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编制大纲_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DOC32页)

上传人:sx****84 文档编号:145453525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7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省级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编制大纲_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DOC32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省级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编制大纲_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DOC32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省级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编制大纲_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DOC32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资源描述:

《省级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编制大纲_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DOC32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级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编制大纲_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DOC32页)(2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附件省级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编制指南1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指导各省(区、市)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2 编制原则 1 落实责任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是组织实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的责任主体,对本行政区域详查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要统筹各方力量、科学安排详查工作,确保按期保质完成任务;要建立工作机制,将详查相关工作的责任分解落实到市级和县级人民政府,确保为详查工作提供必要的、准确的、可靠的基础支撑.2。2 规范统一 各省(区、市)应依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及相关技术文件,编制本行政区域实施方案,确保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和规范

2、要求开展本行政区域详查工作。 2.3上下结合国家和地方上下结合,共同确定本省(区、市)实施方案具体目标和工作任务.在确保完成国家规定详查任务的基础上,各省(区、市)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求,适当增加调查内容。2。4 部门协作 各省(区、市)环境保护部门牵头,会同财政、国土资源、农业、卫生计生等部门,充分利用各部门已有调查成果,发挥各部门的专业优势,强化部门间协作配合,确保统一有序推进详查工作。3 编制依据(1)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163号);(2)关于印发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的通知(环土壤2068号);(3)省级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土壤

3、污染状况详查系列技术文件。4 工作准备 .1 人员准备各省(区、市)环境保护部门会同国土资源、农业等部门组织专业人员成立实施方案编写组,参与编写的人员应熟悉本行政区域内土壤环境特点和土地利用现状,掌握土壤污染基本状况,了解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情况。.2 资料准备 各省(区、市)应收集实施方案编制所需要的必需资料和辅助资料。 必需资料包括:各省(区、市)相关部门已经开展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更新数据等相关成果及资料;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空间位置遥感核实结果;省、市、县三级环境保护重点监控企业名单;关闭搬迁的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名单

4、;地方已掌握的污染和疑似污染农用地(包括污水灌溉区)的分布;灌区和灌溉水源的信息等。辅助资料包括:各省(区、市)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等资料,如地形地貌、成土母质和土壤类型、区域气候与气象、地表水文、植被及生态系统类型、农业生产与土地利用状况、产业布局、重点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情况、人口状况等。 主要内容及编制要求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包括:概述、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多源数据的整合分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工作安排、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组织与保障、附表和附图等内容.51 概述简要阐述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的意义和必要性,介绍本行政区域自然环境、经济社

5、会发展状况,概述本行政区域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农业等部门已开展的土壤污染状况相关调查及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情况等. 。 工作目标 依据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总体方案确定的工作目标,218年底前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202年底前掌握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中的污染地块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为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保障农业生产环境安全,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防范人居环境风险提供基础数据。各省(区、市)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和省级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相关内容,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本行政区域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的工作目标。 5. 主要任务 各省(区、市)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主要任务包括本行政区域内

6、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两个方面。农用地以耕地为重点,兼顾园地和牧草地,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以及土壤与农产品(主要为水稻和小麦)协同调查;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主要针对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开采等重点行业在产企业用地和关闭搬迁企业用地,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各省(区、市)主要任务根据总体方案的要求确定,并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合理增加调查内容.5。多源数据的整合分析5.1 已有调查数据的综合分析各省(区、市)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有关部门、单位已开展的土壤环境相关调查数据进行汇总、整合和分析。实施方案中应明确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农业等部门已有调查的范围、面积、分析测试项目及污染物超标情况

7、。5.4.2 重点行业企业名单的核实确定在国家提供的重点行业企业名单的基础上,各省(区、市)通过组织市、县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企业空间位置遥感核实或现场踏勘、人员访谈,确定本行政区域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清单及其空间位置(包括在产企业及部分关闭搬迁企业),并结合省、市、县三级环境保护重点监控企业名单及地方掌握的已关闭搬迁企业名单对其进行补充完善并核实空间位置。 重点行业企业名单核实的手段包括:查询本行政区域环境保护部门污染源普查和环境统计数据、环境保护部门督察督办的有关企业名单、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登记信息、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的关闭搬迁企业信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危险品登记信息、遥感信息等,以

