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各章练习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45503724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19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方剂学各章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方剂学各章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方剂学各章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资源描述:

《方剂学各章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剂学各章练习(4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绪论部分一、A1型题1君药的涵义为A。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B.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C。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 D引领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E消除或缓解方中其它药物烈性与毒性的药物2反佐药的涵义是A. 配合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B 消除或缓解方中其它药物烈性与毒性的药物C. 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D。 配合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E。 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为 A君药 。臣药 C佐助药 D.佐制药 E.调和药4.方剂中不可缺少的药物是A。调和药 B。引经药 .佐药 D.臣药 E。君药.属于药量增

2、减变化的两方是A.桂枝汤与桂枝去芍药汤 B麻黄汤与麻黄加术汤 C.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 D.抵当汤与抵当丸 E。桂枝茯苓丸与催生汤。能根据病情变化随证加减,但服用量大,不便于生产和携带的剂型是A.汤剂 B散剂 C。丸剂 D。膏剂 E丹剂7。下列哪项没有固定剂型A汤剂 散剂 丸剂 D。酒剂 .丹剂8.除哪项以外均为丸剂的特点.吸收较慢 B。药力持久 C.可根据病情随证加减D。节省药材 E.便于服用与携带方剂组成变化的形式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臣药的加减 B。佐使药的加减 C.药量的增减 D剂型的更换F药物炮制的变化1现存最古老的方书为A.皇帝内经 B神农本草经 C伤寒杂病论D。五十二病方小品方11.

3、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典是A。新修本草 B。太平圣惠方 C。圣济总录 .千金要方E.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2。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方剂大全是A.千金要方 B。普济方 C。外台秘要 D。圣济总录E.伤寒杂病论13。开创综合分类方剂的方书为A.医学心悟 B.黄帝内经 C。成方切用 普济方E.医方集解14.按病证分类的方书,首推A.黄帝内经B.五十二病方 C。小品方 D。祖方E景岳全书5.下列除以外均为八法的内容A。 汗、和 B. 下、消 。 吐、清 .攻、散E。 温、补16.“八法”是在哪部医书中首先明确提出的A伤寒论 B.金匮要略 .景岳全书 .医方集解E.医学心悟二、1型题A。药味加减的变化 .药量

4、增减的变化 C。药物配伍的变化D。剂型更换的变化 E。药物替代的变化1。四逆汤变为通脉四逆汤属于2.桂枝汤变为桂枝加葛根汤属于3.理中丸变为人参汤属于A。 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B 配合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C 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D。 消除或缓解方中其它药物烈性与毒性的药物E。 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4君药指5。臣药指A. 刘涓子鬼遗方 B肘后备急方 伤寒杂病论D. 医方考 。五十二病方6.被后世推崇为“方书之祖”的医学著作是7第一部方论专著是A 医方考 .景岳全书 C。备急千金要方 D.医学心悟 .医方集解8.按八阵分类的方书是。按脏腑病证

5、分类的方书是参考答案一、 1型题 .C 3。B 4. .C 6A 7。 C 9.E 10.D 11.E 1。B 3E 1B 1。D 1.E二、 B型题1.B 2A .D 4。A 5 6C 7。D 8。 9.C第二单元 解表剂一、型题1麻黄汤的功用是A。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B.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C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D解表散寒,温肺化饮E。发散风寒,降气祛痰1. 麻黄汤主治A.风邪犯肺证 B。外寒里饮证 C外感风寒表实证 D。外感风寒表虚证 E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 具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功用的方剂是A。败毒散 B.九味羌活汤 C.再造散 D麻黄汤 E。桂枝汤.桂枝汤中桂枝与芍药的比例是A.2

6、 .21 C. D。11 .4.桂枝汤的证治要点是A。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 B.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自汗恶风,面色 白,舌淡脉虚 D。恶寒发热,肢体酸楚,口苦微渴。头痛,鼻塞,脉浮.九味羌活汤主治A。风湿在表 B感冒风寒,郁而化热 C.外感风寒湿邪D。外感风寒湿,内有蕴热 E。外寒内饮6 小青龙汤的功用是A.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C。辛温解表,降气化痰D。解肌发表,化痰止咳 。解肌发表,温肺化饮7. 体现“分经论治”思想的方剂是A.桂枝汤 小青龙汤 C.小柴胡汤 D.九味羌活汤E.败毒散9.桑菊饮与银翘散共有的药物有 A连翘、杏仁、芦根、薄荷、甘草 B。桑叶、连翘

7、、芦根、薄荷、甘草 C。桔梗、连翘、芦根、竹叶、甘草 D.荆芥、竹叶、桑叶、杏仁、甘草E.连翘、薄荷、桔梗、芦根、甘草0.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功用是 A. 辛凉疏表,清肺平喘 B.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C.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D。宣肺利气,疏风止咳 E.宣肺解表,祛痰止咳1、证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甚则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治当首选 A.麻黄汤 小青龙汤 C。射干麻黄汤 D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2。败毒散的君药是A。羌活、独活 B。人参、羌活 。川芎、细辛 D柴胡、桔梗 E.、独活、人参13。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君药是 .麻黄、杏仁 石膏、杏仁 C。麻黄、石膏

