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案例分析

上传人:yc****d 文档编号:145453534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92 大小:29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财政学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财政学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财政学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资源描述:

《财政学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案例分析(9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财政学案例分析前 言近年来,全国许多高校都有一些财政学案例分析,它们基本是以案例库的形式出现的。这种形式,虽然往往设计精巧,却不易提起读者学习的兴趣。而从内容上看,有些案例直接照搬国外,不完全切合我国实际;有些案例则陈旧老套,没有时代感也缺乏现实针对性.我们组织的财政学案例分析在内容和形式上均有所突破:从内容上看,案例的时代性强,一方面紧密联系我国财政改革实践,另一方面,也注意了典型的国外财政案例的选取。这些案例都是从近期财经信息中精心挑选的,都能较好地反映财政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而具体的案例分析虽然三言两语,却也能精辟独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形式上看,财政学案例来源于经济生活实践,在分析

2、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说明的原理对内容有选择地作了增删、节选和重新加工,其中尤其突出了学者的观点.这一方面使得具体案例和学者观点条分缕析,文章结构清晰明了;另一方面也能尽量保持原文的精要,使初学者既能理解相关的财政学原理,也能体会到学者名家的生花妙笔和解决财政问题的独特思路.为了更好地让初学者领会财政学原理,笔者将财政学原理拆分在包括导论(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财政支出概述、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财政收入概述、税收原理、税收制度、国债原理、国家预算、预算管理体制、财政平衡、财政政策、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问题等十三章内。而每一章划分成数节,每节原理的阐释具体包括案例、简要分析、思考题和原理综述四个

3、部分.财政学案例分析是财政学初学者登堂入室的利器;而对于那些对财政学已有一定把握者来讲,通过财政学案例分析你也可以管窥我国财政学研究的发展状况,仔细研读,你一定会有所收获。我们希望,财政学案例分析能够切实地促进学习者对于财政学的学习兴趣,对从事财政学教学工作的同行也有所启发。鉴于笔者水平有限,其中或有错误和遗漏之处,敬请专家、学者和读者批评指正。第一章 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第一节 政府与市场一、案例及分析(一)案例1.1:分拆垄断企业,能否解决问题?1、 分拆微软,打破垄断20年美国地方法院法官杰克逊法官的初步判决,几乎吸收了司法部全部反微软的观点.但201年9月美国司法部表示不会执行法官将微软

4、分割为二到三家独立公司的裁定。微软的反对者失望,认为政府出尔反尔。观点1(蔡建诚):微软垄断-社会大众沟通不良。微软的错不在于它的高市场占有率,更不在于它同时提供作业系统与应用软件, 而在于它不断试图控制资讯交换的界面,以达致排挤竞争者的目的。当新版权条例在本年四月实施时,本港不少中小企业叫苦连天,为了守法宁愿以高价购回正版视窗及MS Offc套装软件。是由于Widows系统稳定?相信很多没额外付钱购买技术支援的用家也有怀疑,但Ofice必须在这个作业系统上运行却是事实。是由于ffice的任何功能其他应用软件也无法代替?恐怕也未必。但由Ofice软件产生的文件档,往往不能由其他功能同样强大的软

5、件开启或者起码不能完全读取,恐怕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被迫升级封闭软件。假使有日要转换不同厂牌的软件,或不想跟风盲目升级现有软件的版本,既有的或他人传送过来的档案则可能无法读取,用家的选择权利得不到保障。经典例子就如微软文书处理微软 Wod 产生封闭的 do 档案格式,连旧版的 Wor也无法开启新版的 。doc 档,然后微软可以藉已购新软件的用者的自发力量,促使其他用者也升级或购买新版本。 微软的利害之处更在于它利用桌上电脑作业系统市场的占有率和庞大资本储备作价格战的强大优势,令它可以轻易抢攻较弱的市场.它可以免費把浏览器整合入作业系统內不提供移除选择,並透过网页制作软件对超文字标记语言tm这个

6、本是公开的语法标准加入只有由该浏览器的某个版本才能阅读的独有标识,诱导网民上网时遇到最好由微软牌浏览器欣賞此网页的讯息时放弃另类浏览器程式;在邮件发送程式采用预设特別编码,令其他信件处理程式读到邮件主旨时已出现乱码;把软件必要的程式呼叫介面私密化,让竞争对手在 Windw上面开发运行稳定的产品的时候困难重重;甚至对原是跨平台的程式语言加以修改,让以非微软版程式语言所写的程式无法在视窗上执行,令视窗无须面对在纯质素上与其他平台公平竞争的压力。这些手法的本质和目的都是意图控制软件与软件作业系统或应用程式之间的资讯沟通界面,剥夺用者以至程式设计员的选择自由纵使只是部分成功.美国司法部放弃分拆微软是否

7、恰当或许有待商榷,但若不同时采取措施监察微软的价格政策,並规定微软必须详细公开过去的档案格式和应用程式介面,並于将来尊重公开的通讯协定,让其他软件发展者可尽早生产真正兼容的替代产品,就对社会大众的自由选择权利没有交待。因此笔者认为,真正打击MS的做法,除了必须从反垄断法例入手外,用家还应尽量选择微软外的产品,特別是完全支持开放介面的应用程式和平台,不再参与制造人为的沟通障碍。长远来说或须应换上別个开放式Operting Sysem (如 NU/inx),但现时起码应为将来作好准备如坚持使用公开的档案格式、使用跨平台的应用软件、不升级现有的视窗作业系统.观点2:“垄断,但无害。杰克逊法官判决将微

