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真题错题集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45486321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5.1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历年真题错题集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历年真题错题集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历年真题错题集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历年真题错题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年真题错题集(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历年真题错题集汉语知识1, 普通话的13个复韵母根据_韵腹_所处的位置,可以分为3类:前响复韵母、后响复韵母、中响复韵母。2, 下列几组结构,属于连谓结构的是。(B)A,喜欢游泳 B,进城看戏 C,抽烟喝酒 D,觉得难受3, 黯然销魂 相形见绌 卑躬屈膝 广为传颂 蛊惑人心 迫不及待 鞠躬尽瘁 出类拔萃 别出心裁动辄得咎 风声鹤唳 戮l力同心 飞扬跋扈 殚精竭虑dn 蓬荜生辉 肄业 既往不(咎)(ji)罄竹难书 陈词滥调 贻笑大方 肆无忌惮 民生凋敝 虎视眈眈 直(截)(ji)了当酝酿ynnin 天津tinjn 创伤chungshng4,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在一种

2、语言或者方言中,人们发出的音素是很多的,比如普通话“关上啊”表示韵腹的三个主要元音是三个不同的音素,三个可以随意互相替换,也不起区别意义的作用,所以三个音素可以归纳为一个因为/a/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有的元音实际读音的情况很复杂,但汉语拼音方案只用了不多的元音字母就可以加以区别,这是为什么?请举例说明。“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同样一个音素,如果按其自然属性,对各种语言来说都是一样的,但它在各种语言里所起的作用可能很不一样。如果它们呈现出对立关系,就分属不同的音位,呈现出互补关系则可以归为一个“音位”。比如汉语的其实有前中后三个,它们的差别决定于出现的环境。这种差别在汉族人的感

3、觉中是漠然的,总认为它们是一个音位,拼音方案也只设立一个字母。由于这种原因,汉语拼音方案只用了6个元音字母就可以表示元音的音位。5, 反义词总是成对的,但是两个词之间的语义范围、使用频率并不相等,这样就行衡了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比如:有些形容词构成的反义词,两个词对“不”这个格式反映是不同的。如“厚薄”,一般提问题说“厚不厚”。例如问冰层,当不知道厚薄的时候,一般问:“冰层厚不厚?”回答可以是:“厚,有3尺厚。”也可以说:“薄,只有两寸。”,只有担心或设想其薄时,才问“薄不薄。”,回答时只能说“薄”或者“不薄”。类似的还有“深浅”“宽窄”6, 声调是指调值的实际读音。7, 汉语成语具有意义的整

4、体性和结构的凝固性两个基本特点。8, 声韵拼合规律:(1)声 双唇音(bpm)和舌尖中音(dt)不能跟撮口呼韵母相拼。双唇音拼合口呼限于u 唇齿音(f)、舌面后音(gkh)、舌尖前音(zcs)和舌尖后音(zhchshr)不能够齐齿呼、撮口呼韵母拼合。唇齿音拼合口呼限于u 舌面前音(jqx)只能跟齐齿呼、撮口呼韵母拼合(2)o只拼双唇音和唇齿音,而uo不能ong没有零声母音节,ueng,er只有零声母音节 【 】只拼zcs,【 】只拼zhchshr(1)昆kungueng韵只有零声母音节。“昆”是前鼻尾韵,应当简写为kn。(2)播buuo不能与唇音及唇齿音声母相拼,与b相拼的应是开口呼韵母o。(

5、3)河ho韵只能与唇音及唇齿音声母相拼,与h相拼的应当是韵母e。(4)姐ziz是舌尖前音声母,不能与齐齿呼韵母相拼,与齐齿呼韵母ie相拼的应当是舌面音声母j。9, 句子分析(1) 分析下面这个复句的层次和关系 他就是再聪明 , |没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 不肯付出努力 |,也是不会成功的。 (条件) (并列) (假设) 复句意义类型:(1)联合复句:并列、顺承、解说、选择、递进 (2)偏正复句:条件、假设、因果、目的、转折(2)(温暖的)阳光渐渐洒(绿草)(覆盖的)大地。 成分分析法/中心词分析法(两位老师)的风格确实不一样。(成分法)两位老师的风格 确实不一样。(层次法)主 谓定 中 状 中

