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足球传接球-教案

上传人:bei****lei 文档编号:145214520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1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学设计足球传接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学设计足球传接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学设计足球传接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足球传接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足球传接球-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全国体育教学课时计划优秀成果评比足球脚内侧传接球授课教师:单 位:性 别:教 龄:授课年级:指导教师:联系电话:足球传接球教学设计一、 指导思想:本节课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结合四年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创设自主、合作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良好的运动习惯打下基础。二、教学内容分析: 通过水平二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足球单个技术动作有了一定的基础,水平三足球教学中要体现足球的特点,不仅要有单个技术动作,更要进行单个技术动作的组合,通过对足球的学习发展学生灵活性、协调性

2、、模仿能力、记忆力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表现力,能初步的表现足球运动的风格和特点。三、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是脚内侧传接球,脚内侧传接球在足球比赛中是最常见的技术动作,也是最基本的技术动作组合。要想在足球比赛中通过良好的配合,达到进球的目的,那传接球技术就是十分重要的。在传接球当中,脚内侧传接球是最基本的传接球技术组合,所以本节课从最简单的脚内侧传接球开始学习。为学生们在以后足球运动中打下良好的基础。四、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兴趣浓厚,能主动、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乐于学习对体育活动有浓厚的兴趣,并能在活动中对愿意表现和展示自我有很高的愿望和热情。足球的特点恰好符合了他们的身心特

3、点,动和美的结合。通过足球教学让学生从中体会运动的快乐和足球的魅力。五、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足球运动的常识。2、技能目标:通过足球传接球学习掌握脚内侧踢、停球的要领及要求发展脚下学生的协调能力。3、情感目标:在参与体验中,克服困难,培养勇敢精神,学会合作、与同伴友好相处,体会足球运动的乐趣。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支撑脚的位置和脚触球的部位。 难点:支撑腿的弯曲,主动迎球后撤时间的掌握。七、教学流程:水平:三 年级:五年级 学生人数:40人 授课教师:王鹏 第1课时教学内容1、足球脚内侧传接球。 2、游戏(点球射门)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足球运动的常识。2、技能目标:通过足球传接球

4、学习掌握脚内侧踢、停球的要领及要求发展脚下学生的协调能力。3、情感目标:在参与体验中,克服困难,培养勇敢精神,学会合作、与同伴友好相处,体会足球运动的乐趣。重点支撑脚的位置和脚触球的部位。难点支撑腿的弯曲,主动迎球后撤时间的掌握。课的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教法及要求时间次数教学内容教师指导学生活动组织与要求开始部分课堂常规:1、体委整队2、报告人数3、师生问好4、宣布本课教学内容及要求。5、队列练习:三面转法原地踏步走齐步走、立定。1、集合整队、检查人数、师生问好。2、宣布本课内容,提出课堂要求。3、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教师强调注意安全1、集合迅速、遵守纪律。2、认真倾听3、听从老师指挥。四列横队

5、: 教师 -男生-女生要求:精神饱满认真练习动作整齐口号响亮4分钟1次准备部分热身活动:熟悉球性练习: 1.双脚左右外跨球 2.双脚左右内跨球 3双脚左右捣球 4双脚交替踏球5双脚左右拉球2、活动膝、踝关节1、教师语言提示,学生和老师一起练习,充分活动开相关肌肉、韧带,提高兴奋性。2、教师讲解并示范动作,组织学生练习。1、学生听从教师指挥进行练习。2、学生体操队形集体练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队形: 学生组织: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做。要求:注意听讲,模

6、仿老师动作。队形二:体操队形 -男生 -女生 教师组织: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做动作。要求:听从指挥认真模仿认真练习6分钟1232基本部分基本部分学习教内侧传接球:1、尝试性踢、停球练习教师提示:正脚背、外脚内侧、脚外侧、脚尖、脚后跟等。2、脚内侧踢、停球重点:支撑脚的位置(距离球侧方15公分左右)难点:支撑腿微屈、重心下降。3、两人一球相距5米踢、停球练习。重点:正确的脚型难点:后撤时间的掌握6、游戏(点球射门)规则:把学生分成八组,用标志物来做球门,哪队射门进球多者为胜利。1教师提出问题:在足球比赛中用什么样的脚法踢、停球最常用、最准确、最稳妥?2给于学生提示,组织学生作尝试性练习。1、集合学生