8、软分割为二到三家独立公司。这是一个偏帮政府干预企业创新自由的恶判例,不管法庭最后怎么判,我还是从根本上反对美国政府用反垄断法来惩罚靠自由竞争而成功的企业.关键之处在于,这套反垄断法所针对的,并不是老百姓心目中讨厌的政府垄断,而是市场竞争所导致的自然垄断。不少在竞争中处下风的厂商,纷纷为杰克逊法官的判决叫好。他们怂恿和支持司法部,劳民伤财打官司,既要求微软提供落后的产品,又要求微软搭售对手的产品。企业转移竞争的战场,从市场移师到法庭和国会,这真是不正之风。1999年6月,遍布全美的2位经济学家联名写信给克林顿总统。信中说:“反垄断法本来是用来对付垄断者高价格、低质量的行为的,但是现在情况恰恰相反

9、,消费者前所未有地享受着不断降低的价格、以及不断提高的质量.一些竞争对手,日子越来越难过,便转而向政府寻求行政帮助。最近政府几宗针对微软、英特尔、Visa与万事达卡的反垄断诉讼,始作俑者都不是消费者,而是被告企业的竞争对手。这个现象令人忧虑。自由竞争才是信息产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呼吁有关当局撤消那些证据不足的反垄断起诉。2、我国垄断行业:坚冰渐融长期存在的广泛的行政性进入壁垒的延续决定了行政性垄断在现阶段中国垄断现象中的重要地位,而与此同时,不同形式的经济性垄断开始在部分产业领域中出现,并且开始出现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压制和扭曲竞争的行为,如价格联盟、产品市场垄断、外资通过知识产权保护

10、所形成的垄断以及自然垄断。自0世纪9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开始对一些垄断行业进行第二轮改革,其导向是放松管制,在可能展开竞争的领域尽可能多地引入竞争.此次改革触及到了较深层次的体制矛盾,力图从制度体制上削减垄断、引入竞争机制,调动各类投资者的积极性。主要的改革办法是,自上而下地从管理体制框架上实行政企分开,即有步骤地撤并垄断行业的政府管理机构,对其所属的行业按其特性进行拆分,打破市场垄断格局、培育多个竞争主体.在新一轮的改革中,垄断行业的原始格局逐渐发生了变化:一是在部分垄断性行业初步实现了政企分开,行政性垄断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电信、电力、民航、邮政等部门初步实现了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新

11、组建的公司与相应的行业管理机构脱钩,政府管理职能基本移交至相关的政府部门。但铁路等部门仍延续政企不分的体制。二是在部分垄断性行业形成了有利于引入竞争的市场结构,其中有些行业竞争的格局已经形成.其一是原有独家垄断的企业,采取横向分拆的方式,将其重组成能够在相同的业务领域展开相互竞争的公司,这一方法在电信部门得到应用,形成了电信行业“5+”的市场格局;其二是垂直一体化垄断的公司,将竞争环节和自然垄断环节分开,在竞争环节引入竞争机制,电力行业“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改革即采用此种方式。三是垄断性行业中特大型国有企业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电信、民航、电力等行业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原则,组建了

12、公司或企业集团;电信等行业通过上市(尤其是海外上市),推动了现代公司制度的建立,在法人治理结构、公司运行机制、内部管理制度以及透明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观点(高世楫):从三个指标来评价垄断行业改革,第一,市场准入是否放宽;第二,原来企业的治理结构是否改变;第三,政府的管理体制是否改变。通过第二轮改革,垄断行业已初步实现了政企分开,在电信、电力和民航等部门初步引入了竞争机制,出现了迈向垄断竞争的趋向,尤其是在垄断行业中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培育了一批市场竞争主体,并重新设计了政府监管体制和机制。观点2(戚聿东):一股独大的产权结构必然决定了治理结构上的一股独霸,从而导致绩效上的一股独差.对

13、推动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改革而言,产权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和企业治理结构等深层体制因素以及政府治理模式改革的需要已经浮出水面。我国垄断行业的改革取向也应该是放松规制.“十一五期间应该在四个方面努力:第一,凡是竞争起作用的领域,都应该放松乃至取消规制,不应该规制与竞争并存。第二,在少数必须规制的领域和环节,应该成立综合性规制部门,如成立交通运输监管委员会,代替目前的铁道、民航、公路、水运、出租车等每一个交通领域都有一个专业监管部门的“五龙治水局面;在电力、煤炭、天然气等独立的专业规制的基础上,成立能源监管委员会。第三,在规制内容上,应该加强社会性规制(如有关质量、环境、健康等方面的规制),逐步减少经济

14、性规制,特别是减少价格和投资的规制.第四,在经济性规制上,应该以激励性规制为主,慎用非对称规制;以接入(互联互通)秩序规制为主,禁止歧视性进入规制。分析:本案例涉及到垄断导致的市场失灵。经济学认为,市场要高效率的配置资源必须是完全竞争的,每一个市场中都要有众多的自愿买方和自愿卖方,不可能有哪一方完全控制商品和劳务的交易价格,所有的买方和卖方都是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价格的制定者。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资源配置的效率才是最高的,一旦某一个或少数厂商控制了价格或者需求,就会形成买方垄断或卖方垄断,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就会降低。垄断可以分为经济垄断和政府垄断,微软案例是典型的经济垄断,我国则存在较

15、严重的政府垄断现象。从理论上讲,当某一行业在产出达到相对较高的水平之后,存在着规模效益递增或成本递减的情况时,就可以形成经济垄断。经济垄断者一方面利用自身行业中的优势地位,为竞争者设置进入壁垒,开展不合理竞争,如微软就利用高市场占有率的比较封闭的视窗系统,试图垄断文本处理软件、浏览器等供应,甚至强迫用户对软件进行升级换代,导致竞争对手难以与之进行软件质素的公平竞争,影响技术进步;另一方面,经济垄断者在优势地位下,不按照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定价规则,通过产品高定价获取垄断利润,如微软正牌产品在中国的价格都很高,影响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长期存在的广泛的行政性进入壁垒,导致了我国存在较严重的政府垄

