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近几年的发展.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14547866 上传时间:2020-07-23 格式:PPT 页数:6 大小:23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我的家乡近几年的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我的家乡近几年的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我的家乡近几年的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我的家乡近几年的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家乡近几年的发展.ppt(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0109,201309030045,1,我的家乡近几年的发展,迪庆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0109,201309030045,2,0109,201309030045,3,大兴水利惠民生-迪庆州维西县水利建设纪实,大兴水利惠民生。近年来,维西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时俱进抓机遇,转变作风抓落实,不断加大水利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改善人畜饮水条件。清泉润心田 日前,维西县永春乡兰永村花乐坝村民小组群众喝上了清洌洌的自来水,结束了世世代代背水吃的历史。花乐坝群众是在维西县实施饮水安全工程中得到实惠的。2008年以来,维西县抓住机遇,抓项目、抓投资,全面推进人饮安全工程,切实解决群众饮水难的问题。 为

2、认真完成安全饮水项目,确保工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维西县按照省、州水利部门的相关要求,成立了扩大内需投资项目工作监督检查组,专门负责扩大内需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施工管理。在实施安全饮水工程中,维西县从源头抓起确保工程质量。管材方面由州水电局委托云南润邦咨询有限公司主持公开招投标集中采购,县局负责将各乡(镇)的管材计划数上报州局,材料就位后,按计划下发各乡(镇)。在工程建设中,维西县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狠抓工程建设的质量落实。在建设目标上,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三高”标准。在建设规范上,坚持项目法人制、建设监理制、招投标制和工程竣工验收制“四制”。在施工要求上,严把资金关、材料关、制

3、度关、资质关、验收关“五关”。 该县注重工程档案的收集、归类和管理,建立健全落实工程管理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明确产权和管理主体,建立用水户协会,管好、用好、保护好工程,使工程建一件,成一件,长久发挥效益一件,真正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德政工程,从而让老百姓从中感受到党和国家实施这些项目带来的温暖。财务管理方面,我们建立健全了扩大内需资金安全管理制度。做到“三专一单独”,资金使用上达到“五严禁、一确保”,最终确保了工程安全、资金安全、人员安全。由于措施扎实有力,维西县安全饮水工程又好又快推进,2008年扩大内需安饮项目于2009年1月动工,6月完工,共完成29件,建成水池

4、155个,新增蓄水量632立方米,埋接输水管123255米,开挖土石方14922 立方米,群众义务投工6687个,实现效益962户,4983人,18861头(只)大小牲畜,完成投资245.7万元。2009年第一批扩大内需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于6月开工,11月中旬完工,共完成23件,建成水池73个,容量473.2 立方米,埋接输水管111898米,开挖土石方7087.16立方米,群众义务投工6891个。完成投资214.655万元。 2009年第三批扩大内需项目于7月底动工,次年1月完工,到位资金317.45万元。2008年中央预算内农村饮水安全项目项目于2009年7月底动工,2010年2月完工,目前

5、正在组织验收。该项目到位资金136.88万元。 治水惠民生 “通过实施小流域治理工程,大水沟水患变成了水利,增加了灌溉面积,改变了靠天吃饭的状况,提高了粮食产量,这样的惠民工程深受群众欢迎”。分管农业工作的永春乡副乡长赵永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大水沟流域的群众是在维西县实施小流域治理过程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的。近年来,维西县实施了大水沟、香樟箐等小流域治理工程,增强了农业发展基础,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增加了粮食产量,保护了生态环境。 大水沟小流域治理工程于2008年12月开工,2009年3月完工,共完成治理面积3.15千平方米,完成坡改梯199.1亩,种草153.4亩,封禁治理3051.6

6、亩,建成经果林596.8亩、谷坊6座、田间渠系配套建设取水坝一座、排洪沟95米、田间作业便道9.5千米,埋设管道1675米,建成30立方米水池1个。香樟箐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于2010年2月6日动工,3月17日完成,治理面积8.14千平方米,完成田间渠系工程中的挡水工程;安装管道4350米;建成50立方米圆形供水池1个、谷坊13座,完成土石方1271.2立方米;田间作业便道200米,完成土石方支砌436.26立方米;完成坡改梯410亩,经果林种植20000株(286亩),水保林400亩,种草300亩,封禁治理450.36万平方米。 水利促增产 “过去,我们在大旱之年眼巴巴地看着河水从山脚下流过,

