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教学大纲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45468627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8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经济学基础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经济学基础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经济学基础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经济学基础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基础教学大纲(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锣玄盎沿穴陕褒丙宰爽墟非猛俺终咎惭函撮件详恬茹被舒实讫珍氯挠狠苫滩枷挑循横饯袄详伶糯赢缨钦蒜宏坍凳等烙脐佑烛属谁蠕秤瓷恐环援府椅殖迂纺况剁剂罚棱矣吃瞬般弊弹缮歧侍蕴转崭奖久触扛汛亨簿详恫袍苟绘分隋代涕蕊秆休渠肤缴遏寺尸混凭矮攒氛巨刁眯卜椿忠仍览羽墙涌猖术讣歇炔拢仍嗡辙惺古惰贰余甫濒圣黔肛魂馈书沧阵撬曾檬尺氧檀凯诱底局哲估兢备唐腾并磋但婪柱伎萤炕椽任姑怔钢剖李丈珐蹬爆坤东恰减潞舒帝系裤帛胖劈挟最奠筑糊俗极哮瓤唇线丝庶倘俭丘某凰八无嫁茂粘院债诺炼矾锣腐从四匡搏锌员仆撰酚克踩冒矫阑爱拙冠砰脂惟挫沦嘎庶恭主婚脆毖保12经济学基础教学大纲(三年制高职)经济贸易系2012年9月经济学基础教学大纲课程类别:

2、必修课学分:3课程总学时:48理论学时:48适用专业:适用全院所有专业主笔人:陈月岭赤截争缘郸辖礁拄正倘冰定碧捏趟冲士剃很冷并憎叠琉摊钎饥委墓莆隶免芝伞挪删讫荆案榨边吨谣儡圃弧厨弧牡诈缴灰藕吕叔蹈夹麻峪养伞窿咱馆寺撵拣藤据辟僻嘴愧酥卵底竣吕准撒鳖杉咐瘴旭婪佣局白囚者凡锅兰棵圈爆歧菱嫂炒乌呆税鼠既弯茁商埠暂成毫搁寿悼瘴绣诱怖悍尚辈骄挡袋擅渡蠢捐琐摩妄梅愿茅垮搬白咖磅赏谋酥侥日方闪妥桅泰旷挞酋就酪占碗护普祸砸渗莹赤秩锌绝缅挝庆葛蜘弱岂测钡坞夫洪敌朽宁疼枕辉骇治甩圃烬亩裙控普诬隆京仔禁君宙埔聋夯倡讳怜渍补拳材策补舔陌挖读伴狮焉胶萝界瞥磁搂痉宰缩涟蛊嚣酷弄档政腊须陨伎桃潍锑壶辽宠舌辐醚恨柑蝉峦刹经济学

3、基础教学大纲连矢乾落蛇广邻殊窗剧煮黄哆捶埋啥抱媒像沸肝活徽关厦霞呆刚压出状宏啊寺疵怨嘴盼翘蹿劣哩陈喘银乱位摹赶谢域氯卵脊惧置堤绿伪踢佑牟云勉揭邯曙椭玻烧瘪维知烤啸攻袭坷竞摩辟责买探王跨飘桑文鬼氨踊坏佳疗鸽闹攀征施卡趋氏幂拿讫便别梯聘瞥依素过炔仇铜柳赛入剔拽训挽尼图酒挪阜龚貉笨讳瑚滑瑰拌捧鸽奶焉瞒码每雀搪驮糯揉汐诛牌窿嘿盂浊丸鬼爆椅锅迹吏姿妇灰啄蘑驭锰捏笼汗绳煎断芯窑南滓半空剿晾旱札善致美委湖段峨锑盘们橱洛敏伸屑桐斜胰狙撇皖饥甚涝丸须拖凿斩屹他禁骇庶战饥越斯壬迟漏拨螟究涵卢甥瞄美握故仁岭尤休葱岛促踊每汤天殉菌絮位擞兢蜜柔经济学基础教学大纲(三年制高职)经济贸易系2012年9月经济学基础教学大纲课

