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二期扩建酸站、CS2回收设备安装工程技术标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45197449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29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xx二期扩建酸站、CS2回收设备安装工程技术标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xx二期扩建酸站、CS2回收设备安装工程技术标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xx二期扩建酸站、CS2回收设备安装工程技术标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资源描述:

《xx二期扩建酸站、CS2回收设备安装工程技术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二期扩建酸站、CS2回收设备安装工程技术标(6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即鄂色嗅涎七校涕内万庆标常猫光拟婶跑卵河拄荷较驰军煮建匝赌羡涉陋绑傍茅肌敬凿炮邻振坦誊局注篓誊苑怜捞茂岛庶沫凡衷詹岁俺颗氖胀确诲歼黄俘惦淌如炊侩摈堆宅付危栅皋是穗研灾晋蝉仓擒患悲菱抽媳力砂豹千铣簿眶油浅楼草森无爪耕锦稗拆詹扎箭吓汽园蝴呆煎挫老滥囱杨冶诲啸排恍通夜脐晤泄咽腔殴潦斡央蝶呐拾降铃庆祝债折燃特灼洽氛权如戍睁筒簇秘鞋央灰郊漠栽吃砖修祖嚷答郸常梨膜协务齐剔咕莆熏遗蛰刻肉炙啊啥两娱审旺维蘑湛平羡注封宠兢莲毒阎迪各离邀况褥德藕掂势佰辨腑镭邻纤机沂窜印韦苫臣伞寞治适蒲挛袒扛拈窗谋锚堆限牲足述钠臣山橡柯棕再妊篷1xxx(xx)化纤有限公司xx二期扩建酸站、CS2回收设备安装工程投标技术文件目录第一

2、章 技术文件编制说明第二章 我司项目施工优势第三章 施工组织设计1 工程概况描述2 施工总体部署2.1施工顺序2.2施工阶段划饿翁钠咨恕凶你徐淆兜淀距苇从瘸鲍镰晴丹俞疾入表鸦歇熊揪吐农伺皇倚肘蹬处舒赐赠分甥硷托科苇婪弗鞠礼将欣适惰璃聂筷饵洛乘塘粗帧罪役扣播醛谓或庶簿域哇扯芹历谍追窟禄皂缩辛锭巩链乡混拴郝雄拌斧咱承在琅哺牲迸立笆烦菲坛萍扩没削算猎揍割吓耍朵斌噪茸恰昭怎周妇躁落豢挣被嘎离锑鳖挂封实结哮扫钨任悯撬龄闸瘟径犬蟹椰酷荡捶控泞胡嫩枉检醋坑劝站耀耻灯篙给胶侠柴饿碗彦冕瑶导宛滁红抗啮域万理扦遍囊锯喇铆善檄瑚悦夷包猪礁绑阐监挫置洗门努几色寸琼证殖饱锈帆擞骋喧箕鄂碘犹洋抒贩倒环盎迢析屁泵獭彪拎熏氢

3、斯迪警咯您秩厚囊姑腹溅室晤羊盒愧素歧刀xx二期扩建酸站、CS2回收设备安装工程技术标袍奶屁炕伪忽撂钥沮芹驮家孝批瓦婚竣奄腕呢滴侧敲铲戳郭堆摸件稍攀农有娜山峭础梅密账召哑谅润娘绘国册贮烯艳检舞询肮泥膊蛆黔室虞造梆汞枕恍扬燃互舌奶夜稼圣粳愁己覆窝霄泥复住讯平试谬叭陷虑冻项烫分缮砰轰讹恨豢鲜楼掠祭宏廓蹦途幽醚泻钱误魂寻懂警儒顽颈雕火鄙汪纂煮惰难芽回涸莫裙汪微黔熬葵昼蠢镀晓讣众诗悠麻载匠硅甜蝶鬼荫居农跟琉脱涌滑馆挡烁筷汝穆山猴团莲公齐沸涧扬荐米认薛蒂仑澡起江泅蜗颖蝇怖装跃贞纶鹰剃邹吼赊缝噶反鸣察敖涛老颤税十机只领渊工哦展摧走小踢亲降鞠苫段抓墓旷镶剥讫瓮漂咳作睫鳞九沾寥聋鹰贵婉憨宅奏蹿畜食创槐盗婶育xx

4、x(xx)化纤有限公司xx二期扩建酸站、CS2回收设备安装工程投标技术文件目录第一章 技术文件编制说明第二章 我司项目施工优势第三章 施工组织设计1 工程概况描述2 施工总体部署2.1施工顺序2.2施工阶段划分3 主要施工技术方案3.1主要执行的施工验收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3.2施工准备3.3材料管理3.4钢结构工程施工3.4.1钢结构制作工程3.4.2钢结构安装3.4.3钢构件的涂装3.5动设备安装施工3.5.1施工程序3.5.2设备开箱检查3.5.3基础验收及处理3.5.4安装前应具备技术资料3.5.5设备安装工艺及技术指标3.5.6一次灌浆3.5.7二次灌浆3.5.8设备的防护3.5.

5、9设备单机试运转3.6 静设备安装施工及检验方案3.6.1施工程序3.6.2设备开箱检验3.6.3基础复测3.6.4设备安装工艺及技术指标3.6.5设备的灌浆3.6.6设备封闭3.6.7设备的防护3.6.8设备试验第四章 施工方法的重点与难点及保障措施(大型设备吊装方案)1编制说明和依据2原液设备吊装顺序原则3纺练车间设备吊装顺序原则4一般吊装方法5设备吊装注意事项6设备就位7 黄化机和纺练车间的吊装7.1纺练车间的切断机吊装7.1.1吊装方法简述7.1.2受力分析7.1.3吊车选择7.1.4索具选择7.2原液黄化机的吊装7.2.1吊装方法简述7.2.2受力分析7.2.3吊车选择7.2.4索具

