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立体种植格式技术设计研究和应用报告

上传人:馨*** 文档编号:145529190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效立体种植格式技术设计研究和应用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效立体种植格式技术设计研究和应用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效立体种植格式技术设计研究和应用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高效立体种植格式技术设计研究和应用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效立体种植格式技术设计研究和应用报告(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wd.高效立体种植模式技术研究与应用报告信国彦2012-12-09此工程2004年获平顶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前言高效立体种植即在单位面积上,一定时间内充分利用光、热、水、气等自然资源和其他经济资源,通过间作套种,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单位面积上年收获三季以上的作物产品,到达高产高效之目的。它是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从空间上争取时间,从时间上充分利用空间,通过科学技术实施,力争把收获作物产品安排在较好的价值时段内,又不影响上、下茬作物生产的种植模式。立体种植最早开场于一般的间作套种。早在汉代已开场间作套种,不过当时只不过是简单的间作混种。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开展,间作套种历经各代不断开展。新

2、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加强了立体种植,间作套种方式的研究。多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把传统农业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根据各地不同的温度变化,年无霜期日数,土地状况,肥力条件,水利资源,不断创造出很多新型的立体农业生产模式。各地所采取的不同立体种植模式,都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到达了良好的增产增效之目的。目前,立体种植的模式多样,有粮粮、粮油、粮菜、油菜、林粮、林药、粮瓜、瓜菜、瓜药等多种模式。二、工程研究的背景平顶山地区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无霜期在220天左右,最长达253天,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持续320天以上,活动积温5500左右;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时持续时间220天

3、以上,活动积温4860以上,年平均气温14.5-14.9;年平均降雨733.7-76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094小时,日照率为47%。适宜作物生长,使作物的立体种植有了较好的光、热、气、水等自然资源、条件。过去我区立体种植主要有粮菜、粮瓜等模式,产量较低,品质不高,效益偏差。随着城市建设的开展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瓜菜等经济作物产品的需求量及质量大大提高。因此,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搞好经济作物高效立体种植,生产出优质的无公害产品,对满足市场需求,丰富城乡人民的菜蓝子,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经济开展速度,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区位于城市近郊,搞好经济作

4、物高效立体种植意义重大。几年来,区委、区政府对经济作物高效立体种植十分重视。提出了“扩经,增菜、强牧的城郊经济开展战略,制订了一系列鼓励及奖励政策,要求做好扩经、增菜的大文章。为此,我区上下狠抓了种植业构造调整,走白色农业之路,实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强力开展立体高效种植面积,增强以瓜、菜等为主的市场供应能力,开展了农村经济,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在此过程中,为更好的做好技术服务,在区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实施开展了经济作物立体高效种植技术研究与应用,有力的促进了全区及市郊经济作物立体高效种植面积的开展和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高。使全区粮经种植面积比例迅猛提高到60:40。因此,我区农业经济构造调整比

5、例连续三年位居全市第一,2002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经济构造调整先进县区。三、工程研究的目的意义高效立体种植,能有效的充分利用城郊的有限土地面积和光、热、水、气等自然资源,通过立体种植,增加复种指数,提高科学种田水平和广阔农民的农业科学技术应用能力。通过试验研究,我们应用推广了更适合城郊以瓜菜为主的经济作物高效立体种植模式。生产出了更多的优质无公害农产品,满足了城乡人民的生活需要,开展了农村经济,提高了城镇瓜菜等经济作物产品供应能力,加快了农民致富速度,对全面落实十六大精神,早日实现小康社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研究证明,实施以瓜菜为主的经济作物立体高效种植新模式,无论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

6、村稳定、服务城市建设,以及提高广阔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和致富能力,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等多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该工程的研究与应用,选用新的瓜菜为主的种植模式,配套选用适宜的优良品种和最正确套种时间、最正确套种密度,实施了无公害生产技术,采用了病虫害综合防治及先进的科学管理技术,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促使瓜菜丰产优质,进而丰富了市场供应,满足了城乡人民的生活需要,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优化调整了农业种植构造,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开展,最终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四、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一瓜菜为主的立体高效种植模式配置研究。二适宜立体高效种植品种研究。

7、三瓜菜为主立体高效种植最正确间作套种时间研究。四立体高效种植最正确种植密度研究。五立体高效种植中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五、该工程已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一工程的经济效益该工程实施五年来,我们遵循边试验、边研究、边示范、边总结、边推广的原那么。累计推广经济作物立体种植面积1800余亩次。由于狠抓经济作物新技术推广,到达了头茬西瓜提高产量、促进早熟,力争高产高效;中茬经济作物架豆角产量高,生产出的产品恰在淡季,使架豆角上市填补了豆角供应市场淡季,使之高产高效;后茬萝卜优质高产;再下茬作物充分利用冬季生长为来年创造效益。经过研究推广,西瓜亩产在3250公斤左右,上市时间6月17日

8、-25日,每公斤平均0.7元,头茬亩产值2275元;中茬架豆角亩产2500公斤,上市时间正值早春豆角过后的市场淡季,平均每公斤单价1元以上,亩产值2500元,下茬萝卜适播偏晚,品质好,亩产5000公斤左右,每公斤0.3元,亩产值1500元,萝卜收后,再种适宜越冬的经济作物,为来年创造效益。立体高效种植一年三茬亩产值6275元,扣除三茬作物各项投入每亩700元,亩净效益5575元,比过去的间套方法亩净增值2410多元,该工程五年累计试验示范推广面积1800余亩。计增效益434万元。二工程的社会效益1、该立体高效种植模式技术推广后年供应市场瓜菜1100万公斤,大大提高了我市瓜菜市场供应能力和满足了