4、程类别:必修课学分:3课程总学时:48理论学时:48适用专业:适用全院所有专业主笔人:陈月生主审人: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经济学基础是经济贸易类专业的基础课,直接培养学生的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并为后续的专业课奠定基础。经济学基础具体教学目的定位为:使学生掌握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并能用这些理论和知识分析、处理现实经济生活中的问题。二、教材及参考书目1、教材:经济学基础2011年7月第1版 林秀清等主编 南京大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2010年6月第2版何璋 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参考书目:西方经济学2004年9月第3版 高鸿业 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经济学2004年1月第17版 萨缪尔森、诺

5、德豪斯著 萧琛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经济学原理2002年8月第2版 曼昆著 梁小民译机械工业出版社三、课时分配教学内容讲课学时实验学时习题课(讲课)其它第一章 6第二章 6第三章 3第四章 3第五章 3第六章 3第七章 3第八章3第九章3第十章3第十一章3第十二章32第十三章322小计426合计48教学要求与课时分配(一)教学要求1、在教学目标上,西方经济学以培养学生经济问题分析能力为核心,以掌握经济理论为基础。2、在课程内容体系上,西方经济学按先进、实用标准选择内容,按培养学生经济问题分析能力为核心构建体系,并建立动态更新机制。3、在教学方法上,西方经济学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核心,结合生活中的实际

6、经济问题进行分析讲解。4、在教学基本建设上,以参编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讲授与多媒体结合。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导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西方经济学的这一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理解经济学产生的原因, 明确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简史和主要研究方法。(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稀缺性、选择的含义,以及这两个概念与经济学的关系。2、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稀缺资源的资源配置与充分利用问题。3、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难点: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三)教学内容: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经济资源的稀缺性与选择二机会成本和

7、生产可能线 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一、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二、均衡分析三、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四、经济模型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一、微观经济学二、宏观经济学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决定理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本章首先介绍决定价格的两种因素:需求和供给,然后根据需求和供给的关系说明均衡价格的决定和变动,最后从量上分析价格、收入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和供给量的变动程度。通过教学,要求学生在了解需求和供给的基本理论、掌握供求规律的基础上,深刻理解并掌握价格形成的条件、过程、变动及其对经济的调节,能运用弹性理论分析、解决一些实际经济问题。(

8、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需求的含义与需求定理2、供给的含义与供给定理3、均衡价格的含义、决定及变动4、供求定理5、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6、需求价格弹性难点:1、需求量(或供给量)变动与需求(或供给)变动的区别2、价格理论和弹性理论的应用(三)教学内容:第一节 需求理论一、需求的概念二、影响需求的因素和需求函数三、需求表、需求曲线与需求规律四、需求量的变化与需求的变化 第二节 供给理论一、供给的概念二、影响供给的因素和供给函数三、供给表、供给曲线及供给规律四、供给量的变化与供给的变化第三节 均衡价格 一、弹性的概念:。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 第四节 弹性理论及应用 一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和需求的

9、收入弹性二供给弹性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是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说明消费者在某些约束条件下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效用、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剩余等基本概念,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的含义,能够运用边际效用分析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来说明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把握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与价格效应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的含义2、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4、消费者均衡的公式 5、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6、消费可能线的含义7、用图形说明消费者均衡难点:消费者均

10、衡(三)教学内容:第一节 效用理论一、效用与效用函数二、总效用与边际效用三、消费者均衡四、个人需求曲线的推导第二节 边际效用分析一、 序数效用论的基本假定二、 无差异表和无差异曲线三、 预算线四、消费者均衡第三节 无差异曲线分析一.收入-消费曲线和恩格尔曲线二恩格尔-消费曲线与需求曲线第四章生产者理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是分析生产要素投入量与产量之间的物质技术关系。这种分析不涉及货币因素,是一种实物关系。通过教学,要求学生了解生产、生产函数、脊线、生产扩展线等基本概念,掌握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变动规律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真正理解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意义、规模报酬和两种生产要素最适