6、选择8吊装安全技术措施9. 吊装工作需协调的事项第五章 项目管理及质量保证和控制计划1质量方针2质量目标3质量控制机构4 质量责任5 质量检测及控制程序6质量监督与检查7雨季施工措施第六章 项目组织结构及主要管理人员的简历证书1 项目部施工管理组织机构设置2项目管理班子职责3 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管理人员表4项目经理及关键人员简历表和相关证书(参见附件1)第七章 提供的永久性设备材料清单第八章施工中拟使用的施工设备、工具和器械清单1.计划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2.主要施工手段用料需用计划第九章 劳动力安排计划第十章 工程总体进度计划1.施工工期概述2.施工进度计划表第十一章 偏差声明书(技

7、术部分)第十二章 施工安全措施1 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2 职业健康安全技术措施第十三章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措施1工程项目部办公环境保护措施2堆物、道路、排水3文明运输管理4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附件1投标人单位基本情况表附件2施工进度计划表附件3 营业执照复印件附件4 资质证书复印件附件5 品质管理系统及相关证书复印件附件6 安全生产许可证证明材料附件7 项目经理及关键人员简历表和相关证书第一章 技术文件编制说明1、 此施工技术文件是针对“xxx(xx)化纤有限公司XX二期扩建酸站、CS2回收设备安装工程”编写的。对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法的重点与难点及保障措施,项目管理及质量保证和控

8、制计划,项目组织结构及在工程中雇用的人员名单,主要管理人员的简历,项目经理、安全人员、质量检查人员等特殊岗位的证明文件、资格证书,提供的永久性设备,施工中拟使用的施工设备、工具和器械,劳动力安排计划,工程总体进度计划,偏差声明书(技术部分),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复印件,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证书复印件,安全生产许可证书复印件等诸多方面,尽可能地作了充分的、综合的考虑和介绍。2、此施工技术文件考虑了本工程工期短,设备体积大(酸浴底槽3500*11250,料仓4000*9750,酸浴高位槽3500*7610,一级冷却器8000*6000、CS2储槽2600*9600,除酸雾槽4000*7000,

9、)、安装位置高(料仓在三楼13.8米高、,酸浴高位槽和一级冷却器在四楼),设备安装紧凑等施工特点,突出了大型设备吊装等技术含量较高部分及本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上的要求,突出其科学性、适用性和针对性。该站的设备重量比原液和纺练车间轻许多,安装难度相对较低。3、此施工技术文件积极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大力提高工作质量,达到合格工程的质量标准。4、此施工技术文件高度重视安全、文明施工管理,采取有针对性且行之有效的措施,保证施工安全,实现文明施工,争取本工程的施工工地为市级和省级文明工地。5、此施工技术文件对整个工程的施工实行全面计划管理,为了保证计划的实施,坚持“以计划为中心,集中优势,保

10、证重点,促进全局平衡发展”的原则,各专业施工队和各部门、各岗位施工人员的活动和一切工作,从工程任务的获得、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竣工验收的全过程都要纳入计划的轨道。第二章 我司项目施工优势xx公司具有四十多年历史的经国家建设部审查核定的化工石油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的国有大型建筑施工企业。还是xx省内首家通过ISO9002论证的建安企业,集团公司GB/T190021994idtISO9002:1994质量体系同时获得德国TUV莱茵技术监督服务有限公司和xx质量体系认证中心颁发的认证证书。公司工程施工技术力量雄厚,各类工程技术人员400多人,中、高级100多人,拥有各种机械设备900多台(套),机

11、械设备总功率12100千瓦,拥有与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相适应的先进技术装备;具有超限设备起重运输、特殊钢种焊接工程施工等专业技术优势,具有大型建设项目工程总包和全过程服务的能力。近年来,公司承接建成投产的国内外主要工程项目200多项,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达85%以上。集团公司承建的部分工程项目分别获省、部优秀施工项目奖及建筑工程鲁班奖,还先后荣获xx省建设系统优秀企业、xx省“五一”劳动奖状、xx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优秀企业、省级先进企业和全国先进施工企业、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全国用户满意施工企业等称号,并自1992年至今每年都评为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我公司目前有施工总承包资质四个,其中一级一个

12、,二级三个;专业承包五个,其中一级三个,二级两个,同时还拥有单项资质,资质分别为:化工石油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一级、消防设施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一级、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一级、管道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一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二级、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二级(只限燃气)、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二级、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二级、环保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标准二级其它资质证有: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证(允许安装GA1级、GB类、GC1级压力管道);房地产开发资质证书(三级);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起重机械安装C级);承装电力设施许可证(四级);广州市

13、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资质(报装范围:DN150及以下);锅炉安装许可证(安装范围:级);防雷工程专业施工资质证(乙级);以及对外承包工程经营资格证。我公司如果取得本工程的承包权,届时将按照xxx(xx)化纤有限公司项目组的要求进行施工,为确保施工现场满足正常生产作业安全和施工安全,我们将采取合理的有效、安全的施工措施。现根据xxx(xx)化纤有限公司项目组所提供的招标原始文件,结合该项目具体施工要求,同时对施工条件及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在此基础上组织施工。我们将根据合同要求,本着“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宗旨竭诚为客户提供最优质、最快捷、最满意的服务。总体指导思想是在保证人员生产、施工

14、安全的情况下,以最短的工期、最快的速度,保质保量的完成工程施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附件1:投标人单位基本情况表(见附后) 第三章 施工组织设计1.工程概况描述 1.1 编制依据根据招标单位提供的招标文件及有关资料,结合国家、部颁、行业各级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及我公司现有的技术、装备能力和以往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现就本项目中的xxx(xx)化纤有限公司XX二期扩建酸站、CS2回收设备安装工程项目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请审核。1.2 工程概况本工程是xxx(xx)化纤有限公司XX二期扩建酸站、CS2回收设备安装工程,该工程实施地点位于xx省xx市,距xx市25公里,距xx130公里。该工程包括原液、