16、断现象.政府垄断导致了竞争的缺乏,也大大降低了教育、医疗、铁路、民航、电信、电力、煤炭等垄断行业的经济效率,引发了社会公众的强烈不满.与此同时,不同形式的经济性垄断也开始在我国部分产业领域中出现,并且开始出现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压制和扭曲竞争的行为,如价格联盟、产品市场垄断、外资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所形成的垄断以及自然垄断。通常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一些措施补正经济垄断导致的市场失灵,第一制定反垄断法在法律上限制垄断行为;第二在某些领域规定价格或收益率对垄断进行管制;第三通过公共生产从社会福利和社会公平的角度而不是盈利角度提供部分准公共产品。判微软违法也正是建立在反垄断法之上。对这一判决现在也存在争

17、论,对这一问题应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微软的成功是竞争的结果,微软成功的实现了在规模扩大基础上的边际成本递减。使边际利益呈上升趋势。这本身就是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应当说微软早期的竞争是成功的,这恰恰体现了竞争和市场的作用,没有市场和竞争就不会有现在的微软。第二,反垄断法也是必要的,无论是政府垄断还是经济垄断,都会降低市场货源配置的效率,微软在形成垄断地位后也确实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作出了一些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这种损害消费者利益行为的出现与微软的垄断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的情况则较为复杂,首先必须放松管制,吸引各类资金进入垄断行业,减少行政性进入壁垒,避免政府垄断;此次,进一步政企分离、调整公司

18、治理结构,提高垄断行业资源配置的效率;最后,采取各种鼓励竞争的举措,颁布和执行反垄断法,避免和打破经济垄断现象.思考题:我国当前铁路运营需要进行市场化改革吗?会不会导致火车票价过高,老百姓坐不起车? (二)案例1.2:食品不安全 信息不对称 疯牛病.1986年在英国发现,0年代流行达到高峰。200年7月英国有34万个牧场的7万多头牛感染此病,且由英国向西欧、全欧和亚洲扩散,受累国家超过100个。目前病人约100多例,有科学家推测处于潜伏期的病人约50万人,发病后表现为进行性痴呆,记忆丧失,共济失调,震颤,神经错乱,最终死亡。吃避孕药的鱼。广州的很多农民在整治鱼塘塘底的时候,除了要整治泥土之外,

19、还会在塘底铺上一层“环丙沙星”或避孕药.这些药品除了起到防治鱼病的作用之外,还加速鱼的生长,这种鱼人吃了以后会对人体的健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据悉当地养鱼的人自己并不吃鱼。周应恒等认为:食品安全是食品质量的一个重要属性。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和预算线在质量的各种属性之间权衡选择,以得到最大的效用。食品安全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可替代性。但是,食品安全具有信任品的特性,消费者在消费前后都不易对它进行辨认,这就给不法商贩提供了可趁之机,也使消费者因为假冒伪劣商品对市场缺乏信心。导致这一市场失灵的经济学本质是信息不对称。解决食品安全市场失灵的最有效方法是为消费者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激励厂商生产安全的食

20、品。具体做法主要有:第一,食品安全的基本保障具有公共品的特征,政府应当充分承担责任,改善食品安全的环境。第二,利用市场机制改善食品安全供给,提供充分、真实、可靠的信息。第三,从制度上保证企业、媒体、政府以及非政府部门信息传递的真实性,否则会误导消费者,从而增加消费者的健康风险。第四,企业通过普及相关知识、增加消费者的正面信息占有量来改善其安全食品销售状况。分析:市场失灵是指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无法达到社会资源的配置的最佳状态,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而信息不充分是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之一。市场经济中的信息是至关重要的,一旦商品生产者或消费者不具有充分的市场信

21、息,必将产生由于住处不充分而导致的市场失灵。信息拥有量较多的一方有可能通过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与对方的交易中充分运用自己的信息优势,使另一方受到损害。本案例中食品生产者与食品消费者之间就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消费者作为商品交易的一方无法观测和得知商品交易另一方即食品生产者的相应信息,也不了解食品提供者为获取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的不利于消费者的行为。食品安全的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不仅影响市场配置来源的效率,而且会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影响消费者对食品的购买选择和决策.信息不充分导致市场失灵决定了政府应当对市场进行必要的干涉。食品方面的信息不对称也需要政府进行干涉。首先应当通过相关法律建立强制性的

22、信息披露制度,强制生产商对所提供的食品披露真实和全面的信息。例如近年来政府对转基因食品要求必须进行明示就是例证。第二组织必要的认证制度,按标准对特定食品如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等进行认证,以保证消费者的利益。第三对利用虚假信息欺骗消费者,故意提供不安全食品的企业进行严厉的惩处.思考题:我国证券市场是否存在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如何进一步建设?(三)案例1。:野生动物保护、光污染的负外部效应1、好心农民遭遇“恩将仇报”,济源豹子伤农咋补偿。河南省济源县王屋山,地方偏僻、森林茂密,以金钱豹为首的野生动物得以繁衍生息。据金庸鹿鼎记记载,韦小宝小老婆曾柔也曾带领王屋派在此落草为寇、反清复明。近年来,因为地

23、方政府加强了动物保护工作,野生动物增多且频繁扰民,袭击畜禽,糟蹋庄稼,当地老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济源市王屋乡村民一致反映,野生动物得保护,人的利益也得保护。呼吁有关部门通过建立野生动物损害补偿机制,促进人与野生动物的和谐相处。2、首博新馆光污染严重,致使附近住户短暂失明。“我一拉开窗帘,就被一道白光射得什么都看不见了.”家住西城区洪女士说,从上周日以来,她家对面的建筑物楼顶每到早上就会反射强烈的白光,影响了她和家人的生活.经过观察,发现强光来自于对面正在施工的建筑物楼顶,阳光是被楼顶的方形天窗反射到她家。西城区环保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光污染是个比较复杂的事,现在还没有具体解决办法,为避免对

