟,为诗歌增添了无限的意趣。,6. 要关注特殊词 拟声词,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潺潺”一词拟春雨之声,使读者如听春雨之淅沥,想起乍暖

13、之还寒;冷雨淅沥,落在帘外,听在耳边,冷在心中,而这位亡国之君的家仇国恨便立刻涌上心头,所以,拟声词的作用就在于可以使诗文生动、形象,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例16:,特殊词表达效果,动词效果:赋予画面动态感,使意境特点更加鲜明。 一般形容词效果:生动形象地展现意象特点,营造意境。 表颜色的形容词:表现心情,色彩鲜明,画面生动,渲染气氛。 叠词效果:叠词能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造成一种反复回旋的抒情氛围。 拟声词效果:使诗歌特点更形象生动,以动衬静,渲染氛围,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崔颢黄鹤楼诗: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晴川汉阳树历历,鹦鹉洲芳草萋萋,主语后置,“晴川(晴朗的原

14、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注意诗句语序的颠倒,杜甫月夜诗: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诗: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怜新雨后之竹,爱夕阳时之山。,宾语前置,叶梦得贺新郎词: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卢纶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主、宾换位,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刘叉从军行: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定语位置变化,关注四类语言,1、意象语言:诸如松、竹、梅、菊一类事物 2、情感语言:“悲”“孤”等词语能直接表露感情,如“万里悲秋常做客” 3、象征语言:有些是某些诗句本身含有一定象征意义,

15、有些是全诗常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即说理诗。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虞世南),4、特定称谓语言: 如“秋水”指眼睛, “盗泉”旧时常喻不义之财 “鸿雁”指书信。它们大多源于典故或前人诗文。长亭送别中的“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中明显化用了白居易的诗句。 其余见第三节“诗歌鉴赏中的常用典故”。,1、以赏析生动传神的词语的方式考查 2、以鉴赏“诗眼”的方式考查 3、以分析作品中的关键词语的方式考查 4、以比较词语或句子的优劣的方式考查,考查方式,诗歌语言题,A、某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 请简要分析? B、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 在哪里?,解答分析:这类题目要求品味字的妙处。答

16、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一、以赏析生动传神的词语的方式考查,炼字提问方式,(2011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 答案“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袭来时的迅猛态势;“吼”从听觉角度,写出了骤雨声势之大。,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炼字的鉴赏能力。解答时首先要字不离句。任何一个汉字都无所谓好坏优劣之分,但一进入具体的语境中,则优劣可辨。其次要联句分析。正因为字不离句,所以,在赏析某个字时,必须联系其所处的相应句子来分析。答案要有以下几部分:形式上要点明修辞或活用等;内容上要分析其对所表达主题

17、思想的作用;效果上可从诗中形象(诗人自己或诗中他人)角度分析效果表达得怎样。,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h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縠皱,绉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提问】 “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千古名句,有人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请说说你的理解。,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东城外面的景色,越来越美。湖面上棉纱一样的波浪,负载着游船,承载着游客的欢乐。绿杨翠柳,茂密如烟,春深了,只有早上,尚余轻寒。红杏枝头,蜂飞蝶舞,春意盎然。 人生的欢乐是多么少啊!愿拿千金换一笑。他端起斟满的酒杯,邀请夕

18、阳,劝夕阳同干一杯。希望金色的晚照,能够在美丽的花丛中多停留一会儿!,闹,本指热闹,此处指春意盎然。,参考,红杏的枝头,开满了绚烂的花朵。,作者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花满枝头充满生机的景象,以动写静,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音,在视觉里获得听觉的感受。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步骤三),(步骤二),(步骤一),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句中描述景象。,3、结合表达技巧阐述该字的表达效果,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1. (2012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邹明府游灵武注 唐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19、。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 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4分),审题,赋分,审题: 1.本题是对诗歌炼字的赏析。 2.首先指出字词的含义,其次分析所用手法,最后分析所写景物特点和蕴涵的作者情感。 3.答题模式: 含义+手法+简析+作用。 解析: “藏”的本义是隐藏,联系前后诗句可知,应为“覆盖”之意,以显示雪大人稀的边塞特点,为下句的“透”字张本。“透”本为“穿透”之意,明写边风之大,暗写衣服单薄,再次呼应前面的人物形象。,答案: (示例)“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