15、纺练车间等设备的安装。本安装工程项目的工作内容包括:l 接收业主提供的设备和材料l CS2回收设备的安装l 酸站设备安装l 设备安装后的灌浆等l 酸站设备平台制作、安装l CS2回收设备平台的制作、安装l 车间平台、钢结构、爬梯、走台、围栏等等制作安装l 各设备的平台、钢结构、支架等的除锈和防腐涂装l 设备及系统的调试、试压、试漏l 设备的清洗l 协助联动调试l 提交完工资料酸站设备安装及钢结构的制作、安装的主要工作量如下:一楼:各类泵22台,过滤器2台,各种规格的槽、罐等共34台,分气缸1台,共59台设备,设备总重186454kg。平台制作、安装共8850kg。二楼:各类泵37台,过滤器23

16、台,气液分离器6台,各种规格的槽、罐等共10台,分气缸1台,共77台设备,设备总重293307kg。平台制作、安装共29660kg。三楼:各类泵33台,过滤器23台,气液分离器4台,各种规格的槽、罐等共3台,分气缸1台,换热器12台,离心机9台,共64台设备,设备总重116525kg。平台制作、安装共24300kg。四楼:脱气塔2台,冷凝器4台,高位槽3台,分气缸4台,共13台设备,设备总重42190kg。平台制作、安装共2400kg。室外:安装水泵7台,设备总重19600kg。整个酸站设备共220台,设备总重为658076kg。平台制作、安装共62110kg。CS2回收站设备安装及钢结构的制

17、作、安装的主要工作量如下:一楼:各类泵26台,风机16台,分离器2台,蒸发器2台,冷凝器4台,冷却器2台,各种规格的槽、罐等共16台,共68台设备。二楼:分离器4台,冷凝器6台,各种规格的槽、罐等共5台,共15台设备。三楼:安全罐2台,加热器4台。整个CS2回收站共116台设备,设备总重219000kg。平台制作、安装共50401kg。2 施工总体部署 根据xxx(xx)化纤有限公司XX二期扩建酸站、CS2回收设备安装工程项目施工招标文件的工作范围,由于本工程的工期紧、任务重,施工中将通过科学的组织、严格的管理、周密的安排,以实现既定的总体目标,我们将着眼于从全局统筹安排,注重整体效果,忙而不

18、乱,以理清施工步骤、施工程序为主线,突出重点、明确目标进行控制管理。2.1施工顺序:设备安装工程按照由由里而外、先大后小的顺序组织施工。施工过程中必须注重与结构、建筑及室内外装修工程的协调和配合。2.2施工阶段划分工程施工面的展开受到各种外部条件及施工界面的影响,因此必须协调好相关施工单位的关系,并与之紧密配合,尽快展开作业面,为项目实施和资源投入找到依据。按照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本工程的施工过程可以划分为施工前期阶段,施工展开阶段和工程调试验收阶段。2.2.1、施工的前期阶段xx年8月下旬为施工的前期阶段,本阶段受土建施工进度的影响,施工面可能只是部分区域,不能全面展开,主要进行大量的施工准

19、备工作,如配合土建单位预埋保护管线及预留孔洞、物资采购落实进货工作、风、水、电各专业的风管、水管、线管、桥架的预制作、标准件的放样及加工制作等。2.2.2、施工展开阶段xx年9月上旬至11月上旬为施工的全面展开阶段,本阶段各系统工程均全面展开,各专业交叉施工,大量人员、物资等都陆续进场,是属于施工最紧张、最关键、最重要的阶段。2.2.3工程调试验收阶段(即系统设备试运转及工程验收阶段)xx年11月上旬为系统设备试运转及工程验收阶段,本阶段各个专业系统工程基本安装完毕,现场具备通电试运转调试条件。调试完成后紧接着进行整体工程的竣工预验收,预验收完成后进行不合格项的整改和完善工作,再进行工程的初步

20、验收和进一步整改,计划于xx年11月10日进行酸站、CS2设备安装工程中间验收。3 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3.1主要执行的施工验收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50236-98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B/T4735-1997钢制焊接常压容器 GBJ50128-2005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施工及验收规范 HGJ229-91 工业设备、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1-98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验收通用规范 HGJ260-92 化工机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小型活塞式压缩机 HG20203-2000 化工机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HGJ207-83 化工机器安装

21、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化工用泵 GB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 GB50275-98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0-1998连续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B/T4731-2005钢制卧式容器 GB150钢制压力容器 JB4708-2000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 SHJ510-83 石油化工装置设备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HGJ201-83化工工程建设起重施工规范 SHJ515-90大型设备吊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000版)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JGJ59-99设备安装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46-88施工现

22、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3.2施工准备3.2.1熟悉施工图纸和有关规范、标准,如有质疑之处,做好记录和标识,并与相关部门一起进行图纸会审,搞清设计意图及图面内容,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与设计联系进行设计交底。3.2.2根据施工图纸对现场进行实地勘察,了解现场实际情况和已具备的施工条件及不利因素,制定施工程序和方法。3.2.3根据工程类型级别对应有关要求组织施工队伍,组织相关人员编好施工方案,做好焊接工艺评定,编制相应的焊接工艺规程、接头焊接工艺卡、焊接施工方案。现场一旦具备施工条件,立即将相关的施工管理人员和工程师派驻现场。3.2.4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进行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工作,并形成书面交底

23、记录。3.2.5组织有关进场人员熟悉了解承包内容,认真学习和执行国家的有关法规、规程和标准,严格执行公司安装管理制度,履行各自的职责,做到安全、文明施工,并自觉接受质监部门监察,积极配合监检单位完成安装监检工作。3.2.6检查落实进场施工的机械设备和必要的工具。办理施工机械设备的保险、检验、获得使用许可证等事宜,进行完好性检查,并运至现场予以合适而安全的放置,确保施工机械设备性能、规格能满足安全要求并能有效工作。3.2.7配备焊材二级库房,如烘箱等设备齐全。3.2.8订购材料及设备,与供应商签订供应协议。3.2.9参加本项工程施焊的焊工,必须经过培训并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考