24、眼睛的伤害,可以戴墨镜。分析:本案例是典型的负外部效应的案例。外部效应是指某一主体的行为对其它主体产生影响,却不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或享受应得的权益。外部效应有正负两个方面。如果某一主体的行为使其他主体获得了利益,而其他主体并不为这种利益支付代价则称为正的外部效应。而某一主体的行为使其他主体受到了利益上的损失,而这种利益损失得不到补偿则称为负外部效应。外部效应的存在是导致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在本案例中,野生动物的保护给当地农民带来了上海,首博新馆的建设对也小区居民带来了明显的负外部效应。从理论上讲,经济主体不太愿意从事具有正外部效应的活动,如提供路灯照明,虽然自身受益,但其他主体跟着受益却须自己

25、承担全部成本;经济主体更愿意从事具负外部效应的活动,如本案例修建漂亮建筑,而不顾及对其他经济主体的伤害。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补正市场领域的外部效应。应当通过相关立法明确建立特定主体对其他主体形成的负外部效应的补偿机制,以避免出现特定主体的经济行为使其他主体利益受损而这种损失得不到补偿的现象,以限制和纠正市场经济中所形成的负外部效应。现在的问题主要在于,很多负外部效应的界定和补偿还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标准,这对我国的法律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思考题: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是否产生外部效应?如何解决? (四)案例14:经济波动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常态中国经济从2004年上半年又有新一轮的过热,投资增幅达

26、到多;年以来,经济增长率均在1左右;核心问题是银行信贷规模超常增长.中国的银行信贷规模超常增长的原因,既来自于中国的银行体制特殊性,也与市场经济一般规律有关,且后者是主要原因。观点:银行尽可能多地发放贷款,试图通过加大不良资产率的计算分母来达到稀释坏账的目的,从而产生经济过热。观点2(樊纲):中国的银行体制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但我们现在强调信贷过热缘于经济过热,仅仅是希望更正一些观念-即使没有了国有银行、没有了国有企业、中国真正实现了市场经济,那一样会出现经济波动。在一个市场经济体里,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当高涨期来临,当人们对市场、投资前景的预期普遍发生变化,且普遍进入乐观状态时,银行也会受到

27、这种乐观或过度乐观情绪的影响,从而加大它的信贷投放。中国银行业的体制问题有其特殊性,但金融随着经济过热却属于金融机制和一般市场经济条件下普遍存在的情况。没有这种预期的改变,银行突然从“借贷”转为“热贷”是不可想象的。没有哪个真正的市场经济体能够避开经济波动,这也是宏观调控存在的前提。同时更需要指出的是,往往经济出现过度的高涨,就必然会导致衰退,而衰退的过程中,银行坏账增加在所难免。美国这样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也会出现I泡沫,也会引发经济波动;我们必须认识到,“市场经济是会有波动的,其本身具有风险”. 分析:经济波动是市场失灵的重要表现。经济的运行如同人类的呼吸,时而高涨、时而衰退,人类不能不呼

28、吸,相应的,经济波动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常态。本案例是一个典型的宏观经济波动失衡的案例涉及到复杂的宏观调控理论,事实上2003年底就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经济过热的争论,一直到2004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才基本告一段落.市场经济存在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也就存在着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政府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干预并不存在争论,财政政策是政府干预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工具也不存在争论,真正争论的是如何看待当前国民经济运行的态势。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在经济过热时采取紧缩政策以抑制需求,反之在经济萧条时采用扩张政策刺激需求,而包括税收、公债、公共支出、政府投资等一系列相关政策的调整都要围绕着政府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而展开

29、。因此可以说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相机抉择政策的使用,其关键在于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0年至00年上半年我国经济是否存在经济过热的现象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部分产品和行业的价格上涨是否意味着经济过热?部分产品如电力的供不应求是否意味着经济过热?部分行业存在着泡沫是否意味着经济过热?银行贷款高速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是否意味着经济过热?所有这些问题都可以进行研究,但有一点是值得探讨的,那就是为什么在部分产品价格上升和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我国还存在着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局面?我国目前是否存在“滞胀”的情况?政府宏观调控是必然的,但并不意味着一定调控的好。思考题:相比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经济波动幅度较

30、大,原因何在?如何解决?(五)案例1.5: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是社会和谐基础 近年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衡量一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是否公平有三个指标:一是分配率,指的是劳动报酬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二是每小时劳工成本中的福利开支;三是社会保障税与个人所得税占政府税收收入的比重。如果劳动者的报酬总额占的比重越高,说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越公平.同样,每小时劳工成本中的福利开支越高,或社会保障税与个人所得税占政府税收收入的比重越高,则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越公平。在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上述三项指标各自所占比重都很高。以美国为例,国民总产值的0是“按劳分配的,其他国家的分配率也普遍都

31、在65%之间。另外,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也至少在40以上,有些国家更达6以上。初次分配的这些特征至少反映了一个事实,即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格局,是以初次分配中的公平因素为主,以政府再分配中的公平调节为辅。 中国的情况恰恰相反。目前初次分配存在着资本所有者所得畸高、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劳动所得持续下降的局面。根据中国统计摘要(206)有关数据测算,05年,我国GDP实现18万亿元,全国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为4。万亿元,但职工工资总额只有1.万亿元,只占GD的1,占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40,另有2。9万亿元(约占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通过非工资渠道分掉了。除此外,职工工资总额占国内生

