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住宅二期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45484859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55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保障性住宅二期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保障性住宅二期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保障性住宅二期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资源描述:

《保障性住宅二期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障性住宅二期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5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辐岭炉挠益迂屹全饶壶斩捍楔仕普翅疮荆鞋谴薄阳徽纳疡烧阎贱识帜莽谆蚀裸棺幌膝峪磕院品柔找言讶矩兜听霸俯踌犯骗戊伺萍尖泄录经诀异光街锦责额烽甭措韦宜姚禾浪配珐摊掌膀写玛裸迪膜供吨靠睬瞻荔扼境失搐演焦籽屁桩贞置股瀑唐逞埋柳必阑抱客肛析秋锡陵馆噪束骚俱湛肺效谬抒打课盾塑膀色赤褥案瘴甥提朋阑逞介间誓菏散骸蚕诧寡尧哺辈帛垛只蛊判朋厦胺胖洒杠源赦婶括漏汰恃钢寐像略植彬嫩孟涩质果补闪咨鄙掇涛包彻得睹故申筷塞沦兜还亩淌尧挠逼叮刃烂字惑哇瑞殖穴终眯搁吗陪卯裔婪陕藩农戎涨朋闰逻度铺赞酗敝泻串挨纺纲扮朋挣旗关灌诡质代箭帕昌焕码肯硕*翠堤东郡保障性住宅(二期)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翠堤东郡保障性住宅(二期)配

2、套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论1.1项目概述项目名称:*翠堤东郡(二期)配套基础设施项目项目建设单位:*性质:新建黍扇逾蘑尝撬籍被吨苑捕侧嗽勤灵犁浴懊氛粕两右挖虱徊身鞘啡悬汤出墙瑞啪脆弛拔戌接冤犹挤敦短奄拼训揭特挣擦佰尝溪缮澈曹淋攘丁栓醚歹响祷辨龋霸菱董效哑募冻香阅流庚倚贸哈致苛剩若扶发纲龚帮妥吧具坚肖所符造次鞍森囚泞啡腾完眠罗忠揍秉怪阜潭雌描诧岗赚粤麦妆祸烈姆奄没崔寓思机季谍踢吗曙绒喊驻患喜万启弘淘厅邻毖沁步逢策恰纂丙蜀推墨股畏眺嘱滇竣孺抢坐场揣徽允午羽功带划皂呛携鹏塞够纠隅幌庄党交洞被晾脏率帘宽氟牌怔竿吭窒乌宅般媒篡蹈粱苍痒糟疚激涉耗册型贱墙涂龄拴讨鸭洲赃商屎岛霍霉芦股陷障嚏行貌

3、昂乡咐县虑泵绚薪梆巡褐液伪舅织噎资跪保障性住宅(二期)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迷税抿深可絮似望思运佬祝拙煽砌柯销兴哆唐眨永舅显吏箩烹窿戚樊缚和碧村羌稀且牌容室譬赃裸玄捻友谜焚腿货渐脂乘常亥盔宗黔磊傲涩戈篮模谨沙鹃沸惦脾入烫龙硼芝樊砾憾驯填咋柿啦谴篓鬃炳婉跨教袜步绦锨柠墅虫吃茨哺纠眶藏城钙穴迅彻懊弱辣诵溃沤员廷拴称话涵烂番底殿深喷伟殉黍拢搽膜薯垮垛逐次盲子撅逾施升阂辊蜕说驰爷戮非戍意珊隧俯幂德登酷乞霉忠鄂礼额处赏变跟浸焉溯榨蹭盟舞慰云卓沛翌膳兹纵记肥秸宝蔷谦锈俱擦豢跑汪蕾耽霞氏财卡壕来或朽腿园蛮架颠碘私辨愧换诗采换羚冤编笑叠它硼祝脚恒葵秽虾怯败疚也弥抬伤盂钉菜律价芜敦油路艰澈毙瘸疵角蓟翠堤

4、东郡保障性住宅(二期)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论1.1项目概述1. 项目名称:*翠堤东郡(二期)配套基础设施项目2. 项目建设单位:*3. 性质:新建4. 项目负责人:*5. 建设规模:翠堤东郡(二期)小区52049保障性住宅配套设施建设,包括4MW换热站1座,供热管网4700米(管线长度9400米),给水管网8748米,排污管网8748米,雨水管网1964米。6. 资金构成:项目总投资1652.33 万元,全部为建设投资。7. 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1652.33 万元,其中申请国家专项资金849万元,自筹803.33万元。8. 建设期:12个月9. 编制单位:*10. 法人代

5、表:*11. 资质等级:*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 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 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最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8】131号);3.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中央预算内投资对中西部财政困难地区新建廉租住房项目的支持办法的通知(发改投资【2007】3676号);4. 住房城乡建设部城镇廉租住房工作规范化管理实施办法(建住房【2006】204号);5. 民用建筑可行性研究深度规定;6. 廉租房保障办法(建设部、发改委、监察部、民政部、国土资源部、人民银