8、及现场踏勘和走访等。实施方案中要列出在产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分布统计表,梳理影响农用地的重点行业企业分布统计表(包括数量和所在县级行政区),并按照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布设技术规定确定各类企业的影响范围。5.4. 土壤污染问题突出区域梳理排查梳理汇总地方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已掌握的、显而易见的土壤污染问题突出区域的信息,包括:曾经导致粮食减产或农作物超标、威胁人体健康的污染区域;信访、社会舆论和媒体高度关注的污染区域(包括排污渗坑、历史遗留的固体废物堆存填埋区域等);有关监测、调查、科学研究发现的污染区域;其他有明显证据表明已污染的区域.在对上述信息进行分析并组织进行现场勘察的基础上,实施方案应明

9、确土壤污染问题区域的数量、类别、具体位置和大致范围.。 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 55。1 农用地详查范围确定 在已有调查数据综合分析、土壤重点污染源空间位置遥感核实、土壤污染问题突出区域梳理排查等工作的基础上,国家和地方合作确定各省(区、市)农用地详查范围。省级环境保护部门会同国土资源、农业等相关部门,组织市级和县级相关部门进一步核实农用地详查范围,划分详查单元.实施方案应以图件形式明确本行政区域农用地详查范围和详查单元。.。2点位布设 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和农业部共同指导省级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农业部门,依据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布设技术规定,制定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的初步布点方案。

10、省级环境保护部门会同国土资源、农业部门,组织对各县(市、区)初步布点方案中的详查单元及其点位进行核实、调整。要切实落实市级和县级人民政府核查的主体责任,必要时应组织乡镇、村组相关人员配合进行现场踏勘,根据现场基本情况调整详查单元,优化点位位置,增减点位数量。各省(区、市)核实完善后的布点方案,由省级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农业部门联合上报,经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组织审核后实施。布点过程应充分利用已有调查成果。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土壤点位,可利用已有数据或对已有样品进行补测,不再重复采集测试无机污染物项目的土壤样品:(1)采样时间不超过5年(2012年1月1日以来采集的样品);(2)样品库

11、中保存样品量满足补测要求. 实施方案中应明确本行政区域的农用地详查布点总数、点位分布(按县级行政区统计),概要说明点位类型(仅采表层土壤,兼采表层土壤和深层土壤,兼采表层土壤和农产品,兼采表层土壤、深层土壤和农产品)、数量及样品分析测试项目等。5。5。 样品采集、流转、制备和保存 明确本省(区、市)采样的组织模式、采样队伍组成和分工,手持采样终端的配备需求,需建设的流转中心和样品库的数量、位置,不同种类样品采集、流转、制备、保存以及各环节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工作安排。 农产品采集主要以水稻和小麦为主,水稻产区采集水稻样品,小麦产区采集小麦样品,稻麦轮作区优先采集水稻样品. 技术上执行土壤样品采

12、集流转制备和保存技术规定农产品样品采集流转制备和保存技术规定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定.各地可根据本省(区、市)实际需要自行安排采集其他调查样品(如当地其他主要农产品样品、地表水样品、地下水样品等)。.5。 样品分析测试 本次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必测项目参见附1中附表1-,土壤重点污染源影响区内农用地采集的土壤样品增测项目参见附1中附表12。企业集聚影响区内农用地的测试项目应综合集聚的不同企业类型合理确定特征污染物。实施方案应明确本行政区域样品分析测试任务总量、不同样品的分析测试项目、实验室外部质控工作安排等. 技术上执行土壤样品分析测试方法技术规定(系列)农产品样品分

13、析测试方法技术规定(系列)和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定。 5.5。5 数据的报送核查 明确本行政区域详查分析测试数据报送核查的有关工作安排。 5.5.6 数据分析评价 明确数据评价的组织方式、工作要求、实施主体,确保各省(区、市)依据农用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技术规定,开展本行政区域农用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结合布点信息和现场核实对超标点位逐一分析,确认超标点位代表的污染地块面积. 5.5。7 成果汇总集成明确本行政区域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成果清单、各类成果汇总的工作安排及相关要求。成果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数据成果: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数据集,包括已有土壤环境相关调查数

14、据和本次详查数据;()图件成果: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图件(系列); (3)文字成果: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报告;()样品库成果:包括送国家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样品库的样品数量和种类,省级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样品库情况、入库样品数量和种类。 5。5.详查进度安排 依据总体方案统一时间进度要求,各省(区、市)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进度表,落实每个调查环节的时间节点。原则上只能提前,不能延期,确保全国详查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调查在部分典型地区开展,具体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和环境保护部商相关地方人民政府进行安排,实施方案单独报送。 . 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