8、.麻黄、甘草E。石膏、甘草14.具有发汗祛湿,兼清里热功用的方剂是 A。银翘散 B大青龙汤 C.九味羌活汤 .射干麻黄汤 .桑菊饮1。“逆流挽舟法指的是A. 败毒散用于治疗脾气亏虚有表证 B。败毒散用于治疗痢疾初起有表证C。 败毒散用于治疗疮疡初起有表证 D. 败毒散用于治疗疟疾初起有表证E. 败毒散用于治疗时疫初起有表证6。止嗽散的药物组成是A. 桔梗、前胡、紫苑、冬花、陈皮、荆芥、甘草 B. 桔梗、白前、紫苑、百部、陈皮、荆芥、甘草 C. 桔梗、白前、紫苑、杏仁、陈皮、荆芥、甘草D. 桔梗、白前、冬花、杏仁、陈皮、荆芥、甘草E. 桔梗、前胡、冬花、百部、陈皮、荆芥、甘草17。再造散的功用是

9、 A.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滋阴解表 C益气解表,理气和胃.助阳解表,理气化痰 E。 助阳益气,解表散寒18银翘散中“去性取用”的药物是 A.银花、连翘 B.牛蒡子、薄荷 。荆芥穗、淡豆豉 D。竹叶、芦根E桔梗、甘草二。2型题1。 患者,女,岁.近两日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宜选用 A。麻黄汤 B.桂枝汤 C.玉屏风散 D。败毒散 E再造散 患者,男,27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脉浮。治疗应首选 .麻黄汤 B.桂枝汤 C.九味羌活汤 D败毒散 .再造散3. 风温初起,但咳,身热不甚,口微渴。治疗宜选A桑菊饮 B银翘散 C。麻黄杏仁甘草

10、石膏汤 D。止嗽散E。麻黄汤4. 患者,男,5岁。发热,头痛口渴,无汗,咽喉疼痛,咳嗽,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治疗应首选 A。麻黄汤 B。桑菊饮 C.银翘散 D。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E。败毒散患者,男,岁。发热,汗出,咳嗽,气喘,鼻煽,口渴,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治疗应选用 。麻黄汤 B.小青龙汤 C.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D.射干麻黄汤E定喘汤6.患者,男,65岁。素有咳喘,近又感寒,恶寒发热,无汗,咳嗽气喘,痰多而稀,不得平卧,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治疗应首选A。麻黄汤 B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C 定喘汤 D.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汤三.B1型题A麻黄汤 B.止嗽散 C.小青龙汤 D

11、.九味羌活汤 E.桂枝汤。何方为辛温发汗之重剂2.何方为辛温解表之和剂A.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B.桑菊饮 .银翘散 .白虎汤E。桂枝汤 辛凉轻剂指的是何方. 辛凉平剂指的是何方 A。阴虚外感 B。阳虚外感 C血虚外感 D。 气虚外感 E。气血两虚5. 败毒散主治。 再造散主治A麻黄、桂枝 B。细辛、干姜 。桂枝、芍药 D。五味子、半夏E.甘草、生姜 小青龙汤与麻黄汤共有的药物是8。 小青龙汤与桂枝汤共有的药物是 A。君药 B臣药 C。佐助药 D.反佐药 E。使药.麻黄汤中的桂枝属于10.桂枝汤中的桂枝属于11小青龙汤中的桂枝属于参考答案一.A1型题1A C 3. 4D .A 6。 7。B 8。

12、 。E 1。A 11.E 1。A 13.C 1C 15。B 16.B 17。 18二A2型题 1. 2.C .A 4.C 。C 6。D三。B1型题 . 2.E 3。B 4。C 5D 6。 . 8.C 9B 10A 1第三单元 泻下剂一、A1型题.大承气汤的证治要点为: A痞、满、实 B.燥、实 C.痞、满、燥、实 D.痞、满 .满、燥、实2。具有峻下热结功用的方剂是: A。大黄牡丹汤 .大承气汤 C。大柴胡汤 D.三物备急丸 E.黄龙汤3。麻子仁丸主治脾约证的病机是:A.津枯肠燥 B。胃肠燥热 C血虚肠燥 D.风热血燥 。热结阴亏4.济川煎的功用是:A.滋阴清热,润肠通便 。益气养血,润肠通便

13、 C。温补脾阳,润肠通便 。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E。泻热行气,润肠通便.麻子仁丸既能润肠泄热,又能: A.通便止痛 B行气通便 C。益精通便 。增液通便 E。逐瘀通便6.温脾汤的功用是: 攻下冷积,温补脾阳 B。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C。温补脾阳.润肠通便D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E.攻逐冷积,行气通便7.具有泻热破瘀,散结消肿功用的方剂是: A。五味消毒饮 仙方活命饮 C大黄牡丹汤 D.桃核承气汤 E.复元活血汤8十枣汤的功用是:A行气逐水 B攻逐水饮 C。泻热通便 .泻热逐水 E.祛痰逐饮9不属济川煎证治要点的症状是:A。便秘 B溺清 。腰酸 D膝软 E.气短10。麻子仁丸组成中不包括下列哪味药