9、城乡人民的生活需要,尤其中茬架豆角上市时,早春地膜豆角采收恰过,市场架豆角 基本已成淡季,此茬豆角销售价格看好,既解决了淡季城乡居民对豆角蔬菜品种的需求,又节约了从外地调运蔬菜的运输费用。致使豆角淡季不淡,城乡人民倍受其益。2、该工程实施五年来,经济作物立体高效种植技术培训达10多场次,培训农民和技术骨干近600人次,技术咨询2000多人次,印发有关技术资料2000多份,提高了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和致富能力。3、通过该工程的研究、示范推广应用,改变了我区过去西瓜供应市场偏晚、价格低,豆角供应市场少,并与众多豆角同时上市的状况,从而提高了市场销售价格和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了全区粮经比例的提高和农业种

10、植构造的进一步调整优化,推动了我区农业产业化的开展,到达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之目的。三生态效益在本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采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增施有机肥,在病虫害防治中,使用高效低毒杀虫杀菌剂及生物菌剂,采用综合农业防治技术,减少了各个环节对环境和土壤的药物和产品的药物残留,使农产品到达了无公害标准要求,实现了食品的无公害,保护了生态环境。六、经济作物立体高效种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了改变我区经济作物种植产量低,供应市场不适时,效益不高的状况,1998年我们开场对此现状进展了调查研究,从种植历史到立体栽培模式,从产量构造、品种利用到供应市场时段,进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分析,并及时给

11、上级领导以及科技主管部门作了汇报,在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组织人力、物力开场了经济作物瓜菜为主的立体高效种植模式的研究与应用,经过五年潜心研究示范,总结出适宜城郊以瓜菜为主的经济作物高效立体种植模式技术。一经济作物高效立体种植技术研究在该高效立体种植模式中,首先抓好头茬西瓜种植的间套带配置研究和品种选用研究,适时育苗,育壮苗;配方施肥,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在努力提高产量的同时,力争早熟早上市,提高效益。在抓中茬架豆角生产中,做好品种利用、最正确套种时间、套种最正确密度的研究,狠抓科学管理,努力提高产量,使产品上市时段恰在豆角市场淡季,以利提高经济效益;三茬作物在不影响上茬豆角后期生长

12、的同时,适时套种萝卜或其它叶菜作物,选用适宜的优良品种和科学管理,争取十一月上中旬收获。前三茬经济作物收获后,抓紧做好施肥深耕整地,种植越冬蔬菜,如黄心菜、越冬甘兰,使冬季土地得到进一步利用,增加效益,如调茬可栽植育苗油菜或种植春性小麦品种。1、立体种植间套模式带宽配置研究我们在调查瓜农西瓜生产经历的根基上,参考有关资料于1999在曹镇乡邢铺村安排了高效立体种植间套模式带宽配置试验。拟定1.3米、1.5米、1.7米三种带宽配置,小区面积66.7米2,重复三次,品种选用郑杂五号,株距0.55米,带宽1.3米小区栽植密度93株,折每亩930株;带宽1.5米小区栽植81株,折每亩810株;带宽1.7

13、米小区栽植71株,折每亩710株。西瓜四月二十日定植,架豆角五月十日套种。西瓜产量见附表一:1.3米带宽的平均小区西瓜产量303.6公斤,折亩产3036公斤,居试第二位;1.5米带宽的平均小区产量307.8公斤,折亩产3078公斤,居试验第一位;1.7米带宽的平均小区产量276.9公斤,折亩产2769公斤,居末位。采用1.5米带宽的亩株数比1.3米带宽的每亩少120株,产量比1.3米带宽的亩增产42公斤,增产1.4%,比1.7米带宽的亩多栽100株,产量比1.7米带宽的增产209公斤,增产9.7%。从商品性瓜个大小看,采用1.3米带宽,亩株数多,瓜个比1.5米带宽和1.7米带宽平均瓜重分别小0

14、.5公斤和0.6公斤;从市场销售来看,1.5米带宽、1.7米带宽的瓜个大、受欢迎,1.3米带宽的瓜销售价格不及大的价格高。1.5米带宽瓜重与1.7米带宽瓜重相差甚小,销售价格一样,但1.5米带宽亩产比1.7米带宽亩产增产明显。经过试验证明:以1.5米带宽种西瓜,在套种豆角的情况下,比1.3米和1.7米带宽平均单瓜重高,商品性好,进一步证明种植早熟品种采用1.5米带宽,每亩以800株左右为好,既不浪费土地,也能获得好的产量效益。2、高效立体种植西瓜品种选用研究该立体种植技术中,第一茬作物西瓜品种的选择尤为重要,既要早熟、丰产、抗病,还要受第二茬作物影响小,同时还要利于第二茬作物的生长。因此工程一

15、开场就展开了西瓜品种的筛选研究工作。1999年在北渡村安排了西瓜早熟品种试验。参试品种有郑杂九号、开杂二号、早抗二号、兴城8221,郑杂五号ck。采用三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66.7米2,长14.8米,宽4.5米,株行距0.541.5米,每小区种三行82株。3月15日育苗,苗龄35天5叶一心,4月20日定植,豆角5月10日在西瓜行中间套种,行距0.5米,株距0.35米,每亩2500穴左右。1产量表现:参试品种产量在2803.3-3590.0公斤见附表二,早抗二号为河南农大选育,亩产3590公斤,比对照郑杂五号2875公斤亩增产715公斤,增24.9%,居第一位;开杂二号为开封蔬菜所选育,亩