6、定中状中(3)我们也经常跟老师讨论(这类)问题。我们 也经常跟老师讨论这类问题。 主 谓 状 中 状 中 状 中 介 宾 述 宾定 中 (4)他 人 小 心 不 小 。主 谓联 合主谓主 谓(5)去 年 没 有 下 过 雪 。主 谓状 中 述宾 中补(6)请 你 帮 我 把 箱 子 搬 下 车 。 |_兼_| |_语_| |_主_|_谓_| |_连_|_动_| |_动|_宾_|_状_|_中_|_介_|_宾_|_动_|_宾_| |_中|_补_|(1)那 些 科 学 家 已 经 设 计 好 了 解 决 这 个 问 题 的 方 案 。(用层次分析法)。 主 谓定 中 状 中 述 宾 中补 定 中述

7、宾 定 中 以 对 老 人 的 态 度 如 何 作 为 处 理 的 根 据 。(用层次分析法)状 中 主 谓述 宾定 中 定 中介 宾11,义项分类:基本义和转义(引申义:推演发展;比喻义:比喻另一种事物)“看花看得眼睛都花了”中,前后两个“花”分别用的是多义词“花”的A、基本义、引申义 B、基本义、比喻义 C、引申义、基本义 D、引申义、比喻义12,“旅客出口处”和“原油出口处”中的“出口”是:A、同音同义词 B、同形异读词 C、多音多义词 D、同音同形词同音同形词:读音完全相同,而意义没有联系同音词是语音相同而意义之间并无联系的词。汉语同音词产生的原因是:(1)语音偶合,汉语汉字数量多,但

8、汉语普通话音节数量少,会造成语音相同(2)历史音变。在历史上本来不同音的词,随着语音的发展演变成为同音(3)词义分化造成13,词语辨析:A举例简要说明应该从那些角度辨析同义词。从意义、色彩、用法三个方面入手-(1)意义方面的差别:意义的轻重如:“请求”和“恳求”,后者比前者意义重范围的大小如:“边疆”和“边境”,前者范围比后者大个体与集体的不同如:“信件”和“信”所指为同一事物,但前者指集体的,后者指个别的(2)色彩方面的差别:感情色彩不同如:“成果”、“结果”和“后果”都有“结局”的意思,但分别是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语体色彩不同如:“父亲”和“爸爸”,前者有书面语色彩,后者有口语色彩(3)

9、用法方面的差异:搭配对象不同如:“充分”、“充沛”和“充足”都有“满”和“够”的意思,但“充分”大多与自然界或物质方面的东西搭配;“充沛”、“充足”的搭配对象大多是比较抽象的事物语体色彩不同如:“父亲”和“爸爸”,前者有书面语色彩,后者有口语色彩(1) 语法分类:实词(名,动,形,副,数,量,代,区别,拟声) 虚词(介,连,助,语气)(2) 词义(范围、个体或集体、侧重点、色彩义)(3) 词语用法【语法功能(主谓宾定状补)、习惯搭配、适用对象】(A)夫人,妻子,老婆同:都是名词,都指成年男子的配偶异:语体色彩不同。“夫人”适用于比较庄重的场合,有书面语色彩;“老婆”适用于比较土俗的场合,有通俗

10、的口语色彩;“妻子”用于一般场合,无明显的书面语和口语色彩语义范围不同。“夫人”还可用于对已婚女子的尊称,多用于外交场合,妻子和老婆没有这个用法另外,“老婆”、“夫人”是面称,“妻子”是背称(B):明显,显著同:都是形容词,都有突显的意思异:词义侧重不同。“明显”重在清楚,“显著”重在突出搭配对象不同。“明显”常与“界限、轮廓、事实”等搭配;“显著”常与“成绩、效果、地位”等搭配(3)都是老朋友,(A何苦;B何必)客气呢。因为“何苦”是从有无价值的角度强调不值得,语气比较重;“何必”是从有无必要的角度强调没有必要,语气较轻“大家请他再唱一个,他就又唱了一个”中“再”和“又”能否互换?为什么?“

11、再”一般用于未然,而“又”多用于已然,“再唱一个”表示动作待重复,“又唱了一个”表示动作已经重复。*“欢迎你以后常常来母校看看”中的“常常”能否换作“往往”?为什么?“我一定常常来”一句中的“常常”能不能换作“往往”,为什么?“往往”是对于到目前为止出现的情况的总结,有一定的规律性,不用于主观意愿;“常常”单纯指动作的重复,不一定有规律性,可以用于主观意愿。因此,“常常”可用于将来的事情,“往往”不能。“情况很复杂,你的想法未免过于简单了”中的“未免”能否换作“难免”?为什么?“未免”表示对某种情况的不以为然,侧重于评价;而“难免”则表示客观上不容易避免。本句重在评价,故不能用“难免”“看到这