14、?当归 B芍药 C.枳实 D.厚朴 .杏仁11.不属温脾汤组成中的药物是:A。当归 B甘草 C.细辛 干姜 E。人参二、A2型题1. 大便干结,小便频数,舌苔微黄。宜选用:。济川煎 B.麻子仁丸 C。增液承气汤 D五仁丸 E黄龙汤2。 患者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硬胀满,干呕短气,头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舌苔滑,脉沉弦。宜选用:。大陷胸汤 B。舟车丸 C十枣汤 .小陷胸汤 E控涎丹3。患者腹痛便秘,脐下绞痛,绕脐不止,手足不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宜选用:A。温脾汤 B.大黄附子汤 C。济川煎 D。调胃承气汤 E.麻子仁丸三、1型题。峻下热结 缓下热结 .轻下热结 D.攻逐水饮 E.润肠通便

15、1。 调胃承气汤的功用是:2。 小承气汤的功用是: A.峻下热结 B温润通便 C润肠泄热,行气通便 D泻热逐水 E攻逐水饮. 麻子仁丸的功用是:4 大承气汤的功用是:攻润相合 B.增水行舟 .温润同用 D.寒温并用 E。攻补兼施5济川煎的用药特点是: 麻子仁丸的用药特点是:参考答案一、A型题1C2.B . 4.D 5.B 6.A 7C 8.B9. 0A 11.C二、A型题B 2. 3A三、型题1B 2。C 3C 4。A 5. 6。第四单元 和解剂一、A1型题1.和解剂原为何病而设A.伤寒邪入太阳 .伤寒邪入少阳C。伤寒邪入阳明 D.伤寒邪入太阴 E。伤寒邪入厥阴2 小柴胡汤中和解少阳的基本结构

16、是A。柴胡配黄芩 B。柴胡配半夏 C.黄芩配半夏 D。柴胡配人参E。黄芩配人参3。下列何药不属于小柴胡汤的组成A。黄芩 B.半夏 .白芍 人参 E炙甘草4 证见“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舌红苔白腻”。治宜选用小柴胡汤 B。蒿芩清胆汤 C。大柴胡汤 D。四逆散 E.逍遥散。 四逆散所治“四逆的病机是A。肾阳衰微,阴寒内盛 B血虚寒凝,经脉不利 。里热结实,阳气被郁D.脾阳不足,四肢失养 阳气内郁,不达四末。 逍遥散的功用是A。疏肝理气,活血止痛 。疏肝理气,清泄肝热 C。疏肝理气,养血健脾D疏肝理气,散结除痞 E.疏肝理气,化痰清热7加味逍遥散即逍遥散加。黄芩、山栀 .丹皮、山栀

17、 C。生地、丹皮 生地、山栀E生地、黄芩 痛泻要方的君药是A。白术 。陈皮 C白芍 D.防风 E。甘草. 具有“寒热并用,辛开苦降,补泻兼施”配伍特点的方剂是A.大柴胡汤 B四逆散 C.逍遥散 D。蒿芩清胆汤 E.半夏泻心汤10。由小柴胡汤与小承气汤两方加减合成的方剂是。大承气汤 B大柴胡汤 C。复方大承气汤 .桃核承气汤E调胃承气汤11.小柴胡汤与大柴胡汤共有的药物有 A。柴胡、半夏 。柴胡、芍药 C。柴胡、大黄 D柴胡、枳实E柴胡、人参.何方的组成为人参、干姜、黄芩、黄连、半夏、甘草、大枣 。黄连解毒汤 B.参苓白术散 异功散 D生姜泻心汤E。半夏泻心汤13。半夏泻心汤的功用是 和胃消痞,

18、散结除水 B.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C和胃补中,降逆消痞D。化痰清热,和胃降逆 E.泻火解毒,燥湿除痞14逍遥散中健脾的药物是 A人参、白术 B.人参、茯苓 .白术、茯苓 D。黄芪、白术。山药、人参15。具有“清胆利湿,和胃化痰”功用的方剂是 A.半夏泻心汤 B.龙胆泻肝汤 C。二陈汤 D.蒿芩清胆汤E。温胆汤二、2型题1.患者,男,30岁。近来因食油腻之物,致心下满痛,呕吐不止,往来寒热,心烦口苦,大便秘结,舌苔黄,脉弦数有力,治宜选用 。大柴胡汤 B.小柴胡汤 .蒿芩清胆汤 .大承气汤 。小承气汤2.患者,女,8岁.常觉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乳房胀痛,月经不调,脉弦而虚。治

19、疗应首选小柴胡汤 B.四逆散 C.逍遥散 D.四物汤 E六味地黄丸 3。患者,男,51岁。常因情志不舒而致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减,两胁不舒,舌苔薄白,脉弦而缓,治宜选用 A.补中益气汤 B参苓白术散 C。逍遥散 D四君子汤 E痛泻要方4。患者,男,0岁.往来寒热,两胁胀满,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治疗宜选用 A。小柴胡汤 B蒿芩清胆汤 C。四逆散 D。大柴胡汤 。逍遥散5。患者胃脘痞满不舒,时有恶心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薄腻而微黄,脉弦数,。治疗应选用 A.旋覆代赭汤 。痛泻要方 C。逍遥散 D半夏泻心汤 。四君子汤三.1型题A。柴胡配枳实 B。柴胡配芍药 C。枳实配芍药