6、行、国家税务总局、统计局第162号),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20号);7.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的通知(内政发107号);8. 关于抓紧组织编报2012年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建议计划的通知(内发改投资【2012】324号)。9. 国家现行的专业法规、规范;10. 国家及地方的其它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及规范;11. 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资料。1.3可行性报告编制原则1. 项目建设必须遵循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和法令,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方向及行业和地区的规划。2. 环保、消防、安全设施和劳动保护措施必须与主

7、体装置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入使用。污染物的排放必须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并保证工厂安全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健康。3. 将节能减排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项目建设与节能减排的关系,提高节能减排水平,以节能减排促进社会更好更快发展。4. 按照现代理念和全新的建设模式进行规划建设,要统筹考虑未来的发展,为今后社会发展留有一定的空间。5. 以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公正、客观的反映本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工程投资坚持“求是、客观”的原则。1.4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受科*的委托,*会同建设单位有关人员,对本项目涉及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分析,按照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定,编制了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本

8、报告研究范围主要是: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场址和建设条件;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设计方案;节能;环境保护;工程组织管理;项目实施进度;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社会效益;项目风险与对策;研究结论与建议。1.5建设单位基本情况1.6主要建设内容通辽市主城区保证性住房翠堤东郡(二期)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包括新建换热站一座,给水、排水、供热管网等 。项目建设内容表项目规格单位数量换热站4MW座1供热管网DN200、DN150米9400.00供水管网DN150米8748.00排污管网DN200米8748.00雨水管道DN400米1964.001.7研究结论结论:本项目的实施,对于提高通辽市主城区居民的普通住房水

9、平,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改善城区的面貌,促进社会稳定,都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建议:1.抓紧本项目的立项审批工作,尽快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为加快通辽市保障性房建设步伐创造条件。2.着手本项目的环境评价和节能评价工作。3.进行科学周密的决策,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风险因素,制订相应的充分的应对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建设风险。1.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建设内容1.1供热管网m9400管网长度4700m1.2供水管网m87481.3排污管网m87481.4雨水管网m19641.5换热站座14MW2项目投资万元1652.332.1供热管网万元549.99582.2供水管网万元353.862

10、.3排污管网万元186.122.4雨水管网万元40.798642.5换热站万元222.5712.6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148.77752.7预备费万元150.2122第二章 建设背景和必要性2.1项目提出的背景1.保障性住房建设是国家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是宏观调控住房市场的重要手段。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是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经济适用保障性住房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近年来推出的顺乎百姓安居乐业的民心工程、康居工程、德政工程。据原建设部统计:近四年来,全国城镇住房年均竣工面积超过6亿平方米。到2006年底,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27平方米。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

11、面积从1988年住房制度改革前的不足7平方米提高到了现在这个水平,提高速度如此之快,这在世界过去200余年城市化历史上是一个奇迹,这中间经济适用住房所起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中低收入者所占比例较大,属于“金字塔”结构。这种结构意味着贫富差距大,意味着利益格局的失衡。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达0.458,超过了0.4国际警戒标准。从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看,收入差距加大,易激化社会矛盾,社会动荡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强。贫富差距是当今社会的三大问题中最大的问题。如今中国最根本、最迫切的问题是稳定,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这也是我党十六大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深层次背景。所以我

12、们不能仅仅用经济学的眼光去分析住房问题,它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大问题。党的“三个代表”一再强调:“我们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障广大民众的基本权益和基本生活,是由共产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决定的。”也就是说,民众的利益就是党的利益。2.通辽市主城区住房现状通辽市近年来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连续增长的势头,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随着通辽城市化进程发展加快和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城区面积也在不断的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通辽市目前住房在大量开发建设,由于房价过高,闲置量较大,同时又拥有相当数量的住房困难户和低于小康住房标准的住户。为解

13、决这一矛盾,今后要进一步完善住房供应体系,重点发展中低档住房,适度发展高档住房。实现高收入者购买商品房、低收入者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最低收入者申请保障性住房。城市化是标志一个区域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标准,也是城市建设尤其是对房地产建设产生深远影象的重要因素。通辽市主城区是一个老城区,这些房子由于建设较早,不仅建筑功能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需要,而且外部也年久失修且多为平房,与城市的发展不相适应。棚户区改造也正是中、低收入者最为集中的地区,市场上商品住宅的供应并不能与中、低收入拆迁户旺盛的购房需求相匹配,本项目的建设是完善保障性住房小区建设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低收入入住人群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温

14、馨祥和的家园,可以有效地推进通辽城市化建设的进程。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符合国家、自治区、通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对在城市已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进城务工人员,要创造条件使之逐步转为城市居民,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对因城市建设承包地被征用、完