12、次冠军非自己莫属,王平不免有些飘飘然”中的“不免”是否可以换成“难免”?为什么?“不免”是禁不住的意思,有主观放纵的意思。“难免”是客观条件限制而出现。“今天我终于认清了你的丑恶面目”中的“面目”能否换作“面貌”?为什么?“面目”不能换作“面貌”。因为在包含对人的评价时,“面目”含有贬义,“面貌”是中性词。“经过周密的论证,我坚定地认为他的结论是正确的”中的“认为”能否换作“以为”,为什么?“认为”、“以为”都可以表示判断,但“以为”的语气较轻。“认为”只用于正面的论断,“以为”多用于与事实不符的论断。“她能打字,一分钟能打八、九十个字”中的两个“能”是否可以换成“会”?为什么?前一个“能”可

13、以换成“会”,表示具备某种能力;后一个“能”不可以换成“会”,因为表示达到某种效率,只能用“能”,不能用“会”。“他对于这个问题最有发言权”一句中的“对于”能不能换作“关于”?为什么?“关于当前的物价”这一标题中的“关于”能不能换作“对于”?为什么?对于:着重指出对象,这种对象是当事人采取某种态度或存在某种情况所涉及的对象。关于:着重指出范围,介绍关系到的事物。“对于”可放在主语前或后;“关于”一定放在主语前,也可作定语,如 我爱看关于中国文化的书“他用感激的目光望着这些中国朋友”一句中“感激”能不能换作“感谢”?为什么?“感激”不能换作“感谢”,因为“感激”是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人产生好

14、感;“感谢”是用言语行动表示感激。“他在这里曾经学过半年汉语了,现在还想延长半年”一句中“曾经”应该用什么词替换才对?为什么?“曾经”应该用“已经”替换才对。因为:一,“曾经”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时间一般不是最近;“已经”表示事情完成,时间一般在不久以前。二,“曾经”所表示的动作或情况现在已结束;“已经”所表示的动作或情况可能还在继续。“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问题都解决好”一句中的“所有”能不能换作“一切”,为什么?“所有”着重指一定范围内某种事物的全部数量,“一切”必指某种事物所包含的全部类别。“所有问题”指的是特定的数量;“一切问题”指的是各种各样的问题。“天色逐渐地昏暗起来”一句中的

15、“逐渐”能不能换作“逐步”,为什么?自然而然的变化一般用“逐渐”,有意识而又有步骤的变化用“逐步”。“逐渐”可修饰形容词,“逐步”不能。“他从来不贪小便宜”一句中的“从来”换作“历来”好不好,为什么?“从来”表示从过去到现在都是如此,多用于否定句。“历来”用法基本上与 “从来”相同,但“历来”多用于书面,而且不用于否定句。否定句用“从来”。兴趣 乐趣兴趣:喜好的情绪。包含、发出兴趣的主体是人。乐趣:使人感到快乐的意味。包含、发出乐趣的主体是人所从事的事。能,会一、 表能力都可以:1.通过学习具有某种能力。 如:他会/能游泳。 2.某方面有特长,善于做某事,前面常加“真、很” 如:他真能/会游。

16、3.能力达到一定的程度、水平或效率,只能用“能” 如:他一次能游200米。4.恢复某种能力,只用“能” 如:他的腿好了,能游泳了。二、 表可能能:客观上有可能性 如:那儿的物价很便宜,100块能买到不少东西。会:主观意愿或必然性 如:只要是我喜欢的东西,再贵我也会买。 他很热心助人,会帮你这个忙的。美丽漂亮好看语体色彩书面语书面语、口语口语搭配对象抽象、范围大的具体、范围小的具体、范围小的意义轻重重中轻(D)说明下列两句中的“了”有什么不同:A,我学了三年汉语 。 B,我学三年汉语了。答:第一个“了”是动态助词,第二个“了”是语气助词,第一个句子表示现在不学习了,以前学过三年;第二个句子还可以

17、说“我学了三年汉语了”14,声母韵母相关er 卷舌、央、中、不圆唇r 舌尖后、浊、擦j 舌面前、不送气、清、塞ch t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z ts 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r 舌尖后,不送气,浊,擦音q 舌面,送气,清,塞擦音普通话的舌面单韵母有哪几个?请加以具体描写。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o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e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i舌面、后、高、圆唇元音u舌面、前、高、圆唇元音。b【 】双唇 清 不送气 塞音m【 】双唇 浊 鼻音f【 】唇齿 清 擦音h【 】舌面后 清 擦音e【 】舌面后 不圆唇 半高元音o【 】舌面后

