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踞式跳远教学设计与教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45201973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3.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蹲踞式跳远教学设计与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蹲踞式跳远教学设计与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蹲踞式跳远教学设计与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蹲踞式跳远教学设计与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蹲踞式跳远教学设计与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蹲踞式跳远教学设计与教案 福清三山中学 何希义 2011-12-7一、 指导思想:本课贯彻“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围绕健康三维观的新理念,力争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结合集体相互评价,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练中悟,教师在学生的练时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会成功的乐趣。二、 教材分析:蹲踞式跳远是跳远中最基础的技术方式,它的技术要求不高,简便易学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趣味性,是颇受学生喜爱的田径项目,它的完整技术包括: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部分本次课的难点是助跑和起跳的衔接,助跑和起跳良好的结合,有利于学生

2、更好地掌握完整技术,进而提高跳远的成绩,因此,助跑和起跳又是本节课的重点。三、 学情分析:初中二年级的学生由于生理及现在独生子女的特点,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普遍较差;在体育课中比较易兴奋,好表现,精神不易集中;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较强的教学兴趣并不高;相反,对于直观的、易于模仿的体育项目比较喜欢,兴趣也较高。四、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本次课,使学生们进一步懂得蹲踞式跳远的完整概念与技术形成;2、技能目标: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协调性、灵敏性,提高他们的下肢力 量,使70%以上的学生能够基本掌握起跳、空中蹲踞和缓冲落地的技术动作;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锻炼他们吃苦耐劳和勇于进

3、取的精神,促进他们友爱互助的情感养成。五、教学重、难点:重点:快速助跑,有力起跳难点:助跑与起跳的衔接六、教法: (一)导入法:通过慢跑热身、徒手操引导学生的身心进入练习状态,同时又帮助学生对身体进行了锻炼; (二)游戏法:采用快速跑接力,进一步活动学生的身体,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从而有效地锻炼体能,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团体意识; (三):指导、纠正错误法: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通过个别指导与集体纠正错误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不断学习和规范自身动作。七、学法指导: (一)对比练习法:练习中相互观察,提高对技术的认识; (二)目标评价法:练习中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从而不断进取、不断超越。八

4、、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1、集合整队,考勤,师生问好;2、检查课堂常规,宣布课的内容,并提出课的目标与基本要求;3、安排见习学生随堂听课。 (二)准备部分:1、绕操场慢跑两圈(400米);2徒手操:充分活动开各关节、肌肉,通过原地纵跳、高抬腿、加速跑练习进一步热身和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教育学生:认真对待热身活动,认识准备活动的意义,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3、课堂游戏:30米接力跑。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活动学生的身体,同时利用游戏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使学生在欢乐中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并在合作中提高团体意识;(三)基本部分: 1、动作诱导练习,组织成徒手操队形,口令:“1、2、3、4跳

5、”进行四步起跳的动作练习,要求每生完成8次练习,这一目的是:加深学生对助跑与起跳良好结合的印象,使他们在接下来的练习中更具有目的性;2、复习蹲踞式跳远: (1)男女生分组,充分利用班干部的协助作用; (2)组织每位同学依次完成68次的完整练习,并通过班干部把每次的练习成绩登记; (3)教师巡回指导,检查练习情况,并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4)请优秀的学生做示范性表演,引导其他学生认真比较、模仿。 (四)结束部分:1、通过肢体抖动及拍打肌肉,达到放松的目的。2、小结本课的情况:(1)提问蹲踞式跳远的完整技术构成;(2)本节课学生练习情况与目标达成情况。3、布置课后练习,并给出科学的练习建议。4、组

6、织学生整理收还器材。5、宣布下课,师生再见。九、课堂效果预计: 1、掌握知识:85%以上的学生能知道蹲踞式跳远完整技术的构成;70%左右的学生能基本掌握蹲踞式跳远的助跑、起跳和缓冲落地。 2、运动量密度:全课练习密度40%左右;平均心率100次/分左右。 3、对学生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培养情况: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锻炼吃苦耐劳和勇于进取的精神,提高团结协作和友爱互助的意识,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十、场地器材准备:田径场、沙坑2个、接力棒4把、皮尺2把、沙耙2把。蹲踞式跳远教案 福清三山中学 何希义 2011-12-7课题蹲踞式跳远水平四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通过本次课,使学生们进一步

