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森内生电治疗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报告

上传人:nu****n 文档编号:145279534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81.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安得森内生电治疗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安得森内生电治疗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安得森内生电治疗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安得森内生电治疗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得森内生电治疗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安德森内生电治疗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报告广东省中医院(510120)钟熙权摘要 临床使用“安德森骨折愈合治疗仪”30例观察,以无创伤的内生电流刺激作用。对促进血液循环,加速骨折愈合,有较显著的效果,与中医药的活血去瘀,消肿止痛供销相当接近。临床使用简单,效益好。关键词 骨折 电刺激 骨折愈合电磁刺激骨愈合,是近十数年来国内外骨科学界使用较广泛的新兴治疗学。直流电刺激、偶合感应、旋磁场等电磁疗法,已着部从实验研究到投入临床使用,在促进骨愈合的应用中,给迟缓愈合和骨不连带来了希望。1995年我院引进了德国“NEMECTRON”(尼万隆公司生产的“ENDOSAN”安德森内生电骨折愈合仪(以下简称安德森

2、治疗仪),在骨折治疗中亦喜见疗效,现介绍如下:安德森治疗仪工作特点和使用方法:ENDOSAN(内生电流是一种中频点刺激,通过两对电极作用,可使细胞膜电位改变,产生细胞持续的去极化(平台效应),促进cAMP的大量增加,及线粒体活动增强,以达到延长细胞的生命。在重复去极化造成相应的复极化增加,加强钠、钾泵的活动,增加AMP的消耗,AMP的分裂,又能使自由磷增加,加速骨痂钙化,促进纤维细胞的形成。中频电的作用,在改善深部组织的吸收和代谢过程同时,亦可通过它的的振荡效果,稀释疼痛及炎症因子,达到消炎镇痛的作用。使用方法是患者在骨折整复后(手法整复或切开整复内固定均可),用夹板或石膏等外固定,然后分别在

3、外固定两头紧贴皮肤,缚上两个电极,红、白两组电极必须交错摆放。如近端红白两极,远端相对为白红两极,用弹性自贴绷带固定。在打开电源后,按下电纽,使读表在80120Hz范围内转动。指针在“红区”标志范围内显示,电流强度及患者自觉电麻感能忍受为度。骨折患者每天接受治疗1次,每次30分钟。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设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病种数目相同,分别都是肱骨干骨折、前臂桡尺骨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骨折、胫腓骨骨折等5病种,每病种个6例,共30例。对照组以红外线灯治疗为对照。治疗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最高年龄84岁,最低年龄21岁。治疗组受伤天数最长为5个月,最短小于

4、1天。治疗组治疗天数最短14天,最长为35天。1.2疗效评定:按骨痂出现时间、临床愈合时间为疗效依据,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级别。显效:比正常临床愈合时间缩短1/2,有明显骨痂生长。肢体完全消肿。有效:比正常愈合时间缩短1/3,有少到中等量骨痂出现,肢体仍有轻度肿胀,压痛较轻。无效:与正常临床治疗愈合时间相接近,治疗7周后,仍无明显骨痂生长。正常愈合时间,以医学实用数据数据公布为标准。见表1表1 疗效评定 例数 治疗组 对照组 显效 6 6(20) 0有效 27 23(77) 4(13) 无效 27 1(3) 26(87)2观察方法 2.1疼痛程度观察:以局部骨折处压痛和纵向叩痛作观察记录,

5、定期在治疗7天后压痛和治疗3周后纵向叩痛的村在或者消失做对比,见表2、3 表2 治疗7天后压痛存在或消失情况(例数) 例数 治疗组 % 对照组 存在 14 3(10) 11(36)消失 46 27(90) 19(64) 表3 治疗3周后压痛存在或消失情况(例数) 例数 治疗组 % 对照组 存在 26 9(30) 17(57)消失 34 21(70) 13(43)从表2、3可看到治疗组疼痛、叩痛消失明显比对照组要快,说明安德森治疗仪对止痛有效果。2.2X线检查:患者在使用安德森治疗仪治疗前照X线片1次,在治疗7天后复查照片1次,作观察对照。用“0”表示骨折线清晰,无任何内外骨痂生长。“+”表示骨

6、折边缘模糊,有淡薄骨痂生长或骨膜反应。“+ +”表示骨端有中等量骨痂生长。“+ + +”表示骨折线基本消失,有较多骨痂生长。 表4 骨痂出现的时间与程度关系(例数) 例数 治疗组 对照组 观察间隔时间(天)骨痂生 - 7 14 21 35长程度 - - - - 治疗 对照 治疗 对照 治疗 对照 治疗 对照0 29 30 26 30 10 25 2 7+ 1 0 3 0 9 4 3 7+ 1 5 1 16 15+ 6 9 1从表4看,治疗组的骨痂生长程度,较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说明安德森治疗仪对促进骨痂生长有促进作用。3 典型病例3.1 例1 男,28岁,住院号0025605,X线号43182

7、。于1995年6月16日入院。缘患者于入院前一天,不慎从2米高处坠下,左髋受伤,经X线片检查诊为左股骨粗隆间骨折,右挠骨远端骨折。入院后左患肢牵引,对症治疗。因对位欠满意,于6月28日行左股骨粗隆间切开复位,鹅头钉内固定术,术中未发现骨痂,骨折处有异常活动,未连接。彻底清理冲洗病灶后,鹅头钉内固定。术后即用安德森治疗仪治疗,每天1次,每次30分钟,于7月10日照片,发现已有多量骨痂生长,患者能起坐在床缘活动,仅轻度疼痛。 3.2例2 男,57岁,住院号0021964,X线号24794.于1995年4月19日入院。缘患者于1994年11月24日受伤,为右桡尺骨中段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并即行急诊请创