18、圆唇 半高元音an-ang:同:都是韵腹为a的鼻音韵母,异:an是舌尖鼻音(前鼻尾韵),ang是舌根鼻音(后鼻尾韵)。普通话中zhi (知)、zi (资)、ji (机) 三个音节的韵母在发音上有什么不同?上述三个韵母用国际音际怎么标写为什么汉语拼音方案可以用一个字母i代表上述三个不同的元音?这三个音节的韵母分别是:zhi(知)【 】,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zi 【 】(资),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ji (机)【 】,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两个舌尖元音单韵母都不能自成音节,舌尖前-i只出现在声母z、c、s后面,舌尖后-i只出现在声母zh、ch、sh、r后面,它们与舌面i出现的条件不同,舌面

19、i绝不出现在声母z、c、s和zh、ch、sh、r后面。因此,汉语拼音方案用i同时表示这三个不同的元音,也不至于发生混淆。普通话的声母共有21个,按发音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七类,即 双唇音b、p、m; 唇齿音f; 舌尖前音z、c、s;舌尖中音d、t、n、l; 舌尖后音zh、ch、sh、r;舌面音j、q、x; 舌面后音、k、h。15, 繁体字简体字齊、籲、鬱齐、吁、郁 瀋沈 夥伙 纔才 釁衅 叢丛 滅灭 獸(兽)盃(杯) 併(并) 姉(姊) 妬(妒) 蒐(搜)搥(捶)弔(吊) 謄(誊)(2)礙(碍)(6)灑(洒)在新华字典中下列子应该按哪个部首检字所( 斤 ) 翅( 羽 )16,“算起来,我已经有五

20、年没见到他了。”中的“算起来”这类成分叫做独立语,它跟句中其他成分没有(结构关系),位置比较( 灵活 )。从表意作用看,有以下种类:插入语,称呼语,感叹语、拟声语 17,窗前(方位短语) 【N/V+方位词具有名词性】当他醒过来的时候(介词短语)与其扬汤止沸,毋宁釜底抽薪(选择复句)18,去了二十来人。 来,助词,表示概数19,词的结构A.单纯词 连绵词(双声、叠韵、其他),叠音词,拟声词B.合成词 复合式(联合、偏正、补充、动宾、主谓),重叠式,附加式(前加、后加、词根+叠音后缀 【绿油油】)碰巧:动宾式合成词 宠儿:偏正式合成词 初一:附加式合成词 住宅:偏正式合成词姐姐重叠式复合词 胆怯主

21、谓式合成词 老年偏正式合成词 女儿偏正式合成词花儿附加式合成词 男子(偏正型复合词) 尾巴:附加式合成词 剧场:偏正式合成词弟子:偏正式合成词 狐疑:偏正式合成词20,造字法 合体字请指出偏旁及作用。甘指事,从口,中间的一横象口中含的食物,能含在口中的食物往往是甜美的恭形声,形旁为共,下部分为心的变形,为形旁,表意(是一种态度)苗会意,。从田,从艸。表示田里生长的形状象草的东西。碧形声,形旁为玉、石,表意(表类属),声旁为白。益会意字,偏旁为水、皿,均表意,表示水从皿水流出,是“溢”的本字。21,连词中有些只能连接词和词组,有些只能连接句子和段落。22,语法形式:比较句说明:比较句用来比较不同

22、人或事物在性状、程度上的差别。主要有以下几种格式。1. A + 比B + 形+ (数量补语)例1:南方比北方热。肯定式。例2:他比我高一点儿。数量词一定放形容词后,不可前置。例3:这个问题不比(没有)那个问题难。否定式为“ A + 不比/ 没有+ B + 形容词”, 后边一般不加数量补语。注意:形容词前一定不能有程度副词“很、最、非常”等。2. A + 比B +“ 早、晚、多、少”+ 动+ 数量补语+ (宾)例1:我比他早来半小时。例2:他比我少学了二个月汉语。注意:1.“早、晚、多、少”等一定要放在来、学等动词前,不能放在“比”前。2.表示动作发生的语气助词“了”一定要放在动词后边,其他成分