20、 D芍药配甘草E.柴胡配甘草1。 四逆散中一升一降的药物配伍是2. 四逆散中一散一收的药物配伍是四逆散 B.逍遥散 C。小柴胡汤 D.大柴胡汤 E。半夏泻心汤.和解少阳的代表方是4。和解少阳、内泻热结的代表方是A.四逆散 逍遥散 。小柴胡汤 。加味逍遥散 E。痛泻药方5 由柴胡、芍药、枳实、甘草组成的方剂是6. 由白术、白芍、陈皮、防风组成的方剂是A. 寒热错杂之痞 B热结心下之痞 。胃气虚弱之痞 D。水热互结之痞 E.气机郁滞之痞7。 半夏泻心汤主治。 生姜泻心汤主治9. 甘草泻心汤主治A。白术、甘草 B.白术、当归 C.白术、芍药 D。茯苓、芍药E.芍药、甘草0.逍遥散和痛泻要方共有的药物

21、是1.四逆散和逍遥散共有的药物是A.和解少阳 B。疏肝理气 C。引药上行 D发表退热 E升阳举陷12柴胡在补中益气汤中的作用为13.柴胡在逍遥散中的作用为参考答案一、A1型题1. 2. 。C 。B 5。 6 7.B 8.A .E 10A 1。A 2 .B 14.C 15。D二、A2型题1.A 2.C 3。 4 D三。B型题 .A 2. 。C 4 5 6.E 7.A 8.D 9C 10.C 11.E 12。E13.B第五单元 清热剂一、型题1、主治阳明气分热盛的代表方是A、白虎汤 B、竹叶石膏汤 、白虎加人参汤 D、黄连解毒汤 E、清瘟败毒饮2、白虎汤中的君药是A、煅石膏 B、生石膏 、知母 D

22、、竹叶 、石膏、知母、犀角地黄汤的组成含有、芍药、丹参 B、生地、丹参 C、芍药、丹皮 D、熟地、丹皮 E、熟地、丹参、竹叶石膏汤的组成中含有A、半夏、人参、天门冬 B、麦门冬、人参、瓜蒌 C、半夏、丹参、麦门冬 D、天门冬、人参、 竹叶 E、半夏、麦门冬、人参、仙方活命饮的功用为A、清热解毒 、消肿溃坚 、活血 D、止痛 E、以上都是6、清营汤中,体现“透热转气的药物是A、麦冬、连翘、竹叶 、银花、连翘、黄连 C、竹叶、银花、连翘 D、丹参、银花、竹叶 E、玄参、竹叶、银花、清瘟败毒饮的药组中含有A、白虎汤、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 B、竹叶石膏汤、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 C、白虎汤、清营汤、

23、黄连解毒汤 D、白虎汤、凉膈散、 犀角地黄汤 E、以上都不是、凉膈散的组成含有、大黄、芒硝、厚朴 B、大黄、山栀、黄连 C、芒硝、连翘、黄柏 D、大黄、山栀、黄芩 E、芒硝、薄荷、银花9、清胃散的君药是A、生地 、黄连 C、当归 D、丹皮 、升麻、龙胆泻肝汤的药组中含有:A、当归、生地、泽泻、黄芩 、栀子、泽泻、黄连、柴胡C、车前子、柴胡、当归、熟地 D、柴胡、甘草、 黄芩、当归 E、泽泻、 熟地、甘草、黄芩、组成中含有黄连的方剂是、左金丸 B、白头翁汤 、黄连解毒汤 D、清胃散 E、以上都是12、普济消毒饮的君药是、连翘、薄荷 B、黄连、黄芩 C、黄连、连翘 D、黄芩、柴胡 、马勃、板兰根1

24、3、芍药汤的君药是、黄芩、芍药 B、黄连、芍药 C、黄连、黄芩 D、芍药、大黄 E、黄连、大黄1、下列何组药为白头翁汤的药组、白头翁、黄芩、黄连、秦皮 B、白头翁、黄芩、黄连、秦艽 C、白头翁、大黄、黄芩、秦皮 D、白头翁、黄柏、黄芩、秦皮 E、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16、功用为清热解毒,疏风散邪的方剂是A、仙方活命饮 B荆防败毒散 、紫金锭 、银翘散 E、普济消毒饮1、白虎汤的功用是A、清热生津 B、清热凉血 C、清热养阴 D、清热解毒 E、清热止痉18、竹叶石膏汤的功用是A、清热解毒,养阴生津 B、清热养阴,利水通淋 、辛凉解表,清肺平喘 D、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E、清热生津,益气通络1

25、9、清营汤的功用是A、清营透热,益气养阴 、清营凉血,透热散邪 C、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清心解毒,养阴生津 E、清营解毒,凉血散瘀0、犀角地黄汤的功用是A、清热解毒,活血散瘀 、清热解毒,凉血止痛 C、清热凉血,疏风散邪 D、清热开窍,凉血解毒 E、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21、黄连解毒汤的功用是A、泻火燥湿 、泻火解毒 、清热泻火 、滋阴泻火 、泻火凉血、凉膈散的功用是A、泻火解毒,清上泻下 、泻火通便,清上泻下 C、泻火通便,清热解毒 D、清热凉血,清上泻下 、泻火通便,凉血解毒3、普济消毒饮的功用是A、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B、清热泻火,疏风散邪C、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D、清热凉血,疏风散邪