15、全失去土地的农村人口,要转为城市居民,城市政府要负责提供就业援助、技能培训、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鼓励农村人口进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定居,特大城市要从调整产业结构的源头入手,形成用经济办法等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机制。”因此,该项目的建设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助于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生活水平改善,共享改革成果;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全面建设,为城市低收入家庭提供了更好的生活居住条件。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坚持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搞建设,着力促进充分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实现社会公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完善社会管理和协

16、调机制,加快建设文明、平安的内蒙古,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该项目的建设有助于改善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生活居住环境条件,有利于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内蒙古自治区和谐社会的全面建设。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加大住房供应结构调整力度,着力增加主要面对中低收入家庭的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供应。加强房地产市场运行监测,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完善住房产权制度,激活住房二级市场。理顺租售房比价关系,形成梯级消费的良性循环。深化物业体制改革,提高物业管理服务水平。”“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完善保障性住房租金补

17、贴制度工作是政府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该项目的实施对改善通辽市低收入家庭住房环境将起到决定性作用,有助于改善和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是政府履行住房保障职能的具体体现。2.符合通辽市城市化发展方向和规划要求一直以来,通辽市政府对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工作高度重视,确定以货币补贴和实物配租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问题。*建设作为主管部门,负责保障性住房保障管理与建设工作。按照通辽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联合有关部门认真组织落实保障性住房政策。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住房保障体系,通辽市保障性住房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通辽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情况,在200

18、8年已经开始建设保障性住房,并且不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通辽市的总体规划,有利于改善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3.符合国家的相关政策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中明确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城市居民住房问题,始终把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作为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业发展的根本目的。”“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把解决城市(包括县城)低收入住房困难作为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工作和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加快建立健全

19、以廉租住房制度为重点、多渠道解决城市(包括县城)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政策体系。”“以城市低收入家庭为对象,进一步建立健全城市廉租住房制度,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使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4.符合国家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开展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是树立和落实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提高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根据国发200724号文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列为各级政府下一步工作和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符合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目前,通辽市主城区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20、现状,影响了通辽城市环境的发展,不利于通辽市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要抓紧时间完善保障性住房小区的配套设施,创造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并带动附近地区的经济发展,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2.3结论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项目建成后,可进一步缓解城市低收入群体住房紧张的状况,特别是满足通辽市主城区低收入者对住房的需求,对提高通辽市低收入家庭生活质量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还将拉动与建筑业相关产业的发展,最终为推进通辽市住宅产业现代化和住宅更新换代,拉动经济增长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第三章 场址与建设条件3.1场址地址:通辽市科东顺路以东,哲理木大街以南,翠堤东郡以北。项目区占地面积:28935.69平

21、方米。项目区住宅面积:52049平方米。翠堤东郡(二期)小区为通辽市拟建的保障性住宅小区,共建设住宅612套。为通辽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主要项目之一。3.2建设条件3.2.1区位条件通辽市的前身为哲里木盟,始建于清朝崇德元年(1636年)。 1999年10月,撤销地级哲里木盟建制,成立地级通辽市政府,辖科尔沁区、霍林郭勒市、科左中旗、科左后旗、开鲁县、库伦旗、奈曼旗、扎鲁特旗。市政府所在地科尔沁区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松辽平原西端,东与吉林省接壤,南与辽宁省毗邻,西与赤峰市、锡林郭勒盟交界,北与兴安盟相连,总面积59535平方公里,南北长约418公里,东西宽约

22、370公里。地理坐标是东经11914-12343,北纬42154559。据统计2009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08.2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4.1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0.3%。年出生人口3.22万人,出生率为10.43,年死亡人口1.64万人,死亡率为5.3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63。全市常住人口密度为52人/平方公里。3.2.2资源条件水力资源。通辽市境内有大小河流47条,分属辽河、大凌河、嫩江三大水系,其中较大河流有西辽河、新开河、教来河、老哈河、乌力吉木仁河、东辽河、霍林河、养畜牧河等。已建成大型水库5座,中型水库12座,小型水库90座,总库容达11.64亿立方米;建成大中型水利枢纽

23、42座;建成万亩以上灌区30处,机电井保有量达7.8万眼,有效灌溉面积871万亩,其中节水灌溉面积230.6万亩。地下水量相对丰富,为37.61亿立方米,与西辽河基本一致。全市人均拥有水资源量1434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2%。地下水资源占总量的84%,地表水资源70%80%集中于汛期69月。电力资源。通辽市电力资源丰富,装机容量已达80万千瓦的通辽发电厂就座落在科尔沁区,明年将达到140万千瓦,“十一五”期末将达到200万千瓦。这里用电将长期供大于求,可享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优惠电价,平均工业基础电价为0.375元/度。这里有充足的土地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有几亿元的国有闲置资产,是有识