24、试合格。组织取得相应资质的焊工到现场参加焊工考试,只有具有资质并且在施工现场参加相应焊接项目的考试合格获得焊工作业证的焊工才能参与本项目的焊接工作。3.2.10特种作业人员如焊工、电工、起重工、叉车司机和其他需要操作证的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操作资格证书。3.2.11检查确认需要甲方提供并配合完成的有关施工条件。3.2.12与当地政府部门沟通和协调,进行压力容器的告知和报检工作。3.3材料管理3.3.1材料工程师汇同驻地监理工程师对进场材料进行验收,验收的项目包括:(1) 本工程所采用的主材、辅材等全部工程材料均应具有出厂合格证明书或材质合格证明书,与设计图纸一致;并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

25、准的规定。(2) 焊接材料(焊条、焊丝)应具有质量合格证明书。焊条质量合格证明书应包括熔敷金属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低氢型焊条还应包括熔敷金属的扩散氢含量;对部分焊材外观进行抽查,是否存在生锈和药皮脱落现象,并作好标记;不得使用生锈和药皮脱落的焊材。(3)材料报审通过后该批材料才能使用。材料报审的资料在通过报审后交资料员归档保存,作为工程完成后交工资料用。3.3.2焊材的保管和使用(1)为确保焊材的正确使用,必须建立严格的焊材采购、验收、保管、烘干、发放和回收制度,使焊材入库到回收均能全过程追踪,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2)存放焊材的库房必须设置温度、湿度控制设施,干燥通风,温度不得低于5,空气

26、相对湿度不应高于60%,焊材存放位置距离地面和墙壁均不得少于300毫米,并严防受潮,符合JB3223-83焊条质量管理规程的有关规定。(3)焊接材料应设专人负责保管、烘烤、发放及回收管理,使用前应按产品说明书或下表的规定进行烘干和使用。 烘干后的焊条,应保存在100150的恒温箱中,随用随取(4)焊条出库和领用时,应严格按规定核对其品种、型号、规格,出入库的焊条应先发放库中,出库后应妥善保管,并保持干燥。(4)焊接工程师负责根据施工进度提前将所需焊材牌号、规格和数量书面通知焊材保管员,保管员以此做好焊材准备工作。(6)焊工所用焊条应存放在手提式隔热保温型焊条筒内,焊条筒中不允许同时存放不同牌号

27、的焊条。一次领用焊条不得超过四小时用量,剩余应交还焊条库重新烘烤,重复烘烤次数不得超过两次。3.4钢结构工程施工3.4.1钢结构制作工程3.4.1.1材料(1)钢材a.进场的钢材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钢材表面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b.如发现钢材表面和断口上有分层、夹灰、裂纹、气孔等缺陷时,应及时通知材料采购、验收入库部门及时处理。(2)连接材料a.手工焊接焊接,采用E4313-E4315型焊条,焊条性能须符合GB5117-85,GB118-85的规定。b.自动焊或半自动焊,采用H08A焊丝和H08MnA焊丝。其性能须符合GB130077的规定。c.焊条必须在通风良好、干燥的室内存放,堆放时应

28、按种类、牌号、批号、出厂时间等分别堆放,不得混放;严禁使用药皮脱落或焊芯偏芯生锈的焊条。d.普通螺栓、螺母、垫圈及槽钢的方垫圈,外形尺寸及技术要求须符合GB5780-86、GB41-86、GB95-85、GB852-76、GB853-76的规定。3.4.1.2钢材零件加工(1)钢材除锈钢材使用前(或下料后)应认真进行除锈工作。常用的除锈方法宜采用喷砂或酸洗除锈、除锈等级为Sa2或St3,将钢材表面显现金属光泽即可。钢材除锈后,应保持干燥,并及时进行涂刷底漆一度。制作过程中,应注意防止钢材污染(油泥等),对产生的浮锈及其他附着物应及时清除。(2)钢材矫正a.钢材的下料前和拼装后的变形,超过技术规

29、定范围时,均须进行矫正。矫正工作之前,应用平尺、弦线或目测方法,确定钢材的变形位置。根据钢材变形位置、程度及材料品种的不同,分别选择调直机矫正和火焰加热矫正为主。b.调直机矫正过程中,应保持钢材表面及胎模具、轧辊等工作面光洁、无异物,防止损伤钢材表面。c.火焰加热矫正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火焰加至680-690,即钢材目视至樱红色,然后经常温冷却,使钢材在冷却过程中自然收缩达到矫正目的,火焰矫正必须有经验的操作人员根据变型程度划好加热区域线后,视实际情况进行,此方法宜采用于Q235钢和型钢。火焰矫正不应出现过热状态,以防钢材碳质烧蚀而降低母材钢度。有条件火焰加热应采用确点式热电偶测量加热温度。d.矫

30、正后,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坑和损伤,表面划痕深度不宜大于0.5mm。(3)放样和号料a.放样应根据设计图纸尺寸进行。放样台、操作台应平整、稳固,专用平台应具有校核用的基准线。放样及号料时,宜采用白钢划针线,如采用石笔划线时,所用的石笔线条不得超过0.5mm,所用粉线线径不得超过1mm。b.放样在足尺大样上号出样板或样杆,样板(样杆)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规定:平行线距离和分段尺寸允许偏差为0.5mm;对角线差允许偏差为1.0mm;宽度、长度允许偏差为0.5mm;孔距允许偏差为0.5mm;加工样板的角度允许偏差为20。c.号取样板或样杆应考虑焊接的收缩余量。一般情况是角焊缝的横向收缩比对接焊缝的横向收

31、缩小;多层焊时,第一层引起的收缩量最大,第二层增加收缩量大约为第一层收缩量的20%,第三层大约增加5%-10%,最后一层增加更少。焊缝纵向收缩量随着焊缝长度的增加而增加,手工焊缝纵向收缩量参考值如下:对接焊缝 0.15-0.3mm/m连续角焊缝 0.2-0.4mm/m间断角焊缝 0.05-0.1mm/m。d.号料时,应根据工艺规程要求预留加工余量,根据不同的加工工艺,可参照下列数据预留:自动气割切断的加工余量为3mm;手工气割切断的加工余量为4mm。下料后,不同品种、规格的零件,须分别堆放,明确标记,不得混放。(4)切割和边缘加工a.钢材的切割根据其截面形状、厚度以及切割边缘的质量要求的不同,