26、 E、清热解毒,疏风止痛24、仙方活命饮的功用是A、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B、清热解毒,疏风散邪,活血止痛 C、清热凉血,消肿溃坚,散瘀止痛 D、清热泻火,活血消肿,散瘀通经 E、清心泻火,消肿溃坚,活血止痛25、导赤散的功用是A、清心利水泻火 B、清心泻火止利 C、清热解毒养阴 、清心利水养阴 、利水通淋燥湿2、龙胆泻肝汤的臣药是、泽泻、木通 、当归、生地 、柴胡、车前子 、黄芩、泽泻 E、黄芩、山栀、左金丸的功用是、清热凉血,降逆止痛 B、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清肝泻火,降逆止呕 D、清肺泻火,降逆平喘2、苇茎汤的功用是A、清肺化痰,逐瘀排脓 B、清肺止咳,逐瘀排脓 C、清热化痰,

27、止咳平喘 、清热凉血,逐瘀排脓 E、清肺化痰,活血止痛29、泻白散的功用是A、清泻肺热,降逆平喘 、清泻肺热,止咳平喘 、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D、清肺化痰,理气止咳 E、宣肺平喘,止咳化痰 30、清胃散的功用是、清胃泻火 、清胃滋阴 C、清胃止呕 D、清胃凉血 E、清胃健脾、玉女煎的君药是A、熟地 B、牛膝 C、知母 D、麦冬 E、石膏32、芍药汤的功用是A、清热燥湿,调气和血 B、清热解毒,调气和血 C、清热燥湿,理气止痛 D、清热凉血,燥湿止利 E、清肠解毒,活血止痛33、白头翁汤的功用是A、清热解毒,燥湿健脾 B、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清热燥湿,凉血止痢 E、清热解

28、毒,调气和血34、主治大头瘟的代表方剂是A、黄连解毒汤 B、仙方活命饮 C、犀黄丸 D、大黄牡丹汤 、普济消毒饮5、当归六黄汤的功用是、滋阴生津,固表止汗 、滋阴凉血,益气固表 C、滋阴泻火,益气止汗 D、滋阴泻火,固表止汗 E、清热泻火,固表止汗6、清瘟败毒饮的功用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B、清热解毒,凉血泻火 C、清热泻火,凉血消肿 D、泻火消痞,凉血解毒 E、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二、A2型题7、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苔少,脉细数.宜选A、当归六黄汤 B、清骨散 、秦艽鳖甲散 D、清蒿鳖甲汤 E、六一散38、热入营分,身热夜甚 ,神烦少寐,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脉数,

29、舌绛而干。治宜选用A、安宫牛黄丸 B、犀角地黄汤 、清营汤 D、黄连解毒汤 、清瘟败毒饮、热毒充斥三焦,充斥表里上下,治宜选用A、黄连解毒汤 B、白虎汤 、泻心汤 D、泻白散 E、龙胆泻肝汤0、暑热气津两伤证.身热汗多,口渴心烦,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治宜选用A、六一散 、清暑益气汤 C、清燥救肺汤 D、生脉饮 E、清络饮、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干作渴,喘而汗出,舌红苔黄,脉数或促。治宜选用A、白头翁汤 B、真人养脏汤 C、葛根芩连汤 D、芍药汤 、泻黄汤4、身热谵语,斑色紫黑,吐血,衄血,便血,尿血,舌绛起刺,脉细数等。治宜选用A、黄连解毒汤 B、泻白散 、犀角地黄汤 D、清

30、营汤 E、清瘟败毒饮、气分热盛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治宜选用A、桂枝汤 B、竹叶石膏汤 C、白虎汤 D、白虎加人参汤 E、生脉饮44、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口干喜饮,舌红苔少,脉虚数。治宜选用A、竹叶石膏汤 B、白虎汤 C、清暑益气汤 、六一散 E、生脉散45、阳证痈疡肿毒初起.红肿焮痛,或身热凛寒,苔薄白或黄,脉数有力。治宜选用A、黄连解毒汤 B、仙方活命饮 C、四妙勇安汤 D、五味消毒饮 、导赤散6、心经火热证.心胸烦热,口渴面赤,意欲饮冷,以及口舌生疮;或心热移于小肠,小便赤涩刺痛,舌红脉数。治宜选用、龙胆泻肝汤 B、天王补心丹

31、 、八正散 D、导赤散 E、清心莲子饮47、肝经实火上炎及肝经湿热下注证.治宜选用A、泻青丸 B、泻白散 C、龙脑丸 D、大柴胡汤 E、龙胆泻肝汤8、肝火犯胃证。胁肋疼痛,嘈杂吞酸,呕吐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选用A、香连丸 B、清胃散 C、逍遥丸 、龙胆泻肝汤 E、左金丸4、肺热咳喘证.气喘咳嗽,皮肤蒸热,日晡尤甚,舌红苔黄,脉细数.治宜选用A、黄连泻心汤 、泻白散 C、泻黄散 D、定喘汤 E、苇茎汤50、胃火牙痛。牙痛牵引头痛,面颊发热,或牙龈红肿溃烂,或唇舌腮颊肿痛,口气热臭,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选用、玉女煎 B、清胃散 C、泻黄散 D、左金丸 E、导赤散、湿热痢疾.腹痛,便脓血,