16、产3254公斤,比对照亩增产379公斤,增13.2%,居第二位;郑杂九号,郑州果树所选育,亩产3036公斤,比对照增产161公斤,增5.6%,居第三位,对照郑杂五号亩产2875公斤,居试验第四位;兴城8221亩产2803公斤,比对照郑杂五号减产72公斤,减产2.5%。从产量看早抗二号、开杂二号、郑杂九号可在我区推广。2早熟性及性状表现:各品种均属早熟品种,生育期在87-90天,开花授粉成熟在28-30天,均适合春植早熟栽培。抗病性:早抗二号,生长势强,抗性强;郑杂九号,生长势强,抗性较强;兴城8221、郑杂五号,生长势一般,抗性一般,其中郑杂五号有蔓枯病株见表三。商品性:除兴城8221为高圆球

17、形,其它品种均为椭圆形。郑杂五号瓜色淡绿,深色宽带。兴城8221黄绿,绿色宽条。其它品种色绿,有细网纹。单瓜重:早抗二号5-6公斤、开杂二号4-5公斤,郑杂九号单瓜重4公斤居多,郑杂五号,兴城822134公斤居多。从品质看均为红瓤脆沙,品质较好,甜度口感 基本一样,各个品种均易座瓜。经过该品种比较试验,在套种豆角情况下,早抗二号、开杂二号、郑杂九号产量表现较好,初步认为这三个品种适应性强、抗性好,适合高效立体种植。3、高效立体种植架豆角品种试验研究高效立体种植中,架豆角生产具有非常高的经济效益,其品种选用是提高产量和效益的关键技术之一。因此,在做好西瓜品种的试验过程中,我们引进豆角新品种进展试

18、验研究,通过试验选出适合与西瓜高效立体种植配套的架豆角新品种,以到达立体种植中第二茬架豆角高产高效之目的。我们于1999年,在北渡村西瓜品种试验地中进展架豆角品种试验。参试品种有:高产四号、特选张塘、良繁二号、头王二号、之豇28ck,采用随机排列,三次重复。在西瓜两行中间套种,行距0.5米,穴距0.35米,每穴播三粒,每亩2500穴左右。5月10日播种,5月17日出苗,第二片真叶展开时进展间苗,每穴留两株壮苗,6月1日插杆搭架。7月5日-8日进展第一次采摘,终采摘期为8月30日-9月13日见附表四。1产量表现:参试品种亩产在2639-2896公斤见附表四。头王二号小区平均产量289.6公斤,折

19、亩产2896公斤,比对照之豇28亩增产257公斤,增幅9.7%,居试验第一位。特选张塘平均小区产量288.4公斤,折亩产2884公斤,比对照之豇28亩增产245公斤,增幅9.3%,居试验二位。良繁二号平均小区产量283.4公斤,折亩产2834公斤。比对照之豇28亩增产195公斤,增幅7.4%,居参试品种第三位。高产四号平均小区产量276.8公斤,折亩产2678公斤,比对照之豇28亩增产129.3公斤,增幅4.9%,居试验第四位。对照之豇28小区产量263.9公斤,折亩产2639公斤,居参试品种末位。2性状表现:参试五个品种,从出苗到第一次采摘豆角50-53天,高产四号、头王二号与对照之豇28一

20、样,为50天。特选张塘、良繁二号,从出苗到第一次采摘豆角53天,比对照晚3天。最后一次采摘高产四号与对照之豇28一样,为8月30日。头王二号最后一次采摘期为9月4日,比对照延长4天。良繁二号最后一次采摘时间为9月6日,比对照之豇28延长6天。特选张塘最后一次采摘时间为9月13日,延长13天。豆角采摘时间的延长,标志着抗性的增强。荚色均为淡绿色。特选张塘、良繁二号荚长75-80厘米。头王二号、高产四号荚长73-78厘米。对照之豇28荚长70-75厘米。特选张塘、良繁二号豆荚粗于其它品种。从抗性看,对照之豇28不及其他参试品种,有早衰现象。高效立体种植从第二茬作物架豆角的生产目的看,应选结荚时间长

21、,适宜延秋生产的品种。通过试验证明:头王二号、特选张塘、良繁二号在同样的生产条件,管理水平、采摘时间长于对照,产量明显高于对照,抗性也好于对照,适宜该高效立体种植模式生产需要,可作为主栽品种。4、高效立体种植豆角密度试验高效立体套种模式,作物种植密度不同,存在着不同的相互影响,产量表现明显差异。在第二茬架豆角生产中,种植密度不同对上茬及本茬的产量影响甚大,为寻找第二茬架豆角生产最正确密度,2000年我们进展了密度试验研究。试验地点在邢铺村,选用品种为特选张塘。在早春西瓜地套种西瓜品种为早抗2号,行距1.5米,每亩800株左右。豆角小区面积66.7米2,长14.8米,宽4.5米,每区种6行,采用

22、宽窄行种植,窄行0.5米,宽行1米。穴距分别为0.46、0.4、0.35、0.32、0.28米,分别折合密度每亩1932、2222、2539、2778、3175穴。该试验与5月10日统一播种,每穴三粒,定苗时每穴留2株。蔓长40-50厘米时插杆搭架。6月23日第一次采收,8月13日拉秧。产量产值:不同密度豆角产量2156-2863公斤,西瓜折亩产量3326-3665公斤见附表五。穴距0.35米,每亩2539穴的亩产豆角2863公斤,西瓜折亩产3624公斤,两茬合计产量6487公斤,产值5399.8元,居试验一位;穴距0.32米,每亩2778穴,亩产豆角2857公斤,西瓜折亩产3567公斤,两茬