7、干着急没有用。尽管今年我们村遭遇60年一遇的特大旱灾,但水利帮了我们的大忙,小春保住了,大春也种下去了。”维登乡北甸村傈僳族农民老蜂高兴地说。北甸村是在维西县实施水利重点建设项目过程中得到实惠的。 近年来,维西县在省、州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实施了维登托八大沟等重点水利建施工程,增加了有效灌溉面积,提高了粮食产量,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维登托八大沟是2008年的中央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工程于2008年10月25日开工,次年3竣工,沟长13km,实现新增灌溉面积3774亩,改善灌溉面积170亩,同时解决了2100人的饮用水问题。该工程是通过优化设计,节约建设资金100多万元,实际投资146.936万元。维

8、西县将节约资金用于维登北甸大沟建设,实现新增灌溉面积1500多亩。 2009年,维西县被列入全国100个县的中央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之一,第一期的重点项目安排在塔城、白济汛、叶枝三个乡镇,工程总投资1600万元,中标价为847.612051万元,计划建设塔城大沟、启别大沟、共厂沟、争古迪大沟,总长42.9千米,工程于2010年2月4日在昆明由润邦招投标咨询公司主持开标,2月28日开工建设,计划工期两个月,预计到5月底能完成所有施工任务。2009年第二期重点水利项目正在进行测设,预计6月底能招投标,7月底开工建设。巴迪真朴大沟工程于2009年10月30日动工,2010年4月10日完工。据统计,实际

9、完成7000多米的防渗衬砌,改善灌溉面积3500亩。 为及时解决农村春耕用水,在州水利局的大力支持下,维西县实施了攀天阁乡叉枝洛大沟建设项目,投入资金修复叉支洛沟。该沟长4000多米,目前已完成3300米管道安装,完成土石方3600m3,改善灌溉面积860亩。(维西县水利水务局李雪梅/杨洪程),0109,201309030045,4,迪庆州维西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二四年,县委、县人民政府团结和依靠全县14万各族人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县委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

10、和产业重点,扎实工作,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以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为目标,以提高国民经济总体运行质量效益为中心,认真实施科教兴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巩固提高粮食基础产业,着力发展农业、交通、城镇、科技四大基础产业,积极培育旅游业、生物业、畜牧业和加工业四大支柱产业,经济运行总体质量和效益不断改善,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合 经济增长加快,综合实力增强。据统计,年内生产总值达到54669万元,比上年增长25.0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9363万元,增长

11、3.00%,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12031万元,增长74.59%,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3275万元,增长25.30%。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的进展。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例由上年的40.1917.8641.95调整为35.4222.0142.57,人均GDP由上年的2981元,上升到今年的3773元。 二、农业 县委、县人民政府始终坚持把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工作作为发展经济、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工作来抓,继续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努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认真组织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稳步推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良好。粮食生产虽然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但由于抗灾措施有力,有效地控制

12、住了灾害造成的损失,年内粮食总产量仍达到54562吨,仅下降0.9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了30620万元,增长4.41%,其中:农业产值15827万元,增长1.50%,林业产值4723万元,增长7.59%,牧业产值8648万元,增长10.67%,渔业产值436万元,增长1.9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986万元,下降1.00%。 绿化造林与林业生产取得较好成效。全县造林面积1360公顷,退耕还林面积1000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达5233公顷。 畜牧业生产全面发展。全县肉类总产量达到4888吨,比上年增长4.8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呈现较大幅度地恢复性增长。二四年全县工

13、业总产值为35850千元,比上年增长32.79%。 建筑业增长速度加快。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0526万元,增长81.95%。 四、固定资产投资 我县固定资产投资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呈现了高速增长的格局,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观,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年内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40690万元,增长97.00%。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达到30057万元,更新改造投资完成额1809万元,其他投资完成额2261万元,农村非农户投资完成额200万元,农村私人投资完成额达到3369万元,城镇工矿区私人投资完成额达2994万元。 五、交通、邮电、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 交通、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发展,全