32、赤白相兼,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弦数。治宜选用A、葛根芩连汤 B、真人养脏汤 、芍药汤 D、乌梅丸 E、白头翁汤、热毒痢疾。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下痢脓血,赤多白少,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选用A、葛根芩连汤 B、芍药汤 、黄芩汤 D、白头翁汤 E、乌梅丸3、暑湿证.身热烦渴,小便不利,体倦少气,或泄泻.宜选A、六一散 B、清暑益气汤 、香薷饮 D、碧玉散 E、益元散三、B型题A、清胃热、滋胃阴 B、清肝泻火 C、清心利水养阴 D、清热解毒,凉血泻火 E、泻火解毒4、导赤散的功用是 55、清瘟败毒饮的功用是6、玉女煎的功用是A、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B、清热解毒

33、透热养阴 C、清肝泻火 养阴生津 D、清热解毒 活血止痛 E、清肝泻火降逆止呕5、左金丸的功用是5、犀角地黄汤的功用是59、四妙勇安汤的功用是A、桑白皮B、连翘 C、金银花 D、黄连、黄芩 E、滑石60、泻白散的君药是61、仙方活命饮的君药是62、凉膈散的君药是、协热下利 B、久痢久泻 C、湿热痢疾 D、寒湿痢疾 E、热毒痢疾 3、白头翁汤的主治证是64、芍药汤的主治证是、吴茱萸 B、桂枝 C、干姜 D、官桂 E、当归5、左金丸中的反佐药是6、芍药汤中的反佐药是A、凉膈散 、泻白散 C、六一散 、龙胆泻肝汤 E、清胃散67、组成中地骨皮、桑白皮同用的方剂是68、组成中黄芩、当归、山栀同用的方剂

34、是6、组成中大黄、芒硝同用的方剂是A、臣药 B、佐助药 C、君药 D、反佐药 、使药70、清胃散中的黄连是71、黄连解毒汤中的黄连是2、芍药汤中的黄连是A、当归、木通、车前子 B、银花、竹叶、连翘 、生地、连翘、银花 、柴胡、当归、泽泻 、木通、车前子、泽泻3、清营汤中起“透热转气”作用的药物是74、龙胆泻肝汤中导湿热从小便而出的药物是参考答案1、 、B 3、C 4、E 5、E、C 7、A 8、D 9、B 10、A 11、E 2、 13、C 4、D 5、D 6、 7、A 8、D 1、C 20、 1、B 22、B 23、C 24、A 5、D 26、E 、C 28、A 9、B 30、D 1、E、

35、32、A 3、C 34、E 35、D 36、 7、38、C 39、A 、B 41、C 42、 、C 4、A 5、B 46、D 47、4、E 4、B、50、B5、C2、 53、 4、 5、D 56、 57、E 5、A9、D 6、A 61、 6、B 63、E 64、 65、A 6、D 7、B 68、D 9、 7、C 、C 72、 、B 74、E窗体顶端 第六单元 温里剂一、A型题1.具有温中祛寒,补气健脾功用的方剂是:A。理中丸 .小建中汤 大建中汤 .吴茱萸汤 桂枝人参汤2吴茱萸汤的功用是:A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C。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D温中补虚,降逆止痛 E温中补虚,理气和

36、胃3。具有回阳救逆功用的方剂是:A。四逆汤 B.通脉四逆汤 C。白通汤 D.参附汤 。回阳救急汤.具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功用的方剂是:A当归四逆汤 B。黄芪桂枝五物汤 C.回阳救急汤 D。阳和汤 E。通脉四逆汤5.下列是阳和汤方药物组成部分的一组是:A。生地、麻黄、桂枝 B。附子、干姜、龟板胶 C。炙甘草、炮姜、肉桂D桂枝、芍药、生甘草 。麻黄、白芥子、熟地6.小建中汤、当归四逆汤、黄芪桂枝五物汤三方共有的一组药物是:A.当归、黄芪 B.芍药、甘草 C。桂枝、饴糖 D.桂枝、芍药、大枣 E.细辛、通草、甘草7。四逆汤所治厥逆的发病机理是:A.阳气内郁不达四末 。心肾阳衰,阴寒内盛 肝郁气滞 D

37、.血虚寒凝,阳气不得温煦四末 E。元气大亏,阳气暴脱8.黄芪桂枝五物汤的主治证是:A。虚劳里急证 。虚寒腹痛证 C.血痹证 D。脾胃虚寒证 E血虚寒厥证治疗阴疽的方剂是:A。当归四逆汤 阳和汤 C。黄芪桂枝五物汤 D。透脓散 。小金丹10。下列除之外均为理中丸主治病证常见脉症:。吐 B。利 C.冷 .痛 E。脉细数11.下列不属于四逆汤中炙甘草作用的是:A。益气补中 B。缓姜、附峻烈之性 .助干姜温壮肾阳 D.用为佐使。 调和药性二、A2型题1. 患者四肢厥逆,恶寒蜷卧,神疲欲寐,面色苍白,腹痛下利,呕吐不渴,舌苔白滑,脉微细。治疗当首选: 。四逆汤 B。四逆散 C。通脉四逆汤 D理中丸 。参