20、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 “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答题,01 真题热身,2. (2012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3分) 子规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 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审题,答题,赋分,审题

21、: 1.细读全诗,包括题目及注释。 2.本诗是咏物诗,子规形象寄寓了诗人的思乡难归之情。 3.重点把握颔联内容:贪夫不愿听,无奈低首。远客听后断肠,夸张写出思乡情。 4.联系以上内容,分析“空”字的韵味。,答案: (示例)“空”,徒然之意。既传神地描绘出贪夫倦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01 真题热身,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送别的人肝肠寸断。此

22、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看,在诗中指回望。,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释词,描述,意境或情感,迁移训练,二、以鉴赏“诗眼”的方式考查,【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 内涵的字或词。,【提问方式】,A、本首诗歌的诗眼是某一字,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B、你认为这首诗某一联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审题,答案,赋分,方法,审题: 1.明确题干要求,重在“炼字”的赏析。 2.理解整体诗意,重点把握诗人情感。 3.重点理解注释,把握“东山”特点:一是雪后晚晴,二是白。,答案: (示例)“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

23、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 “涌”字运用比拟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一、鉴赏“炼字”,答题步骤: 1.该字(运用了什么手法)具体形象生动传神地刻画了什么形象(景色),概括说一下(必答)。 2.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分值少的题可省略这步)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模式: 这个字意思是(或:运用了什么手法),具体、形象、生动、传神地刻画了形象(或:景色),描绘出了情状,烘托了意境,表达了情感。,(2012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最爱东山晴后雪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

24、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二绝句中的一首。 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4分),02 考点透析,阅读下面这首曲子,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沉醉东风维扬怀古 无名氏 锦帆落天涯那答,玉箫寒、江上谁家?空楼月惨凄,古殿风萧飒。 梦儿中一度繁华,满耳涛声起暮笳,再不见看花驻马。 【注】那答:那边。 曲中的“寒”字用得传神且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尝试自测,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语言炼字情况的鉴赏能力。要在理解本义的基础上,分析它被修饰的对象产生了什么样的特殊效果,有修辞的要点出修辞,对塑造人物形象或主旨起作用的也要同时写入答案。

25、,答案:一个“寒”字既写出了玉箫曲调的悲凉,也形象地写出了作者闻听箫声后的悲凉心情。,解析,答案,03 诊断自测,【提问】古人有“一诗之眼”的说法。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以颔联为例,说说是如何体现诗眼的?,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孤?哀?怜?,诗眼是“孤”,即孤独之意。,参考,“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意思是“一片孤单的雁影 ,遗失在万里云天中,有谁会心生怜意啊”。,“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反差,极言其“孤”;“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步骤三),(步骤二),

26、(步骤一),颔联形象地写出路远雁孤、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步骤四),1、点出诗眼,并释义。,2、紧扣诗眼,解释句意。,3、结合表现手法指出如何突出诗眼。,4、总结该联如何点明主旨,突出诗眼。,过香积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杂念。,【提问】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迁移训练,参考,“诗眼”分别是“咽”、“冷”。 “咽”即呜

27、咽之意, “冷”即阴冷之意。(第一步),山中的泉流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第二步),“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第三步),表现了作者恬静的心境。(第四步),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三、以分析作品中的关键词语的方式考查,领字 【提问方式】,解答分析:古诗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定下全诗的感情基调,统领全诗的主旨,分析关键词必须围绕全诗进行赏析。,夜 归 (宋周密) 夜深归客倚筇(qin)行, 冷燐依萤聚土塍(chn)。 村店月昏泥径滑, 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倚筇:扶杖。

28、燐:燐火,俗称鬼火。 萤:萤火。土塍:田埂。,【提问】 “夜归”是本诗的关键,它是怎样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参考,开篇,直接点明“夜归”,刻画出归客倚杖蹒跚而行的疲惫之态。,随后,最后,以“冷燐”“萤”“月”等意象渲染夜色凄凉, 烘托归客孤身夜行的凄凉,反衬归客急切归家的心境。,以深夜犹见“补衣灯”的感人场面结束。与先前的凄凉形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1)全诗紧扣该词分别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 (2)该词对领起内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3)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如线索、呼应、铺垫等)。,赏析“关键词”步骤分析:,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 益

29、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提问】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迁移训练,颔联:清风吹开门,吹动竹子,引起怀念故友之情。 颈联:微风吹落枝上露水,滴在阶下青苔上,写出了清幽静谧的境界,体现深沉的寂寞和思念。 尾联:希望微风吹进帘幔,拂去琴上尘埃,语义双关,表露不胜埋怨和渴望之情。,参考答案,四、以比较词语或句子的优劣的方式考查,【提问方式】,A、诗中的某一词或某一句,有的版本说法不同,你认为哪一句更妙, 为什么? B、诗中的某一词有人认为换成某词更好,你的看法呢?