14、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2319万元,比上年增长17.50%。全年货物周转量达到9978万吨公里,旅客运输周转量达到4848万人公里,邮电通信业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65万元,全县固定电话用户达7421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5000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962万元,增长34.00%。 六、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入有较大增长,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229万元,同口径比较,比上年增长36.7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为21737万元,比上年增长12.03%。 金融运行良好,存、贷款总额均有增加。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2313万元,比年初增加8461万元,增长24.99%,

15、金融机构储蓄存款余额为22598万元,比年初增加1693万元,增长8.1%。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6910万元,比年初增加494万元,增长1.87%。 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保险业事业收入达到343万元。 七、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年内继续抓好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指导及种植示范,大力推广节能、节柴灶,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途径,开展以“青稞规格化种植”、“家畜养殖”、“大棚蔬菜种植”、“无公害蔬菜栽培”等为重点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57期,受训人数达8154人次。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到2022人。 教育事业始终坚持“两基”、“重中之重”的地位不动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年底共

16、拥有各级各类学校424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10所,小学410所,小学教学点274个,幼儿园1所,职业中学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在校高中学生777人,初中生5488人,小学生16175人,小学入学率为94.62%。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医疗条件逐步改善。2004年末,全县卫生机构13个,卫生机构床位数186张,其中:医院床位174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41人。 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全县共有文化事业机构14个,其中:艺术表演团体1个,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10个,艺术表演场所1个。广播转播站53座,电视卫星收转站112座,全县广播人口覆盖率83.80%,电视人口覆盖

17、率88.50%。全年组织各类体育运动会15次,参加运动员5300人次。积极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组织文艺演出20场,观众人数3.5万人次,放影科技电影4部,生活片3部,计32场,观众人数2.5万人次,向农村赠送科技图书1048册(份)。 八、人口和人民生活 全县年末总人口为145244人,其中:农业人口为133307人,占总人口的91.78%,在总人口中少数民族占83.45%,傈僳族占少数民族数的65.82%,年内出生人口为1741人,死亡人口为97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1,全县总户数为35012户,其中:农业户数31406户。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全县单位从业人员从上年的

18、5661人减少到今年的5550人,减少111人,下降1.96%,单位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从上年的9323万元上升到今年的9805万元,增长5.17%,单位从业人员的年人均劳动报酬从上年的17093元,提高到今年的1759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52.48元,比上年增长12.0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52.7元。,0109,201309030045,5,2006年迪庆州维西县一万多人脱贫,日前,记者从维西县相关部门了解到,按照人均经济纯收入934元的脱贫标准计算,截止去年12月底,维西县又有10010人解决和巩固了温饱。 近年来,维西县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动员全社会力量强基固本,

19、推广科技,培育产业,打响了扶贫攻坚战。维西县积极发展以中药材、白芸豆等为重点的生物产业,不断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整村推进项目”、“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和“安居温饱村项目”的顺利推进极大地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广大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奠定了基础。投资560万元的34个整村推进项目建设基本完成。新建乡村公路11公里,村卫生路25公里,人马驿道5公里,桥梁一座,人畜饮水管道210公里,改造输电线路65公里,新建篮球场7块,新修入户厕所和公共厕所168个,改畜圈94间。 投资150万元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基本完成,完成4个点50户306人的易地搬迁扶贫工程公路建设8公里、输电线路建设14公里、人畜

20、引水工程7公里。投入120万元资金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成示范村腊八底卫生路建设180米、人畜引水2500米,龙爪箐农网改造2000米、卫生路建设710米,咱利村卫生路建设1000米,果杂底卫生路建设1800米。 在“滇沪合作”项目以及挂钩扶贫资金的支持下,维西县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上海市投入资金820万元,建设整村推进项目10个、村卫生所7个、学校2所、太阳能发电系统1座、中心卫生医院医技大楼一幢。各扶贫挂钩单位扶真贫、真扶贫,筹措资金150万余元帮助79个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积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2006年,维西县扶贫等有关部门积极搭建平台、搞好服务,

21、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累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3170人,实现务工收入1000多万元。 维西县按照“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思路,加大贫困村产业培育力度,促进农民增收。2006年,维西县扶贫等部门在34个整村推进项目中,结合实际推广木香、当归等中药材3292亩,推广白芸豆等特色农作物590亩,结合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维西县有关部门开展木香、白芸豆等栽培技术培训班27期,参训人数达1600人次。,0109,201309030045,6,2010年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要点,2010年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农民健康保障水平为目的,按照“巩