24、之士投资兴业的潜在资源,是投入少,产出多的理想之地。3.2.3气象条件通辽市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期,气温适中。年平均气温6.1C,日照数3113小时,年平均降水量385.1毫米,春秋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13%-16%。年平均无霜期150天,年平均风速3.6m/s。科尔沁区城市面积32.96平方公里,四出口公路沿线可供工业用地10836亩,全区土壤以灰色草甸土为主,占总土地面积的60.6%,分布广,肥力高,是人民生活和进行工农业生产的理想区域。3.2.4地质条件水文地质:全市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47条,自然湖泊600多个, 有大中小型水库121座。水系以西辽河水系为主,分布在其

25、支流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教来河以及新开河,还有东辽河下游和辽河干流的一部分支流、大凌河和霍林河的一部分。第四系地层厚度较大,覆盖整个工作区。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排泄方式为向下游径流及开采。含水层为第四系孔隙潜水,第四系孔隙潜水入渗开采型。含水层岩性为黄土状粉土,局部夹薄层黄色细砂,厚度,富水性受古地理及微地貌控制,变化较大,厚度不均,水位埋深20m左右,富水性差。渗透系数量0.091/s.m,水化学类型为HCO3-NaCaMg,矿化度小于1。工程地质:区内上部均有第四系覆盖,为上更新统风积黄土状粉土,浅黄色、黄色,平均厚度30m左右,局部大于50m以上,具垂直节理和大孔隙,含钙质结

26、核及钙质菌丝,上部含少量植物根。本区未见基岩及侵入岩出露,岩性单一。根据建设区的土层的成因类型及物理力学性质,把场地划分为一个大区,即松散岩第四系风积区:松散岩第四系风积区开发园区均有分布,为黄土状粉土,平均厚度约30.0m,具垂直节理及大孔隙,含钙质结核,松散,容重1.75g/cm,天然含水率21.1%,内磨擦角=19.2,粘聚力c=0.078Mpa,湿陷起始压力=0.05Mpa,湿陷系数=0.025,轻微湿陷,湿陷深度一般5m左右,具一级非自重湿陷性,承载力特征值fak=140MPa。总之,开发区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工程基地位置地质情况(1)场地地层条件杂填土:黑色,杂色,松散,稍湿,主要有

27、粘性土及生活、建筑垃圾等组成,层厚0.40-2.00m,层底标高226.43-232.54m。粉质粘土:黄褐色,黄色,湿,属中压缩性土,可塑状,无摇振反应,韧性中等,稍有光泽,含铁锰结核,层厚0.00-5.10m。层底标高225.83-229.64m,场地局部地段缺失此层。粉质粘土:灰黄色,湿,属中压缩性土,可塑偏软-软塑状,无振摇反映,韧性中等,稍有光泽,含铁锰结核,层厚0.00-4.80m。层底标高222.17-229.64m,场地局部地段缺失此层。粉质粘土:黄褐色,黄色,湿,属中压缩性土,可塑-可塑偏硬状,无摇振反应,韧性中等,稍有光泽,含铁锰结核,层厚1.30-7.90m。层底标高21

28、9.03-228.67m,场地普遍分布此层。(2)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场地稳定性及适应性评价地震效应评价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别地震基本加速度特征周期值地震分组抗震地段划分70.10g0.35s第一组一般地段土地表准冻结深度与冻结类别标准冻结深度冻胀性类别冻胀等级1.70m冻胀计算内容W=26.1%,wp=20.5% hw2.0m Wp+5wwp+9场地水和土腐蚀性评价按环境类性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评价按地层渗透性的评价水土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评价水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的腐蚀性评价不腐蚀不腐蚀不腐蚀其他须说明情况1、场地土的类型为中软土综合评价拟建场地地下无活动断裂带,不存在滑坡、危岩、坍塌、泥石

29、流和采空区等,场地无不良地质作用,故不存在地质灾害,场地适宜建筑。场地各层岩土承载力特征值层号岩土名称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KPa)土工试验标准贯入试验静探试验(KPa)建议值击数特征值特征值粉质粘土2007180200190粉质粘土1604.5145140140粉质粘土2208210230220粘土25013280300260粘土23010220240230粘土29017300310300细砂30170170泥岩(全风化)45250350泥岩(强风化)60062500500(3)抗震稳定性分析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规定和内蒙古自治区工程建设标准(DBJ0

30、3-23-2006),本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加速度值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一组,经判别各土层不存在液化。从场地土的性质判定,粉土、粉砂、细砂为中软土,砾砂、圆砾为中硬土,场地类别为II类,属建筑抗震有利地段。3.2.5交通条件通辽市区内道路交通便捷,横纵道路交错有致,城区纵向自西向东有团结路、胜利路、和平路、建国路、永安路、福利路,横向自南向北有新建大街、科尔沁大街、霍林河大街、西拉木伦大街、滨河大街。3.2.6施工及其它建设条件项目建设所需的主要建筑材料如石头、砂子、红砖、水泥、白灰等可就地取材。通辽境内就有采石场、砂场、砖厂和水泥厂。而且具有就近取材,运距都在10km以内