30、,(2012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4分) 鹧鸪天 金王寂 秋后亭皋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吾老矣,久忘机,沙鸥相对不惊飞。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 注 亭皋:水边的平地。忘机:消除机心。机心,巧诈之心。白居易诗云“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 “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审题,方法,答题,赋分,审题: 1.内容上题干已点明写出了山水的变化,题干主要是要结合诗歌分析其表达效果。写了什么,怎样写的?按照这样的思路来答,会更好。 2.应抓住炼字、修辞等方面赏析。,答案: (示例)运用比拟的修辞手

31、法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运用“瘦”与“肥”字,写出了晓云散去后山峰的清秀,也表现出夜里下雨之后水面的宽阔。同时“瘦”与“肥”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山水前后变化。,方法: 1.点出其语言特色,比如炼字、修辞等手法。 2.结合诗句分析其妙处。,二、鉴赏“诗句”,02 考点透析,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提问】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 为什么?,【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步骤一)“雁引愁心去”好。 (步骤二)这一句写

32、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它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 (步骤三)“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想象更奇特,更新颖,与后一句对仗映衬,更显生动活泼、情趣盎然。 (回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参考答案,【步骤分析】,一、明确回答自己认可的对象,绝不含糊; 二、解释手法、内容(考虑结构、表情达意、音韵等方面的作用。) 如在写景句,就勾勒其描绘的画面, 如在抒情句,就写出其能更好地抒发的情感 三、确定比较点,强调认可答案的优处。 (注:也可以适当分析相比较词语或句子的不足),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端

33、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 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 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端居的意思是闲居。这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迁移训练,【提问】清代冯浩玉谿生诗笺注引杨守智评说第二句中的“敌”字说:“敌”字险而稳。这里本可以用一个“对”字,为什么用成“敌”字,你认为哪一个字更好?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参考答案,“敌”字更好。(第一步),“敌”在此处是“抵挡”之意,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第二步),“敌”字偏于主观精神状态。 “对”字偏于客观描绘。

34、用“对”难以达到以上表达效果。(第三步),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杜甫 去郭轩楹敞, 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 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 此地两三家。 注槛,音jin,栏杆。赊,远,1:“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是千古名句,请说说妙在哪里?,“出”是“出现”之意。写出了鱼儿在细雨中摇曳着身躯,喷吐着泡沫,欢欣地游到水面上来了。“出”字用得细腻自然。 “斜”是“倾斜”之意。写出了燕子在微风的吹拂下,轻柔的躯体,轻盈地掠过水蒙蒙的天空, “斜”字用得逼真生动。,(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 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3)点出该字作用,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

35、怎样的感情。,典型例题,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参考答案:“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答“缺”字亦可),3、阅读卢纶的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回答问题 问:“暗”、“惊”、“寻”、“没”四字妙

36、在何处?,答:这个“暗”字既透露了朦胧的夜色,又渲染出一片黑乎乎的森林; “惊”字不只是风吹草动,而且给人一种阴森的感觉;“寻”字说明昨晚夜射是误会;“没”字把将军射艺高超,臂力惊人的形象描绘出来了。,4、 读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试说出该诗的用字精彩之处。,“挂”化动为静,赞颂大自然的神奇伟力,“飞”字生动写出瀑布喷涌景象,“落”字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气势。比喻奇特,如“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又自然,新奇又真切。,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清新淡雅、朴实无华、平淡自然 华美绚丽、明白晓畅、明快浅显 多用口语、简练生动、辞藻华丽 婉约缠