23、前边。3.这个句型的否定式“ A + 没有+ 比+ 早/ 晚/ 多/ 少+ 动”不常用。3. A + 比B + 动+“得.(形)”(程度补语)例1:他比我跑得快。例2:他写汉字比我写得好多了。动词后有宾语时, 还可以说: 他汉字比我写得好多了。例3:他不比我说得好。否定式为“ A + 不比/ 没有+ B + 动+ 得+ 形”。形容词后不能再加“ 一点儿、一些”等。注意:1.形容词补语后边还可加“得多“”一点儿“”一些“”多了”等, 但形容词前后不能加“ 很”“ 最”“ 非常”“ 极了”等词。2.形容词补语后边不能加表示具体数量的短语,如“十分钟” 等。4. 一天比一天(一个比一个)例1:天气一

24、天比一天热了例2:我们班同学一个比一个聪明。注意:1.主语一定要放在“一天比一天”等的前边。2.这个句型没有否定式。5. A + 比B + 更(再、还).说明:这个句型表示“ B 已经是比较(很)., A更.”。例1:这个房间比那个更大。那个房间是比较大的,这个则很大。例2:今天比昨天还热。昨天已经很热,今天非常热。例3:我认识的人里边没有比她更(再) 漂亮的了。她最漂亮。例4:这件衣服就是比别的再便宜,我也不买。对这件衣服不满意,很便宜也不会买的。注意:这个句型的否定式为“ A + 并不比+ B + 更(再、还).”。6. A + 跟(和、同) + B.一样例1:他的大衣跟我的一样。否定式是

25、“ A 跟B .不一样”,不能用“ 不”否定“ 跟”。例2:他跑得和以前一样快。“一样”后还可以加形容词。例3:我汉语说得没有他好。否定式常用“ A 没有( 不如) B .”来表示。注意:1.强调A、B 很接近时,可以说“差不多一样”“几乎一样”“完全一样”,不能说“ 很一样”“ 非常一样”“ 最一样”。2.一定不能把“比”和“(不)一样”“(不)相同”“差不多”等词一起说。7. A + 有(没有) B + 这么(那么) + 形例1:儿子快有爸爸那么高了。肯定式。例2:北方没有南方这么热。否定式。注意:1.有表示达到后边事物的程度。2.不能把“有”和“一样”一起说。3.B 指近的事物时用“这么

26、”, B 指远的事物时用“那么”。当A 、B 同在近处时,可用“这么”、也可用“那么”。8. A + (不)像 B + 这么(那么).例1:这个小姑娘像她妈妈那么漂亮。肯定式。例2:他不像哥哥那么爱游泳。否定式,也可用“A + 不如/ 没有+ B+ 这么( 那么).”。9. A + 跟(同、和)B + 这么(那么).例1:他的汉语水平跟高班学生那么高。肯定式。例2:这个孩子没有姐姐那么聪明。否定式,也可以说“ A 没有B 这么(那么).”。注意:否定式中,不能把“不”或“没”与“跟、同、和”一起用。10. A 不如B.例1:我不如他努力。“A 不如B”后边常是形容词。例2:他写汉字不如我写得好

27、。“ A + 动+ 宾+ 不如+ B”后边要用“动+ 得+ 程度补语”。注意:这个格式只表示否定。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起始”1. 开始V/A 例如:她开始哭。2. V/A 起来 例如:她哭了起来。3. V 起 例如:队伍由这儿排起。4. V 上 例如:我终于排上了队。5. V 开/开来 例如:一见到亲人他就哭开了。表示“存在”1. 处所+“有”+名词短语 例如:墙上有一幅地图。2. 处所+状态动词+着+名词短语例如:墙上挂着一幅地图。3. “有”+名词短语+处所词 例如:有一幅地图在墙上。4. 名词短语+处所词 例如:一幅地图在墙上。23,修改病句(1) 他计划翻译这篇文章成汉语。改为:他计划把

28、这篇文章翻译成汉语。答:语序不当。“成汉语”是“翻译”的补语,一般情况下动词和补语之间不能插入其他成分。“这篇文章”前面应当加“把”成为介词结构,提到动词前。(2) 丽达明年快要毕业了。“去”不能表示已经到达目的地,与表示动作完成的“了”相矛盾。应该说“到去了”(3) 行李都寄去日本了。“去”不能表示已经到达目的地,与表示动作完成的“了”相矛盾。应该说“到去了”(4) 看到别人都没自己干得快,他心中难免暗暗得意起来。应改为:看到别人都没自己干得快,他心中不免暗暗得意起来。因为“难免”之后一般都是不希望发生的事,“不免”则没有此限制。(5) 实行科学的管理后,工人减少了一倍,生产效率反而提高了两

