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计算公式中有关术语及计算方法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45484435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聚氨酯计算公式中有关术语及计算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聚氨酯计算公式中有关术语及计算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聚氨酯计算公式中有关术语及计算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聚氨酯计算公式中有关术语及计算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氨酯计算公式中有关术语及计算方法(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PU资料聚氨酯计算公式中有关术语及计算方法1. 官能度官能度是指有机化合物结构中反映出特殊性质( 即反应活性 ) 的原子团数目。对聚醚或聚酯多元醇来说,官能度为起始剂含活泼氢的原子数。2. 羟值在聚酯或聚醚多元醇的产品规格中,通常会提供产品的羟值数据。从分析角度来说,羟值的定义为:一克样品中的羟值所相当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在我们进行化学计算时,一定要注意,计算公式中的羟值系指校正羟值,即羟值校正 = 羟值分析测得数据+ 酸值羟值校正 = 羟值分析测得数据-碱值对聚醚来说,因酸值通常很小,故羟值是否校正对化学计算没有什么影响。但对聚酯多元醇则影响较大,因聚酯多元醇一般酸值较高,在计算时,务必采用

2、校正羟值。严格来说,计算聚酯羟值时,连聚酯中的水份也应考虑在内。例,聚酯多元醇测得羟值为 224.0 ,水份含量 0.01%,酸值 12,求聚酯羟值羟值校正 = 224.0 + 1.0 + 12.0 = 257.03. 羟基含量的重量百分率在配方计算时,有时不提供羟值,只给定羟基含量的重量百分率,以 OH%表示。羟值 = 羟基含量的重量百分率 33例,聚酯多元醇的OH%为 5,求羟值羟值 =OH%33=533=1654. 分子量56.1官能度1000分子量羟值分子量是指单质或化合物分子的相对重量, 它等于分子中各原子的原子量总和。(56.1 为氢氧化钾的分子量)56.131000分子量5033

3、66例,聚氧化丙烯甘油醚羟值为50,求其分子量。对简单化合物来说,分子量为分子中各原子量总和。如二乙醇胺,其结构式如下:CH2 CH2OHHN CH2 CH2OH分子式中, N 原子量为 14,C 原子量为 12,O原子量为 16,H原子量为 1,则二乙醇胺分子量为: 14+412+216+111=1055. 异氰酸基百分含量422TDI 的 NCO%48%174422MDI 的NCO%33.6%250异氰酸基百分含量通常以NCO%表示,对纯 TDI、 MDI来说,可通过分子式算出。式中 42 为 NCO的分子量对预聚体及各种改性TDI、 MDI,则是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测得。有时异氰酸基含量也用

4、胺当量表示, 胺当量的定义为: 在生成相应的脲时, 1 克分子胺消耗的异氰酸酯的克数。胺当量和异氰酸酯百分含量的关系是:6. 当量值和当量数当量值是指每一个化合物分子中单位官能度所相应的分子量。数均分子量当量值官能度如聚氧化丙烯甘油醚的数均分子量为3000,则其当量值在聚醚或聚酯产品规格中,羟值是厂方提供的指标,因此,以羟值的数据直接计算当量值比较方便。7. 异氰酸酯指数W异异氰酸酯指数(异氰酸酯当量数E异R)W醇W水多元醇当量数E醇9异氰酸酯指数表示聚氨酯配方中异氰酸酯过量的程度,通常用字母R表示。式中: W异为异氰酸酯用量W 醇为多元醇用量E 异为异氰酸酯当量E 醇为多元醇当量例,根据下列

5、配方,计算异氰酸酯指数 R。聚酯三元醇(分子量 3000) 400 份水11份匀泡剂4份二甲基乙醇胺4份TDI150份聚酯当量300010003水当量为 9聚氨酯泡沫塑料计算公式及其应用1. 聚氨酯泡沫收率计算方法聚氨酯泡沫塑料制造时物料变动情况可按下式表示 :上式 4 个方程式中左边为使用的原料, 右边为产物。式中:A:为催化剂,稳定剂,泡沫稳定剂等物料中不挥发物质。B:为催化剂,稳定剂,泡沫稳定剂等物料中挥发物质。从以上方程式看出,聚氨酯化合物是最终产品,CO2与 CCL3F 在发泡过程中损失,其他助剂要看是属于挥发组份还是非挥发组份。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收率的计算:在实际计算中要分析损失物料

6、:式中实际无损失, 式中 CO2逸出,式中 CCL3F 汽化,式中 B 物质的挥发部分损失。于式中 1 公斤克分子的水将损失1 公斤克分子的 CO2 , 其损失量为 W公斤。即式中损失的为F 公斤。则F =发泡剂 CCL3F 的全量式中损失的组份为B 公斤。则总损失量: W+F+B以上收率用百分率表示:使用原料的总计(WFB)100%使用原料的总计例 以普通软泡制备过程为代表做的收率计算。当发泡配方为:聚醚(酯)多元醇100 公斤多异氰酸酯50 公斤水4.0公斤发泡剂 CCL3F5.0公斤催化剂 +泡沫稳定剂2.0公斤计算:按W 4.0 44 18F=5.0B=0从计算说明,按以上配方发泡,当