15、污染状况调查 5.61 重点行业企业用地的核查落实 实施方案中除了要明确重点行业企业用地的数量和具体位置(见5.4.),同时应对其他关闭搬迁重点行业企业的梳理排查做出安排,明确工作要求和工作时限。关闭搬迁重点行业企业梳理排查的手段包括:查询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的关闭企业信息、国土资源部门的土地收储信息、遥感信息等,以及现场踏勘和走访等. 56. 基础信息调查 基础信息调查首先需对企业的名称、地址、空间位置(坐标)、状态(在产或关闭)、是否在化工园区/集聚区等基本信息进行核实并上报,通过手持终端实施,由调查责任单位和相关企业共同完成。实施方案应分区域或分类型明确承担企业基础信息调查工作的责任单位和工

16、作时限。调查手段包括:收集分析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规划等部门日常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政府历史档案等资料,组织现场踏勘与人员访谈,获得企业地块基本信息和地块污染特征、污染物扩散迁移、周边敏感受体等相关信息,通过手持终端上传至详查数据库。 5。6.3 地块风险筛查与初步采样调查 详查信息化管理平台自动实现对各省(区、市)上报的重点行业企业用地的风险筛查,划分高度关注地块、中度关注地块、低度关注地块。对高度关注地块,全部开展初步采样调查;对中度、低度关注地块,综合考虑不同行业企业地块污染特征、土壤类型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选择部分有行业代表性的地块作为样本,开展初步采样调查。

17、地下水可能受到污染的地块,以及化工园区周边可能受到污染的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需布设地下水采样点位。 实施方案应明确初步采样调查的责任单位和工作时限. 样品分析测试与数据上报 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样品测试项目参见附1中附表13、附表1-;技术上执行土壤样品分析测试方法技术规定(系列)地下水样品分析测试方法技术规定(系列)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定. 实施方案应初步确定样品分析测试与数据报送核查的有关安排。5。6.5 污染地块清单和优先管控名录确定 在基础信息调查、初步采样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在产企业地块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技术规定关闭搬迁企业地块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

18、技术规定,划分地块污染的风险等级,确定污染地块清单。综合分析本行政区域内污染地块土地规划用途、行业特征、风险等级、社会影响等因素,确定污染地块优先管控名录.5.6.6 成果汇总 明确本行政区域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成果清单、各类成果汇总的工作安排及相关要求。成果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数据成果: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数据集;(2)图件成果:重点行业企业污染地块空间分布图、重点行业企业污染地块风险分级图等; (3)文字成果: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样品库成果: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无机样品,视情况进入省级土壤样品库。5.6. 调查进度安排 根据总体方案规定的

19、进度,各省(区、市)应在实施方案中合理制定本行政区域重点行业企业用地的调查进度,明确各个调查环节的时间节点. 5。7 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工作安排按照边调查、边应用、边风险管控的要求,针对调查发现的土壤污染风险高的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各省(区、市)要细化工作措施,督促市级和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相关企业及其他责任主体,及时采取风险管控措施,有效防范环境风险. 5。8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依据总体方案要求,各省(区、市)应强化详查工作的质量管理,建立覆盖详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落实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措施。实施方案应依据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定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

20、染状况调查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定,明确本行政区域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质量管理工作有关安排,包括质量控制实验室选择、多部门协同质量管理机制建设、质量管理工作队伍组建、工作方式与频次安排等。 5。9组织与保障 5。9。1 组织实施根据国家统一要求,成立本省(区、市)详查组织协调机构、工作机构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加强对详查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明确详查工作的总负责机构、责任人和联络人,总负责机构与承担各部分任务的机构签订目标责任书;细化工作调度督办、质量管理与责任追究、成果验收汇总管理等有关安排。省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详查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重点包括组织核实完善农用地详查点位布设初步方案,培训

21、地方详查工作人员,确定本省(区、市)详查实验室和从事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的专业机构,开展样品采集、流转、制备、保存和分析测试,建立样品流转中心和省级样品库,负责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数据分析评价和成果集成。市级和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梳理排查本行政区域内土壤污染问题突出区域、重点行业企业及其空间位置,并如实上报;负责核实农用地详查范围、详查单元及其点位;负责组织基层人员配合做好详查样品采集工作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基础信息调查工作.59.2 人员保障 各省(区、市)主要依托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农业、卫生计生等部门专业技术力量开展详查工作。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通过招投标方式,委托有相关资质的社会专业机构承担详