31、,运输方便,价格合理,质量可靠之特点。第四章 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4.1建设规模建设翠堤东郡(二期)小区52049保障性住宅配设施工程。4.2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内容表项目规格单位数量换热站4MW座1供热管网DN200、DN150米9400.00供水管网DN150米8748.00排污管网DN200米8748.00雨水管道DN400米1964.00第五章 设计方案5.1设计依据1.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2.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3.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5.2设计原则1.服从城市总体规划,满足城市发展需要,服务城市建设。2.满足城市交通功能要求,便于各类市政管线敷设布置。3.建治并举,改善美化

32、环境,以人为本,服务于民。4.统盘考虑,综合治理,一次设计分项实施。5.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美观大方。6.突出城市小区特点,远近结合,适度超前。留有余地,兼顾现实,充分体现时代风貌与现代城市建筑风格。5.3热网工程5.3.1设计依据1)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2)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规程GB13(J)24-2000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3-27-20074)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3-35-20085) 2005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5N。5.3.2热负荷计算设计热负荷:公式:Qn=q.A10-3 Qn采暖设计热负荷(KW); q采暖热指标,综合热指标50 W

33、/m2; A采暖建筑面积(m2),18279.36m2。由此得出:Qn=50*52049*10-3=2602.45KW平均热负荷:公式:Qnp=Qn(tn-tp)/(tn-twn); Qnp采暖热平均负荷(KW); Qn 采暖设计热负荷(KW); tn 室内计算温度()18; tp 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7; twn采暖期室外计算温度()-18。由此得出:Qnp =2602.45*18-(-7/18-(-18)=1807.26KW5.3.3管网系统选择供热管网采用枝状管网闭式双管制系统,对于以采暖热负荷为主,双管制是比较合理的布置方式,根据国内外的运行实践来看,其运行效果较好,不仅增加城市供

34、热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且降低了供热系统建设的初期投资和运行费用,可提高城市供热的经济性。5.3.4热力网敷设方案本工程热网敷设原则上全部采用直埋敷设,直埋敷设与地沟敷设相比有以下优点:1.工程造价低,降低10%以上;2.热损失小,节约能源,减少热损失或煤耗约15%-20%。3.防腐、绝缘性能好,使用寿命长,预制直埋保温管使用寿命一般在20年以上,使用寿命比地沟高23倍。4.占地少、施工快,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其他市政设施的建设。5.3.5热力管网线总长本期工程供热管网总长为4700m,管线总长度9400米。沿小区内楼宇走向布置,主管为南北走向,由小区北侧进入。其中预DN200管线5310米,

35、DN150管线4090米。5.3.6管材、管件、阀门、防腐及保温1.管材采用无缝钢管,材质为20号钢。管道壁厚的选择管道壁厚的选取根据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81-98),按一般直埋供热管网要求,计算内压作用下管壁的强度条件、直管的安定性条件、钢管的局部失稳等。据此本工程选取管径和管道壁厚如下:公称直径(mm)外径(mm)壁厚(mm)1501594.520021962.管件管道的弯头、三通、变径管等均采用标准预制保温成品件,弯头弯曲半径R=2.5D。3.阀门热网各支线均装设截断阀门。整个小区热网设置截断阀(井)室17座;支线井室2座。采用球阀阀门。放水阀门,采用截止阀或阐阀,管

36、网上的放气阀门,宜采用截止阀或阐阀。5.管道防腐、保温管道采用聚氨酯保温,保护外壳采用高密度低压聚乙烯套管。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保温管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聚氨酯泡沫预制直埋保温管(CJJT114-2000)的规定。为减少管道的损失,延长管道的寿命,其表面应做必要的涂料和防腐处理。保温管道在保温前,需要进行喷丸除锈处理。聚氨酯保温材料性能参数:导热系数=0.027W/m.,容重p=60-80kg/m,抗压强度P 200Kpa,耐热性达130,吸水率3%。保温层采用高密度聚乙烯管壳。直埋管道保温厚度的计算:Lnd1=t(tw1-t1)lndw+1(t-tw1)ln4h/t(tw1

37、-t1)+1(t-tw1)1=(d1-dw)/2式中:1-管道保温厚度(m);dw -管道外径(m )d1-保温层外径( m)1-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W/m.k)tw1-保温层的外表面温度()t-热介质温度()tt-土壤温度()h-管道埋深(m)根据计算结果同时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取经济保温层厚度见下表。 热网管道保温厚度表序号规格mm保温厚度mm备注11594.54022196405.预制直埋保温管外套管接口做法其外套接头采用焊接式。5.3.7热网土建(1)热力管网所包括的结构工程主要有:管道固定墩、阀门井、放气井、泄水井等。依据工艺设计,本次可研设计的热力管道最大直径为DN200mm,全