37、绵、委婉含蓄、简洁洗练 雄浑豪放、慷慨悲凉、沉郁顿挫 浑厚雄壮 、笔调婉约、明白如话,能用来答语言风格的词有:,诗歌语言的个人风格,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诗画一体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 李清照的婉约悱恻 陆游的悲壮爱国,诗歌语言的个人风格,李煜词颓靡伤感却又细腻感人。 欧阳修词清丽明媚而又语近情深。 范仲淹词苍凉悲壮; 晏殊词明朗疏淡, 苏轼词雄健豪放; 柳永词缠绵悱恻, 黄庭坚词流畅自然; 秦观词情真意切, 李清照词婉约凄切; 杨万里词新鲜活泼。 姜夔词精心刻意、清妙秀远,(1

38、)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如王维、孟浩然的诗相对比较清新。而陶潜的诗特点不乏清新,但主体风格是平淡。,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清新淡雅 像一朵别具风采的小花,(2)冲淡 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冲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冲淡质朴 像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溪,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

39、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陶渊明归园田居,(3)绚丽 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明净绚丽 像一株静静开放的牡丹,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4)明快 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明白晓畅 像一杯透明洁净的矿泉水,江楼月白居易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5)含蓄 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

40、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的词。,“绿”、“红”借代绿叶和红花;“肥”和“瘦”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如 梦 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委婉含蓄 像一位怀春的名门淑女,(6)自然 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清新自然 像一池雨后出水的芙蓉,如李白诗歌的语言,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7)雄浑奔

41、放,特点 :直率而有气势,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雄浑奔放 是手持铜鼓高唱“大江东去”的壮汉,(8)慷慨悲凉,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慷慨悲凉 是忧国忧民、感时伤乱,又含思悲壮、出语高昂的志士。,(9)沉郁顿挫,特点: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风疾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42、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沉郁顿挫 是深沉忧郁,在天地间孤飞的沙鸥。,分析语言特色类答题:,提问方式: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淡雅 平淡自然 明快浅显 辞藻华丽 委婉含蓄 简洁洗练 沉郁顿挫 浑厚雄壮 多用口语 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阅读下面的唐诗,根据提示,完

43、成赏析。 (4分)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试赏析本诗的语言特色。,审题,答案,赋分,方法,审题: 1.知人论世,理解写作背景。 2.结合具体诗句,尤其是意象特点理解。 3.按照答题要求,注意答题模式: 叙(语言特色)+析(结合具体诗句)+评(表现情感),答案: (示例)此诗语言特色是清新、自然、质朴。 清江、梁上燕、水中鸥构成了一派恬静幽雅的自然田园景象。“老妻画纸为棋局”的痴情憨态,望而可爱;“稚子敲针作钓钩”的天真无邪,弥足可爱。不作雕饰,自然成趣,生活意味十足。表

44、现了诗人的欣喜、愉悦和满足。,三、赏析语言风格,方法: 1.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如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简练生动等)。 2.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02 考点透析,春 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此诗语言特点是平实自然,口语化。“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平实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这样就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长干曲四首(其一) 崔颢 “君家何处

45、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4分),这首诗歌的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 (步骤一)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 (步骤二)烘托出一个素朴真率的船家女形象。 (步骤三),检测练习 下列诗词中加点的字各有其妙处,请鉴赏分析。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 3、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 4、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5、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独坐敬亭山) 6、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 7、映阶碧草自春色

46、,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1、“直”写出烽烟之劲拔、坚毅,“圆”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把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 2、“生”字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富有动感,准确传神。 3、“低”写出人在舟中仰望天空的独特的视角,非常准确。“近”字写月亮仿佛也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来安抚诗人那颗孤寂的心。 4、“转”表明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是静止的,但凭颜色的渐变就写出它的动态来。“日”即“天天”之意,水是流动的,用一“日”字,令人感觉它始终如一的守恒。,5、“尽”与“闲”把读者引入一个寂静的世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地清幽平静,写动见静,以动衬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 6、星辰低“垂”,写尽平野之广阔,月随江“涌”,写尽大江奔流的气势,景象雄浑阔大。 7、春草“自”碧,黄鹂“空”啼,景色幽美却无人问津,景象荒凉凄惨。,诗歌语言,一个字令你黯然神伤, 一句话道尽人生悲凉, 一首诗见证历史的沧桑。 夕阳古道空见尘世迷茫, 秦砖汉瓦演绎悲欢兴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