7、懂得蹲踞式跳远的完整概念与技术形成;2、 技能目标: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协调性、灵敏性,提高他们的下肢力 量,使70%以上的学生能够基本掌握起跳、空中蹲踞和缓冲落地的技术动作;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锻炼他们吃苦耐劳和勇于进取的精神,促进他们友爱互助的情感养成。 教学重点快速助跑,有力起跳 教学难点助跑与起跳的衔接 课的结构教学内容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组织教法与要求次数开始部分 3课堂教学常规1、 鸣哨、手势组织集合;2、 问候学生“同学们好!”3、 检查课堂常规(着装、出勤、精神面貌等);4、 宣布课的内容、目标以及基本要求;5、 安排见习生。1、 快速、安静、整齐地集合;2、 班

8、委报告出勤情况;3、 问候老师“老师好!”4、 精神饱满、认真听讲;5、 见习生随堂听课。 1、学生背光、背风集合;2、组织迅速,言语清晰、表达准确。1次准备部分101、 慢跑2、 徒手关节操:颈部、扩胸、体转、体侧、腹背、运动;弓步压腿;膝关节、手腕踝关节活动、原地高抬腿和屈膝纵跳3、 游戏:30米接力跑1、 带领学生绕田径场慢跑两圈;2、 组织成徒手操队列后口令呼、带操;3、 讲解游戏规则、示范动作;4、 组织游戏,并注意观察场上情形。1、 成一列纵队绕田径场慢跑两圈;2、 成徒手操队列,跟随教师积极认真完成关节操;3、 认真听讲、观察、模仿;4、 成四列纵队,在教师的组织下,兴高采烈进行

9、公平的30米接力游戏;5、 小组长协助组织。1、 2、 口令48拍呼、带操;口令清晰、有节奏,带操动作规范。3、 组织迅速,注意力集中。1次基本部分301、四步起跳(动作诱导练习)2、蹲踞式跳远练习1、 组织成徒手操队形;2、 带领学生进行动作诱导的练习,并用口令指挥;3、 针对性讲解,纠正动作;4、 组织学生分组练习;5、 巡回指导(要求:注意力集中,及时排除安全隐患);6、 表扬动作正确和练习积极的学生,鼓励个别消极学生;7、 请动作较规范的学生进行示范性表演,并组织鼓掌欢迎和赞赏。1、 成徒手操队形站立;2、 跟随教师的口令与动作积极认真进行动作练习;3、 男女生各分成两个小组,小组长协

10、助组织练习并做好练习成绩登记;4、 边积极练习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5、 动作较好的主动上前做示范表演,全班予以热烈的掌声;6、 注意观察教师的动作,并与自己的动作做比较后又积极参与到练习中去。1、组织迅速;口令清晰,有节奏。沙坑2、 沙坑 巡回正面指导,注意观察练习情况,及时排除安全隐患。每位学生完成6至8次的练习结束部分21、 整理放松2、 小结评价3、 师生再见1、 口令呼、带操;2、 客观小结课的练习情况,及对学生予以正面评价;3、 布置课后练习及提出相应要求;4、 宣布下节课的内容;5、 宣布下课,与全体同学“再见”。1、 跟随教师的动作,随节奏轻松完成放松操;2、 认真听讲,客观自

11、评、互评、小组评价;3、 “老师再见!”4、 值日生点收器材、归还。 动作轻松,放松充分,身心愉悦。1次场地、器材准备200M田径场、沙坑2个、皮尺2把、接力棒4把、沙耙2把强度与密度预计 密度:左 练习密度:40%左右 平均心率:100次/分左右课后反思本节课基本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在练习中不断超越自我并体验成功。本节课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在乐中练、趣中练、合作竞争中练,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使教学环节的衔接紧凑自然。 教学中基本上实现本节课教学目标,上课和教学设计基本相符。教学中运用了游戏、诱导、合作、评价、激励等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练习中,并从中真正体验到体育锻炼的乐趣。留给学生自评、互评的空间。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等多种评价手段,让学生踊跃参与评价活动,达到学生与同伴的学习表现给予正确评价,并通过评价提高自己。本节课不足的地方也很多。首先,在教学中重难点的突破不够,没能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教学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导致在评价部分,时间不足;第三,场地设置不够合理,导致课的练习密度与预期有所差距。以上不足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改进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