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学科(理科)质量分析报告

上传人:真** 文档编号:145339976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0.7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二生物学科(理科)质量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二生物学科(理科)质量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二生物学科(理科)质量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高二生物学科(理科)质量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生物学科(理科)质量分析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齐齐哈尔市2008-200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检测高二生物学科(理科)质量分析报告齐市实验中学宋桂范齐市教研院谈华2009年1月5日我市及所属各县高中的高二学生参加了由市教育局组织的高二质量测评的生物学科考试,收到了部分学校提供的生物质量测评反馈信息,经过对反馈信息与学生试卷的分析,现将质量检测情况报告如下,仅供参考。一、命题原则“命题体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和高考改革“以知识立意为主,向以能力立意为主,突出能力和创新意识考核”的思想。针对我市各校开课情况及学生对所学知识整合程度,命题遵循“立足基础,强调主干,注重应用,突出能力,适当体现综合”的原则,体现改革方向贴

2、近高考要求,即立足于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原理、立足于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强调了代谢与调节、遗传与进化、生物与环境的主干知识。“突出能力注重应用”即突出理解,推理、分析综合,从材料中获取知识。设计实验的能力。同时也将生物学要领和原理运用到生产、生活和解决人类健康问题上,体现综合”即体现必修II与III各章节之间的综合。制定了测试双项细目表,按细目表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试题设计。使试题难度控制在1:4:5。二、试题分析(一)试卷结构本次生物考试进行的是单科检测,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份,第卷共40小题,均为单项选择题,共60分;第卷共5道大

3、题,共40分。(二)试卷的内容遵循新课标和黑龙江省新课程学业水平考试说明的要求,考1、查知识的内容包括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两本书的内容。内容各占50%。1、考查的生物学知识及在试卷中的分布情况见附表附表:高二生物(理科)命题双向细目表水平题型份量识记理解运用综合合计(分)内容II1遗传因子的发现1A2A1A6234基因与染色体关系基因的本质基因的表达2A1A1A2A8C1A1A(17)1A669.5567III1234基因突变其它变异杂交育种基因工程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环境与稳态动人生命活动调节植物的激素调节种群和群落2A1A2A3A2A2A1A2A2A16B2A1A10B6104.562053

4、65生态系统及稳定性1A1A1A4.56生态环境的保护实验1A1A6C37.519AB14A16B3A10B4A合计C14C100分计5724.5622、试题特点根据试题内容分析,可看该卷有以下特点:注重考查基础,突出主干知识。从分值的分布情况看,试卷内容几乎覆盖了两本书的所有章节的生物学知识,知识点的考查全而细致。体现出这次考试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及相关能力的全面检测,并对重点章节(如杂交育种与基因工程、动、植物和人的生命活动调节、生态系统等)中重点知识进行了重点考查,注重对知识的挖掘、拓宽和提炼。体现新课程,注重学科内知识间的联系。高中生物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加工学科知识,通

5、过概念图将相关知识连接起来。在本次考试中,力求体现新课程要求,注重学课内知识的联系。如非选择题41题,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与“生物的遗传物质”相关的概念图,很好地反映了学科知识之间的系统性、联系性。再如选择题39题,涉及到从生物体到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的实例。注重考查能力,体现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本次考试的大部分试题要求学生通过分析、思考,通过知识迁移,学科内整合、信息的再处理,才能解决问题。很好地考查了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典型试题有:4题考查学生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期特点和识图分析能力。10题考查单基因遗传病中发病率的计算。12题是新教材补充的内容

6、,生物实验研究方法的区分。综合分析能力考查题有:15题通过果蝇染色体组构成图,考查可遗传变异的来源。21题通过人XY染色体识图分析考查人类各种遗传病的判断。24题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41题生物遗传物质之间的关系。42题列举不同的育种方法,渗透可遗传变异的3中来源及在实践中的应用。综合应用能力考查题有:44题微观结构图识别与应用考查。45题实验设计,突出了生物实验的一般原3则。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加大试题与社会生活、学生经验的联系。如非选择题45题,是有关研究性学习中课题的选择及实验设计方法方面的问题,要求从生产实践入手,从图表中提取相关的信息来解决问题,贴近命题要求,符合新课标关于研究性学习的

7、命题要求。三、考试情况分析(一)抽样反馈情况(以齐市实验中学一个班级为例)因I卷为机器阅卷,此次抽样为II卷情况分析。抽样:实验中学二年六班卷41题难度平均分42题难度平均分预测实测预测实测预测实测预测实测0700725657806005760573卷43题难度平均分44题难度平均分预测实测预测实测预测实测预测实测060059484730750766060745题难度平均分预测068实测074预测408实测44卷难度平均分预测实测预测实测070067282671从抽样反馈的质量分析中了解到,本套试卷较好的实现了命题目标。试题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要求,突出了主干知识,既考查学生基4础知识、基本技能

8、又考查学生的各种能力,题量适中,难易度适宜(多数试题的难度系数在07左右),有较好的区分度,实验中学平均分为74分,与预测的70分基本吻合。(二)典型试题分析选择题: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规律实质的是(C)DDddDdDDDddDdDDdddA.B.C.D.评析:本题涉及的知识点出现在遗传与进化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迁移,但有的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分离规律的实质体现在等位基因的彼此分离,缺乏图文转换的能力。12与下面三位学者的实验研究有关的方法,正确的一组是(B)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

