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4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1).ppt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14527774 上传时间:2020-07-22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1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4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4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4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4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4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1).ppt(5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4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重要应用 2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质量,了解“称量地球质量”“计算太阳质量”的基本思路 3认识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成就,体会科学思想方法,教学目标,【重点】 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 【难点】 在具体的天体运动中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问题,重点难点,这节课通过对一些天体运动的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通常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很小,常常觉察不出来,但在天体运动中,由于天体的质量很大,万有引力将起决定性作用,对天文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其中一个重要的应用就是计算天体的质量 在讲课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有两条思路要交待清楚 1把天体(或卫星)的运

2、动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即F引F向,用于计算天体(中心体)的质量,讨论卫星的速度、角速度、周期及半径等问题 2在地面附近把万有引力看成物体的重力,即F引mg.主要用于计算涉及重力加速度的问题.,教学建议,【导入一】 1卡文迪许实验测引力常量的原理是什么? 答:利用引力矩与金属丝的扭转力矩的平衡来求得 2引力常量的测出的物理意义 答: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其实际意义,可以求得地球的质量等对了,引力常量一经测出,万有引力定律对天文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新课导入,【导入二】 提问:伽利略在研究杠杆原理后,曾经说过一句什么名言?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

3、地球) 提问:天平是根据杠杆原理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那么根 据伽利略的名言,我们是否可以用天平测量地球的质量?那我们如何测量巨大的天体质量?万有引力给我们提供了帮助.,新课导入,1若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地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所受的重力近似等于地球对物体的_ 2公式:mg_由此式可得出地球的质量M_,地球质量的计算,知识必备,知识点一,引力,计算天体的质量,知识必备,知识点二,匀速圆周,万有引力,118世纪,人们观测到太阳系第七颗行星天王星的轨道和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来的轨道有一些偏差 2根据已发现的天体的运行轨道结合万有引力定律推算出还没发现的未知天体的轨道,如_就是这样发现的 注意:海王星的

4、发现和哈雷彗星的“按时回归”最终确立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地位,发现未知天体,知识必备,知识点三,海王星,想一想 如何应用万有引力定律求出天体的质量?能求出卫星的质量吗? 要点总结 1求天体质量的思路 绕中心天体运动的其他天体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做圆周运动的天体(或卫星)的向心力等于它与中心天体的_,利用此关系建立方程求中心天体的质量 2计算天体的质量 下面以地球质量的计算为例,介绍几种计算天体质量的方法:,学习互动,计算天体的质量,考点一,万有引力,学习互动,学习互动,例1 某天体的一颗卫星沿圆轨道运行,轨道半径是6.8103 km,周期是5.6103 s,引力常量G6.671011 Nm2/k

5、g2,则此天体的质量大约是() A6.01023 kg B4.01024 kg C6.01024 kg D4.01023 kg,答案 C,学习互动,点评 本题为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中心天体质量的基本计算题,解题时主要注意数值计算的准确性,尤其是代入数据时要统一成国际单位,学习互动,计算计算天体的密度,考点二,学习互动,2当卫星环绕天体表面运动时,其轨道半径r等于天体的半径R,则_ 注意:(1)计算天体的质量的方法不仅适用于地球,也适用于其他任何星体注意这一方法的拓展应用,并且要明确计算出的是中心天体的质量(2)要注意R、r的区分R指中心天体的半径,r指行星或卫星的轨道半径若行星或卫星环绕中心天

6、体表 面运动,则有_,Rr,学习互动,例2 天文学家新发现了太阳系外的一颗行星,这颗行星的体积是地球的4.7倍,质量是地球的25倍已知某一近地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约为1.4小时,引力常量G6.671011 Nm2/kg2,由此估算该行星的平均密度约为() A1.8103 kg/m3 B5.6103 kg/m3 C1.1104 kg/m3 D3.0104 kg/m3,答案 D,学习互动,例3 有一星球的密度与地球的密度相同,但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是地面上重力加速度的4倍,则该星球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 A. 1/4 B4倍 C16倍 D64倍,答案 D,学习互动,发现未知天体,考点三,想一想 海