22、查任务。各省(区、市)应筛选一批从事企业用地基础信息采集、初步采样调查、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等相关工作的专业机构。受委托的专业机构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并对信息收集、初步采样调查、分析测试、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等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实施方案中应初步确定参与详查工作的专业队伍组成、各自承担的任务,以及拟向社会招标的详查任务和招标意向。59人员培训国家和省(区、市)负责对详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各省(区、市)分别制定参加国家级培训的工作方案,以及组织本行政区域培训的工作方案。初步明确培训次数、规模(培训人数)、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安排等.5。9。4 经费保障与管理 详

23、查工作经费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按职责分工给予保障,涉及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场地内调查监测的,由相关企业负担监测经费。实施方案应明确地方财政对详查工作的保障措施,以及财政、环境保护部门强化资金监管的有关安排. 5.0附表与附图 10.1 附表 包括农用地调查点位统计表、重点行业(分行业)企业统计表等。1.附图 包括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分布图、重点行业企业分布图等。附1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分析测试项目附表1-1 农用地土壤和农产品样品必测项目序号样品类型必 测 项 目土壤理化性质无机污染物(无机物)有机污染物(有机物)1表层土壤pH镉、汞、铅、砷、铬、铜、锌、镍(总量及可提取态)多环芳烃表层土壤

24、(与农产品协同采样)pH、有机质、机械组成、阳离子交换量镉、汞、铅、砷、铬、铜、锌、镍(总量及可提取态)多环芳烃3深层土壤pH、有机碳镉、汞、铅、砷、铬、铜、锌、镍等52项-农产品镉、汞、铅、砷、铬、铜、锌、镍注:与农产品协同采样的表层土壤样品均测试可提取态,其他表层土壤样品按/4的比例测试可提取态。多环芳烃包括15种组分:苊烯、苊、芴、菲、蒽、荧蒽、芘、苯并a蒽、屈、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芘、茚并1,2,3c,芘、二苯并a,蒽、苯并g,h,i苝;表层土壤样品按1/6的比例检测,特征污染物含多环芳烃的重点行业企业(见附表12)影响区内的表层土壤样品全部检测。2项包括:Ag、As、Au、B

25、、a、Be、B、r、C、C、Ce、Cl、C、C、Cu、F、Ga、G、H、a、Li、Mn、Mo、N、b、N、P、Pb、b、S、Sb、Sc、e、S、Sr、Th、T、T、V、Y、Zn、Z、Si2、Al23、TFe23、K2O、Na、CO、O.30 / 28附表1 土壤重点污染源影响区内农用地土壤增测项目序号行业大类增 测 项 目特征污染物其他污染物10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总石油烃、多环芳烃根据企业的污染物产排特征及其影响,地方可自主选择其他种对土壤环境影响突出的特征污染物28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钒、锰09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铊、锰、锑、钒、钴、钼17纺织业锑19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6造纸和纸制

26、品业25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总石油烃、酚类化合物、多环芳烃8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氟化物、锑、钼、钴92医药制造业-1028化学纤维制造业锑、多环芳烃1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多环芳烃,二噁英*12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铊、锰、锑、钒、钴、钼、多环芳烃,二噁英*1333金属制品业氟化物、锡143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电池制造)钴、氟化物59仓储业(涉及原油、成品油、危化品以及金属矿物仓储)总石油烃77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危废、医废处置)二噁英177公共设施管理业(生活垃圾处置)二噁英*注:表示为自选项目。附表1重点行业企业特征污染物分类类 别 名 称污 染 物类重金属8种

27、镉、铅、铬、铜、锌、镍、汞、砷A2类-重金属与元素8种锰、钴、硒、钒、锑、铊、铍、钼A类无机物种氰化物、氟化物B1类挥发性有机物16种二氯乙烯、二氯甲烷、二氯乙烷、氯仿、三氯乙烷、四氯化碳、二氯丙烷、三氯乙烯、三氯乙烷、四氯乙烯、四氯乙烷、二溴氯甲烷、溴仿、三氯丙烷、六氯丁二烯、六氯乙烷B2类-挥发性有机物9种苯、甲苯、氯苯、乙苯、二甲苯、苯乙烯、三甲苯、二氯苯、三氯苯B3类半挥发性有机物种硝基苯B类-半挥发性有机物4种苯酚、硝基酚、二甲基酚、二氯酚C1类-多环芳烃类1种苊烯、苊、芴、菲、蒽、荧蒽、芘、苯并a蒽、屈、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茚并1,2,-c,d芘、二苯并a,h蒽、苯并