29、倍。应改为:实行科学的管理后,工人减少了一半,生产效率反而提高了两倍因为“倍”只能用于表示提高或增加,不能用于表示降低或减少。(6) 交卷前,老师让我再仔细检查一下,我就再仔细检查了一遍。应改为:交卷前,老师让我再仔细检查一下,我就又仔细检查了一遍。因为“再”用于未发生的情况,“又”用于已发生的情况。(7) 老师建议李勇代表全班同学给边防战士写了一封慰问信。应改为:老师建议李勇代表全班同学给边防战士写一封慰问信。因为既然是“建议”,就还没实现,应将表示已实现的“了”删去。(8) 你到底同意我的看法吗? 带“吗”的问句,不能用“到底”。改为:“你到底同意不同意我的看法?”或“你同意我的看法吗?”

30、(9) 他们商量商量一下儿决定去上海玩。 1.动词重叠式表示动作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是动态的一种表示法,与“一下儿”意思重复,应把“一下儿”删去2.动词重叠式不表示动作有结果。应当用“了”来表示动作的完成。可以改为“他们商量了一下儿决定去上海玩。”24,汉语拼音方案包括五个部分: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主要用途有两个:一是给汉字注音,二是作推广普通话的工具。此外,还可以作为我国各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用来帮助外国人学汉语,用来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用语,以及用来编制索引和代号等等。25,“a.他两天两夜没睡觉了”和“b.他两天两夜没睡觉”,这两个句子在语法和语义

31、上有什么差异?语法上:a句句未有表示已然的语气助词“了”,b句没有;a句“两天两夜”之前可以加上副词“已经”,b句不能;b句句首可以加上“上个月”之类的表示过去时间的名词性词语,a句不能。语义上:a句表示“睡觉”这个行为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两天两夜”没有发生,而b句表示过去“他”曾经有“两天两夜”没睡觉,但具体什么时候不知道。“a.他幸亏来了”和“b.幸亏他来了”,这两个句子在语法和语义上有什么差异?语法上:a句的副词“幸亏”修饰谓语动词“来”;b句中的副词修饰全句。语义上:“他幸亏来了”受益的只能是“他”,而“幸亏他来了”受益的可以是“他”,也可以是别人。26,汉语中助动词,也叫“能愿动词”,

32、(动词)是表示可能、必要、必然、意愿、估价等意义的动词。例如:表示可能:能 能够 会 可 可能 可以 得以表示意愿:愿意 乐意 情愿 肯 要 愿 想要 要想 敢 敢于 乐于表示必要:应 应该 应当 得(dei) 该 当 须得 犯得着 犯不着 理当表示估价:值得 便于 难于 难以 易于能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客观的可能性、必要性、人的主观意愿。在句子里常做状语:“我们要认真对待。”(要) “他能不能来?”(能)“他不会不来。”(会)“春天早已到了,应该暖和了。”(应该)能愿动词可以单独回答问题,但不能重叠,不能带动态助词,但有些能愿动词可以用在“不不”和“不”的格式中。它还可以作谓语或谓语中心

33、,如:“完全可以。”(可以)能愿动词不能用在名词前面.,不能重叠、不能带助词“了、着、过”等。“他会英语”、“他会说英语”和“他会来的”中的三个“会”字的词性分别是(A)。A、动词、助动词、助动词 B、助动词、动词、动词 C、助动词、助动词、动词 D、动词、助动词、动词27,根据下列句子中归纳“可”的用法。(4分) (1)小孩子可不能骗人啊! (2)可到家了,我都快累死了! (3)雨后,空气可新鲜了! (4)他的歌唱得可好了! (5)你可要注意身体啊,看你越来越瘦了。 (6)你可来了,大家都在等你呢!(1)用于祈使句,强调必须如此,有时有恳切劝导的意思。后面一般有“要、能、应该”,句末多有语气

34、助词。(2)用于感叹句。句末用语气助词。(3)用于感叹句。句末用语气助词。(4)用于感叹句。句末用语气助词。(5)用于祈使句,强调必须如此,有时有恳切劝导的意思。后面一般有“要、能、应该”,句末多有语气助词。(6)用于感叹句。句末用语气助词。“可”语气副词 口语词A 用于陈述句或感叹句中,表示强调,句尾常用“了,啦,啊,呢”1. 强调程度高“真的,确实” eg:他的汉语可好了!2. 强调急切盼望的事情好不容易成功了,“总算、终于” eg:可到家了,我都快累死了!3. 强调必须如此,“一定,无论如何” eg:小孩子可不能骗人啊!B 用于反问句中,强调反问的语气28. 调类和调值是一回事吗?举例说