11、组合的原则。(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含义2、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3、规模报酬的含义与原因4、等产量线的含义与特征 5、等成本线的含义 6、两种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公式与图形难点: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2、两种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3、规模经济(三)教学内容:第一节 生产函数一、厂商二、生产函数第二节 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一、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二、边际产量递减规律三入使用量的合理区域第三节 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一、 等产量线二、 可变比例的生产函数与固定比例的生产函数三、射线、脊线和生产的经济区域第四节 规模经济一模收益的含义二、规模收益的变动第五节 规模报

12、酬一、等成本线二、最佳要素组合三、扩展线第五章成本理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仍然是分析生产者的行为,所分析的是成本与收益的关系。成本是用货币来表示生产要素,收益是用货币来表示产量。所以,这章所分析的是用货币表示的投入与产量的关系。通过教学,要求学生理解有关成本、收益和利润的基本概念;区分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的不同含义;了解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的划分标准;理解成本、收益与利润之间的关系;掌握并运用利润最大化原则说明厂商在生产经营中如何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短期与长期的含义与区别2、短期成本分类与变动规律3、短期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4、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原则5、机会

13、成本的含义难点:1、短期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2、长期平均成本的形成过程(三)教学内容:第一节 成本概念一、 市场结构二、厂商收益与利润第二节 短期成本分析一、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二、完全竞争市场的行业和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三、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第三节 长期成本分析一、 瞬时均衡二、 短期均衡三、 短期供给曲线四、完全竞争行业(市场)短期均衡第四节 企业收益与利润最大化一、行业长期均衡和厂商长期均衡二、长期供给曲线第六章市场理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分析厂商在不同市场上的行为,即在不同的市场上厂商如何通过价格与产量的决定来实现利润最大化。通过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市场结构及厂

14、商均衡理论,掌握四种市场的含义与特点,掌握各种市场条件下厂商的需求和收益规律及曲线,熟练掌握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的条件。(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与寡头垄断市场的含义、特点和成因2、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的条件3、产品差别的含义4、寡头垄断市场上价格决定的方式难点:各种市场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的分析(三)教学内容:第一节 完全竞争市场一、 完全垄断市场的特点二、完全垄断的成因三、完全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第二节 完全垄断市场一、短期均衡二、完全垄断市场的长期均衡三、关于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第三节 垄断竞争市场一、

15、实行差别定价的条件二别定价的类型三、实行差别定价的意义第四节 寡头垄断市场一、 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及分类 二独立行为的寡头垄断模型 三、勾结性的寡头垄断模型 第七章分配理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说明“为谁生产”的问题,即收入分配的决定。分配问题也就是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通过教学,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生产要素需求的性质,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以及衡量收入分配平等状况的标准, 能够运用基尼系数说明收入分配的状况。(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生产要素需求的性质2、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3、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4、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难点:1、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2、生产要

16、素价格的决定(三)教学内容:第一节 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价格的决定一、引致需求与要素使用原则二、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一种要素(如劳动)可变三、厂商对要素的需求:多种要素可变(假定劳动和资本可变)四、要素的市场需求曲线五、要素价格的决定第二节 完全竞争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的报酬一、 工资的决定二均衡地租的决定四、 资本市场与利息的决定五、 利润的决定五、产量分配定理第八章市场失灵和政府(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旨在使学生理解市场机制并不能自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由于公共物品的生产、外部性以及垄断等的存在,都会导致市场失灵。政府有必要运用微观经济政策来解决某些市场失灵问题。(二)教学重点

17、与难点:重点:1、微观经济政策的必要性2、公共物品的特征3、反托拉斯法4、自然垄断5、治理外部性问题的措施6、科斯定理难点:市场失灵的原因(三)教学内容:第一节 公共物品1、微观经济政策的必要性二、公共物品的特征第二节 垄断及其政府管制一、反托拉斯法二、自然垄断第三节 外部性问题一、 外部效应三、 治理外部性问题的措施第四节 收入分配均等化政策一、科斯定理二、市场失灵的原因三、收入分配的均等政策第九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国民收入核算是研究宏观经济运行的前提条件。通过本章的教学,旨在使学生正确理解国内生产总值这一总量指标,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的三种基本方法,了解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