38、附汤.患者脘腹绵绵作痛,喜温喜按,呕吐,大便稀溏,脘痞食少,畏寒肢冷,口不渴,舌淡苔白润,脉沉细或沉迟无力.宜选用:A.理中丸 B.小建中汤 .吴茱萸汤 D。大建中汤 E。桂枝人参汤三、B1型题A。脾胃虚寒证 B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 C.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D.中阳衰弱,阴寒内盛证 E。少阴病理中丸主治证为:.吴茱萸汤主治证为:3.小建中汤主治证为:。 回阳固脱,益气生脉 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C回阳救逆 D. 破阴回阳、通达内外 E益气温经,和血通痹4回阳救急汤的功用是:当归四逆汤的功用是:.通脉四逆汤的功用是:.四肢厥冷,神衰欲寐,恶寒蜷卧,吐泻腹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微,甚或无脉. B

39、手足厥寒,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 .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紧者. 。四肢厥逆,恶寒蜷卧,神疲欲寐,面色苍白,腹痛下利,呕吐不渴,舌苔白滑,脉微细.E。手足厥逆,下利清谷,身反不恶寒,面色赤,脉微欲绝。7。回阳救急汤主治证是:。当归四逆汤主治证是:9。黄芪桂枝五物汤主治证是:参考答案一、 A1型题.A 2C 3.A 4A E 6.D 7. 8。C 9B 1.E 。C二、 A2型题1。A 2.A三、 B型题。A 。C .B 4A B 6.D 7。A 9.C第七单元 补益剂一、A型题1、四君子汤的主治病证为、脾胃虚寒证 B、湿邪困脾证 、脾胃气虚证 D、脾阳不足证 E、脾虚泄泻证2、四君子汤加

40、上何药为异功散A、半夏 、桔梗 C、陈皮 D、枳壳 E、木香、四君子汤的功用为A、益气健脾 B、益气补肝 C、健脾养胃 D、益气补血 E、健脾行气、 理中丸与四君子汤组成中相同的药物是A、白术、干姜、人参 B、甘草、人参、干姜 C、人参、茯苓、甘草 D、甘草、人参、白术 E、人参、茯苓、白术、 四君子汤主治证的病机是A、脾肾阳虚,水湿内停 B、脾胃气虚,运化乏力 C、脾胃气虚,饮食停滞 D、脾胃虚弱,中气下陷 、脾肺气虚,中气下陷6、 补中益气汤中的君药是、白术 B、甘草 、当归 D、人参 E、黄芪7、 补中益气汤的功用为A、健脾益气,升阳举陷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C、补中益气,渗湿止泻 D

41、、益气健脾,升阳止泻 E、益气补血,健脾和胃8、补中益气汤主治证的病机是A、脾胃气虚,清阳下陷 B、脾胃气虚,中阳不足 C、脾肺不足,中阳下陷 D、脾胃不和,湿浊内生 E、寒湿困脾,中焦不畅 9、 长于补气升阳的方剂是A、四君子汤 、六君子汤 C、参苓白术散 D、补中益气汤 E、生脉散10、 长于渗湿止泻的方剂是、温脾汤 、四君子汤 C、参苓白术散 D、补中益气汤 E、健脾丸1、参苓白术散的主治病证是、脾胃气虚证 、脾胃不和证 C、气虚下陷证 D、脾肾两虚证 、脾虚湿盛证2、 参苓白术散是在何方的基础上加砂仁、山药、莲子、白扁豆、薏苡仁、桔梗而成A、四君子汤 B、异功散 C、六君子汤 D、补中

42、益气汤 E、玉屏风散13、 参苓白术散是在四君子汤的药组上加下列何组药组成、砂仁、山药、莲子、草豆蔻、薏苡仁、桔梗 B、薏苡仁、山药、白扁豆、柏子仁、莲子、桔梗 C、砂仁、山药、莲子、白扁豆、薏苡仁、桔梗 、砂仁、山萸肉、莲子、白扁豆、薏苡仁、桔梗 E、砂仁、山药、莲子、白扁豆、薏苡仁、陈皮14、 参苓白术散的组成中有A、人参、麦芽 B、茯苓、山药 C、白术、神曲 D、茯苓、半夏 E、人参、黄芪5、 用于气虚发热,体现甘温除热法的方剂是A、参苓白术散 B、四君子汤 、生脉散 D、玉屏风散 E、补中益气汤16、 补中益气汤中用量最大的药物是A、人参 B、升麻 C、白术 D、黄芪 、甘草1、 玉屏

43、风散的组成为A、黄芪、白术、甘草 B、白术、防风、黄芪 C、茯苓、白术、黄芪 D、黄芪、白术、人参 、人参、白术、甘草 8、 玉屏风散主治证的病机是、卫阳不足,营卫不和 B、卫气虚弱,不能固表 C、脾胃气虚,阳浮于外 D、暑热伤津,气阴不足 、外感风寒,卫气不固9、 生脉散的药组为A、人参、白术、甘草 B、五味子、麦门冬、甘草 C、知母、人参、甘草 D、人参、麦门冬、五味子 、人参、天门冬、五味子20、具有益气生津,敛阴止汗功用的方剂是A、四君子汤 B、补中益气汤 C、桂枝汤 D、牡蛎散 、生脉散21、 四君子汤加何药为六君子汤A、陈皮、半夏 B、陈皮、木香 C、半夏、砂仁 D、半夏、桔梗 E