23、合计产量6424公斤,产值5353.9元,居试验二位;穴距0.4米,每亩2222穴,豆角折亩产2774公斤,西瓜折亩产3631公斤,两茬产量6405公斤,产值5319.9元,居试验三位;穴距0.28米,每亩3175穴,豆角折亩产2714公斤,西瓜折亩产3326公斤,两茬产量6040公斤,产值5042.2元,居试验四位;穴距0.46米,每亩1932穴,豆角折亩产2156公斤,西瓜折亩产3665公斤,两茬产量5821公斤,产值4721元,居试验末位。通过试验证明,豆角套种密度小的有利西瓜生产,豆角产量低,西瓜产量高。豆角套种密度大的,由于豆角行间密蔽,豆角产量不高,且对西瓜生长影响大。西瓜地套种豆

24、角每亩以2200穴-2800穴较好,豆角对西瓜生长影响小,豆角产量和西瓜产量均较好。其中,豆角每亩套种2500穴最好,相互影响最小,产量产值最高。5、架豆角套种时间与西瓜产量影响试验。高效立体种植技术中,架豆角套种时间不同时对西瓜生长有着不同影响。在适宜播期内套种时间早,对西瓜生长影响大,套种时间晚,豆角对西瓜影响虽小,但西瓜生长对豆角造成了影响。为寻找适时套种,使西瓜、豆角相互间影响最小,提高整体产量和效益,我们安排了该试验。此试验于2000年进展,地点在北渡镇北渡村试验,小区面积66.7米2,重复三次,小区长14.8米,宽4.5米,每区栽种三行西瓜。西瓜行距1.5米,株距0.55米,品种早

25、抗二号,每小区81株,折合810株,西瓜于4月20日栽种,西瓜苗龄4-5叶,栽后当天覆地膜。即4月30日、5月5日、5月10日、5月15日、5月20日在西瓜各小区行间套种架豆角,品种特选张塘,同为三次重复,每两行西瓜中间套种2行架豆角,豆角每区6行,豆角窄行距0.5米,宽行1米,穴距0.35米,每小区2539穴。经过试验, 基本掌握了架豆角不同套种时间豆角产量与西瓜产量的不同表现和相互的影响关系。1产量表现:西瓜4月20日栽种后,不同时间套种豆角产量在2126-2921公斤,西瓜产量3220-3751公斤见附表六。5月10日套种的平均小区豆角产量287.1公斤,折亩产2871公斤,西瓜平均小区

26、产量362.2公斤,折亩产3622公斤,豆角和西瓜亩效益5406.4元,居试验一位;5月15日套种的豆角平均小区产量257公斤,折亩产2570公斤,西瓜平均小区产量368.3公斤,折亩产3683公斤,豆角和西瓜亩效益5148.1元,居试验二位;5月5日套种的豆角平均小区产量289.1公斤,折亩产2891公斤,西瓜平均小区产量351.7公斤,折亩产3517公斤,豆角西瓜亩效益5062.9元,居试验三位;5月20日套种的豆角平均小区产量212.6公斤,折亩产2126公斤,西瓜平均小区产量375.1公斤,折亩产3751公斤,豆角西瓜亩效益4751.7元,居试验四位;4月30日套种的豆角平均小区产量2

27、92.1公斤,折亩产2921公斤,西瓜平均小区产量322公斤,折亩产3220公斤,豆角西瓜亩效益4590.8元,居试验末位。2豆角套种时期与西瓜的相互关系从试验结果看附表6,4月30日套种豆角,到西瓜成熟共生期51天,随着豆角、西瓜的生长,二者相互影响也增大,由于豆角播种早,插竿上架也早,虽然豆角产量最高,但对西瓜影响较大,西瓜产量最低,而豆角采收初期也与早春豆角穿插上市,产值也低;5月5日套种,与西瓜共生期45天,由于共生期的缩短,对西瓜影响也减少,西瓜产量高于4月30日套种豆角的西瓜产量,但产值高于前者;5月10日套种豆角,共生期39天,相互影响较小,豆角采摘期正好为春豆角拉秧期,豆角售价

28、高,产值也高;5月15日套种豆角,共生期24天,西瓜对豆角生长有影响,豆角产量较低;5月20日套种豆角,共生期19天,西瓜对豆角生长影响较大,豆角产量最低,但豆角对西瓜影响较小,西瓜产量最高,但总产值较低,影响效益。从试验结果分析,5月5日-5月15日套种豆角,为适宜期,其中以5月10日套种最适宜,采收期为早春豆角拉秧期,正是豆角供应淡季,且西瓜与豆角的相互影响也较小,产量水平也较好,总产量、总产值高,效益好。二示范应用情况从1999年开场到2003年完毕,历时五年,我们采取边试验、边示范、边推广的方法,在立体种植模式配置、适宜该模式西瓜、架豆角等主导品种筛选和豆角最正确套种时间、套种密度、病