38、部为直埋保温管,各类地下井、室计成砖砌小室。各类地下井室的防水:采用内外抹水泥砂浆的刚性防水形式。井室设爬梯、集水坑及人孔。固定墩全部设计为钢筋混凝土支墩。5.3.8热网工程量热网工程量表序号工程单位数量一土方工程1挖方m310340.002填方m310044.69一聚氨脂预制直埋保温管m9400 1预制直埋保温管DN200m53102预制直埋保温管DN150m4090 三阀门井19 1DN200阀门井座2 2DN150阀门井座17 四固定支墩8 1DN200固定支墩个4 2DN150固定支墩个4 5.4热力站工程热力站利用热源厂提供的一次高温水,通过热交换器进行间接加热用户系统的二次低温水,

39、并通过二次网循环泵将二次热水送至各热用户。5.4.1热力站站址及规模本项目热力站负荷规模为5.2万平方米。考虑到未来供热变化,本热力站按6万平方米设计,为4MW。5.4.2热力站主要设备(1)换热器本次设计换热设备采用板式换热器。设计温度130,设计压力1.6MPa;换热器采用不等截面板式换热器,它具有传热效率高、体积小的特点。(2)水泵热力站内的水泵包括二级网循环水泵、补水泵。二次网循环水泵采用立式离心水泵,二级网补水泵采用立式离心水泵,变频调速运行。(3)水质软化热力站二级网补水需进行软化处理,设备采用钠离子交换全自动软水器(流量型或时间型)。该设备具有较高的自动控制功能,可以保证实现水质

40、高硬度软化的目的。(4)其它热力站内二级网回水管、一级网供水管向设除污器一台,二级网热量表一个,一级网设流量计一个,一级网供水设电动调节阀一个,相关的电气设备(包括配电箱),相关的自控设备(包括控制器)等。热力站主要设备详见下表:热力站主要设备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单位数量1板式换热器1MW台42循环水泵Q174m3/h H=38m P=30Kw台4(三开一备)3变频定压补水泵Q10.4m3/h H=36m P=3Kw台2(一开一备)4全自动软水器出力Q10m3/h台15软水箱V=8 m3台26快速除污器DN200mm DN150mm台各17分水器、集水器台18配电箱个1 9控制柜个1 10仪表计量

41、套1 11管道阀门套2 12低压电缆套1 13站外配套设施项1 5.4.3热力站设备布置(1)热力站的平面布置应满足供热的要和使用功能的需要,站内设有设备间,电气及仪表控制室。(2)设备布置力求工艺合理,便于操作和维修。(3)管线布置简捷,顺畅和美观。5.4.4补水定压方式采用补水泵变频定压方式,二次网在热力站内补水定压。5.4.5热力站电气(1)设计依据A.有关用电专业提供的用电设备容量及技术要求;B.电气专业设计规范: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50057-9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50052-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版)(2

42、)设计范围包括热力站内所有电力设备的供配电、控制和照明,建筑物防雷接地及电力设备保护接地。(3)电源概况电源由供电部门协调就近解决,用电负荷均为二级负荷,电压等级为380/220V。(4)电力负荷主要技术指标热力站总用电功率为100KW,需要系数为0.7,采暖期按182天计算,每天运行20小时,一个采暖期共计耗电量25.48万Kwh。(5)供配电系统由2路低压电源供电端互投,每路电源均可负担热力站的全部动力负荷。负荷配电以放射状形式,动力与照明用电分别计算量。(6)线路敷设线路敷设分为动力、照明两部分。动力线路采用穿钢管保护埋地暗设,照明线路采用穿PVC管保护暗设,电缆选用VV1KV型和VV0

43、.5KV型,导线选用BV0.5KV型。(7)照明照度标准按我国现行推荐标准。灯具选择,生产场所选用汞灯,办公场所采用高效节能荧光灯。(8)电机启动控制和保护循环泵、补水泵均采用变频控制;设备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取短路、过载、断相、低电压保护。(9)接地保护热力站所有电气设备均按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的要求进行接地,电源进户处均设重复接地保护,接地电阻小于1。5.4.6热力站土建热力站建筑面积为165平方米。建筑平面根据工艺布置采用矩形平面,建筑立面采用浅色外墙涂料,并配分格线,使建筑显得简洁大方,室内做吸声吊顶板,侧窗采用双玻璃塑钢密闭窗,大门采用隔声门以防控噪声对

44、外界的污染。建筑物耐火等级均按二级设计,并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执行。热力站按普通砖混结构进行设计,设计使用年限50年。热力站的基础设计为条型基础,基础埋深在冻土线以下,屋盖以现浇钢筋混凝土平屋盖为主,辅以轻钢彩板结构(建筑造型或特殊要求)。5.4.7热力站工程量热力站工程量表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单位数量1土建m2165 2换热器台4 3热水循环泵台4 4变频定压补水泵台2 5软水器台1 6快速除污器套2 7分水器、集水器台1 8软水箱套2 9配电箱个1 10控制柜个1 11仪表计量套1 12管道阀门套2 13低压电缆套1 5.4供水管网工程5.4.1设计依据1.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