7、,学生回答刚才的问题引出本课内容。2、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并示范动作,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给予口令提示。3、教师观察学生练习4、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动作。1、教师讲解练习方法,示范动作。2、教师组织学生分组练习。3、教师帮助不熟练的学生练习熟练动作要领。4、练习中相互观察,相互纠错。5、踝关节放松,学生不断总结后撤时机。6、练习时动作由轻到重、由慢到快,循序渐进。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目的。2、利用标志物来提高学生传球的准确度。3、语言提示,实力与心理的较量。1、学生进行尝试性踢、停球练习,在练习中积极思考问题。1、学生明确本课学习内容,认真听讲,观看教师示范,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1、学生明确游戏方法

8、、目的。统一行动,激发学生兴趣和心理素质,不断强化技术动作。队形:* * * * * * * * * *组织:学生成四列横队,第一二列为一组第三四列一组。要求:踢球时要注意不要把球踢到别处,尽量传给自己的队友要求:认真模仿、练习,互相提示动作要点,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注意安全,跟随节奏跳动,防止把脚夹伤)队形:*。 * * * * * * * * * * 组织:学生尝试相互传接球;不太熟练的学生慢慢熟悉把动作做到位。要求:根据自己熟练情况选择传接球的时机。队形:* * * * *28分钟28分钟24432结束部分1、整队集合2、放松:放松牵拉3、讲评4、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5、收放器材。教

9、师组织,语言引导(教师和体委一起放松并示范)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放松。学生帮助教师回收器材。队形: -男生 -女生 教师组织:每队后一名同学为前一名同学放松,然后反过来放松。要求:气氛愉悦,心情舒畅跟随教师放松。3分钟1次场地器材场地一块足球20个标志物8个练习密度35%-45%生理曲线图课后小结心率(次)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时间(分钟)本节课同学们都能够学会脚内侧传接球,90的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剩下的学生在教师带领下也能够完成,完成效果较好,课堂节奏把握合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氛围较好。八、课后反思

10、:足球脚内侧传接球教材,我采取单元式教学,共3节课,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沟通和教学感受,我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学生传接球的目的要明确,传接球路线要准确,要把足球普及到课堂中去,首先要让学生喜欢足球。1、我首先为学生展示精彩的图片,简单的介绍,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让学生对足球产生兴趣。2、在足球教学中,由易到难,一个一个动作学习,注重脚下步法的练习,同时满足个别有能力的学生,进行分层练习。3、教师正确引导,避免出现一些颓废的影子,和负面影响。二、在本单元3节课中,进行2种动作的结合,使学生有攻克难关的探索感和成功感。 1、我采取教师示范,教师引导,分组讨论合作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作为主体,积极

11、主动探索学习。 2、教师同时要组织学生加强基本步法的练习,加学生之间的配合,争取使每位学生都能够一展自己英姿。足球脚内侧单元教学计划水平:水平三 年级:五年级 授课教师:王鹏教材名称足球脚内侧传接球总课次3次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足球运动的常识。2、技能目标:通过足球传接球学习掌握脚内侧踢、停球的要领及要求发展脚下学生的协调能力。3、情感目标:在参与体验中,克服困难,培养勇敢精神,学会合作、与同伴友好相处,体会足球运动的乐趣。重、难点重点:支撑脚的位置和脚触球的部位。难点:支撑腿的弯曲,主动迎球后撤时间的掌握。课次课时教学目标学习目标评价重、难点教学内容教与学法1初步掌握脚内侧传接球的方法

12、和动作1、熟悉传接球基本简单步伐。2、能够完成简单的完成脚内侧传接球重点:传球和接球的准确性。难点:简单步伐与踢球相结合。1、学会传接球。2、游戏“足球射门”练习。讲解法、示范法、分组练习法、游戏法、体验法、模仿法、竞赛法。2熟悉上节课的动作,熟练传接球。学习足球脚背运球。1、学习足球脚背运球。2、通过练习能够熟练向前运球。重点:足球和脚的连续接触。难点:直线向前运球。1、学习足球脚背运球。2、游戏运球比赛。尝试法、讲解法、示范法、模仿法、分组练习法、游戏法、体验法、竞赛法。31、熟练掌握传接球和运球。2、学会边运球边传球。1、进一步熟悉传接球和运球。2、传接球和运球能够组合。重点:传接球和运球的组合。难点:运球过程中,准确的传球和跑动中的停球。1、复习前两节课学习的传接球及运球2、组合传接球及运球。示范法、分组练习法、游戏法、体验法、模仿法、竞赛法。个人简介王鹏,男,汉族,29岁,小学一级教师。2007年参加工作,一直担任体育教师。2012年获得小学一级教师职称。2011年获得河北省第十六届中学生运动会团体操表演优秀辅导奖。2013年获得河北省传统项目学校优秀教师称号。2010年获得石家庄长安区评优课一等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