32、产总值的比重在逐年下降,991年为1.3%,1996年为13,200年下降到12,2005年下降到1%,同时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持续扩大.观点:一些部委拟出台的政策或措施以及一些学者发表的文章来看,对于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问题,一个似乎明晰的解决思路是,依靠政府的再分配政策,并辅之以社会的慈善捐款.也就是说,把希望寄托于二次分配甚至三次分配.观点(邓聿文):不能说政府通过税收、社会保障以及转移支付的方式,或者企业家通过捐款给穷人,来调节收入分配差距一点作用也没有,但指望它来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不现实。因为,现阶段更多和更大的分配不公,其实不在二次分配或者三次分配中,而是在初次分配。初

33、次分配要解决的主要是货币资本的所有者与人力资本的所有者的利益分配问题,不仅数额大而且涉及面广。而二次分配的功能主要是面向全社会的宏观性调节,它要解决的问题是社会意义上的不公平。所以,把初次分配不公平的问题推到二次甚至三次分配去解决,不仅在理论上说不通,在实践中也是行不通的。类似“初次分配重效率,再分配重公平”这样的观念是经不起事实检验的.不符合当代市场经济国家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事实,也不适应我国基本社会关系重大变化的现实。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是造成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失衡、社会关系紧张、利益冲突加剧的根源.当然,强调初次分配的公平不是要否定效率,否定市场机制.有鉴于发展还是我们的第一要务,正确

34、的国民收入分配观念和做法应该是:平衡资本利益与劳动利益的关系,以初次分配的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为主,以政府再分配的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为辅,实现国民收入分配的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具体而言,就是提高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农民工及城市工薪者的劳动报酬及福利待遇,让劳动者所得在中所占比重达到50以上,并适当降低资本所有者的回报,同时控制财政收入的增长步伐,彻底打破行业垄断,真正体现初次分配中的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 总之,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公平性是整个社会收入分配公平性的基础,而劳资关系又是市场经济国家最根本的社会关系,只有通过初次分配平衡了资本利益与劳动利益的关系,才能从全局平衡社会总体利益格局,进而

35、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分析:收入分配社会不公是市场失灵的重要表现。在比较成熟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基本能够实现初次收入分配的公平,劳动者、资本等生产要素能够根据其贡献取得相应的收入分配。但市场本身难以实现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要使收入分配在社会公众能够忍受的差距范围内,则需要累进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税以及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再次分配.本案例探讨了我国居民收入分配问题。我国当前存在收入分配社会不公问题,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但我国的主要问题在于市场不完善,尤其表现在劳动力市场供求双方地位不平等,从而导致严重的收入分配初次不公,按劳分配未能充分实现,而总体工资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较低。解决我国居民收

36、入分配问题,首先,需要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使工会成为真正的劳动者组织,加强劳动者保护,提高劳动者在工资谈判中的地位;其次,进一步保障劳动者在国内外自由流动的权益,逐步废除劳动者身份限制,促进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最后,完善累进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税以及社会保障制度,国家主导实现收入分配社会公平.问题:近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六)案例。6:是市场失灵,还是政府失灵 当我们的市场经济建设正在逐步走向完善时,可是作为市场经济的基础-诚信为何屡屡缺席?1、一条是“阜阳奶粉事件”.据说已经有3名婴儿死于这种劣质奶粉;、另一条是“西安宝马彩票案。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曝光“

37、三名宝马得主的资料全部造假”.观点:市场失灵.西方经济学根据“市场失灵”的不同具体原因把“市场失灵”划分成不同的类型。其中就有“缺陷性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市场发育不完善、市场自身不具备某些功能或者在功能上存在某些缺陷而产生的市场失灵.“在市场运行过程中遭受到非正常力量的干扰和破坏而导致的市场缺陷。例如,协议性垄断、行贿受贿、造假贩假、欺诈、陷阱式的广告与销售等行为都会产生非正常的市场缺陷,从而导致市场失灵.”(市场失灵理论的新发展与类型划分王冰著)。“阜阳奶粉事件”和“西安宝马彩票案”,这些事关“假冒伪劣”、“制假贩假行为,就是一种“市场失灵”的表现.“市场失灵的结果产生的是一种“囚徒困境”。博

38、弈论告诉我们,在市场经济中,一个“经济人”的选择总是取决于相关的“经济人的选择,这种战略的相关性把他们紧紧联结在一起。就以诚信为例,当所有的人都守信时,这最好不过;然而,在某个行业中,当某个“经济人”因为不守信用时而获得了更大的利益时,自然其他的“经济人为了获取竞争优势也会放弃守信。结果是,所有的人都变得不守信了.在选择守信还是不守信的过程中,这里面的博弈过程就是“囚徒困境”。从这里来说,就有点类似“劣币驱逐良币。观点2:政府失灵。“市场失灵”总是与“政府失败”紧紧联系在一起.公共选择理论告诉我们,因为市场失灵导致政府的干预或调节.然而政府在履行经济职能时,并不总能起到弥补市场缺陷的作用,市场

39、不能解决好的问题,政府不一定能解决得好。政府干预市场“失灵时,其实并不是政府行为的无效,而是政府及其官员的素质、能力、职能、作用等方面不到位所造成的,其中就包括失职、权力寻租、官僚机构的低效率等等。在讨论“阜阳奶粉事件”中,有网友发出“是谁杀害了13名婴儿”的诘问,矛头直指当地政府和卫生部门,我想这并不是没有道理.分析:“信用缺失”只是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一种现象,而隐藏在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政府应当如何有效地干预和调控市场经济的运行,毫无疑问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在高效配置社会资源的过程中存在着失灵和失效。而政府也同样不是万能的,也存在政府的失灵。本案例的典型意

40、义在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市场问题;其二是政府问题。本案例的市场问题主要表现在“劣币趋逐良币”。经济学认为,当成色不足分明不定的劣币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到与成色和分量良好的良币同样的商品时,人们都会运用劣币去购买商品而把良币储藏起来,这样市场上流通的都是劣币,而把良币从市场中趋逐出去,这一理论说明了如果不良行为如信用缺失可以得到与优良行为如信用良好同样的利益时,市场主体都会选择不良行为去获取相应的利益,因为这种行为的成本是最低的。本案例的政府问题则在于政府应当通过什么手段使不良行为不能获得与优良行为相同的利益.从而加大不良行为的成本,使市场主体运用优良行为获取效益,形成整个社会“良币超逐劣币”的局面。