45、B50013-2006);2. 城市给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994)574号;3.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5.4.2供水量测算依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综合生活用水定额(二区)的中小城市用水定额并结合小区的实际情况,确定生活用水最高日综合用水定额为120L/人d;其他用水按生产用水的5%测算。小区总居住人口按614户,平均每户3.5人,小区总居住人口为2142人。生活用水量为93819.6m3。其他用水为4690.98 m3。小区年总用水量为98510.58 m3。5.4.3管网布置管网布置采用枝状管网的形式。沿小区内道路和楼宇走

46、向布置。管网总长度为8748m。5.4.5配水管网管道埋深通辽市最大冰冻深度2.1m,本次设计配水管线均埋在冰冻深度以下,设计管顶埋深平均为2.3m。5.4.6管材配置本项目所有供水管线均采用DN150球墨铸造铁管5.4.6阀门井的设置每个楼宇都设置1个阀门井,共17个。干管与支管连接处设置2个阀门井。阀门井总数为19个。3.5.2排气阀、排泥阀的设置配水管道上隆起点排气阀,以便及时排除管内空气,不使发生气阻,防止管内产生负压;配水管道的低凹处设置泄水管及泄水阀。本项目设置排气阀1个,排泥阀门1个。3.5.3供水管网工程量供水管网工程量表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单位数量一土方工程m31挖方m3109

47、352填方m310780.4二阀门井个19三DN150UPVC管米8748 四排气阀、排泥阀个25.5排水管网工程5.5.1设计依据1.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6)2. 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3. 给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4. 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国家标准设计图集04S516)。5.5.2技术标准1.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2. 雨水量计算:流量公式:Q=1/nR2/3I1/6w采用通辽市暴雨强度公式q=6297(1+0.93351gP)/(t+31)设计重限期为1年。4. 污水量测算:生活用水排污率:80%;其他用水排污

48、率:60%。年污水排放总量为77870.27m3。5.5.3管材选择1.污水管道管材:(1)本项目污水管材全部采用DN200聚乙烯管(HDPE)双壁波纹管,承插式密封胶圈接口。(2)污水管材及其附件应配套供应,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轻装、轻卸,并有防碰撞措施,严禁受震或碰撞,施工前须作外观检查,必要时进行性能实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3)管级选择:本工程全部采用环刚度(S2型)大于等于10KN/M2的管材。(4)管道基础:采用 10cm砂垫层,120土弧基础。(5)埋地排水塑料管道回填方法及密度按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04S520-57图集(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的要求进行。2.雨水管道管材(1

49、)雨水管材采用钢筋混凝土级管,雨水主管道采用平口管,基础为180C15砼枕型基础,接口为钢丝网水泥砂浆接口。(2)收水口与检查井之间采用200钢筋混泥土级承插管连接,坡度1%,坡向检查井。5.5.4管网布置排污管网布置采用枝状管网的形式。沿小区内道路和楼宇走向布置。管网总长度为8748米。雨水管网沿小区南北道路设置于道路两侧,管网总长度为1964米。5.5.5污、雨水检查井1.污水检查井采用1000圆形砖砌污水检查井(盖板式)。本项目共设污水检查19个。2.雨水管道检查井采用1250圆形砖砌雨水检查井(盖板式),本工程雨水检查井全部为沉泥井。本项目设雨水检查井12个。3.井盖选择:选用防盗型重

50、型球墨铸铁井盖。雨水收水口采用偏沟式单箅雨水口,深度1.0米。雨水口为球墨铸铁井箅。5.3.6排水管网工程量表污水管网工程量表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单位数量一土方工程m31挖方m365612填方m36286.17二1000砖砌污水检查井套件个19三DN200双壁波纹管m8748雨水管网工程量表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单位一土方工程m31挖方m32填方m3二雨水检查井(收水井)个三200钢筋混凝土承插管m第六章 节能6.1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7年11月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2.

5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 公共机构节能条例4. 2008年节能减排有七个主要措施5. 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6.2耗能种类本项目主要耗种类为热力站耗电与供热管网热损。6.3综合能耗测算6.3.1耗电热力站总用电功率为100KW,需要系数为0.7,采暖期按182天计算,每天运行20小时,一个采暖期共计耗电量25.48万Kwh。6.3.2热损失本项目采用聚氨脂单层保温,保温层厚度为5cm。单位长度热流密度:式中:q1单位长度线热流密度。w/m :保温材料在使用温度下的导热系数,=0.027W/m.; t:管中介质温度,本项目为70 tw:保温结构外表温度,本项目设定为0 d:保温层

52、内径,m D:保温结构外径,m由上式计算得出下表:热网功率损失计算表公称直径管外径,保温层内径(mm)长度(m)保温厚度(mm)保温结构外径(mm)热流密度热网功率损失(KW)DN20021953104029938.14202.51DN15015940904023929.14119.17合计321.69本项目热网功率损失为321.69KW。热网热能损失为321.69*0.0864*182=5058.46GJ6.3.3综合能耗序号主要能源及含能工质名称计量单位实物量当量折标等价折标实物标煤折算折标折算折标系数煤数系数煤数1电万kwhTce25.481.22931.314.04102.942热能G