28、g,h,i苝C2类农药和持久性有机物滴滴涕、六六六、氯丹、灭蚁灵、六氯苯、七氯、三氯杀螨醇C类石油烃10C总量C4类多氯联苯2种,3,3,4,4,5,5七氯联苯(C189)、,3,4,4,,5六氯联苯(CB1)、,,,4,4,5六氯联苯(B17)、2,,3,4,4,-六氯联苯(CB1)、,,,4,5-六氯联苯(PCB169)、2,4,五氯联苯(PB123)、2,3,4,4,5五氯联苯(PC118)、2,3,3,4,4-五氯联苯(CB05)、2,3,4,4,5五氯联苯(PB114)、3,3,,4,5-五氯联苯(C16)、,,,4四氯联苯(B7)、3,,5四氯联苯(PCB81)5类-二噁英类二噁英

29、类(具有毒性当量组分)D1类-土壤pH土壤H注:*不含共平面多氯联苯.附表4 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分析测试项目大 类中 类分析测试污染物类别0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7石油开采类重金属8种、2类挥发性有机物9种、C1类-多环芳烃类15种、C类石油烃黑色金属矿采选业81铁矿采选A1类-重金属种、2类重金属与元素8种、A3类无机物2种、D1类土壤H82锰矿、铬矿采选89其他黑色金属矿采选09有色金属矿采选业091常用有色金属矿采选A类-重金属种、类重金属与元素8种、A3类无机物2种、D类-土壤pH02贵金属矿采选09稀有稀土金属矿采选7纺织业71棉纺织及印染精加工类-重金属种、1类挥发性有机物6种、B2

30、类-挥发性有机物9种、3类半挥发性有机物1种、5类二噁英类172毛纺织及染整精加工73麻纺织及染整精加工174丝绢纺织及印染精加工175化纤织造及印染精加工1针织或钩针编织物及其制品制造19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191皮革鞣制加工1类重金属8种、A2类-重金属与元素种、D1类-土壤pH9毛皮鞣制及制品加工2造纸和纸制品业2纸浆制造1类-重金属8种、B1类挥发性有机物6种、C5类-二噁英类25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2精炼石油产品制造A1类重金属8种、A2类-重金属与元素8种、3类无机物2种、B2类挥发性有机物9种、B4类半挥发性有机物4种、1类多环芳烃类15种、C3类石油烃2炼焦

31、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26基础化学原料制造(无机、有机)A1类重金属8种、A类重金属与元素8种、A3类无机物种、C类石油烃(无机化学原料制造)A1类-重金属8种、A2类重金属与元素种、A类无机物种、B1类挥发性有机物16种、B2类-挥发性有机物9种、B3类-半挥发性有机物1种、B4类半挥发性有机物4种、C1类多环芳烃类1种、C3类石油烃(有机化学原料制造)263农药制造A1类-重金属种、A2类重金属与元素8种、A3类-无机物2种、B类挥发性有机物6种、2类挥发性有机物9种、B3类-半挥发性有机物1种、B4类-半挥发性有机物4种、C1类多环芳烃类1种、2类农药和持久性有机物、3类石油烃 2

32、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A1类重金属8种、类重金属与元素8种、3类无机物2种、B1类挥发性有机物16种、2类-挥发性有机物9种、B3类半挥发性有机物1种、4类-半挥发性有机物种、C1类-多环芳烃类5种、C3类-石油烃、C类-多氯联苯2种2合成材料制造A1类重金属8种、A2类-重金属与元素8种、A3类-无机物2种、B1类挥发性有机物16种、B2类挥发性有机物9种、B3类半挥发性有机物1种、B类半挥发性有机物4种、C类-多环芳烃类5种、C3类-石油烃266专用化学品制造A1类-重金属8种、A类重金属与元素8种、A3类-无机物种、B1类挥发性有机物6种、B2类挥发性有机物9种、B3类-半挥发性

33、有机物1种、B4类半挥发性有机物4种、1类多环芳烃类15种、C类石油烃、C4类多氯联苯12种267炸药、火工及焰火产品制造A1类-重金属8种、3类无机物2种、B1类-挥发性有机物6种、B类挥发性有机物9种、B类-半挥发性有机物1种、B4类半挥发性有机物4种、1类多环芳烃类1种、3类石油烃7医药制造业21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A类-重金属8种、A3类-无机物2种、B类-挥发性有机物16种、2类-挥发性有机物9种、B类半挥发性有机物1种、B类半挥发性有机物4种、C1类-多环芳烃类种、C类石油烃化学纤维制造业2纤维素纤维原料及纤维制造类重金属8种、B1类挥发性有机物16种、5类二噁英类、D1类土壤22合