29、虫防治、配方施肥等方面进展了系统研究, 基本探索和筛选出了一套适合市郊应用的经济作物高效立体种植模式和高产高效技术措施及适宜高效立体种植的新品种,为经济作物高效立体种植奠定了科学根基。在1999-2000二年内,我们先后在曹镇乡邢铺村,北渡镇北渡村分别安排了套种模式配置、西瓜品种筛选、架豆角品种筛选、立体种植豆角套种密度、豆角套种适期等试验,试点五个,每点面积1.5-2亩。并于8月20日豆角拉秧前及时整地种植萝卜,既不影响豆角后期采收,又增加了经济效益。研究说明:该立体种植模式,带宽以1.5米最好,产量最高。西瓜品种以早熟丰产抗病的早抗二号、开杂二号产量最高,适宜立体种植。架豆角品种以头王二号

30、,特选张塘为好,产量高、商品性好,且延收时间长,豆角套种密度,以每亩2500穴最宜,西瓜豆角亩总产值达5399.8元,效益最高。豆角不同套种时间对西瓜产量影响试验证明以5月10日套种豆角相互间影响最小,亩产值5406.4元。综上所述,西瓜、豆角高效立体种植,西瓜栽植时间为4月20日,选早熟丰产抗病品种早抗二号、开杂二号,栽植密度以每亩800株左右为宜;豆角套种时间5月10日左右,品种为特选张塘、头王二号,套种密度以每亩2500穴左右为好。此配置模式,到达了西瓜、豆角相互影响较小、产值最高、经济效益显著。2001年在试验的根基上,在北渡镇北渡村,莲花盆村、曹镇乡秦庄村等地进展示范,面积27亩,西

31、瓜品种选用早抗二号,开杂二号,架豆角品种选用头王二号、特选张塘,收获期测产和市场调查,西瓜亩产2947-3516公斤,平均亩产3297公斤,产值2307.9元;豆角亩产2568-2759公斤,平均亩产2631公斤,产值2631元,萝卜亩产4316-5087公斤,平均亩产4957公斤,产值1487.1元,合计亩产值6426元,扣除亩投入694元,亩净效益5732元,示范面积累计效益15.48万元,比过去单作西瓜收获后种萝卜亩效益2950元,增2782元,年总增效益7.5万元。2002年示范面积到达了374亩,分布两乡镇及周边村,据调查西瓜亩产2851-3628公斤,平均亩产3316公斤,西瓜总产

32、1240万公斤,产值868万元。豆角亩产2634-2783公斤,平均亩产2709公斤,总产豆角101.3万公斤,产值101.3万元。萝卜亩产4761-5314公斤,平均亩产5018公斤,萝卜总产205.7万公斤,产值61.71万元。三茬示范面积总产值1031.01万元,扣除投入26万元,立体种植收获三茬总效益1005.01万元,较瓜菜一年两作亩增效益2687元,示范面积计增效益100.5万元。2003年在全区大面积推广该技术并辐射扩大到市郊其它乡村和临近区、乡村,面积达1400多亩,收获前抽户调查西瓜品种选用早抗二号面积1103亩,选用开杂二号的面积312亩,架豆角选用头王二号面积416亩,选

33、用特选张塘面积689亩,选用良繁二号面积310亩。经调查西瓜亩产2924-3416公斤,平均亩产3213公斤,产值2249元。豆角亩产2371-2609公斤,平均亩产2478公斤,因后期多雨影响生长,产量偏低产值2973元。萝卜产量因播种时连续阴雨,影响播种,出苗后局部受渍害,造成重播,或改种菠菜,目前萝卜生长不及正常年份。据调查,田间单株萝卜重0.51.5公斤,从目前看,萝卜每公斤单价在0.8-1.2元。菠菜每公斤单价在1.4元,亩产值仍在千元以上,三茬亩产值5700多元,扣除投入每亩690元,每亩效益5010元,与过去一年瓜、萝卜二季亩效益2923余元相比亩增效益2187元,推广面积合计增

34、产效益306.2万元。该高效立体种植技术试验、示范推广五年来,累计应用面积1800余亩,累计增加效益400多万元,成为市郊农村经济开展、农民致富的重要措施之一,辐射并带动了湛河区相邻县区农民应用了该立体种植技术,提高了致富能力,加快了致富速度。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总结西瓜种植和西瓜间套其它作物在我区常年种植面积1000多亩。长期以来,由于西瓜单作,西瓜收后再种其它作物,一年二熟,加上选用品种老化,耕作粗放、产量低、效益差,从而影响了农民种植瓜菜的积极性。随着我区种植业构造的调整优化,经济作物高效立体种植面积在逐年增加,为切实搞好经济作物高效立体种植,1999-2003年我们开展了以瓜菜为主的高效

35、立体种植模式研究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旨在筛选出适宜我地城郊经济作物高效立体种植栽培模式和高产高效立体栽培技术措施。经过几年的研究示范总结,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1、选用适合立体高效种植的优良品种西瓜品种应选用早熟、适应性强、丰产抗病品种。经研究以早抗二号、开杂二号等品种为好。架豆角选用中熟、丰产抗病、采收期长的品种,如头王二号、特选张塘、良繁二号。萝卜选用早熟、耐晚播品种,如平丰三号、豫萝卜一号、丰光一号等品种。2、地块选择与深耕、施肥、整地该模式第一茬为西瓜,西瓜忌连作,因此,地块应选择6年以上没有种过西瓜的田块。但采用西瓜嫁接苗种植时可不强求轮作,要求地势平坦,旱能浇