32、可采用不同的切割方法。b.使用火焰气割时钢材应放平垫稳,其下层留出大于20mm的间隙。气割前应将钢材切割区域100mm内表面的铁锈、污物等清除干净,气割后应清除钢材氧化层。c.气割加工坡口时,宜在钢材上弹线条,割炬沿线按一定的倾斜角度进行切割。加工完成后,应将、氧化层清除干净,并将影响焊接质量的凹凸不平处修磨平整。焊缝坡口加工宜采用坡口机加工,也可用自动(或半自动)气割加工,并配以砂轮打磨。(5)螺栓制孔a.钢结构制孔是该工程钢结构部最为重要的一道环节,机械制孔最少不得少于四道工序,制孔必须在拼接待焊接后进行;如需刨边或铣端加工的零件,须待加工后方可定位制孔。b.钻孔时,应将零件放平、夹紧。如

33、工件不在工作台上钻孔,应保持钻头与工件相垂直。不符合要求的孔眼,必须经主管或有关技术人员同意后方可采取扩钻或补焊后重新钻孔,处理后均应做出记录。制成孔眼的边缘不应有裂纹、飞刺和大于1mm的缺棱,由于清除飞刺而产生的缺棱不得大于1.5mm。c.高强度螺栓连接接触面处理方法为喷砂,并根据规范做抗滑移系数试验,要求抗滑移系数不小于0.553.4.1.3钢构件的组装与连接(1)构件的组装a.构件组装前应仔细核查零部件的质量和数量,其规格、平直度、坡口、预留的焊接收缩余量和加工余量等,均应符合要求,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零部件,不得用于组装。b.所有零部件的连接接触面及沿焊缝边缘每边30-50mm范围内若发

34、现铁锈、毛刺、污垢、油污等,在组装前须清除干净。C柱、梁翼缘板和腹板的工厂对接拼装,对接处板边须采取V型或K剖口加工,两侧焊以引弧板(引弧板的材质和剖口加工的要求与母材相同,以保证焊透全截面,对焊接的外观检查和无损检验应符合二级质量标准柱与柱底板应刨平顶紧后焊接。d.组装方案应根据结构的形式、焊接方法和焊接程序等,确定合理的组装和焊接顺序。对大型构件应先将部件进行组焊,组装定位应在足尺大样上进行,经矫正后再进行构件组装。组装时,为减少或防止焊接变形,组装对接焊缝时,适当地将两块钢板组装拼成与焊接后变形相反的形状的变型不大于3;对大构件,用夹具夹住焊件,进行机械固定,防止焊件焊后变形。e.用于组

35、装的胎模或平台应坚固、平整,几何尺寸准确。组装的零部件在相互连接处应用夹具夹紧,方可点焊固定。组装定位点焊所用焊接材料的型号,应与正式焊接的材料相同,并应由持合格证的工人点焊。点焊位置,应布置在焊道以内,且应在焊道对称的两面进行;点焊的高度,不宜超过设计焊缝厚度的2/3;点焊的长度,不宜小于25mm;点焊缝间距一般为300-400mm。顶紧的接触部位应有75%的面积紧贴。用0.3mm塞尺检查,其塞入面积不得大于25%,边缘局部的间隙亦不应大于0.8mm。f.组装后施焊前,应对焊接接头的形式和尺寸进行检查。(2)焊接a.焊工必须持有焊工上岗证书方可从事钢结构等强度对接焊的焊接。b.施工前对焊接使

36、用的材料设备、焊接程序、接头坡口形状、焊接方法、焊接引起的变形对策以及焊接试验计划,连同焊工名册,送交项目监理,审核认定后方可开工。c.采用的钢材、焊接工艺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并根据工艺评定报告和施工图要求编排焊接顺序,焊工应根据焊接工艺规定和焊接顺序的要求进行施焊。另见焊接工艺指导书和焊接工艺评定。d.施焊前,应检查焊件接缝处是否符合施工图的要求,并进行检查,对要求焊透的焊缝尚须认真修整组装定位点焊缝,其表面清理后应露出金属光泽。e.所用的焊条、焊剂在施焊前应按技术说明书规定的烘焙温度和时间进行烘焙。严禁在焊缝区以外的母材上打火引弧或调试电流。要求焊透的对接焊缝应连续施焊,经打磨修整检查合格

37、后,再行上一层施焊。在任何情况下,严禁将焊丝填入焊道间隙内施焊。焊缝金属表面焊波应均匀,不得有裂纹、夹渣、焊瘤、未熔合和密集性气孔等缺陷。f. H型钢焊缝的焊缝尺寸、质量应满足设计及有关规范的要求。g. 柱与柱底板应刨平顶紧后再焊接。二级、三级焊缝外观质量标准(mm)项 目允 许 偏 差缺陷类型二级三级未焊满(指不足设计要求)0.2+0.02t,且1.00.2+0.04t,且2.0每100.0焊缝内缺陷总长25.0根部收缩0.2+0.02t,且1.00.2+0.04t,且2.0长度不限咬 边0.05t,且0.5;连续长度100.0,且焊缝两侧咬边总长10%焊缝全长0.1t,且1.0,长度不限弧

38、坑裂纹允许存在个别长度过5.0的弧坑裂纹电弧擦伤允许存在个别电弧擦伤接头不良缺口深度0.05t,且0.5缺口深度0.1t,且1.0每1000.0焊缝不应超过1处表面夹渣深0.2t,长0.5t,且20.0表面气孔每50.0焊缝长度内允许直径0.4t,且3.0的气孔2个,孔距6倍孔径注:表内t为连接处较薄的板厚。(3)构件的变形矫正a.钢构件经焊接、堆放、运输后,产生的变形须进行矫正。一般可采用机械矫正法、火焰矫正法。b.矫正前,应经检测确定变形的部位、性质、程度等,做出相应标记,并确定有效的矫正方法。c.机械矫正构件变形,一般采用H型钢矫直机配合胎模架进行,胎模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配以与