41、这是市场经济下政府的一项主要职责.只有做到这一点,才可能使市场主体主动选择优良行为获取收益,进而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风气与氛围。在这里教育是必要的,但教育也不是万能的,既然市场主体运用不良行为的目的是获取收益,同时政府必须利用一切手段阻断不良行为的获利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或养活不良行为的发生。例如通过立法和对不良行为的打击力度,通过监督体系的建设建立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为有不良行为记录的人建立黑名单等等。本案例特别重要的意义在于必须研究和分析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自身工作不到位所形成的,这里包括经验的缺乏、效率的低下、决策失误、认识不到位等在内;

42、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腐败和权力寻租选成的,某些政府官员从市场主体的不良行为中得到好处从而为这种不良行为提供政府的保护,市场主体运用不良行为获取收益并将其中的一部分用于行贿政府官员,从而使进一步运用不良行为获取收益得到官员的保护,其实不仅是阜奶粉事件,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煤矿惨案中又有哪一个没有此类问题呢?思考题:诚信问题在我国显得尤其突出,如何解决?二、原理综述市场和政府是资源配置和社会经济运行的两大系统,市场是无形之手,政府是看得见的手.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应该起主体作用,政府对市场拾遗补缺且其主导作用。在竞争的市场中,存在着利益边界的精确性,市场一般是有效率的,但市场存在着失灵的领域。市场失灵既包

43、括市场运行得到但运行不完善的领域,如垄断、外部效应以及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也包括市场运行不到的领域,如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失衡.垄断是一种市场运行形态-市场上只有一个或几个卖家,它们是市场价格的决定着,资源不可以自由进出这些领域。垄断包括经济垄断和政府垄断.当某一行业在产出达到相对较高的水平之后,存在着规模效益递增或成本递减的情况时,就形成经济垄断。而由于政府规制加以保护和限制资源进入的行业形成政府垄断.外部效应指个人或企业的经济活动对他人或社会的福利产生影响,却不承担应承担的责任或享受应得的权益,又叫外在性。外部效应包括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外部效应的本质是产权未能或不能确立的结果。市场

44、失灵构成了政府经济干预的理论基础。政府的经济作用表现在政府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职能的实现上。财政收支占GDP的比重是衡量政府经济干预程度的主要指标.政府经济干预的手段包括:立法和行政(规制)、公共生产与公共物品以及财政收支手段。和市场失灵一样,也存在政府干预失效,如决策失误、权力寻租、信息不及时及失真、越位缺位等。第二节 财政概念一、案例及分析(一)案例17:医改、教改背后的公共物品供给缺位近来,自从我国医改基本不成功的结论被媒体报道后,就引起了公众的热议。与此相伴的还有公众对教育改革的争论,有人提出了“可以说教改不成功的问题吗?”1、医疗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医疗卫生体制变革的基本走向是商业

45、化、市场化。在供给层面,基本形成了商业化、市场化的服务提供模式.各种资本都可以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基本上不存在进入和退出限制,新建医疗机构的布局以及服务目标定位主要取决于市场需求状况.包括公立医疗机构乃至公共卫生机构在内的所有医疗服务机构,都已经成为实行独立经济核算、具有独立经营意识的利益主体。在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微观组织和管理方面,普遍转向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各种医疗服务机构之间则逐步走向全面竞争;医疗服务的价格形成机制也主要依靠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 在需求层面,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越来越多地演变为私人消费品.目前在城镇地区,医疗保障(保险)制度所覆盖的人群大约有1亿人左右,不足全部城镇从业人员的半

46、数;在农村地区,则只有全部人口的10%左右。另外,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镇的医疗保障体制本身都不具有强制性。改革开放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直坚持自愿原则.城镇医疗保障(保险)制度虽然名义上具有强制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因过分追求小范围的收支平衡,也只有确保缴费才能享受相关待遇。对于绝大部分社会成员来说,医疗服务上的需求能否被满足以及被满足的程度,基本上取决于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力量.在公共卫生领域,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2、教育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体制改革大体上在两条线上探索前行。第一条线,是在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改革基础上政府主导的改革,包括教育管理、办学、投入等体制、招生分配和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

47、,其中,管理体制改革一条明显的主线,就是赋予地方政府更多统筹权责。与此同时,在财政难以完全满足水涨船高的经费需求情况下,办学和投入体制改革使得社会资金得以进入教育领域。第二条线,是由下而上自发地进行的一些改革试验,有些确实成功了,暂不说教学改革,就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是在少数地区内部实验,然后才被纳入国家政策及立法的范畴。观点(朱四倍):医改教改问题揭示的是我国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同公共服务发展之间的困境.即公众教育需求和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缺位问题。公共服务通常是对政府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公共产品的服务行为的总称.政府公共服务的分配应该以符合公平、正

48、义为原则,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满足全体公民最基本的公共需要的公共服务,如使每一个人都享有初级医疗保健;二是满足部分弱势公民的生存需要的公共服务,如针对老龄人的基本养老服务、针对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针对所有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公共服务等等。分析:本案例意义深远,从现象上看是围绕着“医改是否成功和“教改是否成功”展开的讨论,事实上这种讨论涉及到公共产品与公共需要的基本理论,社会公共需要是通过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的,在本质上区别于市场提供私产品满足社会成员的私需要,在这里必须明确区分公共产品公共需要和私产品、私需要的基本判别标准,否则无法说明公共产品和公共需要的特征。从理论上讲,公共产品其有明显的