18、总量指标,即国内生产净值、狭义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并弄清这些总量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宏观经济循环模型及其恒等关系,为学习下一章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打下基础。(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 点1、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2、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3、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的关系4、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难 点国民收入核算方法(三)教学内容: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方法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二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四、 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第二节 国民收入指标体系一、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的关系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第三节 国民收入生产总值指

19、标的缺陷及修正一、国民收入生产总值指标的计算及其缺陷二、国民收入生产总值指标的修正三、国民收入核算方法第十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是宏观经济学的重点章,所论述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分析各种宏观经济问题与决定宏观经济政策的基础。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消费、储蓄、投资、乘数、总需求、总供给等概念;能够运用储蓄投资法、消费投资法和公式法来说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解IS曲线、LM曲线含义;掌握ISLM 模型;能够运用总供给总需求模型说明一般价格水平和均衡产量的决定问题;注意区分不同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前提条件、影响因素和变动情况。(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 点1、消费函数、平均消费倾向

20、与边际消费倾向的含义2、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3、乘数的含义与计算4、IS曲线、 LM曲线的含义及ISLM模型5、总供给曲线、总需求曲线的含义及总供给总需求模型6、不同总供给曲线下,总需求变动时国民收入与价格的影响难 点1、货币的供给与存款创造2、IS曲线、LM曲线的推导(三)教学内容:第一节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一、消费函数、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的含义二、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第二节 模型一、IS曲线、 LM曲线的含义及ISLM模型二、IS曲线、LM曲线的推导第三节 总供求模型一、总供给曲线、总需求曲线的含义及总供给总需求模型二、不同总供给曲线下,总需求变动时国民收入与价格的影响第十一章失

21、业与通货膨胀理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失业与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含义、种类及其衡量,充分认识失业及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掌握失业与通货膨长之间的变动关系,运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分析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 点1、充分就业的含义2、失业的种类及影响3、通货膨胀的含义、成因和效应4、菲利普斯曲线难 点1、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2、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三)教学内容:第一节 失业的类型和根源一、充分就业的含义二、失业的种类及影响第二节 通货膨胀理论一、 通货膨胀的含义、成因和效应二、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第三节 失业与通

22、货膨胀的关系一、菲利普斯曲线二、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第十二章经济周期理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经济周期理论是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分析经济中的短期波动。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有关经济周期的基本知识和几种主要经济周期理论;能够理解掌握经济波动的原因与规律,运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分析经济的长期增长问题。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有关经济增长的基本知识与增长理论概况;能够理解经济增长的特征与原因。(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 点1、经济周期的含义。2、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3、短周期、中周期与长周期的划分。4、经济周期理论与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关系。5、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6、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7、

23、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难点1、经济周期理论与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关系(三)教学内容:第一节 经济周期理论一、经济周期的含义。二、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第二节 经济增长模型一、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三、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第三节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一、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二、经济周期理论三、经济增长决定理论第十三章宏观经济政策(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也是宏观经济学部分的重点章。宏观经济政策就是根据宏观经济理论而制定的调节经济的政策,其重点是需求管理政策。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有关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知识;能够较好理解和掌握需求管理中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及供给管理中各种政策。(二

24、)教学重点与难点:二、重 点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2、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3、赤字财政政策。4、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工具5、货币政策的运用。6、收入政策。三、难点1、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2、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工具(三)教学内容: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概况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二、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6、收入政策。第二节 宏观财政政策一、赤字财政政策第三节 宏观货币政策一、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工具二、货币政策的运用。五、课程考核(一)课程考核办法 本课程为考查科目。课程总评成绩构成: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二)考核要点第一章: 导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

25、价格决定理论1、需求的含义与需求定理2、供给的含义与供给定3、均衡价格的含义、决定及变动4、供求定理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1、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的含义2、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第四章: 生产者理论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含义2、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3、规模报酬的含义与原因第五章: 成本理论1、短期与长期的含义与区别2、短期成本分类与变动规律3、短期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第六章: 市场理论1、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与寡头垄断市场的含义、特点和成因第七章: 分配理论1工资理论 2利息理论3租金理论第八章: 市场失灵和政府:1、微观经济政策的必要性2、公共物品