35、明。二者不是一回事。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调类是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例如,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是普通话的四个调类,其调值分别是55、35、214、51。29,(1)好雨伞快读时可作hao35yu35san214,慢读时可作hao21yu35san214。(2) 展览馆快读和慢读时都作zhan35lan35guan214。30,每撇,横,竖折,横折钩,横,点,点。31. (1)用这块料做桌子挺合适。材料、原料当运动员?他可不是这块料。比喻适于做某种事情的人才给这头牲口多喂点儿料。喂牲口用的谷物料不到这头牲口会让他卖了。预料,

36、料想1、2、3的“料”之间是多义词的关系,4的“料”与1、2、3的“料”是同音词的关系。32,“a小王昨天来的”和“b 小王昨天来了”在形式上和意义上有什么不同?“小王昨天来的” 的形式是句末用“动词的”,表示肯定和已然的语气,强调的是已发生的动作的时间。“小王昨天来了” 的形式是“动词了”,表示动作完成并且事态已有改变,强调的是事情的完成、事态的变化。33,下面a、b、c三个结构在形式上都是“A的A,B的B”,试比较它们在语法和语义方面的差异。a、说的说,笑的笑 b、老的老,小的小 c、喂狗的喂狗,喂猪的喂猪“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这样的结构,表示有这样的,有那样的。a表示仅

37、有这两种结果,强调结果非此即彼;b表示仅存在这两种状况,强调现存的只有这两种状况,缺少其他状况;c表示正在进行的是这两种情况,强调这两种情况正在进行中。34,“把”字句/处置式:在谓语动词前头用借此“把”引出受事、对受事加以处置的一种主动句特点:a. 动词前后常有别的成分,不能单独出现单音节动词,通常后面有补语、宾语、动态助词或用动词重叠式,动补型双音节动词可以单独出现,如“不要把直线延长”b. “把”的宾语是有定的、已知的人或事物,前面常带上“这、那”,如“把书拿来”。如果用无定的、泛指的词语,常是道理。如“把一天当做两天用”c. 谓语动词一般有处置性。d. “把”字短语和动词之间一般不能加

38、能愿动词、否定词,只能放在把前面对外汉语教学如下分类:(1) 位移型把字句。施事对受事实施动作导致受事发生位置上的变化。这一类合并趋向补语和含间接宾语的的补语:把书放在桌子上,把钱送过去,把东西交给老师,把消息告诉大家(2) 确认型把字句。施事把受事确定为某种身份:看作,叫作,称作,当作(3) 使成型把字句。施事把受事加工成某种实体:写成,改成,做成(4) 完成型把字句。施事对受事实施并且完成某种动作:吃了,吃完了,做好了,忘了,写了,写好了(5) 致败型把字句。施事对受事实施并且完成某种动作,使受事处于说话人认为不好的状态:做坏了,写错了,弄砸了(6) 受事状态型把字句。施事对受事实施并且完

39、成某种动作,使受事处于某种状态:写得漂漂亮亮,写得歪七扭八,气得要死,气坏了,惯得对谁都没有礼貌(7) 施事状态型把字句。强调施事对受事实施动作的程度:恨得咬牙切齿,爱得死去活来,(8) 维持型把字句。施事对受事实施持续的动作:把门开着,把眼睛闭着,把碗端着(9) 方式型把字句。强调施事对受事实施动作的时候所运用的方式:把人往死里打,把钱往水里扔,把东西乱丢,把他往外赶,不使用“了”字。(10) 受事经历时间型把字句。施事对受事实施一定时间长短的动作或者实施的动作导致受事改变原定的发生时间:关了一个小时,打了半个钟头,提前三十分钟,推迟两天(11) 频次型把字句。施事对受事实施一定频次的动作:

40、看了三遍,写了两回,(12) 终结型把字句。这种把字句使用双音节非重叠动词,表示终结施事,且多用于指令句和表意愿句:把。取消,把。解决,把。消灭(13) 指令型把字句。说话人请听话人做施事。施事对受事实施动作,把看看,检查检查,听一下,(14) 部分受事型把字句。施事对受事实施动作,受事的一部分受到动作影响:把苹果削了皮,把他打伤了一只眼睛,把纸撕去一个角,把牛奶掺了水(15) 剧烈动作把字句。施事对受事实施剧烈的瞬间动作:把衣服一扯,把帽子一摘,把手一挥,把门一拽,把电视一关(16) 无施事把字句。陈述受事所经历的行为或者经历,受事本身就是行为的主体:偏又把凤丫头病了(17) 受益型把字句。

