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现象的成因与防治

上传人:d**** 文档编号:145548054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7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校园欺凌现象的成因与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校园欺凌现象的成因与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校园欺凌现象的成因与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校园欺凌现象的成因与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欺凌现象的成因与防治(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校园欺凌现象的成因与防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10个省市对5846名中小 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到经常被高年级同学欺负的 学生占到6.1% , 偶尔被欺负”的占到32.5%,男生较之女 生更容易受到同学的欺负。2006年,有关部门对西部某地 级市进行全市抽样调查发现,学校里有大同学欺负小同学 现象”的占到51.3%,有拉帮结派、打架斗殴现象的占 到36.3%,有勒索钱财现象的占22.5%。校园欺凌是个伴随学校存在的问题,而且随着社会 的发展,这一现象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它已经不再是单 或偶尔发生的情况,而演变成了教育领域所重视的课题。 许多研究也显示,校园欺凌现象增加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

2、 阻碍学生正常人格的发展及学习,持续或严重的欺凌会引起 一些即时的心理问题,如抑郁、失眠、逃学、精神不集中等, 长久的心理问题则包括永久性的焦虑、缺乏自信或导致学习 障碍等。欺凌的定义最初对于欺凌现象的研究仅仅局限于身体上的欺压,个 体受到个体或者群体的攻击。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 多的学者认识到欺凌是一种不断重复的侵略行为,一般而言, 欺凌是以大欺小或以多欺寡的行为,由欺凌者向他人进行身 体上以及心理上的欺压,而具体的欺凌现象被分为直接欺凌 和间接欺凌两类。直接欺凌主要包括身体暴力或者强行索取, 间接欺凌则包括攻击性言语及排挤孤立别人。欺凌现象同时 受到年龄以及性别的影响,直接欺凌在小学

3、生中较为常见,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欺凌会减少,而间接的欺凌和攻击 仍会维持一定的比例。在欺凌现象中也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男生中的欺凌现象多以直接欺凌为主,女生中则以间接欺凌 居多。欺凌者的特征研究表明,具有欺凌行为的欺凌者的生理特征是较为强 壮,富有活力,和被欺凌者比较年龄要大。欺凌者与被欺凌 者相比较具有许多显着的心理特征,如具有攻击型、高冲动、 高沮丧、低焦虑和不快乐。而且研究结果还显示通常低学业 成就的学生有倾向表现欺凌行为,由于学业成绩不理想,他 们通过欺凌行为来获取成就感和支配欲。被欺凌者的特征作为被欺凌者,他们的生理上和欺凌者相比并没有十分 明显的特征,但在性格上区别十分明显,

4、比如柔弱,没有活 力,害怕并缺乏自信,感到不快乐,较为不安,有逃避行为, 极端个案会杀害欺凌者或者自杀。被欺凌者受到欺凌通常有 两类反应,消极受害者表现为焦虑不安,不能自我防御;易 怒的受害者烦躁不安,受到攻击时会加以报复。?欺凌现象的成因第一,欺凌现象与孩子的社交心理情况有直接的关系,社交心理情况越差,欺凌的情况就越明显。社交心理情 况包括孩子的生活是否开心,情绪是否经常波动,与身边的 家人、朋友和老师相处是否愉快,父母如何对待孩子及孩子 在学校的学业成绩,这些因素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社交 关系。当被访问者的社交心理越正面,即在日常生活中很开 心,情绪较稳定,在校内有很多朋友,受到同学们的

5、欢迎, 对自己的成绩感到满意,与校内的老师有较为良好的关系并 且和家人相处融洽,父母很少使用打骂方式管教自己,也不 曾受到兄弟姐妹的欺负,拥有这种社交心理的孩子欺凌别人 或者被欺凌的次数少;相反,社交心理情况越负面,欺凌别 人或被欺凌的次数愈多。第二,这一现象与孩子接触的暴力影响有十分直接 的关系,现代社会媒介带给孩子极大影响,他们看暴力书籍、 影片或者玩暴力游戏,时间一长,会接受以暴治暴的观点, 在不知不觉中模仿欺凌或者暴力行为。研究表明,欺凌者对 于支配和控制他人有较强的欲望,而这种欲望的根源则来自 于一些媒介对于欺凌行为的负面宣传。当被访问者越少看暴 力漫画书籍,或者不喜欢看武打片,欺凌

6、别人或者被欺凌的 次数越少;相反,接触暴力媒介越多的被访问者,欺凌别人 或者被欺凌的次数也越多。第三,学校校园氛围在这一现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在校园中是否有关心学生的老师,师生相处是否愉快, 学校是否提供多元化的课外活动,课堂气氛是否轻松愉快, 校园环境是否提供足够的活动设施。调查表明,被访问者对 和谐校园感觉越好,其欺凌别人或者被欺凌的次数越少。所 谓和谐校园就是指在校园中有一群关心学生的老师,有多种 多样的课外活动供学生选择,课堂上师生关系融洽。另外卜拥 挤的校园环境和教学设备的不足也是引发校园欺凌的因素 之一。欺凌现象的防治第一,学生对于欺凌现象并没有明确的认识,尤其 是欺凌者,他

7、们对于欺凌现象造成的后果及严重性都一无所 知,而其他旁观角色的学生也对此没有意识,所以在某些情 况下,使得欺凌现象自然地发生。因此,教师有必要将这一 现象的定义、行为或方式告知学生,教师也应该对欺凌行为 背后的情感、行为原因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有交攵地预防欺凌 行为。另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对欺凌现象进行讨论,通过 谈话让学生对这一现象有深刻认识,这样在欺凌现象发生时 也可以挺身而出来扞卫被欺凌者的利益。?第二,作为教师应该多留心欺凌现象的征兆。小学 阶段的校园欺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身体上的攻击和心理 上的攻击。身体的攻击容易发现,如果发现学生有明显的身 体外伤、逃学、人际交往中胆怯畏缩、学习成

8、绩下降等都可 以看作是欺凌现象的前兆。心理的攻击多表现为孤立,学生 之间如果出现孤立现象,教师可以建议采取小组合作活动的 方式来帮助被欺凌者融入其中,但是教师的协助和支持是必 不可少的,这样才能避免被欺凌者持续受到孤立。第三,作为学校必须要正视日益严重的校园欺凌现 象,在处理欺凌事件时,学校制定长远的反欺凌制度是十 分必要的,尽力创建和谐校园,将和谐文化融入到学校政策 中,将欺凌现象的防治列入到校规中,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和 教师对欺凌行为的了解,同时也强调了学校面对欺凌的立场 和目的。学校要把欺凌行为的明确定义及处理步骤列入校规 执行并形成约束力,在遏制欺凌行为的同时也能教育学生运 用正确的方法处理这一问题。因此,学校应尽量创造和谐校 园的氛围、融洽师生关系,给学生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创 建多元化的课外活动,改善校园环境。通知欺凌者和被欺凌者的父母共同参与问题的解决,从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处理和监控,让孩子的父母 了解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一起制定计划,减少一些媒介对孩 子们造成的不良影响,通过家长的协助和支持,欺凌问题能 够得到更好的防治。第五,加强对欺凌者的了解。作为教师应采取温和 的态度来处理欺凌行为,倾听欺凌者的言说,了解造成欺凌 行为的原因与动机,并进一步发掘此行为的真正成因。必要 时也可与家长联系,形成家庭、学校的双面支持,使其意识 到学校与家庭对于遏制欺凌行为的坚决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