36、、涝能排、土壤耕作层深厚、疏松的两合土田块最正确。因一次基肥利用三茬以上,所以要重施底肥,亩施腐熟但不含瓜类、豆角类残体的优质粗肥4000-5000公斤,三元素复合肥100公斤,均匀撒施,深耕20厘米以上,耙细耙平。西瓜按1.5米一行划行作畦,开沟50厘米宽,深30厘米。把挖出的活土放两边待用,然后施沟肥,把经腐熟的饼肥100公斤、过磷酸钙100公斤、硫酸钾20公斤均匀撒施沟内并与土壤充分混合,再把剩余土填平,封沟时把挖出的底层土放沟两边,作成龟背型畦,搂平,待西瓜栽种。3、西瓜育苗栽植与架豆角、萝卜套种1西瓜适时催芽、育苗根据当地自然条件采用地膜覆盖保护地栽培技术,西瓜苗要求苗龄35-40天

37、,4-5片叶,育苗时间在惊蜇后10天。提前2-3天催芽,为防治病害,用50-55的热水浸种15分钟,放种后连续顺方向搅动;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小时,预防角斑病,用40%福尔马林200-300倍浸种2小时防治蔓枯病、叶枯病,用热水浸种或药物浸种后洗去药液,再用温水浸种4-6小时,除去明水,用消毒的湿布包好,放在25-30温度条件下发芽,种子下垫2层消毒湿布,上盖2层消毒湿布,根长3-5毫米即可育苗播种。苗床建设:选背风向阳,地势平坦,排水方便的没种过瓜类的作物田块。营养土也选择无种过瓜类、茄果类的无病田土,并配以施入土量三分之一的经充分腐熟的未有瓜类残体的优质过筛粗肥,每立

38、方米土加500克磷酸二铵或2000克过磷酸钙混均,摊入挖好的育苗畦,加水浸透摊平,厚8-10厘米,压紧后切成8-10厘米方块,土块中间打2厘米深小孔用以播种。用配制成的过筛床土或细砂盖1厘米,然后加强苗床管理,待苗4-5片真叶时即可选睛天栽种。适时栽种,合理密植:一般保护地地膜覆盖栽培,应在终霜期前后,谷雨前4月20日前栽植,假设加小弓棚保护栽培即双膜覆盖可提前于四月初栽植,育苗相应提前,株距55厘米左右,每亩800株,开穴后把苗块放入,用细土把四周及底封实浇水,水渗完后为防治地下害虫及地老虎危害,用1%敌百虫毒饵撒于穴内幼苗周围,用土封好,即盖地膜。地膜70厘米宽即可,盖膜时要拉紧,然后在膜

39、边压5厘米宽细土,畦头膜边要压实压紧,畦上隔段压土块,以防遇风刮开地膜,破口掏苗。2适时套种豆角瓜蔓长50厘米时一般栽后20天左右,即5月10日套种架豆角。套种二行豆角于西瓜行中间,小行距50厘米,穴距35厘米,每亩2500穴,每穴播三粒,豆角出苗后每穴选留壮苗2株。3套种萝卜或叶类蔬菜于8月20日前后,在豆角生长后期,趁豆角后期下部叶片衰落田间透光时,顺豆角架大、小行间整地施肥,亩施三元素复合肥50公斤。行距50厘米,豆角行中间套一行,种瓜带大行套种二行,采用条播或穴播,穴播25-30厘米一穴,播深1厘米,每亩留苗4500-5000株。4、早抓狠抓高效立体种植的田间管理1西瓜田间管理瓜苗长3

40、0厘米长时要及时在膜上明压,蔓长下膜后,及时暗压,以防刮风甩伤瓜苗。生长中每40-50厘米压一道,瓜蔓长势旺压深些,以抑制旺长,反之压浅些,座瓜前后两节不能压。及时整蔓,采用三蔓整枝,除去腋芽,使瓜蔓在畦内分布均匀,通过压蔓调节长势,使之座瓜一致。雌花开放,选主蔓第二雌花留瓜。瓜座稳后,假设再有分枝,可不除去。整个生育期中,及时除去杂草危害。做好人工授粉是座好瓜、早座瓜的重要技术。早熟栽培,自然界温度低,昆虫活动少,尤其遇到雨水浸淋,延迟开花和花粉质量变劣,影响座瓜和座瓜质量。人工授粉选第二天开放的强健雌花用纸筒套花或用铁丝卡卡花。授粉时,轻轻将纸筒或铁丝卡取下,将当天开放的肥大、强健、多粉的

41、雄花采下,用毛笔将花粉采下于枯燥的器皿中,用毛笔蘸取花粉,轻轻均匀涂在雌花柱头上。或选当天开放的强健多粉雄花采下,将花冠朝花柄方向翻转,使雄蕊朝前突出,用手捏住花柄及花冠,向雌花柱头上轻轻涂抹均匀即可。授粉要逐行逐棵逐蔓查找授粉。人工授粉时间,每天早上6-8点抓紧进展,力争使第二雌花座瓜,如第二雌花未座好瓜时应在第三节雌花座瓜。做好授粉时间标记,以便作为瓜成熟采收的依据之一。采用一株一瓜。根据幼瓜座瓜生长情况选留好的,一般选主蔓留瓜。做好护瓜,待瓜长至碗口大小时,注意垫瓜,在瓜膨大的成熟过程中及时翻瓜,促使成熟一致。在西瓜生长过程中,根据土壤墒情,及时浇水,促使西瓜膨大。浇水要防止中午浇水和大