49、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外部效应,而私产品则具有明显的竞争性和排他性。具有较小的外部效应,本案例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政府必须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以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公共需要,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基本职责。如果政府不能提供良好的公共产品,必然出现公共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困境,政府活动与市场活动最大的原则之一就在于政府活动以社会公平为第一位。而市场活动则以效率为第一位,政府活动的公平性就是表现在其满足的公共需要是每一位社会成员共同的无差别的需要。第二,哪些产品是公共产品的应当由政府提供。事实上我们并不能说医改基本不成功或教改基本不成功,我们也不能说医疗卫生和教育都应该由政府提供。医疗卫

50、生和教育从本质上看都是混合产品,并不是完全或纯粹的公共产品,他们可以由政府提供,也可以由市场提供,这还是医改或教改的复杂性所在,必须用公共产品的理论和外部效应的理论分析医改或教改,否则无法得到正确的认识。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可以说明卫生和教育作为混合产品不可能也不应该由政府全部提供,对卫生和教育的分析已超出本次点评的范围,政府应承担的主要是公共性较强的义务教育和公共卫生,而非义务教育和医疗可以由市场提供或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应当明确的是事实已经证明,高等教育和医疗完全靠政府提供是不可能的,既不符合社会公平的原则,也不符合社会效率的原则,政府如何与市场配合,解决非义务教育和医疗事业的困境是一

51、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思考题:我国那些社会公共需要尚未得到满足?试举例说明。(二)案例1。8:公共物品供给越位 公共物品,根据消费的竞争性和使用的排他性的组合,一般把产品(包括服务)分为四类:公共物品、共有资源、自然垄断、私人物品。而共有资源和自然垄断,其竞争性和排他性则介于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两个极端之间。随着社会从产品经济、货币经济向信息经济的演变,公共物品涉及的规模、涵盖的范围及其反馈效应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国当前也存在着严重的政府活动泛化、公共物品供给越位现象:教育医疗主要由政府投资且公共生产;政府利用国有企业垄断电信、铁路、民航、电力等的供应;政府规制过多,行政审批过多过滥。观

52、点(黄文平:)无论是学术界、政府部门还是广大民众,大多将公共物品资源作为政府的一项“特权”,进而顺理成章地把提供公共物品作为政府的责任,这是对公共物品的一个极大误解。尽管公共物品的出现,几乎总是与政府相联系,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有权垄断公共物品资源以及公共物品的供给。归根结底,只有民众的公共选择默认才是政府垄断公共物品资源的合法性基础。公共物品的“官营”还是“私营”,从来就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实质是如何按照最有利于社会公共利益的方向来配置公共物品资源。分析:公共产品具有明显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而私人物品则具有明显的竞争性与排斥性。混合产品则介于两者之间。公共产品适合由政府提供,而私人物品则适

53、合由市场提供,这种公共产品的基本理论已为绝大多数人所熟知,也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所接受。案例列举了诸多公共物品供给越位的现象。而政府垄断的大量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事实上已经成为了政府获取收益的重要方式,成为了与市场争利的手段,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本案例的意义主要在于:第一必须明确认识到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的共同需要是政府最基本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放弃了这种责任,也就不成其为政府。在由政府,企业和家庭所构成的三元社会中,政府公共产品的提供已呈日益扩大之势,政府不能以任何理由和借口放弃自身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否则就是政府的缺位和失职。公共产品的提供并不是政府与公民的恩

54、赐,而是政府必须履行的职责。第二公共产品的提供必须由政府进行,但公共产品的生产不一定由政府进行,公共产品的提供和公共产品的生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例如国防是公共产品,国防所需要的资金必须由政府提供,但国防所需要的具体产品如军舰、飞机等并一定由政府直接生产,很多公共产品可以由市场生产而由政府出钱购买。公共产品到底应由政府直接组织公共生产还是由市场生产,除了考虑特定公共产品在社会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特质外,最主要的应当考虑两者成本与效益的对比,公共产品的生产不能成为政府谋利的手段,特别是不能成为政府与市场争利,与民争利的手段和工具.思考题:公共物品可以私人生产吗?举例说明。(三)案例1.9:究竟什么

55、是公共财政?近年来,公共财政概念的日渐普及和公共财政建设的迅速推进。从1998年12月最高决策层明确提出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目标算起,中国的公共财政建设已经有了整整6年的历史。再往前追溯至上个世纪的80年代初期,学术界围绕公共财政问题而展开的讨论,也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203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还将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作为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写入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观点(批驳对公共财政的错误理解):公共财政只是作为以往财政概念的简单置换,而未赋予什么实质意义。就好像电脑的文字处理替换功能,凡是过去使用财政概念的地方,统统被替换成了公共财政。于是,财政预

56、算变成了公共财政预算,财政收入变成了公共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变成了公共财政支出,财政政策变成了公共财政政策。将公共财政同国家财政对应起来,做了定语上的置换。凡是过去使用国家财政概念表述的地方,均被相应替换成了公共财政。但是国家是一个集合的概念。我们通常所说的国家预算,指的是由中央预算和各级地方预算构成的集合体。公共则是一种定性的概念。公共财政显然指的财政收支或财政收支活动的性质是公共的。将生产建设财政与公共财政相对应,进而用财政支出退出生产建设领域来解释公共财政建设.在计划经济年代,我国的财政支出因其主要投向于生产建设领域而被视作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被概括为“生产建设财政。搞市场经济了,财政

57、支出要以公共事业领域为主要投向,因而要逐步减少对生产建设领域的支出,但是减少不等于退出。需要减少的,也只限于投向竞争性领域的那一块儿。政府履行的公共职能,不能不包括生产或提供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生产性支出也好,建设性支出也罢,它们都不排斥公共性,都不是公共支出的对应概念.谁都不能否认政府投向于诸如公路建设、水利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支出属于公共性质的支出.进一步看,如果把公共财政建设仅仅归结为对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举动而不是包括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以及财政政策在内的整体运行格局的根本性变革,那么,公共财政建设的意义就要被大打折扣,所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也绝不是公共财政建设的实质所在。观点2(高培勇):正如关