7、使用原料一百公斤时则制得泡沫塑料为90.5 公斤。2. 异氰酸酯用量的计算在聚氨酯泡沫配方中,异氰酸酯用量是根据配方中多元醇的质量指标、水的用量来计算的。聚氨酯硬泡配方异氰酸酯用量的计算异氰酸酯用量计算方法每 100 克多元醇所需的异氰酸酯用量如下:100WGg式中: W异氰酸酯用量G 异氰酸酯当量值g 多元醇当量值TDI 的当量值为 87、MDI的当量值为 125、 PAPI 的当量值为 126127。则多元醇所需的异氰酸酯用量:式中: W为异氰酸酯用量W 醇为多元醇用量与水反应所需的异氰酸酯用量公式W水WG9式中: G为异氰酸酯当量值W 水为水的当量值9 为水的当量值发泡配方中所需异氰酸酯

8、总量聚氨酯泡沫制备过程中 , 除了多元醇和水需用的异氰酸酯用量外 , 还需考虑异氰酸酯过量程度 ( 即异氰酸酯指数 ) 及纯度。因此,聚氨酯泡沫塑料中所需异氰酸酯总用量公式如下:W总W醇W水1G 9 R56.1 1000P羟值式中: W总为所需异氰酸酯重用量G 为异氰酸酯当量值W 醇为配方中多元醇的总用量W 水为配方中水的总用量R 为异氰酸酯指数P 为异氰酸酯纯度对普通聚氨酯硬泡来说,指数R 一般为 1.05 ,异氰酸酯的纯度由于生产厂家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若不特别说明,在计算时,PAPI 的纯度通常认定为90%。例,根据下列配方计算出 PAPI 的用量:聚醚多元醇(羟值 500mgKOH/g)

9、500g403 聚醚(羟值 770mgKOH/g)100g匀泡剂12g三乙撑二胺5g水3g求 PAPI 用量5001001W总 126 100056.11.0556.110000.9500770= 905.6g异氰酸酯用量的简单算法在硬泡中,异氰酸酯通常采用PAPI,则 G为 126,R一般选用 1.05 ,纯度 P 为 90%,则可简化为:W总 =W醇羟值 0.00263+16 W水例,根据下列配方计算PAPI 的用量聚醚多元醇(羟值 500mgKOH/g)500g403 聚醚(羟值 770mgKOH/g)100g匀泡剂12g三乙撑二胺5g水3gCFC-11200gPAPIW总 =W醇羟值

10、0.00263+16 W水W总 =500 500 0.00263+100770 0.00263+163W总 =907g隔热保温层厚度计算聚氨酯泡沫塑料作为隔热保温材料已广泛用于冷库、油管、保温管道等。正确地确定隔热层厚度将大大地节省原料,降低材料费用。绝热工程包括保温和保冷两方面的内容。经济厚度计算方法是一种最广泛使用的方法。把绝热材料的投资和热冷损失的费用综合考虑后得出一种经济厚度,此时保温与保冷费用和热损失费用之和为最小。一般控制绝热层表面单位面积的热损失不大于规定值。据国家计委节能局、国家经委能源局召开的全国供热系统节能座谈会提出的“供热系统节能暂行规定”(讨论稿),对于保温管道与设备生

11、产允许最大散热损失为:管道及设备外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表面温度()允许最大散热损失50 80100 120 140 160 180( Kcal/m 2h) 外径小于或等于 1000m/m的设备和管路的厚度计算公式:XDID02t s = t a+Aa1式中, D1:保温层外径, mD0:保温层内径,mA : 散热量 Kcal/m 2 h(规定值):保温材料导热系数,Kcal/m ha1:传热系数Kcal/m 2htf :管内介质温度,ts:保温层表面温度,ta:环境温度(对保温采用全年平均气温,对保冷、环境温度和相对温度采用夏季平均值)X :保温层厚度, m 外

12、径大于 1000m/m的设备和管道以及平面计算公式:在实际计算中,保温层表面温度 t s 如何确定与各方面都有关系。从能耗考虑, t s 与大气温度 t 0 越接近越好,但是,相应的其投资费用也越大。反之,则能源又随投资费用的减少而大幅度的增加。因此,保温保冷层表面温度应分别高于大气温度和露点温度。同时,式中 a1 的值(外部传热系数)对保温的场合往往直接取10,对保冷取 7。例 1,某冷库,库内最低温度为 -20 ,夏季平均气温为 30,湿度为 85%,采用聚氨酯泡沫作绝热材料,其厚度应为多少?已知 t f = -20 t a= 30 =0.022 Kcal/m h a 1=7 Kcal/m 2 ht s 的求法:t s 为绝热层表面露点温度,查阅饱和蒸汽压表得:30时的饱和蒸汽压为31.824mmHg柱31.824 0.85=27.05mmHg在 27.05mmHg下的饱和温度为 27.02 (查表)因为在保冷时 t s 应略高于露点温度,故 ts=27.2+0.5 或 27.2+1 ,代入:如 t s 高于露点温度 1 ,则:所以,以上冷库的绝热层厚度应为 6.5 厘米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