42、水漫灌,应选早上或晚上浇,以免热土冷水伤害根系。根据不同时期病虫发生情况,及时防治病虫危害。西瓜成熟后要及时采摘上市,同时要抓紧去除田间瓜蔓和枝叶残体。2架豆角管理架豆角生产在该高效立体种植技术中,其产值效益不低于上茬西瓜产值。此茬豆角供应市场正值豆角供应市场空档,易销售价格高,且又值适宜生长季节、产量高。抓好豆角生产、努力提高产量产值,是该高效立体种植的重要局部和主攻目标之一。因此,管理上要早管、细管、促壮,均衡生长,做好病虫防治,做到丰产丰收。A、查苗补种、选用壮苗由于立体种植西瓜秧蔓对豆角出苗生长有一定影响。加上田间作业会对豆角幼苗造成损伤。因此,豆角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种。补种种子可先浸

43、种催芽再补种。留苗时每穴选留强健苗二株,拔除田间杂草,减少杂草危害。B、及时插杆和田间管理西瓜瓜重2.5公斤左右时,豆角蔓已全甩龙头,蔓长50厘米左右,此时要及时插杆,把豆角蔓头分别缠在近穴杆架上,让其上杆架生长。6月15日-20日,西瓜相继成熟,在采收过程中,随即去除瓜蔓及枝叶残体.此时豆角蔓已上满架。管理上在豆角末开花前,天不旱一般不浇水,促其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豆角开花后加强水肥管理,及时防治美州斑潜蝇,豆荚螟、蚜虫、红蜘蛛及叶斑、叶锈等病虫。6月30日前后,豆角采摘上市,在采收过程中及时浇水追肥,保证肥水供应,满足豆角生长需要,以提高产量和商品性。3立体高效种植第三茬作物田间管理,

44、萝卜出苗后,豆角还在采收期,尽管在西瓜种植时施足了底肥,但由于西瓜豆角生长已消耗了很大肥力,且萝卜播种整地施肥又不方便,因此,该茬蔬菜生产应早管细管,切实抓好生育不同时期的科学管理。A、及早间定苗第二片真叶显现时,进展第一次间苗,苗距3-4厘米。3-4片真叶时,进展第二次间苗,苗距10-13厘米。5-6片叶时定苗,株距25-30厘米,每亩留苗4500-5000株,间定苗时要拔除弱苗、虫咬苗,留壮苗和无病虫危害苗,做好中耕除草保墒。B、及时拔杆去除豆角蔓豆角进入9月份,日采收量逐渐减少,此时萝卜将由营养生长进入肉质根生长期,应及时将杆拔除,去除豆角蔓及枝叶残体。清理时注意随拔杆,随清理运出田块,

45、严防豆角蔓拖拉损伤萝卜根叶。C、追肥浇水定苗后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硫酸钾10公斤,以促幼苗生长,力争尽快建成丰产架子。第二个叶环多数叶片展开时,至9月中下旬要中耕一次,适当控制浇水,防治叶部旺长,促进植株及时转入肉质根的旺盛生长,假设地力缺乏,可再进展一次追肥,每亩追尿素15公斤和氯化钾20公斤或三元素复合肥40公斤,可结合浇水顺水冲入。后期管理主要是均匀供水,防止忽干忽湿,防止裂根,在无雨情况下,一般每5-6天浇水一次,保持土壤湿润,在收获前15-20天,用0.2%磷酸二氢钾进展一次叶面追肥,防叶早衰,确保丰产优质。5、高效立体种植中病虫害综合防治在高效立体种植技术应用过程中

46、,田间不同作物有着较长的共生时段,相互影响且发生病虫穿插危害。因此,及时防治病虫害是夺取高产高效的重要技术措施。五年来,我们针对高效立体种植的病虫发生特点规律进展了防治方法试验。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实施农产品无公害生产技术。采用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尽力减低农药在农产品中的残留,减少环境污染,使农产品到达了无公害质量标准要求。1实施农业综合防治,根据西瓜、架豆角等作物的病虫害发生规律,制定科学的综合防治措施。A、实行轮作倒茬,在间套过程中及时彻底去除上茬作物残体,并搞好土壤处理。B、选用耐病、抗病品种。并在播前温汤浸种,药物浸种杀灭种子上所带病菌毒。西瓜

47、可利用嫁接育苗,要选用抗病砧木。C、合理施肥。以优质腐熟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着重搭配磷、钾肥,增强作物长势,提高作物抗病性。D、及时拔除病株。一旦发现染菌毒病株,要及时拔除并搞好土壤消毒,病株周围的植株要施药防治。E、采取生物防治技术。利用作物天敌捕食或针对害虫的趋性用黑光灯、粘虫板、糖醋液诱杀。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把病虫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2药剂防治A、病害防治a、西瓜、豆角、萝卜苗期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西瓜在育苗时用1:400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肥土盖种,防治效果非常好,苗床管理中,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泼浇,或用铜铵合剂即硫酸铜2份、碳酸铵11份,充分混合并密闭

48、24小时即成,使用时取药粉配400倍液喷施,7-10天喷一次,可控制猝倒病蔓延。b、西瓜田间病害主要有叶枯病、枯萎病、蔓枯病、病毒病、炭疽病、白粉病;豆角病害主要有叶锈病、枯萎病、病毒病、细菌性角斑病;萝卜主要有病毒病、黑腐病、软腐病、霜霉病等。病毒病:是西瓜、豆角、萝卜的主要病害之一,对其产量影响甚大。病毒病的防治主要在控制蚜虫的危害传播,一旦发现要及时拔除病株,减少田间相互传染。防治病毒病可采用1.5%植病灵800倍或病毒A500倍、病毒酰酸500倍、20%病毒宁500倍、抗毒剂一号300-400倍喷雾,可有效控制其危害和开展。也可选用病毒A+高锰酸钾+硫酸锌;病毒K+高锰酸钾+硫酸铜;小