7、王星被称为“笔尖下发现的行星”,原因就是计算出来的轨道和预测的位置跟实际观测的结果非常接近科学家在推测海王星的轨道时,应用的物理规律有哪些? 要点总结 除了可以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外,还可以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发现未知天体,_的发现和_的“按时回归”确立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地位,海王星,哈雷彗星,学习互动,例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王星是人们直接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轨道而发现的 B天王星是人们依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轨道而发现的 C海王星是人们经过长期的太空观测而发现的 D天王星的运行轨道与由万有引力定律计算的轨道存在偏差,其原因是天王星受到轨道外的行星的引力作用,由此,人们发现了海王

8、星,答案 D,解析 由行星的发现历史可知,天王星并不是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轨道而发现的;海王星不是通过观测发现,也不是直接由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轨道而发现的,而是人们发现天王星的实际轨道与理论轨道存在偏差,然后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新”星的轨道,从而发现了海王星,只有选项D正确,备用习题,备用习题,答案 A,自我检测,答案 A,自我检测,答案 A,自我检测,答案 B,3(发现未知天体)关于万有引力定律应用于天文学研究的历史事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王星、海王星都是运用万有引力定律经过大量计算以后发现的 B18世纪时人们发现太阳系的第七颗行星的运动轨道总是同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来的结果

9、有比较大的偏差,于是人们推测出在这颗行星的轨道外还有一颗行星 C太阳系的第八颗行星是牛顿运用自己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经过大量计算而发现的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解析 天王星是在1781年被发现的,而当时卡文迪许还未测出引力常量的值,人们还不能用万有引力定律做具有实际意义的计算,故选项A错误;太阳系的第八颗行星是在1846年被发现的,而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于1687年发表在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选项C错误,专题课:人造卫星问题,1清楚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力来源地球对行星的万有引力 2会计算各种卫星的运行参量,能比较不同轨道(高度不同)上的卫星运行参量的大小 3清楚地球同步卫星,能将地

10、球卫星的研究方法迁移应用到绕月飞行的嫦娥探测器的运行规律的研究中,教学目标,【重点】 (1)人造卫星运行参量比较 (2)地球同步卫星 【难点】 卫 星(飞船、探测器、空间站)变轨问题,重点难点,本节研究人造卫星问题,包括飞船、探测器、空间站问题,本节内容的教学应首先从人造卫星的动力学分析入手,定量探讨出人造卫星各个运行参量的决定关系式,据此可进一步研究人造卫星的变轨问题和同步卫星问题,教学建议,【导入一】 同学们经常收看卫星电视节目,卫星电视信号就是通过通信卫星进行转播的,卫星为什么能高高悬挂在天上呢?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人造卫星问题 【导入二】 同学们都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而且地球只有一个天

11、然卫星,但是月球并不孤单,人类迄今为止已经给月球发射了很多小伙伴人造地球卫星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人造卫星问题.,新课导入,运动,它比直线运动复杂,为研究复杂的运动,就需要把复杂的运动分为简单的运动,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种常用的一种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导入二】 播放课件:蜡块在竖直方向做速度为v1的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做速度为v2的匀速直线运动,实际运动轨迹为斜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 思考:轨迹真的是直线吗?用什么方法可以搞清楚这个问题? 尝试:建立直角坐标系;求出蜡块在坐标系中的轨迹方程,就可以知道该运动的性质.,新课导入,例1 (多选)如图Z21所示,a、b、c是在地球大气层外同一平面内沿圆