41、受事是动作的受益者。“把”字可以换成“给”字:把壁炉生了火,把火盆里多添点炭。这类跟13类形式相同,但是语义结构不同,因为这里的动词的宾语不是把宾语的一部分。(18) 因果型把字句。实施是没有主观意志的原因,导致受事体验某种经历或者产生某种动作:这个消息把他乐得合不拢嘴。这堆作业把他累得够呛“被字句”:在谓语动词前,用借此“被(给,叫,让)”引出施事或单用“被”的被动句,受事主语句的一种。特点:a 动词一般有处置性(同“把”)b 主语是有定的。如“一本书被她撕破了”不行c 能源动词、否定和时间副词在“被”前35,什么是轻声?简要举例说明轻声与语音要素的变化。(5分) 所谓轻声并不是四声之外的第

42、五种声调,而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即在一定的条件下读得又短又轻的调子。轻声在物理属性上的主要表现是音长变短,音强变弱。它在音高上的表现,则因受前一个字声调的影响而是不固定的。一般地说,上声字后头的轻声字的音高比较高,阴平、阳平字后头的轻声字偏低,去声字后头的轻声字最低。轻声有的还影响到字音的声母和韵母,引起音色的变化。常见的有:使不送气的清塞音和清塞擦音浊音化(哥哥);使一些韵母中较高、较低的元音向央元音靠拢(棉花),韵母变得比较含混(豆腐)。轻声和音强、音长、音高、音色四要素都有关系。具有区别词义和区分词性的作用36,下面a、b两句的意思一样吗?c、d两句呢?根据这些句子,说明“差一点儿”与

43、“差一点儿没”这两个格式在用法上的异同。(8分)a、这次考试小王差一点儿及格b、这次考试小王差一点儿没及格。c、下雨路滑,小王差一点儿摔个跟头。d、下雨路滑,小王差一点儿没摔个跟头。a句“差一点儿”表示希望实现的事情几乎实现而没有实现,有惋惜的意思。动词用肯定式。b、c、d三句“差一点儿(没)”表示不希望实现的事情几乎实现而没有实现,有庆幸的意思。动词用肯定式或否定式,意思相同。37,汉语中的外来词有以下几种类型:一、音译的外来词,如:扑克(poker),是照着外语词的声音翻译过来的,一般叫音译词二、音意兼译的外来词,如:马克思主义(marxism),把一个外来词分为两半,一半音译,一半意译三

44、、音译加意译的外来词,如:卡车(“卡”是英语car的音译,“车”是后来加上去的),是整个词音译之后,外加一个表示义类的汉语语素四、字母外来词,如:MTV BP机,是直接用外文字母或与汉字组合而成的词38,请根据下列句子描写“除了”格式的语意类别。(8分)(1)除了叫他赔偿损失,还要判他的刑。(2)这家小吃店,除了烧饼,就是面条。(3)除了日本以外,别的国家我没去过。(4)星期天我除了睡觉,不干别的。(5)除了天赋,他的勤奋也是一个重要原因。(6)那里除了你没去过外,我们都去过了。(7)旧日的龙须沟,除了苍蝇,就是蚊子。(8)除了有事不能来的,其他的人全都到了。(1) “除了”后面用“还”、“也

45、”等呼应,排除已知,补充其他。(2) (7)“除了就是”表示二者必居其一。(3) (4)“除了”后面用“不”、“没(有)”,强调唯一的事物或动作。(5) “除了”后面用“还”、“也”等呼应,排除已知,补充其他。(6) (8)“除了”后面用“都”、“全”等呼应,排除特殊,强调一致。39, 什么是“永”字八法?答:现代汉字笔形主要可分为横、竖()、撇(丿)、点(、)捺()、挑、钩、折八种,书法上用“永”字作为代表概括这八种主要笔形,因此有“永字八法”之说。40, 修辞的基本任务是什么?修辞是对语言进行修饰和调整,即对语言进行综合的艺术加工。在题旨、情境内外确定的情况下,修辞总是着力阐述下列三个问题:即选用什么样的语言材料,采用什么样的修辞方式,达到什么样的修辞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