58、于市场化改革取向的归结一样,从中国财政改革轨迹的追溯中可以看到,这些年来,发生在中国财政总体运行格局上的变化无非是:来源于国有经济单位的缴款大幅度减少了,其他经济成分的缴款份额迅速上升了;专门投向于国有经济单位的支出份额大幅度减少了,覆盖多种所有制经济单位利益的支出迅速增多了;旨在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扶持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安排减少了,着眼于支持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的政策安排增加了。所有的这些变化,归结起来,实质是财政运行格局趋向于公共化的具体体现,说到底,无非是财政收支运作的立足点由主要着眼于满足国有制经济单位的需要逐步扩展至着眼于满足整个社会的公共需要了,财政收支效益的覆盖面由基本限于城市

59、里的企业与居民逐步延伸至包括城市和农村在内的所有企业与居民了,自家院落内的收收支支演变成覆盖全体社会成员的收收支支了。故而,要按照公共的规则、公共的理念来运作了。分析:公共财政理论是我国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构建符合市场经济的公共财政体制是当前我国政府的重要任务。本案例涉及到公共财政在我国理论研究和实践运行的进展情况,通过把公共财政与财政、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公共财政与生产建设财政的比较,进一步在总结我国市场化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明确了公共财政的内涵:按照公共的规则、公共的理念来运作;着眼于满足整个社会的公共需要,财政收支效益的覆盖面包括城市和农村在内的所有企业与居民.市场经济

60、体制的改革改变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竞争性领域的资源配置由市场在国家宏观体制下发挥基础性作用,这种资源配置方式的根本变化要求政府实现职能的转换,以解决越位与缺位并存的问题.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同时对市场经济领域的活动实施微观调控,与此相适应,财政必将由全方位的财政转向公共财政,构建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构建公共财政框架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对传统财政模式的改革和转换。这种模式的转换是十分困难的,公共财政要求的财政收入形式与财政支出方向的改革都与传统财政模式有很大的区别,我国目前财政模式与公共财政框架建设之间存在着很多的不适应性,可以说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改革仍然任重

61、而道远。思考题:构建公共财政体制的必要性?如何构建?二、原理综述提供公共物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是财政分配的主要目标.我国当前急需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公共财政体制的框架.所谓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它是指这样一些物品,任何人消费这种物品,不会导致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公共物品具有消费非排他和取得方式非竞争的特点。消费非排他指任何社会成员消费公共物品时,不能排除其他社会成员消费使用或排除的代价太高;取得方式非竞争指社会成员消费公共物品不需通过竞价方式取得,也即增加一个消费者使用公共物品,社会边际成本几乎为。公共物品是具有极端的正外部效应的物品,即如果某经济主体提供了某项公共物品,

62、则该主体能享受该公共物品,但大多数其他主体也一样可以“免费搭车。一般认为国防、行政管理是比较纯粹的公共物品。而教育、医疗卫生等带有部分公共物品特征,即所谓的混合物品。公共物品理论上可以由市场提供,实际上因为人们会隐瞒自己对公共物品的偏好,存在“免费搭车现象,实际并不可行.纯公共品主要由政府提供。政府提供混合物品的方式则有:政府授权经营、参股、政府补助。公共生产则指由政府出资兴办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的工商企业和单位,广义上包括政府机关、国防等部门以及学校、医院、文艺团体等,狭义上指国有工商企业。公共定价则指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既定的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从定价政策来看,包括纯

63、公共定价(自然垄断行业)、价格管制或管制定价(金融、农业等行业)。财政一词来源于日本.所谓财政,是指政府集中一部分DP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政府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或者说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这里的分配既包括生产要素的分配,也包括个人收入的分配。财政具有三个基本特征:阶级性与公共性;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收与支的对称性。近年来,我国提出“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命题,公共财政提出的目的是,进一步明确、界定和规范财政改革的方向,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财政体制。构件公共财政模式的基本思路包括:理顺政府市场关系,转换政府职能,解决“越位、缺位”;按市场经

64、济的要求,推进财税改革,建立健全法规制度;澄清几个认识,如吃饭财政、退出国有企业、公共性与阶级性;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完善是渐进的过程。第三节 财政职能一、 案例及分析(一)案例0:弥补市场缺陷,配置社会公共资源(一项重要的财政职能)观点(楼继伟):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收入是对资源配置效率的激励,但市场机制是不会对公共部门充分分配资源的。比如,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外交、国防、安全、一般行政等部门,政府只能将通过税收获得的收入直接进行资源配置,以弥补市场配置资源的不足。这是财政最主要的功能。市场资源分配不足的部门,主要是含有所谓外部效应或者外部效益的部门,这些部门资源运作的结果,其效益不仅仅

65、表现在本部门,而且不同程度地表现到其他部门甚至全社会。国家财政必须区分外部效应的程度和层次来确定公共资源配置的方式和力度。以教育为例,它是带有很大外部效应的部门,其中按层次划分,最具有公共性、外部效应最强的是义务教育。对卫生事业也要有所区分,公共卫生如防疫、公共环境的卫生,具有最强的外部性。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也有很强的外部性.医疗要区分为基本医疗和其他医疗,采取不同的分配政策。当前医疗资源的分配最大难题是信息不完善、不对称,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医疗改革。市场配置资源过程中,会产生个人之间、地区之间的分配差异。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角度出发,世界各国都通过一些相关政策对收入分配进行调节。从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情况看,不论是物流的效率,信息的效率,还是市场需求方面的效率,都会导致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