8、手术,桡骨双段钢板内固定,尺骨髓内钉固定。手术后伤肢皮肤广泛湿疹合并感染,不得不解除外固定由皮肤科治疗湿疹皮炎。由于失去外固定制动,患肢过早旋转活动,终致骨折不连接,折弯分离变钝。于1995年4月19日收入院,先以手法纠正成角畸形,再行用安德森治疗仪治疗,经35天治疗,已有部分骨性连接,出院后可恢复工作。9日完全骨性连接,功能完全恢复,入院拆内固定。 3.3例3 男,84岁,住院号8802352,X线号42884.于1995年6月13日入院,缘患者在入院前两天在家中跌倒,左髋关节受伤,不能起立,即往终中隔食道裂孔痛病史,曾多次吐血,入院后亦曾检查有大便潜血,故不宜作切开整复手术。只得行患者牵引

9、,安德森治疗仪治疗,每天1次,每次30分钟。于治疗14天后照x线片,见骨折端大片骨痂出现,但密度不大,再10天后照片见已有多量骨痂生长,未到4周,患者已能解除牵引,起坐活动,患肢有一定干力。 3.4例 4 女,57岁,住院号0025882,X线号44095。于1995年6月26日入院。缘患者于9天前骑自行车被撞倒,双腕受伤,畸形肿痛。诊为双侧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入院后启行手法恢复,四夹板外固定,然后再左前臂作安德森治疗仪治疗,右前臂单纯夹板固定。1周后,左腕明显消肿,疼痛大减,能用汤匙进食,于第2周照片发现,左桡骨远端有骨痂出现,而右侧未见明显骨痂。第3周左患肢已可以拆除外固定,左手基本可生活

10、自理。4 讨论电刺激骨生成的机制比较复杂,自Basseff等发现骨折端有强烈的生物电位存在,Friedenberg首先采用恒定真流电观察骨生成以来,许许多多的学者作过了大量的研究。国内李起鸿等研究曾指出,直流电刺激能使生理性关闭的微血管开放,只要电刺激量和时间适宜,就可诱发骨生成。由于供血丰富了,骨折的纤维骨痂形成则加快,沿血管散布的骨小梁亦因微血管增加而以比较快速度交织成骨。能使血流量加快,血粘度降低,也就是中医强调的活血祛瘀作用,瘀去则能生新、骨合。从本组治疗组观察到,如例4患者,双侧桡骨远端骨折,左患者经安德森治疗仪治疗后,就明显比右对照侧早出现骨痂。但李起鸿等在实验中还发现,恒定直流电

11、刺激诱发的新骨仪局限于电极附近很小范围,只能在阴极上有骨痂生长。但从我们治疗组观察,所有骨折患者在治疗时,电极板贴在外固定以远的两端皮肤上,由于四个极交错对向,去单极形成复极化,故并没出现骨痂仪在电极板下聚集现象。这说明脉冲内生电刺激,比恒定直流电刺激有着无可比拟的优点。此外,在使用脉冲电的刺激治疗时,肌肉软组织产生脉冲电的刺激而按固定的频率收缩放松活动,继而使骨折端产生相应振力。陈履平等曾对不同振动频率可产生应力,在生理范围内允许的压应力确可以刺激骨生长加速。在理论上能直接激活骨祖细胞与骨细胞活性,使成骨活动占优势,骨形成加强,实验得出在25100HZ疗效最好。安得森治疗仪的频率正在最佳的频

12、率范围内,并循环作用,这种可变的频率和脉冲内生电的刺激,无疑能起到促进骨愈合的双重作用,临床结果肯定了这点。正由于安德森治疗仪是内生电的作用,能使刺激直入深层骨组织内,免去了传统的手术植入点击的做法,使临床运用更方便,更让患者乐于接受。笔者在观察了30例骨折患者之后,继续在临床上对多种骨折,关节损伤患者治疗180余例,均未发现有任何不良反应,更无皮肤过敏或电刺激引起情绪不安等现象,在各项检验项目中,对肝肾等功能未见有任何损害影响。由于使用该治疗仪不用解除外固定,对已作内固定的肢体,不存在电场干扰影响,故现已作为骨折操作病人的常规使用。由于能加速骨痂生长,达到早期消肿止疼作用,故病人住院天数相对

13、减少,病床周转加快,且每天仅治疗1次,每次30分钟,比某些脉冲电磁治疗仪强调每天持续时间不得少于10-12小时效益要高得多。5 参考文献(1) 李文鸿,等 直流电刺激促进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中华外科杂志 1983,21(8);501(2) 游洪涛,等 方形波电容耦合电场促进骨修复的实验研究 骨与关节操作杂志 1992;7(3);153(3) 李人杰,等 旋磁场促进骨折愈合的初步实验研究 中华骨科杂志 1988;(8);445(4) 姚磊,医学实用数据手册 第1版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3(5) 陈履平,等,不同振动频率对实验性骨折愈合的影响 中华外科杂志 1994;32(4);217 原载实用医学杂志1995年第11卷第11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