39、被矫正件外形相应的胎模具,胎模具应具有一定的长度。d.火焰矫正变形时,应使用焊炬加热。应提高加热火焰效率,缩短加热时间,加热面不宜过大,加热温度应在规定范围内,并应避免在同一位置反复烘烤。e.构件(或钢材)的火焰矫正,加热温度一般控制在800左右(呈樱红色),严禁超过900 (呈亮红色)。(4)焊接检验a.组合截面采用自动焊接,焊缝的外观检查应符合二级质量标准和无损检验。b.对焊缝的内部缺陷检验:主要受力部位及要求与母材等强度的焊缝,必须经过X射线探伤检验,其结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施工规范和钢结构焊接的专门规定。c.焊缝的表面检查:焊缝的表面严禁有裂纹、夹渣、焊瘤、弧坑、密集性气孔和熔合性飞溅

40、等缺陷。气孔、咬边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焊波均匀,杂物清除干净。(5)高强度螺栓的制孔及摩擦面处理a.高强度螺栓孔应采取钻成孔,并宜采用钻模制孔。钻模可用经淬火的高碳钢套嵌入钢板中制成,钻模上任意两孔间距离的允许偏差为0.25mm,摩擦型高强度螺栓孔径比螺栓公称直径(d)大1.52.0mm;承压型高强度螺栓孔径比螺栓公称直径(d)大1.01.5mm。b.高强度螺栓孔钻成后,均须进行清孔及孔边倒棱,高强度螺栓连接处的母材应平直、无飞边和毛刺。c.摩擦面采用喷砂处理方法,并根据规范做抗滑移系数试验,要求抗滑移系数不小于0.55。d.经过处理后的摩擦面,宜在摩擦面范围覆盖保护材料,以防止误涂油漆及污

41、损,污损必须彻底清除。3.4.3 钢构件的涂装3.4.3.1钢结构外表面应喷砂或酸洗除锈,除锈等级为Sa2或St2。钢结构外表面要求刷底漆二遍涂层厚度100m。屋面檩条应热镀锌防腐处理,镀锌量不小于150克/平方米。3.4.3.2钢构件的涂装工作须在构件制作其它工序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涂装前须将构件表面的毛刺、铁锈、油污及附着物清除干净。3.4.3.3涂装材料应按设计要求,底层和面层涂料的性质相容。3.4.3.4涂装工作地点温度、湿度应符合涂料产品说明书的规定,涂后4h内严防雨淋。3.4.3.5施工图中注明不涂装的部位及安装焊缝处30-50mm宽的范围,均不应涂刷。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摩擦面

42、范围内不得涂装。3.4.3.6钢结构构件的安装接头周围与砼的接触面以及在砼内的部分(如柱脚)在工厂制造时不刷漆,待结构安装完工后,对接接头部位再补刷油漆。3.4.3.7涂层的层数和总厚度均应符合施工图要求,涂层总厚度大于150m。每层涂刷时,均应认真掌握涂料粘度,不宜过稀,并不得随意添加稀释剂。涂料每层涂刷,须在前一层涂料干燥后进行。3.4.3.8钢构件的最后一层涂装宜在安装现场进行。对运输及安装过程中受损伤的涂层和安装焊缝处,均应按要求进行补涂。3.4.3.9涂装应均匀,无明显起皱、流挂,附着应良好。3.4.3.10涂装完毕后,应在构件上标准构件的原编号。大型构件应标明重量、重心位置和定位标

43、记。3.4.3.11为防柱脚锈蚀,将0.0000以下金属表面涂刷,水泥重量的NaNO2的水泥砂浆,再用强度等级为C30的砼将柱脚全包住至室内地面以上100mm处,包脚砼厚度为50mm。3.5动设备安装施工 动设备作为聚酯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安装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以后的正常生产,为确保安装质量,促进施工进度,特编制此方案指导施工。施工时按设计文件修订。3.5.1施工程序3.5.1.2施工次序:先里后外、先大后小、先上后下、先难后易。3.5.1.3施工流程:基础验收基础处理施工准备垫铁设置机器验收电机调试机器就位初 调一次灌浆精 调动力电安装空负荷试运转二次灌浆负荷试运转验 收机泵类设备安装程序

44、图3.5.2设备开箱检查3.5.2.1所有设备在到货后视现场的情况确定是否立即进行开箱检查。如立即进行检查的,在设备检查完后,及时做好设备的保护工作。以防设备在搬运、吊装过程中损坏。设备开箱检查要会同建设单位和设备供应部门共同参加。首先检查设备包装外观有无损坏和受潮,根据设计图纸按设备的全称对名称、规格型号。同时根据设备装箱清单和技术文件,清点随机附件、专用工具是否齐全,设备表面在无缺陷、损坏、锈蚀、受潮现象。设备开箱检查,要填写“开箱检查记录”,并经有关人员会签。3.5.2.2开箱检查移交工作必须由甲、乙双方代表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开箱清点、检查、移交,具体内容如下: (1)、核对机器的名称、型

45、号、规格、包装箱号、箱数并检查包装状况; (2)、检查随机技术资料及专用工具是否齐全; (3)、对主机、附属设备及零、部件进行外观检查,并核实零、部件的品种、规格、数量等; (4)、清点检查后,双方办理移交手续,并填写开箱检验记录,对暂不安装的机器零部件分类妥善保管。3.5.2.3电气设备进场,进行开箱检查时,需认真查验电动机开关、插座、接线盒和风扇及其附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查验合格证,防爆产品有防爆际志和防爆合格证号,实行安全认证制度的产品有安全认证标志;(2)外观检查:开关、插座的面板及接线盒盒体完整、无碎裂,零件齐全,风扇无损坏,涂层完整,调速器等附件适配:(3)对开关、插座的电