34、成纤维制造A1类重金属8种、2类重金属与元素8种、A3类无机物2种、B1类-挥发性有机物16种、C类-多环芳烃类15种3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炼铁A1类-重金属8种、A2类重金属与元素8种、1类多环芳烃类15种、C3类石油烃、C5类二噁英类、D类土壤pH312炼钢35铁合金冶炼3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21常用有色金属冶炼A1类重金属8种、A2类-重金属与元素8种、3类-无机物2种、C类多环芳烃类5种、C3类-石油烃、C5类-二噁英类、D1类-土壤pH贵金属冶炼323稀有稀土金属冶炼3金属制品业336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A1类重金属8种、A类-重金属与元素8种、D1类土壤pH38电

35、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34电池制造1类重金属8种、2类-重金属与元素种、A3类无机物2种、1类土壤pH59仓储业599其他仓储业A1类重金属种、B类挥发性有机物9种、B3类-半挥发性有机物1种、B4类半挥发性有机物4种、3类-石油烃7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772环境治理业(危废、医废处置)A类重金属8种、A2类重金属与元素8种、C5类二噁英类公共设施管理业2环境卫生管理(生活垃圾处置)注:*各重点行业企业具体分析测试项目,由专业人员根据基础信息调查的有关结果选择确定,原则上不少于2类;资料严重不全者应对所列全部类别污染物进行分析测试。附2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流程图附3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

36、况调查工作流程图附4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编制格式要求一、标题格式(标题单倍行距)一级标题:例1 (三号,黑体);二级标题:例1。 (四号,黑体);三级标题:例1。. (小四号,黑体).二、正文格式字体:正文(小四号,宋体);行距:22磅;页面设置:纸张大小A4;页边距:上3,下35,左3.17,右。17(单位:厘米).三、表格格式表名:在表上方,五号,黑体,行距22磅;表头:五号,黑体;表格:五号,宋体;行距:5。6磅;规格:三线表,居中排列;表序:如第一章的表依次编为表11、表1-2,第二章的表编为表21、表2,依此类推;表格页面:尽量采用纵向页面;部分表格内容较多,可用小五号。四、图形

37、格式图序:按各章依次编号,如第一章为图11、1-2,第二章为21、22,依此类推;图名:在图下方,图框外;五号,宋体,行距2磅;图中字体:小五号,宋体;图件要求:图幅不大于A3版面;图式图例规范.五、文字及数字格式超标倍数、超标率比例:正文、表格、图中均保留位小数;达标/超标比例(百分比)的变化:采用变化的百分点表示,如增加。7个百分点;年份:采用4位数字表示年份,如16年;检测项目名称:采用中文表示,如铜;检测项目单位:图、表和正文中均采用字母和符号表示,如g/kg、mg/3、k等(注意大小写);不使用ppm、ppb等缩写字; 有效数字:保留3位,如10mg/k;或保留小数点后3位,如001

38、0m/kg;当小数点后“0”超过2位时,表示为。x0x,如1。00103 gk。附5 省级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编制大纲1 概述。1 详查的目的和意义1. 自然、经济社会及环境概况1.3 已有土壤污染调查及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简介2 编制依据3 工作目标与任务3。1工作目标3。2 工作任务多源数据的整合分析4 土壤污染相关调查成果的整合分析42 重点行业企业空间位置遥感核实。土壤污染问题突出区域的梳理排查5 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5 详查范围确定5.2调查点位布设5。 样品采集、流转、制备和保存5.样品分析测试5。5数据报送核查5。6 农用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估5.成果汇总58 进度安排6 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6. 重点行业企业用地清单的核查落实6。2 基础信息调查63 地块风险初步筛查64 初步采样调查65样品分析测试与数据上报6.6 污染地块清单和优先管控名录确定7 成果汇总6. 进度安排7 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工作安排71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7. 企业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8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8 质控队伍组建82质控工作安排9 组织与保障91 组织实施2 人员保障与培训9.3 设备设施筹备9。4 经费保障措施0 附表、附图0 附表10.2 附图文中如有不足,请您见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