44、、山药、陈皮2、 四物汤的药物组成是A、熟地、当归、白芍、川芎 B、生地、当归、白芍、川芎 C、熟地、当归、赤芍、川芎 D、熟地、川芎、白芍、红花 、熟地、当归、白芍、人参3、 具有补血调血功用的方剂是、四君子汤 、归脾汤 C、四物汤 D、当归补血汤 、八珍汤24、 四物汤的主治证候是A、气血亏虚证 、营血不足证 C、营血虚滞证 D、心血不足证 E、肝血不足证25、 四物汤与当归补血汤共有的药物是A、熟地 B、黄芪 C、川芎 D、当归 E、白芍26、 归脾汤的组成中有、苍术、酸枣仁、人参、远志 B、白术、沙参、酸枣仁、远志 、白术、黄芪、藿香、酸枣仁 D、酸枣仁、远志、人参、黄芪 E、人参、远

45、志、当归、黄芪2、 归脾汤的功用为A、益气补血,健脾和胃 B、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C、健脾祛湿,和胃止呕 D、疏肝养血,益气健脾 E、益气止血,健脾养心28、 归脾汤主治证的病机为A、心脾两虚,血不养神 、心肝血虚,神志不安 C、思虑过度,气血暗耗 D、心肾不交,阴虚内热 E、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亏虚29、 主治心脾气血两虚证及脾不统血证的方剂是A、归脾汤 B、温脾汤 C、健脾丸 D、四物汤 E、八珍汤3、 当归补血汤的功用为A、补血活血 B、补血调血 C、补气生血 、补血止血 、补血行血1、 当归补血汤的主治证为A、气血亏虚证 B、血虚阳浮发热证 C、气虚发热证 D、阴虚发热证 E、阴虚

46、内热证32、四物汤与补中益气汤共有的药物是、地黄 B、黄芪 、白术 、当归 E、白芍3、归脾汤中包含的方剂是A、四物汤 、四君子汤 C、保元汤 D、当归补血汤 E、酸枣仁汤34、补气生血的代表方是A、四物汤 B、四君子汤 、八珍汤 D、归脾汤 E、当归补血汤5、主治中涉及“疮疡潰后,久不愈合的方剂是A、当归补血汤 B、仙方活命饮 C、麻黄汤 D、四物汤 E、四君子汤6、主治气血两虚证的方剂是A、四物汤 、补中益气汤 、六味地黄丸 D、右归丸 、八珍汤7、六味地黄丸的君药是、山药 B、山茱萸 C、熟地 D、泽泻 E、茯苓8、六味地黄丸的臣药是A、熟地、丹皮 、熟地、山药 、山药、茯苓 、山茱萸、

47、山药 E、山茱萸、丹皮9、六味地黄丸的佐药是A、熟地、丹皮、泽泻 B、山药、茯苓、丹皮 C、山茱萸、熟地、泽泻 D、丹皮、茯苓、熟地 E、泽泻、丹皮、茯苓40、炙甘草汤的药组中有A、生地、阿胶、生姜、麻仁、桂枝 B、生地、阿胶、干姜、麻仁、桂枝 、生地、阿胶、生姜、砂仁、大枣 、熟地、阿胶、生姜、麻仁、桂枝 E、生地、当归、桂枝、生姜、麻仁 1、炙甘草汤的君药是、甘草 B、人参 C、生地 、阿胶 、麦门冬2、炙甘草汤的臣药是A、生地、人参、阿胶、麦门冬、麻仁、大枣 B、炙甘草、桂枝、麦门冬、大枣、人参、阿胶 C、炙甘草、人参、大枣、阿胶、麦门冬、麻仁 、人参、大枣、生姜、阿胶、麦门冬、麻仁 E

48、、炙甘草、人参、白术、阿胶、麦门冬、麻仁43、炙甘草汤的功用是A、益气养血,通阳复脉 B、益气滋阴,通阳复脉 C、益气滋阴,养血复脉 D、益气健脾,通阳复脉 E、益气滋阴,温经通脉44、六味地黄丸加何药为知柏地黄丸、枳实、黄柏 B、知母、柏子仁 C、栀子、黄柏 D、知母、黄芩 E、知母、黄柏5、六味地黄丸加何药为杞菊地黄丸A、桔梗、枸杞子 B、枳实、菊花 、栀子、菊花 D、枸杞子、菊花 E、枸杞子、橘皮46、六味地黄丸加何药为都气丸、五味子 B、车前子 C、枸杞子 D、山栀子 E、紫苏子47、大补阴丸的君药是A、生地、龟板 B、熟地、龟板 C、龟板、知母 D、熟地、猪脊髓 E、龟板、黄柏4、大补阴丸的主治证候是A、阴阳不足证 B、肝阳上亢证 、肾阴不足证 D、阴虚内热证 E、心脾两虚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