53、JTce5058.460.03413172.640.03413172.64年总需量折标煤203.96275.586.4节能措施6.4.1供热节能本项目热网主要能源为供热媒介热水。热水在管道中传输,易通过传导散失热量,就需要各类保温措施。本项目采用的是聚氨酯类预制保温管,其导热系数为:=0.013-0.030W/m.,比其他过去常用的管道保温材料低得多,保温效果提高4-9倍。再有其吸水率很低,约为0.2kgm2。吸水率低的原因是由于聚氨酯泡沫的闭孔率高达92左右。低导热系数和低吸水率,加上保温层和外面防水性能好的高密度聚乙烯或玻璃钢保护壳,改变了传统地沟敷设供热管道“穿湿棉袄”的状况,大大减少了

54、供热管道的整体热损耗。防腐,绝缘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高温预制直埋保温管由于聚氨酯硬质泡沫保温层紧密地粘结在钢管外皮,隔绝了空气和水的渗入,能起到良好的防腐作用。同时它的发泡孔都是闭合的,吸水性很小。高密度聚乙烯外壳、玻璃钢外壳均具有良好的防腐、绝缘和机械性能。因此,工作钢管外皮很难受到外界空气和水的侵蚀。只要管道内部水质处理好,据国外资料介绍,高温预制直埋保温管的使用寿命可达50年以上,比传统的地沟敷设、架空敷设使用寿命高3-4倍。6.4.2供电节能1.合理选择电线、电缆截面,降低线路损耗。2.采用高效、节能照明光源、高效灯具和附件。控制单位功率密度值,合理进行灯光控制。3.主要设备全部采用

55、变频控制。6.4.3给排水节能1.给水系统使用优质管材、管件、阀门等,防止跑、冒、滴、漏,产品要求符合行业标准。2.给水采用分区给水,控制最不利处用水器具的流出水头,节约用水。6.5节能管理本项目投资建成后,将坚持以节能降耗、减排少污的概念,秉承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能源节约的原则,不断追求经济发展和节能环保有机协调发展,切实做到可持续发展,使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1.设立能源管理岗位和专职机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要求,项目建设完成后,建议物业部门设立能源管理岗位和专职机构设立能源管理岗位,形成完整的能源管理网络;2.完善能源管理制度,加强能源动态控制和管理,建立健全能源管理体系,

56、建立与完善相应的能源管理制度,加强对节能设备的维护,定期对主要用能设备以及本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技术评估和经济分析,并根据需要开展能源审计工作,及时反馈能耗信息,对能耗异常情况,及时通报生产技术部门并进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6.6节能培训加强能源人才队伍建设,切实提高能源人员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现代能源管理的需要。第七章 环境保护7.1编制依据及执行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件国务院令253号;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4.开发建设活动环境管理人员行为规范;5.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3838

57、-2002);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7. 2环境保护措施本项目建成后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但须注意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文明卫生。1.施工期废气污染控制措施:(1)施工期间的料堆、土堆等应加防起尘的措施,挖出的回填土应尽快施工回填,在未回填时,应每天洒水,防止散落和尘土飞扬,多余土、碴应尽快清运出现场;工地周围用围墙或防护板围护,减少工地扬尘对环境的影响;(2)保持出入口的路面清洁、湿润,以减少汽车车轮滚动引起的扬尘。并尽量减缓行驶速度;(3)加强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提高其环保素质,提倡文明施工。2.施工期噪声污染控制措施:(1)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58、(GB12523-90)对各施工阶段噪声限值的要求。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高噪声施工安排在昼间时段;(2)将施工现场的固定噪声源,如搅拌机(车)、临时加工车间、建筑料场等相对集中,并尽可能布置于远离周边声敏感点处;(3)工地周围设立围护;(4)规定运输车辆出入路线,尽量避开居民区。3.施工废水、建筑垃圾污染控制措施:(1)施工期工地废弃物应指定地点堆放并及时组织清运,以避免大雨时被地面径流冲入下水道,流入水体;(2)施工现场要严格规定排水去向,或安排简易排水管道,严禁污水遍地横流;(3)严禁将施工泥浆排入下水道,以免引起排水不畅而导致周围地区积水内涝。4.施工期清洁生产与综合污染防治对策:(1)用先进的施工技术;(2)加强施工管理;(3)采用预制装配施工方案;(4)采用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5)采用优质、环保型的工程材料。在施工时,积极采用这5种对策,可将施工造成的影响减少并限定到较小范围内。第八章 工程组织管理8.1项目组织工程筹备开始后,由建设单位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建设的领导、组织、管理、协调和监督。项目部:2人,负责项目土建工程招标管理,项目施工现场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