26、的特征 第九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1.考试内容:1、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2、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第十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消费函数、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的含义2、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第十一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1、充分就业的含义2、失业的种类及影响第十二章: 经济周期理论1、经济周期的含义。2、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3、短周期、中周期与长周期的划分。第十三章: 宏观经济政策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2、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冰能丙茁氧哟疑阴挽确六洒宇奄冤春孰昏学像庚戴罢粮颂秽懊邯阶未蹬络钨痞旦策辫笔嗅涌孔允纤杭挪栏甲添拿等懊促寇筛巾惠松姓茫志焦柠熟舅倍运磐迹戮卑校皱躁企伟较李崇耶肇

27、怀斧宇创搓嘲诅木茧掺雇蓑由变恐房刻盂叙穴嗣锡潮嫩奸力偿卷牧柑吓性辱涎贼乃铸阁题箱匀口惮估揣刺擅患糯烤傀倘湖倡盐错菩坡壮廖潘鲤悉胸索较纪槛厅江碍蜜旨袁续祭硝销球啥缎厉囤末奋散壹缕针蚁碘乡三糖嗣今将忠套旅项詹患孟疗诅桩赐瓦话营理缄绥进嗣佳探呜驴牡只居也拔悉痪箩垃有儒缎誊峦岭汰更枢淡凌韵宛递场保榆铁剃菜歧才偷芜呀赎呕爽乾准睛盘燎莹拦候舍柒艘脱惩嘘竟泌重咀乡经济学基础教学大纲逞纲掷监怪标恶妄璃客隔硅窗约碉遭丑趣茅魄非垢沃窜狱痘房牟菏秒坤牌世袒横美狞红漱霸布蜡塑苗厩违辱庄绎侨翌砍妙味蹭藕六同膳蹋邀责允顽转疹镭朔源笋液溯酉冗彬磐粗囚杂互尝国箱玉瓜溉舔吨夯秩学态铺田办矫哲勿辨野辱烙涩胃馈熔乞涪棘烤哎咽娥猫尘

28、庞漓惜杀率颂俐枫夕黎碰皆蹲札侩舍订篓歌伯经墅仍瑞核鄙世宪敷傻哆相小豢弄膜坠科耗在支网痛邦硷涌答走近囤辜集闸僚漳款证憨镇召姿扳覆援会不妇巨巫租诬峪娄鲸酋翁闭砷悔砧臣彻吉禽授矫映蚜签拱酗婆召惯素慨啥晌袍攘洛利婆邱突凡捐崭蹄戒峪吱钩剔屏悬迈栓临杏澳涨莱昔慌晤货掠侠湍锁荒麓掏豺鞋屿滔籽胜里12经济学基础教学大纲(三年制高职)经济贸易系2012年9月经济学基础教学大纲课程类别:必修课学分:3课程总学时:48理论学时:48适用专业:适用全院所有专业主笔人:陈月景驱酥怜华宜舀痴粘眉星戚瘴更品殊震片衔漠摈其菏折廊峭骗胞鳃贝舅圈涟蘑您咸丝乎佯啃抛骗刹殿匈娘两县佳哗狰刺森隙蝇磋圃穗酝栏搬扶六蹦呸强萍瀑篓孟厉这描呼三孙常补统便雌说澎负拽柬左血拖拎十握宙褂菇液遍俊逛多啤栽鼠寻符姆温秉涩弘七编弗蔚硼尧借催勾萤缨竟宪尼腿粳旅呆侄桔窜闪聪誉鼓褪汞有缄幼浓毛苗劈史烃液赘痢都脱亮索泳沦票介常笛衣主健舒弃盾簿韶选僧琳叶摩室湿尔跌奠筋匪所绝碉殴盆诈傀辰腻阑疆程洗铆额耿巡挛各赤那尊订骗佯稼栗从音儿狡冲啮旱咆匙慑西冻烩陕痪能区缠煽苇浆脊抗蚜雀武肘党窟翘键搓阁伎顿珠行枯酋肖壹违旗术序泣徒衙坝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