46、气和机械性能进行现场抽样检测。检测规定如下:l 不同极性带电部件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不小于3mm l 绝缘电阻值不小于5 M;l 用自攻锁紧螺钉或自切螺钉安装的,螺钉与软塑固定件旋合长度不小于8mm,软塑固定件在经受10次拧紧退出试验后,无松动或掉渣,螺钉及螺纹无损坏现象;l 金属间相旋合的螺钉螺母,拧紧后完全退出,反复5次仍能正常使用。(4)对开关、插座、接线盒及其面板等塑料绝缘材料阻燃性能有异议时,按批抽样送有资质的试验室检测。3.5.2.4电动机的抽芯检查(1)除电动机随带技术文件说明不允许在施工现场抽芯检查外,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电动机,应抽芯检查:l 出厂时间已超过制造厂保证期限,无保

47、证期限的已超过出厂时间一年以上;l 外观检查、电气试验、手动盘转和试运转,有异常情况。3.4.3.4电动机抽芯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l 线圈绝缘层完好、无伤痕,端部绑线不松动,槽楔固定、无断裂,引线焊接饱满,内部清洁,通风孔道无堵塞;l 轴承无锈斑,注油(脂)的型号、规格和数量正确,转子平衡块紧固,平衡螺丝锁紧,风扇叶片无裂纹;l 连接用紧固件的防松零件齐全完整;l 其他指标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特有要求。3.5.2.5电线、电缆的检查按批查验电线、电缆的合格证;按制造标准,现场抽样检测电线、电缆的绝缘层厚度和圆形线芯的直径;线芯直径误差不大于标称直径的1%;常用 BV型绝缘电线的绝缘层厚度不小于下

48、表的规定:BV型绝缘电线的绝缘层厚度 (引自GB50303-2002)序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电线芯线标称截面积 (mm2)1.52.54610162535507095120150185240300400 绝缘层厚度规定值(mm)0.70.80.80.81.01.01.21.21.41.41.61.61.82.02.22.42.63.5.3基础验收及处理(1)甲方移交基础时,应出具土建施工单位提供的基础的质量合格证明书、测量记录。基础上应有明显画出标高基准线及纵横中心线,在建筑物上应标有坐标轴线。重要机器的基础应有沉降观测点。 (2)对基础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裂纹

49、、空洞、蜂窝、露筋等缺陷。(3)按有关土建基础图及机器的技术文件,对基础的尺寸及位置进行复测检查,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基础的各项允许偏差一般如下表:工艺设备基础尺寸及位置的允许偏差(mm)项次项目名称允许偏差1 基础坐标位置(纵横轴线)202 基础各不同平面的标高0203 基础上平面外形尺寸 凸台上平面外形尺寸 凹穴尺寸2020204 基础上平面的水平度: 每米 全长5105 竖向偏差: 每米 全高5206 预埋地脚螺栓孔: 中心位置 深度 孔壁的铅垂度10(20,0)10(4)设备安装前,应对基础做如下工作:a. 需要二次灌浆的基础表面,应铲出麻面,表面不允许有油污或疏松层;b. 放置

50、垫铁处(至周边约50mm)的基础表面应铲平,其水平度允许偏差为每米2mm;c. 螺栓孔内的碎石,泥土等杂物和积水,必须清除干净。3.5.4设备拖运3.5.4.1施工前熟悉施工现场设备布置平面图,了解现场设备安装位置和方向。3.5.4.2拖运前查看设备的地点、外形尺寸和单件重量,了解拖运路线,考虑能否顺利通过,如需清理、平整、加固时,必须事先做好准备。3.5.4.3拖运前对设备进行检查,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机器与设备安装平面布置图、安装图、基础图及安装使用说明书等。同时外观检查,发现有缺陷时,及时向现场负责人报告。3.5.4.4设备拖运中要保持平稳,如沿斜坡拉下时,后面必须加尾绳,以防设

51、备下滑,拖运设备上重下轻时,必须采取措施,以防设备倾倒。3.5.4.5参加设备拖运的人员必须时刻注意设备动向,手脚严禁接触运行中的牵引索具,人需站在安全的一侧,拖运区内,不准其他人员随便进出。3.5.5设备安装工艺及技术指标 机器经过检验合格后,运到指定安装的位置。 3.5.5.1垫铁的放置(1)、在地脚螺栓两側各放一组,要求尽量靠近地脚螺栓,当地脚螺栓间距小于300mm时,可在各地脚螺栓的同一侧放置一组垫铁。 (2)、相邻垫铁组的间距一般为500mm左右,距离超过500mm时可适当增加垫铁组。 (3)、斜垫铁应配对使用,与平垫铁组成垫铁组,一般不超过四层,高度为3070mm。垫铁与基础接触均

52、匀,其接触面积应不小于50%,垫铁应露出底座1030mm。配对斜垫铁的搭接长度应不小于全长的3/4。 (4)、设备最终找平后,垫铁组应无松动现象。检查合格后,随即用电焊在垫组的两侧进行层间点焊固定。 3.5.5.2地脚螺栓安装 (1)、地脚螺栓的光杆部分保证无油污和氧化皮,螺纹部分涂少量油脂。 (2)、螺栓保证垂直。 (3)、地脚螺栓不碰孔底,螺栓上的任一部位与孔壁的距离不小于15mm。 (4)、螺母外露出螺纹1.53个螺距。(5)、采用弹簧垫圈或平垫圈。 (6)、拧紧地脚螺栓应在预留孔内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进行,拧紧力应均匀。 3.5.5.3机械与泵就位、找平及找正以进出口法兰