49、叶敌+磷酸二氢钾+硫酸亚铁。浓度:高锰酸钾、硫酸锌、硫酸亚铁0.2%,硫酸铜0.01%,磷酸二氢钾0.2%,病毒A、病毒K、小叶敌300倍,用以上药喷雾或灌根1-2次,灌根每株用药液250-500毫升,轮换使用,7天一次。用0.2%磷酸二氢钾+0.2%硝酸钙+0.1%尿素水溶液或0.2%磷酸二氢钾+0.2%硫酸锌+0.1%尿素液喷雾,以促进植株生长,增强抵抗力,减轻危害。枯萎病:是西瓜、豆角的主要病害,尤其是西瓜最严重的病害,在全生育期中均可感染此病,一般减产5-10%,严重者可使整块地绝收,用药剂防治自团棵期开场,每隔7-10天用10%双效灵水剂300-500倍液,或50%的代森铵1000倍

50、液,或70%的敌克松500-1000倍液,或农菌120,40%瓜枯宁1000倍,或50%扑海因、25%瑞毒霉、43%瑞毒铜、50%速克灵、50%多菌灵、70%代森锰锌500倍灌根一次,每株250-500毫升。结合灌根用“农抗1201000倍或20%瓜枯宁500倍、西瓜植保素300倍喷雾,防治效果显著。对细菌性枯萎病用65%福镁锌300-500倍加鱼藤精500-800倍混合喷施,或50%甲霜铜500倍、77%可杀得500倍、农用连霉素4000倍液,5-7天喷一次,连喷2-3次。蔓枯病:也称褐斑病、黑腐病,在西瓜中后期发生,可用70%代森锰锌500倍或60%百菌通400-500倍,或75%托布津8

51、00-1000倍,或80%代森锌600-800倍喷施,7-10天喷一次,或以100倍福尔马林药液抹茎病斑,效果良好。叶枯病:多在西瓜生长的中后期发生,常造成大量叶片枯死,严重影响产量。药剂防治应在发病初期或降大雨之前,喷药防治,5-7天一次,可连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60%百菌通400-500倍液。细菌性角斑病:是西瓜、豆角的主要病害之一,全生育期均可发生,用70%敌克松1000倍液或用72%农用连霉素3000倍或新植霉素4000-50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或43%瑞毒铜600倍,或70%乙磷铝锰锌500倍每

52、7-10天喷施一次,连续2-3次可防治和控制病害发生。白粉病:在西瓜、豆角、生产中均受到危害。发病初期,用25%粉锈宁乳油200倍,或50%甲基托布津700倍,或75%百菌清500-800倍,或“农抗120150-200倍,或25%多菌灵500倍,或2%武夷菌素200倍,或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300-400倍,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叶锈病:是豆角的主要病害,用25%三唑铜可湿性粉剂2000倍或50%萎锈灵800倍、25%敌力脱乳油3000倍、80%新万生可湿性粉剂500-600倍、40%敌唑酮可湿性粉剂4000倍,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霜霉病:是萝卜的主要病害,用40%三

53、乙磷铝可湿性粉剂150-200倍或72%克露800倍、普力克800倍、72%霜脲锰锌800倍液,对克露有抗性的改用69%的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每亩用液60公斤,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黑腐病:用农用链霉素100-200毫克/公斤液,或50%代森锌800倍、氯霉素2000-3000倍、50%福美霜500倍液,上述药剂可用1或2-3种交替使用,7-10天喷雾一次,连喷2-3次。软腐病:发病初期用“农抗120150倍,或农用连霉素100毫克/公斤液、新植霉素200毫克/公斤液、70%敌克松500-1000倍液喷雾。B虫害防治a、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蝼蛄、地老虎等,常给幼苗生长造成

54、危害。防治技术除在土地耕作、苗床整理时用杀虫剂进展土壤处理外。还要用90%敌百虫配制成1%毒饵施于穴中,撒于苗周,或90%敌百虫1500倍液喷洒。b、守瓜黄萤、象甲:用90%敌百虫800倍或80%敌敌畏800倍,或40%氰戊菊脂800倍喷施。c、蚜虫、红蜘蛛、蓟马:用40%氧化乐果800倍,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500倍、10%蚍虫啉2500倍、灭扫利4000倍、鱼藤精400倍、2.5%扑虱净可湿性粉剂2000倍、20%速灭丁3000倍、10%大功臣400倍液喷雾。喷雾时重点喷施叶背和嫩茎局部,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d、美州斑潜蝇:用8%虫螨克乳油300倍,或40绿菜宝乳油800倍、48%乐斯本乳油800倍、98%杀蝉可湿性粉剂800倍、25%杀虫双水剂500倍喷雾,幼虫二龄前防治,在发生顶峰期5-7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e、豆野螟、豆荚螟:在始花期和盛花期防治,用2.5%敌杀死乳油800倍,或2.5%功夫4000倍、21%灭杀毙乳油4000倍、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喷雾。f、菜螟:速灭菊脂4000倍,或2.5%敌杀死乳油800倍、50%辛硫磷800倍、40%水胺硫磷800倍液喷雾,在幼虫1-2龄期防治。g、菜青虫、小菜蛾:在幼龄期用10%氯氰菊脂乳油2000倍或20%速灭菊脂2000倍、90%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显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