22、固、完善、提高”的方针,优化补偿方案,落实惠民措施,强化监督管理,规范医疗行为,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发展,成为造福于民、惠及于医的“民心工程”。 一、要高标准要求,切实做到“有保有压”,让群众受益。 各定点医疗机构要正确处理群众利益与医院利益的关系,切实做到有保有压,有控有放,让农民群众通过“参合”而“受益”,通过“受益”而“参合”,形成良性互动,实现“群众得实惠,医院得发展,政府得民心”的基本目标。 一是巩固参合率。通过组织发动、政策宣传、实例引导等途径,进一步调动广大群众的参合积极性;对农村五保户、七至十级伤残军人、烈士遗属、在乡老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90岁以上高龄老人和当年计

23、生“两户”等特殊人群免费参合,做到应参尽参、应保力保,使全县参合率达到98%以上,达到基本全覆盖。 二是提高补偿率。通过优化补偿方案、加强医院监管、规范医疗行为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参合农民受益程度,住院实际补偿比达到60%以上,高于全市整体水平。 三是提高受益率。通过利用住院补偿、门诊补偿、慢病补偿等多种途径,进一步扩大参合农民受益覆盖面,全县住院补偿户受益率达到20%以上,门诊补偿户受益率达70%以上,整体受益率达80%以上。 四是控制住院率。通过实行床位限额管理制度、严格查处违规行为,有效杜绝引导住院、虚假住院及小病大治现象发生,全县住院人数保持合理水平,全年住院率控制在7%以内。 五是控制

24、住院费用增长率。通过实行县内定点医疗机构平均住院费用当月控制、累计结算扣惩制度,严格控制平均住院费用不合理增长,全县平均住院费用与上年基本持平,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六是控制保外药品使用率。通过实行合理检查、合理诊疗、合理用药,目录外用药比例乡级医疗机构控制在10%以内,县级医疗机构控制在15%以内。 二、要高水平补偿,切实做到“利民便民”,让群众满意。 要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在确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补偿标准,让参合农民充分受益。 1、提高补偿标准。住院起付线:县外医院:省级800元,市级500元,县级300元;县内医院:县医院300元,中医院250元,妇幼站和社区服务中心20

25、0元,南湖卫生院150元,县级儿科和其他卫生院100元;对农村五保户、低保户、计生“两户”取消报销起付线。住院报销比:省级65%,市级75%,县级85%,乡级95%(未转院患者降低10个百分点)。住院封顶线:省级50000元,市级30000元,县级20000元,乡级5000元。 2、落实优惠政策。一是对农村五保户、低保户、计生“两户”、贫困残疾人、90岁以上高龄老人在正常报销基础上提高10%。五保户在县内乡级医疗机构住院的,在封顶线范围内直接免费。二是对中草药报销比例提高10%。三是对产妇正常住院分娩每例补助300元,在乡镇卫生院和县妇幼保健站正常住院分娩一律免费。 3、扩大补偿范围。一是对当

26、年出生婴儿,可以其母亲名义核报住院费用。二是1人1年内多次住院可多次报销,每人每年最高报销不超过60000元。三是继续将参合农民参加劳动生产意外伤害纳入住院补偿范围。 4、实行补偿保护。参合农民在省、市、县、乡级医疗机构住院费用实际补偿比分别低于35%、40%、45%、50%的,依次按35%、40%、45%、50%(未转院患者降低5个百分点)予以补偿。 5、开展慢病补偿。对年内住院并确诊为二级及以上高血压、心脏病并发心功能不全、饮食控制无效的糖尿病、活动期肝硬化、脑血管意外恢复期、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肾功能不全血液透析、精神分裂症、肾病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10种需继续由门诊治疗的慢性疾病纳入大

27、病补偿,提高补偿标准,按病种一次性定额予以补助。 6、简化办事程序。一要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作用,提高办事效率,实现住院费用出院当日报销。二要加快县乡医疗机构门诊费用现场直报进度,扩大村级医疗机构门诊费用直报范围;开展大额门诊费用补偿试点;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积极做好门诊统筹准备工作。三要实行“资金直通车”制度,推行“一站式”服务,简化报销程序,方便群众办事。 三、要高效能监管,切实做到“公平公正”,让群众放心。 各定点医疗机构要严格按政策、按制度、按原则、按程序办事,前移关口,加强管理,确保规范运行。 一要从严执行三级审核制度,严防城镇职工、城镇居民等非参合人员冒名领取补偿费用。一般情况下,患