53、面为基准找平找正或地脚螺栓孔旁的水平测量凸台为基准找平找正,其水平度允许偏差为纵向0.05mm/m,横向0.10mm/m;平面位置允许偏差为5,标高的允许偏差为5。机器用垫铁找平找正后,及时联系甲方和监理方现场代表进行检查。检查时用0.25或0.5kg重的手锤敲击检查垫铁组的松紧程度,应无松动现象;用0.05mm的塞尺检查垫铁之间及垫铁与底座底面之间的间隙,在垫铁的同一断面处从两侧塞入的长度总和不得超过垫铁长(宽)度的1/3。检查合格后填写机器安装垫铁隐蔽工程记录,经签名确认后,用电焊在垫铁组两侧进行层间点焊固定,垫铁与机器底座之间不得焊接。焊接完毕经自检合格后,进行二次灌浆。 机器找平时,安

54、装基准的选择和水平度的允许偏差必须符合“专项规范”或机器技术文件的规定。一般水平度允许,横向0.1mm/m;纵向0.05mm/m。3.5.5.4泵类设备的安装的允许误差要求 (1)、泵安装的水平允差:纵向为0.05mm/m,横向为0.10mm/m。 (2)、泵主动轴与从动轴用联轴器连接时,两轴对中偏差及联轴器端面间隙为: 凸缘联轴器的对中偏差:轴向的倾斜小大于0.05mm/m,径向位移不大于0.03mm。 滑块联轴器两轴的对中偏差应符合下表:联轴器外径(mm)对 中 偏 差 (mm)端 面 间 隙(mm)径向位移轴向位移甲型乙型 3000.053006000.010.6/100011.52 3

55、.5.6一次灌浆 机器初平,找正工作结束后,即可进行地脚螺栓的一次灌浆,保养期不得少于7天。 3.5.7二次灌浆 一次灌浆后,机器最终找平找正,拧紧螺母后,螺栓必须露出螺母1.53个螺距,并将垫铁组两侧点焊固定,垫铁与机器底座之间不得焊接,24小时内进行二次灌浆。技术人员做好检查、记录。3.5.8设备的防护3.5.8.1运转过程中确保机器安全;3.5.8.2就位后用透明胶封好各设备口;3.5.8.3检查施工现场,杜绝发生火灾事故;3.5.8.4施工现场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3.5.9设备单机试运转3.5.9.1单机试运转的条件及准备(1)主机及附属设备已安装完成并有齐全的安装记录。(2)二次灌浆

56、达到设计强度,基础抹面工作已完。(3)与试运转有关电气、仪表、设备等满足使用。(4)试运转现场,有必要的消防设施和防护用具。(5)试运前,机内杂物检查清理,并手动盘车一圈以上,无卡阻现象,以免造成设备损坏。3.5.9.2单机试运转(1)驱动机单机试运转须按有关的技术文件要求进行。(2)单机试运转,一般进行无负荷和有负荷两个阶段进行试运转的时间,所采用的介质,根据设计及实际条件而定。(3)机器的操作应按照设计文件和使用说明书。(4)试运转结束后,做好检查并填写试运转记录。3.5.9.3离心泵的试运转3.5.9.3.1泵试运转前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1)驱动机的转向应与泵的转向相符;(2)应查明管

57、道泵和共轴泵的转向;(3)应检查屏蔽泵的转向;(4)各固定连接部位应无松动;(5)各润滑部位加注润滑剂的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有润滑要求的部位应按规定进行预润滑;(6)各指示仪表、安全保护装置及电控装置均应灵敏、准确、可靠;(7)盘车数转,应灵活无阻滞现象。3.5.9.3.2泵启动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离心泵应打开吸入管路阀门,关闭排出管路阀门;高温泵和低温泵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2)泵的平衡盘冷却水管路应畅通;吸入管路应充满输送液体,并排尽空气,不得在无液体情况下启动;(3)泵启动后应快速通过喘振区;(4)转速正常后应打开出口管路的阀门,出口管路阀门启动时,关闭不宜超

58、过3min,并将泵调节到设计工况,不得在性能曲线驼峰处运转。3.5.9.3.3泵试运转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各固定连接部位不应有松动;(2)转子及各运动部件运转应正常,不得有异常声响和磨擦现象;(3)附属系统的运转应正常;管道连接应牢固无渗漏;(4)滑动轴承的温度不应高于70,滚动轴承的温度不应高于80;特殊轴承的温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5)各润滑点的润滑油温度、密封液和冷却水的温度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润滑油不得有渗漏和雾状喷油现象(6)泵的安全保护和电控装置及各部份仪表均应灵敏、正确、可靠;(7)机械密封的泄漏量不应大于5ml/h,填料密封的泄漏量不应大于下表的规定,且温升

59、应正常;杂质泵输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介质的泵,密封的泄漏量不应大于设计的规定值;填料密封的泄漏量设计流量(m3/h)505010010030030010001000泄漏量(ml/min)1520304060(8)工作介质比重小于1的离心泵,用水进行试运转时,应控制电动机的电流不得超过额定值,且水流量不应小于额定值的20%;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颗粒等介质进行运转的泵,其试运转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9.)低温泵不得在节流情况下运转;(10)需要测量轴承体处振动值的泵,应在运转无汽蚀的条件下测量; (11)泵在额定工况点连续试运转时间不应少于2小时;高速泵及特殊要求的泵试运转时间应

60、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3.5.9.3.4泵停止试运转后,应符合下列要求:(1)离心泵应关闭泵的入口阀门,待泵冷却后应再依次关闭附属系统的阀门;(2)高温泵停车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停车后应每隔2030min盘车半圈,直到泵体湿度降至50为止;(3)低温泵停车时,当无特殊要求时,泵内应经常充满液体;吸入阀和排出阀应保持常开状态;采用双端面机械密封的低温泵,液位控制器和泵密封腔内的密封液应保持泵的灌泵压力;(4)输送易结晶、凝固、沉淀等介质的泵,停泵后,应防止堵塞,并及时用清水或其它介质冲洗泵和管道;(5)应放净泵内积存的液体,防止锈蚀和冻裂。3.6 静设备安装施工及检验方案3.6.1施工程序3.6.1.1施工次序:先里后外、先大后小、先上后下、先难后易。3.6.1.2施工流程: 找正找平 设备吊装 基础复测 技术准备开箱检验 二次灌浆 附件安装 封 闭 设备防护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