9、在染色体上”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A假说演绎法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B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假说演绎法C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类比推理D类比推理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评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学科思想及方法的了解,是新教材增加的内容,体现了新教材的科学研究方法。学生失误较严重,提醒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并牢固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同时,关注并理解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及学科思想。515.右图是果蝇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染色体l、3、6、7组成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B.染色体3、4之间的交换属于染色体变异C.染色体6、7之间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D.要测定

10、果蝇的一个基因组应测定2、3、6、7号共四条染色体评析:此题考查的综合能力,失误及分析: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了对应部分应属于基因重组(互换重组),不少同学认为是染色体应异中的易位。非选择题41.(8分)概念图是一种能够比较直观体现概念之间关系的图示方法,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与“生物的遗传物质”相关的概念图:(1)填写有关内容:(2)由A、T、C参与构成和的基本组成单位有多少种?。(3)发生的场所为。评析:如题中所说,概念图是一种能够比较直观体现概念之间关系的图示方法,是一种新题型,回答内容围绕概念或专有名词上,一些同6学回答不够简捷、规范。问题较多的是(2),学生误写成6种。不清楚T只存在DNA

11、分子上。A、C可以构成DNA和RNA,所以共5种。(3)答案写成细胞质基质。原因是细胞质和细胞质基质的包含关系不清。42.(10分)下图列举了五种育种方法,请回答相关问题:(1)第种方法属于常规育种,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一般从F开始选种,这是因为_。2(2)第种方法属于育种,若只考虑F分别位于3对同源1染色体上的3对等位基因,则利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植株应有种类型。(3)红色种皮的花生种子用第种育种方法培育获得了一株紫色种皮的变异植株,其自交后代中有些结出了红色种皮的种子,其原因是。采用第种育种方法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二倍体紫色种皮纯合子。(4)在第种育种方法中,染色体数目加倍除了可利用

12、秋水仙素诱导外,还可用的方法。(5)抗虫棉的培育应用了图中第种方法,该方法需要专门的工具,将抗虫基因从甲生物体内提取出来所用的工具酶是,把抗虫基因和棉花的DNA连接起来的“针线”是。7评析:本题是一道遗传、变异与育种相联系的试题,考查学生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分析及应用能力。学生失误及分析:部分学生对从F2开始选种的原因不明确,对(3)小题中,变异植株自交后代中有些结出了红色种皮的种子,其原因的叙述不准确。其实育种方式有多种,但在第六章涉及到的就这些,学生要对这部分的知识掌握得比较好,而且还能很好的运用生物学术语才能得高分,要知道各种育种方式的优缺点,还要会运用分离定律的知识解决自由组合的问题。从

13、以上试题分析情况看,反映出的共性问题是:1、对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深入理解及把握上仍存在不足。2、读题、审题的细致程度、与理解力不够。审不清题意。3、不能用生物学术语答题,不能迅速准确在从图形和题干中提取有效信息,综合、分析、迁移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4、关于研究性课题,不明白大课题和子课题的关系,缺乏相应的训练。四、对今后教学的建议1、夯实基础,抓牢基本概念和原理。抓基础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教师的教学也是以此为起点的,没有扎实的基础就没有能力。但考试中仍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不到位,不得不引起我们对教学深入反思,在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实际,充分发挥学生主体

14、作用,尽量帮助学生从更多侧面、更高层次深入理解知识,做到“吃透”教材,从而取得理想的成绩。2、加强学科内综合,把握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形成知识树、知识网。教学中教师要在统观知识全局、掌握教材结构和知识系统的基础上,抓住本质的东西,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尽可能地反映知识间内在联系,把骨架和精髓提炼出来,将相关知识串联成“知识链”,8再将知识衍射出去形成知识网,为学生各种能力培养奠定基础。3、加强各种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生物学能力是新课程的新要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生物学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将知识学会、用活。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导学生能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透彻理解、准确表达和说明重要概念、原理

15、、规律、定律等,并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提炼加工、科学概括总结;学会选择、加工提取有用信息,善于抓住问题本质。4、加强实验能力培养以及实验解题技巧训练。生物学科是实验性科学,新课程增加了许多试验,并且提供了科学家研究科学的实验方法,这些无疑将成为新课程高考的重点,此次检测,实验内容占了15%,从实验题的答题情况可以看出以下问题:学生大致知道实验设计的思路,但对大课题与小课题的关系理解运用不够好,在今后教学中,应考虑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认真解读把握关键问题,如实验问题与实验原理的内在联系,原理与方法步骤的关系等,以典型的实验分析入手,加强学生实验解题技巧训练。5、加强校本教研,保证新课程教学到位。从生物学科新课程改革看,与旧课程比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体现了现代生物学研究成果在教学中的渗透。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和研究教学内容的变化,重视新内容对学生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培养,使学生形成生物学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健康生活打好基础。五、命题有待改进之处进一步探索命题的科学化是保证质量的关键。在试题的严密性、科学性以及难易度的编排顺序上,在题目难度的预测方法及预测值与经验的关系上,我们都要进一步研究。另外,如何设计新颖、灵活题目等也是我们下步命题的努力方向。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