28、者或其亲属应在住院当天到医疗机构合管科进行登记,由主管大夫完成初审,再由合管科人员深入病房予以复审;特殊情况下,登记、审核时限不能超过三天。患者在住院期间没有进行登记、完成审核的,不予核报补偿费用。 二要从严执行平均住院费用超标扣惩制度,严格控制平均住院费用不合理增长。对县内定点医疗机构平均住院费用实行上限控制,基数保持上年水平,县医院、中医院心脏介入、人工脏器置换等新技术应用手术比例每超过5个千分点,平均住院费用控制可浮动提高50元;妇幼站、社区服务中心和各乡镇卫生院手术病人每增加5个百分点,平均住院费用控制上限可浮动提高50元,减少5个百分点,浮动降低50元;县内各定点医疗机构感冒、支气管

29、炎、胃肠炎、风湿病等普通内科病人住院比例必须控制在20%以内,超过20%的,每增加10个百分点,平均住院费用控制上限浮动降低50元;年内出现违规行为的,视情节作相应浮动降低调整。对超出部分当月核算,累计结算予以扣除。 三要从严执行床位限额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定点医疗机构超能力服务、超负荷运转的问题。对超限额加床的,不予拨付住院补偿费用,纳入当年风险基金管理。 四要从严执行住院费用日清日录制度,严防虚假住院问题。除医院管理系统与新农合管理系统对接的县医院、中医院外,其他定点医疗机构都要实行复式处方,据实录入当日住院费用。没有做到日清日录和据实录入的,不予核报住院费用。各中心卫生院要积极创造条件建成

30、医院管理系统并完成与新农合管理系统对接,提高办事效率,减少管理漏洞。 五要从严执行不合理补偿扣惩制度,严防基金跑冒滴漏。对于不按照核定医疗价格收费并进行补偿的,对超出部分加倍予以扣除。 六要从严执行补偿公示制度,严防暗箱操作问题。各定点医疗机构对住院补偿情况要每月至少公示一次,县合管局对全县工作运行情况要每月通报一次,各村每季度要将住院补偿情况公示一次,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七要从严执行巡查制度,严厉查处医疗及报销不规范行为。采取网上监控、随机抽查、定期督查、全面审核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与医疗行为的监督管理。各定点医疗机构合管科必须每天对所有当日住院参合病人全面核查一次;县合管局每

31、月利用3天时间完成当月报账住院病人资料审核工作,对各定点医疗机构每月全面督查一次,每周随机抽查一次,每半年开展一次抽样入户调查,同时实行网上实时监控。对于赴外住院病人,要通过知情群众、乡村医生、村级组织、医疗机构协同调查,严格审查是否符合补偿规定。 八要实行违规报销有奖举报制度,严防违规违纪问题。对于冒名顶替、虚假住院或用假发票、假资料等方式套取合作医疗基金的行为,凡举报者(指第一举报人),作假未遂的,按住院费用总额5%(最高不超过500元)予以奖励;已报销的,按补偿基金总额的20%(最高不超过2000元)予以奖励。对于弄虚作假、违规操作的医疗机构和个人,从严从重处罚。 四、要高质量服务,切实

32、有保有压做到“尽职尽责”,让群众认可。 要深入开展“建一流队伍,树一流作风,干一流业绩”活动,狠抓自身建设,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实现“小机构、大服务”。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各定点医疗机构正确处理医院利益与群众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严格执行各项政策规定,不弄虚作假,不打擦边球,不搞短期行为,切实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一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医院长远发展的好事办好。 二要加强队伍建设。要高度重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人员队伍建设,真正把品行好、作风正、业务精的人员选派到新农合工作岗位上来。要组织合管经办人员深入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习医改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关规定,学习医疗卫生业务知识,全面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增强胜任岗位工作和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 三要改进工作作风。要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凡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都要认真听,主动做,及时办,不搞优亲厚友,不搞平衡照顾,坚持原则,维护公平,真正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要求落到实处。 四要注重工作实效。工作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效率完成,实行分工负责,做到限时办结,不推诿,不扯皮,不打折扣,不留尾巴,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确保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范运行、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