12、形轨道运动的三颗卫星,则() Ab、c的角速度相等,且大于a的角速度 Bb、c的周期相等,且大于a的周期 C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向心加速度 D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线速度,学习互动,人造卫星运行参量的比较,考点一,图Z21,学习互动,答案 BD,学习互动,学习互动,例2 2016四川卷 国务院批复,自2016年起将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1970年4月24日我国首次成功发射的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目前仍然在椭圆轨道上运行,其轨道近地点高度约为440 km,远地点高度约为2060 km;1984年4月8日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二号卫星运行在赤道上空35786 km的

13、地球同步轨道上设东方红一号在远地点的加速度为a1,东方红二号的加速度为a2, 固定在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加速度为a3, 则a1、a2、a3的大小关系为() Aa2a1a3 Ba3a2a1 Ca3a1a2 Da1a2a3,图Z22,学习互动,答案 D,学习互动,答题要点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认清三个物体(赤道上的物体、近地卫星、同步卫星)之间的关系,学习互动,例3 (多选)关于地球同步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的质量一定是相同的 B它们的周期、高度、速度大小一定是相同的 C我国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以定点在北京上空 D我国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必须定点在赤道上空,学习互动,地球同步卫星,考

14、点二,答案 CD,学习互动,例4 (多选)我国已于2011年9月末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11月初发射“神舟八号”飞船并与“天宫一号”成功实现对接图Z23为“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示意图,A代表“天宫一号”,B代表“神舟八号”,虚线为各自的轨道由此可以判定() A“天宫一号”的运行速率大于“神舟八号”的运行速率 B“天宫一号”的周期等于“神舟八号”的周期 C“天宫一号”的向心加速度小于“神舟八号”的向心加速度 D“神舟八号”适度加速有可能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学习互动,卫星(飞船、探测器、空间站)变轨问题,考点三,图Z23,学习互动,答案 BD,学习互动,学习互

15、动,备用习题,如图所示,一个飞行器围绕地球沿半径为r的圆轨道1运动经P点时,启动推进器短时间向前喷气使其变轨,2、3是与轨道1相切于P点的可能轨道则飞行器() A变轨后将沿轨道2运动 B相对于变轨前运行周期变长 C变轨前、后在两轨道上经P 点的速度大小相等 D变轨前、后在两轨道上经P点的加速度大小相等,答案 D,备用习题,解析由于在P点推进器向前喷气,故飞行器将做减速运动,飞行器所需向心力减小,而在P点万有引力保持不变,故飞行器将开始做近心运动,轨道半径减小,故将沿轨道3运动,选项A错误;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知,卫星轨道半径减小,则周期减小,选项B错误;因为变轨过程是飞行器向前喷气过程,故是

16、减速过程,所以变轨前、后经过P点的速度大小不相等,选项C错误;飞行器在不同轨道经过P点时都是由万有引力产生加速度,因此在同一点P,万有引力产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选项D正确,自我检测,1(卫星轨道)(多选)如图Z24所示,O是地球球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步卫星轨道只能 与轨道a共面 B同步卫星轨道只能 与轨道d共面 C卫星可能的轨道为c、d D卫星可能的轨道为a、b,答案 AC,图Z24,解析 解析 同步卫星轨道只能与赤道共面,即只能与轨道a共面,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卫星的轨道必须过地心,卫星可能的轨道为a、c、d,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自我检测,2(人造卫星运行参量的比较)(多选)

17、有两颗人造地球卫星a、b在如图Z25所示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的周期比b的大 Ba的向心加速度比b的小 Ca的向心力比b的小 Da的角速度比b的大,答案 AB,图Z25,自我检测,自我检测,3(变轨问题)2012年6月18日早上5点43分,“神舟九号”飞船完成了最后一次变轨,在与“天宫一号”对接之前“神舟九号”共完成了4次变轨,“神舟九号”某次变轨的示意图如图Z26所示,在A点从椭圆轨道进入圆形轨道,B为轨道上的一点 关于飞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轨道上经过A的速度小于经过B的速度 B在轨道上经过A的速度小于在轨道上经过 A的速度 C在轨道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上运动的周期 D在轨道上经过A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上经过A的加速度,答案 D,图Z26,自我检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